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寧yu靜

    孩子的問題都應該從家長身上找根源,平時帶孩子的人是誰?平時怎麼教育的?自身性格是不是也不合群?這些都可以對照參考一下。想讓孩子改變不是用嘴巴說教就行,要家長先改變自己才能影響孩子改變,自己改不了就不要想讓孩子改了。今天的結果都是原來的教育方式造成的,如果還重複原來的做法只會得到一樣的結果。

  • 2 # 嘻嘻啊啊

    合群的寶貝可以交到很多的朋友,人緣好,性格也會大好,長大後,孩子們的情商也會高。所以爸媽要使出絕招讓孩子們合群。

    合群絕招一:給孩子交朋友的機會

    大部分時間孩子確實是和爸媽一起,如果爸媽們把孩子的時間佔用的太多,那麼孩子們就會沒時間交朋友。所以爸媽要大度些,把孩子的寶貴時間奉獻給寶寶們的朋友。一般來說,隔壁鄰居,遊樂場,動物園都會有好多小朋友,這個時候爸媽就該抓緊時間,讓孩子多和同伴玩。

    合群妙招二:來個派對

    在派對上,有吃的喝的玩的樂的,所以透過派對的方式讓孩子們交朋友。這樣孩子們在打鬧中很快就會打成一片。當然派對的形式要以孩子為重,不要開成人的派對影響孩子。派對要想精彩,那麼首先要做好策劃,而且派對最好要搞得有聲有色,不然孩子們下次可就不喜歡開派對了。派對中必須要有孩子喜歡玩的遊戲,要讓孩子玩的盡興。

    合群妙招三:多帶孩子外出

    如果爸媽經常把孩子關在家裡,這樣孩子們在閉塞的地方就會產生拒絕交朋友的想法。所以平時爸媽要記得帶寶寶多出去轉轉,讓寶貝們多看看外邊同齡的‘美女’和‘帥哥’。

    合群妙招四:少讓孩子看電視

    孩子們喜歡整天圍著電視轉,電視裡的‘好羊羊和灰太狼以及熊出沒’確實是好看。但是孩子們天天呆在家裡看電視,哪裡還有時間和精力去和小夥伴聯絡呢?所以電視要少讓孩子看,不僅傷害孩子的眼睛,還傷害孩子們和朋友聯絡感情。

    合群妙招五:教孩子交友原則

    要想孩子合群,那麼就必須要讓孩子明白一些交友原則。比如要尊重朋友,要體諒朋友,要設身處地的為朋友考慮。孩子們明白了交友原則,自然就讓交友更加容易了。

    其實,孩子們合群不合群不是天生的。如果孩子害羞,需要爸媽為孩子開啟一扇門——創造交朋友的機會。孩子們見到了交友的機會,他們自然會行動起來,朋友也會越來越多。

    如果你周圍有學齡前的兒童,可以推薦他們用一下【貓小帥學漢字】這款識字軟體哦~在手機上下載就能用,裡面有豐富多彩的故事和遊戲,可以幫助孩子更好的理解、學習漢字。

  • 3 # 軒軒寶貝加油

    在孩子的成長道路上,小夥伴是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有了小夥伴的陪伴,無論快樂還是悲傷,都可以互相分享。

    孩子不合群,我覺得家長應該:

    1 創設好的家庭環境

    在家庭中,家長應當努力創造一種親切,和諧,平等的交往氛圍。

    家長應當成為孩子的朋友,要讓孩子敢說,愛說。

    家長中有關孩子的一些問題,更應該聽取孩子的意見,家長應當明白孩子的真實想法,不要只是家長說了才算。

    2 鼓勵孩子進行社會交往。

    當孩子們遇到與自己不同的看法時,他們常常覺察不出來。這樣容易引起相互誤解,孩子們有時會感到痛苦。所以家長可以教給孩子把自己定位在另一個人的位置上,進行角色轉換。

    3 為孩子提供交往機會

    這樣孩子可以有充分的時間和小朋友們進行交往,可以得到更多的交往機會,體驗和小朋友玩的樂趣。

    4 對孩子進行社會交往的技能訓練

    (一)教孩子學會容忍和合作。

    (二)教孩子學會遵守集體規則。

    (三)培養孩子的禮貌習慣,教孩子學會尊重別人。

    (四)教孩子學會傾聽。

  • 4 # 樂學感統

    一、外因

    1.父母言傳身教:孩子是父母的鏡子,有些父母自視甚高,很容易導致孩子也變得目空一切,不懂得尊重和認可身邊的小朋友;

    2.家長對孩子太過溺愛:現在很多家長把孩子捧成了家裡的小皇帝,小公主,結果孩子習慣了在家裡說什麼就是什麼,進入群體之後也依然缺乏規則意識;

    3.家長事事包辦代替:有些父母總感覺孩子還小,這個不會,那個做不了,於是把一切都代替孩子做了,這樣,孩子當然就沒有親身實踐的機會,自身操作能力得不到提高,做什麼都不會,當然又會自卑,不敢進入群體;

    4.孩子缺乏家庭溫暖:有些父母脾氣暴躁,在家經常胡亂發脾氣,甚至經常對著孩子發脾氣,結果導致孩子從小就鎖閉心靈,不喜歡與人接觸交往;

    5.孩子活動空間有限:家長沒空帶孩子出門,或其他原因,導致孩子活動空間有限,特別是與人接觸有限,缺乏與人交往的實際經驗,那麼孩子到人多的地方就會顯得不合群;

    二、內因

    1、觸覺功能失調對於觸覺失調的孩子來說,最典型的表現就是膽小,愛哭,粘人,情緒暴躁,或情感冷漠等,如此,當然不利於他們與小朋友的友好相處了。所以,對於不合群的孩子,有關觸覺的感統訓練,尤其是觸覺按摩訓練,絕對是不可少的。

    2、語言發育障礙語言是孩子社交的首要工具,不管因為何種原因,只要孩子在語言的發展上出現障礙,那麼,他在與小朋友的交往中就必然會遇到困難。比如,因為家長過分溺愛,平時吃流食太多,缺乏口腔鍛鍊的孩子,說話不清楚不流利,很容易招致小朋友的嫌棄和抱怨,自然會變得自卑內向,不敢走向群體。

    又比如,孩子的前庭功能在發展上遇到障礙,所以導致孩子在處理語言資訊的過程中就容易出現混亂,孩子答非所問,廢話多,不能及時找到合適的詞彙來表達自己等,如此,當然也會更容易與小朋友發生誤會、矛盾和摩擦。3、本體覺發展不佳很多時候因為家長的錯誤帶養方式,導致很多孩子從小就缺乏攀、爬、滾、蹦、跳的大運動訓練和捏、摳、擰、夾等精細動作訓練都不太會,什麼都做不好,在和小朋友進行集體活動的時候經常出錯和拖後腿,甚至招致小朋友的抱怨,當然很容易失去自信,變得畏縮,不敢再和大家一起活動。

    02

    家長如何培養孩子合群的性格

    要培養孩子合群的性格,父母應該主動進行教育,而不應等到孩子不合群後才被動進行糾正:

    1、父母要擠出時間親近孩子,每天有一定的時間跟孩子在一起交談。

    節假日帶孩子去公園或親朋好友家走走,積極創造條件讓孩子與小夥伴一起玩耍。開始時父母可陪伴在旁與他們一起做遊戲,當熟悉之後可讓他們自己玩。

    每次遊戲後父母都應比較誇張地表揚孩子玩得好、玩得有趣,使孩子在玩樂中感受到小夥伴的可愛以及集體的歡快。

    2、父母要有意識的培養孩子的合作能力。

    父母可以交給孩子一些單獨一個人難以完成的任務,鼓勵孩子與別人合作完成,或向父母求援完成,增加他與別人交往的機會。教孩子懂得一個人的力量很小,有些事情辦不到,而大家一起做事情就好辦了。

    3、讓孩子學會交朋友。

    心理健康的孩子都有自己要好的朋友,在孩子與小朋友的交往中,父母要教育孩子嚴於律己,寬以待人,互相信賴,彼此尊重,以培養孩子團結合作的精神。

    對於愛搗亂、愛逞能、惹是生非的孩子,父母要糾正他們的行為,慢慢地孩子就會融入集體之中。

    4、鼓勵孩子參加各種體育活動。

    體育是一種直接與人正面接觸和競爭的群體活動。

    不論是棋類還是球類,不論是田賽還是徑賽,它總是要有兩個以上的人參與才有意義。更重要的是,體育活動不但需要智慧和力量,而且需要膽量。

    這膽量,正是人際交往所必需的一種要素。鼓勵孩子經常參加各種體育活動,既有利於提高孩子的身體素質,有利於培養興趣,也有利於提高交際能力。

    孩子一旦愛上體育,就會主動尋找對手,這種尋找,就是交際;合適的對手,往往就是友誼的夥伴。

    5、利用節假日與孩子一起走出家門外出旅遊、走向社會、走向大自然,可以增長見識,陶冶性情,也可以培養興趣、開放胸襟。

    旅遊是一種開放性活動,交際也是開放性的,兩者是相通的。

    交際需要坦露自己,需要主動和熱情,一個沉默寡言、性格內向,不愛活動、自我封閉的人,怎麼會有很強的交際能力呢?

    在旅遊中,有的要買車票、住旅館、進飯店、購門票,假如父母有意識地要孩子去做這些事,那麼,孩子就可以直接接觸到一些新的物件,瞭解新的交際內容,旅遊結束,見識廣了、談資多了,這又給以後的交際增加了話題。

    6、可以根據孩子的年齡大小,有意識地要他們進行小件物品的購買活動。

    年齡較小的,八九歲的,可以叫他們買油鹽醬醋;年紀稍大的,十四五歲,可以叫他們買魚、肉、米、煤等,也可要他們買自己穿用的鞋、襪、手套之類。家中有什麼舊報紙、舊衣服、空酒瓶等,可以叫他們去收購站賣。

    商品交易是人際交往中的一種特例。在交易中,它可以接觸到各種各樣的人,有利於豐富交際物件和加深對人的瞭解和認識,從而提高自己的交際能力。孩子由於缺乏經驗,在初次交易中可能會吃虧或出現差錯,對此,父母不要過多指責,以免影響他們交際的信心。

    7、有意識地要孩子獨自做客待客。

    到同學或鄰居家去串門,到親戚家去做客,讓孩子獨自去,這都是緞煉孩子交際能力的機會。

    串門做客,需要寒暄和問候,也需要交談和有關禮物的收送。與父母一道去,孩子是附帶的,不用應付,沒有壓力,應酬的主角是父母。

    讓孩子一個人去,自己成了主角,與對方的一切接觸都得由自己來應酬,這無疑把孩子推到了前線,促使其考慮如何交際,家裡來了客人,有時不妨讓孩子去接待,特別是與孩子年齡相仿的客人或朋友,父母千萬不要包辦代替。

    8、有意識地訓練孩子的說話能力。

    有人說,口語是社會生活的入場券,這話是很有道理的。

    交際能力的核心是說話能力,因為交際的最直接形式是說,不會說,說不好,怎麼交際?會說,說得巧,答得妙,其交際成功的可能性自然就大。

    父母可時常出些模稜兩可的辯論題與孩子辯辯;也可故意提出一些不正確或片面的觀點,讓孩子據理反駁;對孩子平時話語中的差錯,父母也可作必要的挑剔,幫助其認識。平時,也要鼓勵孩子參加演講賽,鼓勵孩子上課或開會時積極發言。

    9、為孩子安排交往的環境

    對於能力低下的孩子,父母和老師更要將特意為其安排交往的環境,需要手把手地教他和其他小朋友交流的方法,用什麼樣的動作來參加活動,千萬不能因他“不會”或“不懂”而將其棄之一邊。

    所以對於孩子不合群的問題,一方面家長要從自我身上找原因,給孩子打造一個良好的家庭和外在環境,以身作則去影響孩子,另一方面進行專業的感統訓練,從根本上解決孩子的內在問題。讓孩子從小感覺統合各方面的能力都可以全面發展。

  • 5 # 老馬的話

    我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外向活潑,善於交際,惹人喜愛。在我們現實生活中,我們會看到很多孩子在生活和學習中都喜歡獨來獨往,並不是特別合群,其實這是一種性格孤僻的表現。

    孩子不合群的原因。

    1.家庭教育問題。因為現在大多數家庭只有一個孩子。家長對於孩子的要求幾乎都是無條件的滿足。孩子只要提出一些要求,他們就會想辦法去滿足他。這樣就會導致孩子失去找同伴玩耍的動力。

    2.有些孩子會因為性格原因,他們在與同齡人玩耍中會產生衝突,有些事情需要商量,甚至還要想辦法去解決,那麼這個時候對於還沒有交往經歷的孩子,他們會覺得有些麻煩。所以他們寧願自己一個人玩,也不願意和同齡的孩子接觸。

    3.孩子的性格天性柔弱老實。在同齡的孩子交往中容易受到欺負。那麼這個時候他們往往會採取一些,迴避的方法來保護自己。

    4.家長的錯誤引導。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總是能夠聽到父母對孩子說。某個小孩兒怎麼樣,我們不要給他玩兒。受到父母的影響,那麼孩子逐漸逐漸就變得不合群起來。

    那麼如果說孩子出現不合群的問題,我們應該怎麼做呢?

    1.父母應該支援孩子,給孩子提供更多的與他人接觸的機會。

    比如說帶孩子去遊樂場,帶孩子去別人家做客。他在小區裡去找同齡的孩子一塊兒玩兒。總之我們要想盡一切辦法讓孩子去和同齡人逐漸多接觸,多說話多玩耍。逐漸的讓孩子變得合群。

    孩子不僅僅可以去和同齡人接觸。還可以讓他去接觸大人。比如我們讓孩子去樓下的超市買個東西,或者是說去鄰居家借個東西等等。

    2.家長要讓孩子儘可能的多說話,在適當的場合。

    我們要鼓勵孩子去表達自己內心的想法,同時我們也要為孩子創造說話的條件,提高他表達的慾望。比如我們和孩子一塊兒看一本兒書,然後我們讓孩子去表達這本書所表現的內容想表現的意思,讓孩子說說心中的想法。我們也可以在家庭聚餐。在睡覺的時候和寶寶進行溝通,讓孩子多多說話。多多交流。

    3.父母要樹立榜樣大大方方的,孩子就不會害羞。

    性格內向和不愛說話嚴肅的父母都會使孩子害羞不愛說話內向。甚至有時候,孩子都會結巴這是因為孩子內心膽怯,如果孩子出現這種情況,父母就不要責怪孩子用非常粗暴的方法去對待。因為這樣不僅不會幫助孩子,反而會使情況變的糟糕嚴重的會變成心理障礙。我們要多多鼓勵孩子讓孩子當眾講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化妝的正確步驟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