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Sukier

    30歲一事無成的人應該不少,30歲應該是第一批的90後,本人郝然在列,90後是壓力最大的一代,計劃生育讓很多90後成為了獨生子女,在享受了獨生子女的特權優待之後,壓力也逐漸的顯現出來。

    我身邊很多的同齡人都是獨生子女,房貸/車貸/撫養費/生活費,大家過的都很艱難,而一般90後都是嬌生慣養,沒有吃過什麼苦,年紀輕的時候倒沒什麼感覺,等到年紀大了,尤其是成家立業了才發現,自己真的已經不再年輕了。上有老,下有小,不再是一人吃飽全家不餓的時候了,這就是目前30歲的人普遍的感受。

    可是,我們要想一想,生活在社會中,又又誰沒有壓力呢?我們的爺爺輩,我們的父輩,他們可能比我們的壓力更大,我們至少生在了一個和平溫飽的年代,還有能讓你打拼的環境,他們那一輩呢,就算你想努力也找不到方法,環境條件不允許,但是現在不同,處處都有機會,處處都是機遇。

    所以,我覺得你首先有這種想法就說明你是真的成長了,還有很多人連想法都沒有,人最可怕的就是不自知,只有充分的瞭解了自己的實際情況以及努力的方向,只要不放棄,肯定會有希望的,你的人生才剛剛開始,未來還有更美好的生活在等待著你,我們要做的就是做好現在自己應該做的事,機會終將會留給奮鬥的人。

  • 2 # 牛酒酒牛人牛人好好人

    人生最大的成功,就是做人的成功。而不是每件事都達到預期。因為有些預期是不可測量的。而對於我們所為的一些事情。我們做到最大的努力。任何事情都是圍繞著人這個主角。所以說,這是本人對成功的一種看法。

  • 3 # 無糖不快樂

    01

    前些日子,知乎有一個話題,特別火。

    原話是:30歲,如果你還沒當上管理層,或者在某個領域取得成就,那你一輩子基本也就這樣了。

    這句話一出,戳中了許多人的軟肋,一時間群情譁然。

    理由是什麼呢?原作者說:

    一個人到30歲,也工作了七八年了,如果還沒能當上管理層,或者在專業領域作出突破,那隻能說明,你花了七八年,都沒能展現出你的能力。也就是說,你的能力已經到了上限。

    這個論斷當然是有問題的。

    心理學上,有一個非常常見的認知偏差,叫做「基本歸因錯誤」。

    簡單來說,就是我們對事物的歸因,會犯兩個錯誤:自己做得不好,我們會覺得,是外界的影響;別人做得不好,我們則會認為,是他自身的問題。

    亦即是說,我們從天性上,就容易寬以律己、嚴以待人。

    假如一個人到了30歲,還在從事基層的執行工作,他會覺得自己「能力不行」嗎?多半不會。他會認為,是外界的原因 —— 比如家庭因素,環境因素,運氣不好,際遇不濟,諸如此類,使得自己一直沒有找到最合適的職位。

    這個論斷,犯的就是同樣的錯誤。

    一個人到了30歲,沒有當上管理層,或者成為技術專家,並不一定意味著他能力不行 —— 很可能只是因為試錯時間太長,還來不及在一個位子上坐穩而已。

    畢竟,從畢業開始,就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並且找對發展路徑,一路順風順水 —— 這樣的人有,但絕對是少數。

    大多數人只能在摸索之中,不斷進行嘗試不斷碰壁,再轉身換別的方向。好不容易坐穩了,再經過三四年的積累,才能有晉升的機會。

    這還得看公司和部門整體的環境。尤其如果是大公司的話,晉升路徑會更長。

    有些幸運的人,在不斷摸索和試錯之中,所積累到的經驗,可以複用,從而縮短晉升路徑。這是很理想的情況了。

    但對於更多的人來說,轉行,也許就意味著之前的經歷完全白費,不得不從基層做起。

    02

    說回這句話本身。它有沒有道理呢?

    也有。

    30歲在事業上仍未突破,主觀上,未必是能力限制;但客觀上,確實會有諸多問題。

    第一點,是用人單位會有疑慮。

    網際網路,金融,諮詢,創意,這些看起來光鮮的行業,無不是吃青春飯的行業。原因無他:年輕人便宜,好用,有衝勁,還願意學習。

    我待過的幾家公司,平均年齡全部在27歲以下,中位數更低。實戰的主力是哪些?實習生,以及剛畢業一兩年的新人。

    他們真的太拼了。

    我經常和同事說:

    我們的薪水比他們高,但我們的能力,是否真的配得上這部分差距?如果給他們幾年時間,到了我們的年齡,跟現在的我們相比,會怎麼樣?

    結果都是:不敢想。

    說實話,特別有緊迫感。

    現在的職場新人,得益於資訊的高度集聚和擴散,無論是意識、能力,還是熱情,比起我們那個時候,都只強不弱。有時會感覺,我們比起他們,除了經驗,還有什麼能拿得出手的?

    一個 26 歲的主管,跟一個 30 歲的主管,在能力相似的情況下,投資前者,比起投資後者,絕對是一個性價比高得多的選擇。畢竟,前者是在上升,而且上升速度難以預測;而後者很可能平緩得多。

    更別說,越來越多的公司,從員工組成和客戶上,都開始全面年輕化。

    一個30歲的人,每過一年,都在逐漸地遠離這個群體。

    如果還要花時間去積累,學習,成長,那確實是太久了。

    另一點是什麼呢?是你的成長性會逐漸降低。

    知乎上有一句話,我深有同感:30歲前,利用一切時間學知識,學技能;30歲後,你得用錢去換技能,因為學習的成本太高了。

    不可否認,30歲往後,你的精力、體力,都會慢慢下降,同時,你的時間成本會飆升 —— 30多歲的你,已經很難花幾個月、幾年去學一樣東西了,這對你來說太過奢侈。

    你要操心的東西太多。家庭,健康,環境……

    你會開始意識到,很多東西已經身不由己。

    所以,我經常說,年輕的時候,一定要多嘗試、多試錯,最好從大學就開始。因為隨著時間推移,你的試錯成本會越來越高,你的機會也會越來越少。

    到後來,轉行,歸零,重新開始,對你來說,已經是遙不可及的選擇。

    你有太多放不下的東西。

    我們都說,時間慢慢磨蝕了人的銳氣。但其實每一個被磨蝕的人,又何嘗沒有抗爭過呢?

    03

    那麼,如何才能避免這個問題?

    其實,無論你是已經到了30歲,還是剛剛大學畢業,最最重要的事情,都是一樣的:

    儘早找到自己的優勢領域。

    什麼是優勢領域?

    社會心理學家麥克利蘭提出過一個理論:我們總是習慣用知識、技能去評判一個人的職業能力,但其實,這些只是最表面的因素。真正影響一個人職業表現的,是更深層的東西,也就是一個人的「內在素質」。

    他把這個理論稱為「冰山模型」。

    如圖。可以看到,冰山上的東西,只佔一個人表現的25%左右,其他75%的影響,其實是由「冰山之下」、不容易被觀察到的這些因素決定的。

    這些因素分別是什麼意思呢?

    有個很經典的案例。

    麥克利蘭團隊研究了這套測試,發現,測試主要著重在「知識」和「技能」,但這些並不是影響外交官表現的關鍵因素。

    他們透過訪談法和觀察法,發現,最優秀的外交官,並非那些知識豐富、技能傑出的人,而是具備極高的人際敏感性、能夠快速融入當地文化的人 —— 而這一點,在測試裡面是完全被忽視的。

    基於此,麥克利蘭提出了這個冰山模型。他認為:

    冰山上的東西,是我們可以去學習、去改變的,但它們真正佔到工作表現的比重並不大;

    而冰山下的部分,則是我們內化的認知模式和觀念,是難以改變的,也是我們作為「不同個體」的本質 —— 這些,才是影響我們事業和工作更重要的因素。

    在麥克利蘭的基礎上,1981年,另一位組織社會學家博亞齊茲,也提出了一個「洋蔥模型」。它和冰山模型十分相似,只在細節上有些微不同:

    可以看到,無論是冰山模型,還是洋蔥模型,它們都將「動機」這一內在因素,放在了最核心、最關鍵的位置。

    可以說,動機,是決定一個人素質和取向最重要的因素。每個人的動機不同,從而才引發了不同的角色定位,不同的發展方向。

    所以,瞭解自己的「動機」,進而確定自己的價值觀、自我認知、角色定位,確定自己更適合在哪個方面發展 —— 這就是我們的「優勢領域」。

    透過明確「優勢領域」,然後,對比理想職位與自己現狀的差距,再有針對性地去補充知識、提高技能。

    這就是你在30歲之前,最需要做到的事情。

    04

    那麼,「動機」究竟是什麼?

    麥克利蘭認為,動機,就是我們獲取成就感的方式。你有什麼樣的動機,你就更傾向於透過這種方式,去獲得成就感和滿足感,找到存在的意義。

    他把動機分為三類:

    1. 成就動機

    具備高成就動機的人,喜歡「把事情做好」。

    面對一項高難度的挑戰,竭盡全力,最終成功完成任務 —— 這是最令他們興奮的事情。

    生活中,經常能看到有些人恃才傲物,喜歡獨來獨往。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他們具備極高的成就動機,相比之下,就會覺得人際關係、團隊協作太「礙手礙腳」。

    2. 影響動機

    具備這種動機的人,喜歡從指揮別人、操縱別人之中獲得成就感。簡而言之,就是追求「權力」和「影響力」。

    他們希望一切事物都如他們所願的發展,別人都按照他們的指令行事。

    理論上說,高成就動機的人,適合成為技術專家。而成為管理層、領導者,往往需要具備較高的影響動機。

    3. 親和動機

    具備高親和動機的人,是團隊的粘合劑。他們往往希望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希望得到別人的喜愛和接納。相比起成功、權力,他們更喜歡追求友誼、信任和合作。

    不同的動機,決定了不同的角色定位,也決定了不同的優勢領域。

    以喬布斯和貝佐斯(亞馬遜創始人)為例,他們就是典型的極高影響動機型別。對他們來說,以自己的意志驅動團隊運作,讓一切盡在掌控之中,是最重要的事情。

    而相反,谷歌的兩位創始人,以及 Facebook 的扎克伯格,就是典型的高成就動機型別,也就是常說的「技術宅」。

    而像施密特(谷歌前CEO),則更接近三者均衡,也就是優秀的職業經理人型別。

    在明確動機的基礎上,我們才可以繼續找到自己的角色定位。

    我見過非常多這樣的下屬:本身非常優秀,能力和業績都突出,但就是不喜歡當管理者。原因就是,他們的成就動機太高,而影響動機太低。對他們來說,帶領團隊、指揮別人,是一件非常麻煩的事,他們更願意單打獨鬥。

    這樣的人,他的角色定位,就應該是一個開拓者、技術專家,而不是一個領導者。

    這樣,我們才能知道,自己是什麼樣的人,適合什麼樣的發展路徑,該往哪個方向努力。

    05

    所以,儘早找到自己的優勢領域,主要就是下面三步:

    1. 瞭解自己的動機水平

    傳統的方法,是採用「行為事件訪談法」,亦即提出一個具體的情景,請受訪者說出他們的理解,可能採取的行動,以及在這個過程中自己的心理歷程。

    透過長時間、多次的訪談,可以為一個人做出畫像,大致瞭解他的行為模式。

    當然,這種方法非常麻煩,實際應用得不多,也不便於普通人使用。

    我的建議是,對自己進行細緻的、全面的審查。透過問自己這些問題,來找出大致的答案:

    我最成功的一件事是什麼?我是如何做成功的?

    給我挫敗感最大的一件事是什麼?是哪個環節使我產生挫敗感?

    當我面臨難題時,我更願意透過什麼方式,來解決難題?

    透過反覆詢問自己這些問題,你就能慢慢勾勒出「過去」的自己,為自己構建一個模型。你會大致知道,自己的影響動機、成就動機和親和動機,分別是高、中,還是低。

    2. 找到適合的職業路徑

    不同的職業,對不同的動機,是有要求的。

    舉個例子:一個保險推銷員,需要具備怎麼樣的動機水平呢?

    • 成就:高。

    顯然,保險推銷員最重要的,就是對高業績的追求和熱情。所以,他必須具備高成就動機,才能夠一次又一次地燃起動力,去發展新客戶;

    • 親和:高。

    作為保險推銷員,需要和形形色色的人打好關係。如果親和動機太低,會覺得「打好關係」是一件無意義的事情,顯然是不合適的。

    • 影響:低。

    影響動機過高,會希望別人按自己的想法行事(包括客戶)。顯然,這種人在這個行業,一天都待不下去。

    再舉個例子。一個諮詢顧問,應該具備什麼樣的動機水平呢?

    • 成就:中高。

    諮詢顧問的目標,不是自我實現,而是令客戶滿意,他應該以客戶為中心,而不是自我。但也不能過低,否則會喪失工作熱情。

    • 親和:低。

    親和動機過高,很可能會為了避免爭端、衝突,而在許多問題上讓步,也就會顯得軟弱和不專業。

    • 影響:高。

    諮詢顧問的基本能力,是說服客戶。這就要求本身非常自信,具備較高的影響動機,才有動力透過說服去影響別人。

    3. 針對性完善「冰山頂部」

    根據自己的內在取向,找到適合的發展路徑之後,下一步,就是了解這個發展路徑,需要具備怎樣的知識、技能和能力圖譜。

    然後,再在這個基礎上,找到一位優秀的人物 —— 可以是朋友,也可以是職場的前輩 —— 把他作為標杆,向他模仿、請教、學習。透過有針對性的學習,不斷地去提高。

    這才是讓自己揚長避短,快速成長的秘訣。

    願每個人的 30 歲,都能行走在最合適的道路上。

  • 4 # 小磊的生活VLOG

    其實,現實生活中每個人的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都不盡相同,或許有的人註定一生碌碌無為,但凡成功人士都有一個共同的特性,執著堅定不移的信念,有些事情看機遇,看個人處事技巧,不管怎麼樣,我覺得有一點,財富永遠掌握在那麼少一部分人手裡。因為,一個人的成功,取決的因素有很多,我個人覺得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 5 # 徐地本

    一事無成者相當多,但不是絕對多,畢竟都沒有佛系過。但後來出現了佛系,就是絕對多了,多得多,難辦。我想起了披頭士列農,很酷很一一之後那個字是什麼,我不認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數碼相機應該以多大的解析度拍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