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籃球滾球

    龜的壽命為什麼特別長? 在動物世界裡,論壽命當推龜最長了,所以龜有“老壽星”之稱。 那麼,龜的壽命究竟有多長呢?有記錄的一隻最長壽的龜,共飼養了152年,它的壽命至少152歲。根據報道,一位南北韓漁民在沿海抓住的一隻海龜,長1.5米,重90公斤,背甲上附著許多牡蠣和苔蘚,估計壽命為700歲。可是在龜類王國裡,不同龜種壽命長短不一,有的龜能活100歲以上,另一些龜只能活上15年左右。即使是一些長壽的龜種,事實上不可能都“壽長百歲”的,壽命也有長有短,因為從它們誕生的那天起,疾病和敵害時刻在威脅著它們的生命。 人們雖然都知道龜是長壽動物,但是對龜的長壽原因卻知道得很少。國內外一些科學家對此已列為研究課題進行探索,用作研究人類長壽的極好的動物模型。根據現有研究,龜的長壽原因還說法不一。 有的科學家曾經提出,龜的壽命與龜的身體大小有關,龜體大的壽命就長,龜體小的壽命則短。有記錄可查的長壽龜,例如象龜和海龜都是龜族中的大個子,前者是世界上最大的陸地龜,後者的個兒都很大。但是上海自然博物館的動物學家不同意這一觀點,因為該館有一隻儲存著的大頭龜標本,論個頭遠不如象龜和海龜大,可是它的背甲上刻有“道光二十年”(1840年)字樣,這分明是為了記事用的。這一年,中國發生了鴉片戰爭。這隻大頭龜是1972年在長江裡捕獲的,從刻字那年算起,到捕獲的時候為止,這隻龜至少已活了132年。 有些動物學家和養龜專家認為,以植物為食的吃素龜的壽命,一般要比吃肉和雜食的龜類的壽命來得長。例如,生活在太平洋和印度洋熱帶島嶼上的象龜,以青草、野果和仙人掌為食,壽命特別長,可活300歲。但是另一些龜類研究人員卻認為不一定,比如以蛇、魚、蠕蟲等動物為食的大頭龜和一些雜食性的龜類,壽命也有超過100歲的。 最近,一些科學家還從細胞學、解剖學、生理學等方面去研究龜的長壽秘密。有些生物學家選了一組壽命較長的龜和另一組壽命不太長的普通龜,作為對照實驗材料。研究結果表明,一組壽命較長的龜細胞繁殖代數普遍較多,而另一組壽命不太長的龜其細胞繁殖代數普遍較少。這說明,龜的細胞繁殖代數的多少,同龜的壽命長短有密切的關係。有的動物解剖學家和醫學家還檢查龜類的心臟機能,把龜的心臟離體取出後,竟然能夠跳動整整兩天之久。這說明龜的心臟機能較強,同龜的壽命較長也有直接關係。從整體上來說,龜類的長壽,同它們的行動遲緩、新陳代謝較低和具有耐飢耐旱的生理機能有密切關係。 總之,科學家們從不同角度探索和研究龜的長壽之因,所得的結果也是眾說紛壇,莫衷一是。至於究竟是什麼原因,還有待於進一步研究。 烏龜縮在堅硬的甲殼裡,行動緩慢,因而體能消耗極少,龜積累了足夠的養分,可以長時間不進食

  • 2 # 艾特狂人

    大象每分鐘心臟跳動40次,壽命大約80年;心臟跳動很快的獵豹,壽命約為20年,烏龜壽命在百歲以上。那麼是不是就可以得出一個呼之欲出的結論:運動折壽,心跳快折壽,生命在於靜養。

    其實對於絕大多數的哺乳動物而言,的確是這樣。各種哺乳動物一生中的心跳次數基本相近,約 25 億次。

    比如老鼠,每分鐘心臟跳動450次,壽命只有一年。

    但對於我們已經掌握科學的人類而言,卻是例外。

    心跳快的動物壽命短, 那奧運健兒怎麼辦?

    人類相比其他動物不遵從這個自然規律

    正常成年人安靜時的心率在60~100次/分之間。國外一項研究對年齡在35~84歲的人群進行了26年跟蹤調查,結果表明,隨著心跳次數加快,死亡率呈大幅度上升趨勢,男性人群尤為明顯,當然心率過慢也不利健康。

    真的是這樣嗎?根據國內的大規模樣本調查也發現,心率過快的人壽命比一般人要短。相比之下,心跳60次/分的人壽命高於70次/分的人,而心跳70次/分的人壽命又高於80次/分的人。

    那麼我們的奧運健兒們,是不是就折壽了呢?也不是的。

    2012 年發表在《英國醫學雜誌》的論文表明,奧運會獎牌得主比大眾對照人群平均多活 2.8 年。

    而越來越多的資料也顯示:運動是能延壽的,但不是長期高強度的運動。

    2012 年,哈佛大學的研究者透過對近 650 000 名 40 歲以上的人幾十年的隨訪資料研究表明:

    每星期快走 75 分鐘,相對於不運動的人,平均延長壽命 1.8 年;

    每星期快走 150 分鐘,平均延長壽命約 4 年(3.4~4.5 年);

    經常運動並且保持正常體重的人,比不運動的肥胖患者壽命長 7.2 年。

    至此,運動折壽就成了謠言,而對於廣為流傳的心跳快則壽命短僅適用於其他哺乳動物了。

  • 3 # 我要當個瘦子

    烏龜長壽的原因是烏龜的生長週期慢,而且烏龜胚胎細胞分裂的代次能達到110代左右,烏龜還要冬眠等。

    一、烏龜有一副堅硬的甲殼,使其頭、腹、四肢和尾都能得到很好的保護,以免受外界的傷害。同時,烏龜還有嗜睡的習性,一年要睡上10個月左右,既要冬眠又要夏眠,這樣,新陳代謝就顯得更為緩慢,能量消耗極少。

    二、在人和動物的細胞中,有一種關於細胞分裂的時鐘,它限制了細胞繁殖的代次及其生存的年限。人的胚肺纖維細胞,在體外培養到50代時,就再難以往下延續了,而烏龜可以達到110代。這說明,龜的細胞基因程式設計屬於可以控制衰老的分子程式設計型別,有著較高的抵抗生物衰竭的能力。龜細胞繁殖代數的多少,同龜的壽命長短有密切的關係。

    三、龜的心臟離體取出後,竟然能夠自己跳動24小時之久,這說明龜的心臟機能較強,這對龜的壽命起重要的作用。

    四、龜因沒有肋間肌,所以呼吸時,必須用口腔下方一上一下地運動,才能將空氣吸入口腔,並壓送至肺部。烏龜呼吸時,頭、足一伸一縮,肺也就一張一吸,這種特殊的呼吸動作,也是龜得以長壽的原因。

    五、龜體內沒有致癌因素,所以是不會產生癌變的。

    六、龜的新陳代謝緩慢,龜腦能使龜體新陳代謝的速率降低90%,使龜進入假死狀態,烏龜厚厚的甲殼能保護它的內臟。

    透過健身達成健康是一個長時間的系統性工程,不僅包括健身房裡面的運動訓練,還包括平常的日常起居,飲食習慣,工作方式,精神心情甚至氣候因素等的配合。要達到理想的事半功倍的健身效果,就需要整個生活方式的變化來配合和協調健身運動。

    健身的生活是一種有責任感的生活,責任就是對自己身體負責的態度。很多人以為沒有時間,就無法進行健身了,這是不對的,時間總是有的,就看是否有習慣去擠。擠時間不僅是擠的大塊時間來進行健身運動,其中也包括多種的合理利用各種碎片時間進行健身。

  • 4 # 心軟是不公平的善良z

    我一直也是這個說法,很多人並不理解,生命本在於靜,運動的好處是代謝加快抵抗力加強,可以有效對抗疾病和快速治癒,代價就是消耗。其實打個比方就懂了,人和汽車一樣,放著不開壞的快,但是你天天使勁開報廢也快。

  • 5 # 運動規劃師Patrick

    形形色色的運動方式取決了你想要的運動效果,如果你注重的是肌肉,那麼你就要針對你的身體六大肌肉群去鍛鍊。如果你注重的是減脂,那麼你就要針對脂肪的燃燒去鍛鍊。靜下心來想一想,我們為什麼要拼命的鍛鍊?再苦再累也要咬牙擼鐵?說白了我們都想要一個自己滿意的身體,只有這樣你才能提升你的生活質量,只有你身體健康才有福去享受充實的人生。

    所以烏龜的壽命在長壽那也是其基因所影響,它也不能站起來擼鐵不是!那是忍者神龜!而我們人類運動健身的原則是什麼?就是為了健康,為了和家人和和睦睦的幸福生活,為了自己有一個美好的人生。

  • 6 # 雄鷹武道

    烏龜長壽的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有堅硬外殼,使頭、腹、四肢及尾巴得到保護,不受外界傷害。

    其二烏龜生長期慢,它的胚胎細胞分裂的代次能達到110代左右,而且還有嗜睡習慣,一年有十個月在冬眠夏眠。

    其三是烏龜的心臟離體取出之後,竟然能自己跳動24小時。

    其四烏龜體內無致癌因素,所以永遠不會產生癌變。

    其五是烏龜新陳代謝緩慢。

    從烏龜長壽的原因我們要把握的運動健身的原則是:

    多做有氧運動,加強心肺功能鍛鍊,還要多抻筋,俗雲“筋長一寸,壽長十年。”鍛鍊要適度,儘量不做刡烈運動等。

  • 7 # V健身問答

    運動靜養和長壽的關係,是長久以來養生專家及人們關注和議論的問題。觀點不同,但都有道理。

    事物都是一分為二的。這句話永遠不過時,任何事物都是相對而言的,就是說有個度的問題,掌握好度為好,過度就不好,“物極必反”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事物的生髮乃至衰亡都有一定的規律,違背了規律則是與願反。生命在於運動,長壽又取決靜養。超強體力運動,和經常不動,都不可取。也不用拿某個事例去證明,如運動員多不長壽或退下來以後疾病纏身,或烏龜不運動很長壽等,不能用這個個例去套。

    總之,只要遵循自然規律,勞逸結合,動靜結合,合理膳食,作息規律,心態良好,就能夠健康長壽。轉推薦長生不老三七分:1,吃飯,三分肚飢七分飽。2,菜餚,三分鹹度七分淡。3,睡覺,三分晚起七分早。4,穿著,三分涼爽七分暖。5,鍛鍊,三分運動七分逸。6,做事,三分工作七分閒。7,外出,三分坐車七分走。8,健身,三分娛樂七分練。9,飲食,三分葷菜七分素。10,遇事,三分急切七分緩。11,情緒,三分憂慮七分歡。

    談起這個問題,不由得讓人很多年前牛群、馮鞏合說的一個相聲《無所適從》。裡面諷刺了一個養生刊物《活得倍兒長必讀》,經常說一些自相矛盾的養生觀點,讓讀者無所適從。

    其中就有兩個對立的說法:一個說生命在於運動,一個說生命在於靜止。而且還用了烏龜因為一動不動還能活千年的段子。顯然,這個調侃的段子說的並不是正確的觀點。雖然後來有人用這個段子為靜養可以長壽作為支援,其實這完全是個笑談:因為烏龜和人根本就不是一個物種,毫無可比性。而且烏龜長壽的原因與其基因和身體結構的特殊性都有直接的關係,是否運動並不是烏龜長壽的條件。而人的生理結構和烏龜完全不一樣,所以二者根本就無可比性。

    這樣說,那很多“懶人”就樂了,剛好給自己不運動的理由。而許多運動狂肯定就不爽了,說運動員在平時的心率,不是比普通人慢麼?不過,現實的問題是,不管他們跑得多快、竄得多高、肌肉多大、拳頭多硬,長壽的到卻是不多。難道真的是生命都被劇烈運動給提前透支光了?經驗證明,青壯年時代越顯得比普通人威猛的,到了中晚年越 比普通人衰敗得快得多。據統計,全世界的體育運動員,平均壽命才 55歲。

    除了練太極拳的,全世界的武術家,長壽的也不多。因太極拳屬氣功中的動功,講究“三調”,即:調身、調意、調息,這其實是動靜結合。畫家、書法家、學者、普通的農民等職業群體長壽的比例都蠻高,他們都是相對好靜的、安逸的或動靜結合的。說直白一點,人的一輩子,心跳次數是有限度的,達到了一定次數的心跳,生命也就到頭了。臺灣作家李敖說:他媽媽整天躺在沙發上看電視,從早到晚喝可樂、咖啡、沙糖包子,愛吃高碳酸食物,活了90多歲;其爸爸,對生活很講究,才活 50多歲。美國前總統羅斯福,他手下有三個副總統,其中一個副總統叫伽俐,不運動,典型的胖子,保健醫生一直勸他要科學飲食,多運動,但他就是不聽,結果,保健醫生都死了,他還活著,活了 105歲。

    運動不會損耗壽命,反而延長壽命如果真的如篇頭帖子所說「運動折壽」,那麼似乎可以推斷出以下兩條結論:運動員,應該比普通大眾壽命短?經常運動的人,應該比不運動的人壽命短?其實我們可以找到不少文獻,來告訴你什麼是真相:1. 奧運會金牌得主活得更久2012 年發表在《英國醫學雜誌》的論文表明,奧運會獎牌得主比大眾對照人群平均多活 2.8 年。有人可能會反駁說,並不是所有的奧運會專案運動都很激烈,比如射擊。那麼如果運動折壽,激烈的環法腳踏車比賽,參賽選手的壽命應該比普通人短吧?運動長壽,是說人體器官需像機器那樣定期進行執行,要不然時間長了,便易造成功能減退,發生問題。所以,適當運動,於人體存在不少好處,如:可增強免疫力,有利骨骼活力等。隨人們生活質量提高,不少人攝取營養過多,這種情況,需透過運動來防止營養堆積,出現三高情況,進而預防心腦血管病症、痛風等,防止人壽命縮短。若運動過量,不僅無益,反而於人體有害。有些人因過度運動,造成跟腱、膝蓋等部位損傷,嚴重的橫紋肌溶解,還有些人不根據自身情況,在不適宜自身條件、體力情況下,過度運動,導致猝死。

    那麼運動還是靜養哪個讓人更長壽呢?這個事不能拿格言作為證據。

    同一件事,同一個說法,經常會有意思完全相反的格言,我們應該要看有沒有科學證據。大規模的人群調查,基本生活條件差不多的情況下,經常運動的人和不做運動靜養的宅人對比,透過對比他們的身體狀況,我們看看壽命情況和生活質量如何。

    為什麼說是生活質量呢?由於現代醫學的進步,很多過去的不治之症都可以透過藥物控制,延長壽命,比如以前的消渴病就是糖尿病,在沒有降糖藥和胰島素髮明之前,就是等死,併發症非常痛苦,失眠,截肢,腎衰竭死亡。而現在雖然得了各種糖尿病痛風高血壓血脂異常等慢病,也不至於減少很多壽命,但是經常奔波在家庭和醫院之間,靠藥物維持的生活質量並不高,有效的健康壽命還是五六十歲。雖然預期壽命超過75歲,但質量並不高,開個玩笑:吃的藥比吃的飯還多。

    長壽在於靜養,並不是說排斥運動。靜養並是不排斥適當的鍛鍊,比如太極、瑜伽等,快走也可以,但千萬彆強制自己練出來的一塊塊“發達的肌肉”。是否人人都要運動?是否人人都適合運動?從辨證的角度看,很顯然,是要因人而異、區別對待的。有些人,是不適合運動的。比如:體質虛弱者,就不適合運動。

    因為人的元氣是有限的,對於體質虛弱者,若參與運動,必將耗損更多的元氣,使身體虛上加虛,雪上加霜,得不償失!這種體質虛弱者,其實只需要靜養就夠了。再比如:肝病、腎病患者,若參與運動,必將加重病情,使之惡化。這類病人也只適合靜養的。首先,運動長壽主要基於人體的各個器官都需要像機器一樣定期執行,否則長久不用就會功能退化或出現問題。因此,適度運動對人體是有很多好處的,比如提高免疫力,加強骨骼的活力等等。

    而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人都會攝入過多的各類營養物質,而只有運動才能避免營養物質過多堆積於體內,才能避免造成血糖、血脂、血壓三高,進而避免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痛風等疾病,而這些疾病是造成很多人縮短壽命的罪魁禍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蘇軾石菖蒲讚的寫作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