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日慕鄉關

    秦始皇的龍袍的確是黑色的。

    自上古以來,華夏民族講究陰陽五行,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剋,迴圈不息。春秋時期陰陽家鄒衍提出了“天命有德”的觀念,將五行與“德運”相配,形成“五德終始說”。“五德”第一德為土,黃帝是土德,木克土,繼任的夏就是木德,金克木,商是金德,火克金,周就是火德。

    注:鄒衍就是古天樂版”尋秦記“中琴青的師傅!

    劉邦斬白蛇起義,自稱赤帝之子,按說應該是火德,但他土包子出身,對陰陽五行這種高科技缺乏瞭解,被御史張蒼忽悠,認定漢雖代秦,但天命不變,故仍應為水德。所以西漢初年,龍袍依舊是黑色的。

    漢文帝認同了這一說法,但他是個不喜浪費的賢君,認為百姓尚且窮苦,不宜大動干戈,但龍袍卻藉此改為明黃色,至武帝即位,把漢定為土德。

    西漢末年,王莽篡位,為承繼天命,找了個叫劉韶的陰陽家重新編排陰陽順序,定漢為火德,可惜他的改動沒有帶來天命,自己的命卻早早丟掉了。

    劉秀即位以後,不知道是受王莽影響還是打算有別於西漢,確定漢為火德,但龍袍顏色依舊為黃色。

    此後的魏晉龍袍顏色不一,魏喜黑色,晉喜紅色,怎麼高興怎麼來。

    隋朝開國以後,黃色被定龍袍專屬顏色,唐承隋制,延續了黃袍這一做法,從此民間不許使用赤黃色,這一做法一直延續到清代。

  • 2 # 聽雨軒晴曦

    戰國秦漢時期盛行的五德學說,認為人類社會按照五行發展規律,五行相生相剋,時間萬物都離不開金木水火土,名字,文字,動物植物,方位,顏色等等,都有其代表的屬性。東方屬木、青色、青龍,南方屬火、紅色、朱雀,西方屬金、白色、白虎,北方屬水、黑色、玄武,中間屬土,黃色。

    五行分配到歷史朝代中, 黃帝為土德,夏朝為木德,商朝為金德,周朝為火德,秦朝為水德。每次朝代更替,下一個朝代的五行屬性都會對上一個朝代的五行屬性相剋制,以此來剋制前朝,表明自己所建立朝代順應天意的取代前朝。

    秦朝崇尚水,剋制周朝火,黑色的屬性為水,所以秦崇尚黑色,包括軍隊的衣服,也是黑色為主。到了隋朝,文帝、煬帝著黃袍,但未明令禁止他人穿黃色衣服。到了唐高祖武德年間(618-626年),開始在百官百姓中禁穿黃色衣服,黃袍遂成為皇帝專用之服。《新唐書》卷二十四《車服志》說,至唐高祖,以赭黃袍、中帶為常服,接著天子袍衫,稍用赤黃,遂禁臣民服。並規定了其他官員的服色:三品以上為紫,四品五品為朱,六品七品為綠,八品九品為青。

  • 3 # 昨夜夢迴

    確實,透過一些影視劇,我們可以看到,不管是秦始皇的龍袍,還是大秦的軍隊,好像都以黑色居多。但是後來,卻有了一個詞語叫做‘黃袍加身’,意思是披上黃袍就是皇帝了。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種變化呢?這就涉及到一個根本問題:尊貴!

    秦始皇的時候,黑色是最為尊貴的。這是因為中國古代崇尚五行之說,陰陽家稱帝王有金木水火土五德。按照前面的皇帝,黃帝屬木德、夏禹屬火德、商湯屬土德、周文王屬金德,分到秦始皇這裡,就是水德了。

    水德的代表色為黑色,所以就能看到,秦朝的大部分主題色,都是黑色。那麼很自然,秦始皇的龍袍,就用黑色的。

    到了後來,大家覺得黑色不行,認為其不詳,象徵著災難。因此,又重新換了個顏色,即黃色,大概是從隋朝時候開始的。於是後來的唐朝,也沿用了黃色。黃色就成了皇室的象徵。

    坊間也有個說法,說是皇=黃。

  • 4 # 西府趙王爺

    俗話說,“人靠衣裝馬靠鞍”,皇帝的衣服自然得與眾不同,連名字都得獨一份,叫龍袍!

    說來也巧,最近剛寫了一篇有關中國曆代龍袍變遷的的文章,所以對龍袍歷史多少還是有些瞭解的,正好拿出來與各位分享!

    正如題中所問到的,在中國歷史上,秦始皇的龍袍確實是黑色!

    據《後漢書輿服志》記載:"秦以戰國即天子位,減去禮學,郊祀之服,皆以袀玄" 袀玄即純黑色,也就是說秦始皇的衣服是全黑色!

    與此同時,據司馬遷《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始皇)衣服錦旗節旗皆上黑。”,這看來秦始皇就是個完完全全的黑色控啊!

    那麼為何秦始皇如此偏愛黑色呢?

    這得提到咱們常聽說的五行陰陽理論說起。當時有一個叫鄒衍的人,搞出了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剋這一套。他的理論中,周朝五行屬火,那麼秦取代周,就是水克火,所以秦朝屬水。而北方為水,色黑!

    所以,迷信的秦始皇就特別奉水德為正朔,那麼黑色也自然成為了秦朝最為尊貴的顏色,所以秦始皇的龍袍就是黑色的了。

    而在秦始皇之後,黑色龍袍依然存在,只是沒秦始皇那麼純了!

    比如說:漢代!漢朝皇帝們的龍袍基本上和秦始皇風格差不多。據《後漢書·輿服志》記載: 上衣玄色;下裳纁色。也就是說上面的袍子為黑色,下面的衣服為紅色。此外,龍袍上還繡上了五彩十二章紋,作為修飾。所謂十二章紋,衣服上繡的日、月、星辰、山、龍、華蟲、宗彝、藻、火、粉末、黼、黻這些東西。這是周禮古制,秦始皇討厭周禮,沒咋用,而漢代則是繼承部分下來。

    再比如說,明朝。明朝皇帝的龍袍有很多種,不同場合穿不同款式。其在登基祭天時候的通天冠服,就是一大黑袍子,當然,龍袍上面的繡紋圖案要比秦漢時期要複雜得多。

    所以,在秦始皇之後,龍袍還是有黑色的,只是已經不再是主流!

    在漢朝時期,按照五行陰陽理論,漢朝屬土,而土則對應黃色。所以黃色的龍袍也在那時開始出現,但不知道是不是太過前衛,還是當時的染布技術不過關,黑紅色龍袍依然是主流。

    而後,西晉建立,司馬家喜歡紅色,龍袍又變成了大紅袍。

    再然後是隋唐時期,"黃為貴"再度興起,黃色龍袍開始流行,並正式成為皇家專屬。李淵曾下令:"禁士庶不得以赤黃為衣服"。至此,黃袍正式開始了其千年貴族之路,成為了天子的象徵。當初,趙匡胤便是黃袍加身當了皇帝。

    雖然宋朝皇帝們因為宋朝屬火,火為赤色,一度流行紅色龍袍。 但黃袍在依然是天子的象徵,只是皇帝穿得少而已。

    而到了明清時期,龍袍已經成為了一種非常完善的服飾制度,有著各種顏色和款式,適合於各種季節與場合。比如什麼常服、吉服、便服。與此同時,其做功也愈發的精細,其繡紋圖案大有講究!

    比如龍袍上面的龍的形象,它集中了各種動物的區域性特徵:牛頭、蛇身、鹿角、蝦眼、獅鼻、驢嘴、貓耳、鷹爪、魚尾。龍還分許多不同的姿勢,比如行龍、雲龍、團龍、正龍、坐龍、升龍、降龍等。

    總之非常的複雜!

    大家好,我是白話歷史君,請多指教

  • 5 # 潘不安講究史

    在《周禮·冬官·考工記》中有明確的記載:“畫繢之事,雜五色。東方謂之青,南方謂之赤,西方謂之白,北方謂之黑,天謂之玄,地謂之黃。”

    所以玄色代表的是天,黑色代表的是北方,兩者是不同的。而在五行理論中,因為北方屬水,所以水德的顏色也是黑色的。

    黑色我們好理解,那麼玄色到底是什麼顏色呢?玄色是一種複雜的顏色,實際古人也無法詳細的描繪,最好的理解就是看天空,在古代沒有汙染的情況下,群星璀璨的夜空是什麼顏色,玄就是什麼顏色。

    如果一定要文字描述的話,很難準確,《周禮·冬官·考工記》中記載:

    “氏染羽,以朱湛、丹秫,三月而熾之,淳而漬之。三入為纁,五入為緅,七入為緇。”漢鄭玄注:“凡玄色者,在緅緇之間,其六入者與。”

    纁為黃中帶赤,就是落日餘暉的那種顏色,古代被認為是大地的顏色。緅是青中帶紅,緇就是純黑色。鄭玄認為玄色正是在緅緇之間的顏色,黑中帶紅。

    宋代的沈括在《夢溪筆談》則有更詳細的記載:“世以玄為淺黑色,璊為赭玉,皆不然也。玄乃赤黑色,燕羽是也,故謂之玄鳥。熙寧中,京師貴人戚里,多衣深紫色。謂之黑紫,與皂相亂,幾不可分,乃所謂玄也。”

    玄鳥即燕子,我們仔細觀察燕子就會發現,燕子的羽毛其實並非單純的黑色,因為比較接近夜色,所以被古人成為玄鳥。沈括不僅解釋了玄為赤黑色,更表示北宋京師裡的達官貴人,多穿深紫色的衣服,顏色深到近乎黑色,才是玄色。

    瞭解了黑色和玄色的區別,我們來說秦始皇的龍袍到底是什麼顏色?

    秦朝沒有訊息的史料記載,但是漢延秦制,我們研究漢朝就能知道秦朝的龍袍是怎麼樣的。

    《後漢書·輿服》載:“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蓋取諸乾巛。乾巛有文,故上衣玄,下裳黃。”秦以戰國即天子位,滅去禮學,郊祀之服皆以袀玄。漢承秦故。“天子、三公、九卿、特進侯、侍祠侯,祀天地明堂,皆冠旒冕,衣裳玄上纁下。”

    從中可以看到,秦朝以前禮服都是上玄下黃,表示上天下地,但是到了秦始皇的時候,聽了齊華人五德終始的一套,認為秦國是水德,就直接弄的一身玄色了,到了漢代的時候,雖然繼承了秦制,但是還是在服色上改回儒家標準,上玄下纁。

    那麼後世的龍袍是不是玄色的呢?

    《舊唐書》:“大裘冕,無旒,廣八寸,長一尺六寸, 玄裘纁裡,已下廣狹准此。”“袞冕,金飾,垂白珠十二旒,以組為纓,色如其綬,黈纊充耳,玉簪導。玄衣, 纁裳,十二章, 八章在衣,日、月、星、龍、山、華蟲、火、宗彝;四章在裳,藻、 粉米、黼、黻,衣褾、領為升龍,織成為之也。”《宋史》:至秦以戰國即天子位,滅去古制,郊祭之服,皆以袀玄。至漢明帝始採《周官》、 《禮記》、《尚書》諸儒說,還備袞冕之服。魏明帝以公卿袞衣黼黻之文,擬於至 尊,復損略之。晉以來無改更也。天子禮郊廟,則黑介幘,平冕,今所謂平頂冠也。 皂表硃綠裡,廣七寸,長尺二寸,垂珠十二旒。以組為纓,衣皂上絳下,前三幅, 後四幅,衣畫而裳繡,為日、月、星辰、山、龍、華、蟲、藻、火、粉米、黼、黻 之象,凡十二章也。素帶廣四寸,硃裡,以硃緣裨飾其側。中衣以絳緣其領袖,赤 皮蔽膝。蔽膝,古之韍也。絳袴,絳襪,赤幹。未元服者,空頂介幘。其釋奠先聖, 則皂紗裙,絳緣中衣,絳袴襪,黑幹。其臨軒亦袞冕也。其朝服,通天冠,高九寸, 金博山顏,黑介幘,絳紗裙,皂緣中衣。其拜陵,黑介幘,緌單衣。其雜服,有青 赤黃白緗黑色介幘,五色紗裙,五梁進賢冠,遠遊冠,平上幘,武冠。其素服,白 夾單衣。《漢儀》,立秋日獵服緗幘。晉哀帝初,博士曹弘之等議:“立秋御讀 令,不應緗幘,求改用素。”詔從之。宋文帝元嘉六年,奉朝請徐道娛表:“不應 素幘。”詔門下詳議,帝執宜如舊,遂不改。《明史》:“十六年,定袞冕之制。冕,前圓後方,玄表纁裡。前後各十二旒,旒五采,玉十二,珠五,採繅十有二就,就相去一寸。紅絲組為纓,黈纊充耳,玉簪導。袞,玄衣黃裳,十二章,日、月、星辰、山、龍、華蟲六章織於衣,宗彝、藻、火、粉米、黼、黻六章繡於裳。”《清史稿》:“遼、金、元衣冠,初未嘗不循其國俗,後乃改用漢、唐儀式。”“凡一朝所用,原各自有法程,所謂禮不忘其本也。自北魏始有易服之說,至遼、金、元諸君浮慕好名,一再世輒改衣冠,盡去其純樸素風。傳之未久,國勢浸弱。況揆其議改者,不過雲袞冕備章,文物足觀耳。殊不知潤色章身,即取其文,亦何必僅沿其式?如本朝所定朝祀之服,山龍藻火,粲然具列,皆義本禮經,而又何通天絳紗之足雲耶?”“龍袍,色用明黃。領、袖俱石青,片金緣。繡文金龍九。列十二章,間以五色雲。領前後正龍各一,左、右及交襟處行龍各一,袖端正龍各一。下幅八寶立水,襟左右開,棉、袷、紗、裘,各惟其時。”

    關於這些史料如果大家懶得看,我給大家總結一下,龍袍,或者清以前其實不應該叫龍袍,祭天一般用的是大裘冕,重要場合穿的正規禮服應該叫袞冕是要嚴格按照禮制的,上玄下纁,繡十二章。

    不過平時皇帝穿的便服,或者上朝的服裝相對就沒有這麼講究,各朝代也都有比較大的變化,也會遵循不同朝代的喜好,還有五德終始說,顏色就不一定是玄色了。

    到了清朝的時候,清朝的皇帝認為遼、元、金等朝代後來都改用漢唐的服侍是忘本的,失去了原來樸素的作風,所以自己設計出來了一套,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龍袍。

    那沒為什麼會認為秦始皇的龍袍是黑色的呢?

    我認為一是因為一般人還是不區分“玄”“黑”。二是因為黑色是古代最早能夠獲得的顏色,所以原始時期的確也有黑色崇拜。第三個原因是受到了《史記》的誤導。

    “始皇推終始五德之傳,以為周得火德,秦代周德,從所不勝。方今水德之始,改年始,朝賀皆自十月朔。衣服旄旌節旗皆上黑。”

    這來自五德終始說,包括後面歷朝改的是日常使用的顏色,但作為正式場合穿的重要服裝是不會改動太大的。再加上傳說中秦國的祖先也是吞玄鳥卵而生,所以更加崇拜的應該是玄色。

    為什麼我們認為後代皇帝龍袍顏色不是玄色的呢?

    一是因為,離我們最近的清朝並非按照我們傳統的禮制,所以現代就誤以為古代的龍袍都是那樣明黃黃,前後繡著很多大龍。但恰恰直到明朝以前,衣服表示身份繡的是十二章,這樣大面積繡龍會被認為很俗氣……

    二是因為,現在影視劇的無知。比如很多影視劇裡面,尤其我看到有些明朝的劇裡面,皇帝竟然穿著他下葬時穿的衣服……還有把畫像中的便裝當做正裝,更有的直接把清朝的服侍穿越過去的。

    所以以上種種造成了我們現在的誤區,但歸根結底,我覺得還是劣質影視劇害人啊……

  • 6 # 歷史百家爭鳴

    大家要是看過有關秦朝的電視劇,想必都會發現一個現象,那就是秦始皇的龍袍是黑色的,而不是我們常見的黃色。

    秦朝皇帝會著黑色衣服,是因為在古代時,君王相信陰陽五行學說。在陰陽五行學說中,每個王朝都代表著某個德行,王朝的更替都是因為德行的流失,這種學說只是為了政權尋找一定合理性。像夏朝是火德,商朝替代了夏朝那就是土德,周朝屬金德,到了秦朝就是水德。而水德是崇尚黑色的,所以秦朝尚黑色,秦朝沒有建立之前的秦國一直就崇拜黑色,大家要是看過《大秦帝國》就能知道。在這種學說的影響下,秦始皇的龍袍便選擇了黑色。

    但隨著時代的變遷,古人覺得黑色不吉利,晦氣,像烏鴉就被人視為不祥之兆,自然皇帝也不能穿著黑色的龍袍,所以皇帝把顏色改成了黃色。金黃色象徵著皇權的至高無上,可以突出皇帝地位的獨一無二。所以黃色是皇族的專用色,普通人是不可以穿著帶有黃顏色的衣服。

    黑色給人帶的是嚴肅感,讓人不寒而慄,這體現出來了法家的嚴刑酷法的特點。黃色帶給人的是明快、溫暖之感,有著極大的視覺衝擊感,體現出了皇帝的普羅眾生之意。相比而言,我更喜歡黃色的龍袍,因為這種顏色給人一種希望,加之我們是黃種人,黃色是我們的代名詞,黃色更能體現我們民族的特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哪裡蓮子好且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