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柴叔帶你看電影
-
2 # 電影基本法
如果李小龍不死,成龍和李連杰同樣會火……
就像今天成龍李連杰已經那麼火了,不是還有甄子丹嗎?不是還有吳京嗎?不是還有張晉嗎?不是還有吳樾嗎?……
李小龍是中國功夫電影的奠基者,正是因為他,華語功夫電影才擁有了今天的地位。甚至可以這樣說,如果李小龍今天還活著,以他當時的影響力和發展勢頭來看,那麼今天華人在國際上的地位還會更高。
可惜一代大師英年早逝,實在是華人乃至世界的一大損失……
李小龍一走,當時華語功夫電影頓時出現巨大缺口,為了儘快挽回影響,電影界急需有人能填補。這個時候成龍、李連杰應運而生,正可謂“天時”!
雖然這說法對李小龍而言有點殘忍,但這就是事實,這就是命運……
後期由於獨創出了詼諧幽默的功夫喜劇風格而開始走紅,逐漸成為當今華語影壇的大哥。
李連杰曾獲多屆全國武術冠軍,可謂年少成名,後期到香港發展後也發展出了屬於自己獨特的動作風格——灑脫、利落、快很準,從而揚名影壇。
綜合而言,兩人都是因為自身夠拼夠努力才擁有今時今日的地位,正可謂“人和”。
地利麼自然不用說了,出生在中國,這就是“地利”!
擁有天時地利人和,那麼成龍李連杰怎麼可能不成功……
-
3 # 虛老師說電影
李小龍出道
李小龍出生於舊金山一個富裕的家家庭,母親是舊上海大家族的千金,父親是著名粵劇演員。也許是從小受父親的薰陶原因,自身也培養了很多的藝術細胞,在他未出名前就參演過幾部電影,不過那純屬他的愛好。他從小體弱多病,並且有扁平足,家人為了讓長能更好的長成,於是讓他練習武術,一生有兩位師傅,一位是葉問,另外一位是邵漢生。天賦加上後來的努力讓李小龍在武術上很有建樹,建立了截拳道!70年代,受嘉禾的邀請,李小龍首次回香港演電影!四部電影奠定了李小龍在功夫電影領域內的地位。從此李小龍在香港及至美國成為著名功夫巨星。
李小龍影響力李小龍是將中國功夫傳播到全世界第一人,打入好萊塢的首位華人,革命性地推動了世界武術和功夫電影的發展。他的英雄式的功夫電影風靡球,讓更多的人認識和了解了中國功夫!對世界的影響力是巨大的,這是首次中國文化帶動世界文化在發展!受到世界各地非常多的人追捧!他被美國《TIME》雜誌評為“二十世紀的英雄與偶像”。國際權威雜誌《黑帶》更把李小龍列為世界七大武術名家之一。
電影市場分析李小龍帶動了功夫電影的發展,在他的影響下,有越來越多的人沉迷於中國功夫,沉迷於功夫電影!在這種情況下功夫電影便是票房的保障,所以越來越來多電影製作人將目標投向功夫電影的製作,尤其是在李小龍死後,功夫電影直接斷檔,培養下一代的功夫明星是他們收穫利益的重要保障。
成龍出道成龍能夠脫穎而出,背最的最大槓桿就是功夫電影發展和李小龍的離去。著名製作人羅維看中成龍,並且力捧他,希望把成龍培養成為下一代的李小龍,這樣成龍便從一個武術替身接跨越成為著明功夫臣星!同時成龍本人也頗受李小龍的影響,立志要成為李小龍一樣的人物。內因外因結合,造就了成龍。機會不是每一個人都有的,有的機會也不是每一個人都能把握住的,成龍做到了。
李連杰出道作為一名武術運動員的李連杰,當年憑藉《少林寺》而紅,轉展來香港發展,最終進入嘉禾公司,嘉禾曾經因為李小龍而大賺特賺,李小龍死後,他們也著力開始尋找接班人,而李連杰的到來無疑是上天的安排,於是嘉禾著力打造李連杰,讓他成為功夫電影的代表人物。
-
4 # 阿堅大叔
說實在這個問題毫無意義。中國香港功夫電影,最早拍攝,主演 導演的都是關德興老先生(1949年《黃飛鴻傳之鞭風滅燭》,時年李小龍九歲)。第一個使用威亞拍攝特技的是劉家良和唐佳合作的動作導演,並是第一個首登螢幕字幕的“動作指導”(1963年《南龍北鳳》,時年李小龍23歲,還是個默默無聞的美國學生,次年才在美國民間武術集會“全美空手道大賽”中以嘉賓身份出席,才小有名聲。)。
比李小龍年紀更小,片酬更高(七倍片酬)的王羽六四年首演《虎俠殲仇》紅於六五年《江湖奇俠》。六七年《獨臂刀》片酬四十萬港幣。
香港四小龍之首,譚富榮(藝名狄龍)六九年《死角》出道,七一年《雙俠》《新獨臂刀》爆紅,七二年《快活林》《水滸傳》,七三年《刺馬》片酬十二萬(李小龍兩倍有餘)。
李小龍七一年《唐山大兄》《精武門》首次出演動作電影。七二年《猛龍過江》《死亡遊戲》(中間暫停,次年續拍)七三年《龍爭虎鬥》四部半電影簽約皆是7500美金(時年港幣美金兌換率7.5:1)即片酬五萬六多一些。
七三年李小龍死了。王羽和狄龍可活的好好的。而且這兩位比李小龍身價更高,年紀更輕。他們有阻擋成龍李連杰的成就麼?
李小龍憑啥阻擋成龍李連杰?
-
5 # 伯德小姐
要說李小龍這個問題,其實李小龍的火絕對是現象級的,李小龍如一個重磅炸彈轟炸了香港影壇,並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然而如果說李小龍太紅壓制其他明星那是不存在的,即便李小龍的影響力再大,他只能是一個人,並無法代表全部香港影壇。
就李小龍的表演風格來說,全部以功夫片為主,且李小龍的表演十分模式化,故事也過於激情和熱血,這種風格也許會引起部分人的喜歡,但畢竟觀眾的口味千差萬別,有人喜歡文藝、有人喜歡喜劇、有人喜歡恐怖,李小龍的電影雖然票房很高、影響大,但並不能左右所有人的觀影喜好,且比起整個香港電影市場開來說也不過是幾分之一。
就李小龍和其他影星對比來看,就算李小龍再世,也並沒有妨礙其他影星的火熱,在70年代初,狄龍、姜大衛、王羽和羅烈等一眾邵氏影星便和李小龍同處於一個時代,雖然在名氣上稍遜於李小龍,但依然是香港當年最紅明星之一。而張徹的邵氏武俠片更可以與李小龍電影分庭抗禮,成兩虎相爭之勢。
再說如果李小龍不死,並不會妨礙其他功夫明星的火熱,首先李小龍表演方式單一、戲路比較窄,除去武功就演技來說並不如邵氏影星,隨著李小龍年齡增長必然會隱退。第二,李小龍的功夫劇過於展現實戰、美感不強,而觀眾的口味不可能一直如此專一,視覺疲勞也給了其他型別功夫劇的更多機會。
最後就成龍和李連杰來說,走的完全不是與李小龍相同電影套路:成龍偏向功夫喜劇、而李連杰則偏向武俠傳奇劇。李小龍的電影雖然能火熱一段時間,但是如果說壓制其他功夫影星的出現,那是不存在的。
-
6 # 福州禪武
如果李小龍不死,成龍和李連杰會火。
電影是娛樂的影片,觀眾永遠是喜新厭舊。當年邵逸夫也不曾看得起李小龍。
李小龍是武術家,他的功夫強調是實戰,他的電影動作就是表達他對實戰武術的見解,截拳道是他的武學形式,他的電影通常花哨的動作並不太多,都強調剛猛、一擊必倒,他的動作夾雜著拳擊、摔跤、擊劍、截拳道的理念。
成龍是戲劇演員出生,他有十年的京劇武生功底。他能完成各種複雜的動作,空翻,旋體,十八般兵器,和各種雜耍,這一點李小龍比不了,冒險的精神李小龍也比不了。
李連杰是體制內的專業武術套路運動員,全國武術冠軍,套路是新中國成立後發展起來的競技運動,是全世界獨一無二的表現形式,動作飄逸、勁力、節奏、協調、都是區別於之前的所有傳統武術。
李連杰與成龍都有獨特的專長,與李小龍明顯不同的風格,即使李小龍不死,他們也有火的時候,只是時間會推遲。
-
7 # 天天瞧娛樂
這個問題就等同於如果沒有成龍,甄子丹,吳京會不會火。
所以,回答是肯定的。三個人的戲路不能說完全不一樣,可是都能有很大的辨識度。
何況一個諾大的娛樂圈必須會有很大的包容性,各種各樣的明星才能充實熒幕。讓觀眾看到更好的作品。
假如全是李小龍一個人霸佔熒幕,不說演不過來,久了你都會覺得審美疲勞的。
-
8 # qingxinxin
李小龍在當時的中國各方面都比較落後的背景下,憑他自己的本事卻能在美國的“打鬥”領域形成了巨大的影響力,就以當年的華人而言沒有第二個,現在有嗎?
-
9 # 使用者73320152169
如果李小龍不死,成龍估計沒有現在這麼火,但李連杰不同,因為他自小接受正規的武術訓練,他的武術動作比李小龍好看,所以說他會火的。
-
10 # 小丑的一輩子
如果李小龍不死的話。只能說成龍和李連杰不會出名得這麼早,雖然我年紀不大。但是我現在都還能感覺小龍很火。比如真功夫餐廳。雙節棍。還有隻要有人提到七十年代什麼什麼。我都會第一時間想到李小龍。還有李小龍去世的時候還非常年輕。最起碼還可以戰二十年就跟甄子丹大哥一樣。五十五歲還在拍功夫片。那個時候時代比較落後。接觸的東西很少。李小龍那個時候的電影非常火。最起碼頂兩個少林寺。算算看如果戰二十年以後也就是就是年代了。你還能怎麼樣。最多也就跟甄子丹大哥一樣
回覆列表
“如果李小龍不死,成龍和李連杰會火嗎?”這個問題,不管是對李小龍前輩,還是對成龍和李連杰,都是非常殘忍且不公平的。
第一,一個人會不會“火”、能不能“成功”是由實力、眼界、天賦、運氣、勤奮度、自制力等諸多要素決定的。
李小龍前輩的英年早逝,毫不誇張地說,功夫影視產業垮了半壁江山,開山祖師級別的支柱倒下形成的缺口,不口否認使成龍、李連杰等有了更多出頭機會,能被更多人看到關注到。
但,這充其量只是成龍和李連杰“火”的原因之一——“運氣”,或者說“時機”。
成龍原名陳港生,為了成為李小龍接班人而取藝名“成龍”,不過因為種種原因沒能延續李小龍的風格,但反過來看,非常幸運的是他沒有成為李小龍第二,所以我們後面才能看到《醉拳》、《警察故事》等功夫喜劇片。
成龍並不是武者出身,只是一名演員,但卻冒著生命危險做各種特技,在拍攝中曾因腦部受傷差點喪命,有個外號是“拼命三郎”,經歷了許多挫折、打擊才功成名就。
我們是因為成龍像李小龍而喜歡上成龍的嗎?不,我們是因為他的詼諧幽默而愛上他.
李連杰曾蟬聯五屆中國武術冠軍,曾被美國總統尼克松邀請做他的私人保鏢。在影視中他將武術與表演結合起來,瀟灑、幹練、快、準、狠,動作行雲流水、灑脫漂亮,他所主演的《黃飛鴻》、《少林寺》等也開創了一個時代,其刻畫出來的一代宗師形象令人印象深刻。
我們欣賞李連杰的電影是因為他有李小龍的硬派嗎?不!我們是欣賞他大開大合的儒化武術風格。
綜上,成龍和李連杰的“火”更重要的是他們自身的實力、拼搏以及他們自身的獨特個人魅力。
接下來我們換個角度來分析,如果李小龍活著,那成龍和李連杰就不會火了嗎,他們就沒有出頭天了嗎?
對成龍、李連杰來說,如果李小龍前輩活著,時間線拉得足夠長的話,他們或許還有機會一較高下。他就不會站在“活人永遠比不過死人”的神壇屹立不倒。
然而李小龍前輩已經安息,他們已經沒有機會再去跟李小龍前輩一爭高低了,卻一直處於“如果李小龍不死,成龍和李連杰會火嗎?他們不過是沾了李小龍的光”等無視成功背後的拼搏這類質疑中。
“不過是運氣好罷了。”輕描淡寫地就抹殺了所有的付出與苦難。
我們來大膽臆想下,李小龍前輩活著,並且繼續活躍在拍攝功夫片中,有一天,這三位出生於40、50、60年代的功夫巨星,泡著茶聊著天,一拍腦袋決定要合作拍攝一個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動作片,好了,粉絲們歡欣鼓舞,奔走相告,一刷二刷三刷。
“哇!李小龍我愛你!!!!!!!酷!!!!!”
“哇!成龍太搞笑了!哈哈哈哈哈哈!!!”
“哇!李連杰太帥了,我要給他生猴子!!!!”
有人喜歡李小龍的硬派,自然就有人喜歡成龍的詼諧,也會有人喜歡李連杰的儒雅。
水果之王“蘋果”的存在並不代表就梨子就沒有市場了。
世上那麼多打星,為什麼只有成龍和李連杰能擁有現在的成績?因為他們找到了適合自己的道路,雖然在這條路上經歷了許多磨難,但仍然堅持了下來。
李小龍前輩不可複製,成龍、李連杰也同樣不可複製。
第二,這個問題對李小龍前輩來說也是非常殘忍的,死亡是一件非常沉重的事,在後人眼中,卻成為了成就後輩的機遇。
距離李小龍前輩逝世已45年,現在很多人可能只是把他當成一個武打巨星,但實際上他先是一位武術宗師,而後才是演員,並且為中國文化傳播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是一位非常值得我們尊敬的前輩。
作為英語“KungFu”的開創者和截拳道創始人,被譽為“現代MMA(綜合格鬥)之父”,他在武術上的造詣可見一斑,但他的人生軌跡卻在最美好的32歲戛然而止,留給後人無盡遺憾與追思。
有時候我也不禁在想,如果李小龍前輩還活著,那他會不會帶領我們的中國武術走向世界巔峰呢?會不會大大加速中國文化在全球的傳播呢?
畢竟李小龍前輩一直到快30歲的時候才真正大紅大紫,在32歲的時候就英年早逝。短短三年時間,僅靠著《唐山大兄》、《精武門》、《猛龍過江》、《龍爭虎鬥》及《死亡遊戲》四部半電影就風靡西方,中國功夫也隨之聞名於世界。很多西方人對中國感興趣就是從李小龍前輩開始的。
那如果他再活得久一點,他的武術水平又會怎樣登峰造極呢?他給中國帶來的影響力又會到怎樣驚人的地步呢?
然而,斯人已去、逝者已矣。
假設拿李小龍前輩的不在世與成龍、李連杰成功的原因掛鉤是為了突出李小龍前輩的成就,理解崇拜者和追隨者對李小龍前輩的熱愛與追捧,因為我也非常崇拜李小龍前輩,但個人認為,崇拜一個人,應該是追隨他的信念。應該是去學他身上勤奮、忍耐、自助、意志、創新等優秀品質,活出最強大最棒的自己。而非是靠透過貶低他人來彰顯出自己的偶像。
而如果探究這個問題的不是李小龍前輩的粉絲,那他就不應當被尊重了嗎?作為一個在全球市場為我們中國文化披荊斬棘開創出一片天地的前輩,難道不應該以嚴肅認真的態度進行評價討論嗎?而是用隨意的態度探究“如果李小龍不死,成龍和李連杰會不會火”。這種“化作春泥更護花”我只感覺頗具諷刺。
不敢妄測若李小龍前輩泉下有知,會是怎樣的心情,我想即使是欣慰於後繼有人、填補了功夫男星這個真空,也會有些許的悲哀心酸吧。
一聲嘆息!
請尊重每個人的個體性與獨特性。也請大家都好好的活著。
砍柴寫作營學員:王不留|相信存在好過想象、追尋真實、文以練心的行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