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文通今古
-
2 # 猛哥厲史
儒家之樂樂在跑官要官,樂在寄生吸血。
孔子的一生,是跑官要官求官的一生。拋妻棄子十四年,周遊列國,跑官要官,多次如喪家犬,但仍樂在其中,這就是儒家之樂!
魯定公十四年,孔子五十六歲,他由大司寇理國相職務,喜悅之形見於顏色。
子路一見,很不高興:“我聽說君子大難臨頭面無懼色,鴻運當頭面無喜色。現在老師你當了這麼個芝麻小官,高興成這樣,樂成一朵花,至於麼。”
孔子說:“有這麼一個說法,可不是還有一句話嗎,人生最高興的事情就是成為人上之人嘛。”
看到沒,孔子一有官做,什麼君子形象也不裝了,樂得打自己的臉也不怕了,這是儒家的至樂。
孔子鄙視勞動,孟子強調勞心者食於人,就是為了擺脫體力勞動,心安理得的跑官要官求官,顏回哪怕窮死,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 也不勞動,仍天天空談,回也不改其樂。這就是儒家之樂——樂上西天了都!
-
3 # 寂語堂齋
儒家之樂概括起來應該有以下幾種。
第一樂是清貧樂。看孔子所說:
子日: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也。 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日:不圖為樂之至於斯也。 子日:飯疏食飲水 , 取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
第一句是說不如貧而樂,富則好禮,貧窮才樂。第二句是說三月不知肉味,還能樂到如此程度。第三句是說飯少光喝水,也能樂在其中。看來孔子都窮到這份上了還在樂,真是清貧樂。
第二樂是知樂。看孔子所說:
子語魯大師樂,日:樂其可知也。 子日: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知道了,明白了就樂。
等三樂是朋友樂。看孔子所說:
子日:月朋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見到好朋友則樂。
第四樂是損益之樂。看孔子所說:
子日:益者三樂,損者三樂。樂節禮樂,樂道人之善,樂多賢友,益矣。樂驕樂,樂佚遊,樂宴樂,損矣。樂還能分出有益和有損來,看來孔子對樂也是有很深研究體會的。
有益的樂有三種,懂節禮則樂,道人之善則樂,賢友多了則樂。有損的樂也有三種,驕傲自滿之樂,放蕩遊耍之樂,大搞宴席之樂。
以上是儒家之樂。
那麼樂在何處?要我看清貧樂是一種無耐的心裡,都窮到這份上了還能樂,是一種無耐的苦樂。知樂是一種聲名樂,或者是求知樂,他的學問有人欣賞而樂,或者是他又知道了某些學問而樂。朋友樂是解決了他的孤獨而樂。損益之樂我看是他有點嫉妒心裡,人家有錢大搞宴席他說人家有損,人家有錢出去遊山玩水他說人家有損,所以這個損益之樂應該是嫉妒之樂。
-
4 # 擺渡天堂
子曰:君子有終身之樂,無一日之憂。小人反是,有終身之憂,無一日之樂。
這是個大問題,三言兩語說不清楚裡面的邏輯關係。
這個問題的本質在於"憂愁、苦難"是怎樣產生的?"君子"之所以無憂愁是因為他把這個問題搞清楚了,"小人"之所以"憂愁、苦難"是因為沒把這問題搞清楚,如此而已!
下面重點分析我們絕大多數人是活在"得失價值系統"下的,被孔子稱為"小人","小人"透過修身超越、突破"得失價值系統"成為君子,這是君子與小人的關係。快樂、憂愁、苦難是人的主觀感受,是人受事物影響而產生的相關情緒,而情緒是誘發人性惡的根源,人性惡又產生不良情緒,這就形成了惡性迴圈,是人不快樂的根本原因。
我最早接觸關於人性的一本書是卡而基的《人性的弱點》,對我影響最大的一句話是:培養自信的方法,就是做你害怕做的事。因為我內心一直認為自己是個膽小的人,所以才那麼的需要他,機緣巧合下,我把這本書送給了一個人,我覺得這是寶典,將有可能改變他的一生。幾年之後,我在路邊攤又買了一本《人性的弱點、人性的優點》合集,是A4版面大小,已是420頁內容的一部大書了,用一句話來概括其內容:就是教人如何合法地去獲取。裡面說得頭頭是道,令我深信不疑。
我從來沒有思考過人性是怎麼來的,就像沒有思考過太陽為什麼存在一樣。《論語》上對於人性的描述只有一處:性相近也、習相遠也。人性相同,行為、習慣卻不一樣!為什麼??就好比同樣是新電腦,怎麼用著用著就有了差別了呢?這就是作業系統的問題,人一生下來被迫安裝"得失價值系統",因為社會環境決定了我們沒有選擇,在此根據這個系統推演一下驕傲、懶惰是如何產生的,其它行為以此類推。
"得失價值體系"的本質是個競爭系統,木秀於林者享有大量物質資源,精神上自我肯定加上別人的讚美、羨慕,從而引發自信的膨脹,形成驕傲。競爭失敗者,畏避競爭、自我否定,喪失自信,從而失去做事的動力,形成懶惰。他們就如同一個圓的兩面,在運動變化著,“風必摧之,否極泰來”是最真實的現實寫照。世上沒有天生的懶人、失敗者,他們只是在得失價值體系下的必然產物,也沒有人喜歡懶人、失敗者,有的只是同情、可憐。我們從小接受的教育一直都是讓我們不要做個懶人、失敗者,幾乎沒有人告訴我們懶人、失敗是怎麼來的!有的也只是在得失價值體系下所謂的不努力!!
磨難百科釋意為:在艱難困苦的逆境中遭受折磨。從生存的角度講,人們往往把對自己有利的東西定義為"好",把不利的東西定義為"害"。這都是人為了生存而形成的經驗系統,所以人的行為是趨利避害的。對於事物本身而言,並沒有好壞之分,事物只是在不同的時、位呈現不同的狀態而已,如人的成長一樣,不同的年齡階段有不同的思考和感悟。好、壞只是人的主觀情緒,是人為了分辨、選擇事物的代名詞。在得失價值系統下,由得引發幸福感、快樂感、滿足感,由失引發磨難讓人意志消沉、喪失自信、挺而走險……。
站在得失價值系統下,先來分析磨難是如何產生的?得之快樂、失之痛苦,人因為"失"而陷入困境。小孩失去父母陷入困境,戀人失戀陷入困境,商人失去錢財陷入困境,做官失去名節陷入困境(如貪腐、弄權),戰爭失人和、地利陷入困境……。人因"失"而陷入困境引發負面情緒,因負面情緒產生消極行為,因消極行為產生不良結果,不良結果又引發負面情緒,這就形成了迴圈,這是磨難、折磨產生的原因,直到走出困境,磨難才會結束。產生"失"的原因可分為:天災、人禍。
首先說因天災引發的困境,何謂天災?孔子說的天命,現代講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叫天命,天命引發的"失"使人陷入困境稱為天災。孔子五十而知天命,這裡的知天命就是認識和接受"人的侷限性",這是人領悟斷臂維納斯、斷臂武松、缺憾即完滿的重要依據,是人能夠安貧樂道、安分守己、在一簞食、一瓢飲中找到快樂的理論基礎。而"不知天命"的人呢?子曰:人不堪其憂啊!
這裡說一下孔子為什麼在五十領悟了天命?首先肯定並不是到了五十歲這個年齡就能知道天命,是因為他在周遊列國十四年後,沒有找到思想主張生根發芽的土壤。我們來看他在被困陳蔡與弟子的問答上就可以找到答案。
子曰:匪兕匪虎,率彼曠野,吾道非邪,吾何為於此?意思是我們既不是犀牛又不是老虎,為什麼被困在野外?我們是思想家、我們修道的目的是為了匡世濟民、伸張正義,按理說我們這樣的人應該人人都愛戴、處處都行得通才對嘛,為什麼現在搞得飯都沒有吃的、如此困頓呢?
子路答:意者吾未仁邪?人之不我信也。意者吾未知邪?人之不我行也。意思是:是不是我們還不夠仁呢?所以人們不信任我們,是不是我們還不夠智呢?所以別人不讓我們伸張。孔子反問:伯夷叔齊不夠仁嗎?可最後結局是餓死首陽山。王子比干不夠智嗎?卻被商紂王挖出心肝看看這聰明的人是不是心有七竅。
子貢答:夫子之道至大也,故天下莫能容夫子。夫子蓋少貶焉?夫子的道太高、太大,所以天下不能容,夫子是否可以把標準降低一些呢?子曰:“賜,良農能稼而不能為穡,良工能巧而不能為順。君子能修其道,綱而紀之,統而理之,而不能為容。今爾不修爾道而求為容。賜,而志不遠矣!”好的農民只問耕耘、不問收穫,好的工匠只追求工藝的精湛、而不是為了順應市場、討好消費者。君子修其道應嚴肅的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而不是想著如何取媚大眾然後獲得名聲和財富。因此,子貢你的志向不遠啊,你抱著這樣的想法走不遠啊!
顏回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雖然,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不容然後見君子!夫道之不修也,是吾醜也。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國者之醜也。不容何病,不容然後見君子!”夫子的道太高、太大,所以世道容不下,雖然如此,夫子仍然推而行之,不容有什麼關係呢?不容才顯示出我們是君子。我們是思想家、我們是修道的,道沒修好是我們的恥辱。現在我們的道已經修好了,已經很完美了,卻不能被世道所容,那就不是我們的恥辱了,是有國者的恥辱,不容就不容吧,不容才顯示出我們是君子。孔子欣然而笑曰:顏回這小子說到我心坎上了。
當人的思想突破以後得不到別人的認可,不能被世道所容。要麼是別人的思想境界不夠,以至不理解、不明白,所以不能容。這是子貢覺得道太高,要降低標準的原因。要麼自己有問題,道還不夠完美,所以不被世道接受,這是子路懷疑自己的原因。
顏回既肯定道沒有問題,又肯定自己沒有問題,才有世道有問題的結論。這是敢於懷疑世界,敢於批判世道,是雖千萬人吾往矣的堅定。不得不說這是大智慧、高境界、信仰真理而生的大無畏精神。
從上面這個故事上就可以看出,孔夫子真的是個大明白人,他能把事物的本末論到極致,把人能做到的一面稱為"盡人事",極致的"盡人事"、論"本末"而求得事物的本相。事物本相又是指引人行為"盡人事"的明燈,他們相輔相成。而當這一切都極致以後,還不被世道所容,那麼一定還有別的原因,這就是天命產生的原因。天命承擔了盡人事後而不得完美結果的責任,他是事物完滿不可或缺的部分,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明白了這個道理,自然內心就能接受上天的各種安排。所以"盡人事、聽天命"二者組合在一起,就是人的宿命,就是天地人之道。當人探索、認知到這個本相,才能做到得之不喜、失之不慮、寵辱不驚。所以當我們真正懂得了"盡人事以聽天命",得失自然就輕於鴻毛了。其次來看人禍引發的困境。俗話說不打無準備的仗,又說智者千慮必有一失,三國周瑜萬事俱備卻欠東風……。人為了得而設計套路、計謀,因計謀的缺陷導致失,失又引發困境,困境引發磨難。當人得到了以後又累於得,得成了別人羨慕、嫉妒、算計的理由、物件,於是處處提防,不得安寧。而當時、位一轉得變成失,失又引發困境,困境引發磨難。所以"得失價值系統"下如何理論都會引發人禍,或者說處處都是人禍。
曾仕強在講《易經》說到濟卦的時候,說人生就是一直處於水深火熱之中,剛從水深裡爬出來又掉進火熱,從火熱裡爬出來又掉進水深,逃不掉!就是這個道理。
磨難和平步青雲只不過是事物的兩面,隨著時、位的變化而變化,就像河流一樣,時位沒有阻擋自然直行,有阻擋自然迂迴,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事,有好壞、利弊之分嗎?是我們在"得失價值系統"下趨利避害而產生了喜好、選擇。福兮、禍兮,相生相依,不論我們如何選擇,都只能成就"十之八九不如意事"的結果,這是得失價值系統固有的宿命。如何逃出輪迴的漩渦,需要對得失價值系統有深刻的認識、瞭解,參破他,才有可能真的超越他,當放下得失,磨難才會顯現他本來的樣子。
子曰:肥馬輕裘享富貴,如果是命,得之,好。粗茶淡飯喝涼水如果是命,受之,照樣快樂。為什麼?你明白了嗎?
回覆列表
題主這個問題恐怕有一些高深,鄙人也只能就其中的一方面進行闡述,若要完全闡述清楚,恐怕至少要寫一篇碩士論文吧。
說起儒家之樂,恐怕繞不開我們耳熟能詳的“孔顏樂處”,語出《論語》中《述而》章“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和《雍也》章“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宋代理學家周敦頤認為這便是儒家之樂的最高境界。可是光乾巴巴地看著兩句話,我們還是不能理解,下面我就做一下簡單的闡述:
1.《雍也》章中的一句誇的是孔子最得意的門生顏回,他每天過著在他人看來貧窮難熬的生活,但是卻始終保持著一個樂觀地心態,他的這種樂應該是道德境界的一種樂。因為在孔子眼中,顏回是最讓他滿意的一個學生,同樣在《雍也》章中,孔子誇讚顏回“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其餘則日月至焉而已矣”,要知道,“仁”可是孔老夫子追求的最高境界,在他心目中,只要人人能達到“仁”的境界,社會早就太平了。在這一點上,顏回是十分贊同他的老師的,所以儘管他過著貧窮的生活,但是他已經達到了自己心目中的“仁”的境界,所以他才感覺到非常的快樂。大家可別小看這信仰的力量,儒士們可是十分信奉“朝聞道,夕死可矣”這一套的,能達到“仁”,死都不怕,還怕日子苦?
2.《述而》章中描述的則是另外一種閒適之樂,孔老夫子向來推崇樂教,而這樂教又是什麼意思呢?在我們中學課本中出現過的《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中有這樣的描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而這是孔老夫子最讚賞的一種志向,也是他認為的最好的治理方式。這就是一種順乎百姓本性的治理方式,其中蘊含的是一種閒適的樂趣,是一種超越物我之私、萬物生生不息、渾然一體的自由之樂。為什麼說他們能超越無我呢,這倒有些像莊子了。孟子曾經說“萬物皆備於我”,所表達的就是達到“仁”這個境界之後的“渾然與物同體”的體驗,當你與與萬物同體,倒也不敢看清外物,也便沒有了差別對待之心,其實也就是隱去了“機心”,無所期待和無所忘卻,在閒適中就實現了禮教的教化,豈不樂哉。
當然,總體來說,儒家之樂還是一種“仁”的精神境界帶來的樂趣,仔細瞭解的話建議題主去仔細讀《論語》,或者找一些相關的學術著作!
謬誤之處,敬請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