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環球概覽
-
2 # 怪蜀看史
漢朝的時候,匈奴多次進犯內地,目標是搶掠,從中原農耕地區獲取物資,並不是佔領部分農耕地區,並且建立起穩固的統治。這也是匈奴能夠接受和親的原因。因為和親並不只是婚姻,而是包括大量的物資賞賜的,匈奴不缺個把漢族女人,需要的話去搶就夠了,但是需要漢朝能夠穩定提供的物資。
所以漢朝主動出擊,漢高祖親率大軍到邊境去和匈奴打仗,目標也仍然是防禦性的,也就是透過一次大規模的戰爭,來讓匈奴不敢在短期內再主動進攻內地,從而為漢朝初期的恢復和建設來爭取一個相對穩定和平的外部環境。
但結果是白登之圍,漢高祖率領的漢朝軍隊被匈奴包圍,進不能進,退不能退。漢高祖最後同樣原意選擇接受和親,原因也是一樣的。既然軍事上打不過匈奴,也就沒有能力禁止匈奴南下搶掠。與其又要大量死傷普通老百姓,也無法避免物資損失,那就不如由朝廷來提供一些物資給匈奴,但可以避免大量無辜死傷的老百姓。
在進行了一段時間的接觸和戰爭之後,雙方都承認了現實,也就是漢朝這時候並沒有擊敗匈奴的能力,所以漢朝選擇以和親的方式來為匈奴穩定的提供一部分物資,以換取恢復和發展所必需的和平外部環境。
-
3 # 折緣
我們現在來看西漢“和親”政策,似乎是一種很屈辱的外交行為,但放在當時而言,卻十分的高明。
為什麼這麼說呢?
漢朝剛剛建立,劉邦消滅了項羽,正是志得意滿的時候,冒頓南下的侵襲,他並沒有放在眼中,於是帶著大軍直接就上了,可遺憾的是,漢軍雖強,但他始終以步軍為主,機動性不如匈奴騎兵,加上劉邦的輕敵冒進,最後被困白登,不得不採用陳平之計謀,向冒頓單于的閼氏(冒頓妻)行賄,才得脫險。
並不能說,這一戰的失敗,把劉邦嚇慫了,而是考慮到現實問題,即匈奴的軍隊性質,不用依靠後勤補給,以劫掠的方式以戰養戰,機動性十分之強,而且他們發動戰爭的目的,也並不是為了攻城略地,想要跟人家正面決戰都不可能,十分噁心。
然而對於漢軍而言,組織一次戰爭,物資消耗極大,畢竟漢軍不可能跟匈奴一樣走到哪裡搶到哪裡,人家匈奴來如影去如風,在你強勢的時候,他選擇避而不戰,去搶其他地方,等你趕到時,他又換了地方,然後尋找你的破綻,找機會打伏擊,防不勝防啊。
自秦末天下大亂以來,中原戰亂已久,生產遭受到了極大破壞,所以註定漢軍想要完全解決匈奴的問題是不現實的,於是,劉邦選擇了和親政策。
“和親”並非簡單的嫁給閨女,依靠親戚關係奢望人家匈奴不來搶你,畢竟匈奴單一的遊牧經濟很單薄,生活必需品需要從中原獲取,而他們獲取的方式就一個字“搶”。
“搶”是為了生存,生存的事情是顧不上禮義廉恥,親戚關係的。所以從劉邦開始,到呂后,文帝、景帝時期,和親繼續,匈奴人搶劫也在繼續。
看起來貌似和親根本沒有起到作用呀!
其實不然,和親雖然不能解決匈奴南下劫掠的問題,但是可以為漢朝贏得發展富強的時間。在沒有和親之前,匈奴還是純粹的匈奴,跟中原沒有任何文化往來,但和親之後,這種局面就開始出現了變化,和親所帶去的除了財務外,還有漢朝的文化,這些東西能夠潛移默化地影響一部分匈奴人,使得他們或多或少同情甚至仰慕漢朝(仰慕主要是文化方面),而這一部分匈奴人,在匈奴南下時能夠相應地使得對漢朝經濟破壞減少一些。
同時,漢朝以這種送女人送錢的方式,表明一種對匈奴無可奈何,乃至於給匈奴人營造一種我打不過你,其實我已經臣服的假象,如此一來,匈奴人對於漢朝的警惕性就會降低,何況匈奴並不是一箇中央集權的體制,他們發動戰爭的模式,屬於臨時部落集合,目的是搶劫,因為這種組織方式並不怎麼牢靠,加上匈奴人口基數少,所以根本不可能發動什麼痴心妄想的滅國戰爭。
如此,匈奴自然不會沒事就去搶漢朝,人家都送錢來了,夠花的時候就花一下,等花光再去搶,畢竟出去搶也是有風險的。
匈奴人雖然不講親戚關係,也不守信用,但是他們想的也很簡單,沒有那麼複雜。根本不會想到靠著他們的力量,就能去佔據中原的花花世界過幸福的日子,畢竟他們是放羊的,失去了流動性,守著再繁榮的城鎮,無異於找死。
這就是和親的好處,麻痺敵人,爭取發展時間壯大自己,然後再來收拾這些個強盜。
-
4 # W一家之言
和親是中原王朝與周邊少數民族為達到某種政治目的而作出的種政治聯姻。這種和親可以說貫穿整個中國歷史,對歷史的發展有著或者隱或顯的影響,但嚴格意義的和親真的源於漢朝。為什麼強大的漢朝會和匈奴聯姻呢?我分析下,不對勿噴。
第一,漢朝初建,連年大戰,民生凋敝,綜合國力正是最差的時候。匈奴卻是歷史上最強大的時候,冒頓殺父自立,滅東胡,敗大月氏,
征服Murano,烏孫等20餘國。匈奴居有了南起陰山、北抵貝加爾湖、東達遼河、西逾蔥嶺的廣大地區,擁有控弦之士30餘萬。這種情況下,漢朝選擇餘地不多,打也打不過,就算是打贏了,也無法殲滅,只趕跑,過幾天又回來了,徒廢國幣,意義不大。所以和親倒不失為一個辦法。
第二,內部不穩,漢朝初建,人心求安,諸侯王野心勃勃。漢朝建立後,劉邦分封天下,以前一起打天下的老弟兄都封了王,有地盤,有兵馬,如果對匈奴敗了,異性王肯定自立,這不是劉邦願意看到的,必須先解決他們,才能對外用兵。所以劉邦回來後才會先後殺掉臧荼,韓信,盧綰,彭越,英布。韓王信在白登之圍前就投降匈奴,當走狗去了。
那麼匈奴就這麼容易願意和親嗎?其實也不然雖然匈奴把劉邦包圍在白登山,但是這幾萬人也不是那麼容易就被吃點,圍攻七天卻無寸進。外圍由周勃率領著的二十多萬的漢軍主力正在從側翼包抄匈奴軍隊,如果匈奴軍隊不撤退就會被漢軍主力圍殲,所以匈奴軍隊只是包圍了劉邦七天就趕緊撤退了。從白登之圍,匈奴也看出了漢軍強大的戰鬥力,所以也就接受了和親政策。
兩個國家誰也滅不掉對方,漢軍馬少,只能擊退,卻無法殲滅匈奴。匈奴人少,可以打敗,卻無法長期佔領,和親就成了必然的一種選擇。
-
5 # 南朝居士
劉邦在白登之圍後,以和親的方式解圍,之後的近七八十年裡,基本都是和親方式解決外患問題,為後人所詬病,直到漢武帝北擊匈奴,漢匈戰爭近四十年,基本解決外患問題,但是武帝之後,雖仍然打擊匈奴,但多數時候還是和親為主。
和親只是方式,不是本質,倒不是匈奴缺女人,而是和親需要陪嫁東西,陪嫁的東西才是別人看中的。
為什麼和親呢?
匈奴南下,目的很明確,搶人口、財寶、生活物資,他們對漢朝的土地沒興趣,因為他們根本就守不住,要了也沒用。
這也是為什麼陳平去談判,可以很容易就解決問題了,並不是靠吹耳邊風,而是匈奴達到了目的,且漢朝大軍馬上就來了,打起來必然吃虧,不如順水推舟,方正殺了劉邦也沒用。
漢初也不是打擊不了匈奴,打擊匈奴很簡單的事,以陳湯的說法,漢朝士兵打匈奴,一個可以打五個。
漢初不打擊匈奴,根本原因在於,漢朝最大的矛盾,是內部矛盾,是中央政府與諸侯王的矛盾,劉邦是跟異姓諸侯王的矛盾,文帝景帝武帝是跟同姓諸侯王的矛盾。
如果大軍壓境,跟匈奴死磕,打殘了匈奴,自己也元氣大傷,從而給了諸侯王可乘之機,
所以,面對這樣的問題,不如給點錢,解決了內部問題,整合資源,然後再打擊匈奴。
漢武帝可以打擊匈奴,名將輩出,並不是漢武帝多牛,比高祖、文帝景帝都牛,也不是他運氣好,這麼多名將,而是三代人解決了內部問題,到他了內部資源整個完畢,可以一心對付匈奴了。
所以,劉邦、文帝景帝選擇和親,是無奈之舉,並不是他們慫,
-
6 # 浪裡白條不再白
咱堂堂的大漢開國皇帝,連項羽都能幹掉的人為什麼最後會對屢犯我中原邊境的匈奴採取懷柔政策,並且以皇室公主遠嫁和親的政策來示好匈奴,以求邊境安穩。話說回來,這和匈奴的和親政策實際上也是劉邦的無奈之舉。並非劉邦的本意,而最終走向了用和親以求和平,這其中還是發生了許多的事情的。
白登之圍漢朝建立初期,劉邦分封異姓諸侯。這韓信也在分封之列,最早韓信被封在潁州一帶,中原腹地。而劉邦畏懼韓信日後造反,又借抵禦匈奴之名將韓信遷了到太原郡,讓韓信的封地直面匈奴,成為大漢王朝的防禦屏障。奈何,這韓信雖然在 中原戰場上戰無不勝,到了邊境抵禦匈奴就差了點火候了,總是輸多勝少,被匈奴侵擾的煩不勝煩。漢高祖六年,冒頓單于率領十萬鐵騎進攻韓信,韓信向匈奴求和,而劉邦飛書責備韓信有失大漢國體。
而韓信後怕被劉邦追究誅殺,聯合匈奴進攻大漢。此時,劉邦正在氣頭上,加上韓信的背叛。劉邦打算御駕親征,群臣勸也勸不住。最終,劉邦帶領32萬大軍御駕親征,同時帶上了謀士陳平,婁敬,武將樊噲,夏侯嬰,周勃等浩浩蕩蕩的出發了。大戰初期,漢軍節節勝利,讓劉邦也是開始飄飄然。認為這匈奴也是不堪一擊。同時也不聽群臣的諫言,輕敵冒進,最終落入了匈奴在白登山的包圍圈。劉邦被圍困七天,彈盡糧絕,最終靠賄賂冒頓單于的寵妾才得以安全回到都城。
為了修養生息自白登之圍之後,劉邦也是元氣大傷,身體大不如從前。對匈奴的問題也不像以前一樣的強硬了。但是,匈奴還是頻繁的進犯漢朝邊境,而最終,劉邦聽信了劉敬的策略,打算採取下嫁皇室公主來對匈奴實行懷柔政策。以求得邊境的太平。就這樣,漢朝對匈奴的和親政策正式形成了。
總結劉邦作為開國皇帝自然是有自己的傲氣在的,在初期,對待匈奴問題上也是十分的強硬的。能用打的絕對是不用說的。但是,經過白登之圍之後,加上劉邦也上了年紀,匈奴的頻繁騷擾也是讓劉邦煩不勝煩。最終也只能十分無奈的採取認慫的和親政策來保證邊境的安寧。
-
7 # 狼君歷史
看到這個問題,很多人想到就是,劉邦陷白登之圍,想些喪命一事。也就自然而然的認為,與匈奴和親,是劉邦懦弱的表現,是恥辱。但究竟是恥辱還是高超的外交手段呢?且看下面的分析。
首先說說白登之圍,此戰,劉邦輕敵冒進,是敗了,但劉邦透過計謀,全身而退,就不是慘敗。而一場對外戰爭的成敗,絕不可能因為一場小小的戰役決定,何況全軍主將還全身而退。
可為什麼劉邦不繼續打下去了呢?個人認為,劉邦透過此次親自與匈奴交手,認清了匈奴的勢力,也認清了匈奴的作戰方式。要想和匈奴作戰,自己的機動兵力要強勢,否則就抓不住匈奴主力,不能圍殲匈奴主力,那麼其他的小打小鬧,對匈奴構不成實際威脅。而對於漢軍來說,當時的國力營造大規模的且實力雄厚的騎兵部隊是不現實的。
那如果依靠長城固守呢?這一點是可行的,日後的大漢王朝也的確是這麼做的。但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這樣做雖然能在一定程度上阻止匈奴的入侵,但就漢朝建國初的國力來說,牽制大量精力在邊疆防禦上,肯定是十分不利於漢朝經濟的發展的。
所以就有了與匈奴和親這一外交手段,既可以保邊疆和平,又實現了成本最低化,是當時最適合漢朝的外交手段。不僅暫保邊疆和平,還可以同匈奴進行正規的貿易,用匈奴急需的鹽和鐵,換取大漢建立部隊所需的良馬。
透過貿易,匈奴有了生活必需品,自然也就減少了與入侵漢朝疆域的需要,畢竟入侵漢疆就是為了掠奪一些生活必需品,如果能夠以和平的手段換取過來,那麼誰還會冒生命危險呢?所以和親的政策,是對雙方都有利的。
即使時不時地匈奴還會入侵邊疆,但規模和頻率都會大大下降,漢朝就不需要在邊疆牽制大量的軍事力量了,有足夠的空間和時間來休養生息。就像剛剛說的,只在長城固守就可以了,有了衝突之後,雙方還有可以在一起談的條件。
說到這裡就又會產生一個疑問,直接達成一個和平協議不就好了嗎?為什麼要和親呢?其實可以將和親視為一種保護手段,就是保證協議順利實行的保障。在古代,可不想現在一樣,一個協議的簽署,有各種國際公約和國際道德限制著,不能輕易違反。
在古代,一個協議的實行只能靠簽署各自的道德了,但匈奴作為遊牧民族,其價值觀和大漢王朝有著明顯的不同,如果只靠當時兩國之間的道德觀念,那麼要保證雙方的邊疆和平可是一件難事。就算有了和親的保障,匈奴還多次劫掠漢朝。
和親還有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文化輸出,思想輸出。漢朝和親過去的公主,都是直接嫁給匈奴單于或是有可能繼承單于的左賢王(太子)。那麼其生下的兒子,就有繼承權,甚至可以繼承單于,就算不是單于日後也一定是決策層。這也就是將王室頂層融入漢文化,減少匈奴對中原王朝的敵視。
透過這種和親的手段,確立高層之間“親戚關係”,雖不可能像普通親戚一樣來往走動,但對於匈奴來說,也會降低其對漢朝的警惕心理。同時,匈奴在和親之前,對中原文化是不甚瞭解的,雖然會有一些漢朝降將,但畢竟是降將,地位可想而知。
但和親而去的公主就不一樣了,她有機會直接接觸匈奴的最高統治者單于,有機會教育下一代匈奴的統治者或是決策層成員,對匈奴的影響就不言而喻了。也就是我們常聽到的,瓦解一個民族,就要先瓦解他的文化,而和親的手段恰恰可以做到這一點。
而和親也的的確確為漢朝帶來了休養生息的機會,且代價最小,就算有再多的陪嫁,相比較於龐大的軍費,也是九牛一毛,何況還免除了眾多百姓的苦難。所以與匈奴和親的政策,就成為了漢初對外交往的一項重要國策。
回覆列表
遊牧北方草原的匈奴一直是中原農耕民族的最大威脅,劉邦與匈奴和親是不得已而為之的喘息之計。
公元前202年,劉邦與項羽“垓下之戰”前,劉邦將韓王信(非淮陰侯韓信)封到戰略要地穎川,韓王信將自己的國都設在靠近匈奴的長城邊塞之地----馬邑,隨後被匈奴包圍。
韓王信心知肚明劉邦並不信任他,隨時都可能成為“狡兔死走狗烹”的犧牲者,於是投降匈奴。導致匈奴冒頓單于率大軍順利越過長城,為大漢帝國帶來空前壓力和災難,如何應對和化解這場災難,決定著漢朝的發展方向。
韓王信叛國和匈奴入侵中原,讓大漢震動。劉邦決定御駕親征,但由於過於輕敵,不聽婁敬(劉敬)勸告,他及30萬大軍終被冒頓單于率領的匈奴大軍圍困在白登山(今山西大同城東5公里處)達7天之久,形勢十分危急。
幸虧劉邦手下不乏能人和謀臣,危急時刻,謀士陳平獻計並深入敵人陣營,說服冒頓單于的閼氏(即皇后),最終化解“白登之圍”。
打,是打不贏了。當時的匈奴和大漢分別是世界上最大的遊牧軍事帝國和農耕軍事帝國。
劉邦萬般無奈,為求得北方邊境安寧,只得選宗族女子遠嫁匈奴;而匈奴也無法完全擊敗大漢,只能見好就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