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顏淵山莊
-
2 # 心動馬蹄聲
說說我的理解,可能不按套路。
陽明少就聰慧,遇事喜歡琢磨。他不太信仰權威,又自信心爆棚,想從世間萬物琢磨出一個自已的認知來。所以,就有了他的格物之舉。格了好久,心力交瘁,沒格出來。以竹之一物,格天下之理,估計也難。世間萬物太複雜了。就現代學來說,有物理,化學,天文,地理,生物等等分項,也只是管中窺豹。可見多複雜。於是他放棄了,放棄得很徹底。他開始從“心”方面研究。心之所想,萬物俱有。他的這件想法,我認為是有唯心主義的。就象他的看花的段子,你來看此花,此花才在你心中明白過來。
開始參辯“心”後,陽明先生研究的是人性。如果人性的學說能夠確立,並行為大道,那麼陽明先生就是現範了人的立身,立心,立性之本了。那可真的是開宗立派併成宗成聖為萬世開太平了。當然,他確實也開宗了。可惜死得早了點,沒有立下萬世之基。
他的心學裡,最重要的歸納是: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什麼意思呢。我這個人學識不博,就是自己理會句中的意思。
這是我認為的啊。
他認為,人心本來是混沌的。就如剛出世的嬰兒,沒有善與惡的區分。這是心的本源。那麼,人之所以會分善惡,是在於你的意。意念。也就是現在人講大腦分出的意識。大腦透過你在生命歷程中的見識聽聞領悟學習模仿而產生的意念認知來評判。所以,這是意之動。當你真正能不受影響地明的什麼是善,什麼是惡時,心就是有了良知的。後面一句,其實包含了他的另一個重耍觀點,知行合一。當你能在自已的行為中做到為善去惡時,你的“心”才是屬於你的。是格除一切外物影響,格除了各種慾念的。
重要的是什麼呢。其實社會道德觀念的影響,人大都知道什麼是善,什麼是惡。那是你的良知。可知道是一回事,怎麼做又是一回事。就好比在你肚子好餓的時候,把你放在香氣四溢的熱包子攤邊,身邊無一人看管。這時,你肯定知道,偷東西是惡。可你吃不?當你格除慾念不為所動,就是不吃的時候,那才是良知與行為的一致,知行合一。
當教化萬民都有了良知,而且都能在行為上也格守良知的意念。這便是萬世太平的世界。
知是知,行是行。
心是心,本無一物。人行於世,必受萬物所惑,而使心生萬念。此時以自已的良知,格除外物驅使,迴歸本心,知行合一,方為大道。
-
3 # 鯨語者
王陽明心學的核心思想,是"致良知"和"知行合一"。這一思想的哲學基礎是"心即理"。朱熹理學認為理在物上,陽明則認為"心外無物"。中國思想由於缺乏西方哲學那種極其嚴密的概念、範疇體系,往往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用西方哲學去分析,所謂心即理,就是先驗的道德律令,它獨立於經驗而存在,先於經驗,不依賴經驗。比如子孝父,孝道既不在子身上,也不再父身上,而在"心-理"上。陽明常說的"至善是心之本體",就是繼承孟子性善論而來。從人之為人的特殊性上來講,與其說性善是一個事實,不如說是一個價值。事實是"這樣",價值是"應該"。提倡性善,有利於事實與價值的互相促進,互相成就,我認為這是孟子比荀子高明的地方(但需留意李澤厚先生提的"舉孟旗,行荀學"意見)。而提倡心外無物,發揚"至善是心之本體",也就是致良知,比理在物上更有價值,這也是心學比理學進步的地方。嚴格意義上講,中國沒有哲學,只有思想,故引入西方哲學的參照系去理解中國思想,是必要的。
王陽明強調"知行合一",實屬無奈救偏之語。在他看來,知行本來就是一體的:"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所以嚴格來說,不是知行合一,而是"知行不二"。當然,從馬克思主義實踐論上看,知出於行,先行後知。如是而已。
-
4 # ceit
王陽明思想是大明覆滅的思想根源。心不是理,以百姓心為心的心才是理;心是耗散結構,離開對外的物質能量資訊的交換,心立刻死掉;利他之謂道,利己不道,不道早已,知行合一的一若不道則必敗;利他之謂道,不爭之謂德,利他不爭之謂道德,道德之謂善,天道無親,常與善人,王陽明不知何謂善,王陽明不道德;王陽明把知分為良知和劣知就是不知何謂知,不知知病,王陽明有病。王陽明思想體系是建立在病體之上。
-
5 # 跛腳貓愛煎餅
一一瑤回答,有趣有料。
王陽明的學說幾千年來無人能比,是哲學史上無人可以攀登的高峰,王陽明的主要學說就是知行合一,用現在話直白的表達出來就是學了以後會用,或者說學完以後能在合適的地方用上學過的知識解決問題就是知行合一。
王陽明能文能武,是一個大智慧的儒學大家,和孔子被稱為歷史上的全能聖人今天我們分享王陽明的幾條心學智慧。
01什麼是心學的“心即理”學說。“心即理”,王陽明認為,“吾心之良知,即所謂天理也。致吾心, 良知之天理於事事物物,則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我們心中的良知,就是所謂的天理,其中蘊含著天地萬物執行的道理。如果能夠在事物的磨練中,徹底領悟我心良知中的大智慧,認識到天地執行的規律,把這種大智慧運用到各種事物中去,那麼就能主動地掌握各種事物的執行規律了。
“這種對自然和天地的認知和道德經的道法自然的理論有著同樣的論理,比如我們一輩子要遵循生老病死的自然規律,要遵循春種秋收的自然規律有些事是我們能改變的,有些事我們只能接受,無力改變,但為力改變的事情我們只能改變自己來適應外在的環境或者事情。
2什麼是“致良知”的的學說。而“致良知”,就是要把心中過多且不切實際的各種慾望清除掉,讓心停留在一種清澈澄明的本然狀態,這是一種“本來無一物”的境界。如果說“心即理”是王陽明心學思想的“體”,而“致良知”是其“用”,則“知行合一”則為體用兼備,是心學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內容。
最近一會在看《射鵰淫雄傳》,主角郭靖從小是一個天賦不突出的孩子,長大後也是一種憨厚的形象,但他學了降龍十八掌以後為什麼武功那麼厲害呢?原因就是郭靖的心智比較單純,也就是陽明先生說的心無雜物,學東西才能快。
03知行合一的智慧才是大智慧。如果說“心即理”是王陽明心學思想的“體”,而“致良知”是其“用”,則“知行合一”則為體用兼備,是心學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內容。
對於“知”與“行”的關係,有的認為“知先行後”,有的認為“行先知後”,還有的認為“行重知輕”,形成了各種不同的學派。古人更是有著“知之非艱,行之惟艱”的觀點,認為去認識一樣事物,懂得一些道理並不困難,但去付諸行動,去親身實踐它時就困難了。
王陽明是明朝傑出的哲學家、教育家、軍事家、政治家,除此之外,他在書法、文學、詩賦等各方面的造詣也極深,大多數普通人恐怕努力一輩子,都達不到他在某一方面的成就。
王陽明即使在極繁忙的軍務中,都能保持好整以暇的氣度,從容不迫地處理各種事務。即使處於危險異常的環境中,對於許多看似非常棘手的事情,他都能洞悉到其中的關鍵所在,最後出乎意料地解決了。他這種高效率的學習和辦事能力,可以說與他那獨特的“知行合一”的智慧有很大關係 -
6 # 我是奕靜
王陽明,是特殊歷史時期的產物。其時是資本主義萌芽階段,所有主流學說都在為資本說話,所以用宦官制衡大臣即是因為如此。注意,所有能讀書識字寫文出來的人,並不等於是精神領袖,當時是典型的書生誤國!參照:唐宋八大家,七家是宋朝的人,但宋朝就強大繁榮麼?當時宋一直被金壓著打,歲幣等於經濟繁榮,但不等於國力強大。題主能理解這個點麼?再參照一下伊拉克,有資源有錢啊?不聽話就滅了你。不過是宋朝上貢歲幣,聽話而已,伊拉克那誰不聽話。
所以我們回頭來看王陽明,擺脫虛吹主張務實,格物自知,這在當時算是一股清流了。盛傳的王陽明龍場悟道,一注意是悟道,二當時在為前途也為民憂患,而求雨是為民生的致誠動天。就是說,王陽明能成名,一是因為會說,二是因為憂民。不是因為陽明心學多了不起。我們,作為現代人考慮問題,不要脫離歷史期間的社會背景來談學說。
網上能搜到的陽明學說一大把,挑主線,很容易知道陽明學說是說什麼。但我現在要說的是實修,是陽明心學對真實生活的指導意義,對健康的指導意義。為什麼生活和健康能掛鉤?因為健康的心行造就的身體,才能如實處理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內經略過)。陽明心學,在現代生活中實際應用的時候,讓人身體沉重,心情抑鬱,這是傷肝了。
一套能幫助我們處理好問題的學問、說法,是如理如法的,能指引我們到達自如自在的彼岸。但陽明心學顯然不是。所以題主,還是改個研究方向吧!為了自己的健康作想。
回覆列表
一、心外無物。
1、王陽明的哲學主體是“心本體論”,也就是說,你所見、所聞、所感、所想,你腦子裡的全部,就構成了你的全部世界。除此以外,對你來說,不存在另外一個什麼世界。或者是說,另外一個所謂的客觀世界對你來說不存在任何意義。
王陽明有一個著名的關於花的段子。有一次,王守仁和友人一起遊南鎮。此時正是百花盛開的春天,一路上,只見一叢叢豔麗的花樹在山間時隱時現,飄來陣陣的芳香。朋友不禁指著巖中花樹問:“你說天下沒有心外之物,可是這些花樹在深山中總是自開自落,和我的心又有什麼關係呢?”王守仁回答:“當你沒有著到此般花樹時,花樹與你的心一樣處於沉寂之中,無所謂花,也無所謂心;現在你來看此花,此花的顏色才在你心中一時明白起來,可見,這花並不在你的心外。”
他的意思是,你沒看見花之前,花的存在與否,你既不能肯定,對你來說也不存在任何意義。你現在看到花了,花在鮮豔在你心中留下了印象,讓你感到很開心,這時花對你來說,才是存在的,才是有意義的。
2、你的所見、所聞、所感、所想,構成了你世界的全部,那麼,是不是你見到的越多,你的世界就越大?也未必如此。
什麼是你真實的世界?你能夠把握的世界,才是你真實的世界。必不是越大越好,也不是越多越好,而是你把握的確定性越高越好,越高越真實。
二、良知。
如果用我們平常定義各種概念的方法來定義“良知”,還真難說得清楚。王陽明的方法是,隨時隨地撿現在的例子給弟子們講解,讓他們從例子中去了解什麼是“良知”。
王陽明的“良知”類似孟子所說的“人之初,性本善”或“隱惻之心”,說得現代一點,就是心對善惡的基本判斷,或“大腦的基本機能”。
從這一點上說,每個人都有“良知”,而且每個人的“良知”都大致一樣,就好像一部電腦,出產時基本都附帶裝有“WINDOW××××”的軟體。
因為每一個人都有良知,都能做出自己的正確的判斷,所以,不要輕易相信別人,尤其不要輕易迷信權威。任何時候,別人的話,尤其是權威的話,都要經過自己思考,要過自己“良知”這一關。
每人都有“良知”,但有些人受慾望、貪婪、虛榮心等的矇蔽,沒有發揮作用。
三、本然與明覺。
那為什麼每個人成長以後各有所長,所取得成就不一樣呢?王陽明用“本然”和“明覺”兩個概念來區分。
所有的電腦,出產時都附帶裝上“WINDOW××××”的軟體,這就是“本然”。
有些人,只是把電腦當打字機使用,基本上就使用“文字檔案”,進步一點的使用“WORD”文件的基本編輯功能。他們的“明覺”就一直停留在只使用“本然”小部份功能的程度。
有些人,電腦買回來就註冊激活了,隨著“WINDOW××××”不斷升級,同時不電業局摸索使用功能,可以把“EXCEL”當資料庫使用,甚至把“EXCEL”改編成新的軟體。
一樣的“本然”,最後的功能不一樣,就是說“明覺”是不一樣的。
本然是人剛一出生的“良知”,“明覺”是經過不斷的“致良知”、“事上磨練”後達到的境界。
四、致良知。
如何把軟體升級,如何不停探索開發軟體新的功能,發揮它的最大功用?這個過程就是“致良知”。“致良知”有兩個途徑:一個是向內求索,一個是向外求索。向內求索是“內省”,向外求索是“事上磨練”,用我們現代的話說是“實踐”。
1、“內省”是做減法,減少慾望,減少各種梏桎對內心的束縛,拂除各種灰塵對內心的矇蔽,迴歸“本真”。
“內省”有兩種,一種是“冥思”、“打坐”,就是尋找自己的潛意識、尋找自己的內心,“聆聽內心的聲音”,弄清楚自己的真正想要的是什麼,真正生活的目的、生命的目的。有一個富翁和漁翁的故事:一位漁翁在海邊悠閒地曬著太陽。一位老富翁看見了,奇怪地問他,你為什麼不去工作掙錢?漁翁回答說,為什麼要去賺錢呢?富翁說,賺到很多錢之後,你就可以悠閒地在海邊曬太陽了。漁翁回答說,我現在不就在曬太陽嗎?是呀,你真正想要的是什麼?如果只是悠閒地曬太陽,現在就可以曬了。很多人,奮鬥了一輩子,最後才發現,自己奮鬥來的結果,不是自己想要的。
所以,問問你的內心、“聆聽你內心的聲音”很重要。
別一種內省就是反思、反省、總結。善於總結的人才會進步。總結就是學習,也是“致良知”的一種途徑。
2、“事上磨練”就是踐行自己的“良知”,使自己的行事和自己的認識協調和諧。知而不行,不是真知;行而恰當,才是真知。一個只是在理論上學習掌握了知識的人,與一個透過親身實踐獲得知識的人,不可同日而語。一個從書本上學到游泳的知識,這只是書本上的知識。一個人學習了書本上的理論知識,又到水裡了嗆了水,掌握了游泳的實際技能,這種技能就是“良知”,他學習游泳的過程就是“致良知”。
五、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是王陽明最重要的哲學觀點。
“致良知”的過程一定要有“行”,不“行”能不謂之真知。“行”就證明你真正認同了“良知”。“行”的結果又可以從知識上、心理上完善你的“良知”。“行”和“知”是不能分開的,它們是渾然一體的。
1、知行合一可以避免陳過高之論,也可以檢驗“知”的真實性和可行性。鍛鍊身體對健康的好處,每個人都能說出來。但是,能說出來並不意味著能做得到。有多少人把鍛鍊身體看得跟“吃飯”、“睡覺”一樣重要,每天持之以恆的?
很多家長在孩子面前,理論一套套地講,可是孩子不以為然,因為家長的行為在證明著相反的理論。比如很多家長不斷在孩子面前講學習的重要性,可是自己在電視機面前、在麻將檯面前樂此不疲、得意忘形,孩子會怎麼看你?
我們的社會不乏空頭理論家,缺的是知行合一的實踐者。
2、知行合一,透過“行”來加深對知的認知和肯定。
一次股市崩盤,新手看到的是恐懼,老手看到的是機遇。因為新手沒有經歷過如此恐怖的場面,而老手卻經歷過無數次這樣的場面,並從這樣的恐怖事件中活了下來,後來甚至有若干次從中獲利的經歷了。同樣的事情,在新手的心中,是一個恐怖的世界,在老手的心中,是一個美好的世界。
在戰場上,新兵學習了軍事理論,經歷了若干次戰鬥並活了下來的老兵,學習了同樣的理論。但是,兩者的效果是不一樣的。在新兵,理論跟實戰技能是油水相隔,能否在戰鬥中活下來,就看他的造化了。在老兵,這些知識都是他在戰鬥中親身省悟出來的,已經成為他的本能了,理論和行動,已經合二為一,成為一種技能或智慧了。
3、因為“心”就是你的世界。因此,在博弈中,可以透過對“心”的干擾,達到自己的目的。
在中國古代的兵法中,有一種戰略就是“激將法”,使你的情緒失常、心態失穩,從而影響你正常的思維能力。
從王陽明剿匪和平反的幾次經歷,他沒有複雜的戰術,都是透過偽造證據,製造假相,傳假資訊,使敵人上當,按自己預期的方向發展,最後達到自己的目的。
最後,王陽明學心最大的優勢就是“心外無物”,一個內心強大的人,或者說一個透過不斷“致良知”、知行合一而達到“內心強大”的人,他對世界的掌控是無以倫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