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常曉舟
-
2 # 幸福吉祥98659026
大家好下面我來回答本期問題:
我根據我自己的經歷分享一下
有一種節日越來越美味
月餅是中國傳統節日中秋節一項必不可少的美食,從古至今,中秋節吃月餅的習慣就一直沒有變過。
那一年的中秋節,正是鬧饑荒的日子,全村幾百人只用一個大鍋來吃飯。整整一個白天,她都在家裡帶著弟弟妹妹,中午的時候,只用一點點的南瓜和胡蘿蔔煮了一點湯就算是午飯了。終於熬到了晚上,爸爸媽媽都從地裡回來了。天黑了,今天的晚飯有點兒特別,爸爸從一個袋子裡抓了一把小麥,放到外面的石磨上拼命磨,好像是把粉磨得和頭髮絲一樣細似的,然後一點一點,小心地撥在盆裡,揉成麵糰後,一段一段撕成圓形,貼在鍋邊上,熱了一下,就拿出來,這就是月餅。然後,每個人搬了一經椅子,她和弟弟妹妹分一塊餅,他們一邊吃著,一邊聽爺爺講關於月亮的故事。
她就是我奶奶,那一年,她13歲,即使月餅一點味道都沒有,但過節的氣氛始終沒有變。
又是一年中秋月圓時,她早上去上學時,媽媽就開始準備起做月餅的材料,先舀幾碗白麵粉放在盆裡,發酵等到變成一個又白又胖的大娃時,就切成一條一條放入糖,做成小圓餅,然後就放入鍋裡烙一烙,邊烙邊撒上芝麻,一時芝麻香肆意瀰漫。迎著香味,她飛奔到廚房,抓起一塊就向外跑,神奇的是,所有小朋友幾乎同一時間跨出門,並且手裡一人一個月餅,小夥伴一邊吃著手裡的,一邊盯著別人的,時不時扯我一起豆沙,我吃你一口紅糖,搶不得不亦樂乎。
她是我媽媽,那一年她13歲,只是那時的月餅已有了滋味,過節的喜悅,分享的快樂。
今年的中秋節可是全國法定假期哦!媽媽拿出了早就下載好的月餅特別大全以及材料、模具、烤箱,準備大顯身手,我也不甘示弱,主動幫媽媽稱麵粉,化黃油,打發糖霜,涮蛋黃,壓模,上烤箱,忙得那叫熱火朝天呀。正在耐心等待的時候,爸爸拎著元祖月餅回來了,我連忙拆開看一下,是我最喜歡的冰淇淋雪月餅,我不禁跳了起來。“叮”一聲,親手做的月餅也好了,這個13歲的中秋節,我過得十分充足,快樂。
一樣的中秋,不一樣的月餅。有一種節日越來越美味。
-
3 # 阿良來了
個人覺得吃得美有三種定義:味美,人美,心美!
1、味美,簡單粗暴好吃;每到快過節,我就會提前想好過節吃什麼,怎麼吃,選幾道家人都喜歡吃但平常又捨不得吃得菜,然後過節當天親手烹飪,這不僅滿足家人的喜好,還蘊含著我對他們滿滿的愛!今年的中秋節老婆說想吃海鮮,我們是內地人,出門在外打工,海鮮又貴,自然很少吃;我們一大早去市場買了一斤明蝦,四隻大閘蟹,一條新鮮鱸魚,簡單美味的海鮮大餐出來了:白灼明蝦,清蒸螃蟹,清蒸鱸魚外加酸辣土豆絲,直呼滿足!
2、人美,就是吃了能變美,根據營養學各種食物富含的營養物質不一樣,比如蛋白質,膠原蛋白等等,科學搭配確實能有助人身體健康,這方面瞭解的少,就不多說了;
3、心美,也只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吃著開心、幸福、舒服;每逢佳節備思親,對於在外漂泊的人來說,最開心的事莫過於和家人團圓,和和美美地過節;今年的中秋節沒有回家,看著家人發來的合照和那一桌媽媽的味道,差點直接舔屏了!
我覺得中秋節一家人團團圓圓,吃什麼都美,你覺得呢……
-
4 # 金dingguo
1、吃月餅
《洛中記聞》說,唐僖宗在中秋節吃月餅,味道極美,便命御膳房用紅綾包裹月餅賞賜給新科進士們,這是我們能夠看到的最早的關於月餅的記載。到了宋代,月餅有了“荷葉”、“芙蓉”等雅稱,其製作方法也更加精緻。宋代以後,製作月餅不僅講究味道,而且在餅面上設計了與月宮傳說有關的圖案。餅面上的圖案,起初是先畫在紙上然後貼上在餅面上,後來乾脆用面模壓制在月餅之上。
2、燃燈
古人有“燃燈”以助月色的風俗。在湖廣一帶有用瓦片疊塔,在塔上燃燈的節俗,江南一帶則有制燈船的節俗。在近代中秋燃燈之俗更為興盛,特別是廣東地區,各家於節前十幾天,就用竹條扎燈籠,作出果品、鳥獸及“慶賀中秋”等字樣,上糊色紙,繪各種顏色。中秋夜燈內燃燭掛於家屋高處,俗稱“樹中秋”或“豎中秋”。
3、賞桂花、飲桂花酒
人們經常在中秋時吃月餅賞桂花,食用桂花製作的各種食品,以糕點、糖果最為多見。中秋之夜,仰望著月中丹桂,聞著陣陣桂香,喝一杯桂花蜜酒,歡慶閤家甜甜蜜蜜,已成為節日一種美的享受。到了現代,人們多是拿紅酒代替。
4、偷蔥偷菜
相傳未婚少女如果在中秋夜偷得別家菜圃中的蔬菜或蔥,就表示她將來會遇到一個如意郎君。臺灣地區有句俗語“偷著蔥,嫁好郎;偷著菜,嫁好婿”,指的就是這一習俗。
5、觀潮
“定知玉兔十分圓,已作霜風九月寒。寄語重門休上鑰,夜潮留向月中看。”這是宋代大詩人蘇軾寫的《八月十五日看潮》詩。除中秋賞月外,觀潮可謂是又一中秋盛事。中秋觀潮的風俗由來已久,早在漢代枚乘的大賦名篇《七發》中就有了相當詳盡的記述,漢以後,中秋觀潮之風更盛。
6、玩兔兒爺
清代宮廷把月中的玉兔稱做“太陰君”,民間則不同,百姓們稱它為“玉兔兒爺”。在北京一帶的民俗中,中秋節祭兔兒爺反映了民間敬神心理的異化,中秋自從由祭月的禮俗轉化成民間節日後就淡化了禮俗色彩,而遊賞性質越來越突出,玩兔兒爺的風俗可以說是這一現象的有力佐證。
中秋節的風俗有哪些 中秋節吃什麼傳統食物
7、熬夜
民間相傳,中秋夜越晚睡越長壽。所以有人以此祈求長壽,但更多年輕人藉此機會玩個通宵。
8、猜謎
中秋月圓夜在公共場所掛著許多燈籠,人們都聚集在一起,猜燈籠身上寫的謎語,因為是大多數年輕男女喜愛的活動,同時在這些活動上也傳出愛情佳話,因此中秋猜燈謎也被衍生了一種男女相戀的形式。
9、吃田螺
民間認為,中秋吃田螺,可以明目。之所以一定要在中秋節食之,是因為此時是田螺空懷的時候,腹內無小螺,肉質特別肥美。如今在廣州民間,不少家庭在中秋期間都有炒田螺的習慣。
10、吃鴨
雲南的仫佬族講究在中秋節這一天買餅子,殺鴨子。南京的桂花鴨、鹹水鴨、樟茶鴨也往往在這個時候賣得很旺。
中秋節的風俗有哪些 中秋節吃什麼傳統食物
11、吃芋頭
清乾隆《潮州府志》曰:“中秋玩月,剝芋頭食之,謂之剝鬼皮。”所以中秋食芋頭寓意辟邪消災,並有不信邪之意。
12、燒塔
南方廣泛流傳著燒瓦子燈(或稱燒花塔、燒瓦塔、燒番塔)的遊戲。如《中華全國風俗志》卷五記:江西“中秋夜,一般孩子於野外拾瓦片,堆成一圓塔形,有多孔。黃昏時於明月下置木柴塔中燒之。俟瓦片燒紅,再潑以煤油,火上加油,霎時四野火紅,照耀如晝。
中秋節的風俗有哪些 中秋節吃什麼傳統食物
中秋節吃什麼傳統食物
1. 月餅
據說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直到明朝才盛行,至今已是約定俗成。月餅圓又圓,又是闔家分吃,象徵著團圓和睦,是中秋節必食之品。
中秋節的風俗有哪些 中秋節吃什麼傳統食物
2. 柚子
柚子也是中秋節的必備品之一,“柚”因同“佑”,希望月亮保佑的意思。
中秋節的風俗有哪些 中秋節吃什麼傳統食物
3. 栗子
板栗,也是中秋必吃的小食。板栗性味甘寒,有養胃健脾、補腎強筋的作用,最適合秋天食用。老齡體弱者或糖尿病患者也可以適量品嚐。
中秋節的風俗有哪些 中秋節吃什麼傳統食物
4. 菱角
中秋節吃菱角,據說能讓孩子長得聰明伶俐。菱角含有豐富的蛋白質、不飽和脂肪酸及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幼嫩時的菱角可當水果生食。
中秋節的風俗有哪些 中秋節吃什麼傳統食物
5. 團圓饃
團圓饃是陝西西安一帶中秋節必吃的傳統食物,全家共吃一饃。饃有頂、底兩層,中間加芝麻,饃上層拓一個圓圈,象徵中秋之夜,圓中刻“石頭”一塊,上站一個吃蟠桃的“小猴子”。饃在鍋裡烙熟後,切成尖牙狀,全家每人一牙;家人短期外出,則留下一牙。
中秋節的風俗有哪些 中秋節吃什麼傳統食物
6. 餈粑
中秋吃餈粑據說是源於春秋戰國時期、為紀念楚國大將軍伍子胥而流傳至今的傳統習俗。做法是:糯米蒸熟後倒進石碓窩裡,兩個人一組用粑捶或木杵搗糯米,最後用模具製成各種形狀,或直接做成團狀或餅狀。
中秋節的風俗有哪些 中秋節吃什麼傳統食物
7. 山東麥箭
麥箭是山東即墨中秋節吃的一種應節食品。麥箭是用白麵攤成煎餅,再加上肉餡或素餡,然後用秫秸捲成筒狀蒸熟,吃時加上調料,味道鮮美。
8. 南瓜
“八月半吃南瓜”是江南地區貧窮人家流傳的風俗,在中秋節這天,江南家家戶戶會吃老南瓜燒糯米飯。傳說很久以前,在南山腳下有一名孝女黃花,因家境窮苦,父母臥病在床,八月十五那天,黃花在南山草叢中,發現兩隻扁圓形野瓜,她的父母吃了之後病體痊癒。黃花將種籽種在地裡,第二年長出許多圓圓的瓜來,因為是從南山採來的,就叫南瓜。
中秋節的風俗有哪些 中秋節吃什麼傳統食物
10. 藕盒子
江浙人中秋食藕,有團圓之意。“藕盒子”是將藕切片,每兩片間下端相連,中間夾肉、文蛤等調製而成的餡,外面煎至金黃,又稱藕餅,與月餅有異曲同工之妙。
中秋節的風俗有哪些 中秋節吃什麼傳統食物
11. 螃蟹
在明代的中秋宴上,螃蟹是充場的主角,用蒲包蒸熟後,眾人圍坐吃蟹,佐以酒醋,很是流行。秋天也是盛產螃蟹的季節,此時的蟹最肥美。
12. 田螺
在廣東許多地方,中秋節還會有吃螺螄的習慣。中秋前後,田螺肉質特別肥美,也是食田螺的最佳時節。清咸豐年間的《順德縣誌》有記:“八月望日,尚芋食螺。”民間認為,中秋吃田螺,可以明目。
13. 芋頭
清乾隆癸未年的《潮州府志》曰:“中秋玩月,剝芋頭食之,謂之剝鬼皮。”剝鬼而食之,有驅鬼辟邪消災之意。“吃米粉芋,有好頭路”,在臺灣吃芋頭則寓意找到好工作。
14. 鴨肉
八月份的鴨子肥瘦適宜,口感很好,有滋陰補血的功效。鴨子也是南京人在中秋節不得不吃的東西。歷史傳說,元末時期,蒙古統治者欺壓漢人,當時漢人稱蒙古人為“噠子”,就取諧音“鴨子”。大家約定,以中秋節吃鴨子做暗語,就是中秋節大家一起採取行動,推翻元人統治。
15. 桂花酒
八月桂花香,中秋之際正是桂花飄香的時候。用桂花做桂花糕或釀桂花酒,全家坐在月下喝一杯桂花蜜酒,闔家甜甜蜜蜜,歡聚一堂,已成為節日的一種美好享受。
16. 菜餅
在中秋節還要吃一種菜餅。菜餅以麵粉為材料,中間抹上黑糖烘培而成,味道香脆爽口。
中秋節的風俗有哪些 中秋節吃什麼傳統食物
中秋節吃什麼水果最應景
1、石榴
中秋節,逢百果上市之際,晚飯後吃著哪種水果賞月最具情趣呢?石榴自然是不二的選擇。石榴因其紅似瑪瑙,白若水晶,入口如晶粒玉漿,自古便成為桌上佳品之一,象徵長壽、團圓和吉祥。石榴具有美容養顏抗衰老、保護眼睛的作用。同時,它還可以保護心臟,調整心臟正常的運動頻率,軟化血管,補血養氣。
2、梨
中秋吃梨的習俗很多人還都遵循著,梨是中秋團圓宴上必不可少的水果。中醫認為,梨性涼、味甘、微酸,能生津潤燥、清熱化痰,是養生防燥的佳品。
3、栗子
秋涼乍起,街頭就開始飄起了糖炒慄的香氣。板栗,原先與芋頭、稜角一樣,也是中秋必吃的小食。板栗性味甘寒,有養胃健脾、補腎強筋的作用。最適合秋天食用,而且栗子富含柔軟的膳食纖維,糖尿病患者也可以適量品嚐,對老齡體弱者最為適宜。
4、鮮棗
俗話說“七月十五紅棗圈,八月十五打棗杆”,中秋前後,脆嫩甜美的鮮棗就到了收穫的季節。鮮棗可謂是維生素c的無冕之王,每百克鮮棗含量高達200~500毫克,明顯高於獼猴桃60~200毫克的含量。鮮棗營養豐富,不寒不熱,而且脆嫩多汁,甜度高,口感佳,風味獨特。
5、柿子
中秋時節,又到了柿子成熟的時候,但是中秋為什麼要吃柿子呢?因為一個個紅紅的掛在書上壓彎了樹枝,就像一串串紅燈籠,彷彿代表著吉祥如意。所以,很多家庭會在中秋佳節時購買品嚐。這種水果也是中秋家宴上必不可少的應節應景的小食。
6、柚子
柚子是中秋節的必備品之一,因為“柚”與“佑”諧音,也是希望月亮保佑的意思。由於柚子外形渾圓,象徵團圓之意,而且柚子的“柚”和庇佑的“佑”同音,因而被人們認為有吉祥的含義。吃了甜月餅,再吃點甜酸的柚子,既開胃,又解油膩,讓口腔有清爽感。
7、哈密瓜
中秋,哈密瓜也很適合一家人齊分享,甜甜的哈密瓜,吃起來更美味,讓中秋甜上加甜。
哈蜜瓜也是一種營養極為豐富的水果,富含蛋白質、膳食纖維、胡蘿蔔素、果膠、糖類、維生素A、維生素B、維生素C、磷、鈉、鉀等。哈密瓜有“瓜中之王”的美稱,含糖量在15%左右。形態各異,風味獨特,有的帶奶油味、有的含檸檬香,但都味甘如密,奇香襲人,飲譽國內外。
回覆列表
想要吃的美,必須用心研製每一道自己想吃的菜,對於一個吃貨來說,我相信他會想盡一切辦法來做出自己愛吃的食物。
比如我,為了防止身材變臃腫,平時一直忍常人不能忍受之苦,吃一些清淡的食物,但是每逢佳節時候,都是我最開心的日子,因為終於可以名正言順的吃一頓好的了。
為此,我會提前想一個晚上,甚至是幾個晚上,過節當天該做那些自己喜歡吃的菜,然後用一天的時間準備食材。
下面就是中秋節我做的好吃的
蒜蓉粉絲蒸鮑魚
紅燜豬蹄
鵪鶉蛋香菇盞
苦瓜盞
清蒸鯉魚
孜然羊肉
看著很有食慾吧,都是硬菜。
總之,不管做什麼事情,只要用心去做,都會做好的,做菜也一樣。我本來不會做菜,但是隻要我想吃,就會上網去學習每一道菜的做法。久而久之,自己也成為了一位經驗豐富的掌勺大廚,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