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0子木0

    1918年,蘇維埃俄國退出戰爭,德國立即集中兵力於西線,企圖在美國軍隊赴歐參戰之前,於1918年夏季打敗英法,結束戰爭,德軍連續在西線發動5次進攻。第一次進攻持續半個月,截斷英法軍隊聯絡,把英軍趕到海邊,把法軍逼向巴黎。俄國的退出讓英法兩國單方面面對德國,矛盾自然就產生了。

  • 2 # 綺惠律師事務所

    一戰前列強之間的矛盾大體分為三個方面:

    法德矛盾,普法戰爭法國的失敗導致德國的成立,阿爾薩斯和洛林被德國割走,讓法國蒙受了巨大的恥辱,法德兩國成為世仇。俾斯麥的一切外交行動幾乎都是以削弱法國為目的的,而法國也急於打破這種孤立,希望向德國復仇。

    英德矛盾,英國作為最強的海軍強國,擁有最大的殖民地,這與新興的德國對殖民地的訴求產生了矛盾,德國挑戰英國的海上霸主地位,希望成為海上強國從而成為殖民大國,這觸動了英國的利益

    俄奧矛盾,俄國與奧兇在巴爾幹地區的利益糾紛甚至可以追溯到拿破崙時代。克里米亞戰爭之後神聖同盟瓦解,使得俄奧之間只剩下了利益矛盾,奧兇擔心俄國在巴爾幹地區宣揚的泛斯拉夫主義會使其境內的斯拉夫族要求獨立,同時俄國在巴爾幹地區的利益擴張也也阻礙了奧兇對巴爾幹地區的影響

    普魯士為了統一德國並與法國爭奪歐洲大陸霸權,於是在1870年 - 1871年與法國爆發普法戰爭。這場戰爭以法國大敗,普魯士大獲全勝,建立德意志帝國告終。而普法停戰的和約極其苛刻,和約規定法國割讓阿爾薩斯和洛林予德國,並賠款50億法郎。結果使德法兩國結怨,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原因。  普法戰爭後,普魯士首相俾斯麥擔心法國報復,因此他採取結盟政策,圍堵法國。他本來使德國與奧匈帝國及俄國結成“三皇同盟”,可是後來俄國在1878年的柏林會議上,因巴爾幹半島問題,與奧匈帝國發生利益衝突。德國最終在1879年選擇了奧匈帝國作為盟友,與奧匈帝國締結秘密的德奧聯盟。此外,俾斯麥轉而與因為與法國在殖民地事務上發生衝突,在1881年爭奪北非突尼西亞失敗而與面臨孤立的義大利結盟。因此德意志帝國、奧匈帝國與義大利王國三國締結“三國同盟”。   俄國得知德奧兩國簽訂了“德奧同盟”後,俄國十分憤怒。但俾斯麥是一個老練的政治家。為了保持與俄國的良好關係,於1887年與俄國簽訂了“再保條約”。可是當俾斯麥在1890年下臺後,德皇威廉二世任由條約終止。而法國方面,則在法國財務支援俄國工業化後,在1892年與俄國結盟。是為“法俄同盟”。   而英國則在1904年與法國簽訂“摯誠協議”。這協議並不是軍事同盟。這是一項解決兩國有關殖民地糾紛的協議。在法國的慫恿下,英、俄雙方終於在1907年結束他們的殖民地糾紛,簽訂“英俄諒解”。同年,法國、英國和俄國因受到德國在奧斯曼帝國的力量威脅,組成“三國協約”。   歐洲從此分為兩大陣營,因此只要有任何風吹草動,都有演變為世界大戰的可能,第一次世界大戰就是因為奧匈帝國皇儲——斐迪南大公被暗殺而引起的。

    1890年,德國拒絕延長“俄德再保險條約”,這等於是把德國對外關係的一根支軸給抽走了,德俄奧三國間之所以能長時期保持和平,靠的就是德國既和奧匈有軍事同盟,又和俄國有秘密協約的曖昧關係所導致的外交制衡。俄德兩國在兩百年來一直保持著友好關係,雖然俄國對普魯士從一個受俄國庇護的弱國成長為歐洲大陸首屈一指的強國抱有一絲嫉妒和不快,但總的來說,俄德兩國並無根本的利害衝突。相反,俄國與奧匈帝國倒是不共戴天,奧匈帝國對巴爾幹斯拉夫地區的擴張,挑戰了俄國泛斯拉夫主義旗手和斯拉夫人保護者的虛榮心,而俄國鼓動的泛斯拉夫主義浪潮則使得奧匈帝國境內的斯拉夫民族人心思變,危及奧匈帝國的生存。因此,俄奧矛盾是不可調和的。俾斯麥之後的德國外交決策者,輕率地採取了對奧一邊倒政策,迫使俄國與法國接近,而德法之間的矛盾又是不可調和的。這樣,雖然俄德兩國並無重大的地緣政治、經濟和殖民地衝突,卻均受制於本國的盟國而互相對立。俄國和法國作為歐洲大陸兩端的強國,一般是很少能夠發生地緣政治上的直接衝突。除了在兩個拿破崙時期,由於第一個拿破崙的野心和第二個拿破崙的記仇,才導致了兩國之間爆發戰爭。從地緣政治的角度來說,法俄兩國既然在歐洲已經不再發生直接衝突,殖民地競爭方面也沒有矛盾,那麼面對德國在歐洲大陸上的咄咄逼人之勢,法俄接近是不可阻擋的。在1879年以後俄德之間爆發經濟戰,導致俄國的農產品出口受阻,財政狀況惡化。這時來自法國的鉅額資本源源不斷的投入,給了俄國經濟以復甦的機會,這樣法俄接近已經可以說是瓜熟蒂落,水到渠成了。1891年法俄之間締結了外交協定,1893年,法俄軍事協定正式生效。這意味著大國間結盟與敵對的物件已經固定,歐洲大國協調外交走入了死衚衕。和奧匈帝國一樣,俄國也屬於那種死要面子活受罪的東方專制君主國家,而且在這方面比奧匈帝國有過之而無不及。俄國在巴爾幹勢力擴張上屢屢在外交上遭受德奧的遏制,在所謂的斯拉夫兄弟面前大丟面子,而法國對俄國在巴爾幹的野心也不積極支援,俄國最終喪失了一切耐心,外交界和軍方根本不打算在小規模的、可控的外交衝突中耗費精力,只打算準備進行全面戰爭,把所有的大小盟國和對手全部拖進來,進行“最後的審判”。這一轉變最終導致了一個奇特的外交格局,奧地利的外交被塞爾維亞牽制,德國的外交被奧地利牽制,俄國的外交被德國牽制,法國的外交被俄國牽制,英國的外交被法國牽制,最終歐洲的各大國統統被巴爾幹局勢所左右,印證了俾斯麥的預言,歐洲大國“總有一天會為了幾個巴爾幹的蠢貨打一場歐洲大戰的。”

  • 3 # 唐律疏議

    題主問錯了。英法和沙俄沒有什麼矛盾。英法是盡全力想挽救沙俄的。英國為此甚至向土耳其發動了達達尼爾戰役,就為了打通土耳其海峽,能夠透過黑海把補給和救濟輸送進沙俄。

    沙俄一直到滅亡,都對英法的聯盟忠心耿耿。在極端困難的條件下,沙俄都持續對德國和奧匈帝國保持壓力,為支援英法在西線的作戰做出了重大貢獻,也付出了巨大的犧牲。

    和英法真正有矛盾的是沙俄之後的蘇維埃俄羅斯。沙俄被二月革命推翻後,成立了臨時政府。臨時政府後來又在十月革命中被蘇維埃政權所推翻。之後成立的蘇維埃俄羅斯(簡稱蘇俄)迴應廣大蘇俄人民群眾的呼聲,退出帝國主義戰爭,和德國簽訂了布里斯特協議,退出戰爭。

    這就意味著德國可以把東線所有的力量全部調到西線來和英法作戰,這對英法來說是非常不利的。而且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的三國協約也明確約定,任何一方都不能私自媾和。英法認為蘇俄此舉是違反了國家之間的同盟協議,因此派出了干涉軍想要支援蘇俄的敵人白衛軍奪取政權,好繼續讓俄羅斯留在協約國陣營內,對德國等同盟國作戰。

    除了這個原因之外,法國對蘇俄還有另一層的矛盾,那就是法國曾經是沙俄的大債主。法國的大量高利貸是借給原來的沙俄政權的。蘇俄成立以後,不承認沙俄欠下的這些債務。這對法國來說是無法容忍的。殺人償命欠債還錢,天經地義,欠我的錢說不還就不還了?憑什麼?所以法國也反對蘇俄政權。

  • 4 # 薩沙

    其實很簡單,就是列寧試圖退出二戰,英法不允許俄國隨便退出。

    當時沙俄參加一戰,在同德奧的激戰中損失了幾百萬軍隊,傷亡極其慘重。

    沙皇優柔寡斷,不善於用人,最終甚至自己去親自指揮戰爭。然而,沙皇對軍事並不瞭解,導致指揮更為混亂。

    開戰以後,德軍執行格里芬計劃,首先集中主力,猛攻西線的英法。

    1914年俄國趁機在東線攻擊,一舉殺入東普魯士境內,逼近柏林。

    然而,德軍主力趕來以後,迅速擊潰俄軍。俄軍瞬間損失25萬人,潰敗回俄國境內。

    然而,1915年德軍由於西線焦灼,轉而試圖在東線擊潰較弱的俄軍。

    德奧軍隊出動幾十萬大軍,連續猛攻8個月。

    俄軍被打的丟盔棄甲,損失170多萬人,丟失大量領土,潰退到從里加灣到德涅斯特河一線,歐洲部分淪陷大半。

    隨著連續的潰敗,俄羅斯國內由於負擔鉅額軍費,薄弱的農奴經濟幾乎破產。

    以軍工生產來說,俄羅斯連最基本的步槍都無法保證供應。

    俄軍前線部隊很多團缺乏步槍,被迫只能讓2個士兵公用一支,沒有槍計程車兵就用一根木棍上拴著一把刺刀。

    必須等到有槍士兵被打死了,這個拿著木棍計程車兵才能得到步槍。

    以這種模式面對裝備精良、訓練有素的德軍,沙俄軍隊幾乎等於是送死。

    1916年,沙俄發動布魯西洛夫攻勢,參戰的七十萬軍隊再次損失了50萬,傷亡率極高。

    為此,沙俄士兵普遍厭戰,認為是沙皇將他們作為炮灰送死,很多士兵帶槍逃亡甚至兵變。

    在布魯西洛夫攻勢中,至少有6萬名沙俄士兵成為逃兵。

    國內工人由於拿不到工資,超過百萬人罷工、遊行。

    局面一片混戰,沙皇已經無法控制大局,沙俄的貴族都開始試圖推翻沙皇。

    由此,首先二月革命爆發,隨手十月革命爆發。

    列寧上臺之前就宣傳必須退出一戰,得到無數俄華人民的支援。

    所以,列寧上臺以後,立即同德國簽署《佈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條約》,並宣佈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戰。

    《佈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條約》可以說是俄國曆史上,最喪權辱國的條約。

    這個條約導致俄國損失如下:

    國土:共126萬7千平方公里,相當於25%的國土。人口:共6200萬人,相當於全國44%的人口。產業:農產損失33%工業損失54%製糖業損失80%鐵礦損失73%煤礦損失75%財政收入:共損失約27%。

    其中丟失領土的大部分(包含波羅的海三小國、波蘭),俄國要等到30年後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才由斯大林擊敗德軍而收回。

  • 5 # 齊君

    我是鵬正!我來回答!我是喜歡軍事和歷史的小學弟鵬正。

    一戰期間,英法並沒有和沙俄鬧過矛盾,而且還是堅固的盟友,英法鬧矛盾的是沙俄後邊的蘇維埃,所以沙俄和英法是同一貨色。你應該這麼問蘇維埃為什麼和英法鬧矛盾呢?

    蘇聯是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是是第一個被共產主義思想武裝的國家,這叫直接證明了英法和蘇聯的矛盾,甚至可以這麼說,蘇聯和全世界都有矛盾。這就是國家之間的意識形態衝突,世界都是資本主義發展國家,而蘇聯則是世界頭一個紅色政權的國家,總的來說就是西方國家害怕蘇聯的社會主義制度會消滅資本主義與制度。也的確像英法想的那樣,歐洲遍地開始了紅色革命。不過由於勢單力薄全部被鎮壓下去了。

    這也是為什麼在蘇聯剛成立的時候世界十幾個國家聯合介入俄國內部,阻止蘇維埃政權的成立,但是沒想到的是,被共產主義思想武裝的蘇聯軍人異常強大,所有的戰事全部敗北,雙方的矛盾開始無限擴大化。直到二戰時期,英法想把德國禍水東引的直接原因之一。

  • 6 # 眾森淼

    英法和沙俄之間是沒有太多的矛盾的。與之相反,在他們之間,甚至可以說是有著一個還不錯的關係。但是英法卻和一個叫蘇聯的國家之間的關係是有著很多的問題的。

    實際,歷史上,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之間也是一直都不平靜的。或許要說起來的話,一點也不比兩次世界大戰來的輕鬆。

    就拿沙俄來說吧。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時候,他還叫沙俄。但是之後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沙俄就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甚至可以說是根本性的變化,那就是政權由原來的沙皇變成了蘇維埃。主義也是變成了蘇聯式的社會主義。繼而,連同著在國際中的關係也是發生了許許多多的改變。

    這其中就有著和歐洲國家的變化。

    沙俄時期,他們參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戰。這個時候,沙俄很強大,雖然比不上日後的蘇聯那麼耀眼,但是絕對不可忽略。所以,作為一個強國,他們自然也是機緣巧合的加入了這一場戰爭中。而且,還在這一次戰爭中付出了巨大的代價,這一點倒是和二戰時的蘇聯差不多。但是與蘇聯不同,他們倒是在戰後和英法建立了不錯的友誼。

    二戰前,蘇聯和英法的關係也不是那麼的好。或許和政權的交替不無關係。而新的政治理念以及新的政權似乎沒有給英法很安全的感覺。二戰之後,蘇聯似乎過於強大了,他們更加不是一個體量上的了。

    至於,一戰的時候。沙俄呢?雖然強大。但是那個時候,他們幾個國家都強大。於是合作的時候,在心理上似乎也是更加的有意義。這個是有壓倒性威脅的時候所不能體現的。看現在美國,和他們的盟友應該是可以看出來這一些的,相信後來的蘇聯也差不多。但是,沙俄嘛。

  • 7 # 小小小百科全書

    實際上二戰以前甚至包括二戰時期,英法和蘇聯的關係從來就沒好過。俄羅斯一直想介入到歐洲事務當中。而英國和法國又是歐洲傳統的老牌強國。歐洲的領導權一直在英國和法國手中來回交替。別看英國和法國在歐洲斗的很兇。但是在面對俄羅斯的時候兩國那可是同仇敵愾的。

    一戰時期歐洲各國的恩怨糾葛實際上是非常複雜的。首先法國和德國有著很深的矛盾。其次俄國和奧匈帝國依及英國和德國俄國之間都存在不可調和的矛盾。其中英法兩國有共同的敵人德國。而德國和奧匈帝國又有著共同的敵人俄國。實際上一戰時期的陣營分立早就已經凸顯了出來。

    法國和德國的矛盾是因為普法戰爭。而英國和德國的矛盾是因為不想讓德國勢力在歐洲膨脹,從而影響了英國在歐洲的統治地位。所以英法索性就聯合起來壓制德國。但與此同時,俄國在巴爾幹半島的勢力也趁著英法和德國相互爭鬥而崛起了起來。俄國在巴爾幹半島的小動作自然也引起了英國的警惕。雖然英國不願意德國崛起。但對於俄國的崛起那更是不願意看到的。所以說雖然後來一戰時期英法俄聯合在了一起。但是英法和俄國之間既有合作又有鬥爭。

    之後德國因為利益共通的關係和義大利已經奧匈帝國聯合在了一起組成了同盟國。而法國和俄國也同樣因為要對抗同盟國所以組成了俄法同盟。而英國因為和德國之間不可調和的矛盾,也促使其加入了俄法同盟。1904年和1907年英國分別簽署英法協約和英俄協約,三國協約的建立,使歐洲兩大軍事集團最終形成。也從這個時候開始,英法兩國才暫時放棄了對俄國的針對計劃。

  • 8 # 定格影視剪輯

    1蘇俄簽署《佈列斯特條約》,單獨和德國媾和,退出戰爭是背盟行徑;

    2,一戰期間,沙俄欠了英法一屁股債,在英法必須要蘇俄承認並繼承這筆海量債務;

    3,蘇俄和第三國際,特別是列寧和托洛茨基堅持革命不能在一國單獨成功的觀點,利用歐戰的形勢大肆對外輸出,德國11月革命,巴伐利亞和匈牙利蘇維埃運動,包括在法國西線的沙俄的遠征軍譁變引起的法國軍隊的譁變,這些在英法看來都是不能容忍的。蘇俄成為革命瘟疫的傳播地。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手握100萬,是買一套房好,還是換一輛好點的車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