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蘭臺揮麈
-
2 # 有趣目擊證人
《孔雀東南飛》算吧?簡單來說,就是家婆不喜歡媳婦,硬是要兒子焦仲卿休了劉蘭芝再娶別的大家閨秀。
焦仲卿心裡是喜歡劉蘭芝的。無奈被母親逼迫,他讓劉蘭芝暫時回到回到孃家去,過一段時間再接她回來。他們臨別前約定一定不會做出對不起對方的事。
就這樣,劉蘭芝回到了孃家。劉母看到劉蘭芝回來後,感到很悲傷。回家才十幾天,劉家陸陸續續有媒人來說媒。蘭芝的哥哥看到一個太守的媒人,便匆匆忙忙答應下了這門婚事。
婚禮舉行那天,劉蘭芝縱身一躍跳進清水池自盡了。而焦仲卿聽到劉蘭芝投水自殺這件事,在庭院裡的樹下徘徊了一陣 ,自己就在向著東南的樹枝上上吊死了。
後來,兩家人把他們合葬在華山旁邊。墳墓的東西兩旁種上松柏,墳墓的左右兩側種上梧桐。樹中有一對飛鳥,它們的名字叫做鴛鴦。仰頭相互叫著,天天夜裡叫到五更。
“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說的意思是孔雀鳥向東南方向飛去,飛上五里便徘徊一陣。《孔雀東南飛》取材於東漢獻帝年間發生在廬江郡的一樁婚姻悲劇。
這應該符合題主的問題吧。
-
3 # 香茗史館
我來說一個,明英宗朱祁鎮和錢皇后之間的愛情故事。朱祁鎮可能算不上一個好皇帝,但他和錢氏之間的愛情卻絕對感人。朱祁鎮因土木堡之變被俘,錢氏不惜一切的進行營救,一個人在皇宮中日夜祈福,甚至因此導致殘疾。朱祁鎮返回之後,兩人又在南宮中相依為命長達七年,奪門之變朱祁鎮重新奪取皇位,而錢氏此時即使殘疾,他卻仍舊不離不棄。
△錢皇后和明英宗朱祁鎮
“土木堡之變”朱祁鎮被俘,錢皇后日夜乞求落下殘疾正統七年(1442年)春,在太皇太后張氏的主持下,錢氏歷經重重篩選,最終成為明英宗朱祁鎮的準皇后。錢氏的冊後儀式,乃是明朝有史以來皇帝的第一次初婚儀式,而此次皇帝大婚,也成為了一代賢后張氏為明朝做的最後一件大事,五個月後她便溘然長逝。
△明仁宗誠孝皇后張氏
雖然這次婚姻是由祖母張氏一手主持,但朱祁鎮對自己的這位皇后還是非常滿意的,錢氏雖然出身為漢,但卻知書達理,她知道帝王家最重要的就是多子多孫,因此對於英宗親近後宮妃嬪她從不阻撓。此後,後宮先後多有皇子公主出生,但錢皇后雖然極為受寵,卻始終未能誕下皇嗣。
正統十四年(1449年)七月,蒙古瓦剌部出兵南侵,太監王振蠱惑明英宗朱祁鎮御駕親征,然而卻最終遭遇“土木堡之變”,不僅數十萬將士和文武大臣全軍覆沒,就連皇帝自己也成為了也先的俘虜。
八月十八日,明英宗被俘訊息傳入京城,朝廷先是準備以財帛贖回皇帝,錢皇后得知之後,立即將自己所有私財全部拿了出來,暗中乞求蒙古人只是意在財寶。然而也先的胃口極大,在首先錢財之後卻並不放人,而是想要以朱祁鎮換取更大的利益。
△孝莊睿皇后錢氏
九月六日,為了擺脫“國無長君”的局面,在於謙等大臣的謀劃下,經過皇太后同意,明英宗的異母弟、留下監國的秦王朱祁鈺被立為皇帝,是為明代宗。
對於也先的違約,朝廷重立新君,錢皇后無能為力,而她的哥哥錢欽和弟弟錢鍾又全部死於“土木堡之變”,她連個商議和傾訴的物件都沒有。她只能在陰冷的皇宮之中,日夜默默乞求,希望上蒼能夠被自己的誠意所打動,放丈夫一條生路。錢皇后就這樣每天每夜地祈求,再困再倦也只是就地稍臥,不肯上床休息。
△明代宗朱祁鈺
過度的勞累、粗陋的飲食、冰冷的地面、冬天的嚴寒長期侵襲著她的身體,導致她的一條腿就此落下殘疾;而晝夜的哭泣,也很快哭瞎了她的一支眼睛。對於自己的殘疾,錢皇后毫不介意,也拒絕治療,她心甘情願地認為這是接回丈夫,上天要她付出的代價。
悲涼的南宮歲月,夫妻二人相依為命在明朝取得北京保衛戰的勝利後,也先見手中的朱祁鎮變成了一個“吃白食”的,無奈之下只得放其回去。
△曾為俘虜的朱祁鎮
景泰元年(1450年)八月初三,22歲的明英宗終於從漠北返回了京城,然而時過境遷,離去時他是高高在上的皇帝,歸來時卻已經無處安身。朱祁鈺雖然給了他“太上皇”的封號,但此時返回的朱祁鎮卻無疑成為了其最大的威脅,於是他不顧禮部等人的建議,不但拒絕向朱祁鎮行君臣之禮,而且第一時間便將返回的朱祁鎮扔進了冷清的南宮,就此幽禁了起來。
突如其來的遭遇,完全澆滅了朱祁鎮回國的欣喜,在冷清的南宮中,他見到了那個已經病體支離的殘疾女人,兩個孤苦無依的人,就在這麼冷清的環境的中訴說著離別後的故事。在搞清楚妻子致殘的原因後,已經心灰意冷的朱祁鎮突然又感受到了親情的溫暖,一邊是對自己防範甚嚴的親兄弟,另一邊則是視自己為生命的妻子,兩相對比之下,人心冷暖自知。
△南宮歲月夫妻二人相依為命
從這天起,朱祁鎮便和錢氏以及一群嬪妃在南宮中相依為命,過起了心驚膽戰的“太上皇”生活。鑑於朱祁鈺的態度,朱祁鎮他們不僅要忍受太監宮女們的冷言冷語,甚至連日常衣食最終都成為了問題。
丈夫的處境都看在錢皇后眼裡。她一面百般寬慰遷就丈夫,一面支撐著病體帶領南宮中的嬪妃宮娥趕製繡品,以此換些食用。在互相依靠彼此慰藉中,七年的漫長歲月過去了。
重登大位,朱祁鎮對錢皇后不離不棄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明代宗朱祁鈺患病後不斷加重,武清侯石亨、御史徐有貞、都督張軏、太監曹吉祥等人衝入南宮,擁英宗復辟,“奪門之變”爆發,三十歲的朱祁鎮重新登上了皇帝寶座。
△奪門之變
重登大寶的明英宗,自然也要重新冊立皇后,原本錢氏應該順理成章的成為皇后,卻不想太子生母周貴妃橫叉一腳,太監蔣冕更是向孫太后進言,認為錢皇后已經身患殘疾,有損皇家威嚴,再加上其無生育能力,因此不應該再度冊為皇后。
朱祁鎮聽說之後,怒斥蔣冕,他根本無法拋棄對他情深義重、因哀求上蒼而致殘的髮妻,在他的堅持之下,錢氏被重新立為皇后。而為了報答錢氏對自己的深情,再加上她的兩位親人也在土木堡之變中殉國,於是朱祁鎮便打算效仿宣宗朝的成例,想要賜予其家族爵位。錢氏雖然感念皇帝對自己的不離不棄,卻也不想家人因自己而無功受祿,損害丈夫的名聲,於是堅決推辭,這令英宗對其更加敬重。
△朱祁鎮最放不下的就是錢皇后
天順八年(1464年)十二月,年僅三十八歲的朱祁鎮患病,病體日漸沉重,而病榻上的朱祁鎮最放不下的,便是錢皇后。朱祁鎮很明白,太子生母周氏一直覬覦皇后之位,自己在時她或許不敢有所不敬,可自己一旦離世,他很難想象錢皇后會遭遇什麼。
於是,朱祁鎮在口授遺詔之後,當面叮囑皇太子朱見深,“皇后名位素定,當盡孝以終天年”。在太子答應之後,朱祁鎮仍不放心,他又拉著大學士、顧命大臣李賢的手,反覆叮囑,“錢皇后千秋萬歲後,與朕同葬”。李賢流著眼淚退出了英宗的寢宮,並將這句話添在了遺詔上。
然而,朱祁鎮的擔心最終還是演變成了現實,雖然憲宗和大臣們多有維護,但錢氏還是落了個晚景淒涼的下場,甚至連“生同衾,死同穴”都最終成為了泡影。
-
4 # 上弦月A
南朝煙雨濃,悽婉吳聲中。那裡,總有傾城顛世的愛情,詩意、悽美,泣人間、驚鬼神。
華山畿,華山畿,君既為儂死, 獨生為誰施?歡若見憐時, 棺木為儂開丨南朝·華山幾華山幾丨華山邊;華山,今江蘇句容市北。
歡丨吳地方言,稱呼對方用。可譯為“情郎”。
郎阿郎,你為我死在華山旁。華山旁,心多傷。我如何獨活成殤?郎阿郎,你若愛憐我,請讓棺木開啟,生不同衾死同槨。
故事丨華山幾(民歌來歷)
南朝宋少帝時,南徐一書生前往雲陽,在華山畿偶遇一年輕女子,一見傾心,從此染心病。
書生母親得知後,去華山一帶打聽,並尋得了女子,告知原委。女子解下圍裙,告訴書生母親:“把圍裙偷偷放在他席子下,他睡在上面,心病則愈。”母親回家照做,果然幾天後書生病癒。
一天,書生理床鋪,發現了圍裙,心裡頓時明白了。書生把圍裙抱在懷裡,然後就往肚裡吞,卻被噎住了。嚥氣前書生對母親說:“埋葬時,用牛車載著我從華山經過。”母親答應了兒子。
那天,牛車經過女子家門,牛止步不前,無論怎樣鞭打,牛一動不動。
女子沐浴梳妝後出來了,唱著“華山畿啊,華山畿……郎已為我死,我獨活為誰?郎啊郎,你若真地愛憐我,就讓棺木為我開。”
棺木應聲而開,女子跳入棺中。任憑眾人如何努力,都無法再開啟……最後兩家人就把二人合葬於華山幾,並取名“神女冢”。
吳聲歌曲丨華山幾(調名)
後人據這段悽美愛情寫成歌,取名《華山幾》,並把它作為吳歌曲調名。所以,華山幾是一個故事,也是吳歌一個曲調名,但不是具體詩歌名。
華山幾,只是吳聲歌曲的六個調之一,此調共有25首(即,上面那首為25首“華山幾”之一),皆收錄在《吳聲歌曲》中,屬樂府詩。
附《吳聲歌曲》六調丨子夜歌、子夜四時歌、華山幾、讀曲歌、懊儂歌、神絃歌。
-
5 # 點點桔香
堯舜時期,有一座九重山,山上面有九條惡龍,它們經常到湖南一帶湘水玩耍,弄得江水暴漲,洪水氾濫,莊稼被沖毀,房屋被沖塌。當地老百姓苦不堪言,怨聲載道。
舜帝得知惡龍禍害當地百姓的訊息,寢食難安,決定到南方去除害解救黎民百姓。娥皇女英是舜帝的兩個妃子,與舜帝非常恩愛,都是堯帝的女兒,同樣關心百姓疾苦,與舜帝依依惜別。
舜帝終於除掉惡龍,卻也深受重傷而死。當地百姓感念舜帝恩德,為他建起墳墓。娥皇女英兩女久等舜帝不歸,跋山涉水來尋舜帝。來到九重山只見到舜帝的墳墓。娥皇女英抱頭痛哭,哭了九天九夜,嗓子哭啞了,眼淚流乾了,最後流出血淚來,哭死在舜帝墓前。
娥皇女英的血淚撒在當地的竹子上,竹子上斑斑點點。人們就把這種竹子稱為“湘妃竹”。
-
6 # 聾王異史
年輕時,他把一段噴薄而出的戀情硬生生地壓在心底,當愛逝去後,他又耗盡畢生心血將這段情寫進了的書中,故事中全是愛人的影子,有情的眷戀,有戀的詛咒,有陰陽間愛的穿越。但人們卻很少了解這段悽美的愛情。
這就是蒲松齡和顧青霞的一段虐心戀情。
愛上一個不能愛的人
蒲松齡天資聰慧,但對科舉考試沒感覺,屢試不中,心灰意冷。他有個當官的同鄉叫孫蕙,非常賞識他的才學,邀請協助處理衙門事務。蒲松齡過的並不開心,一方面他看不慣孫蕙的官宦氣,二是屢試不中,心中鬱結。就在蒲松齡情緒幾乎失控時,一個女孩像一泓清泉流入蒲松齡的心扉。在孫蕙的壽宴上,一個眉目如畫的江南女子,懷抱琵琶,慢啟朱唇,輕展歌喉,讓蒲松齡沉醉在這溫柔鄉里,她叫顧青霞,孫蕙剛從江南買來的小妾,才15歲。蒲松齡一見傾心,對顧青霞愛慕之情油然而生。但是蒲松齡深知自己的身份,雖然動了真情,但他深知“羅敷自有夫”“朋友之妻不可欺”,只能把這份情感深深地埋在內心深處。這個小女孩十分喜愛詩詞,出乎意料的是,孫蕙託付蒲松齡為她當詩詞老師。對這份差事蒲松齡非常合心,他精心為青霞選了100首唐詩,並且把這件事以詩的形式記錄下來——《為青霞選唐詩絕句百首》:為選香奩詩百首,篇篇音調麝蘭馨。鶯吭囀出真雙絕,喜付可兒吟與聽。可以看出蒲松齡已經深深的迷戀上這位江南歌女,聽到她的聲音如清脆的黃鶯,唐詩配上青霞的吟頌堪稱“雙絕”,把女孩稱為“可兒”,就是非常合心意的人兒。蒲松齡寫過很多詩,但寫的最精彩的,都是為這女孩而作。虐心的柏拉圖愛情
青霞本是一名歌妓,在孫蕙眼裡只是一個玩物,她正值情竇初開的年齡,非常愛慕蒲松齡的才華,也被蒲松齡的熾熱的感情情感染,孤男寡女在一起難免擦出愛的火花。但蒲松齡卻把兩個人的戀情深深壓在心底。蒲松齡生活在一個封建禮義道德包圍的環境中,對於朋友的妻子有非分之想是可恥的,會受到眾人的唾棄;在窮困潦倒之時,孫蕙對他有知遇之恩,如果對朋友的妻子無禮,是不仁不義的。他只能教她吟誦“恨不相逢未嫁時。”
後來,孫蕙官越做越大,又娶了很多小妾,青霞受到了冷落。孫蕙升任京官時,青霞被送到了農村老家,淒涼的度過餘生,32歲時,病死在一個寂寥的山村裡。當時蒲松齡49歲,專門到青霞的墓前賦詩一首:吟聲彷彿耳中存,無復笙歌望墓門。燕子櫻中遺剩粉,牡丹亭下吊香魂。《聊齋》故事中有他們的身影
雖然兩人從此陰陽兩隔,可深深埋在蒲松齡心裡的愛戀之情從來沒有死亡。蒲松齡把顧青霞寫進了他的小說《聊齋志異》中,每一位美人都有青霞的影子,每一個愛情故事都是他與青霞的一次戀愛,每一次虐戀都是他內心的獨白。
大家讀過《連成》吧,這個故事的主人公喬生和連成,就是蒲松齡和顧青霞的化身。故事中喬生和蒲松齡一樣,才華橫溢,卻沒有成就功名。與連成豔遇後,互相愛戀,但連成卻許配給了王家。
後來連成生病了,準女婿不願取胸前的肉給她治病,喬生自己割下了胸前的一塊心頭肉為連成製作了三丸藥,救了連成的命。過了幾個月,連成看到王家來商議婚期,急火攻心,病情加重,香消玉殞。喬生聽說這個訊息後,前去弔唁,由於悲哀過度,死在了連成棺材前。
在陰曹地府,喬生遇到給閻王爺當公務員的好朋友,說明緣由,好友將喬生、連成送回陽間。王家知道連成又活過來準備嫁給喬生,就到官府告狀,縣官判連成要回王家做媳婦。連成在王家尋死覓活,經過許多波折後,最終與喬生生活在一起。
這個故事就是蒲松齡對顧青霞故事的翻版,處處留著蒲松齡的對他倆美好愛情的遐想——兩人相愛,卻被別人橫插一槓子,不能廝守。在青霞居住鄉村生病時,蒲松齡願意割取自己的心頭肉給紅顏知己,但他卻沒有喬生的勇氣。青霞鬱鬱而終後,蒲松齡願意為她去陰曹地府請命,這可能是他在青霞墓前的祈禱。小說中最終成就了美好姻緣,這也許是蒲松齡多少次在夢中出現的情景,但現實中他只能,只能寫在故事中。
蒲松齡把人世間未了的情緣,全部融入了《聊齋志異》的人、鬼、妖的戀情之中,每個故事如泣如訴,如歌如夢,在這些故事中,肆意無視世俗,僭越道德,踐踏禮義,人與鬼配合,人與妖的交歡,宣洩了內心壓抑,放縱了內心的的感情,解開了那一段虐戀的情結。
回覆列表
詩經裡的《上邪》就是一個這樣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說,天啊,我希望和你長相廝守,只有山陵夷為平地,江水都乾涸,冬天雷聲陣陣,我才同意與你分別。但是沒有人知道他是誰,《詩經》中這樣的故事很多,但是沒有一個留下主人公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