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地主家的傻土鱉
-
2 # 談史說魯
感謝邀請。姜維是蜀國後期的支柱人物,姜維忠於蜀漢,但由於宦官弄權,姜維請求後主劉禪殺黃皓,劉禪不答應,使得他只好屯田避禍,無法駐守都城。姜維在軍事上採取攻勢,這點上他繼承了諸葛亮的戰略戰術,不過,不能很好利用自然天險放棄防禦戰,這使得都城輕易被人攻破。263年,姜維聽到鍾會治兵關中,上表後主劉禪,派遣張翼、廖化分別駐守陽安關口、陰平橋頭防患於未然。但黃皓聽信鬼神,告訴劉禪敵軍不會到來,而蜀漢群臣也不知道此事。魏軍五路伐蜀,等到鍾會將向駱谷,鄧艾將入沓中時,劉禪才派廖化支援沓中,張翼與董厥支援陽安關口。姜維被鄧艾所牽制,退駐陰平,鍾會圍攻漢、樂二城,又另派軍進攻關口,蜀將傅僉格鬥至死,而蔣舒卻開城投降。鍾會見關口已經攻下,於是長驅直入,姜維和廖化只好放棄陰平,與張翼、董厥會合,退保劍閣。鍾會寫信勸降姜維,但姜維不作迴應,鍾會久攻不下,於是商議,準備撤還。而此時鄧艾卻在由景谷道偷渡,進兵至綿竹,擊破諸葛瞻,劉禪開城投降,並敕令姜維投降。姜維軍士各個都拔起刀劍揮砍石頭髮洩心頭的憤怒,但無可奈何,姜維率軍向鍾會投降。
姜維在蜀漢後期已經有點有心無力,他防守劍門關,但魏軍不能攻破,卻攻破了蜀漢都城,後主劉禪投降,並令姜維投降。姜維投降後和鍾會聯合,圖謀破魏,失敗被殺。姜維的失敗主要在於曹魏和蜀漢實力的差距,再加上蜀漢內部不能統一,互相傾軋,使得姜維無法制定軍事上的全域性戰略,因此,蜀漢的失敗也就不奇怪了。
-
3 # 小奔說史
姜維是蜀國後期的中流砥柱,從公元247年到公元263年,極力主持北伐,大的用兵共有九次。
他繼承諸葛亮遺志,專心奪取隴右,不惜一切代價與魏國反覆爭奪,九伐中原,前後兩次大勝,一次小勝,一次大敗,一次小敗,打成平手四次。
然而,姜維卻能攻不能守,公元263年,就在他屯田沓中,依舊打算進攻洮陽的時候,被魏軍偷襲,漢中失守,此後魏軍勢如破竹,一路進抵成都郊外,迫使劉禪開城投降。
此時,姜維主力卻被鍾會軍隊牽制在劍閣,只能眼睜睜看著國家滅亡。
四川自古號稱天險,是蜀漢乃以立國的關鍵所在,正如賈詡對曹丕所言“吳、蜀雖蕞爾小國,依阻山水”。
可以說,蜀漢雖然在人力和資源上處於劣勢,但依靠秦嶺數百里峽谷,扼守各處關隘,據險而守,要想不亡國,還是綽綽有餘。
那麼,既然蜀國有如此優越的地理優勢,為何還會兵敗如山倒,短短几個月內就滅亡呢?
一、防守益州的大門:漢中
漢中夾在關中和四川之間,是防守四川的北大門。早在劉備進取四川的時候,當地士人就紛紛向其指出漢中的重要戰略地位,如黃權說“若失漢中,則三巴不振,此割蜀人股也。”
法正建議劉備奪取漢中,認為“上可以傾覆寇敵,尊獎王室;中可以蠶食雍涼,廣拓境土;下可以固守要害,為持久之計。”
從事楊洪也說,“漢中,蜀之咽喉,存亡之機,若無漢中,則無蜀矣。”
最初,劉備留魏延鎮守漢中,此後,從諸葛亮開始,蜀漢自丞相、大司馬及大將軍皆率親率重兵,置立軍事據點,扼守險要,控制秦嶺穀道,阻止魏軍進入漢中盆地,實現守衛漢中,以保益州。
如諸葛亮經營漢中,以此為北伐基地。蔣琬、費禕或是駐紮在漢中,或者在水陸交通樞紐涪縣、漢壽等。
從效果上來看,蜀漢大力經營漢中後,曹真曹爽先後引兵進攻益州,均為蜀漢扼險所拒。
二、姜維錯誤降低漢中防務水平
諸葛亮病逝後,蔣琬費禕先後為相,二人均對北伐不感興趣,力主保境安民,於是極力控制姜維用兵。
如姜維每每欲興兵北伐,費禕常常制裁不從,與其兵不過萬人。
費禕的理由很簡單,“諸葛丞相那麼厲害,北伐都不能成功,你我這樣的,既然實力遠遠不如丞相,就保境安民好了,等什麼時候來個有能耐的再去北伐不遲。”
253年,費禕被魏國降將刺殺,隨後姜維無人能制,於是開始大舉北伐。
此時的魏國,經過數十年休養生息,在國力上已經對蜀國形成壓倒性優勢。拿軍隊數量來看,司馬昭說過,“今諸軍五十萬,以眾擊寡,蔑不克矣。”
如在隴右,魏軍就有兵馬六七萬人,相比之下,蜀漢全國亦不過才十萬之眾,還要分兵防守全國各地。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姜維於公元258年駱谷之役後,決心集中兵力加強隴右方向,從而作出了調整漢中防務的部署。
他給朝廷上奏的理由是,這種防禦策略雖然可以拒敵於國門之外,但需要太多兵力,“以為錯守諸圍,雖合《周易》“重門”之義,然適可以禦敵,不獲大利。”
因此決定放棄漢中外圍要塞,“退據漢、樂二城,積穀堅壁。”
同時,建議在漢中派出“遊軍”,即遊擊部隊對入谷敵軍進行騷擾,待其因疲乏缺糧被迫撤退時,與守城部隊共同出擊予以殲滅。
很快,蜀漢朝廷批准了姜維的建議,讓漢中都督胡濟率部分軍隊撤往漢壽(四川省廣元市昭化鎮),其餘軍隊集中到漢、樂二城,外圍僅僅留下少量警戒人員。
這樣一來,駐守漢中、漢、樂與秦嶺諸圍的蜀軍,只有萬人不到,僅僅相當於此前的三分之一!
姜維的失誤,很快就被魏國所意識到,司馬昭很快制定了以偏師牽制姜維,主力進攻漢中的計劃,“絆姜維於沓中,使不得東顧,東指駱谷,出其空虛之地,以襲漢中。”
此後,從蜀國的滅亡過程來看,魏國對漢、樂二城圍而不打,一路迅速南下。
姜維儘管擺脫了鄧艾、諸葛緒的圍攻,但一切為時已晚。另一路的鐘會大軍已經攻破陽安關與關城,迫使他退守劍閣,死守最後一道天險。
然而此時的鄧艾又偷渡陰平,一路殺向成都,最終迫使劉禪開城出降。
三、姜維真的是蜀國滅亡的罪魁禍首?
“ 蜀之門戶,漢中而已。漢中之險在漢、魏,則陽平而已。武侯之用蜀也,固陽平之圍守,而分二城以嚴前後之防。其守也,使之不可窺,而後其攻也,使之莫能御,此敵所以畏之如虎也。今姜維 之退屯漢壽也,撤漢中之備而為行險僥倖之計,則根本先拔矣!異時鐘會長驅而入,漢中曾無一人之守,而敵已欣然得志。初不必鄧艾之出江油,而蜀已不支,不待知者而後能見,嗚呼! 姜維亡蜀也,殆哉!”顧祖禹在《讀史方輿紀要》中評價這段歷史也指出,
棄守以為戰者,不可謂善戰者也。故曰:以戰為守,守必固,以守為戰,戰必強。戰守不相離也,如形影然。姜維不知守,所以不知戰也。事實上,作為領兵多年,打的曹魏跳腳的姜維並不是想不到這些因素,某種程度上而言,他放棄漢中外圍,就是曹魏在隴右對付蜀國的翻版:你能過來,但糧食過不來,所謂“千里負糧以邀一日之戰”,打不了多久就得撤退。
但歷史大勢往往被一些莫名其妙的小事所左右,前面說到,蜀漢立國以來,駐守漢中的起碼都是丞相、大司馬、大將軍。
按照正常程式,姜維必須駐守漢中,但在256年的段谷之戰慘敗,蜀國損失軍隊上萬人,幾乎相當於全國十分之一的軍隊,何況還是久經戰場的精銳之師。
作為主帥的姜維,北伐本就不受待見,此刻更是牆倒眾人推,成為眾矢之的,諸葛瞻與輔國大將軍董厥並平尚書事,聯合起來彈劾姜維,指責其好戰無功,請求以黃皓親信閻宇取而代之。
姜維心中懼怕,於是自請去遙遠的沓中屯田,這裡位置偏僻,無法及時溝通戰報,也不能迅速趕到前線進行指揮與增援。
儘管姜維此舉出於避禍,然而,此時距離魏國大舉滅蜀只有一年不到的時間。
此外,姜維當初儘管撤守漢中外圍,但卻要求守城大將做到堅守待援,最後等敵人糧食吃完撤退時發起進攻。
但姜維沒有料到的是,先後出了三個叛徒:
其一,陽安關守將蔣舒。陽安關本來是天險,當初夏侯淵在此地抗拒劉備,堅守長達一年。沒想到蔣舒出降,輕而易舉就為魏軍打開了進攻漢中的大門。
原本攻打樂城不能攻克的鐘會,迅速長驅直入進抵劍閣。
其二,江油守將馬邈。鄧艾偷渡陰平本身是一件極其冒險的行為,他即便僥倖成功,也仍然是支既沒有輜重,又沒有戰馬,裝備也極其匱乏的輕軍。
我們知道這樣的軍隊根本無法攻克堅城,也就是說,馬邈只要守城不出,鄧艾就將因為進退不能。
沒想到他居然主動出降,為鄧艾補充了亟需的糧食、裝備,從而使鄧艾聲勢壯大,一路殺向成都。
其三,亡國罪臣譙周。當鄧艾孤軍深入進抵成都時,姜維已經在劍閣擋住了鍾會的大軍,名將羅憲在白帝城有重兵駐守,霍戈在夜郎也有強卒鎮守,蜀漢仍然有作戰的資本。
結果後主昏庸,在譙周的蠱惑下,不戰而降。
嗚呼!
-
4 # 三峽孬張
姜維死守劍閣,鍾會大軍久攻未果,本擬退兵。也就是說,姜維未敗也,何談守不住?
史實是:司馬昭下令討伐蜀國發兵18萬,以鍾會為主帥,直撲漢中。當時蜀軍主力由姜維率領,駐紮於涼州沓中。鄧艾、諸葛緒等五路大軍,對姜維進行了圍追堵截。姜維經過數番苦戰圍堵,千里回師趕回蜀國。
姜維回國時,鍾會大軍已經突破了漢中防線。姜維被迫在劍閣抵禦鍾會的大軍。魏軍後勤線近千里遠,糧草補給困難,鍾會連番進攻未果,開始考慮退兵。
巧的是,本來負責堵截姜維的鄧艾,沒有追隨鍾會去劍閣,反而“獨闢蹊徑”走陰平道攻蜀。他率軍通過了七百多里艱險山區,奇蹟般突入至蜀國腹地,蜀國江油關守將不戰而降。
鄧艾的突然到來,蜀國朝廷震驚不已。劉禪派衛將軍諸葛瞻(諸葛亮之子)率軍迎戰。綿竹之戰中,諸葛瞻戰敗被殺。之後劉禪接受大臣建議,向鄧艾投降。蜀國滅亡。
劉禪的投降讓很多人惋惜。因為鍾會15萬大軍被姜維擋住無法前進,已開始退兵了。突襲而來的鄧艾,僅一萬兵力,竟然逼降了劉禪。
劍閣無礙,姜維無過。皇帝降了,姜維能奈之何?!
-
5 # 守門人7
守關失敗,最終蜀國覆滅,從直接原因上來說,是蜀華人才不夠,將領戰略失誤,比如前一個樓上那位答題的,就說得有道理,但緊緊是這一點,就顯得太粗淺了。
眾所周知,一名傑出將領,對戰役有重大影響,但遠遠決定不了一場戰爭的勝負。決定戰爭成敗的是一個國家的綜合實力,在現代社會有科技、經濟等等,在古代主要是經濟、人口。比如秦滅六國,著名戰神白起,王翦等等,這些將領對秦滅六國有巨大促進作用,但絕對不是決定性的,秦滅六國,沒有白起,也許會有黑起紅起打敗趙國,沒有王翦,會有張翦李翦,但如果一個秦的綜合國力還不如當時的韓,恐怕白起王翦蒙恬也改變不了秦國的命運吧。
同樣的道理,蜀國綜合實力本來就不如曹魏以及司馬家的晉,在前期,劉備剛入川時,在之前劉章的經營下,蜀國還算可以,在諸葛亮的治理下有進一步發展,但是,劉備入川后,一再發動對外戰爭,對手是實力差不多的孫吳,實力更強的曹魏。一系列仗打下來,蜀國實力受到極大削弱。
易中天說的那句話我是非常認同的,“劉備建國,根基不牢,夷陵之敗,地動山搖”。劉備伐吳失敗,七十萬大軍的覆滅。還有諸葛亮多次北伐,哪一次不是勞民傷財。諸葛亮後期,蜀國已經快不行了,在諸葛亮的英明帶領下,勉強能夠頂得住內憂外患,諸葛亮一死,軍事上,蜀國沒有一個特別傑出的將領,而本國政治上,沒有諸葛亮的壓制,國內本身的矛盾瞬間激化,甚至蜀國很多人本身就希望北方那一大國趕快把蜀打敗。如此,蜀國焉能不敗?
所以,姜維守關失敗,政治軍事能力不如諸葛亮只是最基本的最直接的原因,根本原因還在於蜀國國力衰退,我想,到了蜀國末期,就算諸葛亮活過來也頂不住魏國的進攻吧。當然,魏國也就是滅蜀過後就被司馬家篡位了,成為第二個滅亡的三國之國。
-
6 # 深夜解說
相傳公元263年秋,姜維聽到漢中失守,與廖化等日夜兼程,終於與張翼、董匯合,共同商討決定退保劍閣,抵禦鍾會。
當年十月,鄧艾趁姜維被鍾會牽制在劍閣,率軍自陰平南出劍閣兩百多里,克綿竹,攻雒縣,卻沒想到劉禪這個扶不起來的阿斗,早已投降。姜維一行人堅守劍閣三月之久,後看到綿竹失守,害怕腹背受敵,立即引軍撤退,不料一紙詔書,命令全軍投降。
回覆列表
諸葛亮主持蜀國國政十多年裡,有七年處於戰爭狀態:一次南征,六次北伐,其中有一次他未直接參戰,只派魏延等進兵羌中。而姜維呢,先後九次北伐。九次北伐勝多負少,姜維的才能可知。但問題在於,姜維即便勝利,也是隻開花不結果,得勢不得分。如果上升到戰略高度,可能都要算作失敗。因為北伐的根本目的都沒有達到。當時蜀漢的人口數量不足曹魏的四分之一,不及東吳的一半。當時還是人多力量大的時代,人口幾乎就是第一生產力第一戰鬥力,蜀國實力之弱,可見一斑。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只要有好的統帥,羊羔也能訓練成獅子,但問題在於蜀國沒有這樣的統帥:絕對才能不低,相對才能不高。諸葛亮比司馬懿強不了多少,姜維比起鄧艾、鍾會,也不佔絕對優勢。對此當時主政的費禕,認識更加清醒。“姜維每欲興軍大舉,費禕常裁製不從,與其兵不過萬人。”他這樣告誡姜維:“吾等不如丞相亦已遠矣;丞相猶不能定中夏,況吾等乎!且不如保國治民,敬守社稷,如其功業,以俟能者,無以為希冀徼倖而決成敗於一舉。若不如志,悔之無及。”
吳蜀實力弱,老虎吃天的唯一辦法是兩家聯合。這一點諸葛亮認識清醒,將之定為基本國策,甚至早早地與吳國定下了瓜分魏國的計劃。如果單純搞結果論,這一點未免滑稽,但發生在諸葛亮身上,又讓我們不忍恥笑。他到底是諸葛亮,賢相之名庶幾可當。儘管後來兩國一直保持著聯盟關係,但無法真正協調立場,作為部署軍事鬥爭的基礎。兩國協同攻魏,行動從來就沒有成功過。幾十年過去,姜維應當能看得清楚;對於彼此的實力對比,他怎麼就沒有個清晰的認識呢?魏國滅蜀之前,判斷倒是非常準確:“自定壽春以來,息役六年,治兵繕甲,以擬二虜。今吳地廣大而下溼,攻之用功差難,不如先定巴蜀……計蜀戰士九萬,居守成都及備他境不下四萬,然則餘眾不過五萬。今絆姜維於沓中,使不得東顧。直指駱谷,出其空虛之地,以襲漢中,以劉禪之暗,而邊城外破,士女內震,其亡可知也。”蜀軍總兵力十萬兩千,司馬昭的判斷是九萬,可謂精確。如果考慮到那個命令有戰前動員的意思,不宜誇大敵軍實力,則更加精確。
具有諷刺意義的是,被歇後語譏為非大將之才的廖化,認識都比姜維清醒:“‘兵不戢,必自焚’,伯約之謂也。智不出敵,而力少於寇,用之無厭,何以能立?”他苦勸姜維,“連年征伐,軍民不寧,兼魏有鄧艾,足智多謀,非等閒之輩”,不要“強欲行難為之事”。兵猶火也,不戢自焚。戰爭是柄雙刃劍,搞不好傷不到別人,卻砍了自己。廖化指出了當時蜀軍的命門所在:智不出敵,力少於寇。智謀不比敵人強,兵力明顯比人家弱。這樣的狀況,有個比較好聽的說法,叫做知其不可而為之。可問題在於,誰有那樣的權力,把戰爭強加於蜀國百姓頭上?上面關於蜀國前後期的人口資料,來源不同,直接對比未必合適,但有一點還是要引起注意:《晉書·地理志》說,公元221年蜀有二十萬戶、九十萬人,《蜀記》則記載,到公元263年,這兩組資料分別為二十八萬和九十四萬。假定這兩組資料可靠,那麼在四十二年裡,蜀國戶數增加了四成,但人口的增長僅有百分之四強,兩者之間相差懸殊。這是怎麼回事?我們無法不聯想起蜀軍的連年征戰。這些意見姜維當然都沒有聽。
姜維最大的悲劇在於,他還是個飽學之士,正人君子,一心為公。名臣郤正這樣評價他:“姜伯約據上將之重,處群臣之右,宅舍弊薄,資財無餘,側室無妾媵之褻,後庭無聲樂之娛,衣服取供,輿馬取備,飲食節制,不奢不約,官給費用,隨手消盡;察其所以然者,非以激貪厲濁,抑情自割也,直謂如是為足,不在多求……如姜維之樂學不倦,清素節約,自一時之儀表也。”如果是個小人佞臣壞蛋,我們大可扔下書卷,罵兩句解恨,但對於姜維,又實在不忍加之惡言。曾經有人這樣評價南宋奸相賈似道:“閫才有餘、相才不足”。當時南宋稱安撫使、制置使為閫帥,基本相當於現在的軍區司令,只不過兼管部分民政。
將忠良姜維與奸臣賈似道並舉,感情上過不去,但結果確實很像。我們當然不能將蜀國的快速滅亡歸咎於姜維。當時黃皓亂政,後主昏庸,都是亡國之因。可儘管如此,還是得指出姜維在防衛部署上的重大失誤。這個部署就是所謂的“斂兵聚谷”。前面說過漢中的重要。除了諸葛亮,蔣琬和費禕都曾長期在此駐紮。從魏延鎮守漢中開始,險要之處都設立營寨,充實兵力,敵軍進攻則憑險據守,使其難入一步。諸葛亮死後,魏國大司馬曹爽為了樹立威信,貿然伐蜀,王平禦敵,也採取這個辦法,最終曹爽只得無功而退。姜維認為這是防禦姿態,無法達到殲敵的目的,於是建議朝廷,廢除散落各處的營寨,全軍集中起來,分別駐紮於漢、樂二城。軍事上的事情,主要靠姜維拿主意,因此朝廷自然要採納,於是便令漢中都督胡濟退駐漢壽、監軍王含駐守樂城(今陝西勉縣東),護軍蔣斌駐守漢城(今陝西城固東)。
這個辦法貌似積極,其實弊大利小,等於是放棄險要,自拆樊籬,很快就顯出惡果。後來鍾會攻漢中,幾乎就是探囊取物。以往人們責難姜維,主要著眼於他後來的假投降。這個觀點未免迂腐。姜維最大的失誤主要集中在兩點:戰略而言,不該頻繁用兵,九伐中原;戰術而言,不該“斂兵聚谷”,放棄險要。這跟直接拋棄漢中差不了多少。南宋郭允蹈在《蜀鑑》中,甚至直接以後面這個原因,指責姜維誤國亡蜀: “蜀之門戶,漢中而已。姜維之退屯於漢壽也,撤漢中之備,而為行險僥倖之計,則根本先拔矣。異時鐘會長驅直入,曾無一人之守,而敵已欣然得志。初不必鄧艾之出江油,而蜀已不支,不待智者而能見。嗚呼,姜維之亡蜀也。”
郭允韜認為,即便沒有鄧艾奇兵出江油,蜀國已經不支,原因都在於姜維的部署失誤。這個看法當然未免偏激。蜀國之亡不在姜維,甚至也不在黃皓與劉禪,只在自身實力不濟。當然如果換個角度,黃皓與劉禪也可以歸入蜀國的實力,只不過是負值而已。姜維的才幹,在蜀國後期確實比較突出,但卻只有邊帥之能,遠非宰輔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