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雲水私語

    一、身為囚徒,性命隨時堪憂,哪裡敢當著征服者的面說懷念故土,很可能作為謀反之心的證據,身為楚囚,只能自保了。

    二、晉統一天下已成定局,嘴硬毫無意義,只是徒增流血,保留一點血脈,也許是亡國之君唯一能做的吧

    興亡之事,過眼雲煙,成敗不過他人口中談資,盡人事,對得起內心,聽天命,總有不如意之處,聊以自我寬慰吧。

    個人看法,僅供參考,如有不足,請多多包涵。

  • 2 # 野閒人

    表面上看,劉禪樂不思蜀的原因是洛陽城乃中原繁華之都,而成都雖有天府之國之美稱,但在當時卻遠遠比不上洛陽。深層次的原因是劉禪故意裝瘋賣傻,顯的胸無大志,如果事情敗露,劉禪早就被晉主殺了。

  • 3 # 閒壇故事匯

    這要“多謝”羅貫中,正是他的三國演義把劉禪描寫得如此不堪,以至於劉禪這兩個字便成了後人口中昏庸皇帝的代名詞之一。但是三國演義是小說,不能當真,民間形象不代表歷史形象,更不能代表歷史真相,所以劉禪究竟是一個怎麼樣的皇帝,我們只有從一些史料文獻中去查詢一些蛛絲馬跡了,然後再將這些蛛絲馬跡逐漸拼湊,慢慢的接近歷史真相,因為我們沒有時光機,無法百分百的還原歷史。

    公元263年,魏國伐蜀,劉禪投降,後被扣押在洛陽,有一次司馬昭宴請劉禪,在席間故意安排了蜀國的一些特有表演節目,當蜀國的樂器響起時,很多蜀國的舊臣都悲傷的痛哭起來,唯獨劉禪一個人吃吃喝喝,歡樂嬉笑,根本無動於衷,於是旁邊的人憤憤的說:“一個人,居然可以無情到這種地步!”而後,司馬昭又問劉禪:“你想念蜀國嗎?”劉禪答:“我在這裡很開心,不想念。”下面的人鬨堂大笑。(司馬文王與禪宴,為之作故蜀技,旁人皆為之感愴,而禪喜笑自若。王謂賈充曰:"人之無情,乃可至於是乎!”王問禪曰:"頗思蜀否?"禪曰:"此間樂,不思蜀。"左右皆笑。——— 三國志《蜀書. 後主傳》) 這便是樂不思蜀這個詞語的出處,出自陳壽的三國志,也是證明劉禪昏庸無能的證據之一。

    那麼劉禪真的這麼沒用嗎?我們來講兩個事情。 第一,諸葛亮在世時大權獨攬,幾乎在蜀國都是他一個人說了算,後來諸葛亮病逝,劉禪並沒有讓諸葛亮的兒子諸葛瞻繼承父親的職位,而是馬上收回丞相一職,劉禪自己親政,任命蔣琬和費禕共同輔政,並讓蔣琬主管行政,費禕主管軍事,把以前諸葛亮一人的權利,平均分配給兩個人,並讓他們互相監督,互相制衡。這樣一種老道的政治手法,是一個昏庸的皇帝幹得出來的嗎?

    第二就是要講到樂不思蜀的其中奧秘了。 吳國的末代皇帝叫孫皓,這傢伙的性格可比劉禪剛烈多了,吳國滅亡後孫皓也到了洛陽,司馬炎接見了他,在聊天中司馬炎指了指孫皓坐的椅子,對孫皓說:“我在這裡放這張椅子等了你很久了,你終於來了。”只見孫皓不緊不慢的,都沒起身,也沒行禮,直接說:“我也在江東放了一把同樣的椅子,等你去坐。”同樣的,也是引來一陣鬨笑。劉禪的樂不思蜀引來了鬨笑,孫皓的這一番話也引來了鬨笑。

    但孫皓卻在4年後被殺了,劉禪卻得了善終,所以多數人偏向劉禪的樂不思蜀其實是裝瘋賣傻。

    可以說劉禪靠著自己弱智的表現,在洛陽舒舒服服的安度了晚年。 最後其實就是想告訴大家,劉禪並不像後人所想的那樣不堪,甚至是智障的感覺,由於篇幅有限,在這裡就不能一一跟大家探討了。

  • 4 # 文史磚家

    劉禪一句“樂不思蜀”,看似無情無義、沒心沒肺,但實際上卻充滿著生存的智慧,他之所以這樣說,目的只有一個:活下去!

    蜀漢後主劉禪投降後,魏朝權相、晉王司馬昭給與他的待遇相當不錯,不僅建議魏元帝封他為安樂公,並且經常設宴招待他。然而司馬昭深知,劉禪在蜀中稱帝多年,懷念他、希望他復辟的大有人在,如果不做必要的提防,恐怕會鬧出大亂子。所以為了弄清楚劉禪是否有東山再起之心,司馬昭決定對他進行特殊的考察。

    考慮到此,司馬昭便在宴請劉禪的時候,故意派蜀漢昔日的宮女唱歌跳舞,以此來觀察他的表現。結果每每在這個時候,蜀漢舊臣都會觸景傷情,唯有劉禪嬉笑自若,興奮之餘還會拍掌叫好。此情此景,連司馬昭也看不下去,於是私下裡跟心腹賈充講:“劉禪竟如此沒心沒肺,怪不得諸葛亮、姜維不能輔佐他成為明君。”

    晉王與禪宴,為之作故蜀伎,旁人皆為之感愴,而禪喜笑自若。王謂賈充曰:“人之無情,乃至於是!雖使諸葛亮在,不能輔之久全,況姜維邪!”見《資治通鑑·卷七十八》。

    不過,司馬昭依然感覺不放心,為進一步試探劉禪的真心,便在某次宴會期間,趁著他津津有味地觀看歌舞的功夫,突然問了他一句:“安樂公思念故國嗎?”沒想到劉禪沒有片刻的遲疑,脫口說道:“我在這裡很快樂,不思念蜀地。”司馬昭聽後哈哈大笑,便繼續和劉禪飲酒作樂。

    事後,蜀漢舊臣郤正對劉禪講:“陛下怎能這樣回答?若以後晉王再問這樣的問題,請陛下務必要一邊流淚,一邊回覆‘先人墳墓遠在蜀中,我的心中甚是傷感,沒有一天不思念的’。若能如此,晉王必定會憐憫陛下,讓陛下返回蜀中。”劉禪聽後,貌似若有所悟地點點頭。

    果不其然,等到司馬昭在宴會上再問這個問題時,劉禪便按照郤正教導他的話回覆,只是說完閉著眼睛,卻沒有流出一滴眼淚。司馬昭略微沉思一下,然後跟劉禪講:“這些話是郤正教給你說的吧?”劉禪聞言大驚,連忙睜開眼睛說道:“的確如此,晉王怎麼知道的?”司馬昭聽後哈哈大笑,隨從們也被劉禪的傻勁逗得前仰後伏,宴會上呈現出一片歡樂的氣氛。

    他日,王問禪曰:“頗思蜀否?”禪曰:“此間樂,不思蜀也。”郤正聞之,謂禪曰:“若王后問,宜泣而答:‘先人墳墓,遠在岷、蜀,乃心西悲,無日不思。”因閉其目。”會王復問,禪對如前,王曰:“何乃似郤正語邪!”禪驚視曰:“誠如尊命。”左右皆笑。引文同上。

    後人讀史至此,往往扼腕悲嘆,認為劉禪真的是個沒心沒肺、不可救藥的憨貨,枉費了諸葛亮當年對他的教導、輔佐之功。然而他們不清楚的是,劉禪非但不是個傻子,而且還是個心思縝密、能屈能伸的大才,一肚子的權謀詐術,“厚黑學”功底絲毫不亞於其父劉備。

    劉禪深知,亡國之君難有好下場,所以為了能保住家族性命,需要他忘卻昔日的輝煌尊貴,深藏國恥家仇,掩蓋故國之思,寧願揹負無情、無恥的罵名,也要以憨貨、蠢人的面目示人,以此來麻痺那位能操縱其生死之人,在殘酷冷漠、殺機重重的亂世,延續自己和家族的生命。畢竟,只要活下去,便存在各種的可能性。

    回想那充滿殺機的一幕,面對著一道殺機重重的問題,還有極可能已經做了叛徒的郤正,劉禪以一種自汙的方式完成救贖,看似蠢不可及、形象大毀,但卻以最合理的方式實現自己的目的。於是,在一片笑聲中,司馬昭虛榮心滿足了,再也提不起對一個“傻子”的殺心。與此同時,劉禪的計謀同樣得逞,雖然損貶了自己的形象,但卻保全了身家性命,很值。

    當然,深諳厚黑學的司馬昭極可能也看出劉禪在演戲,但他在清楚劉禪並無異心的情況下,便決定放他一馬。如此一來,這真是一場權謀高手的“巔峰對決”,兩位“功力”相當的人物,在一場高質量的對決中,摸清了對方的“底牌”,在一場看似遺憾的“平局”中,互相釋然了。每每讀史至此,筆者總能感到陣陣涼意,透過書本,似乎能看到二人各自滿足後冷冷的陰笑。

    劉禪在亡國後又存活了8年時間,直到西晉泰始七年(271年)才在洛陽去世,享年64歲,諡號曰思。“五胡亂華”期間,匈奴人首領劉淵起兵,自建國號為漢,並追諡劉禪為孝懷皇帝,這也是後話了。

  • 5 # 閒來聊聊歷史

    後主明禪,字公嗣,先主劉備之子。建安二十四年劉備作漢中王,立他為王太子,劉備稱帝后,立劉禪為皇太子,章武三年四月,先主在永安宮去世。五月後主劉禪在成都繼位,當時他17歲。建興元年後主劉禪追封丞相諸葛亮為武鄉侯,成立丞相府,處理朝中各種事務。不久,諸葛亮又兼任益州牧,各種政事無論大小都由他來決斷。建興十二年,諸葛亮身染重病,死在軍中時年54歲.此時劉禪開始獨掌朝政又做了29年皇帝。

    劉禪從登基到降魏下臺,稱帝在位共41年,是在三國時期所有國君中在位時間最長的一位。在那種群雄割據、兵連禍結的動亂年頭,能執政這麼久,沒有相當的才智是不行的。只是所有的亡國之君,沒有評價好的,劉禪成了“扶不起的阿斗”。

    有一次,司馬昭大擺酒宴,請劉禪和原來蜀漢的大臣參加。宴會中間,還特地叫了一班歌女演出蜀地的歌舞。一些蜀漢的大臣看了這些歌舞,想起了亡國的痛苦,傷心得掉下了眼淚。只有劉禪看得喜笑顏開,就像在他自己的宮裡一樣。司馬昭觀察了他的神情,宴會後,對賈充說:“劉禪這個人沒有心肝到了這步田地,即使諸葛亮活到現在,恐怕也沒法使蜀漢維持下去,何況是姜維呢!”過了幾天,司馬昭在接見劉禪的時候,問劉禪說:“您還想念蜀地嗎?”劉禪樂呵呵地回答說:“這兒挺快活,我不想念蜀地了。”(“樂不思蜀”的成語就是這樣來的。)一直陪伴劉禪的大臣郃正在旁邊聽了,覺得太不像話。回到劉禪的府裡,郃正說:“您不該這樣回答晉王(指司馬昭)。”劉禪說:“依你的意思該怎麼說呢?”郃正說:“以後如果晉王再問起您,您應該流著眼淚說:我祖上的墳墓都在蜀地,我心裡很難過,沒有一天不想那邊。這樣說,也許晉王還會放我們回去。”劉禪點點頭說:“你說得很對,我記住就是了。”

    後來,司馬昭果然又問起劉禪,說:“我們這兒待您不錯,您還想念蜀地嗎?”劉禪想起郃正的話,就把郃正教他的話原原本本背了一遍。他竭力裝出悲傷的樣子,但是擠不出眼淚,只好閉上眼睛。司馬昭看了他這個模樣,心裡早明白了一大半,笑著說:“這話好像是郃正說的啊!”劉禪吃驚地睜開眼睛,傻里傻氣地望著司馬昭說:“對,對,正是郃正教我的。”司馬昭不由得笑了,左右侍從也忍不住笑出聲來。司馬昭這才看清楚劉禪的確是個糊塗人,不會對自己造成威脅,就沒有想殺害他。劉禪用36計的“假痴不癲”之計騙過了司馬昭,做了八年的安樂公後壽終正寢,享年64歲。

  • 6 # 音樂小妖

    三國時期的蜀國自從諸葛亮死後,整個蜀國彷彿丟掉了主心骨,最終還是被北魏所滅,但是劉禪自從投降之後,在晉王司馬昭的款待之下,瞬間忘記掉了自己以前還是蜀國的君主一般,直接就回答出:“這個地方很快樂,不想思念蜀國”。當這句話一出一個千古名語就出現了,那就是樂不思蜀。難道說劉禪當真就這樣沒心沒肺、樂不思蜀嗎?

    其實從劉禪成為蜀國的皇帝之時,大家都不是很看好這個扶不起來的阿斗,但是劉備在自己臨終前還是把自己的位置傳給了阿斗,並且在白帝城跟諸葛亮好好的交流一下將來的規劃路線。

    說實話劉備能把自己的位置傳給阿斗劉禪,也是經過深思熟慮的,畢竟當時的環境是三國這麼一個混亂的大環境,單看魏國就可以看得出來,當新主軟弱的時候,以前所謂忠心的臣子瞬間就轉變了臉色。

    想當年曹操可能就是想當一個忠於漢室的大好人,可是隨著時間增長到了最後發現忠誠這種東西也就哪麼回事,而蜀國劉備快要掛掉的時候,自己的幾個兒子看起來都不是很精明的樣子,或者說根本就鎮不住手下的哪些老臣。

    這個時候劉備能做的只有打感情牌,他知道諸葛亮這個人看起來相當的聰明,這個大家都知道,但是諸葛亮唯一的缺點就是太重視名聲,如果自己在死前把位置傳給諸葛亮他是一定不要,但是自己只要把這個態度給做到了,那麼以諸葛亮的為人將來肯定不會奪了自己兒子的皇位,不過再下一代就不好說了,不過劉備現在能做好自己兒子這一代不被滅就可以了,哪裡還可以想到這麼遠。

    於是一個看起來扶不起來的阿斗就這樣成為了蜀國的君主,說實話在阿斗成為皇帝之前,也是被劉備捉到身邊進行了一些惡補,比如說低調這種東西。

    劉備看起來努力了一輩子,有了這麼大好的基業,雖說不想就這麼讓兒孫們給敗光,但是真要說自己的兒孫輩守不住這些基業也無所謂,只要把命保住了就行,只要留得青山在,將來也不會怕沒有柴火來用。

    說白了劉備當時就是賭一下自己的感覺跟諸葛亮的人品,而對劉禪只有一個要求,在自己的實力沒有壯大之前,一切都要聽諸葛亮的話。

    在最開始的時候劉禪也是相當的害怕,整個蜀國可以說所有的權勢都在諸葛亮的控制之中,雖說看起來諸葛亮不會謀反,但這種事千萬不要去試探,尤其是三國這個混亂的大時代,於是劉禪就開啟自己的裝傻之路。

    比如說每天的日常活動就是各種的找樂子,可以說單從生活質量來說,劉禪這一輩子幾乎是過的最開心的一個人。

    不過要說劉禪真沒有想法也是不可能的,比如說在某一次諸葛亮幾乎快要北伐成功的時候,果斷要求諸葛亮回蜀國,理由就是自己的手下說諸葛亮有一些不臣之心,其實這一次就是試探,等諸葛亮回來後果斷就把黑鍋扔到了自己的哪幾個手下當中,反正都是一些拍馬屁的人,死幾個不算什麼事,最主要的就是不讓諸葛亮的北伐真正成功,因為當這天下全部都被諸葛亮打下來之後,剩下的可能就是如此跟劉禪來鬥了,以劉禪的水平跟朝中的勢力幾乎不可能斗的過諸葛亮,所以也只能藉著這一次的由頭硬是把諸葛亮北伐的計劃給破壞了。

    其實就跟司馬懿不敢在空城計殺掉諸葛亮一樣,就怕天下太平了,自己也沒有用武之地,可以說這一招還是劉禪先發明的。

    而之後魏國在劉禪的這一次神助攻當中終於緩了過來,相互之間又鬥了很多的不分勝負,這也讓劉禪在內心相當的放心了,然後又一次把自己的事業投入到了鬥蟈蟈上面去了,不這麼做不行呀,諸葛亮在朝中的勢力可是全看在眼裡,自己要是精明一點也有可能就活不下去了,雖然不知道諸葛亮會不會真正對自己下黑手,但是自己也不想去賭。

    終於在某一天諸葛亮掛掉了,於是劉禪開始把整個蜀國開始整合了起來,可惜就是諸葛亮在世的時候,把整個蜀國的人才全部給壓制到了極點,雖說留下了姜維這麼一個繼承人,但是劉禪不太敢重用他呀,誰知道這是不是第二個諸葛亮,可以說當時的劉禪很是糾結,不重用這些人吧,自己的蜀國強大不起來。

    可真要重用的話,自己又不放心,不過很快這件事就用劉禪來操心了,因為魏國已經打到了蜀國的老家,劉禪也無奈的投降了。

    自從劉禪投降之後,以前那種天天操心的事全都不用劉禪管了,現在劉禪唯一要做好的事就是吃好喝好,開心就好。所以當晉王司馬昭問他會不會思念蜀國的時候,劉禪才會脫口而出自己在這裡過的很開心,一點也不思念蜀國。說實話這真是劉禪的內心獨白,只是也同樣讓一些有心想要幫蜀國的一把的人有點灰心。

    其實劉禪早就想明白了,劉備交給自己的任務就是把劉家的血脈傳下去,能不能成為皇帝這都不是事,只要青山還在,將來機會有的事,所以說看似沒心沒肺的劉禪其實充滿了生存的智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歇後語短小、幽默、寓意深刻,你知道哪些歇後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