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梅軒說三國

    司馬光寫《資治通鑑》特意從“三家分晉”這一重大歷史事件開始起筆,目的就是告誡歷代皇帝,一定要吸取歷史教訓,強化中央集權,決不能使太阿倒持,再演出臣奪君權的歷史悲劇。

    不過,儘管如此,兩千多年來,君殺臣、臣殺君,勝者王、敗者寇式的悲劇、喜劇、鬧劇,還是你方唱罷我登場,城頭變幻大王旗,紛紛擾擾,演了一出又一出。正是,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 2 # 王斌兔斯基

    歷史事件的判斷自有其標準,而這個標準古人早已經給出了相應的答案。

    給出這個答案的人不是別人,正是大名鼎鼎的司馬光。大家即便再怎樣不熟悉歷史,也應該聽說過司馬光砸缸的故事,而這個曾經以年少時的聰慧救了另一個孩子生命的人,其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是編寫一本書,此書名叫《資治通鑑》。

    在《資治通鑑》中,司馬光是這麼記述與評價三家分晉這件事情的:

    “威烈王,二十三年,初命晉大夫魏斯、趙籍、韓虔為諸侯。臣光曰:臣聞天子之職莫大於禮,禮莫大於分,分莫大於名。何謂禮?紀綱是也。何謂分?君臣是也。何謂名?公、侯、卿、大夫是也。”

    這段話翻譯成現代話就是:

    周威烈王二十三年(換算為公曆為公元前403年),當時的周天子任命晉國大夫魏斯、趙籍、韓虔為諸侯,也就是承認了三家分晉的事實。

    司馬光對此發表了看法說:我聽說天子的職責中沒有什麼比禮更重大的,禮沒有什麼比區別職分更重大的,而職分沒有什麼比名位更重大的。

    什麼叫禮?禮儀綱常就是禮。

    什麼叫職分?君臣上下尊卑貴賤就是職分。

    什麼叫名位?公、侯、卿、大夫這些貴族的地位就是名位。

    可能這個事情我翻譯到現在,有些朋友還是不太理解。那我就說的更白一點。

    事情應該是這個樣子的:

    在周朝末年,周天子雖然已經沒有什麼實際的勢力,但是仍然是天下的共主。他仍然佔有著大義名分。所謂“禮樂征伐自天子出”,指的就是不管當時的春秋五霸如何如何,這些諸侯至少要“尊王攘夷”,尊王就是要尊重周天子的意見,攘夷就是這些諸侯去發動戰爭打擊夷人也要得到周天子的同意。

    唯有周天子有權力任命諸侯,制定禮儀規則,決定發動戰爭,說白了就是各諸侯的仲裁人。

    那麼,如果一個諸侯國的大夫想要篡逆,推翻自己的主公,自己成為諸侯,那肯定就是違反了上下尊卑的秩序。但這在春秋亂世,周天子權力衰微的情況下,實際情況就是如此,周天子一沒有錢,二沒有兵,也確實沒有辦法。

    但是:注意這個但是。

    周天子雖然沒錢沒兵,但是他有大義名分。他完全可以以韓趙魏三家杵逆了禮而拒絕他們的要求。

    也就是說周天子完全可以不必承認韓趙魏分晉的事實,他甚至可以什麼都不去做,都比去承認韓趙魏三家分晉的事實要好。

    因為,此時的周天子只剩下禮儀名分了。而傳統中,禮儀名分又是比兵力實力更高一級的存在,所謂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就是這個意思。周天子只要不承認,那麼韓趙魏就會落入有三家分晉的實力,卻沒有佔得大義名分的名頭,最終必然會導致其他國家的藉機征討。

    可惜啊!周天子自己卻帶頭破壞了這個規則,也就是說自周天子承認了三家分晉的事實,在大義名分上給了韓趙魏三家藉口:周天子都承認了,你們其他人還有什麼話說?

    這樣一來,其他諸侯也就看破了周天子的虛實,“天子者,兵強馬壯者為之”,如此一來,亂世也就是更亂了,大家也就更不拿周天子當根蔥了。

    因此,三家分晉被歷史學家定為了春秋與戰國的分水嶺,自此開始,世人再也不再奉周天子為正朔,中國歷史步入了更加殘酷紛亂的戰國時代。

  • 3 # 香茗史館

    有一首耳熟能詳的歷史歌訣,“夏商與西周,東周分兩段……”,正如歌訣中所說,東周被後世史學家分為了春秋和戰國兩段,而其分水嶺便是“三家分晉”。由於是人為劃分,因此必然有其緣由,我認為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史書記載的習慣,二是禮樂崩壞的分界線。

    △三家分晉

    史書記載的習慣,春秋和戰國的由來

    “春秋”一詞源於魯國史書《春秋》,而“戰國”一詞則取自於漢代《戰國策》,而“三家分晉”成為春秋、戰國的分水嶺,便與這兩本史書密不可分。

    《春秋》:魯國史官將當時各國的重大歷史事件,按照年、季、月、日記錄下來,一年則分春、夏、秋、冬四季記載,於是這部編年史便被簡稱為了“春秋”。《春秋》記載了從魯隱公元年(前722年)到魯哀公十四年(前481年)共計242年的大事,由於它所記載的歷史起止年代,大體上與平王東遷(前770年)到戰國前期(476年)的時間基本相當,總共295年,於是歷代史學家便將《春秋》這個書名作為了歷史時期的名稱。

    《戰國策》:“戰國”一詞其實早已有人使用,而直到西漢末年劉向《戰國策》一書之後,才開始將春秋之後到秦國統一天下的這段時期稱為“戰國”。由於戰國的各國史籍被秦國付之一炬,導致司馬遷在寫《史記》時,已經難以找到依據,於是便將周元王元年,即前476年定為了戰國之始。

    可見,此時雖然已經開始用“春秋”和“戰國”分別形容兩個時期,但時間節點卻是在公元前476年,而並非“三家分晉”的前403年。直到後世司馬光寫《資治通鑑》時,以“三家分晉”為開篇,所以後代史學界才開始以三家分晉作為春秋時期和戰國時期的分水嶺,這個時間點便是前403年。

    司馬遷為何以“三家分晉”為開篇,禮樂崩壞的起始點

    從前文可知,“三家分晉”被作為春秋和戰國的分水嶺,與司馬光的《資治通鑑》密不可分。那麼司馬光為什麼會以“三家分晉”作為《資治通鑑》的開篇呢?司馬遷其實對此作了解釋,由於三家分晉這個事件得到了周天子的認可,因而他認為這一事件乃是真正禮樂崩壞的起點。

    “威烈王,二十三年,初命晉大夫魏斯、趙籍、韓虔為諸侯。臣光曰:臣聞天子之職莫大於禮,禮莫大於分,分莫大於名。何謂禮?紀綱是也。何謂分?君臣是也。何謂名?公、侯、卿、大夫是也。”(《資治通鑑》)

    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周天子冊封晉國大夫魏斯、趙籍、韓虔為諸侯,司馬光認為這是禮樂崩壞的體現。他認為,天子的職事應該以禮制為重,禮制則應該以職分為重,職分則應該是名分為重。而所謂的職分,便是君和臣;所謂的名分,便是公、侯、卿大夫。也就是說,天子的職事就是維護禮制,用禮制來治理國家,使天下臣民做到上下有別、尊卑有序,正所謂“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

    早在春秋時期,雖然周王室已經逐漸衰微,各諸侯已然有僭越的情況出現,但周天子卻任然在維持著基本的禮制,天下雖有霸主但表面上仍然尊周天子為共主。然而,周威烈王冊封晉國的三個大夫為諸侯,則完全打破了這一禮制,從此之後“居下位的侵凌居上位的,居於上位的權力衰落,諸侯專擅征伐大權,大夫專擅諸侯的國政,禮制大體十之七八己經喪失”,司馬光認為這是禮制的全面崩壞。

    正是由於《資治通鑑》的出現,後世普遍將前403年的三家分晉作為了春秋、戰國的分水嶺,例如清代馬驌撰寫的《左傳事緯》便明確指出“智伯滅而三晉之勢成, 三晉分而七國之形立, 讀《春秋》之終, 而知戰國之始也”。

    以上,便是三家分晉作為春秋、戰國分水嶺的原因。不過,有人說前334年的徐州相王才應該是春秋、戰國的真正分水嶺,因為這才真正代表了禮制的全面崩潰,畢竟在此之前還沒有哪個諸侯敢於在名分上挑戰周王室,而此後各諸侯們則在名分上已經和周王室分庭抗禮、僭越到底了。

  • 4 # 文小右

    為什麼三家分晉是春秋時期和戰國時期的分水嶺?

    在回答這個問題前,我們首先需要弄清楚這三個概念: 三家分晉、春秋、戰國

    所謂三家分晉,就是指東周時期,諸侯國晉國被韓、趙、魏三氏族等晉大夫勢力所瓜分的事件。韓、趙、魏三國又被合稱為“三晉”。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周天子始封三家為諸侯國。司馬光的編年體史書《資治通鑑》的記載就從這一事件開始:“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初命晉大夫魏斯、趙籍、韓虔為諸侯……”,作為春秋與戰國的分界。一般情況以公元前403年作為戰國元年。

    三家之所以能夠分晉的根本原因在於:

    晉無公族 自周朝立國以來,設分封,建禮樂,天子分封自己的兒子叔侄為諸侯,諸侯又分封自己的兒子為卿大夫,以此來保證自己貴族的地位及等級制度的穩固,但是(前657年~651年)晉國發生驪姬之亂,晉獻公寵信驪姬,逐殺諸公子,從此晉國不再立公子、公孫為貴族,史稱“晉無公族”。到晉成公時以“宦卿之適子而為之田,以為公族”,也就是說,晉成公將土地分封給外姓家族,為晉國卿大夫,後趙盾又將各家異姓大夫代為公族,晉公室的力量由此衰微,對於作亂的異姓卿大夫沒有了可靠的制約力量。

    晉文公時,有:狐氏、趙氏、先氏、郤氏、胥氏等權勢氏族,晉襄公時,又有韓氏、魏氏、欒氏、範氏、荀氏等氏族崛起,之後,數十家氏族逐漸控制了晉國政局,他們之間為了壯大自己的氏族,互相兼併,到春秋末期,只剩下了趙、魏、韓、範、智、中行氏六家,稱為“晉國六卿”。六卿把持晉國朝政,又互相攻擊兼併,最終範氏、中行氏被滅,晉國只剩下了四個強權,他們其中又以正卿智伯旬瑤最為強大,智伯向韓趙魏三大夫索要土地,被趙襄子拒絕後,於公元前455年,攻打趙氏,並脅迫韓魏出兵合圍,圍困趙氏於晉陽城,兩年而城未下,於是想引晉水淹灌晉陽城,韓魏屬地亦在晉水下游,韓康子、魏桓子害怕智伯以後用這樣的方法對付自己,所以臨陣倒戈,放水倒灌智伯大營,擒殺智伯,瓜分其地,是為晉陽之戰 ,之後三家又瓜分晉國剩餘土地,於(前403年),由周天子封趙烈侯、魏文侯、韓景侯為諸侯,是為三家分晉,與晉侯並列。

    春秋 得名於孔子寫的編年體史書《春秋》,記載了公元前722(魯隱公元年)至公元前468(魯哀公二十七年)周朝魯國的歷史,是魯國的國史,以春秋戰國作為東周歷史的界限,是我們後人做出的命名,現存較為完整的記錄東周時期的最早的史書,就是春秋,所以,就把孔子春秋中記載的那段時期,稱為春秋時期。

    戰國 把戰國作為一個時代的名稱,得名於西漢末年劉向編輯的《戰國策》

    有了春秋跟戰國的概念,便需要找到一個能夠精確劃分春秋時代於戰國時代的分水嶺。在宋代大儒司馬光的《資治通鑑》裡,開篇便是“三家分晉”,他認為“三家分晉”一事,代表周禮崩壞,群雄競逐,所以確定戰國始於公元前403年。故此,區別春秋與戰國的一個重要因素,便是周王朝最初制定的等級森嚴的禮樂制度是否完善。在周王朝立國初期,設分封,嫡長子繼承天子位,其餘諸子分封為列候,諸侯位亦由嫡長子繼承,其餘諸子分封為卿大夫,卿大夫又分封士,如此,等級森嚴,各守其位,從未有過上級跌落下級,卿大夫取代諸侯的事發生,但是春秋末期,相繼發生了“田氏伐齊”、“三家分晉”這類卿大夫攻伐諸侯王的事,但是,在田氏伐齊、三家分晉後,他們只是得到了實際的土地利益,卻並沒有正式的諸侯王身份,所以,在禮制上來說,森嚴的周禮等級制度並沒有被徹底破壞。

    但是,在公元前403年,周天子分封韓趙魏三家為諸侯國,等於是官方承認了以下伐上的行為的合法性,之後,周天子又分封田氏為齊國諸侯,這從根本上動搖了周朝穩固不變的禮樂制度,卿大夫可以攻伐自己的諸侯王,並取代其成為諸侯王,那麼諸侯王也便可以取代天子而自立為天子,所以,前403年周天子分封趙魏韓,便是從根本上打破了自己的禮樂制度,從此,各個諸侯國便進入了各自兼併,並最終取代周天子的連年戰爭時代了,所以戰國時代開始了。

    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上下五千年的中華歷史,小右與你一起求索

  • 5 # 源稚生

    “三家分晉”指的是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命韓虔﹑趙籍﹑魏斯為諸侯,到公元前376年,魏武侯﹑韓哀侯﹑趙敬侯瓜分了晉國公室。三家分晉是指中國春秋末年,晉國被韓、趙、魏三家瓜分的事件。

    “三家分晉”被視為春秋之終、戰國之始的分水嶺。司馬光將其列為《資治通鑑》的開篇之作。《資治通鑑》:“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初命晉大夫魏斯、趙籍、韓虔為諸侯。”

    那麼“三家分晉”為何是春秋和戰國的分水嶺呢?

    歷史上,晉文公在外流亡十九年,最終回到晉國登上國君之位,其傳奇色彩不遜開創“昭宣中興”的民間皇帝漢宣帝劉詢。晉文公在位期間,改革弊制、選賢任能、勵精圖治,遂成就晉國霸業,然而卻也是他的改革內政為三家分晉埋下禍端。

    晉獻公寵愛驪姬,廢長立幼導致晉國內亂。晉文公為了不重蹈覆轍,於是不再分封宗室為貴族,改由外姓士大夫執政。晉文公又設計出一套權臣之間相互制衡之法,六卿制度由此而來。所謂六卿,其實也就是三軍統率的六個職位——中軍將、中軍佐、上軍將、上軍佐、下軍將、下軍佐。其中,中軍將又稱元帥、中軍佐又稱為執政卿。

    晉襄公六年,六卿席位一下子空出四個,晉襄公沒有主見,趙盾利用其父趙衰佈局的關係網說服了晉襄公,任命趙盾為元帥,緊接著又任命其為執政卿。六卿也逐漸家族化,最後演變為四卿,趙家、魏家、韓家、智家掌握了晉國實權,架空了晉國國君。

    周朝是以禮治國的,周禮維繫著整個周朝的統治,其社會的等級制度劃分有序,嚴禁僭越。春秋時期開始王室衰微、“禮崩樂壞”,而趙魏韓被冊封為諸侯,周天子第一次打破了周禮,“天子自壞”。隨後發生的“田氏代齊”與三家分晉本質是一樣的。

    司馬光認為周天子列三家為諸侯,使大夫(陪臣)僭於諸侯之上,是禮法崩潰的標誌性事件,特別是其提到“故三晉之列於諸侯,非三晉之壞禮,乃天子自壞之也”,周朝的“王制”即周朝的“祖宗之法”隨著威烈王封三晉而崩潰,將此作為起點,司馬光的本意不言自明。

    《通鑑問答》:光之志以為周積衰,王室微,禮樂征伐自諸侯出,平王東遷,齊、楚、秦、晉始大,桓、文更霸,猶託尊王為辭以服天下;威烈王自陪臣命韓、趙、魏為諸侯,周雖未滅,王制盡矣!

    齊桓公首倡的“尊王攘夷”貫穿春秋時期,其戰爭的名義依然是“維護”周王室權威,三家分晉之後,各諸侯國的相互攻伐已經徹底無視周王室的存在,明火執仗地開始了大規模的兼併戰爭。自此春秋時期各國追求“稱霸”,經過“三家分晉”後,各國更加實際,滅國之戰和兼併戰爭成為主題,戰國時代到來,“三家分晉”之所以能成為春秋時期和戰國時期的分水嶺也源於此。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現在城市中哪個在古代建都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