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史論縱橫

    中國古代對外交還是很看重,春秋時期著名政治家管仲就分析了鄰國間相互依存、 榮辱與共的特殊關係 : “夫國之存也 , 鄰國有焉 ;國之亡也 , 鄰國有焉 ;鄰國有事 , 鄰國得焉 ;鄰國有事 , 鄰國亡焉。”

    在唐朝時期曾經與世界緊密的聯絡在了一起,但是隨著唐朝的衰落,歷經宋朝在對外戰爭中的失利,中央政權開始變得保守,在明朝建立之後,中原王朝再次以大國姿態崛起,與鄰國的外交關係,再次被提上日程。

    明代的外交思想其實是比較貧瘠的,並不是太開放,其實這主要歸結於時代的因素。在中國古代,即使有外交關係,中國皇帝也會拿出“天朝上國”的姿態,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理念,去展開外交。

    有的時候,為了避免和周邊政權的衝突,甚至以外交的好處,使得其他國家不與中原王朝發生衝突,也是典型的死要面子活受罪。

    鄭和下西洋,算是中國古代一次比較有影響力的海上外交事件了。

    鄭和船隊能夠有如此大的成就,離不開當時明代的強盛,和造船業的發達,鄭和下西洋的船隊是十分龐大的,遠航時船隊多大百餘艘,相關隨從就帶27800人,船隻多達200多艘,而且船隻體積也是比較大的,其最大的寶船長 44.4 丈,寬 18 丈,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木帆船。鄭和七次下西洋,最遠到達紅海沿岸和非洲東海岸。

    鄭和為何要下西洋呢?

    其一,朱棣發動“靖難之變”,最後攻下首都應天,建文帝朱允炆火燒皇宮,最後不見了蹤影,朱棣即位,即明成祖。很多人都說朱允炆其實是亡命海外,於是朱棣怕朱允炆對自己的皇位構成威脅,就派鄭和下西洋,去尋找朱允炆。

    其二,明成祖朱棣為了宣揚國威,所以派鄭和下西洋。明成祖朱棣時期,經歷了“永樂盛世”,國力還是很強盛的。而且明代出現了早期的資本主義萌芽,羅盤的廣泛使用和航海業的發展,造船技術的革新,經濟和技術的發展,都讓鄭和下西洋成為了可能。所以,明初繁榮的景象,讓明成祖朱棣萌發了宣揚國威的想法,擴大大明朝的知名度,所以派遣鄭和下西洋。

    其三,明成祖想要一個穩定的周邊關係,這就需要一個人為之奔走,鄭和就是這個人。鄭和每到一個國家,就把明成祖的信交給國王,還有中國的陶瓷、絲綢等具有代表性的禮物,並表示大明朝想要和鄰國互通有無、友好往來的願望。這在一定程度上,確實是加強了兩個國家的往來,同時也安撫了鄰國,也減少了周邊的戰事。

    不管明成祖朱棣是因為什麼讓鄭和下西洋,在中國歷史上,這一壯舉,確實是達到了朱棣的目的,也讓很多國家知道了大明朝,也和中國建立了外交聯絡。

    鄭和下西洋的壯舉,為何會被明廷叫停呢?

    其實,鄭和下西洋在後期就已經受到朝廷的質疑,不止是明成祖死後不熱衷於下西洋,朱棣在位期間,就已經叫停了下西洋的程序,永樂十九年,北京皇宮三大殿火災,在古代皇宮起火被看作很嚴重的事情,當時朝臣就開始議論紛紛,朱棣下罪己詔,下西洋活動亦被暫停,第六次下西洋中途折回”。

    朱棣去世後,他的兒子明仁宗朱高熾也是下西洋的反對者,他在即位後當即下詔: “下西洋諸番國寶船,悉皆停止。如已在福建太倉等處安泊者,俱回南京,將帶去貨物仍於內府該庫交收。……各處修造下番海船,悉皆停止。”

    一直到明宣宗朱瞻基即位後,在宣德五年的時候,海外諸國與明朝的關係發生矛盾,很多國家已經不願意朝貢,在這樣的情況下,朱瞻基決定讓鄭和第七次下西洋,時隔多年,鄭和再次經過準備,有了第七次下西洋的活動。

    下西洋的目的也是為了交流發展、宣揚國威,在這次遠航中,鄭和都出色的完成了任務,鄭和因勞累過度於宣德八年(1433年)四月初在印度西海岸古裡去世,遺體埋葬於古裡。

    船隊由太監王景弘率領返航,宣德八年七月初六(1433年7月22日)返回南京。

    本來朝廷對下西洋活動一直存在巨大爭議,很多人都不同意持續開展這樣的行動,鄭和也是頂著巨大的壓力,在鄭和死後,明宣宗在船隊回國兩年後,也去世了,等到明英宗朱祁鎮即位後之後,也沒有繼續開展遠航。

    鄭和下西洋後,明廷不再開展海上外交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原因就是鄭和下西洋是極度耗費財力的。對大明朝而言,鄭和下西洋對政府財政是極大的挑戰,財政越來越入不敷出,在明宣宗期間,尚且有一定的國力,等到明英宗之後,國家經濟發生重大變法,尤其土木堡之變後,明朝的邦交政策也發生了變化。

    最後,明廷已經沒有能力來支援後繼的“下西洋”。

    不論如何,鄭和的去世對下西洋活動的持續開展都是一次重要的打擊,比較遺憾的一件事是,鄭和下西洋後,明朝控制的航線最後被葡萄牙人所佔據,在80年後佔領了澳門。

  • 2 # 荒野墨客

    明成祖死後,明朝的皇帝基本上都被大臣們所左右,儒家傳統保守勢力把持了朝政,這些個酸儒們一心只想做“賢臣”,對他們來說只要“天下太平”就萬事大吉了,怎可能支援巨能燒錢又有未知危險的“西洋之行”?時間長了,連鄭和下西洋的各種圖紙和記錄都被有心人故意銷燬了,後來的皇帝甚至都不知道此事,因為教皇帝知識的都是這類人。

  • 3 # 河半朝陽

    首先這個問題問的有問題,為什麼呢?

    第一:七下西洋前六次是朱棣主持的。

    第二:不是因為鄭和死後被叫停,而是宣德年間,朱棣早就死了,宣總沒有他爺爺的大志向,但是他是個好皇帝。

    1、鄭和第一次下西洋:永樂三年六月十五日。

    2、鄭和第二次下西洋:永樂五年九月十三日。

    3、鄭和第三次下西洋:永樂七年九月(1409年10月)。

    4、鄭和第四次下西洋:永樂十一年十一月(1413年11月)。

    5、鄭和第五次下西洋:永樂十五年五月。

    6、鄭和第六次下西洋:永樂十九年正月三十日。

    7、鄭和第七次下西洋:宣德五年閏十二月初六。

  • 4 # 最後的騎兵90

    七下西洋是明朝官方組織的壯舉,本身帶著目的性,卻不是為了開疆拓土,與哥倫布等人的殖民掠奪完全不同。

    鄭和,本姓馬,名三寶,具體經歷不詳,洪武是被閹割入宮服侍燕王朱棣,又稱‘三寶太監’,歷永樂、洪熙、宣德三代皇帝。

    一、鄭和七下西洋目的

    燕王朱棣皇位得來不正,打進南京後,沒有見到建文帝朱允炆,有人說葬身火海,也有人說趁亂逃出海外。

    朱棣為坐穩皇位。不得大開殺戒,將建文舊臣連根拔起,遷都北京。同時派心腹鄭和出海暗訪朱允炆。

    《明史·鄭和傳》: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蹤跡之,且欲耀兵海外,以示中國富強。

    鄭和出海首要任務是尋找朱允炆,次要才是宣揚明朝國威。

    二、鄭和之後,為什麼停止?

    從永樂三年(1405年)到宣德八年(1433年),二十八年間鄭和奉命七次代表明朝出使海外。

    鄭和出海,每次動輒萬人,大小船隻成百上千,中間也曾清剿過海盜陳祖義,也打擊過對明朝不敬的番國。

    很明顯,投入巨大,收益甚少,雖然諸多番國派出使臣嚮明朝表示臣服和嚮往,本著薄來厚往的原則,每次明朝不得不賞賜大量財物,反而給明朝帶來負擔。

    耗費大,沒有收益,虧本的生意誰還做,何況明朝自給自足,以天朝大國自居,對海權也沒意識,所以鄭和以後就此放棄。

    三、七下西洋的意義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在《皇明祖訓》中列出十五不徵之國,明顯是朱元璋為防止後繼之君濫用武力、窮兵竇武所做的決定。

    這不代表明朝不喜歡開疆拓土,而是以武力為後盾,本著以德化服眾的原則,透過與列國和平友好交往,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構建以明朝為中心實現世界大同的目標。

    鄭和七下西洋,也肩負著傳播華夏文化,宣揚中原文明,直接促進中外和平交流,商業貿易發展,如果不是後來實行海禁,明朝也不會敗的那麼慘。

    同一時期的哥倫布等人,典型的劊子手,靠殖民、掠奪各地,到處燒殺搶掠完成財富積累。

    明朝重視陸權忽視海權,鄭和七下西洋也是被動進行,得不償失的行動,短時間內讓世界認識大明,雖然有莫大的好處,卻沒能將其轉化為利益。

  • 5 # 溫讀

    在成祖期間,一個叫做鄭和的宦官,帶著中國的船隊,開始了浩浩蕩蕩的大航海旅行。有明確歷史記載的船隊人數編制有四次航海行動,而另外的三次航海行動則因為年代的久遠,再加上材料的丟失,已經無從知道這三次航海中的細節了,但是我們可以判斷的是,以可知的這四次航海編制記錄上進行推斷,每次鄭和帶領的人數為兩萬多人,而每次航海時的船隻,都是一個非常龐大的數字,是西方航海者們所羨慕和遠遠達不到的水準和規模。

    所以我們根據這些編制的規模,船隻的數量來判斷,每一次的航海,所消耗的人力、物力還有財力,都會是一個天文數字,每一次的航海都會使得明國進行一大筆的開銷。

    航海的目的

    明朝的大航海是一件非常值得我們中華民族驕傲的事情,因為這顯示出了當時我們中華民族的綜合實力,使得我們的航海歷史上,有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但是就關於明朝此次大航海的目的來看,具有很多種的說法。

    有人說,之所以朱棣會讓鄭和帶領這麼大的一支隊伍遠赴西洋,那是因為失蹤的建文帝。話說在朱棣靖難之役成功,順利的攻入了南京的明朝宮殿後,建文帝卻因為一場大火失蹤了,在知道自己的侄子失蹤後,朱棣的內心陷入了很深的糾結之中,因為他在攻入南京的時候,只想到了建文帝會死,還有會被活捉,但他的失蹤卻是成祖萬萬沒有想到的,在知道了侄子的失蹤後,成祖在第一時間內封鎖了這個訊息,他一方面直接對外稱呼建文帝朱允炆已經在大火中死去,而在另一方面派出了兩個人負責參與秘密尋找朱允炆的任務,而當時鄭和所負責的便是從海上進行尋找,正因為如此,才使得西洋只是下西洋,卻帶了大量的船隻,以及大量兵士的原因。

    而另一種說法是,朱棣之所以會讓鄭和去進行大航海,是因為他確實只是單純的想要展現自己大國的實力,讓西方的蠻夷對自己臣服,從而能夠讓當年大唐的榮光重現,然後由此便可以證明自己的政治才能,然後便可以向外界的文物百官宣稱和發出一種訊息,這種訊息便是我朱棣所做的比他朱允炆強了太多太多,我當皇帝才是最為正確的。

    為什麼在鄭和死後被叫停了

    首先,示意鄭和進行下西洋的是永樂皇帝,也就是在永樂年的事情,但是在第七次的時候確是在宣德年間,當時的皇帝已經不是朱棣了,正所謂一朝一個政策,一朝一個核心。說得通俗一點,當時啟動和贊同這個決定的是永樂帝,而這個時候永樂帝已經駕鶴西去了,鄭和的價值已經發揮完畢了,再說此時的新皇帝已經登基了,他覺得鄭和已經多次下過西洋了,所以就沒必要繼續進行了,所以才會被暫停。

    其次,當時朱棣一脈皇帝的皇位已經做的很穩了,他們不會再懼怕朱允炆在這個時候跳出來,挑戰自己家的權威了,所以才會在後來,宣德皇帝會將這個以尋找朱允炆為目的的行動取消了。

    最後,是因為每次進行航海的時候,所消耗的金額是巨大的,畢竟每一次發動的人數就有兩萬多,這兩萬多人在船上需要吃,還需要俸祿,而且他們的船隻還需要一定的維修費,久而久之就會成為大明朝一筆鉅額的開支,也正是因為如此,才使得宣德帝在後來取消了這個行動。

  • 6 # 小小小百科全書

    在我看來這場由朱棣主導並且支援的探索海洋的舉動完全就是為了和朱元璋做對。朱元璋時期由於在他爭奪天下的時候受到過來自海洋之上到攻擊。再加上明朝建立後東南沿海地區倭寇時常侵犯擄掠。所以朱元璋對於大海充滿了厭惡。也正因為這樣朱元璋才堅決要執行海禁。但朱元璋這種做法完全是因噎廢食之舉。不僅會使自己孤立於世界之外接觸不到新鮮事物。還容易限制自身的發展速度。所以朱棣繼位後決定改變這一做法。一方面是為了拓展外交,另一方面就是為了和朱元璋做對。你要禁海我就開海。

    朱棣時期明朝的造船技術和科技條件還有經濟實力都達到了當時世界的頂峰。所以說當時的明朝是完全有能力對外拓張的。對外擴張的意圖就是侵略就是佔領。就是為了獲得足夠的利益。這才是開拓的本質。事實上剛開始朱棣做的確實很不錯。在鄭和下南洋之前朱棣先派了尹慶出使了古裡和滿加次。也就是現在的印度南部地區和馬六甲地區。之後又派人出使了爪哇和蘇門答臘。甚至在鄭和下西洋初期朱棣還發動了遠征安南,把安南納入到了中國的領土範圍內。安南也就是現在的越南。當時明朝最南邊可以控制到馬六甲海峽的位置。

    本來以這個擴張速度一直進行下去。很可能中國就是世界上第一個開始殖民統治的國家。也就沒有後來英國,葡萄牙,西班牙什麼事了。但明朝之後的發展就完全跑偏了。從鄭和下西洋之後,明朝做的不是征服和掠奪。而是以物換物!!去和南洋國家做生意去了。這就十分的讓人費解。原本十分完美的侵略佔領然後剝削的政策,突然之間就變成了一趟和平之旅。估計當時南洋國家都是滿腦袋問號。畢竟弱肉強食是自然界的規律。而明朝空有強大的武力缺沒有進行掠奪,而且還是攜帶絲綢瓷器走一路送一路。簡直就是個冤大頭。

    貌似中國的朝代很少懂得戰爭的意義的。原本憑藉朱棣時期的武力,明朝完全可以控制整個東南亞地區。但是朱棣並沒有那麼做。而是去顯示了一下威嚴。炫耀一下大國風範禮儀之邦。錢是嘩啦啦的往外流,但顆粒無收。也難怪後來的下南洋之旅被摒棄了。畢竟沒有好處的事情長久不了。而且這裡必須要再吐槽一下儒家文化思想對於中國的毒害。就是儒家這一套假仁假義的思想說法害了中國。否則朱棣下南洋帶去的就是刀劍,帶回來的應該是財富。而不是帶去滿船的絲綢瓷器。帶著一些不值錢的土特產回來。原本可以率先稱霸海洋的明朝變成了後來任任剝削的角色。總的來說儒家思想害人不淺,硬生生把狼性給磨沒了。沒了狼性的狼那就只能成為受人欺凌的小綿羊。

  • 7 # 城市百說

    首先你要知道鄭和為什麼要下西洋,才能知道為什麼停下來了。

    為什麼?鄭和下西洋原因之一是去找建文帝朱允炆的,因為是他奪取了朱允炆的皇位,被奪取皇位後奇怪的是朱允炆一夜消失的無影無蹤,隨和朱棣到處找他,有一次他聽說朱棣在西洋,於是便派鄭和下西洋去尋找。鄭和七下西洋也沒找到。2.鄭和下西洋原因之二,宣揚明朝國威,由於自己的皇位是奪過來的,朱棣急於樹立威信,於是就叫鄭和帶著禮物七下西洋遊說各國,希望大家支援他,而當時明朝十分強盛。

    而當鄭和死後,找了這麼多次也沒找到,朱棣慢慢放棄了,同時明朝國力不那麼強盛了,下西洋真的是耗費了巨資,所以慢慢地也就取消了下西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洛倫茲變換怎麼推匯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