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魏博鎮節度使王前策

    要看從哪方面來說了。

    如果是從軍事角度來說,土木堡之變,因為種子將軍軍官戰死太多。以至於明朝和蒙古諸部落的攻防關係從主動出擊,變成了被動防守。

    如果從明朝國運來說,和後來的嘉靖萬曆時代來說,土木堡之變還不能算是改變明朝國運走向的一場軍事失敗。到了後來,明朝依然可以對蒙古各部形成軍事威脅的力量。直到後金崛起。

    如果我們把眼觀放的遠一些。在西方地區,當1449年的土木堡正在摧毀大明王朝可以向西擴充套件的道路、那僅僅4年後,1453年,君士坦丁堡的陷落,讓歐洲人不得不完全依賴海運開闢對世界貿易的開始了。因為路上交通被打斷了,蒙古人在打敗明朝軍隊後,完全可以安心的向西部發展自己的勢力了。

    一定要說土木堡之變的惡劣後果,那大概就是皇帝的獨裁政治,在土木堡之變上演了。如果內閣可以組織阻止皇帝親征,那很多事情的未來就不好說了。因為就在土木堡之變不足八十年之後,明武宗又自以為軍事實力過人,時不時帶上一幫軍隊找蒙古人打架去了。

  • 2 # 使用者6001931157541

    很多人把土木堡之變,稱之為明英宗的一大敗筆,為後人所詬病,但是,任何事情都要辯證的看待,其一,當英宗知道瓦剌南侵之後並沒有畏懼,而是表現強硬,決定御駕親征,且不論戰爭的勝負如何,一位皇帝能有如此的勇氣和魄力,僅此一條就足以羞死很多帝王了,其二,當時大明的主力軍隊正在南方平叛,而在京城的不過是些守備部隊,瓦剌的兵馬也足有13萬,而且都是能征慣戰的勁卒,英宗集結的兵馬雖然是20萬但是除了京軍三大營,其餘的兵馬久疏戰陣戰力與瓦剌相比稍差一些,其三,英宗雖然在土木堡之戰中被俘,但是其並沒有失去大明天子的氣節,是值得肯定的,另一方面,由於英宗的錯誤指揮使戰爭失利,使明軍損失慘重,從此大明對瓦剌等北方蒙古勢力開始採取守勢,大修邊牆,因此土木堡之變也成為明朝由盛轉衰的轉折點。

  • 3 # 音樂小妖

    在中國的大明朝裡,有一位皇帝連繼兩次成為皇帝,聽起來好像有點搞笑,但是實情就是如此,那就是明英宗朱祁鎮。

    可能是在自己很小的年紀就已經成為了皇帝,所以朝中大權一直都沒有在自己手中,而是由太皇太后張氏來把持,而朝中的輔政大臣也就是由楊士奇、楊榮、楊溥等人來主政。

    雖說朝中一直比較穩定,但是早早就成為皇帝的朱祁鎮相當的不滿,畢竟自己可是皇帝,身為天下的掌權者,自己在朝中說話不是要經過張氏的同意,就是三楊出來說三道四,反正怎麼也讓朱祁鎮不痛快。

    不過這種不痛快很快就過去了,畢竟太皇太后年事已高,沒過幾年就已經去世,所以當朱祁鎮真正掌權後,果斷把所謂的三楊都給清理出了朝堂之上。

    可是這件事也不是沒有代待的,畢竟單靠皇帝一個人是不可能鬥得過這三個輔政大臣,所以就有一個關鍵人物出現了,那就是太監王振,說實話這個太監還是很有頭腦的,最起碼在朝中內鬥的時候相當的給力。

    楊士奇等大臣就是被王振給鬥敗的,於是朱祁鎮開始了自己的真正皇帝生活,可以說從這一刻開始那就是一言九鼎,也可能是在與三楊鬥爭中的勝利,讓朱祁鎮認為自己是不可多得的明君,所以明英宗打算再當一下名將。

    畢竟朱元璋的子孫們都有一個當將軍的夢想,於是在正統十四年的時候,聽從了王振的安排,打算跟瓦剌人好好的交流一下自己是如何一步步成為一個成功的皇帝的。

    但是明英宗的實際戰鬥水平可能就處於紙上談兵的那個程度,而紙上談兵又分為好幾種,一種是隻會紙上說,俗稱鍵盤俠,另外一種就是多少有點實際能力,但是經驗不足,比如趙括,還有一種就是紙上會說,實際上會應用,那就是韓信。

    很可惜明英宗的水平連趙括都不如,人家不管怎麼著還打了一場仗,可是明英宗連敵人的影子都沒有看到,就因為糧草等原因不得不班師回朝。

    可是回個京城也不能順當一點,非要去王振的家鄉看一眼,說白了就是給王振的臉面上加點光,畢竟王振身為一個太監能走到這一步也算是光宗耀祖了,但是意外發生了,明英宗因為轉圈子,回朝的行程慢了很多,被後面的瓦剌給捉住了。

    這下子好像事情給玩大了,不過對於大明朝來說雖然事大,但是也不是沒有解決方法,比如再立一個新的皇帝就可以了,而朱祁鎮就開始安心的在瓦剌當階下囚。

    可以說這一切看起來都是那麼的合情合理,而且被罵的最狠的就是王振,但是這麼大一場意外,只是一個太監就可以決定的嗎?如果說他真有這麼大的權力,直接就帶人回自己的家鄉去耀武揚威去了,還用得著讓皇帝給自己壯膽量嗎?

    其實這一切都是明朝的文官集團所設下的一個陰謀,說實話當時的明朝中武官還是佔了很大的一個份量,而文官們雖說也受重用,但是用不用就是皇帝的一句話的事,沒看到三楊在朝中多麼威風,可是皇帝的一句話還是讓他們直接告老還鄉了嗎?

    所以這件事的起因就是文官當中的于謙開始給明英宗使用了激將法,反正就是明朝的創始人朱元璋是如何一步一步的打天下,後來的威名如何發何之類的,說的明英宗很是心動。

    再加上打仗這種事對於武將來說都是好事,只有不斷的戰爭才會有大量的功勞,自己才會升官,於是明英宗膨脹了,認為自己就是一個名將,如果自己帶兵出征很有可能再現朱元璋的輝煌。

    於是這次的土木堡事件就這樣產生了,要知道武將們自己在外打仗和帶著皇帝打仗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概念,很多情況下打不過就會先退兵,打得過就直接再打一波,戰場上的事是一種很靈活的戰鬥方法。

    可是明英宗的親自到來,讓這些武將完全放不開手腳,說實話哪怕這場戰鬥輸了,自己也不能退,不然死得人就不是自己一個將領了,而是自己的全家老小。在這樣的情況下大量的武將因為保護皇帝而戰死,最終讓整個戰鬥出現了大亂從而造成了戰爭的失敗。

    本來這個時候失敗了就該回到朝中重整旗鼓,等來日再戰,但是明英宗的面子放不下呀,畢竟這只是一個戰場新丁,而且身為一個皇帝親自帶兵打仗,結果卻是打敗了,這讓皇帝的面子放哪裡。

    所以在這個糾結與猶豫的時候,正好有人給王振出了個主意,那就是回自己的老家一躺,這樣也不算是退兵,本來這是一個好方法,但是王振顯然低估了這件事當中的某些陰謀,所以當明英宗真的跟王振回他的家鄉一次後,被後方的瓦剌大軍給追了上來,直接被捉了。

    說實話在京城的于謙早就想好了所有的一切後果,等明英宗被捉的訊息傳來後,果斷私立明代宗為新的皇帝,並且開始給之前的事算總賬,比如那些武將與太監是如何蠱惑皇帝出去冒險的,這些人全部要被拿來問罪。

    在經過這一次的風波之後,整個大明的武官實力可以說倒退了無數步,這也是大明朝到了後期沒有像樣的武將給自己守天下是主要原因。

    可以說土木堡之變說白了就是文官集團的一場陰謀,一次將整個武官集團全部給打回了原形。

  • 4 # 明月走走看

    此戰是元蒙最強部––瓦剌部,在分裂的諸兄弟部落前的立威、立盟之戰。

    瓦剌也先以邊貿吃虧為由、想攜百餘年前蒙古鐵騎之餘威,重建成吉思汗之統一大蒙古,繼而鯨吞天下。

    也先這個想法很好。

    脫脫不花笑著說你行你上啊!

    也先上,與朝廷內部派系傾軋的明軍戰於土木堡。

    明軍大敗,皇帝被俘,帝國幾十上百位最能打仗的現役、後備將領全部戰死,明軍自此落入文臣之手……

    也先一看,喲呵,花架子啊!接著幹,一下子就幹到了京師城下。

    話說北京城牆高又大啊,也先直接被防守反擊大師于謙乾死了兩個親弟弟……

    也先和鐵木真、忽必烈之間,只差一個于謙。

    後來的事大家都知道了,也先敗回蒙古,沒多久就和脫脫不花起矛盾,先後被殺,蒙古逐漸崩碎。

    土木堡之戰的意義在於,沒有一個獲勝方,兩邊都是失敗的,蒙古碎了,大明再無統御萬軍之將,文官掌軍。

    問題是,東北的女真人看清了大明的花架子,開始各種折騰各種騷操作……

    一直到1644年,你懂的。

  • 5 # 華夏燈塔

    官僚集團是土木堡之變的策劃者和最大贏家

    土木堡之戰為什麼會輸呢?因為皇帝利用軍隊,打擊走私活動,嚴重損害了官僚集團所主導的那個利益複合體的利益。所以官僚集團時刻想摧毀皇上的嫡系軍隊!要怎樣才能摧毀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軍隊,帝國的陸上霸權呢?

    我們先來分析下戰爭雙方的實力與力量組成結構。在皇帝陣營這邊,也就是我方,由皇帝、錦衣衛、太監、皇帝嫡系軍隊、老百姓所組成。我方的戰略訴求是,天下太平,人人都能過上好日子。

    關於明朝的閹黨,也就是太監,這裡要講講。前面說了,錦衣衛並非太監,而是皇帝的禁衛軍所組成的監察機構。到了明成祖時期,成祖靠謀逆上位,所以他的不安全感非常強烈。一方面他並不是完全信任錦衣衛。另一方面,他要做到絕對的控制。而錦衣衛因為不是太監,不能入內宮,不能隨喊隨到,這讓他感到不安全。所以才設立了東廠這個太監機構。太監和錦衣衛一樣,都是皇帝用來控制官僚集團的監察機構和組織,也是對皇帝最忠心的人。

    所謂太監,太,極致的意思,直接受命於皇帝,體現著最高的權威。監,監察的意思。監誰呢?當然是監察官僚集團。後世太監被醜化,是因為太監是官僚集團最痛恨的一個組織。官僚集團掌握了輿論和媒體,自然要極力醜化他們最憎惡的敵人。他們不僅醜化太監,還醜化明朝所有的皇帝。實際上,明朝的皇帝和明朝的太監,根本不是他們說的那樣的卑鄙無恥。真正卑鄙無恥的,是官僚集團的那些人。

    敵方,由文官集團、非皇帝嫡系武官集團、夷狄、資本家們所組成。敵方的戰略訴求是:資本。通俗的說,也就是賺錢,賺錢,賺更多的錢。誰阻擋他們賺錢發財,誰想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誰就是他們不共戴天的仇人。這是什麼精神呢?對了,這就是資本主義精神。

    設計這個局,關鍵在哪裡呢?在於殲滅皇帝所直接控制的嫡系部隊,這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路上武裝力量。因為這支武裝力量的存在,一方面,他控制了陸上絲綢之路,讓資本家們無法和北方的夷狄自由貿易。另一方面,官僚集團總是擔心,這支武裝力量,早晚會南下,打擊他們的海上走私貿易。

    長城的存在,並不僅僅是為了軍事防禦。主要是為了控制貿易,有了長城,就可以永遠佔據和夷狄貿易的主導權和主動權,具有絕對的商品定價權。從這點看,修建長城並不是賠本的買賣。或者說,長期看,長城的修建成本,都攤銷成了對夷狄所間接徵收的商稅。

    北方夷狄,為什麼總是要不顧一切的入關,為什麼如此痛恨長城的存在?因為只要越過了長城,他們就可以不再被徵收高昂的商稅。表面上看,中國的朝貢體系,是厚往薄來,實際上並非如此。因為一直厚往薄來下去,金銀都必將有耗盡的一天。為什麼中國反而積累了越來越多的金銀了呢?秘密就在於對貿易的絕對控制權:給商品定價,壓低夷狄的商品價格,抬高中國的商品價格。如果夷狄不接受這個議價,否則就不開關互市。不開關互市,夷狄的牛馬羊就會被大雪凍死,他們不買我們的糧食過冬,人也會餓死。所以他們沒有選擇的餘地。

    不僅夷狄們痛恨長城,而且國內的資本家們,更痛恨長城。開關互市,最大的獲利者是朝廷。不僅夷狄那邊需要交稅,國內做進出口貿易的資本家,也要交稅。資本家痛恨長城,怎麼辦呢?他們就會用資本的力量,買通邊軍,買通地方政府官員,給他們提供走私通道。

    北方的陸上走私貿易,越來越猖獗。為了打擊這種走私貿易,明英宗便決定北伐。史書上說,明英宗是受了太監王振的蠱惑,實際上,這並不是哪個人隨便講幾句話,皇帝一時興起就決心北伐,而是大背景使然。如果再不打擊這些嚴重的走私活動,那麼長城就會形同虛設,朝廷的稅收也會受到損失。

    但是明英宗決定北伐這件事,他對自己的敵人,認識得不夠充分,準備的也更加的不夠充分。打擊走私,並不僅僅損害蒙古人的利益,還會損害國內資本家的利益,損害官僚集團的利益,損害邊軍所代表的武將集團的利益。

    而天真的明英宗認為,他的敵人只是蒙古人,以強大的明軍,消滅那點蒙古人不過就是吃盤點心。於是,在戰爭的剛開始,他就一步步鑽進了那個複合利益集團所設下的陷阱,成為一場驚天大陰謀的受害者,更是讓帝國的嫡系精銳毀於一旦。

    官僚集團,先以錯誤的軍事情報,把明英宗的嫡系軍隊,送到錯誤的戰場,根本沒有遇到也先的主力。接著,官僚集團在後勤上,切斷明軍後勤補給。餓的飢腸轆轆的明軍,實在沒有力氣行軍,不得不撤軍。在撤軍的路上,官僚集團再次給出錯誤的軍事情報,讓明英宗在土木堡這個絕地安營整頓。對整個計劃一清二楚的蒙古人,則事先切斷了水源。又餓又渴又冷的明軍,不要說能打仗了,能維持正常的生命體徵就已經不錯了。

    見明軍徹底失去士氣,也先帶領蒙古人,嚮明軍發動了總攻,皇帝的嫡系精銳部隊,喪失殆盡。是明軍打不過蒙古人嗎?根本不是。以當時雙方的戰鬥力而言,在正常情況下,也先的那兩萬蒙古士兵,只不過是明軍的點心。而在土木堡之變,明軍在交戰之前,已經喪失了戰鬥能力,他們太餓了,太渴了,太冷了,太絕望了。

    在土木堡之變的整個過程中,邊軍將士,對王師被困被殲,全程無動於衷。他們有能力救援,也有能力從也先的後方發動攻擊。但是他們什麼也沒做。為什麼呢?因為邊軍也是這場驚天大陰謀的參與者,蒙古人是他們的盟友。

    土木堡之變之後,皇帝的嫡系部隊被全殲,三大營全軍覆沒。官僚集團,隨即控制了軍隊。很多人覺得困惑,為什麼在土木堡之變之後,明朝後來一直再也沒有能夠全勝北方的蠻夷。

    真正的答案,並不是軍備不如蠻夷,而是官僚集團所掌控的軍隊,和北方的蠻夷是盟友關係,並非敵我關係。同為走私的參與者和獲益者,官僚集團所控制的軍隊,和蠻夷軍隊打仗,只是表面上演雙簧給皇帝看,順便再養寇自重多騙點皇帝的錢。自己人打自己人,怎麼可能會真打呢。前後土木堡之變,後有薩爾滸之戰,都是同樣的套路。官僚集團借蠻夷的軍事白手套,來消滅帝國的軍事力量。蠻夷和他們是友軍,皇帝才是他們的敵人。

    皇帝的嫡系精銳在土木堡一役,全殲。明成祖的超級大手筆,幾代人經營了上百年的海權陸權雙霸權,一朝淪喪。真的是敵人太強大嗎?根本不是。不論是也先,還是努爾哈赤,還是倭寇,還是葡萄牙人,實際上都不堪一擊。是很多人根本沒有認識到,敵人不在境外,敵人在我們的心臟裡:官僚集團。

    在敵我都不分的情況下,並且敵人的首腦還處在自己的心臟。我們的一切,敵人都知道。敵人的一切,我們都不知道。我們只能沿著官僚集團設計好的陷阱一步步跳下去,去指定好的獵場成為蠻夷的獵物。這樣去打仗,跟送死又有什麼區別呢?有這樣一個可怕的官僚集團,在明朝當兵太慘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劉瑛姑為何不怕裘千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