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幽
-
2 # 安米心理小課堂
我們需要別人的認同,目的是為了給自己創造一個相對柔和、愉悅、有韌性、有發展的空間。至少是不要讓自己處於緊張、對立、尖銳和被邊緣化的環境。
明確了這個目的,你會發現,並不是所有人的看法和認同都會影響到你的生存與發展環境。點頭之交、泛泛之交、網路噴子,你會想去爭取它們的認同嗎?但是,像是很敬重的人、親人摯友、直接領導、身邊的同事等直接參與到你生存發展環境中的這些關係,你有緊張感,會揣摩、斟酌,睡覺前會反芻自己說過的話,會對別人的反應進行預判,這才是正常的表現。領導一個閃念就能左右你年底獎金怎麼分,二逼才會不緊張不在乎。所以結論就是,找出真正需要在乎的關係,盡心盡力表現好,這也是對自己負責。至於其它人,老子管你?
即便是你真正在乎的關係,他們對你的看法,你也得分析挑揀,不能進了耳朵就直接往心裡去。這裡面最核心的就是在認知上要解除“價值捆綁”。
-
3 # 微言心理說
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是想討好別人,想透過別人的看法來證明自己。從心理學角度來解釋的話就是你還沒有接納自己。
我們常常感覺自己很優秀、很獨立,但是有的時候我們想依靠別人,去不敢,有時甚至是不會表達;我們常常感覺自己很要強,很自尊,但是我們會發現自己什麼都做不好,好像那個自尊根本得不到什麼認可。
這個依靠別人、自尊、要強你有沒有發現是這些都是自己需要別人的愛,這個需要別人愛的自己讓人感覺很不完美,但是很真實。這個真實、不完美的自己你是否能接受呢?
如果你想活得自由那就必須有“被討厭的勇氣!”
阿德勒曾說:“為了滿足別人的期望而活以及把自己的人生託付給別人,這是一種對自己撒謊也不斷對周圍人撒謊的生活方式。”
我們每天都是在看別人的臉色活著。小的時候看父母、老師的,大了還要看領導、愛人的,到了老了有時要看孩子的臉。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別人活著,討別人的喜歡。有時候累了,想為自己做點事情又怕被得不到認可被別人討厭。最後成了“自由就是被別人討厭。”
其實,這裡的“自由”和“被別人討厭”都不是讓自己以自我為中心的活著,而是做對的事情,有一種不怕被別人說的勇氣。即使你做對了,生活中還是會有些人對你指手劃腳。為了這樣的人你難為自己有意思嗎?
覺察生活中的真知、接納自己的不完美、突破自己思維。只要是自己做的正確,自己開心那就拿出“被討厭的勇氣”開始新的生活。
-
4 # 遇見開始2019
美國心理學家阿爾伯特·班杜拉1971年提出社會學習理論。
班杜拉認為:人的行為,特別是人的複雜行為主要是後天習得的。它是個人的認知、行為與環境因素三者互動作用、互相影響的結果。
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認為人主要透過觀察或模仿的方式來學習。
在觀察、模仿的基礎上我們產生了某種的行為,然後透過外部會對這種行為的反饋進行糾偏。
社會學習論同樣強調學習過程中的自我調節作用。班杜拉認為人能依照自我確立的內部標準來調節自己的行為。
按照班杜拉的觀點,人的行為不僅要受外在因素的影響,也受透過自我生成的內在因素的調節。
自我調節由自我觀察、自我判斷和自我反應三個過程組成。經過上述三個過程,個體完成內在因素對行為的調節。
從這個理論我們可以得出結論,一個一無所知的嬰兒慢慢長大的過程,就是在模仿和觀察外界並透過外界的反饋和內在的自我調節作出相應行為的過程。
因此,作為社會中的一員,在成長過程中我們適度關注外界的看法和評價是正常的。這是我們成長過程中必須要經歷的,只有透過外界的評價和反饋我們才知道什麼是對什麼是錯。
但是,我們也要清醒地知道,作為人我們還有自我調節的功能。
如果透過學習讀書等方法,我們成長為一個非常自信、有著強烈是非觀念的人,那麼我們的自我調節能力就佔據了主導地位,這個時候外界的評價和反饋對於我們來說影響可能就會大大的降低。
如果作為一個成年人我們過於在意外界的評價,有可能是我們的內在還不夠自信,對自我的接納還不夠造成的。
這個時候也許需要找個專業的心理諮詢師進行適當的調整。
在心理學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詞彙——“心理自由度”。它是測評成年人心理健康水平的一個重要指標。主要體現在,允許自己有不足、允許自己讓他人失望。
心理自由度不高會帶來這樣的結果:一個人過度的關注別人的評價,也關注自己是否讓別人滿意。這樣就會對事情的關注點產生偏離,喪失客觀看待事物和客觀評價自我的能力。
我們每個人都要需要培養一種能力,那就是允許自己不完美,同時允許自己讓他人失望、不滿意。等有了這種心理自由度以後,就可以公正客觀地看待外界的評價,活出真實的自己了。
-
5 # 陳國
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這是一種心理行為。從性格的差異性中,我們可以大機率地看出 : 存在這種心理行為的人群中,華人比歐美人嚴重。內向型的人比外向型的人嚴重。小心謹慎的人比粗心大意的人嚴重。
美國心理學家卡羅爾.德韋克,通過幾十年的研究發現,不同的思維模式會創造出不同的世界,決定我們是否成功的,不是能力和天賦,而是在固定型思維模式和成長型思維模式當中你選擇了哪一種。
固定型思維模式的人,有明顯的心理特徵。喜歡在自己能力範圍內,做好自己份內的事,向他人證明自己,讓別人認可自己。自信心不是確立在自己身上,而是需要得到別人的認可,自己才會變得自信。不敢挑戰自我,不敢嘗試新事物,害怕做錯了事而被別人看不起。於是說話、做事,考慮最多的就是,領導是怎樣評價我的,同事是怎樣看我的。完全活在他人評價的陰影當中。
成長型思維模式的人,也有其明顯的心理特徵。喜歡挑戰自我,對新鮮事物感興趣,不害怕失敗,願意在失敗中在成長。考慮得最多的是如何想辦法讓自己取得成功,讓自己變得強大。要讓成功證明自己,成功是否,是自己說了算,而不是他人說了算。具備這種思維的人,絕對不會活在他人評頭品足的陰影裡。文學大師拜倫就曾經說過:“愛我的,我抱以嘆息;恨我的,我置之一笑。” “ 益則收,害則棄”。
著名的籃球巨星喬丹不是一個天才,身高不足2米。但他卻是擁有成長型思維模式的人。
中國乒壇風雲人物劉國樑、鄧亞萍的成功,與其選擇成長型的思維模式關係極大。
但從整體上說,中國競技體育在世界大賽中存在的差距。其深層面的根源,在於我們的教練、運動員大多數人所具有的是固定思維模式佔了主導地位。
真的十分期待人們思維模式上的轉變,包括我們自己。
-
6 # 讀懂心理學啦
我們這一輩子不一定能成為什麼大人物,幹成什麼大事業,但是你千萬要知道自己活著是幹嘛的,活著的意義。自己選擇的路,一定要保持頭腦清醒,努力完成自己的人生目標。別人再怎麼議論你,我們不可以用心去感受,用耳朵聽就好了。嘴角微微上揚,泯然一笑也是不錯的。
我們很多時候做事情是沒有一個標準的,我們不知道別人會怎樣評價自己的行為,這種失控的感覺將會給我們帶來恐慌,很多人會焦躁不安,恐懼的原因就是這。
問題來了,出現這樣的情況有辦法改善嗎?
答案當然是有的。從“在乎別人的看法”到“不在乎別人的看法”的轉變是有很多一部分人經歷過的,一口吃不成一個胖子,當然這個轉變的過程是需要一點一點來改變的。
如果我們將不再在乎別人的意見,我相信我們的很多事情將會變得更加美好,我們也將會為了自己簡單的目標,不會再去做一些別人認為怎樣的行為。從而更快的達到自己的目標。
如果我們工作就是為了賺錢,那我們完全可以好好的認認真真的工作,不需要去討好別人,不用在乎自己上班的言行舉止會打擾到他人。
說到底,我們人生中需要做的就是,改善自己的缺點,保留自己的個性。這句話的意思就是,我們自己的缺點,當然要我們自己去剋制改善,改善缺點的同時,自己的個性不能丟。
-
7 # 孝品健康
在意別人對自己看法的人都是好人
太在乎別人的看法——有這樣困擾的人通常都是一些傳統意義上的好人,他們善良、在意別人的感受、內心敏感、感情豐富。然而,他們也很難建立真正和諧深入的人際關係。因為太在乎別人的看法,所以在溝通中顧慮太多,顯得優柔寡斷畏首畏尾;因為太在乎別人的看法,所以很怕做錯說錯,於是乾脆不做不說;因為太在乎別人的看法,所以懼怕太過於靠近另一個人,錯失了許多機會。
為什麼有那麼在意別人看法的人呢?為什麼我們會如此在乎別人的看法?這樣的性格是如何形成的呢?背後的因素很多,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和我們內在的自我價值感有關。自我價值感是關於一個人如何看待自己以及如何看待自身的價值。過於在乎別人看法的人常常是把自我價值建立在別人的評價上。別人說我好我就是有價值的,如果別人說我不好我就是沒有價值的。如果一個人失去了價值感,也就失去了生活的意義,所以對這些人來說,被別人說不好就等於抹殺他生存的意義。別人的評價變成了生死攸關的事兒,當然會非常的在意。
那麼為什麼我們會把自我價值建立在別人的評價之上呢?這主要跟兒時的經驗相關,特別是父母對待我們的態度。根據兒童發展心理學的觀點,兒童在發展早期是以自我為中心的,以後逐漸在社會化過程中透過不斷得到外在的和內在的對自己能力的評價和反饋,才形成並發展起自我價值感。因此,自我價值感是在個體與周圍人及環境的互動作用中後天產生並逐漸建立發展起來的。著名心理學專家HaleS等認為,由於家庭是兒童接觸最早、最頻繁和最密切的社會基本單位,兒童的內在自我價值感主要是透過父母及其他親密的家庭成員之間密切的、頻繁的、廣泛的互動而形成的。而對於大部分的華人來說,很少獲得過父母“無條件的愛”,即“無論我做得好還是不好,父母都是愛我的”。在很多人小時候,就會感受到,父母對自己的愛是和自己的外在表現息息相關的,比如:“如果我考了第一名,那麼我就是個好孩子,我的父母就會愛我;如果我考砸了,那麼我就是個壞孩子,我的父母就不再愛我了。”因此,在我們成長的經歷中,我們一直都陷入在好孩子和壞孩子的評價中,我們一直被這樣外在的評價束縛著。雖然我們已經長大成人,但是在過去的經歷中,我們從來沒有學習過建立內在對自己的評價,因此兒時的習慣被沿用至今,一直影響著我們的生活。並且更為可怕的是,成人的世界更為複雜,很多時候事情是沒有評價標準的,我們無法預知自己的下一個行為會得到怎樣的評價,這種失控感會給我們帶來很大恐慌,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會莫名煩躁恐懼的部分原因。
那麼這種狀況有辦法改善嗎?答案是肯定的。很多人都曾經歷過從“在乎別人看法”到“不那麼在乎別人看法”的轉變,當然,這個過程也不會一蹴而就,是需要一點一點來改善的。第一步,看到自己;
許多人內在的情緒和感受是從來沒有被看見過的,包括他們自己。所以第一步我們首先要學習自己看見自己。這個步驟並不容易,需要我們在情緒來臨時,什麼也不做,只是深呼吸,安靜下來,然後試著去分辨自己的情緒分辨自己內心的聲音:“我剛才的情緒是什麼?煩躁?自卑?憤怒?”。
第二步,認識自己;
當我們可以分辨得出內在的情緒和聲音時,就可以繼續深入下去和自己對話。“為什麼我會有這種情緒,我希望得到什麼?”“為什麼我希望得到這個?”“為什麼我需要他的肯定?”總之,多問自己幾個為什麼,多問自己現在追求的對自己到底意味著什麼?經過一段時間這樣的訓練,我們就可以更加看清自己。當對自己有了可觀的認識後,我們面對別人的評價時就不會那麼的盲目那麼的激動。
第三步,接納自己。
簡單來說,我們認識自己後,會發現自己有好的地方也有不好的地方。如果我們陷入在自己的缺點裡不能自拔,那麼就變成了自卑,不利於後續個人的成長髮展。關於自我接納也是個很大的話題,我會在後續的文章中詳細來分享。
最後,用林語堂先生的一句話來結尾:人生不過如此,且行且珍惜,自己永遠是自己的主角,不要總在別人的戲劇裡充當著配角。
祝願我們早日活出心中的自己!
-
8 # 弈微
人們都是以自我為基礎來認識世界,聽到聲音的大小,飯菜的甜淡,我們說聲音太大,飯菜太鹹,是聲音和飯菜透過我們的感覺系統,讓我們感受到聲音大和飯菜的鹹。我們透過心理功能來認識客觀世界,在腦海中織構了認識的世界。居住在陸地的人看到嚮往已久的大海,會發現大海跟想象中的完全不同;古代人的宇宙觀念跟客觀現實更是相差甚遠。
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在心理學上稱為“焦點效應”,是高估外界對自己關注程度的心理現象。因為覺得很多人都在關注著自己,所以就判斷其他人對自己行為的看法;初始的焦點效應或許不那麼清晰,但經過反覆暗示,我們似乎就認定了事實。事實上人都是自我的。要客服這一想法的阻礙,可以透過閱讀相關文獻來改變認知,或者不妨做個實驗,在你認為被關注頗多的事情上,詢問周圍人的看法,對自我認為的關注度和周圍人反饋的關注度打分,對比差距,透過暗示來消除這一影響。
-
9 # 張迎軍心理諮詢師
首先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這是一種心理行為。從性格的差異性中,我們可以大機率地看出 : 存在這種心理行為的人群中,華人比歐美人嚴重。內向型的人比外向型的人嚴重。小心謹慎的人比粗心大意的人嚴重。
其次美國心理學家卡羅爾.德韋克,通過幾十年的研究發現,不同的思維模式會創造出不同的世界,決定我們是否成功的,不是能力和天賦,而是在固定型思維模式和成長型思維模式當中你選擇了哪一種。
最後固定型思維模式的人,有明顯的心理特徵。喜歡在自己能力範圍內,做好自己份內的事,向他人證明自己,讓別人認可自己。自信心不是確立在自己身上,而是需要得到別人的認可,自己才會變得自信。不敢挑戰自我,不敢嘗試新事物,害怕做錯了事而被別人看不起。於是說話、做事,考慮最多的就是,領導是怎樣評價我的,同事是怎樣看我的。完全活在他人評價的陰影當中。
-
10 # 兒童習慣養成
根據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人的需求包括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實現需求五個方面。其中的尊重需求,既包括對成就和自我價值的感覺,也包括他人對自己的認可與尊重。自我實現需求指實現個人理想、抱負,發揮個人的能力到最大程度,完成與自己的能力相稱的一切事情的需要。
現實生活中好多人都很在意別人的評價,認可。大多數人認為我們只有得到了別人的認可,才能體會到自己的價值。透過別人的認可,我們能夠消除自卑感,可以增加自信心。心理學上,希望的到他人認可,稱之為認可欲求。
人究竟為什麼要尋求別人的認可呢?其實很多情況下是因為賞罰教育的影響,也就是說如果做了恰當的事情就能夠得到表揚,如果做了不恰當的事情就會受到懲罰。過度的賞罰教育之下,會導致一種錯誤的生活方式。那就是如果沒人表揚,我就不去做好事,或者如果沒有懲罰,我也可以做壞事,很明顯這是不正常的想法。
在意別人的評價、認可,可以滿足我們的尊重需求、自我實現的需求。但是過分的在意別人的評價認可,將會失去自我,活在別人生活裡。 如果別人對我們的期待高出我們的能力範圍,我們很有可能陷入自卑、或者焦慮,嚴重的話將會影響我們的正常生活。
根據阿德勒心理學理論,人根本沒有必要被別人認可,也不要去尋求認可。如果一味追求別人的認可,在意別人的評價,那最終就會活在別人的人生中,按照別人想法活著,忘記初心,捨棄真正的自我。那不是我們想要的生活。如果工作的主要目標成了滿足別人的期待,那工作就會變得相當痛苦,因為那樣就會永遠在意別人的視線,害怕別人的評價,根本無法做真正的自己,這樣的生活會很累很累。
假如說你不是為了滿足他人的期待而活,而他人也不是為了滿足你的期待而活。當別人的行為不符合我們的想法的時候,我們生活不會被他們影響,他們的生活也不會影響我們,這樣就減少了過多的煩惱。
生活中很多自卑的人也是比較在意別人的評價。因為自卑的人一般自己的認知能力存在某些問題。他們總是希望透過別人的評價來引導自己。所以他們很在意別人的評價,在意別人的期待,面對過高的期待,常常會陷入自卑,焦慮,甚至惡性迴圈。
個人建議對於他人的中肯評價,看法,可以參考一下,某些不合理的評價,不用去管。畢竟我們不是為了滿足他人期待而活。
-
11 # 睡眠心理隨筆記錄
兩個角度來分析~
從生理角度,因為物種進化是擇優而選,基因是被優秀傳遞的,每個人都是父母最好的基因而選擇的結果,滲透到血液裡的優秀,是渴望被別人看到與稱許的。
從心理學角度,馬斯洛定律說,因為人有被尊重、自我實現的需要,我們在追求自己想要的過程中同樣希望被別人看到與認可,可能我們敬仰或崇拜的人說一句讚許的話,我們就會高興很久,可能這麼說感覺自己像個孩子,喜怒哀樂太受外界影響,說這話的本身就是偽話題。
是人性的使然,我們希望被看到,被聽到。並不是領導喜歡“拍馬屁”的,是所有人都喜歡,我們在意他人的目光,因為那是一面鏡子,可以照射到自己,我們認為的好的,不好的,促使我們去提升、進步;當然也會懷疑自己,是否自己哪做的不好,是否自己太敏感,令自己懊惱。
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本身沒有對錯,關鍵是它對你的影響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你怎麼去看待它,不管它是積極還是消極,它是否成為你的動力,讓自己更強大,如果是,那就盡情在意;如果不是,遮蔽,拿出who care的態度繼續前行!
-
12 # 若杉心理
在意他人評價,是好面子的突出表現,這是中國文化常見的一種現象。由於建立和維持良好人際關係對個體的生存和發展非常重要,因此人們在交往中,會重視他人的看法和感受,透過各種印象管理策略來給他人留下好的印象,維護自己的面子。
楊國樞認為,華人重視的他人是重要他人,也就是和自己有密切聯絡和利益關係的人,比如家人、朋友、鄰居和同事等,而西方人重視的他人是概括化他人,也就是一般的人也會對他們的人格形成和薪給方式產生影響。
這種印象管理的策略,是為了得到他人的好評,維護在重要他人面前的形象,一方面代表了自己的社會形象,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個體的社會地位。
所以,面子是越高越好,人們既透過人情和社會交換手段來獲取,維護和提高自己的面子,也透過權力來工具自己的面子。面子是個體社會化的產物,無論是東方人,還是西方人,都是普遍的、自然的需求。
回覆列表
1.從自己行為結果觀察自己
2.從他人反應觀察自己
3.從自我觀察認識自我
當人認為不太容易自我觀察時就會更傾向於他人看法。
畢竟人是社會動物,自己的行為都會思考是否與社會匹配,而為了做到這一點,就需要知道他人對自己看法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