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不太明白趙構為什麼寧願殺岳飛與金朝義和投降,也不選擇讓岳飛帶兵與金兵奮力一搏收回失地?
7
回覆列表
  • 1 # 沉思的托克維爾

    宋高宗並非不想北伐,而是他對權勢的迷戀勝過了收復失地的渴望,讓岳飛北伐雖然有利於大宋,但卻不利於宋高宗自己。如果岳飛北伐成功,對宋高宗的政治生涯百害而無一利。

    一、岳飛的迎回二聖嚇壞了宋高宗。

    岳飛雖然是優秀的軍事家,但是卻完全不懂政治,你直搗黃龍府也就罷了,居然還要迎回二聖。岳飛沒成功倒還好,如果真成功,把二聖接回來了,趙構該怎麼辦?是讓位給二聖還是自己接著來,繼承權的問題怎麼處理?就算二聖不要皇位,趙構就能放心嗎?後來明朝朱祁鎮朱祁鈺同在北京鬧出了多少風波,這一下多了倆皇帝,趙構豈不是更難處理。

    對趙構,把二聖接回來簡直就是災難,岳飛看不出這點,實在是在政治上太幼稚。如果岳飛跟趙構暗中通氣說到時會結果二聖,想必趙構應允的可能性還大些。

    二、宋朝歷來提防武將奪權,岳飛功高震主,趙構十分忌憚

    由於唐朝藩鎮之亂的教訓,宋朝非常恐懼武人做大,禍亂朝政,因此一直採取以文制武,重文輕武的政策。宋朝不僅兵權收歸中央 甚至連指揮權也由中央管理,此外,宋朝還奉行將領不久任的制度,以至於兵不知將將不知兵,這樣雖然大幅削弱了軍隊戰鬥力,但卻抑制了武人做大的可能,維護了皇帝的專制統治,維護了中央集權。

    而岳飛呢,岳飛已經是功勳卓著,深受百姓愛戴,而且其長期與軍隊相處,威望極高。這時的岳飛就如此厲害,這要是北伐成功了還不驕橫跋扈,成為新的藩鎮?在趙構的思維裡,不怕一萬隻怕萬一,他要杜絕一切威脅自己權力的潛在因素。

    而岳飛,作為名鎮一方的將領,已是在劫難逃。

    在國家利益和個人權勢面前,趙構毫不猶豫的選了後者,決定犧牲北方百姓和大宋江山來滿足個人私慾。趙構自私自利的政客思維最終讓大宋陷入了萬劫不復的境地。一個皇帝可以隨意因自己的私利犧牲國家,也許,這才是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

  • 2 # 這些歷史要讀

    因為在宋高宗趙構的眼中,政治利益要遠高於民族氣節,要高於國家利益!

    繼續支援岳飛北伐,對於宋高宗而言,不管勝利與否,都不見得就一定是一件好事。

    首先,北伐能獲得全面勝利的可能性,其實是相當渺茫的。我們後世修史,習慣性站到漢人的角度去撰寫,因此對南宋抗金所取得的勝利都大書特書,卻往往忽視了金軍對宋軍的壓倒性優勢。

    不可否認,宋軍在岳飛和韓世忠等名將的率領下,確實取得了不少勝利。但是,這些勝利除了軍民的同仇敵愾之外,還在於宋軍佔據地理上的優勢。金軍擅長野戰,卻不擅長在河網密集、溼潤多雨的南方作戰。另一方面,金國崛起得太快,對遼土和中原的吸收、消化不夠徹底。後方的中原時有漢族義軍滋擾,因此難以持續勞師遠征,追討南宋政權。

    但是,如果岳飛率軍北伐,深入到中原地區,在平原上與金國鐵騎硬碰硬的接戰,那麼其勝率就很低了。如此巨大的風險,作為南宋統治者的趙構是不願意去承受的。搞不好好不容易重組起來的宋軍精銳,就會因為北伐而被金軍給報銷掉。到時候就再也無法擋住金軍了,自己的半壁江山也就危險了。

    因此,他不希望岳飛繼續冒險,至少得讓南宋做好充足的準備再去北伐,這樣更加符合他的政治利益。

    再說,即便勝利了,對於宋高宗來說也不見得就是見好事。岳飛持續北伐,扛起民族大義,在道德和輿論上,已經遠勝宋高宗了。如果還讓岳飛北伐成功,那麼百姓還會承認趙家的天下嗎?而且,那時佔據中原,坐擁雄兵的岳飛,還會聽從宋廷的調遣嗎?別忘了,當年劉裕就是乘北伐大勝之威望,一舉結束了東晉朝廷對南方的百年統治!

    所以,在自己的政治利益和民族大義面前,宋高宗趙構很自私的選擇了前者。

    為了自己的政治利益,趙構冤殺民族英雄岳飛,縱容秦檜的賣國的主和派,大肆打壓愛國將領,打壓民聲。甚至不惜像金人卑躬屈膝,像金國俯首稱臣!

    他的自私也最終造成了南宋小朝廷的恥辱和不思進取,造成了漢民族更大的悲劇......

  • 3 # 中國歷史探索者

    就像慈禧寧可賣國賠款也不肯拼死抵抗外敵入侵一樣,對於趙構來說武將做大他可能沒有皇位,而賠款是老百姓出的沒關係。對於慈禧來說,抵抗外敵肯定得武裝漢人,滿族地位不保,而賠款還是漢人出沒關係。

  • 4 # F14560678

    實際上不存在這個問題!

    趙構要的是和談,而和談在什麼時候都是存在的,美國也和談啊。和談的目的,在什麼時候都是為了儲存自己的力量,避害就輕,得到喘息的機會,至於目的的效果可能不同,僅此而已,否則還談什麼。

    哪本正規的歷史說宋高宗投降金人了,假設投降了哪會有南宋的150年,而且南宋從高宗開始還繁榮了,有點思維辯識和見識的人,不會如此認為的。宋高宗總不會弱智到要出賣自己吧,何況南宋是因為高宗才建立和中興的,不是別人!否則也就不會有南宋的建立和發展了。假設不是屁顛屁顛去賣自己,那就不知道誰有這麼愚蠢不合心智的說法了!

    對於高宗來說,想有一個戰略緩衝,因為他剛建立南宋,好多人是不聽他的,也得攢點家底,沒錢怎麼打仗,沒有聽使喚的地方官,怎麼收稅和徵兵。這也是開始打,之後看出好的苗頭要剎車的原因,當江淮相對穩定了,就想整頓後方了,而且後方時不時地出現叛亂。也是因為亂且剛建立沒有戰略儲備,戰爭是不可持續打下去的,就是一般人都會明白這個道理。所以在有條件的時候要談判,失去了就沒法談了。

    所以要重整一下,另外也不想和偽齊軍糾纏,有害無益,畢竟那樣只會消耗自己,而金本身沒有損失!最大的敵人是金。這也是金聰明的地方,偽齊那裡對於南宋和金都已經不好直接統治了!所以立個偽齊,那裡是宋的聰明人們自己作禍作下的一個不能再爛的爛攤子!

    仗不可能總打,需要養精蓄銳和儲備糧草製造和維修兵器,那時的鐵生產效率很低的,而後方的勞動力也是有限的,人也不是鐵,也有想法。

    但敵戰區的帶兵將領不聽話,總想打,可還打不出去。

    別告訴我岳飛打到朱仙鎮了,縱使真的打到了,你看看朱仙鎮前面是什麼,是包括白洋淀在內的連續沼澤和水澱,是過不去的,別提打!不懂歷史地理,別跟我辯論這個問題!與直搗黃龍就十萬八千里!我不知道那時你怎麼從哪裡走到黃龍!

    而郾城大捷是在偽齊的地盤打的,我不想討論打的是誰,什麼樣的勝利,你就看看那個地方在哪裡就行了,前面是白洋淀等的汪洋,後面是黃泛區,那裡就是個憋死人的口袋,而且偽齊在哪裡和你大眼瞪小眼,金兵從上面下來,只有憋死的份,別告訴我誰能包打金兵!連個偽齊存在七八年都活的好好的!要不是高宗命令撤退及時,誰都會知道後果!

    所以高宗要收兵權!

    所以高宗要從不聽話的人身上動手,而且不能從救命之人身上動手,那只有他了!

    歷史沒有那麼多廢話,有的只是當其時的現實,對於不可迴避的現實,每個人都不會去翻舊黃曆後去決策眼前的問題,只是在結構下做事,所以沒有那麼多今人翻舊黃曆的臆測!在不同場景下的文字,總會有不同的內涵,所以拿出一段文字,就究其隻言片語不放,就好比狗掀門簾子,就好比某些人的自比"文如其人",不帶這麼貼金的,有點好笑!而乞丐裝大款似的,打腫臉充胖子的說法更是好笑至極!

    沒有高宗用盡政治手腕就不可能有南宋,不要傻瓜似的說好像沒有高宗,似乎也會有個南宋,好像他多餘似的!看歷史要看全貌,別寸光!歷史不能被解讀的如此心智不全,那是一種侮辱,不是貼金!更粘不上光。

  • 5 # 周洪劍的底層讀史

    什麼叫投降呢?是國家的政權向另一個政權投降,尋求併入對方,那麼宋高宗趙構這種算是投降嗎?顯然不算是。

    那麼你當時岳飛的力量能不能夠北伐成功了?根據後來朱熹的評論就是,未可可知也。也就是不確定說白了就沒有希望。岳飛當時與金國的軍事活動,主要是在中州地區,而且主要是對抗金國扶植的兩個傀儡政權,跟金國的女真軍隊對抗的機會並不多。以當時岳飛的軍隊去黃河以北進攻金國女真的精銳,咱不說一定不能成功,但肯定是凶多吉少。而當時岳飛手上已經是大宋最精銳的部隊,也就是趙宋王朝所有的家底,一旦這部分軍隊被殲滅,趙宋王朝就幾乎喪失了抵抗能力。勝利的機會微乎其微,而失敗的後果不堪設想,任何政治家看這種東西都是絕對賠本的買賣,頭腦清醒的人是不會幹這種事情的,而根據趙構之前和後來的政治表現,他絕對是一個非常清醒的人。

    而之前岳飛以武將身份妄議儲位,他自己雖然是一片公忠體國,但在趙構看來,難免有干涉皇家家事,甚至欲邀定策之功的嫌疑,一旦趙構按照岳飛的建議議立儲君,很可能導致岳飛這個武將把定繼位的皇帝。法定這個詞是我在邏輯思維上聽到的,它特指南宋時期的一種政治狀態,就是權臣立儲君,導致將皇帝,玩弄於股掌之間,掌控朝綱禍亂朝廷。而那些權臣還都是文官,一旦岳飛這個武將把定了皇帝,後果簡直不堪設想,當然,這個只是對趙構個人以及趙宋皇室而言的。

  • 6 # 槍火叔叔

    康王趙構已經被嚇破膽了,據說他和妃子行房的時候被告知金兵來了導致陽痿,不知道這段是不是瞎掰的

  • 7 # 聽雨喜雨

    評價歷史人物要有血有肉的看,非紅即白的評價一個人是有問題的,基本會有失偏頗!岳飛忠心能戰,路人皆知,不需要反覆重複,趙構宋史定論中興之主也不用重新定義,除非有人水平自認比史學家水平高!岳飛是正面形象,正能量,他需要對戰爭負責,我很崇敬。趙構是皇帝,他需要對國家負責,兩個人的高度是完全不一樣的,用同一種標準去評判無疑得不出正確結果!趙構以一己之力能延續宋150多年,不能說他是昏君,無能,後明延續多長時間,且南宋的政治經濟文化是空前發達的,特別軍事也不差。趙構為什麼要求和,當時鐘相楊么起義為的是抗金,百姓不堪重負,供應不了戰爭需要的錢糧,打仗實際打的是錢糧,是頭等大事,國家需要休養生息,簽訂合約只是權宜之計,二十年後就廢除了!金人要求殺岳飛,趙構是一個有主見的皇帝,趙構不一定要聽,金人也知道這一點,只是作為這筆買賣的一個條件,不是必要條件,必要條件是簽訂合約前就要殺了岳飛,主動權在趙構,不在金人,簽訂合約以後一年岳飛才被殺的。如果金能完全打敗宋,金不會去求和的。歷史離我們很遠,記錄的情況還需要加上對政治的判斷才能窺視一二!岳飛耿直粗放對人的品行來說是優點,但作為主要將領還是要注意細節。趙構簽訂合約在1141年,紹興11年即1141年,岳飛在鄂州交出軍權後獨自上廬山,張憲任鄂州任駐紮御前諸軍付都統制,岳飛是將軍隊交給張憲的,他的女婿,試想趙構已經對岳飛有所懷疑,還將軍隊交給自己的女婿,沒有交給國家指定的人,主動避嫌,讓皇帝安排自己得人來掌握軍隊,遠離自己的軍隊,交給張憲岳飛有假交軍權的嫌疑,有留戀軍權的嫌疑,封建社會疑則從有這是帝王權術的常識,我也相信岳飛不會有問題,但皇權不會這麼認為,不注意細節出了問題!司馬懿的事情說的很清楚,閉門不出,皇帝去檢視司馬懿是否真的不問軍事,派人去查,司馬懿在花園釣魚,表示他無心政治,皇帝才放心,韜光養晦才能自保,才能在皇帝解除嫌疑後東山再起,這是官場常識。軍隊只有真正屬於皇帝控制的,皇帝才放心,因為只有這樣岳飛才能控制不了軍隊。張憲有本事,張憲越有本事皇帝越怕,這本事不是皇帝要的,岳飛將軍權交給女婿,等於告訴皇帝沒交,在交出軍權后皇帝的命令張憲可以不聽,岳飛的一個小紙條,張憲會馬上做好。這是政治,要想分析政治得提高自己的高度,多看帝王權術的書籍。

  • 8 # 電視劇裡看歷史

    誠邀,如題。南宋岳飛之死,應該是宋代歷史上最大的冤案吧,實際上高宗為了岳飛之死也受到了很大壓力,除了朝野上下的壓力,趙構的母親也不願見這個昏庸的兒子,那麼趙構為什麼寧願殺岳飛投降金朝,也不選擇奮力一搏呢?小編以為原因可以這樣理解。其一,宋高宗自己私心

    岳飛忠心的確可靠,但是岳飛忠的是大宋朝廷,是天下百姓而偏偏不是趙構。岳飛整天想著要把宋徽宗和宋欽宗接回朝廷,但是一山哪能容二虎,朝廷內有不少老臣,一旦接回這兩人,趙構是讓位呢?還是不讓位呢???高宗自己提倡以孝治國,難道要自己打自己的臉?

    其二,岳飛實在難以控制

    岳飛的軍隊基本是重型武裝,鎧甲武器都頗為齊全,每次徵兵和武裝都要耗去朝廷3-5年的稅賦,這個負擔極大,且岳飛擁兵自重,趙構根本無法控制他。所以,綜上所述,岳飛是南宋的忠臣,卻不是趙構的忠臣,趙構要殺他是必然的。

  • 9 # 史學達人

    宋高宗是皇帝,他也有自己的顧慮。他的顧慮,來自於他的皇位來的不正。畢竟宋高宗是在父親宋徽宗和哥哥宋欽宗,被女真族俘虜之後,整個皇室中無人可選的情況下,他被大臣們給推了出來,當上了皇帝的。

    以這樣方式取得皇位的他,還是擔心皇位會丟的?那麼宋高宗趙構的這種擔心,來自於哪些方面呢?

    我想他最擔心的是,武將的威望太過於高了。

    因為沒有人比他更清楚,他的祖上開國皇帝趙匡胤,就是因為在當武將的時候,威望值過於高,才被部下推到前面,然後黃袍加身,當了皇帝的。

    岳飛以及岳家軍本來就是聲名赫赫,你敢擔保岳飛沒有二心嗎?即使岳飛沒有的話,你敢擔保,他的部下沒有擁立岳飛的心思嗎?

    宋高宗趙構沒有這個把握,萬一岳飛在部下的擁護下,像當年的趙匡胤一樣,也當了皇帝,他趙構豈不是就成了亡國君了,而在中國歷史上,亡國君的命運,結局只有一個,那就是死。

    趙構賭不起,所以,他寧願殺岳飛投降金國,也不願意冒險,讓岳飛奮力一搏。

    還有,退一步說,岳飛和部下,都沒有想造反的心思。他們是奮力去和金國一搏的。

    萬一,岳飛的岳家軍比較猛,他們一路凱歌,把金軍打的落花流水,四處逃竄。最終岳飛救出了宋徽宗和宋欽宗。

    當宋徽宗和宋欽宗來到宋高宗面前時,他們三個,到底誰才是真正的皇帝呢?

    本來真正的合法的皇帝是宋欽宗,宋高宗到時候會不會把皇位讓給他呢?

    很顯然這也不是宋高宗想看到的結果,似乎怎麼做,都不如他當皇帝,比較舒服,即使是向金國稱臣,也是不錯的一種結果。

    畢竟自己手裡還握有大權,畢竟自己還是人上人。所以,無論如何考慮,用岳飛都不如不用他,得到的結果更好。

    岳飛遭宋高宗猜疑,也是他自己的性格導致的,他和宋高宗的關係,處的一直都不怎麼融洽。每次岳飛北伐的時候,他都會喊打敗金兵,迎回宋徽宗,宋欽宗兩位皇帝,而宋高宗趙構,又是最不願意聽到這樣的話的。

    所以,當金國想和南宋議和的時候,宋徽宗就聽了秦檜的建議,把岳飛以“莫須有”的罪名給殺了。

    岳飛一代英雄,就這樣的落幕了。他的死和宋高宗,秦檜脫不了干係。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中小企業如何從企業管理中去降低用人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