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良人一品

    近期比較火熱的清宮劇《延禧攻略》和《如懿傳》,講的都是乾隆朝後宮的故事。透過這兩部劇,我們認識了那時的一位歷史人物——乾隆的原配妻子孝賢皇后。

    孝賢皇后的命運可謂悽苦。雖然她貴為皇后,母儀天下,且品德高尚,為人敬重,但身體卻不是很好,接連生下兩個嫡皇子皆年幼而殤,以致心力交瘁去世,給乾隆皇帝留下了終其一生的眷念。

    孝哲皇后,又稱嘉順皇后,姓阿魯特氏,是翰林院侍講崇綺之女。同治十一年(1872年),同治皇帝成年選秀,阿魯特氏被同治選中,直接立為皇后。

    然而,阿魯特氏的皇后當得並不舒心。與同治成婚後,慈禧太后一直對兩人之間的婚姻生活橫加干涉,導致同治處於夾縫之中,選擇逃避放縱來麻痺自己。

    兩年之後,同治皇帝就染病而亡。同治死後百日,孝哲皇后便宣告薨逝,年僅22歲,未能留下任何的子嗣。

    之前我們講過,在為同治皇帝立後時,慈安和慈禧兩宮太后各有主見。慈安太后傾向於知書達理的阿魯特氏,而慈禧則喜歡天真活潑的富察氏,也就是後來同治的慧妃。

    最後,同治順從了嫡母慈安的意願,選了阿魯特氏為妻,但同時也忤逆了生母慈禧,導致了後來的悲劇發生。

    從上面這則選後風波可以看出,慈禧其實打從一開始,就不喜歡孝哲皇后阿魯特氏,後來也一直想扶持慧妃取而代之。而慈禧討厭孝哲皇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同治大婚時,孝哲皇后已經19歲,業已成年,不如只有14歲的慧妃那麼好操控,此為慈禧反對立阿魯特氏的主要原因。

    其次,慈禧與孝哲皇后二人性格差距過大,也是導致婆媳不和的原因之一。俗話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性格相同的人有共同話題,關係一般不會差。

    慈禧太后的父親是一位地方官員,常年攜家帶口四處奔走,慈禧小時候沒有受過太好的教育。雖然慈禧天生具有異於常人的政治嗅覺和能力,但文化水平不太高。

    孝哲皇后的祖父,是內閣大學士賽尚阿,父親更是清朝唯一一位滿人文狀元,從小成長於書香門第,格調與慈禧不同。深宮寂寞無聊,慈禧愛在閒暇時聽戲,尤其一些歌頌情愛的劇目,而孝哲皇后則覺得聒噪,喜歡讀書寫字自娛。兩個女人沒有共同的愛好,其他事情也就更聊不到一塊了。

    最後還有一點原因,就是孝哲皇后的外祖父,是曾經的鄭親王端華。端華作為咸豐的顧命八大臣之一,在辛酉政變時,是慈禧太后的政治對手。慈禧本是個比較記仇的人,有這一層親戚關係在,對自己這位兒媳,也就更不待見了

    慈禧太后最喜歡的兒媳婦,十六歲開始守寡

    十六歲對於一個女人來說,正是自己花季的開始,是人生中最美麗的季節。然而,清代卻有一位皇帝的妃子,在這個年齡,就已經過上了守寡的生活。

    這位妃子不是別人,正是慈禧太后最喜歡的兒媳婦、同治帝的慧妃。

    慧妃,富察氏,滿洲鑲黃旗人,其父是朝廷官員——員外郎鳳秀。

    其實,富察氏是有希望成為同治帝的皇后的。同治十一年,皇家組織了一次選秀,慈禧太后看中了富察氏,而慈安太后則看中了戶部尚書崇綺之女阿魯特氏。

    最後,同治帝不顧母親的反對,堅持選擇了自己喜歡的阿魯特氏。

    無奈之下,慈禧太后只好進行了妥協,讓兒子同治帝與阿魯特氏舉行了大婚。

    然而,對於自己所看中的富察氏,她並沒有就此放棄,而是處處給予格外的關照。

    比如說,當時一同進宮的,還有另外三個秀女,慈禧太后把富察氏直接封為妃子——慧妃,而其他三人則兩個封為了嬪,一個封為了貴人。

    一個秀女能夠直接被封為妃子,這在整個清宮歷史上,也是實屬罕見的。因為就連很多有靠山的秀女,初入皇宮之時,最多也就是個嬪位。

    除了名分、地位上不同,被封為慧妃的富察氏,還享受著貴妃的待遇——這一切都是慈禧太后所默許的。

    既然兒子沒有聽從自己的意見,封你為皇后,那我就讓你成為僅次於皇后的女主人。

    於是,兩年之後,同治帝按照慈禧太后的意思,下詔晉封富察氏為皇貴妃,連升了兩級——中間還隔著貴妃這一級別。

    至此,富察氏就真的成為了後宮之中僅次於皇后的女人。

    然而,即便如此,同治帝依舊對她毫無興趣——既然母親讓我封你為皇貴妃,那我就封你好了,就當我是對母親的一片孝心。

    然而,讓富察氏沒有想到的是,就在自己被封為皇貴妃的一個月後,自己的丈夫——同治帝不幸因病去世了。

    至此,她算是徹底斷了成為皇后的念想——雖然只有一步之差。

    同治帝死後兩個月,皇后阿魯特氏也追隨丈夫而去——坊間傳聞,是阿魯特氏受不了慈禧太后的百般刁難,吞金而死,為丈夫殉了情。

    然而,此時的富察氏,不僅沒有顯示出過多的悲傷,反而再次得到了晉封——被慈禧太后晉封為敦宜皇貴妃。

    看過《甄嬛傳》的朋友都知道,一個妃子有沒有封號,地位是迥然不同的。

    富察氏不僅成為了皇貴妃,而且還有了屬於自己的封號。

    在此後的三十年裡,富察氏一直和慈禧太后關係非常密切,恩寵自然也是不斷。

    然而,對於一個年輕女性來說,十六歲就失去了丈夫(雖然他不愛自己,但至少心裡還有個依靠),餘生幾十年都要在孤獨、寂寞中度過,實在是一種最殘酷的折磨和摧殘。

    所以,即使是得到了慈禧太后的種種特殊照顧,但富察氏的一生並不幸福,她是孤單的,是可憐的,是心靈極度空虛的女人。

    光緒三十年,時年四十六歲的富察氏,在鬱郁中離世,走完了自己的一生。

    不知道,她臨死之前,是否還會對自己沒有成為皇后而感到遺憾。

  • 2 # 簡史講官

    自古以來,婆媳關係就一直存在,慈禧和眾多兒媳的關係也是錯綜複雜,就拿同治帝的皇后和妃子來說,慈禧就抱有不同的態度,但慈禧偏偏對惠妃是怎麼都行,這其實要從同治皇帝選妃子的時候說起。

    同治帝成年後,到了該選皇后的時候,但這件事並不是慈禧說了算,而是慈安太后說了算,此時慈安才是後宮真正的掌權人,慈禧的權利和威嚴要低慈安一截。

    選皇后的時候,慈禧和慈安各派來一些不錯的妃子供同治選擇,經過一番角逐,最後只剩下兩名女子,一個是慈禧的人,一個是慈安的人,最終同治帝選擇了慈安派來的這位女子,也就是孝哲毅皇后,而慈禧派來的那位女子,就成了惠妃!

    所以說,這場博弈中,慈禧輸給了慈安,所以慈禧就對這位皇后百般不喜歡。當然這只是婆媳關係鬧僵的其一原因。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皇后不是一個明白事理的女子,而惠妃很明白事理。

    皇后自認為在後宮中,只要安分守己,就可以活得很好,所以她根本不知道變通關係,從來不去主動討好慈禧和慈安,而惠妃深知慈禧的喜好,經常討好慈禧,兩者一對比,這就更使得慈禧對皇后的態度極其惡劣,以至於後來一直挑皇后的毛病,還當眾讓太監掌摑皇后。

    最終,皇后莫名其妙的離世,慈安太后也莫名其妙的離世,慈禧才真正掌握了後宮的大權,只是可憐的同治帝失去了最心愛的人,整日迷茫,經常逃離深宮出入桃花柳巷,最終得花柳病死去。

  • 3 # 北漂一族粥粥

    皇后是多少後宮女人的夢想。這個位置是權利榮華富貴的保證和象徵。在後宮除了太后就是主宰者的人物。

    但凡事都有意外,有這麼一位皇后她和她丈夫感情很好卻抑鬱終身,自殺身亡。一生沒有得到皇后應該有的待遇,還倍受凌辱。她就是今天我們的主人公――嘉順皇后 阿魯特氏。

    從出身論和學識看名副其實。

    她的父親是清朝一位大臣,她出生官宦官世家,身份高貴,氣質典雅,從小熟讀四書五經,文采斐然,有學識,對國家政治有獨到見解。在後來選秀中被同治皇帝一眼看中。

    這麼一位好兒媳慈禧卻不喜歡為什麼呢?原因很簡單。其一她和慈安沾親,是慈安太后選給同治皇帝的。是別人的人。其二嘉順皇后的父親曾經與慈禧政見不和,所以受父親的牽連自然也不受待見了。其三嘉順皇后性格繼承了蒙古人的直爽,深知婆婆不喜歡自己不避避風頭反而針尖對麥芒。綜上所述好怎麼可能呢?

    婆媳僵到什麼程度呢?

    慈禧不讓兒子和媳婦在一起,不停的攪,唆使同治帝找惠妃冷落嘉順皇后。導致兒子很痛苦,因為皇帝很愛他的皇后。所以同治皇帝面臨壓力也要不遵從慈禧的話。對著和母上大人幹。這讓慈禧把所有的怨恨都算在了嘉順皇后的身上。

    長時間的打壓讓嘉順皇后對她也極為不滿。有一次皇上得了一場大病,慈禧不允許皇后去看他,她瞞著去了。慈禧發怒。要怪罪她。她說“妾乘鳳輦從大清門入天下皆知,今入宮問皇帝疾。有何罪名而勞太后詰問?”這裡面的大清門是大內第一正門,規則隆重,只有皇帝和太后可入。而皇后只有在大婚可入內。

    她的這句話什麼意思呢?這句話其實諷刺慈禧的,慈禧不是咸豐正宮,她當上太后是因為正宮慈安無所出,立了她的兒子當皇帝她才成了太后。她是側室。當年的她是不能從大清門進入的。家順皇后這句話顯然在接老太太的短。也狠狠的給了慈禧一個耳光。心高氣傲的她最討厭別人說她側室。聽到這樣的回答殺她的心都有。

    嘉順皇后能說出這樣的話可以看出她的性格是比較直接的,不是阿諛奉承之人。用現代話來講婆婆看不上自己,又不會來點事,對著幹形勢只會朝著壞的方向發展。

    在同治帝死後按理說應該由嘉順皇后的兒子繼承老子的位置,但是繼承者卻變成了弟弟。慈禧的不支援佔了主要的原因。

    外界的壓力後宮的排擠後來在同治皇帝死後沒多久就自殺而亡。外傳夫妻感情好丈夫的離開深受打擊抑鬱而終。這裡面和慈禧脫不了關係。

    相對比較看惠妃性格比較柔和,家世顯赫又是自己選的人,對自己言聽計從。自然要喜愛。雖然惠妃一生沒有丈夫的疼愛,孤獨終老卻享盡榮華富貴。得到如同皇后的待遇。這也是一種幸運吧。

  • 4 # 歷史課課代表

    自古以來皇帝和皇后的婚姻由於或多或少的牽扯進去一些政治因素,因此實際上皇帝和皇后很難有真正的愛情,這也是皇帝和皇后很難幸福的原因之一。非常詭異的是,清朝每位皇帝的第一位皇后竟然無一例外的以悲劇收場。

    清朝歷代皇后皆以悲劇收場:

    太祖元后葉赫那拉氏29歲便離世;太宗皇后博爾濟吉特氏中年喪夫,常年寡居;世祖順治皇帝第一任皇后慘遭廢黜;聖祖康熙皇帝第一任皇后赫舍里氏22歲便難產死去;世宗雍正皇帝皇后烏拉那拉氏也在皇帝生前死去;高宗乾隆帝皇后富察氏三十七歲便去世;仁宗嘉慶帝皇后喜塔臘氏被立為皇后第二年便去世了;宣宗道光皇帝不到三十歲便去世了,生前都沒有做過皇后;文宗咸豐皇帝被立為嫡福晉後第二年便去世了,皇后之位也是後來追封;穆宗同治皇帝皇后阿魯特氏也是悽慘死去;而德宗光緒帝的皇后葉赫那拉氏一生不得丈夫喜愛,最終在孤獨悽慘中死去。這些女人們居天下女性至高、至尊的地位,卻沒有一位是平安順利中度過一生的。用我們當今的話說,清朝的這些皇后沒有一位是全須全尾的。由此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那就是,皇帝和皇后很難幸福。

    慈禧太后為何不喜歡同治帝皇后阿魯特氏:

    西太后不喜歡同治帝皇后阿魯特氏實際上既有歷史原因又有現實原因,從歷史原因來看,問題就出在阿魯特氏的出身上,阿魯特氏的外祖父不是別人,正是咸豐皇帝臨終前遺命的八大臣之一的鄭親王端華,也就是說,阿魯特氏實際上就是鄭親王端華的外孫女,並且端華和肅順是同父異母的兄弟,所以阿魯特氏實際上與肅順也有著親屬關係。作為自己政敵的外孫女,慈禧太后從一開始便便不喜歡這個皇后,並且,阿魯特氏的冊立也並不是出自慈禧太后自己的意願,慈禧太后中意的皇后人選是慧妃富察氏,但是因為慈安太后和同治皇帝的原因,最終阿魯特氏還是成為了慈禧明媒正娶的兒媳婦。成為皇后之後,阿魯特氏依舊不得慈禧寵愛,面對慈禧的刁難,阿魯特氏甚至說出了:自己是奉天地祖宗之名從大清門裡抬進來的皇后”。這句話引得慈禧大為光火,一生沒有做過皇后的慈禧太后最大的遺憾就是沒能被從大清門裡抬進來。兩人的緊張關係也至此徹底撕裂。

    慈禧太后為何獨獨偏愛慧妃:

    慈禧太后相中的是員外郎鳳秀之女富察氏,富察氏年僅十三歲,但她嬌美俏麗,活潑可愛,很中慈禧太后的意。慈禧太后希望選個年紀小的皇后,當童養媳養著,好控制,好調教,會十分聽話。然而最終同治皇帝卻選擇了慈安太后推薦的阿魯特氏為皇后,富察氏沒能當上皇后,卻被封為慧妃,而跟她同時進宮選秀的三個姑娘,兩個被封嬪,一個被封貴人。雖然不能給富察氏皇后的地位,慈禧太后還是給了富察氏宮裡最尊貴的妃子的地位。

    慈禧之所以喜歡富察氏,主要是由於年輕的富察氏像極了年輕時的慈禧,每當慈禧見到了年輕俏麗的富察氏,就能讓慈禧向其自己剛入宮時被咸豐皇帝寵愛的那段人生中最美好的時光,慈禧雖然強勢,但是再強勢畢竟也還是個女人,是女人就有脆弱的地方,富察氏帶個慈禧太后的快樂何嘗不是慈禧太后的一種自我慰藉呢?

  • 5 # 小聰歷史客棧

    不得不承認,慈禧是個狠角色,一介女流,卻在男權社會里成為無冕女皇,當然不僅是最高統治者,慈禧也有扮演婆婆的角色,可想而知,給她做兒媳婦不僅僅是壓力大的問題,稍有不慎都會死的很慘。

    慈禧相當痛恨自己的正宮兒媳同治帝皇后,後來多次為難,最後逼得同治帝皇后吞金自盡,而相反,慈禧對另外一個兒媳婦卻寵愛有加,同樣是兒媳,為何在眾多兒媳中慈禧偏偏特別喜歡慧妃呢?

    第一:和慈安太后對著幹

    這位被慈禧很喜歡的慧妃是何許人也呢?能如此討得慈禧的歡心,想必絕非尋常女子,這位慧妃,姓富察氏,富察氏在滿族一直是名門貴族。

    不過富察氏當時是阿魯特氏的競爭皇后的人選,慈安太后看中阿魯特氏,不喜歡慧妃,同治帝也贊同嫡母慈安的意見,可是慈禧心裡很不爽,因此她偏和慈安作對,慈安喜歡的人,她就討厭,慈安討厭的富察氏,相反慈禧卻偏要抬舉她。

    第二:慧妃長得像慈禧年輕的時候

    大部分人更喜歡和自己像的人,包括長相性格,慈禧太后也是人,人性如此,慧妃長相特別像慈禧年輕的時候,這讓中年的慈禧彷彿看到了年輕時期的自己。

    相信如果很多人是慈禧,也估計想要個慧妃這種對自己百般逢迎的兒媳婦,而不是不苟言笑的阿魯特氏。

    慧妃一生因為慈禧的寵愛和庇護,得以一生榮華富貴,剛進宮是慧妃,後來慈禧百般抬舉,封為貴妃,同治帝駕崩後,又封她為皇貴妃,可見慈禧確實很喜歡這位兒媳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有些企業HR不願意招年齡35週歲以上的求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