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搞笑and搞笑
-
2 # 暢行亞非
歷史上伊朗和美國的關係其實是有一段蜜月期的。伊朗在巴列維國王當政時期,在外交上是積極與美國靠攏的,這還要從二戰說起,二戰末期伊朗投入同盟國陣營,巴列維國王登基後積極發展伊美關係,並在什葉派的伊朗進行一些列動搖宗教勢力的深層次改革,當時伊朗的社會風氣開放西化,女孩衣著更是大膽,在德黑蘭街頭隨處可見性感火辣的美女。這些改革和社會風氣引起了保守宗教勢力的極大憤慨。同時,巴列維國王治下,伊朗腐敗問題始終得不到有效解決,民眾的訴求沒有得到及時迴應。宗教勢力巧妙利用民眾的不滿以及伊美關係的曖昧來挑動民眾情緒,最終還是宗教領袖霍梅尼發動伊斯蘭革命推翻了巴列維國王,由於革命過於激進,發生了扣押外交官的醜聞事件,從此美伊關係惡化到冰點再未解凍,並間接導致兩伊戰爭的爆發,也為後來的海灣戰爭和伊拉克戰爭埋下的伏筆。
-
3 # 除非光屁屁
前期好夥伴,後期好"火伴"。美國和伊朗的關係和大部分國家的關係都一樣,都是因為利益關係。美國和中東國家的關係都這樣
伊拉克美國大使館 -
4 # 洱海107758846
自1979年伊斯蘭革命以後,伊朗就一直是美國的眼中釘、肉中刺。美國對伊朗的稱呼從“問題國家”到“無賴國家”再到“邪惡軸心”,每個稱呼變化的背後都蘊含著伊朗在美國戰略中的地位的演變。到今天,伊朗已經被美國視為心腹大患,成為美國推行“大中東”計劃的最大障礙。
伊朗問題一般指伊朗核問題
在美國及其他西方國家的支援下,伊朗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核能開發活動。1980年伊朗與美國斷交後,美國開始指責伊朗以“和平利用核能”為掩護秘密發展核武器,並對其採取“遏制”政策。
2003年初,伊朗宣佈提煉出能為其核電站提供燃料的鈾,美國隨即對伊朗的核能開發計劃表示了“嚴重質疑”。美國稱伊朗擁有濃縮鈾就意味著擁有核武器,並警告伊朗停止與鈾濃縮相關的活動。
國際原子能機構也透過多項相關決議,要求伊朗簽署《不擴散核武器條約》附加議定書,允許國際原子能機構對其進行更為嚴格的檢查,終止提煉濃縮鈾的試驗。在國際社會,特別是代表歐盟的法國、德國、英國的積極斡旋下,2003年12月18日,伊朗正式簽署了《不擴散核武器條約》附加議定書。2004年4月,伊朗宣佈暫停濃縮鈾離心機的組裝。11月,伊朗宣佈中止與鈾濃縮有關的一切活動。
2003年10月21日,伊朗表示簽署《不擴散核武器條約》附加議定書
此後,伊朗與歐盟進行了一系列談判,但雙方在一些關鍵問題上始終無法達成一致。歐盟堅持伊朗應完全終止鈾濃縮活動,而伊朗則表示不會放棄和平利用核能的權利。2005年8月,伊朗恢復了鈾轉化活動,歐盟與伊朗之間的談判中斷。
2003年12月18日,伊朗駐國際原子能機構代表薩利希(左)與國際原子能機構總幹事巴拉迪(右)共同在奧地利維也納簽署《不擴散核武器條約》附加議定書。
為了打破伊朗核問題的僵局,2005年12月,俄羅斯向伊朗遞交了兩國在俄境內建立鈾濃縮聯合企業的提議,以確保伊朗的核技術不會用於軍事目的。但伊朗表示其鈾濃縮活動必須在本國境內進行。
2005年8月8日,在伊朗伊斯法罕鈾轉化設施內,伊朗技術人員正在移動一個裝有核材料的容器。伊朗原子能組織副主席賽義迪2005年8月8日向外界宣佈,伊朗已於當日在伊斯法罕附近的一處核設施中恢復鈾轉化活動。
2006年1月3日,伊朗宣佈已恢復中止兩年多的核燃料研究工作,並於10日在國際原子能機構的監督下揭掉了核燃料研究設施上的封條,正式恢復核燃料研究活動。美國以及一些歐洲國家立即就此指責伊朗。美國表示,必須將伊朗核問題提交聯合國安理會,以便對伊朗實施可能的制裁。3月28日,安理會透過要求伊朗在30天內中止一切核活動的主席宣告,這意味著伊朗將於4月28日面臨最後期限。
4月11日,伊朗宣佈已經成功提煉出純度達3.5%的濃縮鈾,表明伊朗已完全掌握核燃料生產技術。此舉引起美國等有關國家的強烈反應。13日,美國國務卿賴斯呼籲安理會就伊朗核問題透過強硬決議。25日,伊朗表示,如果聯合國對伊朗實施制裁,伊朗將中斷與國際原子能機構的合作。伊朗總統艾哈邁迪-內賈德27日重申,伊朗不會在核問題上屈服於西方壓力。5月2日,伊朗稱最近生產的濃縮鈾純度已達到4.8%。5日,聯合國安理會五個常任理事國就擬議中的伊朗核問題決議草案舉行閉門磋商,但未能就草案內容達成一致意見
-
5 # 馬遷老師講歷史
說到“伊朗與美國的‘恩怨’”,不得不提伊斯蘭的歷史。伊朗是一個有五千年曆史的文明古國。地理上北鄰俄羅斯,南扼波斯灣通向印度洋的出海口,東連南亞次大陸,西接阿拉伯世界,並擁有豐富的石油資源(儲量122億噸,佔世界第五位)。
從19世紀起,伊朗就淪為英、俄兩大帝國角逐的場所。二戰中,由於英國的實力不斷被戰爭削弱,其對中東的控制力逐漸減弱,而美國在“門羅主義”的指導與經濟實力的提升下,日益加強了其在中東的利益追求。此時,21 歲即位的穆罕默德·巴列維深受其父影響,面對英蘇的佔領,他延續了禮薩·汗(1921 年2 月,禮薩·汗在英國支援下發動政變,任首相兼國防大臣;1925 年12 月,禮薩·汗推翻卡扎爾王朝,建立巴列維王朝,自任國王;1935 年,禮薩汗將“波斯”國名改為“伊朗”。)的“第三方外交”政策,尋求美國的幫助與支援。
1942 年1 月,伊朗請求美國派遣專家幫助其改組伊朗憲兵隊,不久又請求美國派遣軍事顧問和財政顧問,並於當年10 月得到了美國的迴應。同年底,美國軍隊以保護盟軍援蘇運輸線為由,進駐了伊朗東南部的沿海地區,形成了軍事上三大國分割槽佔領伊朗的局面(北部五省由蘇聯佔領,英國則佔領伊朗南部,獨留德黑蘭為中立區。)。
1943 年,羅斯福鼓勵摩洛哥和伊朗擺脫“帝國主義”的條約和特許權,戰後應當藉助美國的財政和技術支援進行開發等,將矛頭直指英國。
1944 年英美兩國在中東補給中心問題上的衝突更是加深了英美之間的矛盾,英美爭奪中東市場和石油的經濟戰拉開了帷幕。
1946 年1月和3月,美國軍隊和英國軍隊遵照二戰協議,分別於撤離了伊朗。然而蘇聯拒不撤軍,這嚴重損害了伊朗的主權完整。同年,伊朗向聯合國提出控訴,指責蘇聯公開干涉其內政。在世界輿論壓力以及美國派兵直赴波斯灣的雙重壓力之下,蘇聯才撤軍。不得不說,這次美國的行動拉近了美伊關係。
1951年,在新上臺的摩薩臺內閣的主持下,伊朗石油國有化運動獲得了伊朗人民的擁護而如火如荼地展開了。這項運動,嚴重威脅到英國在伊朗的石油利益,為此英國於同年5月宣佈向地中海和阿巴丹海面增派軍隊。面對英國對伊朗的武力威脅,美國選擇中立,並試圖透過和談既保持伊朗現在的統治又維護英美在伊朗的利益。而當摩薩臺轉向蘇聯求助時,美國便聯手英國透過一系列“隱蔽行動”推翻了摩薩臺政權,大大增加了此前受摩薩臺政權打壓的巴列維王室勢力。巴列維國王因此決定進一步向美國靠近。
1959 年與美國簽訂了美伊雙邊防禦協定。
1967年,美國首先援助伊朗建立了原子能研究中心,隨後歐美等西方國家紛紛與伊朗簽訂核合作合。
進入60 年代,國際石油價格上漲,伊朗石油財富陡增,巴列維國王認為是時候發起一場自上而下的“不流血的革命”,即“白色革命”,冀望用石油美元買一個高速發展的工業化國家。然而,隨著經濟的膨脹以及巴列維國王的統治日漸獨裁,伊朗社會各種潛在矛盾空前激化,經濟高速發展尚未走完十年的路程,伊朗就爆發了規模空前的倒巴列維群眾運動(即“伊斯蘭革命”)。
1979年1月26日,被迫出走。4月1日由宗教領袖霍梅尼(又譯哈梅內伊)領導的伊朗伊斯蘭共和國代替了以前的伊朗帝國。新政府採取反美政策,與美國關係日益緊張,特別是在伊朗學生佔領美國駐德黑蘭大使館,扣留52名美華人質達444天,人質事件發生後,美國凍結了伊朗政府在美的95億美元資金,美伊關係跌至冰點。
1980年,美國政府宣佈同伊朗斷交,同年,兩伊戰爭爆發。
1981年初釋放人質,美國遂也基本解凍伊朗在美的國有資產。
1987年後,兩伊戰爭中,伊拉克支撐戰爭已感吃力,美國又出動海軍到波斯灣暗中支援薩達姆一方。伊朗政府兩面受敵,不得不同意停戰。
1991年的海灣戰爭爆發。
回覆列表
伊朗伊斯蘭革命(又稱1979年革命;波斯語:انقلاب اسلامی, Enghelābe Eslāmi)是1970年代後期在伊朗發生的歷史事件,沙阿(伊朗君主)穆罕默德·禮薩·巴列維領導的伊朗君主立憲政體在過程中被推翻,阿亞圖拉(革命領袖)魯霍拉·穆薩維·霍梅尼成立了政教合一的伊斯蘭共和國。
國際均勢
伊朗伊斯蘭革命對於80年代的國際均勢上的影響巨大,這也改變了非穆斯林世界人民對伊斯蘭教的認識,更多人對伊斯蘭教產生了更大的興趣,不論那是基於同情還是懷有敵意。甚至有猜測指革命可能會改變“世界的均勢,希特勒征服歐洲以來的政治事件都比不上它”。
伊斯蘭共和國以“既不倚東,也不靠西”的口號將自身定位為革命明燈,號召中東以至全世界推翻資本主義、美國的影響力及社會上的不公。伊朗革命領袖在第三世界支援與穆斯林無關的革命團體,也尋求他們的支援,如尼加拉瓜的桑地諾民族解放陣線、愛爾蘭的愛爾蘭共和軍及南非的反種族隔離運動,甚至有些已達到支援非穆斯林革命更多於伊斯蘭革命(阿富汗聖戰者)的程度。
波斯灣與兩伊戰爭
伊朗革命派明確地號召波斯灣地區推翻君主政體,建立伊斯蘭共和國(即伊朗),使由遜尼派主導的阿拉伯鄰國伊拉克、沙烏地阿拉伯、科威特及其他波斯灣阿拉伯國家響起了警鐘,這些國家都是君主政體,國內又有為數不少的什葉派民眾。在接下來八年的兩伊戰爭使伊朗和伊拉克有數以百萬計的傷亡。雖然戰爭是因為伊拉克入侵伊朗而爆發,但是大部分的戰鬥都是在伊朗收復了失地及伊拉克提出了和約後發生的,伊拉克提出的和約被霍梅尼拒絕,他又宣稱“巴格達政權必須被推翻,並建立伊斯蘭共和國”才是和平的唯一條件。不過戰爭在伊拉克沒有發生伊斯蘭革命的狀況下結束。
美國和伊朗關係
伊朗伊斯蘭革命使伊朗和美國由盟友變成仇敵。伊朗革命派希望把國王引渡回國行刑,美國總統卡特不再支援國王和幫助他重返權力寶座。身患癌症的國王要求入境美國就醫,德黑蘭的美國使館人員反對這個請求,他們堅持要穩定美國和過渡革命政府之間的關係。卡特雖然同意美國使館人員的意見,但礙於基辛格、洛克菲勒及其他支援國王的政治人物施加壓力,他只得答允了國王的請求,這使得伊朗革命派更堅定地認為前君主政權是美國的傀儡,導致霍梅尼陣營裡的激進學生攻擊美國大使館。
伊朗人質危機損害了兩國之間的外交。在1980年4月7日,美國與伊朗斷絕外交關係,兩國至今仍未恢復外交關係。1981年4月24日,瑞士政府以中立保護國的身分代表美國在德黑蘭的利益,而伊朗在美國的利益則由華盛頓的巴基斯坦大使館伊朗外交利益辦事處作為代表。
中東其他國家
在中東及穆斯林世界,伊朗伊斯蘭革命觸發了巨大的熱忱,使反對西方干預和影響的力度成倍增長。沙烏地阿拉伯的大清真寺劫持事件、埃及穆罕默德·安瓦爾·薩達特、敘利亞哈馬大屠殺及黎巴嫩1983年美國大使館炸彈襲擊都分別發生伊斯蘭暴動。
雖然只有黎巴嫩的伊斯蘭分子取得成功,其他的伊斯蘭活動也產生了長遠的影響。霍梅尼在1989年釋出一條教法,下達對英華人薩爾曼·魯西迪的追殺令,引起了國際迴響。伊斯蘭革命政府也被認為協助黎巴嫩真主黨及伊拉克伊斯蘭革命最高委員會的成立。
另一方面,有觀察員認為革命政府雖然投放了許多努力及費用以扶植伊朗以外的革命勢力,當中“具有持續影響”的只有黎巴嫩和伊拉克。另外有意見認為極具破壞力的兩伊戰爭“致命地傷害了……傳播伊斯蘭革命的理想”,伊斯蘭共和國志在追隨意識形態,而不是建立“民族主義、實用主義”的外交政策,使伊朗難以成為“強大的地區勢力”。
國內社會與經濟發展
伊斯蘭共和國政府在改革後,依照伊斯蘭教的原則下,識字率進一步得到提升。到2002年,文盲率已下跌了超過一半。產婦及嬰兒死亡率亦顯著地下跌。人口增長在起初受到鼓勵,在1988年後則不再受到鼓勵。總括來說,伊朗的人類發展指數由1980年的0.569攀升到2002年的0.732,與土耳其處於平等水平。
革命後的伊朗經濟沒有繁榮起來,伊朗對石油出口的依賴依然強烈。國民平均收入隨著油價而波動,據說曾經跌至革命前的四分之一,至今仍未達到革命前的水平。伊朗年輕人的失業人數持續上升,大抵是因為經濟制裁及國內腐敗。
伊朗伊斯蘭革命擴闊了教育的層面及對窮人的醫療保健,又作為伊斯蘭教的政治宣傳、消除世俗主義及美國文化在政治上的影響力。在政治自由、政府廉政、經濟平等、自給自足、甚至是宗教虔誠方面的轉變則較少。一些民意調查及觀察員反映了國內普遍的不滿情緒,包括革命一代與年輕伊朗人之間的“裂縫”,年輕伊朗人“難以理解他們的父母所表達的熱情到底是為了什麼”。
政治與政府體制
伊朗擁有民選的全國、省區及地區政府,他們都隸屬於神權政體,神權政體對議會及法案具有否決權,對比起國王政府的同等機關有更大的權力。在伊朗佔少數的遜尼派(約8%)成為了不穩定的因素,伊朗的少數非穆斯林族群不享有平等的權利,在290席的議會里只有5席是給予這些族群。
巴哈伊信仰的追隨者更加得不到保障,他們被認為是異端及顛覆分子。已有超過200名巴哈伊信仰的追隨者被處決,更多的人被囚禁,褫奪工作、養老金、從商及教育的機會。巴哈伊信仰的聖地被充公、摧殘及破壞。有巴哈伊信仰的追隨者在被剝削教育及工作的機會,數千名年齡介乎17至24歲的年輕巴哈伊信仰者被大學無理開除。
伊斯蘭共和國帶來了更多還是更少的政治打壓仍存有爭議。對國王暴政和腐敗的怨言如今卻對準了那些伊斯蘭法學家。對薩瓦克的恐慌被對革命衛隊和其他革命執行者的恐慌所取代。一些人認為神權政體對人權的侵害較君主政體時更甚。人權組織反映出伊朗國內的酷刑、囚禁異見人士及殺害著名評論家的狀況。伊朗文化及伊斯蘭教令部執行審查制度,沒有官方的允許下,“書籍雜誌不得出版、錄音帶不得分發、電影不得播映、文化團體不得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