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花禪酒仙
-
2 # 麗美食
很榮幸回答此問題!!!
在《西遊記》中,龍王之所以常常受欺負,是因為龍王是佛祖在凡界的基層神仙,主要掌管水族和降雨,在仙界的地位低下卑微,做事膽小謹慎。
-
3 # 曲江家學
這是個很有意思的問題,很多人看到龍王歸玉皇大帝管,估計會以為是道教系統的神仙。其實啊,龍王本是佛教神,只是傳入中國經過民間信仰改造後,就變成一種很本土的神仙了。所以,首先千萬別拿龍王等同於傳統中國文化中認為有著很尊崇圖騰地位的龍,而是要從佛教的龍王傳入中國後在民間信仰的演變過程來看,就會明白龍王到了西遊這個神仙譜系中為什麼是這樣的地位和待遇了。
龍王原來是佛教神,在佛典中比比皆是。這裡簡單說一下,佛教所誕生的印度的人普遍認為,我們的這個世界是由很多不同的界組成的,很多不同的神、生命就在我們身邊和我們共存的,只是一般人看不到。所以佛祖講經的時候,有所謂八部眾參與聽法,這八部分別是:一天眾,二龍眾、三夜叉、四乾達婆、五阿修羅,六迦樓羅,七緊那羅,八摩呼羅迦。其中天眾和龍眾在前兩位,所以又叫“天龍八部”。
由此延伸,佛教中的龍並不同於我們的圖騰真龍,而是一種普遍存在的不同於人的生靈,所謂龍王是其中比較傑出的。而這些龍王在印度,其中一個功能就是管求雨的。比如《大方廣佛華嚴經》裡提到了好多個龍王,並說明其行雲布雨的功能:
“復有無量諸大龍王,所謂:毗樓博叉龍王、娑竭羅龍王、雲音妙幢龍王、焰口海光龍王、普高雲幢龍王、德叉迦龍王、無邊步龍王、清淨色龍王、普運大聲龍王、無熱惱龍王。如是等而為上首,其數無量,莫不勤力興雲佈雨,令諸眾生熱惱消滅。”佛教傳入中國後,龍王的身份還沒跟海神、河神這些聯絡起來——此時的中國神繫有自己的海神與河神,而是先從各地的小河小溪井水這些開始,成了大神普及不到的一些小地方的主管祈風祈雨的“基層公務員”。
雖然基層,但是架不住數量眾多,而且業務定位精準啊。中國傳統農業社會,老百姓對於風調雨順的祈望是最直接的,壓根就不會那麼在意你什麼其他廣大的神通,你要是侷限在我就管個小溪小河地帶的祈雨,反而還更符合老百姓的需求。就好比我們要是辦個戶口,認識辦理視窗的辦事員,說不定還比認識局長然後得等他層層交代下來管用吧?
所以,龍王信仰很快就遍及了各地的水系,不僅四海有龍王取代了原來山海經的四海海神,涇河有涇河龍王,也取代了原來河伯的河神地位,甚至一口井水都有龍王,這就組成了一個壟斷了中國求雨業務的龍王連鎖集團了。
龍王勢力擴張的過程,也漸漸地被民間信仰給中國化了,不僅人們忘記了其原來佛教神的身份,給歸到玉皇大帝這個正規官方編制裡來了,而且華人還給取了箇中國姓:敖。順便一提,佛典裡肯定是沒有記載龍王姓什麼的,這個龍王姓敖是中國老百姓給編上去的,目前所能查到的最原始出處是明雜劇《爭玉板八仙過海》,裡面提到的龍王姓“鰲”——在佛教的龍王傳入中國之前,鰲是華人傳說的海中巨獸,估計是從這個關聯起來的,只是“鰲”字有點複雜,後來就被簡化成了“敖”,並流傳了下來。
雖然扯了些閒篇,但基本上可以算是對您這個問題的回答了,即龍王原來就是佛教神,數量眾多,沒那麼尊貴,能管行雲布雨,傳入中國後從基層幹起,透過求雨業務,一步步壟斷了各個水系,並最終被編入了玉皇大帝的體系中,雖然數量眾多,勢力廣大,但無論經歷還是地位,確實一直以來都不算太高。所以被厲害的孫悟空欺負好像也就順理成章了,更何況孫悟空的故事原型本來就有很大一個淵源是和東南沿海有關。
回答完畢,
一點個人愚見,權作拋磚引玉~
-
4 # 809O看電影
在《西遊記》中,共出現了八個龍王,分別是送給孫悟空兵器並幫其在朱紫國降下無根水的東海龍王、用生命和袁守城打賭的涇河龍王、收留唐僧父親陳光蕊的洪江龍王、儲存烏雞國國王屍體的井龍王、派兒子摩昂去收服鼉龍的西海龍王、收了羊力大仙冷龍的北海龍王、偷取祭賽國舍利子的萬聖龍王、一直沒什麼存在感的南海龍王。吃瓜群眾的火眼金睛洞察了一切,這八個或懦弱、或無能、或潦倒、或古怪,或者乾脆很倒黴的龍王們,都很慫!
網路配圖
龍在中國的地位是很高的,是民族圖騰和帝王象徵,但是西遊記裡的龍王的形象卻與我們認知中的形象大去甚遠。其實說白了,西遊記裡的龍王是作為一種生物存在的,就是一般的獸,華人崇拜的龍和龍王實際是兩回事。
龍王在西遊記裡只是水府的頭領和司雨之神,本身職級並不高,連行雨點數都要由天庭決定,大體不過是有一定自治權力的地方官僚。涇河有龍王,連御花園的井底都有龍王——可見龍王的數量是很大的,並沒有什麼高貴之處。涇河龍王曾經對太宗說,“陛下是真龍,臣是業龍。”這句話雖有套近乎拉關係之嫌,也側面反映了龍作為生物的存在(也就是龍王)是與華人作為領袖象徵的圖騰化的“龍”有所區別的。
網路配圖
而且龍是動物,動物仙在仙界就是弱勢。龍屬於牲畜類,神仙是吃龍的。天上出門坐龍車鳳輦,上桌吃龍肝鳳膽,連賣驢火的都在牆上貼個天上龍肉地上驢肉。所以西遊記中龍王的人設地位就不是很高。
吳承恩腦洞再大,反抗意識再強也逃不脫他所生長起來的環境。受地理因素影響,中國從古至今都是以農耕為主,近海區域才發展海洋魚牧業,總體來說中國是地道的農耕文明,在文藝作品中,對於陸地意象的描寫,無論從數量還是高度都是碾壓海洋的,對於海洋、海洋生物或者海神的讚美相對於山川大澤的相關記載真是九牛一毛。
而華人所崇拜的龍,能獲得圖騰的地位,並不與他們來自海洋有直接的關係。龍的原身實為蛇,因為蛇居住在雨水豐沛的地域,古代先人便將蛇作為自己的圖騰信仰,期盼獲得豐沛的雨水,實則發展農耕文明。所以說中國的龍文化本身就並非是從海洋裡發展出來的。
網路配圖
史記記載劉邦之母受龍盤而得劉邦,此後史籍往往附會皇帝有異象,和龍強行攀親,而佛教、道教中關於龍(王)的記載開始漸漸流傳,唐宋以來,中國的皇帝們把龍封“王”,這些神話(宗教)生物搖身一變,獲得了正統的“龍王”稱呼,也正式獲得了海洋的“封地”,上述這些因素下,龍的內涵逐漸發展、異化,大致變成兩條線索,一條是皇帝的象徵,即“真龍天子”,一條是海洋的神祇,掌管水族和降雨,也就是“龍王”。
中國的帝王自詡承天奉運,福澤萬民,他們才是中國文化中的“真龍”,而“龍王”不過是海洋生物。“真龍”的地位是顯著高於龍王的,其內涵也差別極大,如果說“真龍”代表著中華文明的圖騰,海里的龍王最多不過是陸地真龍的同人罷了。
華人崇拜的龍和龍王實際是兩回事,除了沿海及乾旱地區,龍王在農耕文明中並沒有得到很高的地位,在文學作品中被欺負也是自然而然的了。心疼作為食物,又不被人尊重的龍王三十秒。
-
5 # 劇情大爆發
龍是中國文化裡的主要圖騰,權利和力量的象徵,也代表著吉祥,古代的皇帝所穿的衣服叫龍袍,座椅叫龍椅,皇帝叫真龍天子,我們一直自稱是龍的傳人,那麼《西遊記》裡龍王的地位一落千丈,級別很低,感覺比土地好一點,在孫悟空眼裡,龍王那是呼之即來揮之即去,
西遊記中,龍王並不在天庭任職,而是在海里,有東南西北四海龍王,而各位神仙是在天庭任職,而龍王的地盤更像是天庭的一個下轄機構,龍再厲害畢竟是動物,龍的地位自然不會比那些天上的大神高階。
在佛教裡面,龍本來就沒有那麼神聖,比如佛教裡面的八部天龍之一的大鵬金翅鳥每天就以龍為食,一日可食一龍王以及五百小龍,在《西遊記》裡面有的場景也能看得出來,在唐三藏師徒四人到達雷音寺的時候,雷音寺裡面有一個池叫化龍池,就是什麼東西掉在裡面都能成為龍,甚至連蒼蠅螞蟻都可以,可以看出龍的地位低了,龍王在《西遊記》裡就一個玉帝讓他下雨就下雨,讓他下多少就下多少了,有時候就連孫悟空,都可以和他來降雨,在原著中孫悟空是叫了幾次的,不來 不下就被打,但在《西遊記》中龍王也是很怕孫悟空的。
-
6 # 待曉兒
《西遊記》當中的龍王分為三類,並不是每一種都受欺負。
第一類:四海龍王四海龍王相當於天庭的封疆大吏,管控的是東西南北四海海域,權力極大。有幾點可以說明:
西海三太子敖烈,也就是後來的白龍馬,他的獲罪是因為在新婚時候燒了殿前明珠,被西海龍王告了忤逆,玉帝親自下令懲罰他。能被天庭最大的人物親自下令懲罰,並且需要懸吊示眾,還被觀音菩薩親口求情的,不會是小角色。
像涇河龍王這種犯了天條的罪龍,直接派個劊子手砍了就完了,可是一個西海三太子竟然要如此大費周折,從側面也說明了四海龍王的地位。
在車遲國鬥法的情節當中,虎力大仙五雷天罡正法的求雨律令驚動了玉帝,於是玉帝直接點名了四海龍王前去。試想一下,什麼級別的神仙會被玉帝親自要求做事?皇帝會不會直接給一個七品縣令下達命令?
第二類:江、河等水域龍王這一類龍王地位就比四海龍王差一點,是純屬打工的職位。一般的行雲布雨等工作都是他們就近來完成,比如因為賭氣而犯了死罪的涇河龍王就是因為本職工作沒做好。
涇河龍王去給唐太宗託夢求救的時候,曾經說唐太宗是真龍,他是業龍,受不起唐太宗的拜見。並不是說他地位就有多低,而是人間的天子地位很高。從唐太宗魂遊地府的時候,十殿閻羅都要禮遇就知道,涇河龍王地位不如人間天子是很正常的事情。
這些龍王是幹活的主力,雖然地位不如四海龍王,但也不會很低。就相當於古代“官”與“吏”的區別,他們是幹活的“吏”。
第三類:野龍王這一類的龍王就相當於“黑戶”,可能有點龍王的樣子,或者有什麼奇遇變成了龍,只能在一個很小的地方稱王,但並不會受到天庭的冊封和認可。
這些龍王很多都是自封的,和妖怪都沒什麼區別,只是天庭懶得理他們而已。這一類的龍王才是受欺負的存在。
而第三種“黑戶”野龍王是真正受欺負的存在,是因為他們自身要麼出身不正,要麼實力很低,沒什麼用而已。
-
7 # 王牌雜燴飯
舉例
1、《封神》裡東海龍王三太子敖丙被熊孩子哪吒欺負,活活打死,扒皮抽筋。(“哪吒曰:“打出這小龍的本像來了,也罷,把他的筋抽去,做一條龍筋絛,與俺父親束甲。”哪吒把三太子的筋抽了,逕帶進關來。”引自《封神演義》第十二回)龍王尋仇也落得個太乙真人數落“以此一小事,幹瀆天庭,真是不諳事體。”
2、《西遊》裡孫悟空從菩提祖師處學成本事,就來大鬧龍宮,得寶貝拿披掛,端的是拳頭大壓死人,四海龍王噤若寒蟬。(悟空道“當時若無此鐵,倒也罷了,如今手中既拿著他,身上更無衣服相趁,奈何?你這裡若有披掛,索性送我一副,一總奉謝。”“一客不犯二主,若沒有,我也定不出此門。”“真個沒有,就和你試試此鐵!”引自《西遊記》第三回)3、更不必說,《西遊》中的腳力白馬原是西海龍王三太子敖烈,被菩薩鋸角退鱗化為白龍馬,在書中任勞任怨,馱經揹人,成了坐騎。
凡此種種,不一而足。那麼為何龍這種華夏神獸在《西遊》裡這麼不受待見呢?私以為大概是以下原因。
結論
《西遊》裡的龍其實已經不是原生的中國龍了,而是與佛教概念混合的產物。如果看過《山海經》,《淮南子》,就可以知道,一些龍的地位還是挺高的,甚至有應龍、燭龍等幾個大龍神。
但是隨著佛教傳入,佛經中的龍王開始在中國普及了。這個龍王,其實叫納迦,天龍八部眾之一,在印度,納迦都是有很多頭,眼鏡蛇狀的有毒存在,並無原生中國龍的大神力,應該是蛇類崇拜的產物,在佛經中是大鵬鳥的食物(每天吃500條小龍,吃多了大鵬鳥就被毒死了),屬於畜生道。就是這樣的生物入華後也被當成龍了。
在之後的龍文化發展裡,兩者的形象也融合了(以前中國龍不完全是蛇身的,有不少獸身,或者至少也是四肢頭尾粗細分明,而不是現在的蛇身加四肢),然後本來沒有龍王這個神位的中國,出現了很多井龍王池龍王的,最大的也不過河龍王海龍王,想想山海經裡應龍以尾劃地就能開出一條大江,現在融合後的龍卻膽戰心驚的管著小池塘,下個雨不對就被其他神祗砍了,這大概都是納迦文化帶來的結果。
-
8 # 老卻英雄似等閒199
在《西遊記》的神仙體系中,龍的地位是很低的。
《西遊記》的神仙體系,既有佛教,如如來、觀音等,也有道教,如太上老君、三清等,也有民間傳說,如土地爺、玉皇大帝等。這並不奇怪,因為《西遊記》本身就是在民間傳說基礎上加工而成,而不是完全的文人創作。
在各自的體系中,都有至高無上的主神。比如佛教中的如來佛。但在各種體系混雜的神仙系統,就不那麼分明瞭。比如太上老君,在天宮的地位似乎是大臣,位於玉皇大帝的管轄之下,這是任何宗教中教沒有的。
而龍,雖然在人間是皇權的象徵,但在神仙體系中只是一種“靈獸”,主管水和降雨。連王母娘娘的蟠桃會,都沒有龍的座位,就可見他地位之低了。
-
9 # 一覽眾河小
物以稀為貴,一個族群一旦數量多起來,族群裡面又沒有足夠強大願意出頭的領頭人,那麼這個族群很難有很高的地位。
在《西遊記》裡,龍王地位普遍不高,除了四海龍王之外,什麼江河湖海都有可能存在一個龍王,甚至一口井裡還會有個井龍王。再這樣一個龍王不如狗,小龍遍地走的世界裡,龍王自然就不值錢了。
孫悟空從菩提老祖那裡學成歸來,手下的猴子猴孫就告訴他去東海龍王那討一個趁手的武器。為何專門挑東海龍王那呢,因為龍這種東西最喜歡乾的事情就是收藏寶貝,到龍王那找總歸沒錯。不過這也看得出來龍王其實不算厲害,那時候孫悟空剛剛修煉有所成,根本沒有什麼名氣,他跟別人討武器,人家憑什麼給他呢,說到最後只能靠著巧取豪奪。手裡有武器的勢力可不止一家,但是猴子們單單隻出了東海龍王,除了龍宮寶貝多以外,其實也說明了龍王本事不行,憑孫悟空完全可以對付。如果龍王好好的借出,那就沒事,如果龍王小氣不肯借,也可以直接搶。
東海龍王算是龍王裡面地位很高的存在了,但是還沒出場就直接被猴子們鄙視,這給整部《西遊記》就定了調子,在裡面,龍王就是地位低下的存在。到了後面,出現了各種各樣的龍族,沒有一個特別厲害的。像涇河龍王,跟一個算命的較勁,結果連個算命的都比不上,最後把自己命給較沒了。同樣是唐僧徒弟,西海龍王的兒子就只能化作白馬,給唐僧做坐騎。還有碧波潭的萬聖龍王,招惹了九頭蟲做自己女婿,結果九頭蟲招惹唐僧師徒,他自己倒是跑路了,萬聖老龍王直接被打死,可以說倒黴至極。除了這些,還有一條龍也十分有意思,它是羊力大仙煉化出來的一條小冷龍,有它護體,不畏熱力攻擊。
總而言之,如此多的龍族可以說五花八門,大部分只能在普通凡人中間逞能,遇到厲害一點的仙妖之類的就扛不住。正是因為龍王本身實力平平,連他們自己自保都困難,更不要說那些龍子龍孫了。龍弱被人欺,龍王一族裡沒有高手,再加上他們住的地方十分分散,真的可以說是五湖四海,根本沒法形成統一的力量。而他們最大的作用就是協助天庭調節人間氣候,而且完全不能自主。就像涇河龍王,當時玉帝下旨給長安城下雨,結果涇河龍王為了跟算命的打賭,擅自改動點數時間,直接就被判了死刑。人間的一個劊子手魏徵睡個夢就把他殺了。
龍的地位在西遊世界裡就是那麼可有可無,不過要說一句,四海龍王並非龍族裡面最厲害的,實際上比四海龍王更高階的龍還有不少。典型的比如唐太宗李世民,涇河龍王找他求情的時候,就說他是真龍,而自己只是業龍,根本比不了。李世民由於化身凡人,沒有法力,但是他是真龍轉世,地位尊崇,涇河龍王如果不是死後化為冤魂,根本就不敢去迫害他。西遊裡面妖怪萬萬千,但是大唐境內卻一個也沒有,這就說明了李世民非同一般的地位。單憑地位就可以罩住一方國土,這個地位不是四海龍王能夠比擬的。估計四海龍王見了唐太宗李世民,也要恭恭敬敬的叫一聲陛下。
除了轉世真龍李世民,天上也有一些厲害的龍族,比如二十八星宿的角木蛟和亢金龍,這兩位明顯也是龍族。作為二十八星宿之一,他們在長期在天上,而四海龍王只是在水裡,雖說他們在天庭地位不算很高,但也絕對比四海龍王強了,地面上那些湖裡海里的小龍跟他們根本沒法比。
還有就是白龍馬,白龍吧雖然一開始只是一個普通的小龍王太子,但是因為保唐僧西天取經有功,最後被封八部天龍廣利菩薩。光聽這個稱號,實際已經不一般,龍還是那個龍,但是地位跟以前不可同日而語,已經遠高於他的叔父輩了。
至於天庭裡還有哪些大神,本體是龍,這個也不好說,畢竟一旦成仙,過去是什麼都顯得不重要了。不過就算是天上的龍,他們也沒有想過聯合起來,給龍族爭取更多的利益。而天庭盛宴常常有的一道名菜就是龍肝鳳髓,顯然龍還是一道美食,估計在許多天庭大佬眼中,下界的普通龍族就跟肉菜差不多。
至於《西遊記》中為何如此貶低龍族,很可能是作者對朝廷的諷刺。因為皇帝一般都被認為是真龍轉世,而在西遊世界裡故意把龍寫得不值一文,正是對皇帝赤裸裸的諷刺打擊。
回覆列表
上古大巫和上古妖神的鬥爭中,龍族並沒有幫助這兩方,而是選擇幫助當時弱勢的人族,這在當時被看做是牆頭草,這就後來人族把龍作為圖騰的原因。
經過長時間的鬥爭,雖然上古大巫和上古妖神基本全部覆滅,但是巫族和妖族兩族卻延續了下來,並且都非常痛恨龍族。
然後封神大戰又開始了,許多巫族和妖族都被送上了封神榜,這些上了封神榜的最終都在天庭中任職,只要封神榜不毀滅,封神榜上的人就不死不滅。
又經過無量量劫的發展,天庭統御了諸天萬界,龍族也歸順天庭,歸屬於天庭管轄,當年在上古戰爭的時候,對於龍族的不滿和痛恨,也都積累並延續了下來。
所以龍族這麼強力的上古種族,在天庭都屬於名列前茅的戰力,最後只落得一個任人差遣施雲布雨的小官職。
好在龍族也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不受待見,憑藉著上古種族的強大戰力,加上經過無量量劫積累的財富,直接就在四方海域建立了四海龍宮,四海之內沒人敢輕易招惹。
但是明槍易躲暗箭難防,明著不能對龍族怎麼樣,暗中使點壞也是常有的事情,一來龍族沒有拿到把柄,二來也不敢都過激的舉動,以免被群起而攻之。
而西遊記中,龍王一直被欺負就是因為龍王知道龍族樹敵太多,敢怒不敢言,對於以前仇敵使出來的小手段,龍王即使看得很明白也不好發作。
歸根結底還是屬於先輩們的恩怨,但是作為後輩,必須要承擔起這份恩怨,這也在側面告訴我們要善良,不要四處樹敵,因為這會給後輩帶來難以解開的恩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