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老帥看戲
-
2 # 史努比行走歷史
衛懿公“因鶴滅國”這個事件完美的詮釋了“玩物喪志”這個詞。那麼一個偌大的國家為何會因為一群鶴而慘遭滅國,君王被砍成肉泥呢?
一、玩物喪志這個衛懿公到底愛鶴愛到什麼程度呢?根據史料記載:1、命全國各地方官員收集仙鶴進獻,按照進獻的仙鶴品級,毛色等來給予相應的獎勵包括官爵的嘉賞,因此全國各地都紛紛讓士兵,百姓到處尋找仙鶴,百姓正常農耕都得受影響,一時間民不聊生。
2、給仙鶴按照品相,給予不同的官職,最高至大將軍職位(顧被戲稱鶴將軍),自然飲食,生活都按照將軍職位的待遇對待,光餵養方面,就要耗費無數國資。
3、建宮殿,因為鶴的數量太多,住的不夠寬敞,這對將軍來說哪裡可以?所以衛懿公下令擴建宮殿給“鶴將軍們”使用,錢從哪裡來?加重老百姓稅負。
4、“鶴將軍”出行坐馬車,每次衛懿公出行都讓仙鶴隨侍左右,給安排馬車,為了讓仙鶴坐車舒服點居然還整個什麼彎木在車下方有點減震的意思,真是驚掉舌頭!老百姓看了作何感想?
二、民怨沸騰1、無暇農耕,忙於捕鶴。老百姓被地方官員要求捕鶴進獻,甚至耽誤了農耕,老百姓苦不堪言。要知道古代社會,農業乃是立國之本,沒有富強的農業,國庫自然不富裕,國家也很難有錢去做一些基礎建設,軍隊培養。
2、加重稅負。為了給鶴將軍修建宮殿,本已經生活在水深火熱中的老百姓哪裡能承擔得起如此稅負?餓死的人不計其數。
3、人不如鶴。老百姓被國家壓榨的累死累活,最後僅僅是為了一群鶴?連飯都吃不飽,卻要把糧食上交給這些“鶴將軍”們吃?還要給他們蓋宮殿,看著“鶴將軍”們坐著特製馬車“招搖過市”,民怨如何不沸騰?
三、國本動搖,外敵入侵1、為了“鶴將軍”們國庫空虛,民不聊生,士兵散漫。國家一片衰敗景象,君王卻不自知。
2、外敵入侵,有機可乘。這樣的君王這樣的事蹟早已傳到周邊諸國,北狄虎視眈眈,正是破國之時。
3、百姓心涼,失道寡助。可笑的是北狄打過來時,我們的衛懿公才慌了,趕緊招兵買馬,可是如此君王,又有哪個老百姓願意為了你衝鋒陷陣?百姓戲稱“帶著你的鶴將軍去定能殺敵”,衛懿公醒悟太晚,驅散了仙鶴,帶著僅有計程車兵親自上前線,無奈被亂刀砍成肉泥。
4、賢臣身死不得志。賢臣弘演來到戰場搜尋戰死君王,只尋得衛懿公的肝臟,痛心國之滅亡,君之亡故無全身,遂舉劍割開自己的腹部把衛懿公的肝臟放進自己體內身亡。
雖有忠臣,君王昏庸,覆國大勢所趨。以史為鏡。 -
3 # 欲雲談史論今
在歷史上,衛懿公是被當作玩物喪志的典型:因為酷愛養鶴而丟失了國家。但實際上,養鶴成痴的衛懿公固然是有不務正業的嫌疑,可衛國失國的根因卻不在於衛懿公養鶴。
為什麼這麼說呢?在赤狄人入侵的危急時刻,衛懿公幡然醒悟,驅散了仙鶴,親自帶兵出征,上前線禦敵。可在熒澤(衛都朝歌之東)之戰中,衛軍遭遇敗績,衛懿公戰死,衛國也因此而國滅。
雖然衛懿公平時有些荒政,但在關鍵時刻能主動承擔責任,主動挺身而出,本性並不壞。
在戰前,當衛懿公召集軍隊時,華人都說:“讓仙鶴去吧,仙鶴才有俸祿,我們哪能打戰呢!”可見衛人都對他痴迷養鶴極度不滿,早就人心渙散。這使得在面對狄人入侵之時,衛軍的戰鬥意志薄弱,無法抵禦強大的赤狄軍隊。
表面上,這是因為衛人對衛懿公不滿,衛懿公的荒政才是造成衛國這場滅國之難的罪魁禍首。但實際上,這卻是衛人對衛國公室長期以來荒誕淫亂的一次情緒化宣洩。
自從春秋初以來,衛國公室實在是太腐化墮落了。公元前719年,衛國大夫石碏將州籲和自己兒子石厚騙到了陳國,然後在陳國將兩人就地正法,替衛桓公報了仇。隨後,在石碏主導下,衛人從邢國把衛桓公之弟公子晉接回,是為衛宣公。
然而,衛宣公人品卻不怎麼樣。當年還在衛國時,衛宣公就與父親衛莊公的姬妾夷姜私通,並生下了急子。如今被立為國君,衛宣公也就把當年這段私情公開化,將急子立為太子。
當上國君後不久,衛宣公就為急子定親,兒媳是齊僖公之女宣姜。可不想,當宣姜到了衛國後,衛宣公見兒媳實在是太漂亮,居然不顧倫常,無恥地自己當新郎官、娶了兒媳!
成親後,衛宣公與宣姜又生下了兩個兒子:公子壽與公子朔。為了確保自己兒子能成為國君,宣姜便不斷地慫恿衛宣公,廢除急子太子之位。年老而昏庸的衛宣公捱不過宣姜,最終決心要殺死太子急。可不想,宣姜與衛宣公的長子壽卻頗有情義,將兩人的陰謀洩露給了太子急。這引發了衛國曆史上著名的“二子乘舟”悲劇,讓公子壽和太子急雙雙死在了衛宣公派出的殺手手中!
對於衛國公室這場悲劇,衛人也哀嘆不已,寫出了“二子乘舟”以示紀念:
二子乘舟,泛泛其景,
願言思子,中心養養。
二子乘舟,泛泛其逝,
願言思子,不瑕有害?
因為憐惜無辜送命的兩位公子,對於衛宣公、宣姜以及後來成為太子的公子朔,衛人心裡自然充滿了怨恨。可事實上,公子朔當時極為年幼,不可能參與了這場弒兄陰謀。只不過,因為他是這場悲劇的獲益者,衛人就將不滿情緒連帶發洩到他身上去了。
太子急和公子壽被殺的第二年,即公元前700年,衛宣公去世。公子朔被立為國君,是為衛惠公。此時的衛惠公,也就十歲左右。齊僖公知道宣薑母子在衛國不得人心,就強命衛宣公另一兒子公子頑和宣姜私通,以穩固衛惠公地位。此後,宣姜與公子頑又生下了三男兩女。
如此一來,衛國公室的荒誕淫亂已是眾人皆知了。如此混亂不堪的公室,怎麼可能在衛國有公信力?
公元前696年,太子急與姬壽兩人的師傅左右公子就突然發起內亂,將衛惠公趕下臺,改立公子黔牟為君。這次內亂,可以說是衛人對宣姜混亂衛國國政的一次大反擊。
為確保衛惠公能重新當上國君,齊襄公聯合了魯、宋、陳、蔡等等多國軍隊。這麼強大的諸侯聯軍,不是羸弱的周王室所能阻擋。最終,齊襄公攻破衛國,趕跑了公子黔牟,殺死了作亂的左右公子,把衛惠公重新送上了國君之位。
齊襄公原本就有亂倫之名,加上殺魯桓公、殺鄭國國君公子亹(wěi)、強行吞併紀國等等惡行惡狀,在東周原本是出了名的惡人。衛惠公在大惡人支援下回到衛國,其公信力有多大,可想而知。更何況衛惠公回國後,為報復周王室支援公子黔牟,還積極參與了周惠王時期的五大夫之亂。如此一來,衛惠公雖然是國君,但在衛國也沒有什麼威信。
從衛宣公到衛惠公,衛國公室的昏庸、荒誕不經,都讓衛華人心極為渙散。表面上衛國還是東周大國,可內部已經是千瘡百孔了。衛懿公上臺後,痴迷養鶴不過是小事一樁;但在衛國公室積弊已久的前提下,卻成了衛人詬病的焦點:爺爺、父親都那麼荒唐,現在又生下了這麼一位不務正業的兒子,誰還願意為他而戰?
所以,根本上在於衛人對於衛宣公以來的公室都已失望透頂,才會將這種失望發洩到衛懿公身上。本質上,衛懿公其實遠比他的父親、爺爺更有擔當。可惜的是,他明白這份責任的時間實在太晚——如果他能早一點清醒,衛國也許不至於被赤狄滅國。 -
4 # 文史磚家
在漫長的中國古代史當中,國君因為過度痴迷於某種愛好,從而造成政事混亂、民不聊生,甚至導致國破身亡的例子,在史書當中並不鮮見。春秋時衛懿公因為養鶴招禍,最終導致國破身亡的史實,便是其中最為典型、最為極端的案例。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件事。
衛懿公名姬赤,是衛惠公之子,衛國第18任國君,於衛惠公三十一年(前669年)五月即位為國君。姬赤在當世子的時候,便是一位胡作非為、驕奢侈靡的公子哥,一旦登基即位,更是變得一發而不可收拾。不過此君的喜好比較特殊,上臺後並沒有沉溺於酒色之中,而是很喜歡養仙鶴,不僅斥巨資在國內外購買各品種的仙鶴,而且但凡有時間便跟仙鶴守在一起,痴迷得不得了。
隨著豢養的仙鶴數量激增,衛懿公發現原有的宮苑空間過於狹窄,不足以讓寵物們自由翱翔。正因如此,他便下令大規模擴建宮苑,至於所需費用,均從搜刮民財而來。不僅如此,衛懿公還不斷地提高仙鶴們的待遇,按照品質、體姿的不同將它們封為將軍、大夫,並給與豐厚的飲食。每當外出遊玩時,衛懿公都會把仙鶴帶在身邊,並依照官職、品級的不同,讓它們分乘豪華程度不同的車子,實在是滑稽得很。
衛懿公養鶴這件事超出國家開支可忍受的範圍,由此導致的國庫入不敷出現象越來越嚴重。面對著嚴重的財政危機,冥頑不靈的衛懿公非但沒有改弦更張,反而透過進一步向民間橫徵暴斂,來彌補財政的不足,至於百姓的溫飽生死,則全然不放在心中。正因如此,在衛國百姓的眼中,此時的衛懿公已經跟桀紂沒有區別,巴不得他早點死。
就在衛國百姓一片怨聲載道當中,北方的赤狄族率軍來攻,一路上勢如破竹,沒多久便進逼衛國的都城朝歌。衛懿公得知訊息後,有感於國家兵力薄弱,難以抵禦驃勇善戰的蠻族,便在城中招募士兵,命他們火速趕往前線參戰。沒想到這幫人拿到兵器、鎧甲後卻拒絕參戰,並公然對國君冷嘲熱諷,聲稱既然仙鶴們享受高官厚祿,理應上陣殺敵,哪裡輪得到將士們為國分憂?
要說衛懿公雖然有點糊塗,但卻是個有羞恥感、有血性的國君。當他聽到士兵們的抱怨後,並沒有強行驅使他們出征,而是在悔恨交加之餘把豢養的仙鶴全部驅散,然後又親率小部分死忠部隊開赴前線,發誓不擊退敵軍絕不回城。臨行前,衛懿公把留守重任託付給大夫石祁子、甯莊子,隨即親自披掛上陣,跟赤狄在熒澤交戰。
冬十二月,狄人伐衛。衛懿公好鶴,鶴有乘軒者。將戰,華人受甲者皆曰:“使鶴,鶴實有祿位,餘焉能戰!”公與石祁子玦,與甯莊子矢,使守,曰:“以此贊國,擇利而為之。”與夫人繡衣,曰:“聽於二子。”渠孔御戎,子伯為右,黃夷前驅,孔嬰齊殿。及狄人戰於熒澤,衛師敗績,遂滅衛。衛侯不去其旗,是以甚敗。見《左傳·閔公二年》。
戰事的結果可想而知,處於劣勢的衛軍在熒澤全軍覆沒,衛懿公不僅戰死沙場,連屍身都被敵軍分食殆盡,只留下一副肝臟被遺棄在地(“翟人至,及懿公於熒澤,殺之,盡食其肉,獨舍其肝。”見《呂氏春秋·仲冬紀第十一》)。熒澤戰敗後,衛國再也無法組織起有效的抵抗,很快便遭遇亡國的命運,時在衛懿公九年(前660年)十二月。
衛國作為中原很重要的諸侯國,竟然很輕易地便被蠻族所滅,作為霸主的齊桓公聞訊後大驚,迅即召集盟國商議驅逐赤狄、助衛復國的事宜。次年(前659年),齊桓公聯合宋、曹兩國擊退赤狄,並擇立衛懿公的堂弟姬毀為君,是為衛文公。為防止赤狄族再次侵擾衛國,齊桓公又將其國民遷至黃河南岸的楚丘,就此衛國得以復國。
衛懿公因痴迷養鶴而導致身死國破的史實,經常被後世當做反面教材以警示帝王們,然而可悲的是,重蹈覆轍者卻依然比比皆是。如梁武帝蕭衍父子、南陳後主陳叔寶、南唐後主李煜、宋徽宗趙佶等人,雖說志趣、喜好不同,但因玩**物喪志以至國破家亡的軌跡,卻跟衛懿公相差無幾,實在令人有種“前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鑑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之嘆。
回覆列表
愛鶴失眾
衛懿公有個特別愛好,就是喜歡養鶴。鶴的潔淨羽毛、修長頸項、亭亭而立的身姿,常常讓他喜不自勝、如痴如醉。
俗話說:“上有所好,下必甚之。”懿公好鶴,那些想求官邀寵的大小官吏便千方百計驅使百姓捕鶴。於是,衛懿公的宮中到處都養著鶴,宮苑不夠了,就不斷擴建,百姓負擔越來越重。
衛懿公按品質、體姿將鶴封為不同官階,享受相應俸祿;衛懿公出遊,這些鶴也分班侍從,各依品第,乘載於華麗車中。衛國平白增加了成百上千的“官”,每個官都有各自的侍從、宅第、俸祿、車乘,凡此種種,都需要錢,國庫不夠,衛懿公就下令向百姓強徵;至於百姓的溫飽,他全然不顧。
衛懿公好鶴荒政、衛華人心離散的訊息傳到北狄。北狄王正愁手下數萬騎兵無獵可狩,於是率二萬騎兵向衛國突襲而來。
衛懿公聞訊大驚,忙下令徵兵。百姓受夠了衛懿公橫徵暴斂的苦,便大聲叫嚷說:“讓大王派那些鶴去打仗好了!它們都享受大夫的俸祿,而我們窮得連飯都吃不飽,怎麼有力氣打仗呢?”這話一傳十、十傳百,人們對徵兵號令全都不理不睬。衛懿公見狀,命人把鶴放掉,再派軍士四處抓壯丁,發給兵器,編入軍中,強行開往前線。
這時候狄兵已經逼近了,衛懿公焦頭爛額,決定自己親自上戰場:孤不親行,恐人不用心.他知道御駕親征的力量。決定破釜沉舟,臨走時,他把一塊玉玦交給大夫石祁子,並說自不把狄人打敗,決對不回來。
衛懿公的勇氣其實也實在可喜,決對不是一個儒夫, 可是形勢到了這個地步,已經難以挽轉,士兵們認為衛懿公因為養鶴把國政又搞得一踏糊塗,他現在親征,還不是要我們打頭陣,要我們去賣命呢?所以怨言非常多,衛懿公晚上出去巡查時,聽到了夜風中飄來了這樣的歌聲:鶴食祿,民力耕;鶴乘軒,民操兵.狄鋒厲兮不可攖,欲戰九死兮而一生!鶴今何在兮?而我瞿瞿為此行!
以前的人天生都是歌唱家,句句刺耳,衛懿公聽了悶悶不樂.第二天打戰時,狄兵又用了一個誘兵之計,將衛軍引到埋伏中,衛軍本來就怨氣重重,此時見敵人兇猛,早就沒有了戰鬥的氣勢了,紛紛逃跑,結果衛懿公被狄人砍為肉泥,屍骸全都不見,頭和腳什麼的也不知去哪了,只剩下了一副肝還完好。
衛大夫弘演本來到陳國辦事去了,不想回來一看,國已不國了,國君也已駕鶴西去,弘演來到戰場,想去找尋衛懿公的屍首,結果在一個大旗子下發現了一堆血肉模糊的爛肉,正在疑慮時,從邊上傳來了呻吟聲。
原來是一個小內侍,小內侍指著那堆血肉說:這就是主公,我親眼見到主公被殺,因為腳痛,所以我一直等到有人來收主公的屍首,弘演大哭,立即向那堆爛肉拜去,說道:主公無人收葬,我就用自己的身體給他做棺材吧。於是抽出佩刀,往肚子上一劃,劃出一個洞來,然後將衛懿公的肝放進自己的腹中。
這樣的死法也真是神奇, 衛懿公不論怎樣昏,到死了好歹還是有一兩個臣子盡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