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真理的徒弟

    第一,從教育工作者的角度來說,是這個理兒。

    舉例說明:醫生容易認為醫院救死扶傷所有人生命健康第一,自己行業自然第一重要;警察容易認為公安局維護社會治安,所有人都需要穩定安寧的社會秩序自己職業重要性肯定無人可比;官員容易認為人民政府領導整個國家,管理整個社會,自己的工作當然無比重要……同樣,教師也容易認為教育培養人才,人才是國家發展的根本,教育的重要性早已形成社會共識。綜上所述,每一個行業的人都容易放大自身職業的重要性,從而自覺不自覺輕視其它行業的重要性。因此,我們每一個行業的人都應該拋棄本位主義,防止出現唯我獨尊的不良心態。教育工作者亦當如此。

    第二,從我們的人民政府來講,不應當有此觀念。

    縱觀改革開放40年,中國經濟發展日新月異,整個國家舊貌換新顏,華人的民族自信日益增強。這一切都必須以學校培育的大量人才為基礎。但是,從國內外現狀來看,國內,我們的改革進入深水區,遇到困難異常複雜、艱鉅;國際,局勢日益緊張,美國打壓,日本蠢蠢欲動,還有許多大大小小的國家見風使舵,稍不注意,我們的國家就有可能遭受重挫。華為老總任正非從幾十年摸爬滾打經營企業的實踐經驗中深切體會到我們急需教育培養出大量高科技人才,而基礎教育是中國相對薄弱一環,我們的政府不能不狠抓教育,否則,我們發展必將步履維艱。

    第三,從中國人民大眾來談,更不能有此想法。

    今天的社會即將進入智慧時代,如果我們的孩子不能接受與時代接軌的現代化教育,就很有可能被社會所淘汰,連生存都無法得到保證。越是社會精英,越是對這一點看的清楚、想的明白、做的到位。問題在於我農民佔中國人口最大比例,他們子女的教育和其它行業人們的子女的教育差距越拉越大。我們生活在最底層老百姓必須充分認識到,今後孩子的前途和命運都維繫在教育之上。

  • 2 # 無極2

    人的成長離不開學校教育,良好的學校教育才能培養出優秀的人才。但是學校教育不是人成長的唯一因素。首先是遺傳基因,也就是天賦,這是決定因素。就如種糧食一樣,有好種子,才能長出好莊稼,人物一理。後天又有家庭教育,社會影響,和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又是後天中的決定因素,那些大師,大家,大都是出身非凡,良好的家庭教育決定人的品質走向。中國的錢氏家族,名人輩出,就是天賦和家庭教育的最好例子。人的天賦不同,學校教育只是順著人的天賦,因勢利導。好的教育是因材施教,培養不同的人才。好的老師是把人的天賦發揮到極致,你可以把更多的學生送進清華北大,但不能把所有的學生送進清華北大。大數學家是天生的,當然沒有學校教育也不行。名校只有名師不行,還要有頂尖的學生,所以清華北大每年招生都要花大氣力搶奪高分學生,如果招收的是二本學生,清華北大照樣白瞎。清華北大招進差學生是浪費資源,優秀學生進了差學校,是糟蹋人才。當然,一切都有例外。

  • 3 # 半城KKKK繁華

    透過第一階段師德主題教育的學習,我認識到教師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不僅要教好書,還要育好人,各個方面都要為人師表。要想成為一名新世紀的合格教師,應當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樹立事業心,增強責任感熱愛教育事業,忠誠教育事業,獻身教育事業。

    教書是手段,育人是目的。因此,我們教師在任何時候都不能忘記,自己不單單是為教書而教書的“教書匠”,而應是一個教育家,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以情育人,熱愛學生;以言導行,誨人不倦;以才育人,親切關心;以身示範,尊重信任”。尊師愛生,是一種理性化的高尚情感,對待學生,管而不死,嚴而不厲,愛在其中。教育是愛的共鳴,是心和心的呼應。教師只有熱愛學生,才能教育好學生,才能使教育發揮最大限度的作用。可以說,熱愛學生是教師職業道德的根本。對學生冷漠,缺乏熱情,決不是一個有良好師德的好教師。教師愛學生體現在“嚴”和“慈”上。常言道:“嚴師出高徒。”又說:“嚴是愛,寬是害”。對學生不嚴格要求,嚴格訓練,是難以培育出跨世紀的可靠接班人和合格的建設者。“自古雄才多磨難,從來紈絝少偉男”。所以,對學生不嚴不行。當然,嚴要得法,嚴要有度,不能按法西斯式的訓練來要求。慈,就是對學生要關心、愛護、寬容、尊重。充分鼓勵學生的自尊和自信,關心學生的學習和成長進步,使學生全面發展。 “熱愛關心學生”是真摯的師愛,是教師的理智感、美感和道德感凝聚而成的一種高尚的情感,是教育實踐中一種強大的教育力量和手段,它表現了教師對祖國、對人民、對黨的愛,體現了教師的獨立人格和應承擔的社會責任。教師要與學生平等相處,尊重學生、信任學生、愛護學生、保護學生。教師對學生的愛,即是敬業精神的核心,又是教師高尚品德的自我表現,既是育人的目的,又是教師教書這個職業的具體表現。

    二、培育教師人格魅力在教育中,一切師德要求都基於教師的人格。

    師德的魅力主要從人格特徵中顯示出來,歷代教育家提出的“為人師表”、“以身作則”、“循循善誘”、“誨人不倦”、“躬行實踐”等,既是師德的規範,又是教師良好人格的品格特徵的體現。在學生心目中,教師是社會的規範、道德的化身、人類的楷模、父母的替身。教師的人格魅力來源於對事業的忠誠,他們不是僅僅把教書看成謀生的手段,而是毫無私心雜念地投身其中,以教書育人為崇高的職責,並能從中享受到人生的樂趣。他們以自己的真誠去換取學生的真誠,以自己的正直去構築學生的正直,以自己的純潔去塑造學生的純潔,以自己人性的美好去描繪學生人性的美好,以自己高尚的品德去培養學生高尚的品德。他們應是最能以身作則的人。教師時時處處要以大局為重,克服個人主義,自覺遵守憲法和社會公德守則,遵守校紀校規,以模範行為為學生做出表率。俗話說:“教育無小事,事事是教育;教育無小節,節節是楷模。”為人師表,身教重於言教。我們一定要用自己端莊的儀表,得體的舉止感化學生的行為。

    三、熱愛學生,尊重、理解學生以人為本,關心愛護學生。

    熱愛學生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讓學生體會到老師對他們的愛更困難。疼愛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熱愛別人的孩子是神聖!這種愛是教師教育學生的感情基礎,學生一旦體會到這種感情,就會“親其師”,從而“信其道”。教師是塑造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應具有十分強烈的質量意識,要真正在培養學生高尚情操、塑造學生美好心靈方面下功夫。一個教師只有對自己的學生充滿執著的愛,才能激發出做好這一工作的高度責任感,才能堅定不移地辛勤耕耘,獲得豐碩的育人之果。熱愛學生,是教師全部職業活動中最寶貴的一種情感,沒有對學生的愛,也就不可能有真正成功的教育。這種愛,是不能以血緣關係和個人好惡為轉移的,教師應當把它無私地奉獻給全體學生。愛是開啟心扉的鑰匙。要把真摯的愛融在整個班級之中,不僅要愛那些好學生,更要愛那些缺點較多的學生,要讓每一個學生都從教師這裡得到一份愛的瓊漿,從中汲取奮發向上的力量,更加自愛、自尊、自強和自信。如果他們切實地感到老師是在誠心誠意地愛護自己,關心自己,幫助自己,他們就會很自然地對你產生歡迎的傾向,喜歡接近你,並心悅誠服地接受你的教育和指導。反之,如果他們感覺到你有愛生之心,他們就會在情感上對你採取冷漠、猜疑、反感甚至牴觸的消極態度,那樣的話,無論你怎樣苦口婆心,他們也不會接受。所以,具有愛心,是教師取得教育成果的極為重要的前提,對學生愛之愈深,教育效果愈好。然而,教師只有“愛的教育”和“奉獻的教育”還遠遠不夠,瞭解學生、理解學生、尊重學生、引導學生,才是教師在愛學生這一基礎上的發展方向。

    總之,一個合格的教師應該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健康的心理素質和為祖國教育事業無私奉獻的敬業精神,有新時代所推崇的新思想,新觀念,有探索精神和創新精神。真正名副其實如江澤民同志《關於教育問題的談話》明確指出一樣:“教師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不僅要教好書,還要育好人,各方面都要為人師表。”!

  • 4 # 教育充電寶

    人之初,性本善。其實人的很多性格在很小的時候就形成了。諺語,三歲看大,七歲看老。而這一階段的教育,大多來源於父母或第一監護人。而後期的學校教育是一個提高人們認知的教育,透過學校教育,可以開啟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的技能,但是有些性格方面的事情,改變的不大。之所以出現這個命題,我想提問者所說的應該是學校教育。

    學校教育是孩子們成才成人的搖籃,我們每一代都在學校中成長,獲取知識,學習技能,得到學歷。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父母知道了,知識的重要性,開始關注孩子的學習成長,但是由於年輕的父母還晚忙於自己的工作,沒有更多經歷有管孩子,所以往往把教育孩子的希望給予學校。希望透過老師管理讓孩子成才,哪怕多教錢。這種情況有些是好的,但是有些孩子卻不適應。往往不在父母眼下,慢慢的變成學渣,差生。父母無奈,學校也沒有辦法,開始懷疑學校的能力,認為高估了這個學校,其實是低估了了孩子。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所以很多情況孩子得錯誤都是父母造成的,父母天天吵架打架,你還想孩子認真自信的學習,你認為可能嗎。雖然教育不是萬能的,但是不進行教育是萬萬不能的,從現在開始重視教育,或許不能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但是對孩子來說,有教總比無教強。

  • 5 # 楷書13

    作為曾經在三尺講臺上忙碌過的所謂教育工作者,至今仍堅定地認為,教育不是萬能的。面對各色各樣的學生,我們可以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言傳並且身教。

    不可否認,上面這類“春風化雨”的措施屬於我們教育的看家本領,成績也斐然。但是,僅憑此不足以應對錯綜複雜的教育實情。有時還需要因人而異、因情而異的懲戒措施。有人可能說這是“殺雞駭猴”,不錯,確實能起到這種作用。打個不很恰當的比方,我們社會,對那些違犯國法的人還要判刑改造甚至槍斃。教育為什麼僅僅是單一的說服教育?

  • 6 # 明月一心1

    內因和外因的關係。

    這裡講的“教育的作用”可能指的是外界灌輸式教育,還有一種是啟發、誘導式教育。無論哪種教育都是外因。

    但是,乒乓球沉水底總會浮出水面,石頭沉水底浮出水面就難了,除非水乾了。沉水底的是乒乓球還是石頭?這是內因,決定了浮出水面的可能性。

    所以不能高估教育的作用,因為讓石頭浮出水面很難

  • 7 # 方才37

    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學校的教育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更多的是來自於家庭、社會以及網際網路等媒體!明白這一點,我們就不難明白,教育工作者不是萬能者,不必把自己看的太重!

  • 8 # 古代的看客

    我認為,意思應該是:教育特別是學校教育除了教一些專業技能,對人的影響其實不咋地。舉例,人家鄭淵潔孩子不就沒上學,家庭教育,不也挺優秀的嗎。

    所謂百年樹人,是家庭,學校,社會全方位的教育引導,你說,家庭是源頭,不清也教不出好鳥呀,再者社會都黑了,你在學校洗的再白,有啥用啊,遲早的汙染了。

    所以,整天吵吵什麼素質教育啊啥的,費心巴力的補課學藝術啥的,有啥用噢,不就剛畢業就失業唄,教育成本這麼高,效果真不咋的呀,說這句話的人還算有點良知咯

  • 9 # 高中物理的講訴者

    首先,我想表達的是這裡所說的教育應該是狹義的教育(學校教育)。

    這裡我們可以分成二個方面來看待即近期和遠期。

    近期:

    如果將教育的作用功利化來看,即教育能夠讓他增加為人處世的技巧,和為他的未來在學歷提 供強有力的基礎建設。教育可以提供到一定引導的作用,但起不到決定作用。因為起到決定作用正是個體的主觀能動性。除了這一點不談人和人之間,智商的差別是存在。不要以為人有多大膽,地有多高產,使勁努力就可改變一切。天資是有差別的,早點醒悟。

    遠期:

    人生有諸多拐點。敏銳而持續的觀察,勝過寄託於希望與教育身上。

    受過良好學校教育的人,會因社會大勢,敗給日薄西山的事業,或因失察,陷入慘不忍睹的婚姻。而良好的婚姻帶給人的幸福,多少個學歷也換不來。和諧的同事關係也讓人之成長如虎添翼。

    所以絕對不能高估教育的作用。但作為這個行業的人應該做到用師者的情懷使每一個受教育者的心靈都得以潤澤!

  • 10 # 輕聊漫語

    一般來說這句話是對的,但放在對人具有決定性、和轉折性的實用技術來講,就顯得無力了。

    我們知道,教育包括思想認識方面丶實踐技能方面。兩方面很難說誰早誰晚。

    但實踐技能方面改變了人類,改變人生。燧人氏用火,有巢氏住房,神農氏讓人吃上了米穀。又由此團結了周圍散落的人群,建立了自己的部落。部落裡的人都分別能吃上熟肉、住上房子、吃上了米穀,使人類朝著文明的方向發展。

    後來,每一項新技木的發明,發明人和掌握這項技術的人都是當時富人,這樣的例子很多,為推廣新技術而舉辦的教育,改變人生相當明顯。這時的教育,高估自己,或者說給自己定個價碼,社會都會認可。

    而傳授基礎教育確實不要高估自己,因為你沒有高估自己的資本。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內幕?湖人老闆珍妮-巴斯曾考慮交易詹姆斯!網友:為什麼不?你覺得他應該被交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