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風雅宋
-
2 # 大悔憶智周
在我尚不識字的時候,每週六,父親從他任校長的師範學校步行二十里回家,吃完晚飯,就會在美孚燈下給我朗讀張軍戰的回憶錄《和爸爸坐牢的日子》。
那時,知識分子思想改造運動來臨。
後來,爸爸又給我讀陳昌奉的《跟隨毛主席長征》。
現在回憶起來,父親是要我做好過非常生活的準備,培養我直面危難的品性。
父親本是承祧兩房的地主少爺,家族十四弟兄的長兄,可是他天生聰明,3歲起在家族私塾讀得“四書五經倒背如流”(我姑姑語)之後,接觸新學,愛讀書報,以致15歲便下定決心“不吃剝削階級的飯”,離家出走,步行幾十里路到外鄉教書。
次年,身背書箱、稻草,步行幾百里路到省城考省立師範,成績全省第一,“小小年紀,榮光桑梓”(追悼會徐大庭老師語)。
做校長時抗日戰爭,兩個弟弟都在戰場,皆國軍,一弟弟殉國,一弟弟青年遠征軍,然他學校的禮堂懸掛國共兩黨抗日將領肖像,他認為“只要抗日的就應該掛”,被約談,免職。
父親從不談論自己,這一切從追悼會第一次聽到。
那時的人,活得多麼認真!
因此他認為他無須思想改造,於是……
他給我讀那些書,是要我做好準備!
我識字了,父親給我一本《卓婭和舒拉》,剛剛成年,父親又給我一本《青年近衛軍》。
都是反法西斯的。
這樣,父親給我塑造的人格,就是嫉惡如仇,奮不顧身。
父母從不做生(母親也是校長,是女英雄丁佑君的班主任),他們唾棄享樂,退休以後還為文化館和青年職工文化補習班工作。母親還辦文化茶園,解決失足、待業青年的幫教就業問題,辦文化板報和牆報,訓練女子龍燈隊,把文化站辦成了省先進,當時紅極一時的作家周克芹和詩人周綱前來採訪。
父母的身教和“書教”,讓我不怕吃苦,藐視享樂,視是非曲直為第一生命。父親購置的大量書籍和訂閱的多種文學期刊,讓我從小寫作出眾。
那美孚燈下的朗讀,已是那樣遙遠!
看著燈火輝煌的《朗讀者》,不由感慨萬端。
-
3 # 精評欄
不論是古典的還是現代的,也不論是中國的還是外國的,文學都會或多或少對我們個人的成長產生過一定的影響。
先說中國古典文學對我們的影響。影響較大的莫過於儒家文化思想。現代人對於人際關係的處理,免不了就會被儒家思想所左右,所謂“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儒家注重的是對於“人”的研究和對於社會治理。作為社會的每個成員,都要懂得“仁”、“義”、“禮”、“智”、“信”的為人準則,而君臣、父子、夫妻則應嚴格按“三綱五常”處理這三種關係。封建社會的所謂的為人準則和各種對於道德與社會關係的處理方式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現代華人的生活。當今社會“男權”思想就是這種影響的體現 。儒家思想一味強調“忠孝”,導致當今社會出現這樣一種現象:家庭某成員犯罪,其他成員一味包庇,一人犯錯,其他成員極力袒護。最終是,既害了自己的親人,又牽連了自己。
我讚賞老莊道法自然,遵循客觀規律的做法和崇高的哲學境界,但我並不認可其與世無爭和對於生活常抱有的消極態度。莊子認為“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己而為知者,殆而已矣”:用有限生命去追求無限知識,便會疲倦,這裡傳遞是一種消極主張,當今有些人過於消極就是受了這種思想的影響。
當然,古代經典對現代人也有積極的影響。“論語”裡講,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有道德有修養的人,為了整體的利益,與社會、與他人能和諧相處,但又能堅持自己為人處世的原則和道德底線。這就是他們的“不同”之處。反關觀所謂的“小人”,他們說一套做一套,所謂的“兩面人”,陽奉陰違。表面上,一團和氣,背地裡幹盡壞事。這就是他們區別於人、與整體不和諧的地方。
還有,諸如“溫故而知新”、“不恥下問”、“知之為知之……是知也”、“三人行,則必有我師焉”等等,都給了我們很多有益的啟發和影響。
從中國的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到後來的先秦散文,漢賦,唐詩宋詞,元曲都一直伴隨著我們成長。
我們從中國四大名著也瞭解不少關於文學的、生活的、醫藥的,建築的、社會的、科學的等等各個方面知識與技巧,也影響著我們生活的各個方面。
-
4 # 魚眼觀物
文學作品既是生活的真實反映,也反作用於生活中的人們。
“少不讀水滸,老不讀三國”,是為了避免在不恰當的時間讀了不恰當的文學作品以致對閱讀者產生不良的影響。這從反面印證文學對個人成長的影響。
蘇聯小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影響了幾代華人,甚至塑造了那個時代華人的性格。
魯迅棄醫從文,就是想借助文學的力量改變中國國民性中的弱點。
魏巍的《誰是最可愛的人》影響的是那個時代幾乎所有的人,甚至間接影響年輕人的擇偶觀。
文革結束初期的傷痕文學,既是對十年動亂的深刻反思,也是對每個華人的心理療傷和未來展望。
這樣的例子不勝列舉。一個Sunny少年在成長期選擇閱讀大量的婉約派詞或豪放派詞,成年後的性格所受影響必然不同。
我們習慣於將文學實用化、功利化。就像薩特講的“孩子都快餓死了,還講什麼文學”。其實,這都是以偏概全,用一片樹葉描述一棵樹的解讀。
當今中國經濟高速發展,在花花世界,物慾橫流的當下,文學作品像清風,似清流,可以盪滌汙濁,滋潤心靈。
最後,引用李敖先生的一句話“五六十年代華人唱著威武雄壯的戰歌,帝國主義在顫抖。”
-
5 # 雨傘兒
19世紀的超越主義(transcendentalism)影響了我很多,Emerson, Thoreau, Whitman三大巨頭撐起了這個時代的文學,有些他們的思想和著作拿到現代來看依舊是前衛、令人深省的。
Emerson 改變了我的學習態度和方式Emerson在The American Scholar中對於Complete man(完人)的一番見解,希望每個人從自然中學習,讀解自然的奧秘,而不是單單的從書中獲得有限的知識。當然,當我們解讀自然受到限制時,也是需要從前人的著作中找到方向,透過前人的經驗學習解讀自然的能力。而身為一個有能力解讀自然的Complete man需要寫些作品,提供後人思考的方向。
我十分欣賞Emerson對於知識的解讀,這樣的解讀也讓我更加確信書中的知識只是輔助,而生命的體悟才是主要的,讓我決定將每個階段所領悟的道理,透過許多管道分享給大家,努力成為一個complete man。
Thoreau改變了我的工作選擇Thoreau在他知名的作品Walden(湖濱散記)敘述著他如何實踐他理想的生活方式,也試圖喚起他的鄰居好好的過生活。他認為工作是為了更好的生活,因此我們不能被工作奴役,為了工作而工作,要能隨時放下工作所得到成就,為了取得更高工作成就犧牲了生活的品質,是本末倒置的。
Thoreau影響了我的工作選擇,與其選一個看似非常高大尚的工作,還不如找一個既能同時兼顧生活和家人的工作。雖然沒什麼頭銜,薪水也沒有高大尚的工作好,但是卻足夠提升我的生活品質,並不會被過多的工作壓得喘不過氣,反而能讓我在週末有時間到處走走,親近自然和人群。
Whitman 使我的視野變得寬廣我特別喜歡Whitman,他的思想至今領先著大眾,他勇於談論敏感的議題,象是靈魂、性與肉體三者之間的關係,他的許多思想繼承了Emerson的超越主義精神,甚至利用這個精神挑戰了Emerson一直沒有提到的性與靈魂的關聯。
讀他的作品會一直讓自己思考真正的生命意義,發現許多社會對於我們不合理的枷鎖,達到一個精神上的解脫。讓我之後在遇到問題時,都會嘗試挖掘事件背後的本質,從根本出發解決問題。
雨傘兒筆
-
6 # 在下千城
在一個人成長的所有時期、所有階段中,以及任何人所推薦的所有書籍中,一定都會至少有一本文學書。我們常言“讀書”,其實首先倡導的就是讀經典文學書,包括虛構和非虛構的文學書。
偉大的人生思想往往都蘊含在這些經典的文學書中,只有讀完這些經過歷史和時間檢驗過的文學書,一個人才能實現內在的真正成長。於我而言,這種感觸更加深刻。
我讀過很多文學書籍,10大世界文學名著、中國四大名著、歷屆茅盾文學獎著作、諾貝爾文學獎著作等等,讀完這些書我可能忘記了書中具體的內容,但對大多數的情節還是有很深刻的印象。
但更關鍵的是,透過這些書籍,讓我在無聲處增加了很多閱歷,看過了書中千百個人物的一生百態,我對自己的人生、現實社會也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即使這些書籍有些是虛構類文學的,但書籍源於現實,書中講述的英雄人物、戰爭場景、人生演變、人物之間勾心鬥角、社會現實等等,其實都可以在我的生活中找到關聯的、類似的場景,讓我時而感覺人生如書,時而認為書又如人生。
文學對人有潛移默化的作用,對個人成長的作用往往隱而不彰,但有時確實能夠確定,它對人的成長具備促進作用。能否結合個人經歷,談談文學對你的成長的影響?
回覆列表
曾幾何時,我以為自己總會從容地走在自己的路上,即使偶爾打盹,也不至於過分得駐足哀嘆;曾幾何時,我以為自己不會再像從前把得與失看得太重,即使會彷徨,也決不至於絕望;曾幾何時,我以為自己不會再把別離的悲歡當作生活的正餐,至多也是剎那中的哀婉;曾幾何時,我以為自己會把人生的詩意養護好、發展好,最壞也只是暫時不再讀詩;曾幾何時,我以為自己的年華早已逝去,熱血不再,青春已在夢魘中沉埋,最多也只是偶爾的“迴光返照”——夢幻般地再將青春短暫的擁抱……
曾幾何時,曾幾何時是屬於過去的,屬於越發清晰,但無法編輯的過去;曾幾何時,我一直走在理想的路上,一個人,真實地像個夜行的旅人——奔波倦了,彷徨倦了,但總是不願停息——因為,我的夢想在遠方,在遠方,遠方……
我現在很想重複某個作家的一句話,沒有愛情,我們依然會活下去。是啊,除了活著,其他的一切都不是必需,當然不僅僅包括愛情,或許還有理想、親情、友誼、健康和榮譽等等。殘酷的真實!
現實就是現實,它不會打馬虎眼,也很少開無傷大雅的玩笑。它笑,往往是因為嘲諷、無奈。為愛、為真善美而笑的時候也有,只不過人們容易忘記罷了。而愛、真善美之類的東西也是難以把握的,它們之間的悖論就很多:真的不一定善,善的不一定美,美的不一定自己就愛,自己愛的美不一定愛自己,那種“兩情相悅”的東西不一定能夠抓得住,抓得住的也未必能夠永恆……應該打住了,不然又會掉進人生虛無的泥潭中。
上面所說的是現實,樸素的真實,但我萬分希望它們只是現實的一個小小的側面,而不是全部。我在上面所流露出那種憂傷,多半是由於對生命、人生和萬物過於執著的緣故。正如蘇軾在《赤壁賦》中所說,“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而天地曾不能一瞬”;如果能“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於我皆無盡也”。所謂悲觀與樂觀當是同樣都是真實的,只是它們給人們帶來的東西很不同而已。老實說,對於蘇軾的那篇“千古一賦”,我目前所能理解的也只是那些“客”人的水平,蘇東坡後面所闡述的境界我一直渴望領會,但總是不能。這大概是年齡和閱歷的 緣故吧。
另外,從古今詩人智者那裡,我發現了人們擺脫“宇宙永恆,人生短促”的終極苦惱的出路。(雖然,這只是理論上的推論。我自己在實踐這個發現的過程中,也常常懷疑它的正確性)。這個出路就是——忘我,把自己融入到整個社會、整個人類,乃至整個宇宙的發展程序中,要自己的方向和“大方向”一致。顯然,這個結論過於平淡、抽象,甚至有些老套。那麼,我把我所依據的東西拿出來吧。
劉希夷的名詩《代悲白頭吟》中,有個名句——年年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在這裡,把花兒們都捆綁在一起,它們的個性都被忽略了,所以它們“相似”,每年都會有欣欣向榮,都會香消玉損,大概是沒有悲喜的吧;而人就不一樣了,特別突出他(她)的不同,好像少了一個他(她),這個世界就會怎麼著似的。這裡立足的明顯是人類個體的得失,所以,劉的這首詩充滿傷感和低徊之氣,讀起來,你簡直就想死。《紅樓夢》裡的名詩《葬花吟》、《桃花行》和《秋窗風雨夕》,給人的感覺亦是如此。
而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彷彿恰是它們的反證,在與《代悲白頭吟》的比較中,尤為明顯。可以說,《春江花月夜》對宇宙人生的思考無疑更加開闊,有憂思、哀傷,但最終沒有消沉,它是通脫的。因為它立足的是群體的發展——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它也有對宇宙永恆的欣羨,看那大江明月,它們萬古長存,大概不會有消散的那一天吧。但是,它並沒有因此而把人生完全看作過眼煙雲,它把人類看作一個整體,所以它不傷懷,因為人生代代無窮已!
同樣,歌德的《浮士德》也指出了人們如何才能真正實現生命的價值,擺脫生命的孤獨感(或者說是最大限度的擺脫吧,完全擺脫似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在知識、愛情、古典美和榮譽權利等理想紛紛褪卻色澤後,浮士德終於找到了幸福的真理——為人民的幸福而奮鬥(在《浮士德》裡,則具體化為填海造陸,為浮士德統治地區的人民造福)!而且,我們還知道“只有每天爭取自由和生存的人,才配享受自由和生存!”
奧斯特洛夫斯基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也告訴了我們這種真理。它是由保爾傳達給我們的:
“人最寶貴的東西是生命。生命對人來說只有一次。因此,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一個人回首往事時,不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恥;這樣,在他臨死的時候,能夠說,我把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獻給了人生最寶貴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奮鬥。我們必須抓緊時間生活,因為即使是一場暴病或意外都可能終止生命。”保爾也找到了出路,他也不再侷限於個人的得失,他把個人的小溪注入了人類的長河中,他怎麼還會寂寞呢?
[本文圖片皆自網路,侵刪]
而類似於上面的這種種覺悟,並沒有使我遠離煩惱。相反,我走進了神秘森林的深處,我的困惑更多、更深、更大,孤獨感也更強烈。而極端的言行,同樣是無法真正解決問題的,我只好默默地充電,靜靜的前行,期待明日的朝陽……
青春總會逝去,個體的生命終會凋萎,而這一切都是大自然的必然律。試想,倘若古人們不逝去,我們現代人還會會有生存的空間和餘地嗎?同樣,我們的身後,還有很多人,源源不斷地來參與這永恆的接力!
更多精彩人文精彩,敬請關注:風雅人文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