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談笑實情
-
2 # 多一縷陽光少一絲牽
泛麥803:該品種屬半冬性中早熟小麥品種,完美的繼承了邯6172抗寒、抗病、廣適、耐高 溫和周麥16矮稈、大穗的優點,是一個集矮稈、大穗、抗病、抗乾熱風、早熟等優點於一身的優異 小麥新品種。1、矮稈大穗,抗倒抗寒:分櫱力強,成穗率高,穗大、穗層整齊。株高68-70釐米,莖稈彈性好, 抗倒伏。抗寒性好,從未發生過凍害。2、抗乾熱風、超高產:植株根系發達,莖稈粗壯,葉功能強,後期灌漿快,抗乾熱風,落黃好。 畝穗數44萬,穗粒數50粒,千粒重47.5克,畝產650公斤以上。3、商品性好:籽粒白粒、飽滿、半形質,外觀商品性好。4、綜合抗病性好:抗條鏽和白粉病、紋枯病。
百農207:百農207是半冬性品種,株高75公分左右,莖稈粗壯,高抗倒伏。與矮抗58相比,分櫱力強,但成熟率低,穗比矮抗58較大,粒數較多。百農207抗寒性較強,但易感紋枯病、鏽病、赤黴病。其適宜種植區在黃淮冬麥區。(以河南為例)在河南其播種時間在10月10日前後。管理的重點是,注意選用殺菌劑進行種子包衣,防治苗期紋枯病,鏽病發生;抽穗期根據天氣情況 ,預防赤黴病的危害。
中麥875:該品種是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中國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聯合攻關 ,選育的具有大穗高產抗寒抗乾熱風商品性好小麥新品種:1、抗寒:屬半冬性中早熟品種,幼苗半匍匐,長勢壯,冬季抗寒性較好,連年種植無凍害;春季 抗倒春寒能力強,無缺粒。2、大穗大粒:長方型大穗,畝穗數44.5萬,穗粒數38粒左右,千粒重 48.8g。3、商品性好:籽粒角質,飽滿度好,商品性好,賣糧容易。4、高產、抗病:平均畝產較對照品種周麥18增產4.3%,居30個參試品系第一位;抗條鏽病和白粉 病,對葉枯病和赤黴病的抗性由於對照周麥18。5、抗倒:植株較緊湊,株高70 cm左右,莖基部第一節間短,穗下節長,莖稈柔韌,彈性好,高抗 倒伏。6、抗乾熱風:根系活力強,葉功能期長,灌漿速度快,耐旱性好,耐後期高溫,抗乾熱風,落黃好。
洛麥26:該品種是利用百農AK58/開麥18選育的小麥新品種,眾多小麥專家聲稱:它是黃淮 麥區唯一一個各方面性狀超越矮抗58的品種,推廣前景不可限量。該品種具有以下優點:1、矮稈抗倒:株高68cm,穗下節短,莖稈粗,彈性好,抗倒伏;2、抗寒:屬半冬性多穗型中早熟品種,幼苗長勢壯,抗寒性好;分櫱力強,抗倒春寒能力好;3、高產穩產:株型緊湊,旗葉寬大,光合能力強,高產穩產,一般畝產不低於650公斤。2013~ 2014年度河南省生產試驗,比對照品種周麥18增產7.3%。4、大穗大粒:紡錘型穗,白粒,角質,粒大、飽滿度好。畝成穗數41.9萬,穗粒數35.2粒,千粒 重48.0g。5、抗乾熱風:根系活力強,後期葉功能好,耐高溫,灌漿快,成熟落黃好。6、早熟性好:完美繼承了開麥18早熟特點,是半冬性小麥品種中的早熟品種,集高產和早熟於一 身,對於套種和早滕茬具有先天的優勢。
太麥198:該品種是高產、優質、抗逆性強、適應性廣最新審定的小麥品種(審定編號:魯審麥20160056), 具有中抗赤黴病、矮稈、高產、廣適等突出優點,具備成為山東大品種和換代品種的潛力。小麥品種“太麥198”是山東省2016年底審定的唯一中抗小麥赤黴病的高肥水品種,不僅抗赤黴 病,還高抗小麥葉鏽病。2016年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接種抗病鑑定結果:高抗葉鏽病, 中抗赤黴病,白粉病、紋枯病。越冬抗寒性較好。適宜山東省高肥水區推廣種植。產量表現:在2013-2015年山東省小麥品種高肥組區域試驗中,兩年平均畝產599.9公斤,比對照濟麥22增 產5.4%;2015-2016年山東省高肥水組生產試驗中表現產量最高,平均畝產634.3公斤,比對照品種 濟麥22增產6.2%.2017年在公司繁種基地一塊高產地塊在標準水份在12.3%,畝產達到了708.5公斤 的高產紀錄。
徐麥35:適應範圍適宜江蘇省淮北麥區種植。栽培技術要點:1、播種期。適宜播期10月中旬。2、種植密度。適期播種每畝基本苗12萬-16萬,推遲播種或肥力水平偏低應適當增加基本苗。3、肥水管理。一般畝施純氮18公斤左右,配合施用磷、鉀肥。氮肥基苗肥佔60%,拔節孕穗肥佔 40%,抽穗揚花後結合防治病蟲害噴施葉面肥。田間溝系配套,注意防澇抗旱。4、病蟲草害防治。冬前及早春及時防除田間雜草,做好紋枯病、白粉病、赤黴病和蚜蟲等防治工 作。5、收穫。蠟熟末期抓緊收穫,確保豐產豐收。
鄂麥170:2014年湖北省唯一審定的小麥新品種,由河南黃泛區地神種業有限公司獨家買斷 其生產經營權。1、優質、抗寒:該品種屬半冬性早熟品種,幼苗生長半匍匐抗寒性好;籽粒白粒,角質,飽滿度 較好,達到優質麥標準。2、高產: 2013~2014年度區域試驗畝產比鄭麥9023增產6.40%,一般畝產600公斤左右。3、抗倒:株高75.0釐米左右,莖稈彈性好,抗倒性強。4、抗病:株型緊湊,劍葉中等、上舉,莖稈蠟粉重,抗病性好,中抗條鏽病等,後期熟相較好。5、大穗大粒:穗長方形,畝有效穗37.4萬,穗粒數30.7粒,千粒重43.1克
-
3 # 蜀鄉阿偉
感謝回答問題,天氣溫度逐漸上升,會造成很多的蟲子開始大量的出現在麥苗上。尤其是溫度超過10℃時,紅蜘蛛非常的多,大面積的吸食汁液,造成葉子發黃,上面有白斑,還會因此而出現枯萎導致死亡。為了避免紅蜘蛛、吸漿蟲,要及時的進行噴灑農藥,明年小麥減產。非常容易出現根腐病,而且這種病還會造成其他的植株受到影響,擴散能力強,因此要根據田間的情況及時的進行防控。可以噴灑農藥,在上午或下午4點以後噴灑藥物,避免根部大面積腐爛。為避免雜草出現在溫度高時可以使用除草劑,很多人會在年前使用,但是要注意溫度。選擇晴朗天氣,溫度10℃時,沒有風的天氣才能夠噴灑。大家要注意選擇藥物的濃度不宜過大,而且按照規範操作,且不可自行加量,以免出現藥害。
-
4 # 川渝三娃子
一、1。小麥倒伏的原因 1、品種原因
不同小麥品種在生長特性、抗病性和抗倒伏性等方面存在較大差異。苗木高、稈壁薄、基節長、彈性和韌性差、抗水肥能力差、抗倒伏能力弱,在小麥中、後期,在強風暴雨或連續陰雨天氣條件下,均表現出較弱的抗倒伏能力;當小麥處於中、晚期強風或持續降雨天氣時,更容易倒伏。
2、整地質量太差
小麥的根系主要分佈在表土10-25公分以內,當下播種小麥基本都是用機器旋耕土地和玉米秸稈還田的方式,一方面機器旋耕層都比較淺,只有10-15公分左右,另一方面秸稈還田如果不精細化整地,會導致小麥紮根淺、紮根浮、虛紮根,不僅容易導致小麥根系發育不良、水肥吸收能力差,也會導致小麥紮根不穩、不實,進而造成小麥長勢衰弱、莖稈纖細,大幅降低小麥的抗病、抗倒伏能力,在中後期遇到大風大雨的情況,就容易出現倒伏現象。
3、播種量過大
許多地方的農民在種植小麥時,缺乏精準或半精準播種的意識,經常為了片面追求高產而過度使用小麥種子。在一些地方,每畝平均播種量甚至可以高達50斤甚至更高。播種量過大的麥田,小麥田間群體大、分櫱過多,一方面會導致苗株互相爭奪養分,造成單體營養不足、苗株瘦弱,另一方面還會導致小麥在返青拔節時因為田間擁擠隱蔽、通風透光環境差等原因,進而造成小麥發育不良、莖稈細弱、根基部節間拉長,大大削弱小麥的抗倒伏能力、增加病蟲害問題,在遇到持續陰雨天氣或者大風大雨等不良天氣時,就容易發生倒伏問題。
4、播種期過早
在水肥比較充足的地塊,如果小麥播種過早,冬前溫度較高環境,會造成小麥發育早、生長快、易旺長或徒長,致使小麥因為在冬前過早、過多的分櫱而過多的消耗苗株和土壤中的營養,不僅容易越冬受凍,而且也會造成小麥因為養分不足而發生苗株瘦弱、秸稈細長的現象,抗倒伏能力會大幅降低,中後期發生倒伏的機率也就會大幅增加。
5、施肥不當
受傳統種植習慣的影響,很多地方的農民朋友往往存在過量施肥或者施肥比例不科學的問題,如果底肥用量過大,追肥過早、過量,或者氮肥使用過多而磷鉀肥不足,不僅容易導致小麥發生旺長、群體數量過大,造成苗株葉片重疊、田間鬱閉不透風,而且還會導致小麥貪青旺長而莖稈幼嫩、細弱、彈韌性不足,中後期遇到大風雨等不良天氣就會發生倒伏。
6、不良天氣影響
在春季,隨著氣溫的逐漸升高,風雨天氣會慢慢增強。如果田間排水不及時或澆水量過大,小麥在溫溼度較大、養分充足的條件下,一方面容易發生旺徒長現象,另一方面也會出現根系窒息、細弱、吸收能力降低和莖稈細長、彈韌差的問題,尤其當小麥進入到孕穗灌漿期時,秸稈高、穗部重,在遇到大風大雨或持續陰雨天氣時,纖細的莖稈不能完全支撐中上部穗部的重量,進而會發生大面積莖稈折斷的倒伏現象。
7、病蟲害危害
溫暖潮溼的環境是各種病蟲害的滋生地。春季降水較多,田間溼度較高。如果田間排水管理不及時有效,小麥容易發生根腐、紋枯病、白粉病、結痂、鏽病等病蟲害。如果病蟲害防治不及時或不當,不僅會引起小麥根、莖基部、葉片等不同程度的組織壞死或腐爛,而且極大地增加小麥倒伏和減產的風險。
二、小麥倒伏的主要型別及原因。
小麥秋季主要分為莖伏和根灌兩種型別。除強風、暴雨等主要誘發因素外,幹灌和根灌與以下原因有關:
1、 莖倒的主要誘發原因:氮肥使用量過大、磷鉀肥不足,播種期過早、種植密度過大,使用抗倒伏能力差的品種,水肥施肥過量或追肥過早、追肥不當,麥苗旺徒長、分櫱群體過大、田間鬱閉通風透光性差,莖稈節間細長、韌性不足,導致莖稈彎曲折斷而發生倒伏。
2、根系倒伏的主要原因是:旋耕過淺、整地質量差、小麥種子播種過淺、小麥幼苗不深、不牢固、根系發育不良、二次生根少、田間排水不及時、土壤含水量過高、根系發育不良、次生根發育不良、根系發育不良等。田間排水不及時,土壤含水量過大。幼苗高度過高,導致小麥幼苗從根部倒伏。
三、防止麥田管理失敗的措施
1、利用抗倒性強的品種
選擇抗倒伏品種是防止小麥倒伏的有效措施。選擇小麥品種時,應選用高、小、莖粗、莖粗、節間短、根強、抗水抗肥能力強、產量好的抗肥品種。此外,選擇小麥種子必須結合當地的氣候條件和土壤條件作為參考。
2、深耕細耙,精細化整地
在整地播種前,小麥種植地(尤其是育苗秸稈還田地)不可連年淺旋耕,應當每2-3年進行一次深翻耕,深翻耕深度以25-35公分為佳,並在深翻耕的基礎上對土地進行精整細耙,確保土壤細碎、疏鬆平整、上松下實、無架空暗壟等,以此促進小麥早髮根、多髮根、紮根實、紮根深,能夠很好地預防中後期發生根倒。
3、播種前拌種
為了防止小麥因繁榮而落下,在播種前可以將1公斤約0.8克15硝唑的小麥種子混合處理,可以很好地防止小麥幼苗的生長。這一現象具有防止小麥崩落的作用。
4、適當晚播,合理稀植。
在播種小麥時,應根據天氣、水分、品種等因素靈活安排適宜的播種期和適當的播種量。..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不要過早搶播,也不可過量播種,建議採用適當晚播和精量、半精量播種方法,當日氣溫穩定在14-16度時即可播種,每畝播種量大約在25-35斤左右,以防小麥發生冬前旺長或群體過大的不利生長情況;對於土壤水肥條件較好的地塊,可以適當把小麥播種的行間距擴大到25公分左右,以此來改善麥田的通風透光環境和確保水肥營養的充足供應。
此外,在播種時必須掌握小麥的播種深度。一般以3~5釐米為宜,過深播種會影響小麥正常出苗,過淺播種會導致生根不穩,越冬凍害,均不利於小麥高產。
5、多次鎮壓
對於土壤水分好、水肥充足、播種過早、人口多的小麥田,在冬前氣溫較高、中後期倒伏的情況下,很容易生長旺盛;對於這樣的小麥田,一般需要抑制小麥莖葉的生長和分櫱。在冬季或春季之前,為了生根壯苗,使小麥更多地紮根於地下。根深蒂固。
冬前抑制一般在小麥幼苗根部節間伸長開始時進行,春季抑制一般在小麥出苗至拔節期間進行,每5~7天一次,並根據麥田的實際繁榮情況連續進行2~3次。應注意的是,在小麥壓榨中,可以按照“溼無壓幹壓,陰天不按晴天壓,上午不按正午壓”的原則進行;另外,土壤粘度大、含水量高、鹽鹼化程度高的小區不宜進行阻隔管理,否則易使小麥幼苗破碎或加劇土壤鹽鹼固結。
6、中耕鬆土
春季對小麥施用綠肥時,可對數量較大的麥田和倒伏苗的麥田進行一、二次中度耕作和鬆土耕作,以控制低效的小分櫱,切斷淺層土壤的漂浮根,促進小麥深修剪,控制地上莖葉的生長。為了促進地下根系的發展,控制和加強小麥的生長,防止田間衰退,避免倒伏。小麥生育後可進行中耕和鬆土,中耕可控制在8×10 cm左右,不能太深,也不能太淺。
7、加強水肥管理
水管理方面,要注意提前做好田間疏浚溝渠,做好雨後及時的田間排水管理。如果天氣乾燥,我們應該倒適量的少量水來保持土壤溼潤,而不是洪水灌溉。否則,由於田間溼度過大,小麥會發生倒伏或各種病蟲害。
在施肥管理中,只要底肥用量充足,土壤水分好,氮肥的施用應控制在前期,中、後期應增加磷鉀肥的用量。拔節肥可以在小麥長到起身拔節期或者長到7-9葉時追施,底肥足、長勢好、葉片肥後、葉色濃綠的麥田,應當適量少施肥或晚施肥甚至不追肥,底肥不足、長勢較弱、葉色黃枯的麥田,應當適量多施肥或儘早施肥,施肥種類應當以磷鉀肥為主、氮肥為輔,施肥量可以根據墒情、地力和小麥長勢情況靈活增減。
-
5 # 科普田園
沒有完美的品種,優點多缺點不突出的品種就行,高產品種不少,很早熟的品種不多,小麥早與晚也就差兩天,沒有特別早熟的
回覆列表
小麥小偃六號品種,即高產又早熟,別的品種待幹收,而它臘黃就可以收割,但有一奌是它的缺奌,怕風,成熟期有十分之二的麥粒露出麥秸。防範小麥倒伏,關鍵是合理蜜植,太蜜種植,使小麥莖杆不壯實,在風雨交加的天氣情況下肯倒伏。
像這類麥田,種的早,下籽量大,分孽多,是造成明年倒伏的原兇。這就要在管理上下工夫,進行耙耱,碾壓,使鍛鍊莖杆的支撐力,多噴鈣鉀葉面肥,結合開春防蟲加配矮壯素,以防倒伏。這就是物理防倒與化學防倒,雙管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