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老耿侃莊

    《論語·為政》中孔子說過這樣一段話:“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其中“三十而立”立的到底是什麼,我們平常人的理解為娶妻生子,成家立業,結了婚,有了孩子,有一份穩定的、令人羨慕的工作就算達到了三十而立的目標。其實對於孔聖人而言,他肯定具有更深層次的含義,這是他三十歲要達到的人生理想狀態,做事合於禮,言行都很得當。

    放在現在我們去理解孔子要實現的三十歲目標,做事情要符合常理、符合社會的發展規律,言行要得體恰當,他為自己三十歲成為什麼樣的人設定了目標。當前年輕人大學畢業後,尤其是二、三線城市到大城市的青年都有或多或少的迷茫,吃不了苦卻幻想著美好的遠方,像折騰沒有資本支撐,更沒有那個膽兒,物慾橫流、時代迭代變革,我們又應該怎樣餞行三十而立呢?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我們不應該為取得了一點小成績就得意忘形,目空一切,更不應該因為一丁點的小挫折就沮喪、消沉。如何讓自己能夠具有穩定的情緒,持之以恆地去努力呢?“建立穩定的人生座標系”是關鍵,你只有樹立了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才能夠做到寵辱不驚。“三十而立”,我們立的就是自己的三觀,要制定自己長遠的人生目標,我們擁有了自己人生的大方向,樹立人生目標,才能對工作、對生活中的磕磕絆絆正確從容的看待,不會再像以前一樣遇到困難之後感覺天要塌了,吃不下飯,焦慮不安,領導無心批評了自己一句,就要死要活的。

    人生目標的制定要進行分解,主要分三個階段:

    短期目標:3—5個月

    短期目標是基石,我們看得到的,能夠及時跟蹤掌握程序的,是可以量化的目標,比如科學減肥的運動量、讀幾本書,參加幾次公益活動等。

    中期目標:6—1年

    中期目標是框架,它是基石一步步壘加建成的,代表了你一個階段的進步,是量化逐步累積而成。減肥成功後達到的完美身材效果、看書後哪些方面技能得到了提升等。

    人生目標:五年以上

    人生目標是高樓,它代表著你已經建成摩天大樓,站在了一個全新的高度上,實現了由量變到質變的飛躍。實現了你要成為什麼樣的人,要得到的崗位晉升,要實現的財富自由。

    “三十而立”立的是人生的目標,建立屬於的價值觀,確定的人生目標與發展方向。學會獨立的思考,學會去承擔責任,聽從自己的內心世界,自己到底想要什麼,要走多遠,不再自怨自艾,不再彷徨茫然,對生活具有應有的態度。

  • 2 # 無界老羅

    三十而立什麼?立什麼

    三十而立,立什麼?立身立業立家。總的來說,三十歲的人,可以一個人獨立承擔自己的責任,獨立面對生活中的一切。無論是自身,還是事業抑或家庭都應該負起責了。立身要立品格與修養,立身要立獨立與堅強,立身要立道德與涵養;立業顧名思義就是要確立事業,是有一技之長,是有謀生之能;立家則是指有自己的家庭,家是心靈的港灣,家是靈魂的歸宿,從某種意義上講,成家也是社會責任的一種表現。

  • 3 # 無風雅處有風雅

    古人說“三十而立”,那先來了解一下,三十而立的起源——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論語·為政》

    孔子裡的三十而立,不是指三十歲成家立業,這裡的“立”是指學業根基已經樹立,形成自己的價值觀,不會輕易被別人的觀點和看法動搖。

    延伸來看如何“立”呢?就是如何形成自己的價值觀呢?

    什麼是價值觀呢?我的理解是從道德標準的角度判斷這件事是對還是錯。

    古人的道德標準是:修身(培養自身的學識和修養)、齊家(家庭和睦)、治國(管理好國家事務)、平天下(安撫天下黎民百姓,使他們能夠豐衣足食、安居樂業)。

    瞭解了這個道德標準後,古人如何培養出自己的價值觀呢?

    因為學術派系比較多,我選擇儒家的來分享,也是古時的主流派系。

    1、立志

    中國古代的思想家都很重視“志”,把立志作為修養的第一步。古人所說的志,就其內容來說,主要是志於道(人生的最高真理)、志於仁義、志於成聖成賢(聖人,為理想的最高人格)。

    立志一是志要篤,即意志要堅定,不能半途而廢。二是志要大,志小則容易自滿,不求上進,志大則進無止境。

    2、為學

    古人認為,對於道德修養來說,為學是一個不可或缺的步驟。孔子強調,君子可以“食無求飽,居無求安”,但卻不能忘卻學習。古人強調要博學,認為博學可以開闊人的眼界,從而免於孤陋寡聞之患,並做到博以反約。反約指掌握要領。古人還強調學要與思結合。子日:“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罔,迷惑而無所得。殆,危險,指終而不能有所得。儒家強調,學者當為己,即是為了在道德上提升自己。

    3、存養

    存養學說最早出於孟子的“存其心,養其性”的提法。儒家講的存養指的是保養人善的本心、本性,培養自己道德、精神品格。存養的方法主要有:

    (1)存心養性,即保養善良本性,指保養人的道德意識。孟子說:“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就是說,學問的道理就在於能把喪失了的心重新找回來,這就是存心養性的重要功夫。

    (2)正心誠意,即端正思想認識,培養真誠品格。

    (3)養氣,即養成正氣稟性。孟子提出養氣說,“我善養吾浩然之氣”。氣指氣概、氣質或稟性,浩然之氣指的是一種高尚的道德情操,一種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氣概、氣質,稟性。

    (4)集義,即持之以恆為善,積善成德。積善是說高尚的道德品質和思想境界,不是一夜之間就能養成的,它需要一個長期的積累過程,需要我們在道德修養上努力堅持,日積月累地提高。這一方法強調道德品質的修養要從點滴做起,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要持之以恆,不能一曝十寒。一個人做幾件善事並不難,做幾件善事並不說明道德品質高尚。人只有堅持不斷做善事,堅持絕不做惡事,才能使自己的心性不斷改變,道德修養不斷提高,最後成為有大德之人、有聖德之人。

    (5)持敬,就是要求有恭敬、敬畏之心。

    4、克治

    剋制與存養相輔相成。存養是培養、保護善的心性,而克治則是努力克服、去除心性中存在的各種惡。克治的關鍵是克私節慾。

    克私就是以公克私。在歷史上,公一般指公義,私一般指私利。公義實際上就是反映一定社會整體利益的普遍通行的道德準則。

    儒家思想家們或認為物慾能干擾良心活動,是產生不道德行為的根源;或認為物慾會干擾人們正常的認知活動,導致思想混亂等。節慾既是一種道德修養活動,也是一種鍛鍊自己意志的功夫。

    5、慎獨。

    慎獨就是指一個人在獨自居處的時候也要謹慎地注意自己的內心和行為,防止有違背道德的思念或不符合道德要求的行為。在任何情況下自己的所思所行都符合道德要求,是慎獨的精微所在。

    6、自省

    自省就是自我反省,自我省察,就是檢查自己的思想和行為。自省之要在做到反求諸己。中國古人強調反求諸己,意即從自身找原因,主動積極地自我檢查,透過不斷進行自我檢查,自我反省,自我批評,自我提醒,不斷完善自我的道德修養。反求諸己的過程實質上是一種自我批評、知恥改過的精神狀態,是不斷揚善祛惡,逐步培養優秀思想品德,樹立高尚情操的過程。

    7、知恥

    恥是指羞恥,知恥即有羞恥心。古人特別重視養成知恥之心。從孔子的“行己有恥”到孟子的“人不可以無恥”,知恥教育成為中國傳統道德教育的一個重要起點。古人強調要“恥其所當恥”,恥於道德修養和道德品質不如人。

    8、改過

    改過指改正錯誤與過失。孔子曾多次談到改過是善的一種體現,認為有過不改才是真正的過。孔子以顏回為例指出,有道德的人不在於不犯過錯,而在於有過就改,不要重犯。

    9、力行

    力行即道德踐履,是一個人獲得道德知識,形成道德品德,成就理想人格,達到道德境界的最基本途徑。孔子以“訥於言而敏於行”作為仁人的重要標誌,反對言過其實,更反對巧言令色取悅於人。知識可以透過學習得來,而美德只能透過實踐養成。道德修養源於實踐,成於實踐,在實踐中磨鍊,是進行道德修養的根本途徑。

    三十而立,如何立,也許古人的一些理念可以借鑑和參考。如何透過踐行,成為屬於我們自己的東西,才是最有意義的。

  • 4 # 明越清泉

    三十而立,是建功立業,獨立自主,立志,立德,總的來講,是一個人到三十歲了,應該成人了,要擔起家國責任。這是孔子激勵世人的語言。希望人到這個歲數,必須要有擔當,做個頂天立地的人!。

  • 5 # xrh鴻雁

    孔子說:我十五歲立志於學習,三十歲能夠自力立……。

    三十而立,立:我認為人比如就像一棵小種子開始發芽,經過N年風霜雨打錘鍊,才演變參天大樹,同時根基也扎穩了。立,經過風吹雨打錘鍊之後,該學習的東西都學會了,能分辨是非,能成為一個安邦治國的一顆棟樑之材。也不會被一點點小挫折輕易能打倒。三十而立,在外面能撐起一片天,有能力保護一個家。

  • 6 # 張翼遠

    《論語》中孔子那段“三十而立”究竟"立”究竟什麼?最有代表性可以歸結為“立於學”、“立於禮”與“立於道”三種。根據現存的材料,最早提出“立於學”說的是南北朝皇侃。在《論語義疏》中,他指出:“雲三十而立者,立謂所學經業成立也。古人三年明一經,從十五至三十是又十五年,故通五經之業所以成立也。”皇侃此疏極可能是本於《漢書"藝文志》的下述記載:“古之學者耕且養,三年而通一藝。存其大體,玩經文而已。是故用日少而蓄德多,三十而五經立。”應當說,這一解釋明顯地帶有漢代經學注重“傳經”的時代特點。“立於禮”說源自於《論語》,孔子自己就明確說過“立於禮”的話。所謂“立於禮”之“禮”可以有兩個基本指向:一是實際上作為社會之根本綱紀的“禮”;二是作為個人立身處世之行為準則的禮儀規範之“禮”。從“立於禮”說的具體內容來看,基本上都是從後一方面展開詮釋的。“立於禮”何以有如此重要的作用呢?朱熹作了有代表性的回答:“禮以恭敬辭遜為本,而有節文度數之詳,可以固人肌膚之會,筋骸之束。故學者之中,所以能卓然自立,而不為事物之所搖奪者,必於此而得之。”從“成家”以立業的角度來詮解“立”,也是與“立於禮”說相關聯的。較之其它解釋,“立於禮”說產生了最為廣泛的社會影響。“立於道”說主要集中在宋明理學時期。此說強調“三十而立”是“能自立於斯道”。程頤指出:“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聖人言己亦由學而至,所以勉進後人也。立,能自立於斯道也。”所謂“斯道”,宋明時期的註疏者大多認為是“大學之道”,也就是《禮記"大學》篇所揭明的“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等“三綱領”與“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等“八條目”。可以進一步指出的是,上述不同闡釋之間實際上已經包含了“漢宋之別”,即對孔子在中國文化中歷史地位的不同認知。漢唐時代,人們通常把孔子看做自古以來堯、舜、禹、湯、文、武、周公等聖人中的一員,凸顯孔子對古先聖人的繼承性。宋代後,人們更多的強調孔子創立儒家、集古代中國文化之大成的一面,凸顯孔子對古先聖人所創立與傳承的禮樂文化變革性的一面。反映在對“三十而立”的詮釋上,“立於學”說與“立於禮”說集中強調了個體適應既有價值系統的一面,凸顯的是外在之“跡”而非內在之“心”,更多地體現了漢學的特色。而“立於道”說則不僅包含了注重內在心性之修為的向度,而且為肯定孔子對中國文化的變革性意義預留了詮釋空間,因而更多地體現了宋學的特色。如果承認孔子透過點明“仁”是人之所以為人的普遍而內在的本質而開創了透過自我道德修養而完善自我人格以成就圓滿之生命存在的可能性,從而實現了中國文化發展演進歷程中的變革,我們或可以在“立於道”說的基礎上做出進一步的理論推展,將“三十而立”之“立”解釋為“仁心的挺立”或曰“仁心朗現”。這也就是說,孔子在三十歲的時候完成了對於“仁”的發現與“仁”的自覺,不僅將之體認為自我的內在本質,而且“仁以為己任”,為自我生命確立了成仁成聖的基本目標。由此,孔子不僅確立了自己安身立命的歸依、確立了自己思想學說的中心觀念,從而成就了自我生命的安立,而且也為最終完成中國文化早期發展中為禮樂文化確立內在於人性之根據的變革奠定了基本的精神方向。由此,在作為文化巨人的孔子那裡,“三十而立”就不僅構成了個體生命人格成長的一個十分重要的環節,而且其內容還與中國文化傳統的變革方向密切相關,它之所以能夠產生廣泛而久遠的影響就是不難理解的了。

  • 7 # 無法超越的足跡

    其實這個理論出自孔子對自己某一個階段的評價,在古人眼中16歲已經是成年人,而成年人並不代表著自己就能完全的獨立自主的做到正常家庭和事業,而需要一個經歷和經驗積累以及認知社會的過程,三十歲在古代代表著一個人的成熟和各方面的巔峰,在這個階段如果沒有作為那這輩子基本上沒有太多的機會了。

    在後人對三十而立的看法其實就是覺得,一個人在三十歲屬於成熟的階段,可以自己做到自己現年齡階段最基本的成就和目標,也就是說做到這個年齡應該有的基本成就和責任,立其實就是代表著一種成就和目標,在古代到了三十歲這個年齡還沒有成就那基本上就不會有太多的機會獲得更大的成功了。

    古人的壽命一般都比較短,能活到六十歲的人基本上都是比較少的,大多數都是活到五十多歲,而古代也有一種說法就是七十古來稀,說明了什麼說明了能活到七十算是非常長壽的年齡了,基本上和我們現在的百歲老人一個概念,我們現在四五十才叫中年,在古代二三十歲就算是中年人了,三十屬於中年,中年本身應該有成就,如果中年階段沒有成就,那後面屬於下坡路沒有多少機會了。

    對於現在社會來說三十還算是非常年輕的階段,現在在很多老人眼中三十歲還是孩子,現在三十歲沒有結婚沒有成就的人大有人在,所以現在來說三十而立其實已經不怎麼適合了,絕大多數人根本做不到三十而立,而現在競爭激烈的年代三十歲只是人生的開始 ,不少人讀書出來就已經快三十了,怎麼能在短時間內有成就 。

    但是並不是說三十就沒有成功的,而是三十歲成功的比較少,絕大多數的人在三十歲的時候還在掙扎階段,連自己都沒辦法做到養活自己,更不用說做到三十而立,立就是成就和責任,什麼樣的算成就,就是憑自己能力做到自己可以做到的正常範圍之內的成就和行為,這就是立,真正的立並沒有統一的標準,根據自己的能力和環境來衡量成就的標準就可以,人和人不一樣,所以機遇和成就都不一樣,所以衡量的標準也不一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紅樓夢第七十回其中寶玉怎麼怎麼樣待遇怎麼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