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縱侃天下

    題主描述的這個情況嚴格來說並不準確。

    更為嚴謹的說法,是蔡倫改進了造紙術。

    就"紙上談兵"這個成語本身來說,該詞語出自《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在司馬遷先生編撰史記的時候,已經有造紙術了,只不過,相對蔡倫先生髮明的造紙術而言,造價相對很高而已。

    司馬遷的時代早於蔡倫,但那個時期,是也有造紙的,只不過很貴。

    而考慮到司馬遷太史公的職位,雖說算不得特別大的官職,但作為國家職業的史料記載人士,接觸並在很大程度上使用早期紙張,也是說得過去的。

    就出土文物講,中國在戰國時期,是已經有造紙了的。

  • 2 # 邯鄲明月

    紙上談兵的故事雖然是在戰國時期,但是記載卻是在西漢。而紙在東漢已經存在,所以說,紙上談兵是西漢人說的,而不是故事一發生就有的成語。下面是列舉的證據:

    紙上談兵典故出自:《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記載:戰國時趙國名將趙奢之子趙括,年輕時學兵法,談起兵事來父親也難不倒他。後來他接替廉頗為趙將,在長平之戰中。只知道根據兵書辦,不知道變通,結果被秦軍大敗。

    《史記》是西漢時期的歷史學家司馬遷撰寫的史學名著,記載了上自中國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共3000多年的歷史。

    據考證,中國西漢時已開始了紙的製作。1957年陝西省博物館在西安東郊灞橋附近的一座西漢墓中,發掘出了一批稱之為"灞橋紙"的實物,其製作年代當不晚於西漢武帝時代。之後在新疆的羅布淖爾和甘肅的居延等地都發掘出了漢代的紙的殘片,它們的年代大約比東漢建初至元興年間的宦官蔡倫所造的紙要早150年至200年。

    造紙術的發明 是在東漢元興元年(公元105)蔡倫在前人造紙術的基礎上,改革和推廣了造紙技術。

    看了上面的三段文字,大家就都明白了吧——故事發生在戰國,造紙在東漢初期或者更早,紙上談兵這個成語是在西漢。

  • 3 # 宸宮自媒體

    這個問題問的很有深度。

    首先可以確定的是,戰國時期紙還沒發明出來,初具雛形的紙是在西漢時期出現的,後來經過東漢蔡倫的改造,紙被大幅度改良,才有了廣泛的使用。而趙括“紙上談兵”的典故是被太史公司馬遷寫進《史記》裡的,當時紙也沒有被廣泛使用,所以只有典故,並沒有紙上談兵的成語。

    這樣說來就一目瞭然了,這個成語不可能是戰國時的,也不可能是司馬遷所作。所以如題主所問,紙上談兵這個成語用來說趙括並不恰當,準確地說實際應該是竹上談兵,木上談兵,帛上談兵。秦始皇將中國統一後雖然書同文,但依然還在用竹簡呀,更何況戰國末年的趙括,他可能都不知道紙是什麼東西。 那麼紙上談兵到底出自什麼時候呢?這個經過千百年的歷史沉澱,已經無從追溯了。不過可以從一些文學作品中可以看出這個成語在哪個朝代用過,比如清朝曹雪芹的《紅樓夢》裡就有:“現有這樣詩人在此;卻天天去紙上談兵。”

  • 4 # 經典守望者

    這個問題非常好,這涉及到了“成語”這類語言文字現象的內外不符情況。紙上談兵內涵上說的是戰國時期趙括的事情,但是這四個字真正作為一個成語出現實際上是在清朝時期。

    筆者透過資料查詢發現,最早的“紙上談兵”作為一個固定短語在歷史上有所記載是在清康熙實錄當中,最早的年份是康熙三十六年“諭大學士伊桑阿、四川總兵官馬子云、欲率回子襲噶爾丹之後回子生生無義曾三擒其主、以獻噶爾丹其兵豈可用乎本朝之兵、所向無敵若有事時、已不可勝用矣安用外國之兵。古來用外國兵、鮮有善者。宋用金兵滅遼、複用元兵滅金、金既滅、元遂滅宋、此其明驗也。初噶爾丹併吞吐魯番、葉爾欽、薩馬爾漢、哈薩克等千餘部落、本朝並不之問當厄魯特與喀爾喀戰時、本朝若助厄魯特今如何能破噶爾丹乎噶爾丹既克喀爾喀、直侵內地、朕始領兵剿滅前定海總兵官藍理、曾請率所屬藤牌兵進剿沙漠地寒冰凍、與南方迥別。藤牌兵雖強、夏尚可用、自八月以至三月、豈但交戰、即藤牌亦不能執。此皆人地不相宜所謂紙上談兵者也。馬子云粗鄙不識大義、可曉示之”(出自大清聖祖合天弘運文武睿哲恭儉寬裕孝敬誠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實錄卷之一百八十三)這應該就是在歷史文獻之中最早的“紙上談兵”四字連用的情況。

    從使用情況來看,“紙上談兵”很有可能真正出現就是在清代時期,而且應當是從一個民間用語向文字用語轉化的結果。也就是說,這個詞應當是民間總結流傳的,而後再進入的那個文字之中,最終變為成語。“成語”一詞當中也涵有固定用語的意思,即民間已經出現並固定的詞語。很多的成語都要晚於其內涵出現,這也是一種特殊的文學現象。

  • 5 # 飛龍在天231272723

    這個問題很有趣,我們不要以為光現代人會趕時尚會用一些新名詞,比如:“鍵盤俠”之類的。難道有了電腦、手機就不用紙了嗎?甚至還有大部分人根本就沒有聽到過這個詞。言歸正傳,那麼"紙上談兵″,也是一樣的道理。

    雖說西漢史學家太史公司馬遷在敘述戰國時代趙括紙上談兵的故事,不但春秋戰國時沒有紙,就連西漢時代也是很少,不過確實有,這是在考古界已經證明了的事實。就像開頭所說,現代人為了趕時尚可用新名詞,難道作為一個堂堂的西漢大史學家,就不會用個新鮮一點詞彙了嗎?所以才用"紙上談兵”,而不用"竹上談兵”或“帛上談兵”。

  • 6 # 段公子說理財

    紙上談兵

    1、關於趙括紙上談兵的最早記載,《上下五千年》第40節“紙上談兵的趙括”,這是評價趙括為紙上談兵,這顯然不能說這個成語源自趙括。

    2、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三十一回:“ 新近有個大挑知縣上了一個條陳,其中有些話都是窒礙難行,畢竟書生之見,全是紙上談兵。”可見清朝時已經有類似紙上談兵的說法了,只是沒有說明出處,所以紙上談兵也可能另有其人

    3、《現代漢語詞典》明確把該成語的出處定義在了長平之戰

    紙的發明

    1、古代埃及人於公元前2600年發明了莎草紙,很可惜並沒有傳到中國

    2、從迄今為止的考古發現來看,中國造紙術的發明不晚於西漢初年。早在西漢,中國已發明用麻類植物纖維造紙。而戰國時沒紙,作史記時紙未廣泛應用,沒有紙上談兵的說法

    總結

    先有造紙術。公元前2600年。不過這是古埃及的沒有傳到中國。後有長平之戰。公元前262~260年中國造紙術始於西漢。而西漢始於公元前202年紙上談兵這種說法,清朝就有,但是沒有註明出處,而《現代漢語詞典》定義出處為長平之戰

  • 7 # 唱響大中國

      首先說明,紙上談兵並非是在“紙上”,實際意思是在書上的意思。

    “紙上談兵”是一個成語,指只限於書面經驗(或書上的記載的)上談論打仗。比喻空談理論,不能解決實際問題。也比喻空談不能成為現實。這個典故出自《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中戰國時趙國名將趙奢之子趙括,年輕時學兵法,談起兵事來父親也難不倒他。後來他接替廉頗為趙將,在長平之戰中。只知道根據兵書辦,不知道變通,結果被秦軍大敗的故事。

      但是戰國時並沒有紙,最原始的紙誕生於西漢 ,晚於春秋。所以說“紙上談兵”這個成語雖然源自於此時,但此時並未出現。

    “紙上談兵”這個成語的雛形形成大約應該在唐宋期間,正式成型應該是在清代。在沿襲中意思一直都沒有改變都是指書生用兵,不切實際。當然,按照這個成語的來源,最形象的說法應該是“帛上談兵”、“竹簡上談兵”或是“木簡上談兵”更形象一點。但當紙張誕生,紙作為文字的主要載體後,“紙上談兵”就更簡潔且侃諧了。

    “紙上談兵”為何是不切實際,最終會失敗的行為呢?這個問題的答案最方便就是從馬克思主義來尋找。實踐與理論的辯證關係是馬克思主義的一條基本原理。毛澤東同志更是把實踐與理論的關係作了更深入的論述。

    毛主席在《實踐論》中具體地論述了在實踐基礎上認識發展的辯證過程,論述了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的辯證關係,批判了唯理論和經驗論的錯誤。它指出,人們的認識運動,首先經歷由實踐到認識的過程,即在實踐基礎上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這是認識過程的第一次能動的飛躍;經過實踐得到的理性認識,還須再回到實踐中去,這是認識過程的第二次能動的飛躍,是更重要的飛躍。

    顯然,“紙上談兵”就是“唯理論和經驗論”,主席還形象地比喻為“本本主義”。

      還需要說明的是,對於“紙上談兵”我們古人早就有樸素簡潔的批判。南宋陸游在《冬夜讀書示子聿》中說:“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看看,“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多麼樸素的古典哲學思想啊!

  • 8 # 梁山好漢大人

    不要咬文嚼字,簡直就是吹毛求疵。東漢蔡倫發明造紙之前是有紙的,只不過不是蔡倫用樹皮,漁網等意義上的紙。不要死鑽牛角尖。

  • 9 # 月淡風青

    一、造紙術的發明時間。

    關於造紙術,與它聯絡最緊密的應當是蔡倫了。東漢的蔡倫改進了造紙術。小學課本里甚至說是蔡倫發明了造紙術。教育部有教育部的考慮,可能是小學生都有好奇心,如果書上說蔡倫改進了造紙術,孩子們會睜大眼睛問老師:“老師,老師,那是誰發明了造紙術呢?”那會把老師難死的,因為到目前為止,造紙術的發明者一直未能站出來承認。

    蔡倫因為改進了造紙術,降低了紙的成本,提高了紙的韌性,大大的促進了紙的使用,推進了文明的傳播,推進了世界文明的程序,造紙術傳入西方,順便解脫了歐洲的矇昧狀態。

    那麼,紙最早是什麼時候出現的呢?這還真不好說。只能說現存最早的紙大約出現在西漢文帝景帝時期。

    眾所周知,紙這種物質不易儲存,或許在漢初,甚至更早的周代就出現了。只是因為未能妥善儲存,消失了。就像鐵器一樣,太早出現的鐵器已經氧化沒了。專家也只能以現存的鐵器為依據,認定鐵器在商代出現。實際上,鐵器出現的時間可能更早。

    推測的不算,以實物為準,紙最早出現在西漢。趙括是戰國時人,還是矛盾呀。彆著急,馬上就說趙括的事。

    二、趙括和紙上談兵的糾葛。

    這裡又有三個小問題,趙括的故事,紙上談兵的來歷,紙上談兵和趙括的聯絡。

    1、趙括的故事。

    趙括的故事最早記錄在司馬遷的《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中。

    “趙括自少時學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當。嘗與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難,然不謂善。括母問奢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趙不將括即已,若必將之,破趙軍者必括也。”

    仔仔細細看了好幾遍,沒有發現一個“紙”字。怎麼就能和紙扯上關係呢?只是說趙括“能言兵事”隨後出現的相關典故也大都是“趙括讀父書”並沒有總結成紙上談兵。那麼,紙上談兵是怎麼來的呢?

    2、紙上談兵的來歷。

    “紙上談兵”這四個字第一次走到一起是在一本明代的書裡,書的名字叫《半九亭集》,這是一本楹聯專著,書的作者是明代的喬應甲。這是一幅對聯。

    “紙上談兵人有口;軍中索餉灶無煙。”

    成語的發展定型是一個過程,“紙上談兵”這個成語也不例外。在定型之前,他還有其他樣子。比如說“紙上空談”。明萬曆年間的紅人海瑞的奏摺中就出現過:

    志書歷載,諸人議論,然其人亦有可為地步,言之不行,母乃議事易處事難歟,致上人以紙上空談視之,三也。《海忠介公全集卷之十 申海南道陳雙山文》

    除了“紙上空談”,還有“紙上兵”,這個早一些,在明初就有了。

    《湘南雜詠》(三首其二)

    明 劉三吾

    遣使頻年赴帝京,名為計事豈真情。

    鄂垣僅有湘南地,朝野猶誇紙上兵。

    到了清代,這個成語終於固定下來了。

    文人講武事,大都紙上談兵;武將論文章,半屬道聽途說 。(清張潮《幽夢影》)

    於謂充塞其城,殊近於紙上談兵,在可曉不可曉之間清岑仲勉《墨子城守各篇簡注.(戌)雜守》

    到了清代,“紙上談兵”終於定型。可還是和趙括沒有扯上關係。

    3、趙括和“紙上談兵”的聯絡。

    戰國的趙括和清代才定型的成語“紙上談兵”走到一起,就像談戀愛一樣,不知什麼時候開始的,“兩情相悅”的一次機會是晚清的沈葆楨給的。

    即以武鄉侯之謹慎圖功,尚因輕信馬謖而至街亭之失,他若趙括能讀父書而陷長平,昭遠自比諸葛,而失金蜀,殷浩人稱奇士,竟至一敗塗地,房管自誇車戰,不過紙上談兵,百世而下令人思其事而為之寒心者。(沈葆楨的奏摺《恭讀武改試槍炮》)

    最後,趙括和“紙上談兵”步入“婚姻殿堂”,是現代著名語言學家、教育學家林漢達做的大媒。出自林漢達先生的《上下五千年》,證婚人是羅竹風,羅竹風在《漢語大詞典》中給了他們一個合法身份,從此以後,它們就走在一起了。

    趙括,來自古老的戰國,“紙上談兵”最終定型於清代,兩位走在一起則是建國後。時間跨越了上下五千年,才變成現在的“趙括的紙上談兵”。

    總結一句:趙括的故事在先,紙的出現在後,紙上談兵這個成語出現在最後,趙括和這個成語連在一起是在建國後。看似矛盾,其實不矛盾。你覺得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巴以激烈衝突的背後是伊朗主動出擊以色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