-
1 # 漁人老趙
-
2 # 齊格格
山藥分藥食兩用山藥和菜山藥二種,菜山藥沒有多大種植價值,這裡都不陳述了,主要講下山藥的憂良品種鐵棍山藥的種植技術。
採用無性繁育
鐵棍山藥籠頭
鐵棍山藥籠頭,又名鐵棍山藥栽,是鐵棍山藥根莖上端有芽的一節。每年秋末冬初挖鐵棍山藥時,選頸短芽頭飽滿,粗壯無病蟲害的山藥,將上部籠頭取15-20m長折下,重40-60g。折下的籠頭,放室內通風處晾曬一星期,或在日光下稍曬,使斷面傷口癒合,然後貯藏於室內。鐵棍山藥籠頭從收到種,其間相隔4-6個月,在室內溫度低幹O℃時,要蓋稻草等物防凍,待來年四月份取出,經整理後即可作為種栽,屆時在已整好的地裡種植。
1鐵棍山藥段(悶頭栽)
在鐵棍山藥籠頭不足的情況下,可使用鐵棍山藥段代替。在種前一個月,將鐵棍山藥塊莖按10-15cm分折成段,每段重在60-80g。分折後的鐵棍山藥段用600倍50%多菌靈+48%樂斯本1000倍浸泡30分鐘左右。鐵棍山藥段種植,出苗期晚約15-20天,所以種植前要埋在溼沙中催芽。
鐵棍山藥栽使用3-4年以後,就產生退化,產量和品質均明顯下降,因此需建立良種繁育基地。良種繁育,選用焦作產地所繁育的鐵棍山藥種栽,以確保品質和道地性。繁育種栽使用零餘子(山藥豆)。每年10月下旬,鐵棍山藥葉發黃時,選個大、圓、無損傷、無病蟲害的零餘子,拌溼沙,放室內冬藏,來年清明前後取出,放日光下稍曬,即可進行種植。
選地整地
常規種植技術
新茬地一般在冬前,深翻晾曬(不要打亂土層),種植鐵棍山藥需深翻80-90cm,種栽繁殖需深翻40-50cm。春季整地時每畝施優質腐熟農家肥500kg,腐熟餅肥lOOkg,優質氮、鉀、三元複合肥50kg作底肥,進行整地。
開溝種植技術
鐵棍山藥開溝種植:一是產量、品質好、商品率高、效益佳;二是投資不多(每畝250-300元)且省力;三是拓寬對土壤質地的選擇,擴大種植區域;四是行距加寬有利於田間管理。
一般行距90cm,溝深80-120cm,同時自然隆起的30-35cm的高壟。2.2.2開溝前先定出一條線,然後在線上撒施肥料,畝施優質幹雞糞100kg,複合肥50kg,硫酸鉀30kg。2.2.3施肥中嚴禁使用硝態氮肥。
適時播種
1
當5釐米地溫穩定在10℃時即可進行種植,一般在每年的4月10日至4月20日。
2
種植密度鐵棍山藥7000-8000株/畝,株
-
3 # 豫鄉土豫鄉情
什麼樣的山藥品種產量最高?
不知道你知道不知道在江蘇北部,有一種山藥名叫“水山藥”的,個別種植戶也有叫“華籽山藥”的,而最近幾年又出現一個山藥的新品種叫“九斤黃”。
它們有幾個共同點:產量高。
畝產過萬斤是很正常的事,據說“九斤黃”畝產可達2萬多斤。
要說那種山藥品質最好?
一、鐵棍山藥。是品質最好的長山藥,但是這個品種產量特別低,畝產2000多斤,山藥長得很細長。在它的主產區消費者比較認可。
二、細毛山藥。細毛山藥是山東濟寧地區的一個地方性品種。這個品種的品質也很好,畝產山藥2000~3000斤,長的也是細長,但只在它的主產區有市場。
哪種山藥最好賣?
鐵棍山藥,無論在口碑還是品質上面都有很忠實的顧客,銷量也很好。
-
4 # 黃島偉哥
1、山藥有很多種而且用途也不一樣做有菜的山藥有九斤黃山藥、日本白玉山藥、牛腿山藥(牛腿山藥山東高密平度這邊小眾山藥)、還有佛手山藥。滋補中藥蒸著吃比較面甜的有鐵桿山藥、山東河北的小白嘴山藥、淮山藥、紫山藥、這幾年剛出新品種西施山藥。還有一些野生山藥這些微量元素比較多很有營養!
2、品種不一樣產量也不同,菜類山藥九斤黃產量高畝產最高一萬五千斤我家那些年種植山藥挖出單個11斤重的山藥。日本白玉山藥產量一般。滋補面山藥這幾年產量高新品種西施山藥畝產七千斤左右鐵桿山藥產量還可以。
3、價格菜山藥最便宜九斤黃大面積下來的時候一塊倆塊之間,日本白玉倆塊四塊之間我說的都是地頭價格。
這兩年鐵桿、西施、小白嘴價格不錯五塊六塊左右口感都還可以西施山藥最好吃產量又高目前我們那裡這個品種種植的很多。
4、什麼樣的山藥最好賣,前些年我也倒騰山藥都是拉一半九斤黃一半鐵桿山藥出去賣。這個要看你在什麼地方賣?地區不同他們的飲食習慣也不同,比如牛腿山藥就在青島這邊很好賣別的地方都沒人聽說過。日本白玉山藥臨沂很好賣飯店裡喜歡要因為炒菜不變色,要是自己單獨賣山藥的話在市區就賣鐵桿山藥和西施山藥利潤還可以。
5、最後賣山藥注意保溫山藥怕凍,菜山藥太脆容易折斷!
-
5 # 豬緣語論
山藥哪種品質好!
要當屬河南溫縣的鐵棍山藥!
因種植地不同,種植間隔年限不同,品質上會有所不同,其中以產自古懷慶府的懷山藥藥用價值更好。鐵棍山藥是懷山藥中的精品,是很好的保健食品。
近些年來研究表明,山藥具有增強人體免疫功能,其所含膽鹼和卵磷脂有助於提高人的記憶力,經常食用可強身健體,延緩衰老!
-
6 # 農村瘋子的故事
鐵棍山藥的主要產地是在河南焦作溫縣地區,所以,如果你希望自己能夠買到產地好而且營養也比較豐富的鐵棍山藥,那麼,不妨選擇這個地區所產的,有朋友可能會說,我怎麼知道自己選擇的是否是這個地方產的呢?小編認為,大家在購買的時候可以問銷售人員,當然,你也可以結合這個產地所產的鐵棍山藥特點來選擇自己判斷。
如何選擇好的鐵棍山藥
1、看顏色。它的外皮是土褐色的,如果將其蒸熟以後山藥肉質比較細膩,顏色微微發黃,那麼,這就是比較好的,反之肉質白而且質地比較疏鬆的鐵棍山藥就不是很好。
2、看肉質。它之所以被稱為是鐵棍山藥,是因為比較緊實,煮熟以後口感給人一種綿密細膩又沙又面的感覺,但是,品質不好的山藥質地非常脆,你只要輕輕晃動一下就可能會折斷。
3、看尾部。我們在購買鐵棍山藥的時候,除了要看兩頭的直徑粗細情況以外,還要注意看它的尾部情況,好的山藥尾部應該是渾圓的,而其他的則比較尖。
上面就是它的最理想的產地和選擇好品質鐵棍山藥應該要注意看的三個方面,如果你希望自己可以選擇到好的鐵棍山藥,除了要看價格以外,還必須要從上述三個方面來對其品質做出準確的鑑別和判斷。鐵棍山藥是山藥中的極品,因其有補中益氣、消渴生津、益精養顏、健脾益胃、潤肺止咳、延緩衰老以及調節內分泌等作用,為歷代醫家所推崇。鐵棍山藥原產地為河南省焦作市溫縣。目前,市場上銷售的鐵棍山藥,有很多都是菜山藥,營養價值都不比鐵棍山藥。因此,在購買時仔細鑑別,可防止上當受騙。
1、從形狀上分
鐵棍山藥粗細在1-2釐米左右,長短無所謂,頭圓尾巴尖。
菜山藥則是非常的粗壯,粗度能達到4-5釐米,形狀規則。
2、從表皮上分
鐵棍山藥表皮有鐵紅色斑痕,有毛孔疙瘩、毛須分佈稠密。如果山藥經過整理,上面的毛須會有脫落,這點不能完全做判斷依據,可從毛孔疙瘩上判斷。
菜山藥表皮比較光滑,毛孔疙瘩和毛須零星分佈。
3、從質地上分
使勁將鐵棍山藥折斷,可以感到其肉質較硬,粉性很足,且斷面細膩,呈白色或者略顯牙黃色,黏液少。
菜山藥質地纖維粗糙,水分多,用收捍可以擠出水來,稍微一碰就會折斷。
4、從口感上分
鐵棍山藥開水鍋十分鐘就能煮熟,不管是蒸還是煮,口感都是幹而香甜,並且久煮而不散,且有淡淡的麻味。
菜山藥無論你怎麼蒸煮,它都是脆的,所以人們常拿它來做爽口菜 這種山藥最好賣了也好吃,當然價格也比較高,產量沒那種菜山藥高
回覆列表
山藥分藥食兩用山藥和菜山藥二種,菜山藥沒有多大種植價值,這裡都不陳述了,主要講下山藥的憂良品種鐵棍山藥的種植技術。
採用無性繁育
鐵棍山藥籠頭
鐵棍山藥籠頭,又名鐵棍山藥栽,是鐵棍山藥根莖上端有芽的一節。每年秋末冬初挖鐵棍山藥時,選頸短芽頭飽滿,粗壯無病蟲害的山藥,將上部籠頭取15-20m長折下,重40-60g。折下的籠頭,放室內通風處晾曬一星期,或在日光下稍曬,使斷面傷口癒合,然後貯藏於室內。鐵棍山藥籠頭從收到種,其間相隔4-6個月,在室內溫度低幹O℃時,要蓋稻草等物防凍,待來年四月份取出,經整理後即可作為種栽,屆時在已整好的地裡種植。
1鐵棍山藥段(悶頭栽)
在鐵棍山藥籠頭不足的情況下,可使用鐵棍山藥段代替。在種前一個月,將鐵棍山藥塊莖按10-15cm分折成段,每段重在60-80g。分折後的鐵棍山藥段用600倍50%多菌靈+48%樂斯本1000倍浸泡30分鐘左右。鐵棍山藥段種植,出苗期晚約15-20天,所以種植前要埋在溼沙中催芽。
鐵棍山藥栽使用3-4年以後,就產生退化,產量和品質均明顯下降,因此需建立良種繁育基地。良種繁育,選用焦作產地所繁育的鐵棍山藥種栽,以確保品質和道地性。繁育種栽使用零餘子(山藥豆)。每年10月下旬,鐵棍山藥葉發黃時,選個大、圓、無損傷、無病蟲害的零餘子,拌溼沙,放室內冬藏,來年清明前後取出,放日光下稍曬,即可進行種植。
選地整地
常規種植技術
新茬地一般在冬前,深翻晾曬(不要打亂土層),種植鐵棍山藥需深翻80-90cm,種栽繁殖需深翻40-50cm。春季整地時每畝施優質腐熟農家肥500kg,腐熟餅肥lOOkg,優質氮、鉀、三元複合肥50kg作底肥,進行整地。
開溝種植技術
鐵棍山藥開溝種植:一是產量、品質好、商品率高、效益佳;二是投資不多(每畝250-300元)且省力;三是拓寬對土壤質地的選擇,擴大種植區域;四是行距加寬有利於田間管理。
一般行距90cm,溝深80-120cm,同時自然隆起的30-35cm的高壟。2.2.2開溝前先定出一條線,然後在線上撒施肥料,畝施優質幹雞糞100kg,複合肥50kg,硫酸鉀30kg。2.2.3施肥中嚴禁使用硝態氮肥。
適時播種
1
當5釐米地溫穩定在10℃時即可進行種植,一般在每年的4月10日至4月20日。
2
種植密度鐵棍山藥7000-8000株/畝,株行距lO*70cm。播後覆土3-5cm,蹲實保墒即可。
3
鐵棍山藥種植後要在四周挖排水溝,並於外溝相通,尤其是開溝種植更為重要,保證雨季排水暢通,不致塌溝,提高產量和商品率。
田間管理
1
搭架鐵棍山藥搭架有利於通風透光、提高產量,減少病蟲危害。一般出苗後即可扎杆搭架高1.5米左右,每株一根,在距地面1-1.2米處交叉捆牢。
2
中耕鋤草出苗後應及時鋤草,避免與鐵棍山藥爭奪養分,前期可淺鋤,後期以人工拔除為主。
3
適時澆水鐵棍山藥種植前澆一次底墒水,種植後墒情不足時可補一次小水,保證山藥正常出苗,有條件的以噴溉最好。山藥上滿架後應結合追肥進行澆水,注意立秋前澆水要少要小,促使塊根下扎,立秋以後(8月中旬),可灌一次大水(也叫攔頭水),有利於鐵棍山藥膨大。開溝種植應用噴灌澆水,防止塌溝。
病蟲害的防治
危害山藥的病害主要有炭疽病、莖腐病、白澀病、線蟲病、黑斑病等,蟲害主要是地下害蟲和葉蜂[2] 。防茫關鍵是預防為主,結臺農業措施和化學防治;把病蟲危害造成的損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1
籠頭消毒:種植前選擇色澤鮮豔,粗壯,無病斑,長15-20cm的籠罩頭,於發芽前後50%多菌靈600倍和48%樂斯本1000倍稀釋液浸溝30分鐘左右,撈出晾乾即可,可殺死種栽上所帶的線蟲和其它病菌。
2
田間防治:進入7月份後是多種病蟲害盛發的時期,要及時開展病蟲害的防治工作。發病初期是用藥的關鍵時期。
炭疽病
用65%代森錳鋅500-600倍液,或700%甲基託布津800倍液,噴灑2-3次,每次間隔7-10天,兼治白澀病。5.2
莖腐病
可用40%菌核淨500-800倍液噴灑莖葉,結合50%多菌靈400-500倍液灌根,共灌2-3次.每次間隔10天。高溫多雨季節及時排除田間積水,增加噴藥次數。
5.防治葉蜂,應在1-2齡幼蟲盛發期,選用除蟲菊素噴灑滅蟲。
3採收前30天,禁止使用農藥。
4在鐵棍山藥病蟲害防治過程中,禁止使用國家明令禁止的農藥。
採收、加工與貯存
6
1採收時間,霜降後葉片枯落時,即可收穫,也可在越冬來春收穫。
2收穫時,在鐵棍山藥地的一頭;順行挖深70-80cm的溝,然後順次將鐵棍山藥小心挖出,防止損傷,去淨泥土,折下上部籠頭貯藏作種栽,其餘部分順次加工成鐵棍山藥片、鐵棍山藥粉等。
3貯存時,將鐵棍山藥籠頭及成品斷截面用生石灰粉處理防止腐爛,置2℃-5℃陰涼通風處儲存。
7
主要性狀
l外表(根莖):鐵棍山藥地下根莖圓柱形、細直,長80-100釐米,直徑2-3釐米,表皮為土黃色或土褐色,表 皮光滑有白色斑點,鬚根長而密,毛眼較突出,蘆頭漸細,長(20釐米-30釐米),有時具有紅色不規則斑痕。假鐵棍山藥表皮顏色較淡,毛眼較稀疏且平滑。
2質地:鐵棍山藥質地堅硬,斷面肉質細膩,色白、粉足,黏液質少,久煮不散。假鐵棍山藥質地脆,斷面色澤微黃,手掐即散。
3口感:鐵棍山藥口感面、微甜、味香、有藥味、無麻辣感,久食不膩。
4莖葉:鐵棍山藥植株生長勢較弱,分枝較少,莖蔓較細、右旋,綠色;葉柄黃綠色、較細;葉片心形、較小、有淺裂、黃綠色;葉脈黃綠色較淡,七條基出。
5產量:普通懷山藥的單株根莖鮮重平均720克,畝產鮮山藥2000-3000千克,折幹率較低;溫縣鐵棍山藥單株根莖鮮重平均310克,畝產鮮山藥1000-1500千克,折幹率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