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農村釣魚人表哥
-
2 # 光頭魚司令
冬季釣魚,如何走釣?
冬季釣魚我們釣友最關心的是:怎麼才能釣獲更多的魚類,怎麼能夠更方便快捷的釣魚。冬季釣魚傳統釣優勢很大,很多釣友會選擇傳統釣,傳統釣想要釣獲更多的魚類,採用走釣的方式更好,走釣也就是遊釣,那麼該如何走釣呢?理解為什麼要走釣需要理解幾點:
冬季釣魚為什麼要走釣?
走釣的有哪些優勢?
冬季釣魚如何走釣?
走釣的方式很容易理解,但是為什麼要走釣?走釣的優點在哪裡?走釣真能收穫好嗎?只有理解這幾個問題才能理解走釣的優勢。
一、冬季釣魚為什麼要走釣?冬季釣魚為什麼要走釣,因為冬季水溫比較低,魚兒不愛活動,活躍度大大降低,有時候打窩後窩內根本不來魚,這種情況下就需要走釣,也就是說為了誘魚效果更好。想要快速誘魚,需要理解兩點
1、魚兒的體溫、魚兒沒有體溫,它的體溫隨著水溫的變化而變化,當水溫升高,魚類的體溫隨著水溫的升高而升高,水溫升高魚類也就比較活躍。在溫度高的季節,魚兒很活躍,滿水層遊動,這時候釣魚對於釣位的要求並不是很高,一般來說或多或少都會有收穫。
隨著溫度的降低,冬季到來了水溫降低,水溫降低魚類的體溫也就降低了,很多魚類是不耐低溫,溫度降低的時候魚類不愛活動,即使釣友打窩後,魚類聞到窩料的味道,它們也一定進窩,在冬季釣魚打窩也就成了關鍵。
2、人找魚的過程、冬季釣魚是人找魚的過程,也就是說,只要找到魚兒在哪就會有好收穫,但是我們看不到魚在哪裡,也不知道魚在哪裡,只能憑感覺打窩子。
感覺總有失靈的時候,即使老窩子也有不上魚的時候。水溫低很多釣友會採用傳統釣遊釣的方式釣魚,多打幾個窩子,一個窩子沒有魚,也不用擔心,其他窩子裡有魚,因為窩子多。
冬季釣魚其實就是人找魚的過程,冬季水溫比較寒冷,魚類不愛活動,想要收穫好,多打幾個窩子的方式很實用,這也是很多釣魚的時候採用走釣的原因之一。
二、走釣的有哪些優勢?走釣有什麼優勢,走釣能夠適應各種複雜的環境,不管什麼環境走釣一般都可以,適應性非常廣。走釣的窩子比較多,等於說不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一個窩子沒口的時候,也不擔心釣不到魚。
1、適應複雜的環境、走釣能夠適應各種複雜的環境,這是臺釣比不了的,臺釣只能在廣闊的水面釣魚,而遊釣各種環境都能用。比如:
淺水、臺釣的浮漂很長,正在有些淺水區域浮漂不能翻身,傳統釣用的是七星漂,不受水深限制。
亂草叢、蘆葦蕩、在這些地方釣魚,最好的方式就是長竿、短線、七星漂、朝天鉤、定點釣魚,不擔心掛底,不擔心掛水草、魚鉤直達水底。
草洞、草縫隙、有些草洞草縫很小,有可能只有拳頭大小,用臺釣的方式無法拋竿,傳統釣不受影響。
2、避免窩裡沒有魚、上文說冬季釣魚是人找魚的過程,很多時候容易判斷失誤,判斷失誤的時候魚兒不進窩,也就收穫很差。
冬季釣魚有些釣友只打一個窩子,很容易收穫不好,其實冬季不管是臺釣還是傳統釣,最好打幾個窩子,哪個窩子裡有魚在哪釣,避免一個窩子沒有魚。
傳統釣遊釣的方式,適合各種水情,也可以說滿水域通用,甚至在有些水域傳統釣相對於臺釣來說優勢更大。冬季釣魚不管是傳統釣還是臺釣,最好多打幾個窩子,冬季魚兒不愛活動,窩子多有可能魚獲更多。
三、冬季釣魚如何走釣?那麼在冬季如何走釣呢,這裡有幾個技巧的,這裡是光頭走釣的方式,大家可以做個參考,不對之處大家多多題意見。
1、走釣打窩的距離、走釣打窩的距離是多少?這要根據水深、水面的面積、水草的情況來決定。
比如:小水面,水面被厚厚的水草覆蓋,水深1米左右,這種水面打窩不需要太遠,10米左右已經可以了,冬季水草厚的地方,魚兒藏在水草內,不怎麼遊動,窩子不需要太遠。、
比如:小水面,水草稀疏,水深1米左右,這種水域釣魚,窩子的距離最好遠一點,因為水草稀少,白天升溫後魚兒的遊動性很強,窩點距離太近的話,魚兒太分散,魚兒分散上魚速度也就比較慢,窩點之間的距離15米左右就可以了。
比如:大水面,只有水邊有水草,走釣水邊淺水區域效果好。水面大魚兒相對來說並不多,只是魚兒能夠從四面八方進窩,所以說不需要窩子距離太遠,在水草前方打窩,窩子距離10米左右已經可以了。
2、走釣的打窩量、走釣因為不知道哪個窩子裡有魚,並且窩點比較多,打窩不需要太多,光頭走釣第一次打窩,一般窩料50克左右,也就是一個小打窩器裝滿或者裝一大半打窩就行了。
3、走釣的魚竿線組、走釣的線組比較簡單,光頭這邊一般是小水面走釣,魚竿很短,一般用的是6.3-7.2。其實魚竿的長短並不固定,只是根據水情不同選擇魚竿。水域面積比較廣,淺灘比較寬就用長竿,水域面積小就用短竿。
線組長度也是根據水域來決定,釣點比較複雜的時候為了避免魚鉤掛到障礙物,線組一般比較短,如果釣點比較開闊,線組長點沒關係。一般來說,長竿短線的時候線組不超過3米,釣點比較開闊,線組可以長一點。
4、走釣的魚情、走釣的魚情很好理解,窩裡沒口的時候逗一逗,逗幾次沒有魚吃鉤,就可以去下一個窩子了。下個窩子有魚吃的話釣一會,等到魚口慢下來的時候,就在換下一個窩子。
不要等到一口也沒的時候在換,這樣遊釣既浪費了時間,又耽誤了魚情。最好的方式是魚口明顯下降後,就換一個窩子,然後在這個窩子裡稍微補下窩子,窩料不需要太多20-30克就行,半個打窩器打窩量。
5、注意安全、走釣的時候要注意安全,來回在水邊走動,水邊溼滑不要不小心一腳踏空滑倒掉河裡了。
走釣其實很簡單,唯一的缺點是太累了,在水邊抱著魚竿走一天,真的很累,上魚的時候比較興奮不覺得太累,但是到了晚上就感覺雙腿麻木,總的來說走釣雖好“適可而止”。
綜合:冬季是很適合傳統釣的方式走釣,走釣的方式比較簡單,但是想要多釣魚,還是要理解三點,歸納起來就是:
①、冬季因為水溫比較低,魚兒活躍度比較差,並不知道魚兒在哪,才會用多打窩的方式走釣。
②、走釣的優勢很多,主要是適合複雜的環境,也避免一個窩子裡沒有魚使用走釣的方式釣魚。
只有理解這三點才能更好的使用走釣,也有可能會多上魚。
-
3 # 釣魚人老高
每個季節,水情、魚情都有各自的特點,比如夏季水溫高,魚覓食積極,打窩之後短時間有魚群聚集;冬季水溫低,魚攝食慾望低落,魚口零星、甚至無口。因而所採取的垂釣方式也千差萬別,形式多樣。回到本文的冬季走釣,那麼則有幾個問題,值得研究。
①冬季的水情、魚情,他們是為何採取走釣的驅動原因。
②冬季走釣有什麼好處?
筆者從上述幾個方面,分別展開敘述,儘可能全面、詳盡的說明、介紹。
冬季的水情、魚情冬季的水情、魚情的變化是選擇走釣的主要原因。首先是水溫,與其他季節不同,冬季水溫低,像北方山東、河北等地,湖泊、河流不結冰的情況下,冬季大部分時間保持在0℃—15℃範圍內,此時鯽魚、鯉魚等活性差、懶於活動。據研究,當水溫低至5℃時,鯽魚可靜靜地逗留在水底,甚至半個小時不再遊動。
其次,冬季的低水溫,大幅度的延長了窩料的發窩時間。通常情況下,夏季打窩之後,半小時至1小時,便有魚群聚集,而冬季需要提前2-4小時,甚至上午9點打上窩,下午3點採用魚群聚集。夏季“魚找食”,冬季則要採取“人找魚”,才能儘量縮短上魚時間。
最後,冬季魚的食性也發生變化,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覓食不積極,口輕,釣餌擺在面前也常不咬口,需要釣魚人挑逗。二是味型偏好改變,對腥味濃厚、含高蛋白的腥味餌料特別感興趣。
綜上所述,冬季水溫低、魚活性低、聚集慢、吃口輕等原因,是走釣的驅使動力,那麼走釣有什麼好處呢?
走釣的好處上文從冬季的水情、魚情分析,冬季如何仍然採用“守釣”,效率極低的,那麼走釣有什麼好處呢?
1、時刻處於“釣魚”狀態,避免長時間“等魚”:正如前文所講,冬季魚不活躍、逗留水底遊動量很少,所以走釣相當於“人找魚”,當一個釣點上魚時,另一個釣點恰好有足夠的時間等待聚魚;當這個釣點無魚口或減弱時,換的另一個釣點,這個釣點有時間等魚聚窩,週而復始,時刻處於“釣魚揚竿”的狀態。
2、走釣釣遠、釣近更換方便:當Sunny充足的天氣時,水溫變化明顯,尤其是10點以後,水溫開始回升,魚開始由深水區向淺水區遊動。走釣可提前在遠、近不同的釣點打窩,水溫低時,釣遠釣深;水溫上升後,釣近釣淺。
3、隨時更換最有利釣點:冬季多風,風向風力時刻變化,並且也會遇到走水斷斷停梯的情況,但走釣時設定的釣點多,總有一個釣點擋風效果好一些,此時魚群也會向那聚集,所以走釣應對“惡劣”環境的能力大一些。
冬季如何具體走釣上文是走釣的好處,那麼冬季如何一步步的實施走釣呢?具體如下
1、選釣點:走釣的核心是打窩,結合水域條件、環境選擇合適的釣點,即考慮大小、也考慮遠近、距離。
比如:在水草豐盛的水域,則選擇釣草窩。選擇多個草洞,根據水深,確定相鄰兩個窩點的距離,如果水深2米多,兩個草洞距離可近些;如果水深1米,草洞距離就遠些。但距離不宜過遠,過遠來回走動極容易勞累。有些水草密度大,有的水草密度稀疏,釣點選擇一般“密中選疏,疏中選密”,但疏密均要適度。另外釣草洞長竿短線,選擇的釣點應容易揚竿操作。
比如:在明水區的河流走釣,與釣草洞明顯不同。首先是設定的不同的釣點,距離適中,太近聚集的魚數量少,太遠操作不便。而不同的釣點,儘量做到有遠有近,當Sunny輻射能力弱時,在幾個遠釣點走釣;當Sunny輻射能力強時,可在幾個近釣點走釣,根據水溫變化,釣遠釣深、釣近釣淺及時轉換。
2、打窩:冬季水溫低,魚活性差,所以用窩料刺激魚,引起魚的興趣,是不可或缺的,而走釣對窩料型別也不同。
比如:在水草處,因棲息在水底的魚,常接觸腐爛發酵的植物根莖揮發出的乙醇,所以用酒米打窩聚魚效果好。按照羽毛球打窩器的用量,投擲兩側即可,但注意後續走釣後的補窩。
比如:在水質清澈、水體偏瘦的水域,這樣的釣點用紅蟲顆粒打窩,比較好。因水溫低,發窩緩慢,所以可將顆粒事先用熱水浸泡一下,加速窩料的融化,縮短聚魚時間。
3、餌料的選擇:如前文所說,冬季的以腥味餌料或葷餌為主。
比如:當釣水草使與酒米窩料搭配,用紅蟲、蚯蚓釣鯽魚、鯉魚效果比較好。當在明水區時則可考慮腥味面餌和蚯蚓。不過遇到大風天氣、走水情況,還是以不易脫落的蚯蚓、紅蟲為主。
4、線組竿長的選擇:竿長選擇,與水情、窩點的選擇有關,根據具體情況而定。
比如:釣草洞時一般長竿短線、七星漂線組,竿長可選擇5.4米—10米均可,線組在滿足目標魚的前提下,越細越好。如果在明水區養,竿長建議5.4米至7.2米之間,同樣線組越細越好,浮漂調釣不宜過靈,處於半靈半頓的狀態最佳。
寫在後面本文從冬季為何走釣,走釣的好處,及如何具體的走釣當個方面進行了介紹,儘管如此,在實踐中仍然有不少細節需要注意。比如走釣時,魚活性差,所以長竿短線時應注意挑逗,上體魚竿時,動作不宜猛烈、速度過快,以免驚擾魚群,最好緩慢提前、上下來回浮動,同時利用蚯蚓的蠕動,挑逗魚引起它的興趣,從而快速吞食。補窩同樣不可小覷,一般第一次打窩後,整個走釣兩個輪釣後,再進行補窩,補窩量是第一次打窩量的一半或三分之一即可。因此釣魚人冬季走釣,許多細節需要格外注意。
回覆列表
1.找釣位
冬季溫度低,大多數水域的水溫都低,很多魚類都已經在冬眠,釣友們的目標魚通常只有鯽魚,鯽魚是耐寒魚類,一年四季都覓食,所以冬季要把鯽魚作為冬釣的目標魚。由於冬季水溫低,鯽魚會藏身於暖和的水域,比如深水區,有水草的水域等,冬季釣鯽魚,選擇釣位窩點是關鍵。
冬季釣鯽魚首先要看水質,冬季不要釣清澈的淺水區,通常有鯽魚生活的水底都有些渾濁,有水草的水域,釣位選擇在有水草的水域,通常水草水域深度在1米以上,就會有鯽魚藏身。如果是沒有水草的水域,釣位儘量選擇2米到3米水深的洄灣,這樣的釣位找三到四個就好,不需要選擇太多,來回走釣才不會太辛苦。
2.打窩
冬季水溫低的特點,鯽魚的活動範圍小,打窩的窩料在水中穿透力差,短時間很難把鯽魚誘過來,打窩到誘魚進窩可能咬2個小時以上,因此提前打窩是關鍵。釣鯽魚打窩最好選擇酒米或者是紅蟲顆粒,不要太過複雜。選擇3到4個窩點,來回走釣,如果發現某個窩點沒有口,及時的更換釣點,注意走釣的頻率,打窩誘魚不是短時間的事情。
3.釣法
冬季走釣,特別要注意逗釣,最好選擇活餌,刺激鯽魚開口吃餌。冬季的鯽魚都是三五成群,走釣每到一個窩點,停口要及時更換窩點,與此同時如果跑魚很可能會停口,這是切記不要苦等,更換下一個窩點才是走釣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