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鵜鶘心理陳小康
-
2 # 育兒路上紅綠燈
我從未把語言上的“不認錯”當做是致命的問題,也從不逼迫兒子必須語言上服軟。
我們先來看看事件本身,孩子犯錯不認錯的情況有很多。
孩子的對錯都是家長度量的,只有他真正接納做錯事了,才能改正,對吧!
你所要的引導的意義是什麼?引導的結果就是讓孩子認錯?認錯的意義在哪裡?受到震懾?明確態度?還是真的就能改正。
1、孩子本身沒錯,被誤會,哭鬧錶示無辜、委屈。所以,需要給孩子話語權,瞭解清楚情況。
2、孩子知道錯了不肯認錯。如果孩子是固執性格的,不妨不糾結於形式,跟孩子達成共識,看以後表現。3、孩子就是沒有認識到自己錯了。如果是常態,那是不是平時給孩子的界線就不是很清晰。譬如,沒有讓孩子得到應有的負責或“懲罰”。這裡說的懲罰不是體罰打罵。建議,先定好規則,並說明違反後要承擔的後果。
譬如,約定好只能看一個小時電視,如果超時第二天就不能看了。如果你也並沒有堅持,第二天還是繼續讓孩子看電視,那對他來說這些都不是規則,沒有必要遵守。所以,自己不要打破原則。
是不是家長在犯錯,做著同樣的事情,所以孩子根本認為他是沒有問題的。建議,嚴於律己吧。
4、孩子有過被不當懲罰的事件,所以害怕。那我們就得權衡下對孩子的懲罰是否妥當。
5、孩子不是故意犯錯。所以面對孩子的一個表象行為,我們家長需要做的很多。
譬如,看到孩子弄得滿地都是水,不妨多問幾句。
“怎麼這麼多水啊?媽媽覺得你應該不是故意的,是吧!”“你要做什麼呢?”“我想擦地。”這種情況下,你還可能批評他嗎?
犯錯的孩子不是一定要去否定的,他也有情緒需要被認同、接納。
很多時候家長也有責任,應該正視。
這樣說——“媽媽沒有告訴過你……沒有教好你,媽媽也犯錯了,對不起,我們一起努力改正!”
-
3 # 甜甜圈伐木累
不主動認錯的都有一個相似心理:如果我不認錯,可能會逃過一關;如果認錯,就一定會被訓或被罰。
所以大多數的孩子做錯時以後,會開啟自我保護機制,不說話沉默,或者說謊或用找替罪羊,就是不承認。
而孩子犯錯後的下意識反應,是根據家長在其發現錯後的舉動所決定的,如果孩子在犯錯後,家長採用嚴厲的批評,打罵,那麼在孩子犯錯時,會主動選擇‘逃避’的態度,來避免受到父母的懲罰。
當孩子做錯事時,建議家長們先“放鬆”。情緒不要太大,一定要冷靜地解決和處理問題,盛怒之下的家長往往會採用過激的行為,導致孩子產生懼怕心理。
不妨等事情平息後,再問孩子“你剛才的做法是不是不合適?”“這件事你覺得自己做得正確嗎?”這樣相對溫和的方式會讓孩子更容易接受,同時家長要表現出對於孩子勇敢認錯的欣賞與肯定,這樣的效果要比訓斥或責罰孩子好得多。
其實有些時候孩子不認錯,是因為不知道自己哪裡做錯了,對於一些尚未接觸過的事情,不知道是非的界限在哪裡,當他們面對家長們的怒氣時,往往會顯得不知所措,倔強不肯低頭。
4歲的時候,圈圈家小孩坐地鐵,蹲在中間的槓子旁邊,旁邊站了一個穿裙子的小姑娘,他忽然一下抬頭往別人的裙子裡面看,我一驚,立馬把他拉過來,拍了他兩下,讓他站在身邊不準動,同時我先給小姑娘道歉,他扭過頭還氣鼓鼓的看著我!等回到家,我把孩子拉到身邊,一臉嚴肅。
首先,表明我的態度,“小寶,你今天下午蹲在地鐵往別人裙子下面的事兒,媽媽很生氣!”小孩子還一臉懵逼,以前他沒有做出過這樣的舉動。
其次,要給孩子講清楚原因,“你知道媽媽為什麼會生氣嗎?”藉此給孩子講了男孩和女孩的區別,你這麼做就會被當成小色狼,明確的告訴孩子犯錯的嚴重性!
家長在孩子年齡較小的時候,要逐步地給孩子灌輸是非觀念,和孩子說清楚,什麼事能做,什麼事不能做,那麼當孩子犯錯時,自然就知道自己錯在哪兒了。
最後,就算孩子做錯了,別在公共場合批評,孩子也是要面子的,在人前的指責會讓他們產生羞辱感,即使知道自己錯了,也會找各種理由來為自己掩飾。
-
4 # 積極家庭教育
有好多家長都抱怨,這個孩子脾氣太倔了,就是不肯認錯.在家庭教育中,千萬不要以為不肯認錯的孩子就不是好孩子。
孩子死不認錯,是有原因的:
1. 不主動認錯的都有一個相似心理:如果我不認錯,可能會逃過一關;如果認錯,就一定會被訓或被罰。所以大多數的孩子做錯時以後,會開啟自我保護機制,不說話沉默,或者說謊或用找替罪羊,就是不承認。當孩子做錯事時,建議家長們先“放鬆”。情緒不要太大,一定要冷靜地解決和處理問題,盛怒之下的家長往往會採用過激的行為,導致孩子產生懼怕心理。
2. 這是一個社會化過程中的一個衝突問題。孩子進入社會要被逐漸社會化,但是孩子還沒有完全被社會化之前,他對於大人的社會、對大人的生活、對大人的規則和他們的規矩,他是完全無法去理解的,但是站在大人角度,就會覺得這孩子怎麼不能夠站在我們大人的角度去看待這一切呢?比如說一個孩子,一進屋子就把他的玩具灑滿一地,或者把他的書包撒滿一桌子,掉在桌子上的飯菜他可能會抓起來往嘴裡放,或者不洗手就去吃東西,這一切對於我們已經經過社會化的大人而言,都覺得這是小孩犯了錯。父母和孩子經常發生爭執的一個重點的問題在於,我們把社會化的要求當作了是一個標準,但孩子卻不能認為他不能理解為什麼偏要這樣。這需要一個適應過程,建議父母不要糾結具體事件,孩子會慢慢明白。3. 父母必須要知道,孩子的死不認錯並不是真的不聽話,變“壞了”,而是他們長大了,想證明自己成熟了。每個孩子都會有這樣的過程,他們需要嘗試去跟成年人的世界接觸,學著怎麼跟成年人打交道,怎麼能讓別人不再認為自己幼稚。他們不可能像成年人一樣有更多的見識,這也造成了他們看待事情更偏執、更自我、更固執。
4. 這是家長自己的投射。家長自己有“死不認錯”的毛病,作為家庭中強勢的一方,就會將這種模式投射到自己的孩子身上。孩子被迫地接受了這種投射,不自主地上演著一出出的“死不認錯”的劇目。這種情形在家庭中糾纏最為嚴重,非常難以處理,最需要改變的是家長自己,通常家長改變之後,孩子的狀況就會消失。這一點家長可自己帶入覺察。
5. 青春叛逆期的孩子,犯錯了“死不認錯”。青春有逆反心理,有獨立意識萌芽,總覺得自己是對的,自己沒錯。孩子身體發育成熟,但心理素質和社會經驗欠缺,“三觀”還不成熟。孩子迫切想擺脫父母的束縛,故意與父母對著幹,對父母的所做所為很反感。
改變自己,要比老想著去改變孩子,見效更快,效果更好。有時候,家長可以彎下腰來,用一種平等的態度,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想一想,對孩子多一些理解,少一些居高臨下的權威和教育。
-
5 # 暖心理
題主您好,孩子“死不認錯”這是一個表象問題,你能不能看到孩子不認錯背後其實是有恐懼情緒的。他可能會擔心,如果認錯了,他會受到懲罰,孩子試圖透過“死不認錯”來逃避懲罰。另外,孩子的行為,也是從大人那裡習得的,家長是犯錯是能不能認錯,對孩子的引導作用會非常大,所謂言傳不如身教。具體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來訓練孩子。
第一,你有沒有跟孩子說過“對不起”?如果孩子常常得到真誠的道歉,他們很容易接受認錯的行為模式。比如我們做得不夠好,讓他有不好的情緒感受,真誠的道歉往往是靈丹妙藥。當孩子對我們做了什麼不太好的事,如果心平氣和地跟孩子說你得跟媽媽或爸爸道歉。就會比較之認錯。
-
6 # 學習力教育視點觀察
在家庭教育上,有死不認錯的孩子,在企業中也有死不認錯的員工。其實這表現出的都是一種強權意識。
家長讓孩子認錯,其目的何在?顯然是讓孩子真正意識到其錯誤所在,從而修正自己的錯誤,以後儘量不犯或者少犯同類的錯誤,這才是最主要的目的。而不僅僅是讓孩子為了認錯而認錯,這是沒有太大意義的。
傳統的教育多數停留在說教的層面,這種教育方式,如果多次重複起,效果就會大打折扣。過多的說教,只會讓孩子認為父母嘮叨。
所以,現代教育更多倡導的是思辨教育。讓孩子透過自己的思考和辨識,瞭解到錯誤所在,從而主動地修正錯誤,改正錯誤,避免以後再犯同類的錯誤。
說教式的教育,其實孩子是在被動的接受說教。而思辨教育,則是孩子主動在思考,主動在分析,主動了解錯誤,從而改正錯誤。所以思辨式教育是一種主動教育模式,說教式教育則是一種被動教育模式。
所以,建議家長更多的採用思辨式的教育,才能夠培養出善於思考,表現優秀的聰明孩子。
-
7 # 青音約
死不認錯的孩子,通常很有自尊心,很有主見。我們尊重他這一點,把他看成是一個獨立的、有自己想法的個體,跟他平等對話會更好。如果家長抱著“小孩子就應該聽大人的話”或者類似的想法,用家長的身份去壓他,他一般是不服氣的。
但是有自尊心有主見不一定就要支援他的做法,我們有時還要給他在社會規範等方面做一些引導。這時,我們需要“先跟後帶”,就是先去看他想表達什麼,他堅持的那個東西后面有什麼正面的東西,有什麼渴望。我們找出他合理的一部分,能站在他的角度跟他一起看問題,或者我們幫他看到他的情緒。當他感覺他的需求和情緒被看見時,他才能漸漸恢復理性,最終願意站到我們這一邊。
比如孩子跟家裡來做客的孩子搶玩具,這時看到他搶玩具背後的需求和渴望,他覺得東西是自己的,他想要公平,或者他想要安全感,別的孩子一來就有權搶走他的玩具,他覺得恐懼。對大人只是一種客套,對孩子來說,玩具是他的夥伴,卻突然會被搶走。大人如果理解了孩子的情緒或者需求,承認它的合理性,然後跟孩子探討,甚至有時候孩子堅持不想讓,也尊重他的主權。那麼孩子在跟大人的互動中,也會學會尊重別人的意見。
如果孩子做法傷害到別人,比如打人還死不認錯。這時,也建議先處理情緒,再糾正孩子的觀念。先承認他動手打人時很憤怒,幫他做好情緒管理。
無論哪一種,跟孩子溝通,必須先站到孩子那一邊,讓孩子感受到,你是願意去理解他的,那麼他也願意跟你溝通。當你自己是封閉的,堅持自己是對的,一些有主見的孩子就只會跟你進行“權力”鬥爭,而放棄了溝通。
-
8 # 淘兒學
我們成年人打交道,如果對方有錯誤的地方,往往會盡量委婉的表達,但是對待自己的孩子,卻是直來直去口不擇言,這樣一來激起了孩子的對抗情緒,於是就成了一場大戰了。指出他人的錯誤,本來就是一個敏感時刻,要在合適的時機,用合適的語言去溝通。指出孩子的錯誤,家長一定要注意做好這五點。
1對事不對人
類似“你怎麼又錯了?”、“我和你說過多少遍了?”之類的話,不小心就上升到“對人”的高度,這是在否定孩子本身,於是,孩子也用同樣的思路來回應。表面上好像孩子不可理喻不肯認錯,其實他不是在否定錯誤,而是在否定你。因此,我們一定要特別謹慎,針對具體的錯誤展開話題。
2語氣要平和
態度直接、語氣生硬、包含對孩子的埋怨甚至是大聲咆哮,特別容易踩到孩子死不認錯的雷區。發現孩子犯錯了,家長都是難以平靜的,因為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完美的,不犯錯的。但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所以家長此時要多做幾個深呼吸,平緩你自己的情緒,再去好好溝通,看看犯錯的原因。
3給解釋機會
蔡國慶就是在聽到孩子說“我想讓他出來”的時候,惱火的回了一句“你看你還不認錯,還在找藉口”,從他說出這句話起,慶慶就奔潰了。孩子做錯事,我們不能只針對後果去批評他,要先給他解釋的機會,耐心聽聽他背後的原因。當你不給他解釋的機會的時候,他就很難接受你的批評了。
4不要當眾批評
孩子雖小,但是也有自尊心,甚至有的小孩比成年人自尊心更強。當眾批評孩子,他會覺得自己沒有面子,反抗、不承認的情緒來的更猛烈。當眾稍微提醒一下,到合適的時機,再跟孩子進行深入溝通;或者當即引導孩子到相對私密的空間,再來進行溝通引導或批評指正。
5委婉指出錯誤
其實,孩子比我們想象中聰明,並不是只有你直接了當告訴他這個錯了!他才會發現錯了的,我們含蓄、委婉的指出來,就算不說出“你錯了”三個字,他也能心領神會。比如:“這個字是單人旁嗎?”、“咦,這個題目我怎麼算出來不一樣啊?”……最好不要直接指出錯誤,而是引導孩子發現自己的錯誤並且去改正。
-
9 # 蓉兒52806421
我一般都會把孩子抱在懷裡,對他說,我知道你喜歡,我知道你想要,但是現在不能再玩了或者再要了,或者告訴他不能的原因,只要他答話為什麼,話題一轉就好解決了
-
10 # salight
沒說具體事情。按我理解的分析,死不認錯,是爸爸媽媽說孩子做錯了,孩子就不認錯,這個對錯的判斷標準是誰指定的呢,一定不是孩子。是父母或是社會。回想一下我們小時候有沒有死不認錯的時候呢?都會有的吧,我們就堅持自己是對的,不理解父母為什麼說是錯的。多少次屈打成招。讓自己不再能堅持自己的想法,成了沒有主見的人,成了不敢說出自己真實感受和需要的人,使自己成了為別人的評判而活的人,活在別人的目光裡,最終失去了自己。
我們還要孩子成為這樣的人嗎?我們何不靜下心來,去聽聽孩子的心聲,聽聽孩子的感受,瞭解孩子的需要,來看看死不認錯的癥結在那裡。這需要父母放下成見和看法,放下身份,把孩子看做一個有思想,獨立的人去溝通。
-
11 # 卡巴斯基銷售
這個選題很有代表性。現在大部分孩子都會出現“死不認錯”的情況。這一方面說明了現在的孩子都是有自己思想和想法,另一方面也顯露出我們在教養的過程中,自身也存在問題。都說“孩子是家長的一面鏡子”,孩子不認錯,是不是我們在做錯了的時候也是這樣呢?我女兒也有過“死不認錯”的階段,我和她聊過,“不認錯”到底擔心什麼?女兒小聲的說:怕媽媽不再愛她,不再喜歡她。所以,當我們找到了這個最深層次的原因後,事情就變得可以解決了。孩子需要來自家長的關愛,支援,理解,關注和照顧。在她看來,世界只有對錯。如果做錯了,就會失去這份保護。我們有時會對孩子說:你要乖,你要聽話,只有乖孩子,大人才會喜歡。孩子聽進去了,所以孩子認為犯了錯了,就不是乖孩子,大人就不會喜歡了。在這種邏輯下,她不敢承認自己錯,因為一旦承認,將失去太多了。我們先試著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允許孩子犯錯,讓孩子知道愛與不愛,喜歡與不喜歡和孩子是否犯錯沒有關係。更讓孩子看到,家長也會犯錯。犯錯後只要從中吸取教訓,改過來了,就是最好的收穫和成長。
-
12 # Stella桃子媽
這個選題很有代表性。現在大部分孩子都會出現“死不認錯”的情況。這一方面說明了現在的孩子都是有自己思想和想法,另一方面也顯露出我們在教養的過程中,自身也存在問題。都說“孩子是家長的一面鏡子”,孩子不認錯,是不是我們在做錯了的時候也是這樣呢?我女兒也有過“死不認錯”的階段,我和她聊過,“不認錯”到底擔心什麼?女兒小聲的說:怕媽媽不再愛她,不再喜歡她。所以,當我們找到了這個最深層次的原因後,事情就變得可以解決了。孩子需要來自家長的關愛,支援,理解,關注和照顧。在她看來,世界只有對錯。如果做錯了,就會失去這份保護。我們有時會對孩子說:你要乖,你要聽話,只有乖孩子,大人才會喜歡。孩子聽進去了,所以孩子認為犯了錯了,就不是乖孩子,大人就不會喜歡了。在這種邏輯下,她不敢承認自己錯,因為一旦承認,將失去太多了。我們先試著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允許孩子犯錯,讓孩子知道愛與不愛,喜歡與不喜歡和孩子是否犯錯沒有關係。更讓孩子看到,家長也會犯錯。犯錯後只要從中吸取教訓,改過來了,就是最好的收穫和成長。
-
13 # 蘭心伊悅1
孩子做錯了事拒絕認錯。有的孩子個性強,倔強、執拗、任性、自以為是,做錯了事不願承認,怕認錯後丟面子。有的孩子則從來沒有認錯的習慣,這與家長的教育有關係,如孩子摔倒了,家長不教育孩子走路要當心,反而怨地不好;小孩子之間發生糾紛,家長往往是袒護自己的孩子,說別人的不是;家庭成員之間教育方法的不一致等等,都是導致孩子做錯事又拒絕認錯的原因。對這樣的孩子,家長不要急於追究錯誤的大小,而應把重點放在如何幫助承認錯誤上,首先,家長必須改變以上不正確的做法,是誰的錯就是誰的錯,要本著實事求是的態度,不要怨天、怨地,混淆孩子的是非觀念。再就是鼓勵孩子說實話,以親切的態度告訴孩子:“做錯了事沒關係只要勇改地承認錯誤並願意改正,就是好孩子。”同時嚴肅地指出:“做了錯事又不肯承認是錯上加錯!爸爸媽媽不喜歡這樣的孩子。”待孩子表示認錯後,肯定他的進步,再幫助孩子分析錯在什麼地方,其嚴重程度、不良後果等,教孩子應該怎樣做,讓他從中接受教訓,為今後正確的行為打下基礎。
-
14 # 遛遛獁69244458
死不認錯不只是小孩,大人,老人也會這樣做,比小孩的技術手段高明無數倍。小孩死不認錯是為了逃避懲罰,擺脫威脅。大人死不認錯是為了推卸責任,撂挑子走人。小孩死不認錯和大人的微妙處理有關,例如小孩做錯事被責罵→大人傳遞給小孩的是做錯事了要被責罵的事實。大人認為是在教訓小孩不要犯錯,於是責罵=教訓的文化在中國普及開來,比九年義務還徹底。小孩在這種情況下基本分不清楚真實的教訓和責罵,一股腦都是責罵,死不認錯自然就形成了。所以大人首先要分清教訓和責罵,讓小孩分清楚在場景裡遭遇了教訓還是責罵。
-
15 # 開心的皖河老農
“死不認錯”是人生一個階段,每個人都有這樣經歷。小孩做錯事為什麼不認錯呢?一是怕父母老師家長責罰,所以“死不認錯”,一旦認錯,就要責罰,輕則批評教育,重則打罵。長期死不認錯,就會養成撒謊,不誠實的習慣,並影響孩子的一生。因此,當孩子犯錯了,應該鼓勵孩子勇敢承認,主動承認可免除責罰。平時,不要老是在孩子面前板著個臉,父母的情緒影響到孩子的心理。要與孩子情感上有溝通,語言上有交流。
二是青春叛逆期的孩子,犯錯了“死不認錯”。青春有逆反心理,有獨立意識萌芽,總覺得自己是對的,自己沒錯。孩子身體發育成熟,但心理素質和社會經驗欠缺,“三觀”還不成熟。孩子迫切想擺脫父母的束縛,故意與父母對著幹,對父母的所做所為很反感。青春期也是危險期,容易犯下滔天大錯!
-
16 # 漫天飛雪52066205521
怎樣讓孩子認錯?家長要把握兩個要點:一個是孩子是偶爾如此還是經常如此;另一個是,他是否認真改正自己的錯誤。如果孩子在一般情況下都能很痛快地承認錯誤,這次卻死不承認,那很可能是批評錯了,冤枉他了,或者是他覺得這次錯誤特別嚴重,害怕承認了無法承擔後果。你批評錯了,要學會向孩子道歉;孩子不敢認錯時,應該暫緩追究,讓他平靜下來,去掉恐懼感,再跟他談,千萬不要非得立刻見分曉不可。
如果孩子經常不承認錯誤,那就要先搞清,他是好面子,是害怕以後“揭老底”,還是屬於個性問題。屬於好面子的,要告訴他承認錯誤是一種勇敢的舉動,同時家長要做勇於承認錯誤的表率。通常不愛認錯的孩子往往有一個不愛認錯的家長,孩子是跟家長學的。家長不要再“揭老底”。俗話說:“打人不打臉,罵人不揭短”。對孩子也應如此,這樣孩子就不會害怕承認錯誤了。如果是屬於個性問題,家長千萬要寬容,要耐心等待,家長要正確引導孩子,否則會給孩子造成嚴重的心理傷害。
出現了意外的錯誤之後,我們要找到原因,然後詳細地跟孩子說清楚,讓孩子知道自己究竟是錯在哪裡了。我們不能用簡單的懲罰來讓孩子混淆了自己的思緒,即使要懲罰,也要讓孩子非常地清楚他到底是因為什麼受到懲罰的。如果孩子嘴上不愛認錯,在行動上卻有所改正、有所變化,家長應表揚他的進步,而不必非讓他嘴上承認不可,但也要抓住時機,不急不躁地引導他逐漸敢於承認錯誤,因為敢於認錯畢竟是優點。由此可見,家長與孩子交流一定要講技巧。
-
17 # 伊寧玄雪
有好多家長都抱怨,這個孩子脾氣太倔了,就是不肯認錯.在家庭教育中,千萬不要以為不肯認錯的孩子就不是好孩子。媽媽網專家提醒,孩子死不認錯,是有原因的:
對於死不認錯的孩子要把握兩個要點:一個是孩子是偶爾如此還是經常如此;另一個是,他是否認真在行動上改正自己的錯誤。
如果孩子在一般情況下都能很痛快地承認錯誤,這次卻死不承認,那很可能是批評錯了,冤枉他了,或者是他覺得這次錯誤特別嚴重,害怕承認了無法承擔後果。你批評錯了,要向孩子承認錯誤;孩子不敢認錯時,應該暫緩追究,讓他平靜下來,去掉恐懼感,再跟他談,千萬不要非得立刻見分曉不可。
如果孩子經常不承認錯誤,那就要先搞清,他是好面子,是害怕以後“揭老底”,還是屬於個性問題。屬於好面子的,要告訴他承認錯誤是一種勇敢的舉動,同時家長要當勇於承認錯誤的表率。經驗告訴我們,不愛認錯的孩子往往有一個不愛認錯的家長,孩子是跟家長學的。家長不要再“揭老底”。俗話說:“打人不打臉,罵人不揭短”。對孩子也應如此,這樣孩子就不會害怕承認錯誤了。如果是屬於個性問題,家長千萬要寬容,要耐心等待,適時引導,不可生逼硬壓,否則會給孩子造成嚴重的心理傷害。
如果孩子嘴上不愛認錯,在行動上卻有所改正、有所變化,家長應表揚他的進步,而不必非讓他嘴上承認不可,但也要抓住時機,不急不躁地引導他逐漸敢於承認錯誤,因為敢於認錯畢竟是優點。又改正,又承認,豈不更好?
-
18 # 中國心理衛生協會婦王麗霞,中國心理衛生協會會員,北京懋德工作服務中心專案及行政管理組組長。
如何引導“死不認錯”的孩子,要看這個孩子有多大,因為什麼而“死不認錯”。
首先,通常兩三歲的孩子,“死不認錯”基本屬於一個時點,這個時點之後,他就會對所發生的事情忘得一乾二淨,在您的記憶裡他有錯,在他的記憶中,根本什麼也沒發生過。
所以,對於兩三歲的孩子,家長不宜過於上綱上線、抓住不放,否則容易給孩子造成恐懼,彷彿時刻生活在一種被審查的狀態之中,終生提心吊膽。
對於兩三歲的孩子,如果確有不正確的地方,家長不需要講什麼道理給他聽,不需要告訴他錯了,只需要直接演示正確的做法即可,重複且耐心地演示,直到孩子明白。
其次,如果是大一些的孩子,已經到了明辨是非的年齡,家長可以講一些道理給他聽,但若發現他聽不懂,很有可能是孩子真的不懂,而不是“死不認錯”。
這種時候,家長需要耐心地傾聽了解一下孩子真實的想法,就像一則故事中提到的,“一位孩子以為獻血後會死亡,所以產生了片刻的猶豫,但最後仍然選擇了獻血”,那麼用“膽小”來形容這個孩子,就是片面而主觀的看法,實際上這種猶豫反襯出這個孩子的“勇敢”。孩子的想法絕大多數時候超出了我們成人的狹隘認知,若不放下我們成人的定論,家長就很難貼近孩子的心,孩子也必然走向“死不認錯”,因為您想的,根本就不是他想的。
第三,還有一些孩子確實是“死不認錯”,這種情況通常是在家長的嚴格管理之下形成的。孩子一有錯就會受到批評、指責與大道理的灌輸,長此以往,知道自己錯了,也不願意承認,因為他不想要與之相應的結果。這種情形的糾正,往往需要家長在教育方式上做出調整,並長期堅持改善與孩子的關係,否則,親子關係會持續地處於惡化之中。
第四,這是家長自己的投射。家長自己有“死不認錯”的毛病,作為家庭中強勢的一方,就會將這種模式投射到自己的孩子身上。孩子被迫地接受了這種投射,不自主地上演著一出出的“死不認錯”的劇目。這種情形在家庭中糾纏最為嚴重,非常難以處理,最需要改變的是家長自己,通常家長改變之後,孩子的狀況就會消失。這一點家長可自己帶入覺察。
也許會有其它的原因,因為個體的不同,必然導致方法的差異。先給您提供一些資訊,希望對您有幫助。
-
19 # 趙小明心理團隊
其實我每次一聽到引導這個詞我頭就大,作為一個心理學工作者,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就養成了這麼一個習慣,我特別害怕有人問我說怎麼引導。這是為什麼呢?
其實我們心理學工作者所使用的語言代表著我們喜歡使用的一種工具,比如說我們不喜歡用引導這個詞,我們喜歡用諮詢這個詞。但是非心理學工作者,大眾他們喜歡用引導這個詞,包括教育工作者喜歡引導這個詞;他們很少會用心理諮詢這個術語,這也反映出我們不同的群體善於使用的工具是不一樣的。
引導VS討論
那為什麼心理學工作者討厭使用引導這個詞呢?因為我們有一個假設,我們一般認為孩子的問題和父母有關,或者說多數情況下都是父母造成的,所以我們不太願意去談父母如何引導孩子,我們更喜歡去談的是如何透過心理學的方法來改變父母。你可以看到,這個是不是使用的語言不同,我們使用的工具就不同呢!而父母們最喜歡問的話就是引導,因為引導這個詞折射出他們想解決生活中家庭中的問題的方法:是取決於大人為主導去改變孩子或者改變另外一個人。而在我們心理諮詢裡面,很多人都認為去改變一個人是不可能的,比如說榮格曾經就說過,永遠不要想著嘗試去改變另外一個人。這就是為什麼我們不喜歡用引導這個詞彙的原因。比如說,從事精神分析工作的心理學工作者最喜歡用的詞彙就是討論,他不會用引導,這意味著我們和孩子一起工作的方式是透過討論而不是以我們為主導去引導他幹什麼。
社會化過程中的衝突問題
那麼從心理學角度而言,我們這個學員問的問題,關於四五歲的孩子為什麼拒不認錯?我們認為他背後的心理學要素在於,其實這是一個社會化過程中的一個衝突問題。這是什麼意思呢?意思就是孩子進入社會要被逐漸社會化,但是孩子還沒有完全被社會化之前,他對於大人的社會、對大人的生活、對大人的規則和他們的規矩,他是完全無法去理解的,但是站在大人角度,就會覺得這孩子怎麼不能夠站在我們大人的角度去看待這一切呢?比如說一個孩子,一進屋子就把他的玩具灑滿一地,或者把他的書包撒滿一桌子等等,我們經常會發現可能兒童有很多陋習,比如說掉在桌子上的飯菜他可能會抓起來往嘴裡放,或者不洗手就去吃東西,或者有時候毛毛躁躁的不小心打碎了什麼東西,這一切對於我們已經經過社會化的大人而言,都覺得這是小孩犯了錯。
錯的評判是在於誰
但是,當你這樣想的時候請先給自己三秒鐘時間,大家想一想,兒童真的認識到這是錯了嗎?這個錯的評判是在於誰,大家想想,一個沒有經過社會化的或者沒有完成社會化的一個兒童,他真的認為玩具撒一地就是錯嗎?他可能很難理解,錯從何來呢?可以這樣認為,每一件在大人眼裡看起來是錯的東西,在兒童看來他都無法去理解為什麼不能這樣呢?說句實話,用手抓東西吃那真的要比用筷子用勺子方便多了,難道不是嗎?大家想一想,人類不也是這樣進化而來的嗎?我們的老祖宗不也是用手抓東西吃嗎?而且即使到了今天,你仍然會發現,在吃某些食物時候,用手抓明顯方便多了!比如說吃玉米,比如說啃骨頭,比如說啃甘蔗,我很難想象你用什麼樣的工具,無論是用筷子、叉子還是勺子,在吃這些東西時候,你不用手能夠更方便。
我們把社會化的要求當作了是一個標準,但孩子卻不理解為什麼偏要這樣
所以父母和孩子經常發生爭執的一個重點的問題在於,我們把社會化的要求當作了是一個標準,但孩子卻不能認為他不能理解為什麼偏要這樣。而且,當我們試圖向一個四五歲的孩子去講明白這個道理時候,我也不認為他能真的完全就能聽懂你說的含義。所以在這件事情上我想給父母朋友們的一個建議就是:首先不要去先假定一定是孩子錯了,我們可以把這個假定把他調整一下,調整為孩子並不適應大人的規則,這樣調整之後,就變簡單了,也就是說不是孩子錯了,而是孩子還沒有適應我們對他的各種各樣的要求。
適應,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那既然談到適應,那一定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比如說孩子就是有這個亂扔東西的習慣或者不洗手抓東西吃的習慣,你讓他立即禁止,我覺得是不大可能的。咱們可以慢慢提要求,比如說可以跟孩子商量,能不能夠以後吃什麼東西時候用筷子勺子,另外一些東西時候我們可以偶爾用一下手,一點一點地培養他適應社會化規則的習慣。特別是當父母不再把他看作是個錯誤時候,父母就不會過度的生氣或者過度的焦慮,而父母能夠心平氣和的時候,也能夠更好地幫助孩子去適應社會化的過程。
如果這個過程中父母首先判定孩子錯,然後立即就開始生氣焦慮或者發火,孩子在這個過程中完全不能理解大人怎麼了,大人瘋了嗎?那樣的話只會讓事情越來越處於一個僵局狀態,孩子有時候即使服從了,那是被動服從,因為他不能理解這個過程,這就如同以前上大學時候要去軍訓,軍訓的時候我們就很難理解為什麼非要把被子折的那麼好呢?為什麼非要把屋子打掃得一塵不染呢?但是當你有一天能夠站在制定規則者的背後去了解這一切時候,你會發現他的目的不是簡單的折被子,也不是簡單的要非要打掃那麼幹淨,而是訓練出我們言行一致服從紀律的這麼一個心理的習慣。這樣的話,作為一個心理學的學生我就覺得非常好理解了。
所以關於親子關係的問題,我想給大家說一句話,大家把他記住:在跟孩子的互動過程中,凡事必有因,不要太快的去下決定,不要太快的去作批判的一個決策!
回覆列表
對於孩子,大人們總希望他們乖巧、懂事,聽父母的話,對父母的善意能夠感恩。但事實上,大部分兒童在青春期的時候都有有叛逆的表現,“死不認錯”。
首先我們必須要知道,孩子的死不認錯並不是真的不聽話,變“壞了”,而是他們長大了,想證明自己成熟了。我們回顧下自己的青少年時代,不也是從“不聽話”,“死不認錯”過來的嘛。每個孩子都會有這樣的過程,他們需要嘗試去跟成年人的世界接觸,學著怎麼跟成年人打交道,怎麼能讓別人不再認為自己幼稚。他們不可能像成年人一樣有更多的見識,這也造成了他們看待事情更偏執、更自我、更固執。
對待青春期叛逆的孩子,做父母的需要擺正思想,認同孩子的成長,不再視他們是什麼都需要保護的幼兒了。在他們這個時期,父母需要最多的就是陪伴。我說的陪伴不僅僅是陪在他們身邊,更重要的情感的交流。情感交流不是說父母在後面追著問“你怎麼不開心?是不是心情不好?”,而是以一顆包容的心,能夠以開放的姿態去迎接孩子的改變,讓他們覺得在你這裡不會受到傷害。如果父母一味的批評、反對、指責,只會把孩子推得越來越遠。而作為叛逆期孩子的父母,如果孩子不願意去跟你談他們的心事,不願去尋求你的指導,那你能做的就很有限,就沒有辦法去幫助他們。
另外就是指導了。孩子之所以“死不認錯”,是因為他們覺得父母認為他是錯的,覺得父母在用愛控制他們,讓他們沒有了自己的想法。我很理解家長的用心,覺得孩子聽自己的話,可以少走彎路,但實際上卻忽視了對孩子的尊重。想要孩子不再這麼抗拒,家長的指導應該以尊重孩子為前提,只提建議,以身作則,不去評價,不去強壓。
作為父母,更多的應該是作為孩子的朋友,孩子的嚮導,適當的陪伴和指導才能給孩子自己的成長空間,變成一個獨立的成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