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當年青山

    說到孔子,如果想了解他的言行思想,必須閱讀《論語》。書中講“仁”的五十八章,用“仁”字一百零五個,可見“仁”這個概念在儒家學說中的重要性。那麼,孔子為何會如此頻繁的提到一個簡單的“仁”字呢,我們要先了解這看似簡單的一個“仁”字背後,不簡單的歷史背景。

    古時把尊卑,貴賤,親疏,厚薄看的很重,所以周公制禮作樂,以成文法典規範眾人言行,劃分清關係。比如:“天子堂高九尺,諸侯七尺,大夫五尺,士三尺”社會身份不同,堂的高低尺數就有別。可以說“禮”就是周朝前期幾百年的“八榮八恥”。而到了周朝後期,孔子的時代,社會政治大動盪,西周時期的舊禮節,舊制度已名存實亡,徒具虛名了。甚至大夫敢亂用天子的禮樂,弄得君不君,臣不臣。孔子是一個道德出眾,守舊且念舊的boy。在遇到“禮崩樂壞”的社會危機時,毅然的挺身站出,周遊列國推行自己的政治理想,希望維護周王的老制度。 但是空口白牙的告訴諸侯,你要守禮,要尊禮啊。沒有諸侯聽得進,於是孔子就“借仁推禮”。有學生問孔子什麼是“仁”,孔子說是“愛人”。而“愛人”的人都會盡到自己的社會義務(知禮守禮)。他認為“仁”是人心,換句話說“不仁”就是沒有“人心”,和禽獸沒有區別。所以用現代的語言說,孔子用“仁”這個緊箍咒,道德綁架了“不施仁政”的諸侯,“不行仁”的人。

    你是要當人還是禽獸,自己選吧。不得不說孔子並不是個書呆子,而是深諳人心的“聰明人”!

    現在我們知道了孔子反覆唸叨的“仁”是“愛人”。有人又會問,那麼如何去愛人呢?是見到誰都去擁抱他,親吻他嗎?相信封建的周朝也不可能這麼開放。“愛人”具體方法歸納為兩個字:“忠”和“恕”。“忠”用一句話說是:“己之所欲,亦施於人”;“恕”用一句話說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忠和恕一起施行,就是“仁之道”,即實行“仁”的方法。後來的儒者又稱為“絜矩之道”(用自己的感受為尺,來衡量調節自己行為的標準)

    所以,如果碰到垃圾人冒犯,讓你生氣,無需計較。因為他們“不仁”,所以只是一個披著人皮的禽獸。笑一笑,大度的走開。 呼吸一口新鮮空氣,生活還是美好的!

  • 2 # 夢迴先秦2

    “仁”,甲骨文由“人+二”構成。

    “二”,在傳統文化中象徵天地、陰陽。《道德經》中有“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所以, “仁”的本義是:人在天地間,與天地、與萬物(包括他人甚至鬼神)和諧相處。

    “仁”立足於人,放眼於天地萬物,所以,“仁”中就包含了人在社會上的為人處世之道、以及人在天地間的生存之道。

    當我們去為利益爭奪時,當我們去對自然瘋狂索取時,是否知道,相對於大自然,自己只是滄海一粟。事實上,從科學的角度上講,人相對於宇宙,連滄海一粟中的滄海一粟,也遠遠達不到。

    原子彈的威力不用多說,但每秒鐘太陽中心所釋放的能量,就相當於4萬億顆“小男孩”的爆炸。太陽只是銀河系中,約2000多億顆的恆星之一,銀河系也只是宇宙中,超過1000億個的星系之一。原子彈在人類的世界,是很恐怖的存在,而在宇宙之中,卻又是很渺小的存在。

    在原子能的利用過程中,人只是做了一些管理工作,而提供材料和實現路徑的,作為這個過程本體的,都是大自然。人類的能力,和大自然無法相比。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大自然自有其存在的意義和執行的規律,它不會刻意地照顧人的性情、滿足人的需求、維護人的利益、庇佑人的狂妄。大自然的規律,就在那裡,人可以順之,也可以逆之,只不過順之則昌、逆之則亡。

    “仁”,不是大自然的屬性,或許連真理也不是,但卻是人類的必需。

    “仁”立足於人,保護人(人類)的生存、照顧人(人類)的性情、滿足人的需求、維護人(人類)的利益。

    所以,“仁”往往與目的相隨,從而成為人的思想、行為的起源,並與目的一道,貫穿目的實現過程的始終。

    所以,“仁”可以和很多的、基於人的概念、思想、言行,發生交集、相互影響。

    這個現象在《論語》中體現的非常多,比如:

    “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

    “子曰:「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

    “子曰:「人之過也,各於其黨。觀過,斯知仁矣。」

    “仁者先難而後獲,可謂仁矣。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

    “樊遲問仁。子曰:「愛人。」

    ……”

    大自然的規律不可違逆,天地萬物與人相關,所以人必須放眼於天地萬物,順應大自然(包含遵循大自然的規律),與天地萬物和諧相處。

    所以,是否放眼於天地萬物,能否順應大自然(包含遵循大自然的規律),能否與天地萬物和諧相處,就成了“仁”的一個判定標準。

    所以,在《論語》中, “仁”是一個很高大的概念,也是一個很崇高理想。

    所以,“仁”雖然可以和很多的、基於人的概念、思想、言行,發生交集、相互影響,但是它們卻並不能代表“仁”。

    比如,《論語》中的這些話:

    “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孟武伯問:「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問。子曰:「由也,千乘之國,可使治其賦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帶立於朝,可使與賓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司馬牛問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訒。」曰:「其言也訒,斯謂之仁已乎?」子曰:「為之難,言之得無訒乎?」

    “「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為仁矣?」子曰:「可以為難矣,仁則吾不知也。」

    ……”

    “仁”,放眼於天地萬物,可以和很多的、基於人的概念、思想、言行,發生交集、相互影響,所以“仁”的釋義不能小器。

    “仁”,以能否順應大自然(包含遵循大自然的規律),能否與天地萬物和諧相處,為判定標準,所以“仁”的釋義不能狂妄。

  • 3 # 擺渡天堂

    先說說孔子的仁是怎麼來的?

    孔子三歲喪父、十七歲喪母,俗話說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他十五歲就致於學,為什麼?生活環境所迫嘛, 為了改善生活環境而學嘛!19歲在季氏做"委吏"、"乘田",做得怎麼樣?孟子說:會計當、牛羊茁壯長。意思是盡到了自己的本職,做委吏料量平,出入賬都對得上。做乘田,牛羊都長得好。從這一點就看得出孔子是個務實的人。

    三十歲創辦私學,教的禮、樂、射、御、書、數六藝。既然敢創辦學校,教書育人,首先肯定六藝是精通的,要不然半吊子能教出來什麼!也不會有人來求學。那麼問題來了,一個務實、精通六藝的人,為什麼要選擇教學?而不是去社會上作為一番?

    難道是社會環境沒有他的立錐之地嗎?可以說這樣的人放在二十一世紀那也是寶貴的人才啊,哪個公司不想要這樣的人呢?況且那個落後、人才稀缺的朝代。而真正的答案就是孔子自己說的:三十而立。我們一般人理解的"立"的主語是財富、社會地位,是成家立業。假若孔子的"立"也是這樣,那麼他應該在季氏家透過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往上爬才合乎邏輯。史書上也沒有孔子被趕出季府的記載,這說明孔子是主動辭職不幹的,選擇辦學、教學是主觀行為,而不是被環境逼迫的。學費是一束脩,就是一捆乾肉,收乾肉能發家致富嗎?顯然不能,孔子辦學的目的也不是為了發財。

    透過邏輯推理,再來看什麼是三十而立?"立"的不是成家立業,而是"志於學"。透過教學提問、思考、解答從而教學相長, 增長學問。是這樣嗎?子曰:"學而實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是樂乎。"這是學習的快樂。"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也,不如丘之好學也"、"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孔子向老子問學周禮、向師襄子學琴、向檀子請教、向漁夫請教……,都是"志於學"的表現。

    孔子有教無類,為什麼?不同的社會地位、不同的人生經歷,有不同的問題和觀點嘛,有教無類可以讓他了解到更多知識嘛。可以說孔子都是從事實出發,在平常中探索、學習,瞭解世界、瞭解人類。以至後來子貢問:有一言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孔子用一個字概括了一種人生,可以說這是龐大的閱歷後,高度的總結啊。

    孔子十五致於學、三十志於學,跟他的童年經歷不無關係啊,一個在困境中成長的人,感受最多的當然是磨難和痛苦,因為人痛苦才有志於學去除痛苦的心願,這和佛家離苦得樂是一個道理。

    再來看孔子的仁是什麼?

    孔子的思想核心是"德、仁",是讓人變成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君子。君:古代譯為最高統治者,《儀禮·喪服》篇講:君,至尊也。曾參在《大學》裡把一個普通人到平天下的君子的進化過程和邏輯關係寫得很清楚了。簡單地說我們絕大多數人是活在得失價值系統下的,被孔子稱為"小人","小人"透過修身超越、突破"得失價值系統"變成君子,也等於思想行為站在了"小人"之上,到達了食物鏈的頂端。

    因為他已經看透了人性,看透了人類社會的本末,透過人效能知道一個人的優缺點,透過優缺點能知道人的行為習慣,透過行為習慣能知道做事的結果。簡單的說就是什麼樣的人在什麼樣的情況下,會幹什麼,他可以推演出來。這是君子修身的目的、是治國、平天下的基礎。這也是孔子為什麼能做到因材施教的原因,首先他得有能力看到別人的弱點、缺陷,才有教的可能。

    當一個人站在了食物鏈的頂端,常常會引發災難。像霸王項羽,因他而死的人以百萬計,在那個物質匱乏的時代,這是個極大的數字。又如諸葛亮、司馬懿對壘,故事的背後是多少人拋頭顱、灑熱血,多少家破人亡的人間慘劇。而我們呢,日夜研究他們的三十六計、七十二般變化,背後的人間慘劇被所謂的"成功代價"一筆帶過。從人類的角度來說,這是靈魂缺失、喪失人性的行為。這是孔子反對戰爭的原因,他看到的不是一將功成的輝煌,而是萬骨枯的人間地獄。

    子路問老師:聽到了一個道理,是不是應該馬上實踐?孔子說:那怎麼行,要先問過父親、兄長才行。冉求問:聽到了一個道理,是不是應該馬上實踐?孔子說:是的,聽到了就應立即實踐。他兩問問題的時候公西華都在旁邊,公西華就問老師:他兩問的問題一樣,為什麼老師給出的答案不一樣呢?孔子說:子路性格魯莽,所以讓他問父兄,以求減少行為過失。冉求優柔,做事不果斷,於是要打消他的疑慮,讓他放心去做。

    孔子透過人性看到別人的弱點、缺陷,想辦法幫別人在行為上彌補缺陷,而不是掠奪、奴役。這是儒家"德、仁"由來的原因,是曾參"止於至善"的原因,是王陽明"致良知"的原因。當人站在了食物鏈的頂端以天下大同的思想境界去愛人,才是治國平天下的君子。

    孔子仁的表現

    《呂氏春秋·先識覽·察微》:魯國之法,魯人為人臣妾於諸侯,有能贖之者,取其金於府。子貢贖魯人於諸侯,來而讓不取其金。孔子曰:“賜失之矣。自今以往,魯人不贖人矣。取其金則無損於行,不取其金則不復贖人矣。”子路拯弱者,其人拜之以牛,子路受之。孔子曰:“魯人必拯溺者矣。”孔子見之以細,觀化遠也。

    魯國頒佈了一道法令,魯華人在其它諸侯國淪為奴隸的,若有人幫奴隸贖了身,這個費用可以在魯國國庫報銷。子貢贖了人,不去國庫報銷。孔子批評子貢:子貢你這樣做不對啊,你贖了人不去報銷,以後就不會有人去贖人了。你領了贖金,天經地義,不領贖金會導致更多的魯華人得不到救贖。子路救了溺水者,別人牽了頭牛來感謝他,子路收下了,孔子誇子路:你做得好啊,這樣以後勇於救人的人就更多啦!

    照我們普通人的眼光,子貢很高尚,子路很平庸。可結果孔子批評子貢、表揚子路。為什麼?因為絕大多數人都活在得失價值系統下,以"得失"選擇、指導思想行為。假如哪一天其他人在國外遇到了魯國的奴隸,他就會想:假如我今天贖了人不去報銷,經濟上就會受損失。去報銷的話,和子貢就形成了對比,別人就會說子貢高尚,我跟子貢比就差遠了。贖了人不報銷經濟上受損失,報銷了名譽上受損失,因為"失"乾脆不做了,這就導致奴隸得不到救贖,所以孔子批評子貢。子路救了人,收了好處,以後其他人遇難,路過的人會因為"得"而勇於救人,所以孔子表揚子路。

    子貢曰:"君子亦有惡乎?"子曰:"有惡。惡稱人之惡者,惡居下流而訕上者,惡勇而無禮者,惡果敢而窒者。"子貢問老師:君子也有所憎惡嗎?孔子說:有,憎惡那些揭發、傳播別人隱私的人,思想境界低而妄議高境界的人,勇猛而不知敬,獨斷而道不通的人。

    老子說:聰明深察好議人也。一個聰明、明察秋毫的人,很容易看到別人的缺點,常常議論、傳播別人的隱私、弱點、過錯,就是揭短。因而種下惡的因,待東窗事發,通常是惡鬥一番,結果都是輸家,這種事在平常生活中隨處可見。

    思想境界低的不能準確理解、認識高境界的思想言論,就侃侃而談,傳播以坐井觀天、盲人摸象而得出的結論,是對大眾直接的誤導,也是對高境界思想的褻瀆,是高境界思想傳播的阻礙。現代社會這類專家、學者大量真實的存在著。是德山和尚所說的:四種果位、三種賢能、從初發善心到十地修行的菩薩、羅漢們都是些為人看守墳墓的活鬼 。因為太多的人沒有看透本末的能力,盲目地信奉著低境界思想的大師們所曲解的教典,而不得正果。

    勇猛而不知敬,勇猛等於非洲草源上的獅子,像楚霸王,所到之處生靈塗炭,坑殺普通百姓、降卒數量驚人,這種喪失人性的殘暴行為,居然被很多人奉為大英雄而敬佩不已。我只想說,被屠殺的人裡面沒有他們的祖先,要不然,他們也沒有崇拜的機會。

    獨斷而道不通,這種自以為是掩耳盜鈴的把戲是大量真實存在的。像子路當法官,片言就可折獄,聽單方面的言辭就可以斷案。這是嚴重的違背事實、論道義、造成不公正,不僅給當事人造成巨大的傷害,同時還埋下了仇恨的種子,時候一到,便結惡果。

    "季氏富於周公,而求也為之聚斂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冉求為季氏聚斂財產、盤剝百姓,孔子說:冉求從此不是我的學生,你們都向他進攻吧。

    "齊景公有馬千駟,死之日,民無德而稱焉。"齊景公有四千匹馬,死之後,老百姓找不出他一點的好處來。

    "衛寧公無道"、"苛政猛於虎也"、"《察微》"……。

    孔子為了誰在吶喊?我想認真看過之後只要有點邏輯分析能力的都清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有些國產機床不如國外的機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