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歲寒楊勉仁

    史記包括包括十二本紀,三十世家,七十列傳,十表,八書。本紀書寫帝王,世家書寫諸侯,列傳則是書寫一些傑出的公卿,表是各種大事年表,書則是書寫各種規章,禮儀 曆法等。

    上邊說過了,列傳主要是介紹一些公卿士大夫生平的傳記,伯夷叔齊列傳又居於七十列傳之首,可是大家讀的時候發現沒有,書中關於伯夷叔齊這二位兄弟的記載卻只有兩件事,第一件是說這兩位賢人的父親孤竹君準備讓位給叔齊,孤竹君死了以後,叔齊卻打算把位置讓給伯夷,伯夷不受,跑到山裡邊住了起來,叔齊看到伯夷走了,自己也不受君位,也到山裡邊居了起來。第二件事是說武王伐紂以後建周,伯夷叔齊認為武王無道,於是不食周食,餓死在首陽山。

    咱們先來說說這兩件事吧,第一件事,兄弟二人互讓君位這件事,古往今來啊,不知道多少人因為爭取君位而兄弟反目,父子成仇,取得了君位,意味著啥,意味著名利到手啊,咱們換位思考一下,如果這事擱自己身上,自己能不能抵制住誘惑啊,取了君位,票子有了,美女有了,名利會得到極大的滿足,可是伯夷叔齊二人卻遵守古之賢人風範,這真不是一般人做得到的啊;第二件事,不食周粟,眾所周知,武王伐紂,大家都認為這是有道伐無道,是順應時代潮流的,可是伯夷叔齊卻認為臣子伐君王屬於無道,且不說這種判斷對不對,他們不食他們認為無道之人的食物,這種氣節,一般人真是比不了啊。

    好了,伯夷叔齊列傳,說是列傳,卻只是記載了伯夷叔齊這兩件事,這相對於一個人的生平來說實在是太少了,還是居於列傳之首,太史公在伯夷叔齊列傳裡用相當一部分的筆墨來透過伯夷叔齊的例子來闡述他自己的思想,中心思想就是懷疑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這個觀點,原文是這麼說的:

    “或曰:“天道無親,常與善人。”若伯夷、叔齊,可謂善人者非邪?積仁掣行如此而餓死”

    意思就是伯夷叔齊這麼積德行善的人卻落個如此下場,接著有舉出顏回的例子來說,顏回那麼賢德,但是卻也是貧窮一生,英年早逝。

    接著舉出了顏回如果不是由孔子稱讚,估計這一輩子也是聲名不顯,“雲鬚從龍,虎鬚從風。”

    說了這麼多不知道有覺悟到了沒,太史公第一篇列傳伯夷叔齊列傳寫了點什麼,其實是自己的抱怨,借古人的遭遇來抒發自己的不得志。太史公的遭遇只是因為一句諫言便遭受了奇恥大辱,這對於一個儒家文人來講可以想象一下是何等的恥辱?第二個原因伯夷叔齊列傳生平介紹的少我覺得是首先於當時史料,或者說太史公認為他們的生平只有這兩件事是值得介紹的。

    關於太史公的困惑:或曰:“天道無親,常與善人。”若伯夷、叔齊,可謂善人者非邪?積仁絜行如此而餓死。大家也可以思考一下。

  • 2 # 新線傳真

    太史公將伯夷叔齊列傳置頂。

    這篇列傳裡,伯夷叔齊相繼拒受政權,結夥出逃,旋即遇上週武王造反,扣馬柬阻不成。姬發革命成功後,哥倆一時想不通,競將憤懣情緒傾注於糧食,以為“粟”也有政治味道,與周國一併拒絕餓死首陽山。一念之差上演的悲劇故事,令不少後世大V聞之嗟訝。

    這個非暴力不合作運動,在太史公看來,是值得稱道的,故置頂為列傳之首。

    孤竹君欲傳位給這哥倆,是當時正常政治秩序的體現。讓賢去國,是太史公提倡的至德,估計與描寫吳泰伯去國讓賢另闢基業思想高度有得一拼,可惜孤竹國兩儲君對革命形勢沒有思想準備,未創業而“薨”,感人效果比起泰伯季札相去甚遠。

    當然伯夷叔齊故事還是有教育意義的。這種列傳要是早點問世,或許重耳出逃、鄭伯克段、闔閭暗算王僚之類的血腥反面教材會減少一些。

    太史公講完故事,話鋒一轉:

    ”若伯夷、叔齊,可謂善人者非邪?積仁潔行,如此而餓死。且七十子之徒,仲尼獨薦顏淵為好學。然回也屢空,糟糠不厭,而卒蚤夭。天之報施善人,其何如哉?盜蹠日殺不辜,肝人之肉,暴戾恣睢,聚黨數千人,橫行天下,竟以壽終,是遵何德哉?”

    大抵感嘆孤竹公子,德行可嘉,可惜沒有遇到泰伯季札的政治氣候,天道無常,強加給這對“善人”,導致善報未生。

  • 3 # 朝陽人

    《伯夷列傳》算的上是整部《史記》的靈魂之篇,也是司馬遷的得意之篇、“牢騷”之篇。在《伯夷列傳》中,司馬遷徹底撕掉面具,痛快抒發了自己心中的憤懣和對當時社會的不滿,對對當時的主流思想學派儒家和道家以及孔子整理的《六經》提出了質疑和批判,然後順道,為自己的《史記》打個“廣告”:我的《史記》,不光寫王侯將相,還寫黎民百姓,是一部不摻雜個人感情色彩的、全面的、公正的史書。

    《伯夷列傳》全篇可分為四個部分,每一個部分都以一個疑問句結尾。這個結尾的疑問句,看似是疑問,實則是司馬遷囿於時世、想說卻不敢說的真旨意所在。

    一、孔子在整理《六經》(是指經過孔子整理並傳授的六部儒家經典:《詩》、《書》、《禮》、《易》、《樂》、《春秋》)時,依個人好惡,選擇性記錄史實,所以儒家奉為經典的《六經》不全面、不客觀、不完全可信。

    原文釋義:學者們寫書的時候,都以《六經》作為參考。雖然《六經》中部分篇章有殘缺,但是關於堯舜禹讓位授政的事,都有記載。可是人們常說的“堯讓天下於許由、許由不受、恥之隱逃“的事,以及“商湯讓位給卞隨、務光” 的事,《六經》中卻沒有記載。我曾經登上箕山,在山上看到了許由的墓,這說明許由這個人是真實存在的。孔子在依次序記載古代的仁人、賢人的時候,詳細地記錄了吳太伯、伯夷等人的事蹟,而對於氣節高尚的許由、務光那樣的人,卻一點也沒記錄,這是為什麼呢?(疑問1)(答:孔子在整理《六經》時,依個人好惡,選擇性記錄史實,所以《六經》不全面、不客觀、不完全可信。)

    二、孔子整理的《六經》,選題不嚴謹,在敘事上有時前後矛盾;儒家思想本身,也充滿了自相矛盾。

    《伯夷列傳》的第二部分,是整篇文章中的敘事部分,儘管沒有一句議論,卻給了讀者廣闊的思考空間,是整篇文章的核心部門、精彩部分。品讀之後,你會發現司馬遷的高明之處,領會到“此時無論勝有論”的精妙。

    原文釋義:孔子說:“伯夷、叔齊寬宏大度,不記仇,所以他們很少怨恨”;“追求仁義,就得到仁義,又怨恨什麼呢?”聽了孔子的話,我一開始很同情伯夷,但當我看到了他的詩之後,就不那麼認為了。

    伯夷的傳記是這樣寫的:伯夷和叔齊,是孤竹國王的兩個兒子,國王想讓小兒子叔齊繼承王位。國王死了之後,叔齊堅持讓大哥伯夷承襲王位。伯夷說:“讓你當國王,是咱爸的意思,我不當,”然後就跑了。叔齊看大哥跑了,他也跟著跑了。華人沒辦法,就讓國王的二兒子承襲了王位。後來伯夷和叔齊哥倆又見面了,他們聽說西伯昌仁德,就決定去投奔。他們剛到地方,就聽說西伯死了,正好遇見武王用車拉著西伯(諡號文王)的牌位,去討伐紂王。於是,伯夷、叔齊拉住武王的馬說:“你爸死了,你不厚葬守喪,反而帶兵去打仗,你這是孝順麼?身為紂王的臣子,卻要去弒殺君主,這樣做仁義麼?”武王的侍衛上前,想要殺了伯夷、叔齊,姜子牙說:“他倆是仁義之人,放了他們吧!”後來,武王滅了商紂,建立了周朝,而伯夷、叔齊卻以之為恥,所以決定不吃周朝的糧食,倆人隱居在首陽山,靠吃野菜為生。快要餓死的時候,倆人寫了首歌,“登上西山啊、挖點野菜,以暴制暴啊、不知悔改,明君都沒了啊、我該去哪?還是死了吧、我命不濟。”唱完之後,伯夷、叔齊餓死在首陽山。

    孔子說伯夷、叔齊很少怨恨,可是我看了他倆寫的歌詞,裡面處處是怨恨。你們說,他們是有怨還是沒怨?(疑問2)(答:怨念甚重!孔子整理的《六經》,選題不嚴謹,在敘事上有時前後矛盾。)

    在文章的第二部分,我們至少可以找出司馬遷對孔子為代表的儒家學派的四處質疑。一是表面上的質疑,即孔子說伯夷、叔齊很少怨恨,事實上他們的歌裡滿是怨恨。

    儒家思想的講究“仁義禮智信”,講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母命,不可違”,講究“忠孝”。而伯夷、叔齊,違背父命,置臣民於不顧,按儒家理論,可謂“不孝,不忠”。可孔子卻稱他們仁義。所以,這第二個質疑就是:按儒家思想理論來說,伯夷、叔齊是不忠不孝之人,可孔子卻稱讚他們仁義。

    按照儒家學說的理論,伯夷、叔齊對武王的勸諫全部在理。父親死了要立刻安葬,然後要服“三年之喪”,武王沒這麼做,是為不孝;紂王是君,武王是臣,臣要弒君,大逆不道,是為不忠、不仁、不義。第三個疑問:武王順時而為,但按儒家思想理論來說,卻是不忠不孝不仁不義之人。

    伯夷叔齊為明志,義不食周粟,孔子以為“義”。其實,在當時,普天之下,莫非周土,不光周粟姓“周”,伯夷叔齊吃的菜、喝的水、呼吸的空氣都姓“周”。第四個疑問:不食周粟為仁,那食周薇、喝周水、吸周氣、沐週日……可謂仁乎?

    三、“天道無親,常與善人”,是忽悠人的。儒家思想有缺陷,道家也一樣。

    原文釋義:有人說:“天道無親,常與善人”。像伯夷、叔齊那樣的人,算得上是善人了吧!他們那樣積善行德,最終卻被餓死。在孔子的徒弟們當中,孔子總總表揚顏淵好學,可是顏淵卻一直窮困,好的賴的都吃不飽,最終早早死去。看看吧,老天爺是怎樣對待善人的!盜蹠暴戾恣睢,兇狠無比,每天都殺死無辜的人,食人血肉,還糾集數千人,到處橫行霸道,竟然壽終正寢,這是什麼天道?以上的事例還不能說明點什麼嗎?再看近代,那些操行不軌的人,無惡不作,作奸犯科,卻終身享樂、世代榮華富貴。而那些謹小慎微、謹言慎行、剛正不阿的人,卻屢屢遭到迫害,這樣的事數不勝數。我很疑惑,這就是所謂的天道麼?(疑問)(答:“天道無親,常與善人”,是忽悠人的。)

    《伯夷列傳》的第三部分,司馬遷情緒比較激動,用詞比較激烈。這是因為,壓抑了太久的他,想到了自己遭遇。自己剛正不阿,忠心不二,擇地而蹈,時然後出言,行不由徑,非公正不發憤,卻落得被閹割的下場,天道何在?天道何在啊?

    在《伯夷列傳》的第一、二部分,司馬遷對儒家學派提出了質疑,而在這三部分,司馬遷又對道家學派發起了攻擊。 眾所周知,“天道無親,常與善人”這句話,出自道家名作《道德經》。司馬遷列舉了古今一系列事例以及自己的遭遇,來充分說明“天道無親,常與善人”這句話,簡直是胡說八道。

    在司馬遷的年代,儒家學說是當時的主流思想,次之是道家學派。司馬遷一併對儒家和道家提出質疑,一是表明自己對世道的厭惡,二是對自己理論學說的充分自信。這些言行,充分展示了一個滿腹經綸、視野開闊、閱歷豐富、高屋建瓴的學者的膽識和氣魄,也是一個懷才不遇、慘遭蹂躪、對世道無可奈何的受壓迫者發自心底的吶喊。

    四、“道不同,不相為謀”,我要寫一部真正的史書給你們看!

    原文釋義:孔子說:“追求不一樣,就不能成為一路人”,人各有志吧!所以說:“如果榮華富貴可以求得,就是去給別人趕車我也幹,如果無法求得,就做自己喜歡的事好了”。“一年之中最寒冷的時候到來,就知道松柏是最後凋謝的”。整個世道都渾濁了,清正的人就會出現。這取決於你是選擇隨波逐流,還是堅持本真。“君子最大的遺憾是人死不留名”。賈誼說:“貪財的人為財死,英烈的人為名死,虛榮的人為權死,普通老百姓為了填飽肚子而死。”“同樣明亮的東西,會相互照耀,同一類的人,有共同的追求”。“龍出現時,就會有云,虎出現時,就會有風;讀了聖人的文章,就會對萬事萬物都能理解”。伯牙、叔齊雖然賢德,但也是因為孔子的青睞而名聲在外,顏淵雖然好學,不是因為孔子誇讚,人們也不會知道他。那些隱士們的事蹟,能否流傳於世要看運氣,看孔子的心情被《六經》記取或舍掉,最悲哀的是,有時《六經》記錄的人物都名不副實。由此看來,普通老百姓想要留名於世,如果不攀附上孔子那樣的青雲之士,怎麼能做到呢?(疑問4)(答:不能!如果不是被孔子選中,普通人的事蹟,是不會出現在《六經》裡的。)

    《伯夷列傳》的第四部分,也是文章的高潮部分、精華部分,司馬遷寫得更加大膽,寫得更自信甚至有些自大,可能這也是有才的人的通病。文章大部分都是引用,而且大部分都是引用孔子說過的話。從表面上看,這是尊重孔子,而實際上,司馬遷是在用孔子的話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

    在《史記》公佈之前,當時社會各界均以孔子整理的儒家經典著作《六經》為正史、為參照。而在多年的實踐和考察中,司馬遷逐漸看到了《六經》的侷限性,看到了孔子編史的主觀性。漢武帝時主張“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思想是當時的正統和主流,所以司馬遷只能含蓄地表達自己的見解和不滿,這也造成了很多人讀不懂《伯夷列傳》。

    言歸正傳,回到原文。子曰:"道不同,不相為謀。"亦各從其志也。故曰:"富貴如可求,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這兩句司馬遷其實是在說,無論儒家,還是道家,我和你們的追求都不一樣。這世界上不光只有“追求富貴”和“從吾所好”兩種選擇,還有公正。"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舉世混濁,清士乃見。豈以其重若彼,其輕若此哉?司馬遷很喜歡屈原,所以這兩句可以用一句屈原的辭來概括:“世溷濁而莫餘知兮,吾方高馳而不顧”。在這裡,司馬遷自比清士。他認為,公正自在人心,不會因為你重視不重視而存在。他相信總有一天,世人會知道他是對的。"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賈子曰:"貪夫徇財,烈士徇名,誇者死權,眾庶馮生。"同明相照,同類相求。"雲從龍,風從虎,聖人作而萬物睹。"伯夷、叔齊雖賢,得夫子而名益彰;顏淵雖篤學,附驥尾而行益顯。巖穴之士,趨舍有時,若此類名湮滅而不稱,悲夫。這幾句,是說大家的處境不一樣、追求也不一樣。但是,人們讀完聖人的文章,就自然會明白萬物的規律。所以,好的史書,大家一定能夠一眼就看出。孔子只把和自己有關係或者自己認可的人寫入歷史,不管這個人是多麼的名不副實,這對那些高義的隱士來說,很不公平。閭巷之人,欲砥行立名者,非附青雲之士,惡能施於後世哉?文章的最後一句表面上是說,按照孔子的記史方式,普通老百姓想要留名於世,如果不攀附上孔子那樣的青雲之士,是做不到的。而實際上,這裡隱藏著一句廣告詞:我的《史記》就不那麼寫,我會以公正的立場,客觀地記錄史實,在我的《史記》裡,平民百姓也能留名後世。

    綜上所述,《伯夷列傳》是整部《史記》的靈魂之篇,是司馬遷的得意之篇、銘志之篇。在《伯夷列傳》裡,司馬遷終於敞開了心扉,釋放了情緒,他大膽而隱晦地說了三件事:社會很黑暗,主流思想很垃圾,我的《史記》很牛B。

  • 4 # 歲寒楊勉仁

    史記包括包括十二本紀,三十世家,七十列傳,十表,八書。本紀書寫帝王,世家書寫諸侯,列傳則是書寫一些傑出的公卿,表是各種大事年表,書則是書寫各種規章,禮儀 曆法等。

    上邊說過了,列傳主要是介紹一些公卿士大夫生平的傳記,伯夷叔齊列傳又居於七十列傳之首,可是大家讀的時候發現沒有,書中關於伯夷叔齊這二位兄弟的記載卻只有兩件事,第一件是說這兩位賢人的父親孤竹君準備讓位給叔齊,孤竹君死了以後,叔齊卻打算把位置讓給伯夷,伯夷不受,跑到山裡邊住了起來,叔齊看到伯夷走了,自己也不受君位,也到山裡邊居了起來。第二件事是說武王伐紂以後建周,伯夷叔齊認為武王無道,於是不食周食,餓死在首陽山。

    咱們先來說說這兩件事吧,第一件事,兄弟二人互讓君位這件事,古往今來啊,不知道多少人因為爭取君位而兄弟反目,父子成仇,取得了君位,意味著啥,意味著名利到手啊,咱們換位思考一下,如果這事擱自己身上,自己能不能抵制住誘惑啊,取了君位,票子有了,美女有了,名利會得到極大的滿足,可是伯夷叔齊二人卻遵守古之賢人風範,這真不是一般人做得到的啊;第二件事,不食周粟,眾所周知,武王伐紂,大家都認為這是有道伐無道,是順應時代潮流的,可是伯夷叔齊卻認為臣子伐君王屬於無道,且不說這種判斷對不對,他們不食他們認為無道之人的食物,這種氣節,一般人真是比不了啊。

    好了,伯夷叔齊列傳,說是列傳,卻只是記載了伯夷叔齊這兩件事,這相對於一個人的生平來說實在是太少了,還是居於列傳之首,太史公在伯夷叔齊列傳裡用相當一部分的筆墨來透過伯夷叔齊的例子來闡述他自己的思想,中心思想就是懷疑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這個觀點,原文是這麼說的:

    “或曰:“天道無親,常與善人。”若伯夷、叔齊,可謂善人者非邪?積仁掣行如此而餓死”

    意思就是伯夷叔齊這麼積德行善的人卻落個如此下場,接著有舉出顏回的例子來說,顏回那麼賢德,但是卻也是貧窮一生,英年早逝。

    接著舉出了顏回如果不是由孔子稱讚,估計這一輩子也是聲名不顯,“雲鬚從龍,虎鬚從風。”

    說了這麼多不知道有覺悟到了沒,太史公第一篇列傳伯夷叔齊列傳寫了點什麼,其實是自己的抱怨,借古人的遭遇來抒發自己的不得志。太史公的遭遇只是因為一句諫言便遭受了奇恥大辱,這對於一個儒家文人來講可以想象一下是何等的恥辱?第二個原因伯夷叔齊列傳生平介紹的少我覺得是首先於當時史料,或者說太史公認為他們的生平只有這兩件事是值得介紹的。

    關於太史公的困惑:或曰:“天道無親,常與善人。”若伯夷、叔齊,可謂善人者非邪?積仁絜行如此而餓死。大家也可以思考一下。

  • 5 # 新線傳真

    太史公將伯夷叔齊列傳置頂。

    這篇列傳裡,伯夷叔齊相繼拒受政權,結夥出逃,旋即遇上週武王造反,扣馬柬阻不成。姬發革命成功後,哥倆一時想不通,競將憤懣情緒傾注於糧食,以為“粟”也有政治味道,與周國一併拒絕餓死首陽山。一念之差上演的悲劇故事,令不少後世大V聞之嗟訝。

    這個非暴力不合作運動,在太史公看來,是值得稱道的,故置頂為列傳之首。

    孤竹君欲傳位給這哥倆,是當時正常政治秩序的體現。讓賢去國,是太史公提倡的至德,估計與描寫吳泰伯去國讓賢另闢基業思想高度有得一拼,可惜孤竹國兩儲君對革命形勢沒有思想準備,未創業而“薨”,感人效果比起泰伯季札相去甚遠。

    當然伯夷叔齊故事還是有教育意義的。這種列傳要是早點問世,或許重耳出逃、鄭伯克段、闔閭暗算王僚之類的血腥反面教材會減少一些。

    太史公講完故事,話鋒一轉:

    ”若伯夷、叔齊,可謂善人者非邪?積仁潔行,如此而餓死。且七十子之徒,仲尼獨薦顏淵為好學。然回也屢空,糟糠不厭,而卒蚤夭。天之報施善人,其何如哉?盜蹠日殺不辜,肝人之肉,暴戾恣睢,聚黨數千人,橫行天下,竟以壽終,是遵何德哉?”

    大抵感嘆孤竹公子,德行可嘉,可惜沒有遇到泰伯季札的政治氣候,天道無常,強加給這對“善人”,導致善報未生。

  • 6 # 朝陽人

    《伯夷列傳》算的上是整部《史記》的靈魂之篇,也是司馬遷的得意之篇、“牢騷”之篇。在《伯夷列傳》中,司馬遷徹底撕掉面具,痛快抒發了自己心中的憤懣和對當時社會的不滿,對對當時的主流思想學派儒家和道家以及孔子整理的《六經》提出了質疑和批判,然後順道,為自己的《史記》打個“廣告”:我的《史記》,不光寫王侯將相,還寫黎民百姓,是一部不摻雜個人感情色彩的、全面的、公正的史書。

    《伯夷列傳》全篇可分為四個部分,每一個部分都以一個疑問句結尾。這個結尾的疑問句,看似是疑問,實則是司馬遷囿於時世、想說卻不敢說的真旨意所在。

    一、孔子在整理《六經》(是指經過孔子整理並傳授的六部儒家經典:《詩》、《書》、《禮》、《易》、《樂》、《春秋》)時,依個人好惡,選擇性記錄史實,所以儒家奉為經典的《六經》不全面、不客觀、不完全可信。

    原文釋義:學者們寫書的時候,都以《六經》作為參考。雖然《六經》中部分篇章有殘缺,但是關於堯舜禹讓位授政的事,都有記載。可是人們常說的“堯讓天下於許由、許由不受、恥之隱逃“的事,以及“商湯讓位給卞隨、務光” 的事,《六經》中卻沒有記載。我曾經登上箕山,在山上看到了許由的墓,這說明許由這個人是真實存在的。孔子在依次序記載古代的仁人、賢人的時候,詳細地記錄了吳太伯、伯夷等人的事蹟,而對於氣節高尚的許由、務光那樣的人,卻一點也沒記錄,這是為什麼呢?(疑問1)(答:孔子在整理《六經》時,依個人好惡,選擇性記錄史實,所以《六經》不全面、不客觀、不完全可信。)

    二、孔子整理的《六經》,選題不嚴謹,在敘事上有時前後矛盾;儒家思想本身,也充滿了自相矛盾。

    《伯夷列傳》的第二部分,是整篇文章中的敘事部分,儘管沒有一句議論,卻給了讀者廣闊的思考空間,是整篇文章的核心部門、精彩部分。品讀之後,你會發現司馬遷的高明之處,領會到“此時無論勝有論”的精妙。

    原文釋義:孔子說:“伯夷、叔齊寬宏大度,不記仇,所以他們很少怨恨”;“追求仁義,就得到仁義,又怨恨什麼呢?”聽了孔子的話,我一開始很同情伯夷,但當我看到了他的詩之後,就不那麼認為了。

    伯夷的傳記是這樣寫的:伯夷和叔齊,是孤竹國王的兩個兒子,國王想讓小兒子叔齊繼承王位。國王死了之後,叔齊堅持讓大哥伯夷承襲王位。伯夷說:“讓你當國王,是咱爸的意思,我不當,”然後就跑了。叔齊看大哥跑了,他也跟著跑了。華人沒辦法,就讓國王的二兒子承襲了王位。後來伯夷和叔齊哥倆又見面了,他們聽說西伯昌仁德,就決定去投奔。他們剛到地方,就聽說西伯死了,正好遇見武王用車拉著西伯(諡號文王)的牌位,去討伐紂王。於是,伯夷、叔齊拉住武王的馬說:“你爸死了,你不厚葬守喪,反而帶兵去打仗,你這是孝順麼?身為紂王的臣子,卻要去弒殺君主,這樣做仁義麼?”武王的侍衛上前,想要殺了伯夷、叔齊,姜子牙說:“他倆是仁義之人,放了他們吧!”後來,武王滅了商紂,建立了周朝,而伯夷、叔齊卻以之為恥,所以決定不吃周朝的糧食,倆人隱居在首陽山,靠吃野菜為生。快要餓死的時候,倆人寫了首歌,“登上西山啊、挖點野菜,以暴制暴啊、不知悔改,明君都沒了啊、我該去哪?還是死了吧、我命不濟。”唱完之後,伯夷、叔齊餓死在首陽山。

    孔子說伯夷、叔齊很少怨恨,可是我看了他倆寫的歌詞,裡面處處是怨恨。你們說,他們是有怨還是沒怨?(疑問2)(答:怨念甚重!孔子整理的《六經》,選題不嚴謹,在敘事上有時前後矛盾。)

    在文章的第二部分,我們至少可以找出司馬遷對孔子為代表的儒家學派的四處質疑。一是表面上的質疑,即孔子說伯夷、叔齊很少怨恨,事實上他們的歌裡滿是怨恨。

    儒家思想的講究“仁義禮智信”,講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母命,不可違”,講究“忠孝”。而伯夷、叔齊,違背父命,置臣民於不顧,按儒家理論,可謂“不孝,不忠”。可孔子卻稱他們仁義。所以,這第二個質疑就是:按儒家思想理論來說,伯夷、叔齊是不忠不孝之人,可孔子卻稱讚他們仁義。

    按照儒家學說的理論,伯夷、叔齊對武王的勸諫全部在理。父親死了要立刻安葬,然後要服“三年之喪”,武王沒這麼做,是為不孝;紂王是君,武王是臣,臣要弒君,大逆不道,是為不忠、不仁、不義。第三個疑問:武王順時而為,但按儒家思想理論來說,卻是不忠不孝不仁不義之人。

    伯夷叔齊為明志,義不食周粟,孔子以為“義”。其實,在當時,普天之下,莫非周土,不光周粟姓“周”,伯夷叔齊吃的菜、喝的水、呼吸的空氣都姓“周”。第四個疑問:不食周粟為仁,那食周薇、喝周水、吸周氣、沐週日……可謂仁乎?

    三、“天道無親,常與善人”,是忽悠人的。儒家思想有缺陷,道家也一樣。

    原文釋義:有人說:“天道無親,常與善人”。像伯夷、叔齊那樣的人,算得上是善人了吧!他們那樣積善行德,最終卻被餓死。在孔子的徒弟們當中,孔子總總表揚顏淵好學,可是顏淵卻一直窮困,好的賴的都吃不飽,最終早早死去。看看吧,老天爺是怎樣對待善人的!盜蹠暴戾恣睢,兇狠無比,每天都殺死無辜的人,食人血肉,還糾集數千人,到處橫行霸道,竟然壽終正寢,這是什麼天道?以上的事例還不能說明點什麼嗎?再看近代,那些操行不軌的人,無惡不作,作奸犯科,卻終身享樂、世代榮華富貴。而那些謹小慎微、謹言慎行、剛正不阿的人,卻屢屢遭到迫害,這樣的事數不勝數。我很疑惑,這就是所謂的天道麼?(疑問)(答:“天道無親,常與善人”,是忽悠人的。)

    《伯夷列傳》的第三部分,司馬遷情緒比較激動,用詞比較激烈。這是因為,壓抑了太久的他,想到了自己遭遇。自己剛正不阿,忠心不二,擇地而蹈,時然後出言,行不由徑,非公正不發憤,卻落得被閹割的下場,天道何在?天道何在啊?

    在《伯夷列傳》的第一、二部分,司馬遷對儒家學派提出了質疑,而在這三部分,司馬遷又對道家學派發起了攻擊。 眾所周知,“天道無親,常與善人”這句話,出自道家名作《道德經》。司馬遷列舉了古今一系列事例以及自己的遭遇,來充分說明“天道無親,常與善人”這句話,簡直是胡說八道。

    在司馬遷的年代,儒家學說是當時的主流思想,次之是道家學派。司馬遷一併對儒家和道家提出質疑,一是表明自己對世道的厭惡,二是對自己理論學說的充分自信。這些言行,充分展示了一個滿腹經綸、視野開闊、閱歷豐富、高屋建瓴的學者的膽識和氣魄,也是一個懷才不遇、慘遭蹂躪、對世道無可奈何的受壓迫者發自心底的吶喊。

    四、“道不同,不相為謀”,我要寫一部真正的史書給你們看!

    原文釋義:孔子說:“追求不一樣,就不能成為一路人”,人各有志吧!所以說:“如果榮華富貴可以求得,就是去給別人趕車我也幹,如果無法求得,就做自己喜歡的事好了”。“一年之中最寒冷的時候到來,就知道松柏是最後凋謝的”。整個世道都渾濁了,清正的人就會出現。這取決於你是選擇隨波逐流,還是堅持本真。“君子最大的遺憾是人死不留名”。賈誼說:“貪財的人為財死,英烈的人為名死,虛榮的人為權死,普通老百姓為了填飽肚子而死。”“同樣明亮的東西,會相互照耀,同一類的人,有共同的追求”。“龍出現時,就會有云,虎出現時,就會有風;讀了聖人的文章,就會對萬事萬物都能理解”。伯牙、叔齊雖然賢德,但也是因為孔子的青睞而名聲在外,顏淵雖然好學,不是因為孔子誇讚,人們也不會知道他。那些隱士們的事蹟,能否流傳於世要看運氣,看孔子的心情被《六經》記取或舍掉,最悲哀的是,有時《六經》記錄的人物都名不副實。由此看來,普通老百姓想要留名於世,如果不攀附上孔子那樣的青雲之士,怎麼能做到呢?(疑問4)(答:不能!如果不是被孔子選中,普通人的事蹟,是不會出現在《六經》裡的。)

    《伯夷列傳》的第四部分,也是文章的高潮部分、精華部分,司馬遷寫得更加大膽,寫得更自信甚至有些自大,可能這也是有才的人的通病。文章大部分都是引用,而且大部分都是引用孔子說過的話。從表面上看,這是尊重孔子,而實際上,司馬遷是在用孔子的話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

    在《史記》公佈之前,當時社會各界均以孔子整理的儒家經典著作《六經》為正史、為參照。而在多年的實踐和考察中,司馬遷逐漸看到了《六經》的侷限性,看到了孔子編史的主觀性。漢武帝時主張“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思想是當時的正統和主流,所以司馬遷只能含蓄地表達自己的見解和不滿,這也造成了很多人讀不懂《伯夷列傳》。

    言歸正傳,回到原文。子曰:"道不同,不相為謀。"亦各從其志也。故曰:"富貴如可求,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這兩句司馬遷其實是在說,無論儒家,還是道家,我和你們的追求都不一樣。這世界上不光只有“追求富貴”和“從吾所好”兩種選擇,還有公正。"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舉世混濁,清士乃見。豈以其重若彼,其輕若此哉?司馬遷很喜歡屈原,所以這兩句可以用一句屈原的辭來概括:“世溷濁而莫餘知兮,吾方高馳而不顧”。在這裡,司馬遷自比清士。他認為,公正自在人心,不會因為你重視不重視而存在。他相信總有一天,世人會知道他是對的。"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賈子曰:"貪夫徇財,烈士徇名,誇者死權,眾庶馮生。"同明相照,同類相求。"雲從龍,風從虎,聖人作而萬物睹。"伯夷、叔齊雖賢,得夫子而名益彰;顏淵雖篤學,附驥尾而行益顯。巖穴之士,趨舍有時,若此類名湮滅而不稱,悲夫。這幾句,是說大家的處境不一樣、追求也不一樣。但是,人們讀完聖人的文章,就自然會明白萬物的規律。所以,好的史書,大家一定能夠一眼就看出。孔子只把和自己有關係或者自己認可的人寫入歷史,不管這個人是多麼的名不副實,這對那些高義的隱士來說,很不公平。閭巷之人,欲砥行立名者,非附青雲之士,惡能施於後世哉?文章的最後一句表面上是說,按照孔子的記史方式,普通老百姓想要留名於世,如果不攀附上孔子那樣的青雲之士,是做不到的。而實際上,這裡隱藏著一句廣告詞:我的《史記》就不那麼寫,我會以公正的立場,客觀地記錄史實,在我的《史記》裡,平民百姓也能留名後世。

    綜上所述,《伯夷列傳》是整部《史記》的靈魂之篇,是司馬遷的得意之篇、銘志之篇。在《伯夷列傳》裡,司馬遷終於敞開了心扉,釋放了情緒,他大膽而隱晦地說了三件事:社會很黑暗,主流思想很垃圾,我的《史記》很牛B。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拉里伯德:喬丹能得20分,我就退役,結果喬丹輸了,你如何評價這一段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