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年羹堯的飛揚跋扈引起了孫嘉誠清流黨的不滿,當然,也引起了雍正的不滿。孫嘉誠此刻跳出來,要彈劾年羹堯,鑑於大局,雍正不允,二人在朝堂上鬥毛。孫嘉誠說年羹堯是奸臣,所以才會引起當年的大旱,雍正藉機說那你是忠臣去求雨,孫嘉誠說願意,沒想到真的求雨成功。真是因為上天感動還是機緣巧合?
5
回覆列表
  • 1 # 青燈問史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想假設一下,假如孫嘉誠求雨沒有成功,會怎麼樣?這是個很嚴肅的問題。要是孫嘉誠求雨沒有成功,那清流黨顏面無存,雍正只怕心裡也窩火,最終要笑的是年羹堯和八爺黨(當然八爺黨不管怎樣都要笑)。

    很顯然,讓年羹堯大笑或者讓八爺黨看笑話都不是雍正的性格,所以,這種無把握的暗戰,雍正不會打,打得不好就是打自己的臉。本來就因為諾敏案和科場舞弊案讓雍正窩了一肚子火,現在鬥個雨又失敗,那豈不是讓天下人都笑話麼?

    所以,這場雨根本就是計劃好了的,孫嘉誠和雍正都是有備而來。當然,戲一定要演足,十三爺演的挺好的。為什麼這麼說呢?當然是有理由的。

    1.朝廷有個欽天監,專門管天氣,是國家氣象局。這場雨後,十三爺道出了原委,在與雍正的對話中說出來了。十三爺說:昨兒我問了欽天監,他們說大旱之後,還可能有大雨。雍正說在汛期來臨的時候要去江蘇和河南看看。

    從這段對話中,我們很容易知道,孫嘉誠求雨的那天之前,一直都是大旱,大家最關心的事情就是久旱不雨,天下旱情嚴重,雍正和十三爺估計天天都在過問欽天監,今年怎麼還不下雨啊,欽天監估計整天也就忙著推算,監測天氣情況,絲毫不敢懈怠。所以說,這場大雨的到來,雍正和十三爺早就掌握著呢。看雍正拿出那塊懷錶看時辰,就應當是在心裡發急:快到點了,這雨怎麼還不來呢?

    這是第一點理由,說明雍正也知道這天會有一場雨要下,他只需等待就行。老十三看似急的很,你看雍正漫不經心的樣子就知道了,賣關子罷了。

    2.孫嘉誠擺出于成龍的易經推演。這孫嘉誠的聰明之處就在於此,他此刻搬出個于成龍來,還搬出個易經來,難道僅僅是憑空證明年羹堯是個大奸臣麼?

    很顯然不是這麼簡單,他無非是想把雍正往求雨的事情上引,自己又不好直接說去求雨,借皇帝之口去求雨,那分量才夠大夠足。同時這又提醒了雍正,今天有雨要下啊,所以,雍正也會演戲,順水推舟讓孫嘉誠去求雨。下面的事兒,就是等著下雨了。有人說,孫嘉誠說于成龍易經推演,其實是他自己早就推演好了,推演的結果也是要下雨,大家知道,《易經》本身就是預測,古人對《易經》的研習是首要之事,推演出當日下雨也是再正常不過了。

    3.年羹堯保舉的官員中有人知道。細心的觀眾會發現,孫嘉誠求雨的當日年羹堯正在府上宴請他保舉的那些官員。年羹堯問其中的一位,今天到底會不會下雨,這位花白鬍子的官員估計也會易經掐指之術,勉為其難的說:這麼好的天,恐怕不會下。

    為什麼他說得這麼含糊,“恐怕”是什麼意思,但是面對年羹堯的驕縱,他只好迎合年羹堯的意思了。可以肯定的說,這位官員同樣推算出當天要下雨了,只是不好明說。

    綜上所述,孫嘉誠求雨成功的背後絕非巧合,而是必然。因為這場雨關係到幾方勢力的政治博弈,作為皇帝的雍正和作為清流領袖的孫嘉誠都不能輸,一旦輸了,年羹堯和八爺黨勢必更加囂張大笑,這樣的結果,豈是雍正能容忍得了的?

    不打無把握之戰的根本不是賭博,而是絕對控制住事件的發生機率,這一點,很多人都學不到,學到了,你就無敵了。正如《康熙王朝》裡施琅出兵前撒了一大把都是一個邊花的銅錢來鼓舞士氣一樣,如果靠運氣賭博,那就完蛋了。

  • 2 # 旺旺微言

    孫嘉誠求雨真下雨了,是巧合還是年羹堯必死的結果?

    影視中如此安排是表現孫嘉誠耿直的一根筋性格,也觸動雍正防止年將軍的神經。故事也,不足為信。

    我想起孔明借東風故事。孔明躬耕南陽通曉天文,預見那個季節那一天必有東風,才敢裝神弄鬼借東風造勢。

    那麼孫嘉誠中進士前是不是也學習研究天文呢?如果他具備天文知識,預料當天密雲暴雨,那就不是巧合。歷史上是否記載當天氣候?如有資料佐證確曾下過大雨,那就不是巧合。

    如果史料顯示那天無雨,那麼就是作者為情節而編;如果真有雨而孫並不懂天文,那就是巧合。總之,小說家而言。

  • 3 # 中國新疆歡迎您互

    非要論那是巧合,天氣憋了那麼久是該下雨了,也許他知道,也許他不知道,但這雨他求來了,在劇情和故事中他反應的是皇天之意,黎民之願。恰到好處,恰到好處!

  • 4 # 洛水清風

    年羹堯平叛勝利進京後,居功自傲,囂張跋扈。惹得朝中清流派代表孫嘉正義憤填膺 ,公然彈劾年羹堯。打狗還的看主人,孫嘉誠如此不識相,氣的雍正把他關了起來。

    雍正為何要把孫嘉誠關起來呢,是歸咎他詆譭了年羹堯,還是遷怒於他的犯顏直上呢?顯然不是。雍正擔心的孫嘉誠此舉是老八在背後唆使,借彈劾年羹堯之名,拆他的牆角。

    雍正登基以來,急需一場勝利來鞏固他的地位,樹立他的威信,而年羹堯的西北大捷無疑滿足了他的渴望。因此,他現在不容許任何人做出有損於年羹堯形象的事。如果孫嘉誠此舉是衝著年羹堯而來,還有情可原,如果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劍指他雍正,那他就要挖出孫嘉誠的後臺。

    所以,第二天,雍正就把孫嘉誠叫來,單刀直入地問:說是誰讓你參年羹堯?孫嘉誠自命清高,問心無愧,回答的乾脆利落:是上天!雍正不屑一顧看他一眼,怒喝道:天道茫茫,聖人難知,你分明是在假借天象,攻擊功臣。孫嘉誠也不甘示弱,振振有詞說道:今年四月至今,直隸山東大旱,皇上,你知道是什麼原因 !乃是朝中出了奸臣,這奸臣就是年羹堯。隨後,還列出年羹堯的幾大罪狀。

    至此,雍正弄清楚了,孫嘉誠此舉非老八唆使,乃他一時之氣憤。只要他不再彈劾年羹堯,雍正打算到此為止。沒想到孫嘉誠是頭倔驢,不依不饒。氣的雍正只好拿求雨來難為他,好讓他知難而退。沒想到這傢伙是一條道走到黑,說了句:臣願往。就去午門求雨了。

    求雨可不是兒戲,求下來算是幸運,求不下來,雍正一句話就能讓孫嘉誠腦袋搬家!

    那麼孫嘉誠究竟有沒有把握,完全有,他是有備而來的。

    過去的很多讀書人可不是隻讀孔孟之書 ,包括道家、法家、易經都是有所涉獵。孫嘉誠出身於康熙年間進士科,聰明絕頂,對易學更是深有研究。而易學中就有天氣變化之說。這次,孫嘉誠夜觀天象,發現有下雨的徵兆,才敢拿出天人感應之說,彈劾年羹堯是奸臣。如果雍正聽了他的話,當天就會下雨,驗證了年羹堯就是奸臣。如果雍正不聽他的話,他正好藉機求下雨來,說明他的誠心感動上蒼,年羹堯還是奸臣。孫嘉誠就是用他所學天象知識,糊弄雍正。

    孫嘉誠萬沒想到,他這次求成功,也為自己埋下殺身之禍。因為雍正從中看出清流派在朝中的力量不可小覷,他們雖與老八不是一夥,但一些主張和老八不謀而合,成為雍正推行新政的絆腳石。

    所以,才有後來雍正把孫嘉誠派到年羹堯身邊,借年羹堯之手除掉孫嘉誠,從而打擊了清流派的囂張氣焰。

  • 5 # 小豬V影視

    孫嘉誠求雨成功是巧合,主要原因有以下:

    第一,清朝時期沒有現在的技術,可以人工下雨

    第二,在當時,天氣變化不會由人為的因素而改變,而是,自然變化

    所以,孫嘉誠求雨成功是巧合不是必然

  • 6 # 步武堂

    孫嘉誠求雨,是電視劇《雍正王朝》的一段故事情節,電視劇安排這個情節的主要目的,是要強調年羹堯的所作所為已經是“天怒人怨”了,因此,從邏輯上來講,這場雨必須讓孫嘉誠來求,而孫嘉成誠也必然會求的到,無論過程有多曲折,有多驚險,有多艱難。

    儘管在雍正的默許下,文武百官還是跪迎了年羹堯,但他們的心裡是十分不滿的:無論多大的功勞,年羹堯作為一個臣子,就算是位極一品,年羹堯都沒有這個資格受到如此極端規格的違反朝廷禮制的跪迎。

    但是,年羹堯不但心安理得的接受了百官跪迎,而且並未下馬回禮,而是趾高氣昂的拍馬走過百官,甚至到迎接他的那些王爺們面前,依然沒有下馬。

    這就是明目張膽的“僭越”。

    這樣的場面,跪著的百官和站著的王爺們臉上都掛不住了,素有“一根筋”之稱的左都御史孫嘉誠破口大罵“毫無人臣之禮!我要參他!”

    但是,面對有雍正撐腰的如日中天的年羹堯,彈劾他是很困難的,並且雍正是絕對不希望有人在這個時候彈劾年羹堯,他對年羹堯說的那些“肉麻”的話還猶然在耳,彈劾年羹堯會讓雍正下不來臺的。

    但是,孫嘉誠可不管這一套,他的眼中只有“朝廷的法度和禮制”。他帶領著眾多的清流開始了對年羹堯持續的彈劾。

    雍正對年羹堯的厭惡也是在不斷的加劇,從“百官跪迎”跋扈,到“獅子大開口”式的封賞名單貪婪,再到“卸甲”時的“只知軍令不知皇上”的強勢都讓雍正感到了年羹堯的不可駕馭和危險性。

    所以,雍正並不是真的不能容忍孫嘉誠對年羹堯的彈劾,因為孫嘉誠的背後,是清流。歷史上,清流的力量都是不能小看的。

    但是,雍正卻非常擔心或者害怕朝廷的清流受到允禩為首的八爺黨的利用甚至是與八爺黨結成聯盟,“結黨”是雍正很顧忌的事情。

    所以,面對孫嘉誠以及清流們對年羹堯的彈劾,雍正首先要搞清楚的是這個彈劾的背後有沒有“八爺黨”的背後鼓動,是不是受到八爺黨的控制。

    經過了秘密調查之後,雍正確定了這僅僅就是孫嘉誠和清流們因為對年羹堯居功自傲,網路黨羽,結黨營私,貪汙腐化的不滿而進行的彈劾,八爺黨並沒有參與其中。

    其實,八王爺允禩也十分清楚雍正的擔心,也也不願意讓雍正抓到什麼把柄,對付年羹堯,清流們就夠了,所以他吩咐八爺黨的人,不要參與對年羹堯的彈劾。

    在這個背景下,雍正找了孫嘉誠談話,他試圖說服孫嘉誠暫時放棄對年羹堯的彈劾,也是暗示現在這個實際是不成熟的。

    但是,孫嘉誠是個一根筋,他認為是對的事情,會一條道走到黑的。和雍正之間三言兩語就頂起來了。甚至孫嘉誠還搬出了“久旱不雨,必有奸臣”的天意論,而雍正也順勢就讓孫嘉誠跪倒外面求雨去了。

    孫嘉誠求雨,必然會成功。要是求不到雨的話,雍正還就真的難辦了——為此而懲罰孫嘉誠的話,雍正更加不願意。

    同時,如果求不到雨的話,年羹堯的氣勢就會變本加厲,這樣雍正更不願意看到。所以,沒什麼巧合,也沒什麼天意。天意難測,雍正也不敢冒這個險。

    所以,這個雨是一定能下的,至少孫嘉誠和雍正都應該知道這兩天該下雨了——欽天監他們都挺熟。

    這也算雍正和孫嘉誠聯合演了一出——苦肉計。說起來雍正也算是用心良苦,他讓孫嘉誠求雨的目的,就是既想給孫嘉誠樹一點威信,同時也是給年羹堯一點教訓:人在做天在看。

    可惜的是,年羹堯根本就沒領雍正的這個情。

  • 7 # polityW

    肯定是必然成功一件事情,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其一:雍正早知有雨。雖然天氣大旱,怎麼看怎麼無雨,但是雍正王朝中有一位神人堪比諸葛的,沒錯鄔思道!烏先生出了深知帝王之道意外,對天文也是頗有精通的。故而雍正早知天要下雨(那時候鄔思道已經回來,住在13爺府裡,並判斷出年羹堯必死)。

    其二:雍正愛忠臣幹吏。在雍正當政時期,臣子不僅要忠心,還要能幹,例如李衛,田文鏡,都是嘔心瀝血之徒,才備受賞識。而孫嘉誠絕對也是他們其中一人。所以,雖然雍正喜怒無常,但是心裡還是欣賞孫嘉誠的。故而不會讓他死的。如果沒雨,雍正肯定會讓他求的罷了。換個別的,既能安撫年羹堯,又能抱住孫嘉誠的方法。

    其三:政治無巧合。雍正在九子奪嫡中能夠以最弱勢而奪取成功,肯定不是運氣。政治家,或者說官員,每一句話每一步都是深思熟慮的,絕沒有任何巧合可言,都是走一步看三步!故而孫嘉誠早就在其算計當中了。

    以上純屬個人感覺,切勿較真

  • 8 # 夕陽下的晚楓

    《雍正王朝》是根據小說改編的,裡面很多劇情與歷史的實際不符合。如果從作者的角度而言,這場求雨當然是老天的感動,但是實際上沒有這件事。而且孫嘉誠這個人也是一個虛構的人物。與歷史上的孫嘉淦是不同的。那麼,既然《雍正王朝》中有這麼一個情節,我們不妨來談談這個問題吧。

    年羹堯當時任大將軍王,可以說權傾朝野,手握重權。歷史上的年羹堯,雖然沒有《雍正王朝》中演的如此誇張,但實際上,年羹堯也確實做了很多濫用權力,逾越規制之事,他們權力也的確很大,威脅了皇權,所以才造成了後來對於他的嚴厲打擊。

    事情的來龍去脈是年羹堯耗盡國庫的開支,終於打贏了一場具有決定意義的勝仗。雍正帝在這場戰爭中,可以說是孤注一擲,將身家性命都壓在了這場戰爭之上。 為了給年羹堯供應軍餉,朝中裡裡外外怨言尤深。可以說這場戰爭勝利與否,實際上背後關係到雍正皇帝這個天子之位能否保得住。所以在年羹堯凱旋而歸之時,雍正皇帝將他稱之為恩人。

    但是戲劇化的一幕就是,年羹堯在朝廷上氣焰十分囂張,甚至讓雍正皇帝都下不來臺。以至於孫嘉誠為首的這批清流大臣對他十分看不慣,要參劾他。

    古代的大臣有這樣一個迷信的說法,但凡奸臣當道,上天必有異像。這種說法如果放在政治清明的朝代,還可以藉此除一除奸;但要是放在昏君當朝之時,同樣也可以藉此除掉忠臣。所以它是一把雙刃劍。這也說明了一個事實,天生異像與否,實際只是一個迷信的說法罷了。就像民間所說的哪天不宜動土,哪天不宜出門這種黃曆一樣。信就有,不信就無。

    但是,雍正皇帝就是這樣一個皇帝,他十分迷信天象,當然,可能所有的君主都有這種傾向吧,比如說登基只是遇到彩虹,或者某某天看到仙鶴都要奏報,以說明他在位期間的這種祥瑞之兆。

    同樣,大臣們也很迷信這種說法。所以孫嘉誠才會跟雍正打賭,如果能夠求到雨,就證明年羹堯是個大奸臣。

    當時時值盛夏,酷暑難耐,晴空萬里。孫嘉誠毅然跪在院中求雨,以求誠心感動上天降雨。其他大臣則覺得十分不理智,這種天氣是不會下雨的。那麼上天會收到他的誠意嗎?

    可以想見,雖然當時是晴空萬里,但六月的天就像孩子的臉,說變就變,隨著氣溫的升高,水蒸汽日多,積聚成雨,這種自然現象在當時肯定是不被人知的。但是夏天下雨不也是常事麼?孫嘉誠雖然跪求之時下了雨,也不是一時半刻,而是跪了很久才下的。按照作者和編劇的思路來看,肯定是誠心感動了天,但也無疑給人留下了一個小小的想象空間,實際上,是偶然是必然的怎麼考慮都沒錯。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這個放在講求祥瑞的雍正皇帝眼中就不得了了。他肯定是相信了年羹堯是奸臣。而孫嘉誠做出瞭如此的賭注,年羹堯等大臣無疑也對此有了一定的想法。這無疑也為後來雍正皇帝除去年羹堯埋下了伏筆。雖然這個情景不是真事,但品味起來十分有意思。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看待騰訊入股育碧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