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津城沐雨
-
2 # 端木賜香
這是各種力量多重博弈的結果。朝廷的、督撫的、北洋軍人的、革命黨的、立憲派的、列強的,等等,複雜多維,簡單說說吧。
首先是南北雙方都傾向於議和,其次是列強也極力促成南北議和。
1911年10月11日,起義的湖北新軍迅速佔領了武昌,但因起義軍事總指揮將翊武等人都不在現場,自感撐不起檯面的起義官兵逼請省諮議局議長湯化龍、新軍第二十一混成協統領黎元洪出山,於當天成立了黎元洪任都督的湖北軍政府。
黎元洪、湯化龍都是清廷舊人,他們對清廷並沒有刻骨銘心的仇恨,內裡只是哀嘆清廷沒能及時立憲失去了民心,只要能使國家強大,民眾安康,他們並不反對走一條積極穩妥的君憲之路。
北方的袁世凱更是一個絕對的君憲主義者,始終認為君主立憲是當時最好的選擇。在沒能獲得清廷充分授權的10月19日,他就委派其湖北籍幕僚、湖北武建左旗第一營管帶劉承恩與黎元洪商談南北議和的可能性。他表示,自己將建議朝廷實行君憲,希望黎元洪和湖北軍政府給他個面子,南北和解,重建統一。
袁、黎雙方沒有巨大的政治分歧,是後來議和的基礎。
除了袁、黎,列強在其中的作用也不可小覷。列強在華有巨大投資、有巨大經濟利益,很不希望中國政局不穩,更不願意中國長期處於戰亂之中,他們也一直在中間為雙方穿針引線,力促雙方議和。
後來,隨著革命黨大佬們的介入和各省紛紛光復,儘管袁世凱的議和物件已不僅僅是黎元洪而成了獨立各省聯合會,議和的難度增大了,但革命黨自己畢竟不具有獨立與北方抗衡的實力,在南方立憲派大佬張謇、湯壽潛、趙鳳昌等人的力促下,南北雙方最終從民族大義、國家前途出發,用他們的聰明和智慧,實現了政權的和平交接。是為中國版的光榮革命。
-
3 # 江南俗士1972
為什麼武昌起義後不久,南北就議和?這得從辛亥革命的性質入手。
辛亥革命,我們一般理解就是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就是“走向共和”,但實際上並非如此。
眾所周知,辛亥革命的骨幹是孫中山先生為首的革命黨。但是革命黨並不具備推翻滿清統治的實力,相反他們屢戰屢敗,骨幹損失慘重。按照正常情況,革命黨就是再起義一百回,也無法推翻滿清政權。
然而,晚清不同於中國歷史上任何改朝換代,而是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滿清面臨的主要威脅不是革命黨,而是西方列強。從鴉片戰爭開始,滿清在與列強的戰爭中一敗塗地,割地賠款、喪權辱國,導致了其執政合法性的危機。特別是太平天國運動,當時的漢族官僚和知識分子雖然為了捍衛名教,維護中華文明之傳統,挽救了滿清政權,但從此滿清的軍權開始從滿蒙手中,轉移到了漢族官僚手中,地方的督撫也以漢族官員為主。
在此情況下,隨著中外矛盾不斷激化,滿清迴天無力,漢族官員和知識分子對待滿清皇室的態度,也從服從和支援轉變為同床異夢。最典型的就是八國聯軍侵華,張之洞等漢族封疆大吏非但拒絕了朝廷的勤王命令,反而私下與列強簽訂了東南互保條約,併為滿清垮臺準備了後事,以李鴻章取代之。這樣的事件,放在康乾年間,張之洞、李鴻章們非得誅九族不可,然而實際情況是,這群“反賊”個個安然無恙。滿清非但沒有追究他們任何責任,反而依舊依賴他們。
到了辛亥革命,當時的滿清皇室已喪失了對軍隊的控制權,也喪失了對地方的統治權。中外矛盾的激化,導致了滿漢高層的矛盾激化,火藥桶只缺一根導火索,而武昌起義就是這根導火索,引爆了炸燬滿清統治的火藥桶。
因此,辛亥革命的本質是中外矛盾激化導致民族矛盾激化的民族革命。南方革命黨佔據道義的高地,但沒有實力,而北方以袁世凱為首的漢族高階官僚有實力,但缺少道義的大旗,雙方都想推翻滿清政權,於是一拍即合,以“走向共和”的名義,完成了一次民族主義革命。所以,南北議和是順理成章、水到渠成的必然結果!
-
4 # 中學地理楊老師
武昌起義之後,南北很快就出現了議和的局勢,經過了一系列的談判,土崩瓦解的清政府最終選擇了清帝退位,而袁世凱則成為了新政府的臨時大總統。南方既然有力量推翻清政府,為何最終還是讓位袁世凱,而袁世凱有能力壓制南方妥協,為何最終沒有保住大清朝的基業?南北議和中,袁世凱的精彩表演讓他成功的實現了自己的政治野心,這也是中外及國內的各種勢力相互鬥爭、相互妥協的必然結果。
首先,革命黨內部不團結,妥協的聲音不斷高漲。
武昌起義之後,早已風雨飄搖的清政府徹底四面楚歌,各地紛紛宣佈獨立,脫離了清政府。表面上看,革命的火焰十分高漲,但是實際上在各省的獨立中,大量的立憲派和舊官僚趁機混入了革命派之中,與舊政權並沒有本質的區別。
武昌起義後的形勢
新成立的軍政府,革命黨人甚至覺得自身威望不夠,不適合領導革命,硬是把無心革命,甚至親手槍殺革命黨的舊官員黎元洪推上了都督的位子。
軍政府都督黎元洪
隨後成立的南京臨時政府,名義上是個全國性的中央政府,但是實際上根本無力管控立憲派和舊官僚控制的區域。即使是革命派控制的省份,也往往各自為政,不完全服從中央的命令,許多同盟會成員蛻化變質,成為割據一方的新軍閥。
南京臨時政府成立
加上南京臨時政府財政十分困難,既沒有與清政府長期戰鬥的實力,也沒有與列強硬氣的勇氣,妥協退讓,和談的聲音很快就佔據了上風。革命派內部,攻擊革命,攻擊孫中山的聲音迅速蔓延,甚至連孫中山後來親定的接班人汪精衛也不遺餘力的替袁世凱說盡了好話,攻擊孫中山有權利的思想。
南北和談時的形勢
其次,袁世凱左右逢源,一手促成了南北議和。
武昌起義之後,清政府急派陸軍大臣蔭昌率領北洋軍南下鎮壓革命,但是北洋軍不聽從蔭昌的排程,清政府出於無奈,派遣袁世凱南下指揮。
重新掌權的袁世凱從上任之初就開始打起了自己的算盤,他自己不是革命派,所以自然不願意看到革命火焰燒遍全國,因而對革命軍發起了猛烈的鎮壓。但是袁世凱也並非是清王朝的中興之臣,同樣不希望革命軍迅速被鎮壓,這樣他很快就會兔死狗烹,丟失軍權。於是兩面三刀,左右逢源的袁世凱在革命黨和朝廷之間找起了平衡。
袁世凱
客觀的說,武昌起義之後,如果袁世凱率領的北洋軍能夠全力進攻武昌軍政府,武昌很可能會被拿下,那隨後各省紛紛獨立的形勢未必會產生,革命的火焰很可能會被撲滅。但是袁世凱打下漢口之後,就藉口彈藥與糧餉匱乏停止了進攻,返回北京。一方面向清政府施壓,全面掌權,組織了以自己為中心的“責任內閣”,基本上架空了清王室,一方面積極聯絡西方列強,希望西方國家調停議和。
最後,西方列強急於尋找新的代理人,極力促成南北和談。
對於西方列強,不管是革命黨勝利,還是清政府勝利,最重要的是保證自己在華的利益。在袁世凱與英國公使朱爾典密謀之後,英國政府開始向革命黨提出調停和談的建議。隨後,俄國、美國、日本、法國、德國等國領事都提出“儘速成立和解,停止現行衝突”,向南方政府施壓,促成南北合議。
清帝溥儀退位
最終,在各方面的勢力的壓迫下,南方政府最終與北方開始和談,而這場和談從頭到尾也是充滿了欺詐和壓迫。和談之初,南方提出實現共和,而袁世凱提出了君主立憲,和談很快就陷入了僵局。隨後由於革命形勢迅速高漲,袁世凱被迫贊成共和,但是又要求由自己出任大總統才能與清政府找到平衡,孫中山提出願意讓位袁世凱,但是要求新政府必須在南京就職,袁世凱最終透過一系列的手段,在北京就職。
從武昌起義到南北議和,再到袁世凱成為臨時大總統,這一系列的過程中,可以看出袁世凱的手段確實非常高明,明明可以鎮壓革命黨的他利用武昌起義的機遇一舉架空了清王朝,而在革命形勢如火如荼之後,他又絞盡腦汁,最後壓迫南方政府妥協,成功的竊取了辛亥革命的果實。
袁世凱稱帝
如果袁世凱不開歷史的倒車,再次登基稱帝,國家在他的帶領下,或許能夠利用一戰中的短暫春天打好民族經濟的基礎,國家可能也會再次實現統一,進而遏制日本的膨脹,中國不是沒有機會提前走上近代化的道路,但是後來的歷史就不用評價太多了,袁世凱親手將自己推向了歷史的反面,在他死後,中國陷入了軍閥混戰的局面,不僅國家沒有振興,近鄰日本不斷的膨脹,步步蠶食華夏,袁世凱自然也就成為了歷史的罪人,這點是怎麼洗白都洗不乾淨的。
-
5 # 夜狼文史工作室
1911年,中國農曆是辛亥年。這一年的夏天,湘、鄂、粵、川等省爆發保路運動,運動在四川省尤其激烈。9月25日,榮縣獨立,成為全中國第一個脫離清王朝的政權。把保路運動推向高潮。10月10日晚,新軍工程第八營的革命黨人打響了武昌起義的第一槍。漢陽、漢口的革命黨人分別於10月11日夜、10月12日攻佔漢陽和漢口。起義軍掌控武漢三鎮後,湖北軍政府成立,黎元洪被推舉為都督,改國號為中華民國。武昌起義勝利後短短兩個月內,湖南、廣東等十五個省紛紛宣佈脫離清政府宣佈獨立。
這一場發生在中國近代史的革命被稱為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發生後,南方宣佈獨立的省一共有13個,雖然革命黨有不同派別,但是,算是控制在革命黨人手中,他們全都是不願再受清朝政府的統治了。可是,北方還有沒有宣佈獨立的省,一共有5個(有2個先宣佈獨立後來又收回去了),另外如果加上當時的特區奉天和吉林、黑龍江和藩部,又有8個,南方和北方所控制的地盤是一半的一半。革命黨大致控制著整個南方13個省份,清政府名義上控制著北方13個省(區域),算是整個北方,也就是大半個中國。
在這樣的形勢之下,擺在所有華人面前的是兩條路:南北打仗或者南北議和。
許多有眼光的革命者看清楚了這一點。他們多年來參加革命的目的是要趕清政府下臺,而不是要挑起全國內戰,並不願意發生大規模的南北戰爭。此時,在朝廷內部,出現了一股漢人的力量(這在當時人的意識之中,將漢人和滿人劃分得比較清晰),此人就是袁世凱。名義上,袁世凱的新軍雖然屬於清政府,但自天津小站練兵多年以來,清廷已經失去對新軍的控制。清朝政府為了緩和與革命黨的矛盾,拉攏漢人袁世凱,雖然握有實權的載灃極不情願、但還是任命了袁世凱為欽差大臣,又解散皇家內閣,任命袁世凱為內閣總理大臣,讓袁世凱來組成責任內閣,目的就是要緩和清政府與漢人之間的矛盾,當然也想要緩和與革命黨之間的矛盾。
比較理智的革命黨人,絕大多數人願意南北議和。
比如,革命黨人黃興,寫信給袁世凱,聲稱如果袁世凱迫使清朝皇帝退位,願意南北議和,推舉袁世凱擔任民國總統。宣佈獨立的各省都督代表在漢口開會,會議以正式決議透過“如袁反正,將擁其為總統”,明確寫道:“虛臨時總統之席位以待袁世凱反正歸來”。孫中山後來也表達了同樣的意願。
在1911年底到1912年初,袁世凱促使南北議和成功。
1912年2月12日,清朝釋出退位詔書。至此,中國歷史上2132年的帝制終結。
辛亥革命成功!
-
6 # 折緣
1911年10月10日,武昌首義的勝利震撼了全國,革命的星火瞬間燎原,南方諸省紛紛通電全國,宣告獨立,之後在孫中山的主持下,在南京建立中華民國,似乎辛亥革命只要繼續下去,一路向北,就能徹底推翻腐朽的清王朝,終結中國兩千年的帝制。
但是結果是,孫中山選擇了南北議和,將大總統的位置拱手讓給了袁世凱。而我們的教科書上對於這一事件的結論是:資產階級的軟弱性和妥協性。
事情真的是這麼簡單的麼?
這句話表面看起來似乎是孫中山反對議和,但細細品味,就會發現,孫的主旨是在於達到革命的目的。在1911年12月25日這個時間節點上,北方的袁世凱的政治觀點是君主立憲,明顯與孫中山所持的政治觀點相悖。所以南北和談,其實一開始孫中山就是支援的,而支援的底線是成立資產階級共和國。
而為什麼孫中山支援和談呢?
我們首先來算一筆賬。
武昌起義後,孫中山並沒有著急回國,而是去了巴黎和倫敦,他此行的目的主要是去借錢。可遺憾的是,南北對峙,勝負難分,西方世界的資本家們選擇“金融中立”,於是孫中山無功而返。
辛亥革命看起來似乎是成功了,可是革命黨們很窮,各地政府的大軍頭們也不是鐵板一塊,堅決擁護以孫中山為核心的中華民國政府,要他們拿錢出兵看起來也沒有什麼希望。
而當時孫中山估計,如果要維持南方半壁江山的巨大財政需求,大概需要5億兩白銀,這還不算如果進行北伐所需要的軍費開支。當時孫中山對他的日本友人山田純三郎說:“幫忙高點錢吧,越多越好,一兩千萬都可以。”嚇得人家山田純三郎目瞪口呆。
由此可見新生的民國政府,十分缺錢!
而精於理財的實業家張謇也有一本賬。他認為:新政府的開支至少每年須有1億2千萬兩,每月須有1千萬兩;扣除可能得到的收入,新政府每年將短缺8千萬兩。當時有人動員他在未來臨時政府出掌財政,但他自覺無力解決這一難題,不肯就職。
革命的精神可以鼓舞士氣,但是解決不了實際問題。當臨時政府成立後,臨時大總統孫中山先生不得不每天絞盡腦汁,殫精竭慮,為臨時政府的財政問題尋求解決辦法。
臨時政府的攤子都有點維持不下去的感覺,更何況要組織軍隊北伐。革命雖然很偉大,當時打仗就是燒錢啊,哪怕每一個革命軍士兵不要餉銀、不要安家費,可他們也要吃飯啊。而若要與北方進行全面戰爭,打幾年?需要多少兵力?又需要多少銀錢,相信這都是一個天文數字。
地方實權派們這個時候基本是在自治,辛亥革命更像是一場各地軍頭們為自己的地方自治軍閥割據披上的漂亮的外衣,要他們出兵北伐,或者把財政收繳臨時政府,估計不用等袁世凱北洋南下,臨時政府就提前壽終正寢了。
所以孫中山也很無奈啊,唯有和談才是他實現當前階段革命的最大希望。
回覆列表
從南方革命軍方面來看。
革命發展太快,其中有很多人都是見風使舵起義的,有很多保守派,投機分子很多,革命並不充分,再加上外國勢力干涉,不確定因素多,潛在威脅大。清政府仍然統治著全國大多數地方,以袁世凱為首的新軍仍然有著不容小覷的力量,進行何談能夠相對輕鬆的實現革命目的。
從清政府來看。清軍主力被袁世凱控制,清政府已經名存實亡,無力迴天,如果拼死頑抗,還會有大量的人投降,最多隻能魚死網破,而進行談判能夠最大限度的保障清朝皇家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