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甘寧界

    孔孟儒學認為,“孝”是一切德行的根本,教化的源泉。《孝經·開宗明義章第一》就載: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為德之本的思想在儒家其他著作裡也有所反映。有子曰:“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5](P71)認為孝是仁的基礎。孟子則說:“親親,仁也。” [5](P430)又說:“仁之實,事親是也。” [5](P359)將侍老奉親之孝作為仁的實質。《大戴禮記·曾子大孝》載:“夫孝者,天下之大經也。夫孝,置之而塞於天地,衡之而衡於四海,施諸後世,而無朝夕。”指出“孝”是一切德行的起點,是一切德行的大經大本,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根本法則。[6](P475)

    “仁”是孔子倫理思想的核心。“樊遲問仁,子曰:‘愛人’。” [5](P171)“仁者愛人”是孔子對仁的簡明概括。而他又認為 “孝”是“仁”的基礎,“孝弟也者,其為人之本與?” [5](P71)既然孝道觀是孔子倫理思想的最高道德準則,那麼,為了這種理念價值的推行,就必然有一些最具體最直接的行為要求。

    儒學創始者非常重視父母子女間的感情交流,並強調子女對父母的尊敬、愛戴和贍養。[7]誠然,行孝的最基本的要求是子女對父母的物質奉養,但是孔子並不停留在物質奉養上,他認為僅是物質上的奉養是不夠的,還得在感情上對父母表示真誠的尊敬和愛戴。所以他又說:“今之孝者,是為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5](P79)如果對父母在感情上不尊敬和愛戴的話,僅是物質上的奉養,又與犬馬有什麼區別呢?不過,孔子對“孝”的最高闡述是要求子女在父母生前按照父母的意願行事,在父母死後繼承他們的遺志立身。所以孔子說:“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5](P74)周武王和周公旦繼承文王的遺志討滅了商紂王,故孔子讚揚他們說:“武王、周公,其達孝矣乎!夫孝者,善繼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 [5](P44)司馬遷著《史記》,班固著《漢書》都是立志完成其父遺留下來的未竟事業,是孔子孝道觀最高要求的體現。

    孔子對於要求子女孝敬父母做的一些具體行為,典籍中還有如下一些記載:

    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5](P79)父母在世時,要以禮侍奉;死了,要以禮安葬,並且按禮儀祭祀。

    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 [5](P79)關心父母的病痛是講求孝道之關鍵。

    子曰:“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 [5](P98)就是要求子女經常在父母面前盡些孝心。

    孟子對孔子仁孝思想作了進一步的發揮,他認為孝是仁的實質。因此,“事孰為大?事親為大。” [5](P357)又說:“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尊親之至,莫大乎以天下養。” [5](P385)。推已及人,把最初產生和存在於家庭中的孝悌觀念推廣到整個社會,是孟子孝道觀的獨到見解。故孟子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5](P253)

    孔孟以後,宣揚孝道觀的大儒不乏其人。北宋中期,理學領袖關中張載、洛陽二程都大力闡發孔孟儒學孝道觀,從而使孝悌觀念在民眾中得以迅速傳播,並打下深刻的烙印。

    張載則把孟子推已及人的孝悌觀念作了更深層次的引申。他提出了“尊高年所以長其長,慈孤弱所以幼其幼,聖其合德,賢其秀也。凡天下疲癃殘疾,煢獨鰥寡,皆吾兄弟之顛連而無告者也。於時保之,子之翼也。” [8](P180)

    二程對“仁”與“孝”的關係有了新的認識。他們指出“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言為仁之本,非仁之本。”[9](卷十一)“為仁之本”與“仁之本”是有區別,仁是本,孝是用,不能混為一談。又說:“人無孝悌不可,而不全力以赴盡孝盡悌也不可。”[9](卷二十三)不僅要有孝悌觀念,而且要有孝的行動。

    清朝名儒魏源也對孝道有所闡發,他說:“君子之言孝也,敬而已矣;君子之言敬也,孝而已矣。一舉足不敢忘父母,一出言不敢忘父母。”[10](P14)把侍奉雙親的“孝”和“敬”緊密結合起來。這是魏源的新見解。

    四 孝為政之本,統治者對孝道大力提倡

    孝悌觀念也是統治者為政的根本。

    或謂孔子曰:“子奚不為政?”子曰:“《書》雲:‘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於有政。’是亦為政,奚其為為政?”[5](P82)有人問孔子為什麼不從政時,孔子引用《尚書》裡的話來解釋自己用孝悌觀念來影響社會政治,就是參政了。這一則對話就說明了儒學創史人孔子一開始就將宣揚孝悌觀念的活動看成是政治行為。

    《孝經·開宗明義章》雲:“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這就指出了“孝”是倫理道德和政治行為的結合體。而“孝道”對封建政治的重要性在《孝經·三才章》裡則體現得更為具體。《孝經·三才章》寫道:“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經,而民是則之。則天之明,因地之利,以順天下,是以其教不肅而成,其政不嚴而治。先王見教之可以化民也。”治理國家以道德教化為基礎,道德教化以孝行為根本,故孝道既行,天下自然垂拱而治。《孝經·孝治章》載:“昔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天下和平,災害不生,禍亂不作。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如此。”只要推行孝悌,就會國泰民安,政治清明。有子也言:“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5](P70)歷代帝王深知提倡孝道孝行對於穩定其統治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對儒家孝道孝行推崇有加。漢代統治者為表示推崇孝道,自惠帝始,給多數皇帝諡號前都加一“孝”字,如“孝惠帝”、“孝文帝”等等。《漢書·藝文志》載:“漢文帝時《論語》、《孝經》皆置博士。”《孝經》受到重視。同時將行孝與否作為選吏的依據,行孝者可以被舉為“孝廉”,由朝廷任命為官。更有甚者,以皇帝九五之尊,撰集註解《孝經》的也屢見不鮮,如晉元帝、梁武帝、唐玄宗等都曾為之作注。

    封建統治者重視“孝道”的宣傳,主要是為了達到以孝勸忠的目的,其理論基礎來自於《大學》裡的“三綱八目”。

    《大學》開篇道:“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是為三綱。就是一要修明天賦善德,二要治國安民,三要達到以上兩項所應當達到的目標。

    《大學》的“八目”即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大學》載:“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所謂治國必先齊其家,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無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於國;孝者,所以事君也,……”統治者利用孝道來教化百姓,就是修其身的過程。向廣大民眾宣揚孝行,就是希望以此影響人們,以齊其家。而這兩項措施最終都是為了達到治國平天下的目的。

    “治國必先齊其家”[5](P12)指出了以孝齊家對治國的重要性。“孝者,所以事君也”,[5](P12)把人們行孝的物件直接指向為君主。《禮記·祭義》則說 “事君不忠,非孝也。”更加明確地指出對君主不忠,就是不孝的表現。

    當然,統治者要推行孝道,還需以身作則,廣敬博愛,規範天下。“所謂平天下治其國者:上老老而民興孝,上長長而民興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挈矩之道。”[5](P14)正因為如此,歷代帝王為了穩固自己的統治,也做出了許多諸如上述一些宣揚孝道孝行的姿態。

    除了用一些非強制性手段外,統治者還運用了強制性手段來推行孝道,那就是將儒家“孝”的倫理思想滲透到刑律中,制訂了對“不孝”作出懲罰的法律條文。秦代便繼承先秦“懲治不孝”的傳統,專有懲罰不孝的規定。出土的《睡虎地秦墓竹簡·封診式》就載:某甲控告其子不孝,要求官府懲治,官府按其所告查辦,“將其子斷足,遷蜀邊縣,令終身毋得去遷所論之”。其後歷朝都有對“不孝”作出懲治的法律條文,而且更加繁密嚴厲。

    歷代帝王推崇“孝道孝行”,其終極目的是為了穩定其統治。但不可否認這一行為在客觀上對社會也有一定的良性作用。

  • 2 # 農村的文學愛好者

    論語是中國一部偉大的經典著作,裡面的有關孝道的名言,很值得我們學習。

    1.弟子入則孝,出則弟。

    註釋:少年弟子回到家要孝敬父母,外出要敬愛兄長。父母常常教導我們: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如果一個不懂的孝敬父母的人,出到外面會不讓人看重的,因為別人會認為你連生你養你的父母都不去孝敬,又怎麼會對老闆忠心,對朋友講義氣呢?

    2.子曰:“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

    註釋:父母在世,不遠離家鄉,如果要出門,必須有明確的去處。當你有一天老去的時候,你就會發現,如果自己的子女在身邊那該多好呀!因為當父母老去的時候,不管是衣、食、住、行,都需要有人照料,因為父母老了,在很多方面,行動都不是很方便,這個時候就需要自己的兒女們多去關心他們了。

    3.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註釋:父母的年齡,不可以不知道。一方面為他們的長壽而高興,一方面為他們衰老而擔憂。每個人都有一個鄉愁,每當回到家的時候,第一句話都是:“媽,我回來了。”但隨著父母漸漸老去,我們還能叫幾次媽?所以啊,我們要趁父母健在的時候多去陪伴一下他們,別等到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

    4.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註釋:我們不但要尊敬自家的長輩,也要尊敬別人家的長輩,我們不但要愛撫自家的孩子,也要愛撫別人家的孩子。因為誰都有老去的那一天,尊敬老人,也等於尊敬將來的自己,愛護孩子,就是等將來自己老的時候,還有人喊你一句:“二叔公。”

    5.孟子曰:“人人親其親,長其長,而天下平。”

    註釋:只要人人各自親愛自己的雙親,各自尊敬自己的長輩,那麼,天下就太平了!這個世界需要愛,愛的世界才會有未來。街坊鄰居之間相互幫助,多去幫助孤寡老人,多去幫助他人,這樣社會才會和諧美好,只要人人都獻出一份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6.千萬經典,孝義為先。

    註釋:曾經的漢王朝,都是以孝治天下,傳說漢文帝劉恆每每下朝,都會回去為他的母親親嘗湯藥。足可知孝的意義有多重大,一個孝順的人,做什麼事情都會順利的。

    這麼多年來,我想問一下大家,大家有跟過自己的爸媽說一句:“爸媽,我愛你!”這樣的一句話了嗎?如果沒有,請你們立即行動!勇敢的說出這一句話!

  • 3 # 唐言唐語

    人類的基本行為中許多重要的部分都是天性(本能)使然,在這一方面,人類與動物是沒有分別的:比如偉大的母愛;比如偉大的愛情、異性間的相互吸引等等都無法超越天性(本能)的範疇。

    但是,在動物的世界裡,只有父母對於子女的無私奉獻、竭力呵護,而沒有子女給予父母的反饋與回報(“烏鴉反哺”是為了讓人們行孝而編造出來的故事,並沒有事實上的依據)。

    對父母保持最崇高的敬意、感恩他們如蒼天大海一樣的恩德,並且在他們年老體邁、患病受傷的時候給予回饋、照料。這樣的行為只有人類所獨有,這就是孝的基本內涵——是古人對人生的深入思考後得出來的最為質樸、也是最具光輝與普世價值的結論:人,都是會老的。除了早夭的與死於非命的人,誰會希望自己在風燭殘年的時候悽苦無依?在冷漠無助中悲慘謝幕、離開人世?孝敬父母、關愛長輩實際上就是善待自我的明天與未來。

    從這個意義上再推而廣之,能夠去關愛別人的父母長輩、善待別人的孩子與後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那就是“仁”。

    “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歟!”有若這話說的是很有道理的。

    出發點如此,那麼應該如何來行孝呢?

    有若說“其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鮮矣”意思是孝悌之人不應該忤逆犯上,應該恭敬順從——“鮮矣”即強調孝悌之人很少、不應該有“犯上”這樣行為。

    這樣的表述其實是很有問題的。

    如果服從了命令,父母親就會有危險;不服從命令,父母親就安全;那就不應該服從命令,而應該“犯上”。

    如果服從命令,父母親就會遭受恥辱;不服從命令,父母親就會榮耀顯揚,那就不應該服從命令,而應該“犯上”。

    如果服從命令,就會表現得像禽獸一樣野蠻;不服從命令,則顯得文明而富有修養;那就不應該服從命令,而應該“犯上”。

      魯哀公問孔子說:“兒子服從父親就是孝,對嗎?臣子服從君主就是忠貞,是嗎?”問了三次,孔子都不回答。

      孔子出來後對子貢說:“剛才,國君問我:‘兒子服從父親就是孝,對嗎?臣子服從君主就是忠貞,是嗎?’一連問了三次,我都沒有回答,你怎麼看?”

      子貢說:“兒子服從父親當然就是孝了;臣子服從君主肯定就是忠貞了。這道理人盡皆知,先生還能說些什麼呢?”

    孔子說:“你真是個無知之人啊!知道嗎?從前擁有萬輛兵車的大國有四個諍諫之臣,那麼疆界就不會被割削;擁有千輛兵車的小國有三個諍諫之臣,那麼國家政權就不會遭到顛覆;擁有百輛兵車的大夫之家有兩個諍諫之臣,那麼宗廟就不會被毀滅。父親有了敢於諍諫的兒子,就不會做不合禮制的事;士人有勇於諍諫的朋友,就不會做不合道義的事。子女一味順從父母,怎能說是孝呢?臣子唯命是從、不敢犯言直諫,哪裡配得上忠貞二字?弄清楚了什麼時候該聽從、什麼時候不該順從才可以談論孝順與忠貞。”

    單從順從還是違逆的角度來評判孝與不孝、忠與不忠是不科學與嚴謹的。

    西方有一句話: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

    孔子曰:當仁不讓於師。

    二者表述的內涵基本上是一致的,在真理與仁道之前,沒有人是至高無上的,“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所有人都應該一樣,都應該依道而行、從義而止。

    “從道不從君,從義不從父”——如果君父的行為是合乎道義的則從之而不犯,否則就該“當仁不讓”的。

    魯國的大夫孟懿子問孔子怎樣才算是孝。孔子說:“行孝就是不要違背禮的準則。”樊遲給孔子駕車,孔子告訴他說:“孟懿子問我怎樣才算是孝,我告訴他說,不要違背禮的準則。”樊遲說: "這是什麼意思呢?”孔子說:“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父母活著的時候,要按禮侍奉他們;父母去世後,要按禮埋葬他們、祭祀他們。

    一切都要依從於“禮”,而不是順從父母的喜怒與個性。

    這才是孝的底線與原則。

  • 4 # 甘寧界

    孔孟儒學認為,“孝”是一切德行的根本,教化的源泉。《孝經·開宗明義章第一》就載: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為德之本的思想在儒家其他著作裡也有所反映。有子曰:“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5](P71)認為孝是仁的基礎。孟子則說:“親親,仁也。” [5](P430)又說:“仁之實,事親是也。” [5](P359)將侍老奉親之孝作為仁的實質。《大戴禮記·曾子大孝》載:“夫孝者,天下之大經也。夫孝,置之而塞於天地,衡之而衡於四海,施諸後世,而無朝夕。”指出“孝”是一切德行的起點,是一切德行的大經大本,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根本法則。[6](P475)

    “仁”是孔子倫理思想的核心。“樊遲問仁,子曰:‘愛人’。” [5](P171)“仁者愛人”是孔子對仁的簡明概括。而他又認為 “孝”是“仁”的基礎,“孝弟也者,其為人之本與?” [5](P71)既然孝道觀是孔子倫理思想的最高道德準則,那麼,為了這種理念價值的推行,就必然有一些最具體最直接的行為要求。

    儒學創始者非常重視父母子女間的感情交流,並強調子女對父母的尊敬、愛戴和贍養。[7]誠然,行孝的最基本的要求是子女對父母的物質奉養,但是孔子並不停留在物質奉養上,他認為僅是物質上的奉養是不夠的,還得在感情上對父母表示真誠的尊敬和愛戴。所以他又說:“今之孝者,是為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5](P79)如果對父母在感情上不尊敬和愛戴的話,僅是物質上的奉養,又與犬馬有什麼區別呢?不過,孔子對“孝”的最高闡述是要求子女在父母生前按照父母的意願行事,在父母死後繼承他們的遺志立身。所以孔子說:“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5](P74)周武王和周公旦繼承文王的遺志討滅了商紂王,故孔子讚揚他們說:“武王、周公,其達孝矣乎!夫孝者,善繼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 [5](P44)司馬遷著《史記》,班固著《漢書》都是立志完成其父遺留下來的未竟事業,是孔子孝道觀最高要求的體現。

    孔子對於要求子女孝敬父母做的一些具體行為,典籍中還有如下一些記載:

    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5](P79)父母在世時,要以禮侍奉;死了,要以禮安葬,並且按禮儀祭祀。

    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 [5](P79)關心父母的病痛是講求孝道之關鍵。

    子曰:“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 [5](P98)就是要求子女經常在父母面前盡些孝心。

    孟子對孔子仁孝思想作了進一步的發揮,他認為孝是仁的實質。因此,“事孰為大?事親為大。” [5](P357)又說:“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尊親之至,莫大乎以天下養。” [5](P385)。推已及人,把最初產生和存在於家庭中的孝悌觀念推廣到整個社會,是孟子孝道觀的獨到見解。故孟子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5](P253)

    孔孟以後,宣揚孝道觀的大儒不乏其人。北宋中期,理學領袖關中張載、洛陽二程都大力闡發孔孟儒學孝道觀,從而使孝悌觀念在民眾中得以迅速傳播,並打下深刻的烙印。

    張載則把孟子推已及人的孝悌觀念作了更深層次的引申。他提出了“尊高年所以長其長,慈孤弱所以幼其幼,聖其合德,賢其秀也。凡天下疲癃殘疾,煢獨鰥寡,皆吾兄弟之顛連而無告者也。於時保之,子之翼也。” [8](P180)

    二程對“仁”與“孝”的關係有了新的認識。他們指出“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言為仁之本,非仁之本。”[9](卷十一)“為仁之本”與“仁之本”是有區別,仁是本,孝是用,不能混為一談。又說:“人無孝悌不可,而不全力以赴盡孝盡悌也不可。”[9](卷二十三)不僅要有孝悌觀念,而且要有孝的行動。

    清朝名儒魏源也對孝道有所闡發,他說:“君子之言孝也,敬而已矣;君子之言敬也,孝而已矣。一舉足不敢忘父母,一出言不敢忘父母。”[10](P14)把侍奉雙親的“孝”和“敬”緊密結合起來。這是魏源的新見解。

    四 孝為政之本,統治者對孝道大力提倡

    孝悌觀念也是統治者為政的根本。

    或謂孔子曰:“子奚不為政?”子曰:“《書》雲:‘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於有政。’是亦為政,奚其為為政?”[5](P82)有人問孔子為什麼不從政時,孔子引用《尚書》裡的話來解釋自己用孝悌觀念來影響社會政治,就是參政了。這一則對話就說明了儒學創史人孔子一開始就將宣揚孝悌觀念的活動看成是政治行為。

    《孝經·開宗明義章》雲:“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這就指出了“孝”是倫理道德和政治行為的結合體。而“孝道”對封建政治的重要性在《孝經·三才章》裡則體現得更為具體。《孝經·三才章》寫道:“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經,而民是則之。則天之明,因地之利,以順天下,是以其教不肅而成,其政不嚴而治。先王見教之可以化民也。”治理國家以道德教化為基礎,道德教化以孝行為根本,故孝道既行,天下自然垂拱而治。《孝經·孝治章》載:“昔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天下和平,災害不生,禍亂不作。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如此。”只要推行孝悌,就會國泰民安,政治清明。有子也言:“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5](P70)歷代帝王深知提倡孝道孝行對於穩定其統治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對儒家孝道孝行推崇有加。漢代統治者為表示推崇孝道,自惠帝始,給多數皇帝諡號前都加一“孝”字,如“孝惠帝”、“孝文帝”等等。《漢書·藝文志》載:“漢文帝時《論語》、《孝經》皆置博士。”《孝經》受到重視。同時將行孝與否作為選吏的依據,行孝者可以被舉為“孝廉”,由朝廷任命為官。更有甚者,以皇帝九五之尊,撰集註解《孝經》的也屢見不鮮,如晉元帝、梁武帝、唐玄宗等都曾為之作注。

    封建統治者重視“孝道”的宣傳,主要是為了達到以孝勸忠的目的,其理論基礎來自於《大學》裡的“三綱八目”。

    《大學》開篇道:“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是為三綱。就是一要修明天賦善德,二要治國安民,三要達到以上兩項所應當達到的目標。

    《大學》的“八目”即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大學》載:“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所謂治國必先齊其家,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無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於國;孝者,所以事君也,……”統治者利用孝道來教化百姓,就是修其身的過程。向廣大民眾宣揚孝行,就是希望以此影響人們,以齊其家。而這兩項措施最終都是為了達到治國平天下的目的。

    “治國必先齊其家”[5](P12)指出了以孝齊家對治國的重要性。“孝者,所以事君也”,[5](P12)把人們行孝的物件直接指向為君主。《禮記·祭義》則說 “事君不忠,非孝也。”更加明確地指出對君主不忠,就是不孝的表現。

    當然,統治者要推行孝道,還需以身作則,廣敬博愛,規範天下。“所謂平天下治其國者:上老老而民興孝,上長長而民興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挈矩之道。”[5](P14)正因為如此,歷代帝王為了穩固自己的統治,也做出了許多諸如上述一些宣揚孝道孝行的姿態。

    除了用一些非強制性手段外,統治者還運用了強制性手段來推行孝道,那就是將儒家“孝”的倫理思想滲透到刑律中,制訂了對“不孝”作出懲罰的法律條文。秦代便繼承先秦“懲治不孝”的傳統,專有懲罰不孝的規定。出土的《睡虎地秦墓竹簡·封診式》就載:某甲控告其子不孝,要求官府懲治,官府按其所告查辦,“將其子斷足,遷蜀邊縣,令終身毋得去遷所論之”。其後歷朝都有對“不孝”作出懲治的法律條文,而且更加繁密嚴厲。

    歷代帝王推崇“孝道孝行”,其終極目的是為了穩定其統治。但不可否認這一行為在客觀上對社會也有一定的良性作用。

  • 5 # 農村的文學愛好者

    論語是中國一部偉大的經典著作,裡面的有關孝道的名言,很值得我們學習。

    1.弟子入則孝,出則弟。

    註釋:少年弟子回到家要孝敬父母,外出要敬愛兄長。父母常常教導我們: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如果一個不懂的孝敬父母的人,出到外面會不讓人看重的,因為別人會認為你連生你養你的父母都不去孝敬,又怎麼會對老闆忠心,對朋友講義氣呢?

    2.子曰:“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

    註釋:父母在世,不遠離家鄉,如果要出門,必須有明確的去處。當你有一天老去的時候,你就會發現,如果自己的子女在身邊那該多好呀!因為當父母老去的時候,不管是衣、食、住、行,都需要有人照料,因為父母老了,在很多方面,行動都不是很方便,這個時候就需要自己的兒女們多去關心他們了。

    3.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註釋:父母的年齡,不可以不知道。一方面為他們的長壽而高興,一方面為他們衰老而擔憂。每個人都有一個鄉愁,每當回到家的時候,第一句話都是:“媽,我回來了。”但隨著父母漸漸老去,我們還能叫幾次媽?所以啊,我們要趁父母健在的時候多去陪伴一下他們,別等到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

    4.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註釋:我們不但要尊敬自家的長輩,也要尊敬別人家的長輩,我們不但要愛撫自家的孩子,也要愛撫別人家的孩子。因為誰都有老去的那一天,尊敬老人,也等於尊敬將來的自己,愛護孩子,就是等將來自己老的時候,還有人喊你一句:“二叔公。”

    5.孟子曰:“人人親其親,長其長,而天下平。”

    註釋:只要人人各自親愛自己的雙親,各自尊敬自己的長輩,那麼,天下就太平了!這個世界需要愛,愛的世界才會有未來。街坊鄰居之間相互幫助,多去幫助孤寡老人,多去幫助他人,這樣社會才會和諧美好,只要人人都獻出一份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6.千萬經典,孝義為先。

    註釋:曾經的漢王朝,都是以孝治天下,傳說漢文帝劉恆每每下朝,都會回去為他的母親親嘗湯藥。足可知孝的意義有多重大,一個孝順的人,做什麼事情都會順利的。

    這麼多年來,我想問一下大家,大家有跟過自己的爸媽說一句:“爸媽,我愛你!”這樣的一句話了嗎?如果沒有,請你們立即行動!勇敢的說出這一句話!

  • 6 # 唐言唐語

    人類的基本行為中許多重要的部分都是天性(本能)使然,在這一方面,人類與動物是沒有分別的:比如偉大的母愛;比如偉大的愛情、異性間的相互吸引等等都無法超越天性(本能)的範疇。

    但是,在動物的世界裡,只有父母對於子女的無私奉獻、竭力呵護,而沒有子女給予父母的反饋與回報(“烏鴉反哺”是為了讓人們行孝而編造出來的故事,並沒有事實上的依據)。

    對父母保持最崇高的敬意、感恩他們如蒼天大海一樣的恩德,並且在他們年老體邁、患病受傷的時候給予回饋、照料。這樣的行為只有人類所獨有,這就是孝的基本內涵——是古人對人生的深入思考後得出來的最為質樸、也是最具光輝與普世價值的結論:人,都是會老的。除了早夭的與死於非命的人,誰會希望自己在風燭殘年的時候悽苦無依?在冷漠無助中悲慘謝幕、離開人世?孝敬父母、關愛長輩實際上就是善待自我的明天與未來。

    從這個意義上再推而廣之,能夠去關愛別人的父母長輩、善待別人的孩子與後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那就是“仁”。

    “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歟!”有若這話說的是很有道理的。

    出發點如此,那麼應該如何來行孝呢?

    有若說“其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鮮矣”意思是孝悌之人不應該忤逆犯上,應該恭敬順從——“鮮矣”即強調孝悌之人很少、不應該有“犯上”這樣行為。

    這樣的表述其實是很有問題的。

    如果服從了命令,父母親就會有危險;不服從命令,父母親就安全;那就不應該服從命令,而應該“犯上”。

    如果服從命令,父母親就會遭受恥辱;不服從命令,父母親就會榮耀顯揚,那就不應該服從命令,而應該“犯上”。

    如果服從命令,就會表現得像禽獸一樣野蠻;不服從命令,則顯得文明而富有修養;那就不應該服從命令,而應該“犯上”。

      魯哀公問孔子說:“兒子服從父親就是孝,對嗎?臣子服從君主就是忠貞,是嗎?”問了三次,孔子都不回答。

      孔子出來後對子貢說:“剛才,國君問我:‘兒子服從父親就是孝,對嗎?臣子服從君主就是忠貞,是嗎?’一連問了三次,我都沒有回答,你怎麼看?”

      子貢說:“兒子服從父親當然就是孝了;臣子服從君主肯定就是忠貞了。這道理人盡皆知,先生還能說些什麼呢?”

    孔子說:“你真是個無知之人啊!知道嗎?從前擁有萬輛兵車的大國有四個諍諫之臣,那麼疆界就不會被割削;擁有千輛兵車的小國有三個諍諫之臣,那麼國家政權就不會遭到顛覆;擁有百輛兵車的大夫之家有兩個諍諫之臣,那麼宗廟就不會被毀滅。父親有了敢於諍諫的兒子,就不會做不合禮制的事;士人有勇於諍諫的朋友,就不會做不合道義的事。子女一味順從父母,怎能說是孝呢?臣子唯命是從、不敢犯言直諫,哪裡配得上忠貞二字?弄清楚了什麼時候該聽從、什麼時候不該順從才可以談論孝順與忠貞。”

    單從順從還是違逆的角度來評判孝與不孝、忠與不忠是不科學與嚴謹的。

    西方有一句話: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

    孔子曰:當仁不讓於師。

    二者表述的內涵基本上是一致的,在真理與仁道之前,沒有人是至高無上的,“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所有人都應該一樣,都應該依道而行、從義而止。

    “從道不從君,從義不從父”——如果君父的行為是合乎道義的則從之而不犯,否則就該“當仁不讓”的。

    魯國的大夫孟懿子問孔子怎樣才算是孝。孔子說:“行孝就是不要違背禮的準則。”樊遲給孔子駕車,孔子告訴他說:“孟懿子問我怎樣才算是孝,我告訴他說,不要違背禮的準則。”樊遲說: "這是什麼意思呢?”孔子說:“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父母活著的時候,要按禮侍奉他們;父母去世後,要按禮埋葬他們、祭祀他們。

    一切都要依從於“禮”,而不是順從父母的喜怒與個性。

    這才是孝的底線與原則。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網路小說玄幻、鬼畜等的流行,與文學的發展的衝突,大家是如何看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