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爸爸,你給我講故事好不好” “寶貝,找你奶奶吧,她會講很多故事” “騙人,奶奶只會講小紅帽與大灰狼的故事,我都聽了100遍了.” “寶貝你看,爸爸這會還在忙著明天的工作材料呢,你去找媽媽給你講好不好.” “媽媽你給我講故事吧!我想聽故事!” “可以呀寶貝,等媽媽給你洗完褲子、洗好全家人的衣服、煮菜做飯洗碗、整理好你一大堆的玩具、算好這個月的生活開銷,媽媽忙完就給你朗讀哦”. “可是媽媽,你忙完我都睡著了……” 如果你每天進了家門,第一件事就是解開束縛了你一整天的領帶,換上寬式疏鬆的拖鞋,把外套和公文包甩在一邊,像塊鐵板一樣以各種舒服的角度蜷縮在沙發裡,玩弄著手機,刷著微博、朋友圈。 然後吃飯,洗澡,睡覺。 你知道你的孩子有多期待見到你開門進入家的那一刻嗎? 這個世界本沒有什麼捷徑。 通往成功最近的一條路,叫做讀書。 我們隨隨便便估算一下,養育一個孩子,從備孕、出生、幼兒園、小學、高中、大學、找工作,成本一定不會低於50萬。 為什麼我們願意花50萬,賭讀書能改變一個孩子的命運。 卻不願意每天花20分鐘,給孩子朗讀,真正幫助孩子從小就培養愛讀書、愛學習的好習慣呢?
4
回覆列表
  • 1 # 野生插畫師瓜麻麻

    1,媽媽的陪伴閱讀能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能讓孩子愛上書籍

    我家孩子4歲多,在我的陪伴下已經讀過600本書了,當我說出這個數字時,大多數媽媽都投來羨慕的眼光,然後一臉可惜,說我們家的孩子不喜歡書,每次我都會回答:沒有不愛書的孩子,只有不願意用心陪伴的家長,大多數6歲之前的孩子都不會自主閱讀,3歲多的時候孩子開始了第一個階段的閱讀敏感期,這時候的孩子喜歡拿本書翻一翻,可是因為不識字,也不太懂得翻頁,這時候媽媽們如果不帶孩子開啟書籍一起讀,一起去帶孩子發現書籍中浩瀚的知識海洋,小朋友往往很快會對書籍失去興趣,轉而把精力投入自己能掌控的事,例如玩具、電視。

    2,每晚特定時間的親子共讀能增進和孩子的感情。

    瓜媽試過用早教機給孩子讀繪本,孩子興趣不大,一兩次以後強烈要求我給他讀,主要是他不懂得翻頁,而且在讀的過程中沒有互動,不會有故事情節的探討,也不會也接下來故事發展的一起想象。瓜娃喜歡依偎著我,他看圖,我給他讀文字,很多時候他看圖已經知道我接下來要讀什麼內容了。

    很多媽媽都是在孩子出現情緒或性格上的小問題時才會想起去給孩子看書,而且老是想著一本書就能幫孩子解決那些問題,這也是市面上那些什麼情緒管理繪本之類的那麼暢銷。讀書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是一個長久的習慣,從功利心來說,它對孩子以後的語文成績有幫助,在這裡用花婆婆方素珍說過的一段話來結束這個問答:

    給孩子讀一本好書,就是在他心裡播下一顆種子,這顆種子會發芽、開花,然後會住進來一個小精靈; 播下的種子越多,就住進來越多的小精靈,它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就叫 "智慧"。 以後在人生路上遇到酸甜苦辣、生離死別等各種問題,這些心中的智慧小精靈就會跟他對話,幫助他下決定。

  • 2 # 影視暢看

    孩子對媽媽有一種天生的依戀和模仿,媽媽的聲音在孩子耳朵裡最親切,所以媽媽陪孩子讀書是效果最好的!

    孩子從呱呱落地第一個看到的就是媽媽,在孩子心中最親最安全的就是媽媽,所以媽媽多和孩子在一起遊戲,讀書是非常好的!建議有能力的家庭都這樣做,一舉兩得的事情,既增進了與孩子之間的感情,又幫助孩子學習進步,何樂而不為呢?

    我的孩子今年讀二年級了,從一年級起我們就要求她每天讀課外書,已經堅持快一年了,從最開始的幼兒畫報到現在的童話書,同步閱讀教材,閱讀的習慣在慢慢的養成,在剛開始到現在,孩子的媽媽也總是在陪她讀書!由於工作在野外,無法總在身邊,只能透過打手機的方式來督促孩子進行閱讀,後來孩子的媽媽又想出了一個好辦法,讓孩子寫作文,她也一起寫,兩個人互為老師和學生,這樣孩子學習興趣有了很大的提高,不僅要完成自己的作為,還要給媽媽出題目並且檢查作業,小小的成就感讓她更加自信。

    和媽媽一起讀書學習讓孩子的在學習時更有一種動力,等她的學習習慣養成了,就可以逐漸讓她自己獨立去閱讀和思考,形成屬於自己的學習習慣,當然家長要隨時糾正指導。媽媽的愛讓孩子溫暖,陪孩子長大,給她帶來一種上進的動力。孩子在這種氛圍裡還能學習不好嗎?

  • 3 # 快樂庭院

    爸爸媽媽給孩子做親子閱讀,主要有三點:

    ①,親子閱讀、爸爸媽媽們朗讀給孩子聽,是一種非常高質量的親子陪伴,可以建立一種親子之間的默契關係。良好的親子關係是孩子身心健康成長的必要和重要的條件。

    ②,在這種良好的親子陪伴中,親子共讀的過程中,可以建立起孩子的安全感和對父母的信任感,安全感和信任關係的建立,是家庭幸福和諧的基礎。

    ③,親子共讀,父母讀給孩子聽,文字的力量是無窮的。閱讀的內容都存在有一定的深意,比如愛國、孝道、正義、公平等等,比如各種能力的發展,聯想、創造、思維等等,在親子閱讀的過程中,孩子在和父母互動的過程中、在聽的過程中會不知不覺的受到這些正能量的薰陶,同時他的大腦會在不知不覺中開啟一些思考,腦子越用越靈活。

    總之一句話,親子共讀父母朗讀給孩子聽,有助於孩子更好地成長為一個自信的有價值的有安全感的獨立的社會人。

  • 4 # 家校日記

    和大人一起這樣讀

    部編教材出現全新的板塊“和大人一起讀”,此版塊是激發學生閱讀興趣、加強學生課外閱讀的一個重要舉措,體現了課內外閱讀相結合的重要思想。在一年級上下冊中各有8篇文章,大都選編了古今中外經典的童話、寓言、民間傳說、兒童故事,以及朗朗上口的童謠、兒歌和優美精煉的短文,配有精美的插圖,充滿趣味性。

    針對這一欄目的出現,筆者對一線語文教師和家長做了調查,大部分語文教師認為“和大人一起讀”這一板塊是家長的任務,也有部分老師認為是老師的教學任務。家長的困惑在於“我和孩子該怎麼讀?”“我們一起讀些什麼呢?”“為什麼要和大人一起讀?”……

    針對上述困惑,筆者有以下思考,並進行有益的嘗試。

    一、豐富“大人”的範疇

    “和大人一起讀”其實此處的“大人”主要是指孩子的父母、也可以是孩子的其他家人,或孩子的老師、高年級的同學,只要是比孩子的年齡大,可以和孩子一起閱讀的人,都屬於“大人”的範疇。語文教師要善於利用各方“大人”的資源,只有充分認識“大人”範疇的豐富性,才能實現“一起讀”的多樣性,才能有效發揮“一起讀”的價值。

    如果我是一片雪花,我飄落什麼地方去呢?飄到小河裡,變成一滴水,和小魚小蝦遊戲?飄到廣場上,去堆雪人,望著你笑眯眯?親親她,然後就快樂地融化。……

    在朗讀過程中,電視臺主持人帶著孩子們想象自己就是一片雪花,自由自在,漫無目的地在天空中飛揚。最後,結合背景音樂反覆朗讀。純真的夢想,帶著稚嫩的聲音,孩子們留下了美好的閱讀時光。另外,電視臺主持人吐字發音比較規範,在朗讀時儀態自然大方,孩子的朗讀在潛移默化中產生影響。筆者認為,部分朗讀愛好者比較願意展示自身的朗讀,教師正好藉此結合,充分發揮朗讀愛好者的價值,給孩子們不同的朗讀體驗。

    (二)親子攜手朗讀

    在調查中發現,部分家長願意和孩子朗讀,大部分家長覺得工作繁忙,無法陪伴孩子一起朗讀。在低段,父母的朗讀具有引薦作用,孩子由於自身成長經歷有限不能完全理解作品的內涵,這時候需要在家長的陪伴下,漸漸走進語言文字,慢慢品嚐文學作品。與此同時,在親子朗讀的過程中,家長和孩子能增進雙方的瞭解,拉近彼此的距離。親子朗讀的過程就像是一次曼妙的遊戲之旅,在這個過程中既可以讓孩子享受到朗讀的樂趣,也能讓孩子感受到父母濃濃的愛,而且這種享受是彼此雙方共同創造的。

    美國著名兒童文學家波羅·FOCUS說:“當你念書給孩子聽,當你把一本書交到孩子手上時,你便帶給孩子無限的人生可能性,你便成為一個啟發者。”父母應該為孩子選擇好的書籍,讓孩子在閱讀中獲得心智的全面發展。教師可以透過家長會、共度家庭組、個別交流等形式,幫助家長理解“和大人一起讀”的育人價值和教材編排意圖,幫助家長建立朗讀觀念。

    (三)發揮“小大人”

    筆者在前面有所闡述:只要是比孩子的年齡大,可以和孩子一起閱讀的人,都屬於“大人”的範疇。因此,教師可以成立朗讀團,讓高段孩子給低段孩子朗讀,形成互幫互助的局面,建立良好的朗讀氛圍。弗洛伊德的自我防禦機制理論中提到:“兒童無意識的,有選擇性地吸收、模仿或順從另外一個一般是自己敬愛和尊崇的人或團體的態度或行為的傾向,以對方之長歸為已有,作為自己行為的一部分去表達,以此吸收他人的優點。” “小大人”大力量,讓更多的孩子喜歡上閱讀。

    筆者在學校成立了“少年朗讀團”,選拔一批優秀朗讀者,每週到一二三年級給學弟學妹們朗讀。“小大人們”不僅僅朗讀文字內容,還要創新朗讀方式,激發學弟學妹們的朗讀興趣。此外,“小大人們”還可以分享閱讀感受,說說閱讀故事,吸人更多的同學加入朗讀的隊伍。最後在期末,根據“小大人們”的表現,由同學們評選出“十佳朗讀者”,在全校同學面前予以表彰。

    二、和“大人”一起這樣讀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因此,“和大人一起讀”必須面向兒童,從兒童的視角出發,透過兒童喜聞樂見的形式激發兒童朗讀興趣,強化兒童朗讀體驗,親近語言文字,在兒童的心中播種一顆閱讀的種子,實現從“要我朗讀”到“我要朗讀”的轉變。

    (一)讀的形式多樣化

    “和大人一起讀”的內容多是古今中外經典的童話、寓言、民間傳說、兒童故事,以及朗朗上口的童謠、兒歌和優美精煉的短文,這些內容活潑生動,節奏輕快明朗,富有表現力。低段兒童以形象思維為主,無法長時間集中注意力,在閱讀時常常伴隨肢體動作,因此,教師要遵從兒童發展規律,設計一些有趣、貼近兒童的朗讀活動。

    1.演一演

    在朗讀《孫悟空打妖怪》,家庭成員可以用課文演讀不同的人物角色,形成其樂融融的閱讀狀態。在朗讀《狐狸和烏鴉》時,筆者建議可以進行角色扮演,演一演故事。家長和孩子分角色,一位扮演烏鴉,一位扮演狐狸。在朗讀中感受狐狸的狡猾,在表演中體會到朗讀的快樂,領悟寓言蘊含的道理。另外在表演的過程中,大人可以引導孩子思考烏鴉的肉掉下來之後心情如何?它會怎麼做?用問題引導孩子創編故事的結局。

    2.唱一唱

    一年級上冊的《小兔子乖乖》:“小兔子乖乖,把門開開。快點兒開開,我要進來。不開,不開,我不開,媽媽沒回來,誰來也不開。”這是一首耳熟能詳的童謠,在朗讀的基礎上可以採取唱一唱的方式,相互之間比一比誰唱得更加生動,使其更加富有趣味性,孩子在愉悅的體驗中漸漸喜歡上閱讀。

    3.畫一畫

    在朗讀完《胖乎乎的小手》時,可以激勵孩子也畫畫自己的小手,並且有意思地引導孩子說說自己的小手做了些什麼,樹立孩子勤動手的品質。在學習《夏夜真美》時,可以有意識地創設夏夜的情境,在悠揚的背景音樂下,帶領孩子進入情境,緩緩朗讀感受夏夜的靜美。讀完之後,激勵孩子畫一畫夏夜的天空,有小螞蟻、蜻蜓、睡蓮等,把朗讀感受到的美透過繪畫展現出來。

    (二)讀的內容主題化

    教材無非是一個例子,無論是教師還是家長都要積極引導孩子走向課外,豐富孩子的閱讀量。在一起讀《春節童謠》時,教師或者家長不妨推薦一些有關春節主題的童謠,讓孩子們在朗朗上口的童謠中認識春節,瞭解春節。此外,還可以在班級舉行節日童謠主題朗讀比賽,激勵孩子們尋找更多有關節日的童謠,在朗讀中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獨特魅力。在一起讀金波的作品《Sunny》時,教師和家長不妨引導孩子在課外選擇一些金波的作品進行朗讀。金波的作品富有節奏感、音樂感、畫面感,富有童心和童趣,值得孩子們去細細品讀。在一起讀《狐狸和烏鴉》時,教師和家長不妨引導孩子課外閱讀《伊索寓言》,在一個個故事中品味一個個道理。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要重視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誇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高閱讀品味。”透過主體化的閱讀,帶領孩子在短時間內大量閱讀相關內容,有效加深記憶,多角度、更全面的理解同一主題思想,這有利於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培養學生的語感,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三)讀的場地可變化

    在一般觀念裡“一起讀”場所往往在教室或者家裡,其實可以擴大一起讀的場地,形成隨時隨地一起朗讀。在週末,家長不妨和孩子多參加一些朗讀會,結交愛好朗讀的朋友,以書會友,相互激勵,相互推薦,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春天來臨的時候,春回大地,鳥語花香,老師不妨帶領孩子們走出教室,在室外舉行一場“我和春天的約會”朗讀活動,家長也可以和孩子來到公園在大自然中盡情朗讀。在夏夜的晚上,一起和孩子在郊外仰望星空,在星星的注視下朗讀《夏夜真美》,在情境中感受語言文字的美好。

    教師和家長要努力為孩子創設朗讀實踐環境,在不同的地方開展多種形式的朗讀活動。古人強調讀書三上,“枕上、廁上和馬上”,家長和老師也要積極引導孩子隨時隨地朗讀,讓閱讀成為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三、和“大人”一起讀把握四個度

    (一)體驗閱讀無壓力度

    “和大人一起讀”首先要確立一個核心理念:這裡的讀和教師其他課文裡的教讀是完全不一樣的,它是在“大人”陪伴下進行的無壓力的閱讀。在其他課堂教學中教師都會設定教學目標,如掌握生字詞,讀好問號、句號、感嘆號等。但是“和大人一起讀”欄目的教學並不是關注兒童透過閱讀掌握多少漢字,積累多少名言等,而是透過無壓力的閱讀,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從小在孩子的心中播種一顆閱讀的種子。

    (二)把握自讀與共讀平衡度

    俗話說:“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對於一年級的孩子而言,教會他們如何閱讀才是關鍵。“和大人一起讀”的過程中,要漸漸地形成從“教讀”、“伴讀”最後“放讀”的過程。在一年級上冊,孩子在“大人”的引導下,在有趣的聽讀活動中,實現口頭語言向書面語言的過渡。到一年級下冊可以放手讓孩子自己閱讀故事書。例如“大人”和孩子閱讀了《狐狸和烏鴉》之後,要鼓勵兒童嘗試自己讀《伊索寓言》,讀完之後口頭分享閱讀感悟,幫助兒童更好地理解故事人物以及故事表達的內涵。

    (三)控制一起讀的時間長度

    和“大人”一起讀的過程中,要根據兒童的心理特點,控制閱讀的時間量,不宜長時間的一起讀,以免增加兒童閱讀負擔。據心理學家研究表明,7-10歲的兒童注意力集中時間約為15-20分鐘。“大人”不妨和兒童共同商量制定一份閱讀安排表,固定一段時間進行閱讀,避免兒童產生厭惡的情緒。例如,筆者在班裡建議孩子閱讀二十分鐘,時間不長但每天都堅持,另外一方面出於保護兒童的視力考慮,避免長時間閱讀。

    (四)考慮讀物的難易度

    對於低段兒童而言,只有他們感興趣的讀物兒童才會進行閱讀。因此,“大人”要選擇適合兒童閱讀和朗讀的語言材料,切記一開始就閱讀有難度的作品,拔高閱讀要求,避免兒童對閱讀產生枯燥、乏味的體驗。同時,也避免選擇過於簡單的讀物。從閱讀一篇童話故事到閱讀一本童話故事,從學唱一首童謠到唱同一主題的童謠,在妙趣橫生的文字中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比如在低段,生動有趣的繪本是兒童的最佳讀物,鮮明的視覺形象,飛揚的想象,簡潔明快的語言文字,讓兒童在無壓力的狀態下輕鬆愛上閱讀。

    和“大人”一起讀,讀的是一種樂趣;讀的是一份溫情;讀的是一門學問。我們都要堅信閱讀的力量,給每一個孩子從小播種一顆閱讀的種子,在“一起讀”的道路上,我們一起澆灌,一起呵護,一起成長,一起遇見旖旎的風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說耐克的標誌是設計最成功的標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