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冰何時溶
-
2 # 啞者或已成翁
【塵世裡的玩耍與趣味】
[小序] 我曾在“世紀佳緣”裡,遇到過一個年約五十的婦人,說自已老是悶在家裡,時常頭痛,又感嘆歲月不饒人。
我說只要會玩耍與不斷去發現,塵世裡本也趣味多多,這樣,心情也就會好些。這本為一句玩笑話,不料她卻誇了我很多句。
女士的鼓勵成為男人的精神動力。
我手頭有一本清代張潮著的《幽夢影》,其中有很多句子,是教我們怎樣玩花看蝶、聽雪賞月的,以增添活在塵世裡的趣味;先摘錄一些,我於後再作點簡評。
① 花不可以無蝶,山不可以無泉,石不可以無苔,水不可以無藻,喬木不可以無藤蘿,人不可以無癖。
藝花可以邀蝶,累石可以邀雲,栽松可以邀風,貯水可以邀萍,築臺可以邀月,種蕉可以邀雨,植柳可以邀蟬。
梅邊之石宜古,松下之石宜拙,竹旁之石宜瘦,硯內之石宜巧。
② 梅令人高,蘭令人幽,菊令人野,蓮令人淡,春海棠令人豔,牡丹令人豪,蕉與竹令人韻,秋海棠令人媚,松令人逸,桐令人清,柳令人感。
筍為蔬中尤物,荔枝為果中尤物,蟹為水族中尤物,酒為飲食中尤物,月為天文中尤物,西湖為山水中尤物,詞曲為文字中尤物。
人須求可入詩,物須求可入畫。
因雪想高士,因花想美人,因酒想俠客,因月想好友,因山水想得意詩文。
樓上看山,城頭看雪,燈前看月,舟中看霞,月下看美人。
玩月之法:皎潔則宜仰視,朦朧則宜俯視。
④ 水之為聲有四:有瀑布聲,有流水聲,有灘聲,有溝澮聲。風之為聲有三:有松濤聲,有秋葉聲,有波浪聲。雨之為聲有二:有梧葉荷葉上聲,有承簷溜竹筒中聲。
聞鴨聲如在白門,聞櫓聲如在三吳,聞灘聲如在浙江,聞羸馬項下鈴鐸聲,如在長安道上。
凡聲皆宜遠聽,惟琴聲則遠近皆宜。
⑤ 以愛花之心愛美人,則領略自饒別趣;以愛美人之心愛花,則護惜倍有深情。
美人之勝於花者,解語也;花之勝於美人者,生春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香而取解語者也。
情之一字,所以維持世界;才之一字,所以粉飾乾坤。
萬事可忘,難忘者銘心一段;千般易淡,未淡者美酒三杯。
⑥ 居城市中,當以畫幅當山水,以盆景當花圃,以書籍當朋友。
春雨宜讀書,夏雨宜弈棋,秋雨宜檢藏,冬雨宜飲酒。
詩文之體得秋氣為佳,詞曲之體得春氣為佳。
少年讀書,如隙中望月;中年讀書,如庭中望月;老年讀書,如臺上玩月;皆以閱歷之淺深,為所得之淺深耳。
昔人云:若無花月美人,不願生此世界。予益一語云:若無翰墨棋酒,不必定作人身。
[簡評] 有一首小詩寫道:
儂家住在兩湖東,十二珠簾夕陽紅。
今日忽從江上望,始知家在畫圖中。
不只是遠遊名勝之地,我們的家鄉也是處處美境,只要你留心,天上雲、地上物、山中水、田中土,都可進入情趣的心靈。
又比如說,我現居住在寧波一個叫作“雙東坊”的嘈雜的老小區裡,年老體衰,不想下樓,心情鬱悶,這可怎麼好?摘抄的文字中就有“居城市中”一段可供參考。有些人會在破臉盆裡種點花花草草,可是我很懶而又很笨,花草也不會弄,這也沒關係,摘文告訴了我可以讀書,以作書中之美景遊。
正如辜鴻銘所說,華人總是過著一種心靈的情感的生活。
中國的古老文化,可稱之為“性情文化”,只要在現世活著而且有趣味就好。第一、“塵世就是天堂”;第二、要會玩耍,還要“玩”出個“味道”來。
“玩”,在民間日常用語裡可以見到這一文化傳承,如:玩牌、玩股票、玩文化、玩瓷器、玩雕刻、玩鳥,甚至連女人、男人、敵人、陰謀,之前也都可加個“玩”字,反正加個“玩”字在什麼前頭,都通。
“玩”,最難得的是要體會其中的味道,華人向來重視這個味道。何謂“味道”,可以舉個例項來說:
七、八年以前,我喜歡結伴到各處玩遊。
遊伴中有個高工,見個塔、橋樑什麼的,總愛講他的科學原理。一次,我忍不住質問:按數學原理,兩點之間的直線距離是最短的,就功效來說應該是最好的,為什麼華人卻造了這許多的“九曲橋”?
還有一次,我們遇到幾處“象形”的山丘或崖壁,好容易請得一個山農,講述從前有個惡婆婆偏有一個好媳婦之類的故事,這高工又要說故事編得太荒唐。
其實,華人是性情化的族群,最長於形象思維,“玩”就是要講究這個味道,而科學分析卻往往會破壞掉這個味兒。
摘文中有一句“月下看美人”,就有那麼一種說不明白的味道。然而,我頭前年在學校的食堂裡談起這個句子時,有個女老師卻用“朦朧產生視覺美”來解釋,那我要問:煙霧裡看美人,還美不美?此處的美,其實相近於古詩詞的“意境”,是很難用科學分析來說明的。
華人欣賞事物,不重物性(“物性”可作科學分析)而重味道。且看揚州瘦西湖景區正門的楹聯:“名山勝水,莫問誰屬,覺著便是主人。”意即這地方你不必擁有,能嚐出處處景色的滋味,你就是這裡的主人了,可見對味道的重視。
中國古人還講人是自然之子,要返樸歸真。人不要為名、利、權、富所蔽;要提高人的品格,超越非自然的一切,要順應自然與人之本真;更有可譽之為大智慧的是,華人的大多數,在事實上都只愛腳下的土地與這一生,而不真的羨慕什麼虛幻的“天堂”,正如蘇軾所說:
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摘文中的“梅令人高,蘭令人幽”等句,還講了要從欣賞事物中提高思想情操,同時也處處透露出要重視現世幸福的資訊。
⑦ 春,黃昏最好;夏,子夜最好;秋,早晨最好;冬,中午最好。
春者,天之本懷;秋者,天之別調。
律己宜帶秋氣,處世宜帶春氣。
正月多風雨為好天氣(好天氣,意指可觀賞),
二月三停雨七停晴為好天氣。
三月,忽雨忽晴;
四月,不雨不睛;
五月,積雨後晴久、晴後雨,也都為好天氣。
六月、七月,快雨,微雨,也好看;
八月,晴雨相間;
九、十、十一月,晴即佳;
十二月,正可曬太陽、眺雪。
[簡評] 華人認為:只要心情好,不拿雜事掛心頭,天天是個好日子:入耳都是好音,舉目都是美景。
中國傳統文化,是性情文化:講心情、講趣味,講率性、講自在。率性是坦露自己的性情,卻又不同於任性;自在,是指守護住了天氣、地理、人之本真的基礎上的任性,同時還強調了是當下的、活潑潑的自在。
所以,《快樂原》講一年十二個月都有趣味,即使是雨天,也佳。
[附論] 塵世就是天堂!
這裡僅引述林語堂在《生活的藝術》一書裡所說的一些話,來說明大部分華人的這個最為實在的思想。
林語堂為說明我們是生活在一個絕好的星球上,例舉了十條,比如:
熱的白天接上個風涼的夜,之後還有個清爽的早晨。夏冬中間,插進溫和的春秋。
大樹,炎夏成樹蔭。
不同的花果,按月令迴圈交替。
春雨、夏雷、秋風、冬雪;火山、山峰、山洞;江河、湖沼、堤岸;孔雀、鸚鵡、猢猻、貓狗、松鼠;鱷魚、龜、龍蝦;都很可愛。
林語堂還編了個故事,說有個人不樂意生活在如此美好的地球上,向上帝吵著要到珠玉為門的天堂裡去。
上帝斥責他:你這個不知好歹的苯蛋,那就送你去地獄吧,讓你看不到行雲和花樹,聽不到流泉,將你幽囚到命終。
於是,上帝立即就送他住在城市的公寓裡。
林語堂開玩笑說:這個人的名字叫基督徒。
林語堂編這個故事,用意並非反對基督教徒;我也一樣,事實上既羨慕他們有現世的幸福生活,又羨慕他們早已透過關係,在天堂裡也報了戶口,還預先購好房產。
林語堂還有一段話,我覺得也很有意思,一併引述於下:
山,都有治療性的幽靜,如幽靜的峰、幽靜的石、幽靜的樹。
環抱型的山,人在其中,就好似依偎在母親的懷裡,實具有精神上的醫療功效,能治癒一切俗念和靈魂病患,例如:
自負狂、只知有己不知有人狂、奴役他人狂、惡意仇恨狂、討債狂、盜竊狂,以及一般的頭腦不清和壞脾氣。
-
3 # 爺叔愛生活
生活從不缺美好,生活缺少發現美好的眼睛,懂得在平凡的生活中尋找樂趣的人,才是可以讓你幸福的人。
一個男人最高階的驕傲,不是撩了多少妹,而是如何有情趣的撩愛的人!
生活要有趣,婚姻亦如此。做一個有情趣的男人,讓生活不苦燥,讓婚姻有情調。
一: 生活中的小驚喜,小情趣。
有情趣的男人,不用攪破了腦袋想話題,也不用變著法的編瞎話,更不用拉上狐朋狗友一起騙老婆。
你只需要偶爾來個小驚喜,給平淡的日子來個浪花,偶爾回想起,也是一種難得的小幸福。
留於唇齒間的微笑,亦是生活的趣味。
端午節我在上班,中午老公突然打電話,說在我們公司樓下,我一聽特別高興,給同事打了個招呼,就飛一樣的跑下去了,因為平時老公工作特別忙,很少中午到我工作的地方,到了樓下,老公就很神秘的拉著我說,請我吃飯,到了附近很有情調的西餐廳,突然感覺回到了戀愛的時候,喜悅的幸福感十足。
生活中有很多小情趣,小事情就會讓彼此幸福有趣,一次老公出差回來的比較早,我正好休息在小區玩,回頭看見老公這麼早回來,就調戲了一下老公,我說我用餘光看見一個帥哥,還以為是誰呢,原來是我老公啊,哈哈,誰知老公說,美女要不要認識一下,一起共進晚餐,感覺特別好玩有趣。
生活中有這麼情趣的老公,平凡的生活也不會枯燥。
二: 婚姻中的小情調。
這個月老公去義大利學習,到達義大利會給我拍很多照片,我們也會微信上,互動調侃中國與義大利的不同,老公去米蘭時,給我郵寄了一張明信片,因為我是做奢侈品牌服飾的,米蘭是時尚之都,所以老公給我郵寄了明信片。一張小小的明信片,會讓我感覺回到了少女時代,回到了校園。
婚姻生活,無非是和愛的人,一起去享受和分享。偶爾圓她一個少女情結,會讓她感覺自己青春永駐。
三: 生活中的儀式感
每個國家都會在一個月兩個月,有一個節日,我們為什麼過節呢?無非是日子天天都一樣過,有點乏味無聊,偶爾來個節日,大家慶祝驚喜一下。給自己一個小小的期待。
有情趣的男人會在節日,給你一個驚喜,我也會在節日快來時調侃他,快過節了,你不表示一下,老公說,想要啥,你說,在我能力範圍之內啊,別給咱們家花窮了就行。
第二天,他會給你一個你最近一直想要的禮物,我喜歡錶。結果就送表了。
老公在過節時,也喜歡送花,總是可以滿足我的小小虛榮感。
其實有情趣的男人,不會去指責老婆的購物慾。
老婆要什麼,也會盡量去滿足她的要求。不一定要很貴,在自身力所能及的範圍內,給予老婆想要的。
如果男人都這樣做了。那個女人喜歡吵架生氣,婚姻不是很美好嗎?每天都是好時光。
有情趣,有情調的男人很樂觀自信,你和他生活在一起,會有一個好的心態,你的生活充滿了樂趣和Sunny。
其實愛情是可以保鮮的,只要雙方一起找對了方式,運用一些小技巧,讓平淡的生活化為小情趣。
透過語言的溝通運用,讓婚姻不枯燥,你會感恩生活的美好和你身邊那個愛你的人。
男人們,想讓婚姻不平淡,想讓日子有滋有味,做一個有情趣有情調的男人,讓老婆時常感覺自己十八歲。
婚姻不是墳墓,生活不是一成不變,有情趣的人,會過有情調的生活,又怎會沒有幸福感呢?
世界上最快活的人不僅是最活動的人,也是最能領略的人。所謂領略,就是能在生活中尋找樂趣。
我們婚姻中生活中是否豐富多彩充滿情趣的,有滋有味,男人樂觀幽默的生活態度是決定一個家庭的幸福指數。你們認為呢?
生活的不確定性和重複性,讓我們很難想清楚每日奔波勞碌到底為了什麼,意義何在?或許人生本無意義,只有我們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才能讓人生充滿意義。
如果生活已經成為一潭死水,你每天抱怨生活的無趣和無味。巨大的壓力讓你沒有喘息的時間。高強度的工作讓你失去了一切樂趣,你變得鬱鬱寡歡,認為每天都是在枯燥的重複著。
不是生活放棄了你,而是你過早厭倦了生活。
造成這樣的感覺,或許只是你在生活中缺失了儀式感。也許為平淡的生活增加一點儀式感,會有不一樣的體驗。
記憶中考試的早晨,要吃一根油條和兩個雞蛋,寓意著考試拿100分。
上排牙掉了,要丟在床底,下排牙掉了就要扔到屋頂,老人說這樣會長出一排好的牙齒。
過生日時一定要吃碗長壽麵,而且麵條要一口吃下不可以斷掉。
每逢除夕,媽媽就會把我們從頭到腳洗一遍,換上新衣服,來迎接新年。
……
小時候,長輩帶給我們很多的儀式感,那樣的生活簡單而快樂。
大學畢業時,每個人都會和同學有一次畢業旅行。相伴四年,一千多個日夜,那些有關青春的日子,此一別,天各一方,不知何時再能相見。
畢業旅行也是對青春的一種宣告,對外面世界的一種期許。在那裡會留下你們的美好青春和所有青澀的記憶,這是對生活最好的儀式感。
儀式感對於生活的意義就在於它讓本來無趣的生活多了一些莊重。
儀式感會放大你的生活,放大你生活的每一種情趣,讓平淡的生活充滿情調。
你不妨嘗試在節假日的午後,將你自己收拾乾淨,捧一杯咖啡看一本好書。
你不妨嘗試端午節自己去採粽葉包粽子。
……
儀式感是表達情感最好的方式,生活需要這種儀式感,就像喝紅酒一定要用紅酒杯,喝咖啡就必須要用咖啡杯一樣,那麼用對應的杯子,要麼就不喝。
讓生活多一些儀式感,會讓你疲憊的心情得到舒緩。
你只有認真的對待生活,生活才會讓你體驗更多的味道。
不要常常埋怨生活,不要讓生活缺少儀式感,精彩過好每一天,它會成為你躺在搖椅上最後的回憶。
回覆列表
生活就是平淡而甜適地過才好,但也得有酸甜苦辣鹹不是?沒事逗逗家人(但有時也會被逗惱),有時唱唱歌自娛自樂小半天,賦閒在家沒事幹也挺煩的,還好現在忙新房佈置,忙的不已樂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