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夢迴伍千年
-
2 # 大鵬說國學
皇帝,最高統治者,天子!整個國家的所有東西都是他的!
如此巨大的權利,哪裡有人願意主動退位!
為了這個皇帝寶座,兄弟之間相互殘殺!從胡亥對他的兄弟姐妹們的殘殺,到曹操的兒子曹丕曹植曹彰之間!再到唐高祖李淵的兒子李世民李建成之間!還有李世民的兒子們之間的爭鬥,康熙的兒子們之間的爭鬥,努爾哈赤的兒子們之間的爭鬥,真的是太多了!
春秋戰國時期也有很多這種例子!為了爭奪國君的位子!晉獻公殺死兒子申生!晉獻公的兒子之間的爭鬥!齊桓公兒子之間的爭鬥,沒有人管自己的父親齊桓公的死活,最後自己死了67天變成蟲子!還有鄭莊公乾死自己的弟弟!等等太多了!
不僅兄弟之間有殘殺,父子母子之間也是爭權奪位!父子之間的有隋煬帝楊廣軟禁他的父親隋文帝楊堅,有李世民逼退李淵,李亨逼退李隆基,劉徹殺死兒子劉據,李世民殺死兒子李泰,安祿山的兒子殺死安祿山!努爾哈赤殺死兒子褚英,康熙殺死自己的大阿哥!
母子之間有李顯逼退武則天!
-
3 # 夜不閉戶深耕半夜
回答這問題前先看看當時的情形。
太子李亨在寧夏登基
發生安史之亂後,唐玄宗和太子李亨分別往不同的地方出走,唐玄宗是往四川的方向逃去。
756年六月十三日這天,潼關早已失守。極少部份的官員仍舊上朝,可當他們上朝後才知道,皇帝已經提前偷偷跑掉了。
七月二十八日,唐玄宗一行到達了成都。太子李亨則率領唐玄宗拔給的兩千精兵,往靈武方向走。 太子李亨於六月十九日北上到達原州(今寧夏固原)。
盤桓數日後,太子李亨開始猶豫不決。 後在眾臣以 “朔方天下勁兵,靈武用武之處…逆胡不足也” 勸說太子前往靈武后,可以重新中興唐室。
於七月九日抵達靈州(今寧夏寧武境內)。七 月十二日,在眾臣勸說下,即帝位於靈州靈武郡城南樓,是為肅宗,並尊唐玄宗為太上皇,通告全國。
回到問題的本身
為何七十二歲的唐玄宗不早退位給太子李亨?都說人生七十古來稀,70歲的人稱之為古稀之年 。唐玄宗在古稀之年才迫不得已退位無非有兩大原因。
一、從來皇位的交替,都是整個王朝的危機。
中國古代因為皇位交替而生亂的例子,數不勝數。 唐代以後的歷朝歷代都曾發生過,唐朝以前最著名的,莫過於漢朝的呂后死亡之後的劉呂之爭,當時是天下大亂。 甚至唐中宗李顯身亡,朝政也是一片大亂。到唐玄宗自己登基後,也要殺了姑姑太平公主全家。 因此,唐玄宗在提早退位這件事上,不會不考慮這個因素。
二、對權力的貪戀
對於權力,就算放到普通官員身上,卸任之時多少也會有種失落感,這也是人之常情,更何況九五之尊萬人之上的皇帝。從權力的最高處走下來,自不免心有不甘。
基於上述兩點,不難看出唐玄宗為何不提前退位了。
[《資治通鑑》……既夕,命龍武大將軍陳玄禮整比六軍,厚賜錢帛,選閒廄馬九百餘匹,外人皆莫之知。乙未,黎明,上獨與貴妃姊妹、皇子、妃、主、皇孫、楊國忠、韋見素、魏方進、陳玄禮及親近宦官、宮人出延秋門,妃、主、皇孫之在外者,皆委之而去。]
-
4 # 歷史公元唐玄宗李隆基在72歲高齡還對皇位眷戀不捨,當然是長壽皇帝的特權,一般的皇帝根本享受不到。
這也算是一種幸福的煩惱吧!
當然,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唐玄宗李隆基擔心自己失去權力以後,會晚景淒涼。
非常不幸的是,這位曾經冊封了兩位太上皇的唐明皇,終於在太子李亨的逼迫下,成為了太上皇。
唐朝是少有的太上皇高產的朝代。在中國歷史上一共出26位太上皇,唯獨唐朝出現了五位太上皇,但是隻有唐玄宗李隆基的父親唐睿宗李旦,是因為“無心帝位”自願成為太上皇的。
其他的,像唐高祖李淵,是因為玄武門之失去權力,不得不成為太上皇;一代女皇武則天,是因為年齡大了沒有精力打理朝政在神龍革命後失去權力,不得不成為太上皇;老子的父親李敬,是被連老祖宗在哪都不知道的唐玄宗李隆基,強行追封的。
剩下的就是唐玄宗李隆基,是在安史之亂後失去權力,被唐肅宗李亨逼迫的。這都是因為唐朝開國皇帝唐高祖李淵父子,給後世子孫做了一個非常不好的榜樣,被後世皇帝發揚光大。
有一個非常長壽的皇帝老子,對太子來說是極大的煎熬,很多太子企圖透過政變上位,但是都失敗了,而唐肅宗李亨就是其中成功的一個。
唐肅宗李亨在唐玄宗李隆基53歲的時候才出生,但是唐玄宗李隆基實在是太長壽了,享年78歲,而且在李隆基逝世後13天唐肅宗李亨就駕崩了。
也就是說,如果唐肅宗李亨不透過政變上位,而是等著唐玄宗李隆基壽終正寢的話,就算是一切順利,也只能當13天皇帝。而唐玄宗李隆基晚年時慘遭軟禁的經歷,也證明了唐玄宗李隆基不放棄權力是正確的選擇。
-
5 # 昊哥愛音樂
雖然已經72歲,如果不是因為“安史之亂”,唐玄宗李隆基是不會退位的。畢竟是皇帝,九五至尊,一句話就可以決定許多人的生死,現在權利的巔峰,要不是因為力不從心誰會心甘情願把至上的皇權讓給別人呢,更何況是做了40多年皇帝的唐玄宗李隆基呢!
在李隆基在位前期,在政治上很有作為。他勤於政事,從各方面採取措施,鞏固和發展了唐朝政權。唐玄宗注意撥亂反正,任用姚崇、宋璟等賢相,勵精圖治,開創了唐朝的極盛之世——開元盛世。可以看出唐玄宗在登基初期還是蠻有政治頭腦的,任用賢臣,將國家治理的井井有條。然而到了後期,唐玄宗覺得自己很有能耐,不由的自大自滿起來,變得昏庸無道,寵信奸臣,最後釀成大禍。在唐玄宗在位晚期,政治腐敗與黑暗,影響了將領的貪功求官的慾望。為了挑起戰爭,並在戰爭中立功受賞,加官進爵,邊鎮的很多將領肆意挑釁,使得邊境戰亂不斷,李隆基的好戰對此又是火上加油。初期的邊境安定局面又被打破了,最終導致了安史之亂,唐朝大傷元氣。就在那場“安史之亂”中唐玄宗喪失了皇權,並不是唐玄宗不想要皇權而是年邁的唐玄宗已經沒有往日的銳氣,已經提不動刀了,才使皇權旁落,最後鬱鬱寡歡而終。
唐朝在唐玄宗李隆基的手中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鼎盛時期,也是在他手中使唐朝走向了衰敗,自“安史之亂”後,唐朝陷入了近百年的動盪之中,真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
6 # 冰凍小胖子丶
在中國歷史上從秦皇始第一個稱帝到中國最後一個皇帝溥儀退位,皇帝都是終身制的。還沒有說像總統之類有任期限制的情況出現在中國歷史上。就算是主動退位讓出皇位的也很少:北魏獻文帝、北齊武成帝、北齊後主、北周宣帝、唐高祖、唐玄宗、唐睿宗、宋徽宗、宋高宗、宋孝宗、清高宗。經常會出現為了皇帝之位兄弟手足相殘(如唐太宗玄武門之變)、父子反目成仇(如唐玄宗與唐肅宗)。可見皇帝對人的誘惑有多大。
正所謂:普天之下,莫非黃土。很好的說明了這一點。整個國家都是皇帝的,整個國家的物資、財富也都是皇帝的。面對這麼大的誘惑沒有幾個人可以做到主動退位,放棄至高無上的權利和數不盡的榮華富貴。同樣唐高祖和唐太宗也給其樹立了一個反面例子,唐高祖在唐太宗玄武門之變後被迫退位後背唐代宗囚禁起來,鬱悶的度過了自己的生命最後一程。 李亨
對唐玄宗來說不早說早點退位了,如果不是安史之亂,真不好說李亨能不能熬的過唐玄宗李隆基(李隆基和李亨都是死於762年)。
雖然唐玄宗在其執政初期和中期使唐朝從新走向了繁榮,但其執政後期卻有著眾多昏庸之舉:
1.晚年驕奢淫逸,終日只顧與楊貴妃遊樂,耗費大量國庫財力。
2.罷免良相張九齡,任用李林甫,朝政每況愈下。甚至任楊貴妃從兄楊國忠為宰相,李相在位時朝政尚可穩住,而楊國忠在位後,縱容貪汙腐敗,局面遂不可收拾。致使安祿山以討伐楊國忠為名,發動叛亂(安史之亂)。
3.害怕太子李亨權勢過大威脅其皇位,放任李林甫和楊國忠與李亨作對。致使太子李亨對唐玄宗產生不滿。
而馬嵬驛兵變使出逃的唐玄宗與太子分道揚鑣。唐玄宗去了四川,而李亨則去了靈武,在朔方節度使即其部將的支援下,李亨在靈武宣佈登基成為皇帝。
這下唐玄宗尷尬了,自己還沒死,也沒禪位,你怎麼就成皇帝了,而自己卻成了太上皇。後來唐玄宗派人去靈武,告訴李亨,只要你能取回長安,其就正式退位。果然李亨部將郭子儀和李光弼於757年收腹長安。李亨為了儘快收腹長安,坐穩這個皇帝,不顧官員李泌的提議:徹底打垮安慶緒。放棄了對叛軍的追殺,先收回長安,致使以後的史思明能夠再次起兵叛亂。李亨真真正正的當上了這個唐朝的皇帝,而唐玄宗被迫退位,當起了太上皇。最後被軟禁在內宮,於762年鬱悶而死。
由於皇帝的權利十分強大,而唐玄宗後期又十分的貪戀皇權,所以其遲遲沒有讓位於李亨。
-
7 # 首創新視界
唐玄宗李隆基是一位權力慾望極強的皇帝,不許任何人窺探帝位,親兒子也不行。
唐玄宗李隆基是一位很長壽的皇帝,在位45年,是唐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享年78歲,在唐朝都算是很長壽了,在中國曆代422位皇帝裡排名第六,比歷代皇帝的平均壽命39高出了一大截。
自漢代以來的皇帝,誰願意大權在握的時候讓出帝位,讓出後結局都是比較悽慘的。更何況唐玄宗能力超群,開創了開元盛世,豈是碌碌無能之輩,作為一個巔峰的男人,怎麼可能那麼輕易地將皇位拱手相讓呢?
一、李隆基與皇子關係緊張安史之亂爆發於755年12月16日,李隆基出生於685年9月8日,按照這個推算,此時李隆基虛歲已經71歲。
李隆基在逃亡的路上,經歷了馬嵬驛之變,直至此時李隆基都沒有退位的意思,而李隆基與皇子們的關係一直都不是很好。
李隆基早年先是廢掉了太子李瑛;
李隆基搶了李瑁的老婆楊玉環,李林甫等大臣們支援李瑁為太子,李隆基堅決不同意,原因不得而知;
而李隆基曾經在一天之內就賜死三個皇子;
……
咋感覺都不是親生的呢!
馬嵬驛之變後,李隆基在叫太子李亨留在後面宣慰老百姓。李亨請求老百姓出面擋住道路,故意製造無法繼續行進的假象。李隆基無奈,給了李亨兩千人馬,命他收復長安,自此李隆基與李亨分道揚鑣了。
這裡有兩個疑問。
1、李亨為什麼要主動和李隆基分開?
前面太子皇子的情況,李亨看在眼裡,內心對李隆基十分恐懼。如果他此時繼續跟隨李隆基到蜀郡,太子地位能不能保住不說,性命憂關吶。現在有機會分開,還可以自立,也算是上上策了。
2、李隆基為什麼只給他兩千人馬,就讓他去收復長安?
難道李隆基不知道安史的軍隊都有幾十萬嗎,在逃亡的他不知道安史的軍隊有多強嗎?其實李隆基也不相信李亨能平定叛亂,隨便給他點人馬自身自滅去吧。
李亨在靈武,得到了郭子儀等老臣重將的幫助,很快就壯大了軍力,擴大了勢力,再加上安史兒子們的問題,平反很是順利。
756年7月12日,李亨在靈武即位,尊李隆基為太上皇,此時李隆基剛好72歲。
二、少年的經歷告訴他,權力才是一切,親情靠不住。唐玄宗李隆基是一位權力慾望極強的皇帝,不許任何人窺帝位。跟他從小的經歷有直接的關係。
公元690年,武則天發動革命政變,改年號為天授,以周代替唐,武則天是牛哄哄的上去了,去可憐了李隆基,這一年他剛好六歲。
自此李隆基失去了豪華奢侈的皇子生活,跟隨父親李旦,每日心驚膽戰,為自己的性命擔憂。這種情況下使得李隆基,成熟的更快,自我保護意識更強強。
李隆基9歲的時候,因為李旦被降為郡王。和父親幾個人都被幽禁在皇宮中,斷絕了和外界的一切聯絡。可是李隆基倒也會打發時間,開始學習瞭解到了很多的故事。
其中不乏就有歷代帝王的爭奪戰,他一定知道楊廣弒父奪位,李世民殺兄逼父等等。
經歷了綜錯複雜的宮廷政變,他學會了含蓄,忍辱,遮蔽鋒芒,從而躲過武則天對李氏族人的迫害,李隆基絲毫都不敢鬆懈。李隆基把自己包裹在聲色犬馬之中,一次來麻痺武氏家族,靜心觀察朝中狀況,等待時機。
再後來神龍政變,李家恢復到正軌上,李隆基勵精圖治,先後滅掉了韋皇后,安樂公主,太平公主,逼迫父親李旦退位,順利登基。
即使登基以後他也知道,他也時時刻刻明白,這並不意味著沒有後顧之憂,還有一群虎視眈眈的皇子在看著他這塊肥肉,他從來都不相信親情,只相信權力……
-
8 # 豫州劉志遠
一:一個靠發動政變上臺的皇帝,會將帝位主動傳給太子?不會,有唐一代,自唐太宗發動玄武門政變以後,皇家父子關係很複雜,很寡恩,唐玄宗不會主動讓位於太子。
二:一個奪自已兒子妃子的人,本身道德很被懷疑,有皇權,荒唐可以粉飾,沒了皇權,荒唐就是荒唐。
三:安史之亂爆發,玄宗72歲,玄宗還想親自平叛呢?披掛上馬,威風凜凜,只可惜一夜之間由速勝派變為流亡派,帶美人匆匆逃亡蜀地。
四:重用宦官,重用奸臣,貪戀美色,寡恩薄情,唐玄宗李隆基非一流聖主,親手毀掉了大唐盛世,不能說不聰明,不能說沒有為,是一個很難評議的皇帝。
-
9 # 心智畫素
唐初,皇家崇道。武則天登基以後,興佛抑道,栽培支援自己的宗教勢力,一代女皇武則天還宣稱自己是彌勒菩薩下生,也就是自我標榜是彌勒菩薩的化身。當武周政權落幕,復甦的李唐王朝興道抑佛。武則天的孫子唐玄宗頒佈了《禁斷妖訛敕》,禁止假託彌勒下生。
不同的宗教對死後的世界有不同的解讀,佛教有轉世之說,稱逝者會進入新一輪的生命輪迴。道教追求煉丹修仙、長生不老。道教對於掌握世俗權力的帝王有致命的吸引力,信奉道教的唐玄宗渴望長生不老、壽與天齊,自然留戀帝位,不願交權。
-
10 # 何運超
古代帝制原則上就是終身制,能夠主動傳位的寥寥無幾,也就北魏和宋朝有過那麼幾個主動傳位的情況,基本都是特殊的例子,沒有可複製性。即使傳了皇位也不意味著就完全交接了權力,這是皇權制度本身性質決定的。
唐玄宗身體一直很健康,他是真的懂得養生和醫學保健知識的皇帝,學道是很有功底的,所以和小很多歲的楊貴妃關係能維繫長久,是有他個人長處的,這一點也無需忌諱。要說他老了昏庸,主要是我們後人認為處理政務和用人上很可惜,做的不好是客觀事實。但要說他的精神精力方面是完全沒問題的,所以原本不存在要主動傳位的可能,何況他的個人威望和治國時間已經很長,誰敢輕易建議他年紀大了快點傳位??就是他最後的死,都有很大疑點,被害的可能性很大。
唐肅宗李亨能夠繼位是一半是安史起兵的僥倖,一半是他長期在朝臣將領中的主動經營,這個時機可以說好也可以說不好,說好是他作為平定亂局當之無愧的領導者,難道指望一個70歲的老頭去協調處理那麼繁重的事務?本來也就不合時宜了。說不好是他利用了國家的為難趁機奪權奪位,道義上還是不合適的,因此有逼宮篡奪的非議。皇帝還在呢,也沒有正式授權,真正玄宗授權組織平亂兵馬的是誰?是永王李麟,就是李白寫詩歌讚美的那位,李麟去荊州再去揚州從東南方面收集糧草兵馬然後北伐,但是被肅宗認為是擁兵作亂,號召地方先對付李麟,在安史危機上,反而肅宗更緊張先要解除這個弟弟的威脅,把李白流放夜郎,這已經就坐實肅宗李亨和玄宗極大的矛盾。
回覆列表
唐玄宗李隆基(685年—762年),從這裡看李隆基並不是一個短命的皇帝,從712年繼位,756年退位,在位44年,當太上皇6年。
劇照:唐玄宗李隆基和楊玉環
歷史上唐玄宗退位是因為安史之亂,755年安史之亂爆發,756年大軍逼近長安,導致他遠離長安,避走成都,在馬嵬坡(陝西興平西),殺楊國忠,溢死楊玉環平軍憤,到成都後生病,威望盡失,太子李享逃到成都後,讓位於李享,為唐肅宗,他為太上皇。李享開始召集軍隊反攻,757年得以返回長安。回長安後,李隆基親信遭到清洗,一年比一年難過,最後熟悉的只剩下玄宗一人,煢煢獨處,堅持到762年憂鬱寡歡駕崩。
唐玄宗為什麼不退位,我想很大一方面是因為唐玄宗覺得沒必要,在唐玄宗初期、中期,唐朝在唐玄宗的治理下到達一個朝代的頂峰,經濟、文化、軍事各個方面都為當時的世界第一,玄宗後期也各大節度使也很聽話,在外替他守邊征戰,唐玄宗身體很好(身體不好,在避走成都時就該顛簸而亡),開元盛世的底子還在,朝廷有錢沒錢不好說,皇帝肯定是不缺錢花,也有妹子(楊玉環)寵愛,他沒有退位的理由,怎麼捨得退位。直到安史之亂爆發。
唐玄宗疆域圖
再者說既然踏上皇帝這個位子,除了死亡的威脅,怎麼可能主動退位。大家別忘記,唐朝可是有先例的,李世民逼李淵退位,李世民好吃好喝供應著李淵,但是李淵也算是被囚禁了9年鬱鬱而終。雖然囚禁的這些年給李淵給李世民生了17個弟弟和18個妹妹,但是隻能在一個大屋子裡造小人,雖然這種生活讓好多人羨慕,但是隻是造小人怎麼能比得了做皇帝?
還有最後陰謀一點來說,如果安史之亂躲到成都後,軍權如果在李隆基手裡,而不在李享手裡,李隆基怎麼可能提前退位,那必須是活到老,做皇帝到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