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青梅煮酒不論英雄
-
2 # 暖洋洋大叔
王維的《相思》是一首借詠物而寄相思的五絕。
紅豆生南國,
春來發幾枝?
願君多采擷,
此物最相思。
唐代絕句名篇經樂工譜曲而廣為流傳者為數甚多。而王維的這首《相思》,據說就是梨園弟子愛唱的歌詞之一,此詩可謂人人皆知,耳熟目染。
這首詩是王維借詠物而寄相思的詩。一題為《江上贈李龜年》。
李龜年是開元初年的著名樂工,常在貴族豪門歌唱。唐玄宗時,李龜年、李彭年、李鶴年兄弟三人都有文藝天份,李彭年善舞,李龜年、李鶴年則善歌,李龜年還擅吹篳篥,擅奏羯鼓,也長於作曲等。他們創作的《渭川曲》特別受到唐玄宗的賞識。
由於李龜年是唐代樂壇一流歌手,而王維則是當時瘋狂的音樂發燒友,不相遇也罷,相遇便相知。王維給李龜年寫的這首詩歌,也成為當時極度走紅的歌曲。
安史之亂後,李龜年流落到江南,每遇良辰美景便演唱幾曲。而大詩人杜甫此時也流落到江南,在一次宴會上聽到了李龜年的演唱,就寫了那首著名的《江南逢李龜年》:
岐王宅裡尋常見,
崔九堂前幾度聞。
正是江南好風景,
落花時節又逢君。
由此可見,李龜年在當時的名氣之大。
-
3 # 百荷書房
李龜年是唐玄宗時代的宮廷歌手 ,王維狀元及第,唐玄宗天寶年間,拜吏部郎中、給事中,與李龜年自然相熟。
安史之亂,李龜年流落江南,王維也受到牽連。也許是“感時花濺淚”吧,此時王維作《相思》詩:
紅豆生南國,
春來發幾枝。
願君多采擷,
此物最相思。
該詩題名《江上贈李龜年》,是借詠物眷懷友人的一首佳作。此被詩李龜年譜成曲,且成為自己的保留曲目,經常演唱,演唱期間不但自己沉入詩詞意境而動容,更是感動了眾多聽者為之落淚。
詩語言簡練易懂,樸實無華,抒情真切,後來人們就理解為寫給愛人的情詩了。
-
4 # 梧桐樹邊羽
這個提問很有意思,回答也有意義。
我們知道王維的這首五言,在中華大地是家喻戶曉,連小孩子都能背誦,算是中國古詩詞中原本語言含蓄,卻因為紅豆意象固化而變得直白的愛情詩鼎峰之作。
紅豆作為相思的信物在南朝蕭太子(古詩十九首的編者)的傳說中便已經開端,經過王維這首詩和民眾的推波助瀾,終於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成為愛情與相思的最高象徵。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
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這首詩的詩題確實多,《相思》、《相思子》、《詠紅荳》、還有一個就是題主說的《江上贈李龜年》,這其中到底哪一個才是真的?
很抱歉,一個都跟王維沒什麼關係。
這首五言,在王維集的宋、元、明初和明中葉的各種版本中,根本就沒收錄。
那是否說明這首詩的作者就不是王維?那倒也不是。
我們能找到距離王維時代最近的記錄是唐僖宗時期範攄的《云溪友議》:
明皇幸岷山,百官皆竄辱,積屍滿中原,士族隨車駕也。伶官……唯李龜年奔迫江潭,杜甫以詩贈之曰:‘岐王宅裡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正值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龜年曾於湘中採訪使筵上唱:‘紅豆生南國,秋來發幾枝。勸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又:‘清風明月苦相思,蕩子從戎十載餘。徵人去日殷勤囑,歸雁來時數附書。’此詞皆王右丞所制,至今梨園唱焉。歌闋,合座莫不望行幸而慘然。龜年唱罷,忽悶絕仆地,左耳微暖,妻子未忍殯殮,經四日乃蘇。
這段文字並不複雜,我們可以看出杜甫贈詩流浪江南的李龜年的舊事。然後李龜年在採訪使宴會上演唱了王維的兩首詩,唱完之後,氣絕四天覆蘇。
重要的是這段話:“此詞皆王右丞所制,至今梨園唱焉。”這說明“紅豆生南國”這首詩是王維所作,一直在梨園中傳唱,屬於保留曲目。
所以這首詩是王維的應該沒問題,因為這是距離那個時代最近的記載了,必然是最接近事實真相的。可惜的是,文中並沒有說明這首詩的題目。詩題也許有過,但是在玄宗到僖宗的這一百多年間,可能散佚了,也可能只是個無題詩。
王維這首“紅豆生南國”到底是寫給愛人的,還是寫給友人的,包括具體的寫作時間都沒有定論。
而且我們還能看到,這個最早版本的詩中,不是“春來發幾枝”,而是“秋來發幾枝”。這種描寫也是更適合紅豆結子的自然規律。
那這首詩的名字都是哪來的呢?
對唐詩的大規模整理從宋朝開始,南宋計有功編著《唐詩紀事》收錄了這首詩,但是也沒有題目,算是比較老實的。但是洪邁編著的《萬首唐人絕句》裡收錄的就有名字了,叫做《相思子》。這個名字還好,畢竟唐人李匡文在《資暇集》中寫過:“豆有圓而紅,其首烏者,舉世呼為相思子,即紅豆之異名也。”
所以,這裡稱為《相思子》就好像我們今天用別稱稱紅豆一樣,算是為王維這首詩劃了個類別,這就是詠物詩。
進入明朝,又不一樣了。明朝的文人是最喜歡改詩的。首先是嘉靖年間刊發的王右丞集首次收入了此詩,並命名為《相思》,讓這首詩從詠物詩上了一個臺階,成為一首抒情詩。然後萬曆年間的《唐詩類苑》又將這首詩命名為《詠紅荳》,這還是在詠物詩類別。到了明末凌濛初刊發的王右丞集中,就變成了《江上贈李龜年》了。
同時,大約萬曆年間的《鄭侯升集》中,“秋來發幾枝”首次變成了“春來發幾枝”。
我們得出個什麼結論?這首詩是王維的,但是改動和題目並不是他的。
至於為何變成了《江上贈李龜年》,估計是凌濛初看到了杜甫的那首《江南贈李龜年》,又知道李龜年曾與王維交好,而《云溪友議》中又沒有這首詩的名字,其它後來版本也不讓人信服,便自己憑空生造了一個。
其實《云溪友議》也是小說體,但是他離得最近,只能取信於它。不過我們知道玄宗奔四川,王維是沒跟上的,李龜年逃到了江南,王維卻在安祿山偽政權裡坐牢和當官,以至於後來差點死在唐王朝的清算中。所以,當時那種情況是不可能《江上贈李龜年》的。而且“此詞皆王右丞所制,至今梨園唱焉。”也說明了這是王維舊作,所以凌濛初這一說法大機率是個人臆測。
當然一定要說就是王維年輕的時候送給李龜年的,那也沒辦法反駁,因為無據可考,但是如果根據這些東西推出王維有龍陽之好,那就未免離譜。
至於這首《相思》的最後定名,那就是孫洙的《唐詩三百首》了,蘅塘居士選的這個名字既有詠物的意思,又有相思贈別的意思,得到了大部分人的認同。
從“秋來發幾枝”到“春來發幾枝”的改動,雖然不忠於原文,但是改出了從春到秋的時間跨度,深化了相思的詩意,算是改得好的,也逐漸成為了大部分人認可的版本了。
所以我們今天教小孩子的《相思》,其實是千年來文人在王維創作上的共同結果。
《江上贈李龜年》這個詩題,是最不靠譜的。
至於王維是不是真的思念李龜年,得去地下問他們才知道。
-
5 # 吳公子燎
唐朝的詩,其實就是唐朝的流行歌曲,都是能唱的,所以才叫詩歌。
不但能唱,而且流行極廣,《碧雞漫志》記載:王昌齡,高適,王之渙三人酒樓之上飲酒,旁邊一桌正好有一幫梨園伶官招妓飲唱,三人偷偷交談,說:“咱們三個都是善作詩的,可是從沒分出個高下,不如聽聽看那些歌姬唱我們誰的詩多,以分優劣”。可見那個時候歌姬唱的是詩。
詩要能唱,需要樂工譜曲,歌者演唱,所以詩人和樂工,歌者實在是共生的關係--"李益能詩,每一篇成,樂工爭以賂求取之,被聲歌供奉天子“,好詩是稀缺資源,白居易初入長安,有人和他開玩笑:“長安米貴,白居不易”,我想白居易會這麼回答:“怕個甚,哥會作詩。”
李龜年是玄宗一朝最牛的歌者,演奏者和作曲家,以唱歌論,“以歌得自勝者,無出於此,一時之極”,憑唱歌,可以在東都洛陽起大宅,“僭侈之制,踰於公候”,演湊擅長多樣樂器,比如琴吧,厲害到什麼程度?“李龜年至岐王宅,聞琴,曰:此秦聲,良久,又曰:此楚聲。主人入問之,則前彈者隴西沈妍,後彈者揚州薛滿,二妓大服”。再說作曲,聞名者就有:《渭州曲》《清平曲》《荔枝香曲》。李龜年以音樂才能見賞於明皇,詔入梨園。
偉大的詩人和偉大的歌者相契,這也是應有之意,與李龜年關係最密切最好的詩人主要有倆位,王維和杜甫,這也是有原因的,話說杜甫早年寄寓在洛陽姑媽家,王維當時也遊走於東西兩京的公候之府,三人就在明皇的弟弟岐王李隆範的府邸相遇了,多番談論往還,遂成知音。
傳說杜甫平生最後一首詩就是寫給李龜年的,安史之亂後,杜甫輾轉蜀,鄂,湘,公元770年,杜甫在今長沙,意外遇到李龜年,大喜過望,悲欣交集,寫下了一生中的絕唱《江南逢李龜年》,不久就餓死在長沙至岳陽途中的一條破船上。
岐王宅裡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李龜年和杜甫不錯,但是和王維更好,這也是有原因的,王維本來就是因為音樂得的狀元,早年妙能琵琶,晚年彈琴作詩,李龜年和王維是音樂上的知己,李龜年早年成名曲《陽關三疊》就是王維律詩《送元二使安西》改變而成。
在江南流亡的日子裡,李龜年於湘中採訪史宴上唱“紅豆生南國”“清風明月苦相思”等皆是王維所做,可見喜王維之深。
我想李龜年晚年喜唱《紅豆曲》,既是流離在外,思念好友,更是山河破碎之日,思故國往日之繁華吧。
-
6 # 樊虛
相思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
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這首詩原題不是“相思”,是什麼,不可知;也不是寫給李龜年,卻又冠上“江上贈李龜年”,那麼它的來龍去脈如何?
開元初年,王維二十一歲中進士,獲授太樂丞,管理宮廷舞樂。有優伶跳黃獅舞,黃色是皇家專用色,他人使用就是僭越,優伶被治罪;王維失察連坐,被貶任山東濟州司倉參軍。據說此事還與玉真公主吃醋有關。這年王維成婚,情人玉真公主酸溜溜,忍看情郎犯事不幫忙;憑公主地位,只需向皇帝哥哥撒個嬌,估計王維就免遭外放受罪。
在濟州約八年,不知是調職還是辭職,王維赴吳越,遊歷江南山野林泉,飽覽旖旎風光。在越地,王維寫了《鳥鳴澗》、《山居秋瞑》、《相思》等詩篇。相信王維寫《相思》時,腦際縈迴京都長安和玉真公主的影子,帝鄉天北,帝子綽約,失意遊子滄海邊,寄情紅豆傳相思。
《相思》清麗含蓄、款曲徐舒,言短意長,一經面世,便在樂坊歌肆傳唱,成一時名曲達歌。李龜年是當時首席音樂家,與前太樂丞王維過從甚密。王維的雅歌透過李龜年之口,在宮廷禁苑和王公貴族府邸唱響。王維外放二十多年後,朝廷召回長安任右拾遺。猜測,其中有李龜年傳唱相思曲的功勞。
開元盛世,醉生夢死;開元二十九年,改元天寶,天寶十四年,“安史之亂”爆發,叛軍直逼長安,唐玄宗倉惶逃往蜀地。史載王維“扈從不及”,實際是皇帝無力顧全百官,下令包括王維在內的大批官員留守都城。官員如此,何況藝人,好在藝人可以自主去留,李龜年逃奔南方。
王維送至渭水邊,白雲蒼狗,治亂瞬移,二人迷惘無依,唯有殷殷話別。王維取出尺素,贈與李龜年,尺素上書一詩,看著眼熟又新出:
江上贈李龜年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
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后王維陷身叛軍手爪,被迫任偽職,九死一生。李龜年流落雲夢,悲歌餘生。曾遇杜甫,杜甫作《江南逢李龜年》感遇:“岐王宅裡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今非昔是,亂世人倖存,相見亦喜亦悲。又一次,湘中採訪使宴客,李龜年侑筵,唱起王維兩首歌詩,其一便是《相思》;歌罷,滿座愀然,李龜年哀絕昏厥,四日方才甦醒。此際,《相思》傳達的意緒,已經突破兒女情長,上升到家國天下憂思,是故李龜年反應劇烈。
這首詩還有兩種版本。一種,第三句為:“贈君多采擷”。要送給你,所以多采擷,好讓你我多懷相思意。另一種,“紅豆生南國,秋來發幾枝。勸君休採擷,此物最相思。”“秋來發幾枝”指秋來果實掛幾枝,“春來發幾枝”指春來花開幾枝。“勸君休採擷”,害怕紅豆在手,睹物起意,勾起相思苦,不如不採;“願君多采擷”相反,害怕淡忘,多采紅豆持物引情,使人不忘相思意。
資訊傳播過程中,常有變化和增減現象。幾種不同說法,其實主題相同:長相憶,勿忘你我!
-
7 # 戈壁灘駝鈴
《相思》是唐代詩人王維創作的一首詠物而寄相思的五言絕句,又名《相思子》和《江上贈李龜年》。
那麼有的人就會產生疑問,李龜年何許人也,竟能得到王維如此眷戀和傾慕。提起李龜年在一千多年前的唐朝可是大大有名。他是唐玄宗時期著名“歌唱家”,在唐玄宗為楊玉環舉辦的音樂宴會上,憑一首《清平樂》硬是把李白唱成後來的“詩仙”。一夜之間把李白唱火了,自己也憑著《清平樂》一曲,成為唐朝歌壇的泰山北斗。
所以當時一些重量級文人都成了李龜年的粉絲,可以說是忠粉。其中就包括“詩聖”杜甫和本題的主人公“詩佛”王維。
有杜甫《江南逢李龜年》和王維《江上贈李龜年》(相思)詩為證。
下面看看王維的《相思》是怎麼寫的: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
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意思是說紅豆生長在南國的土地上,每逢春天不知道長出多少新枝。
希望你能盡情地採集它們,因為它最能寄託相思之情。
可能有人又有些驚詫了,“紅豆”一般是表示男女之間的愛情,放到兩個大男人身上是不是有些肉麻啊?不管怎麼著,王維就是這麼寫了,而且還成了流傳千古的著名詩篇,成就了絕句的上乘佳品。
作為忠粉的王維,可能也是想讓李龜年把自己也唱火了,也能唱出李白那樣的詩仙名號,最後沒有成仙,卻成了佛,“詩佛”。
據載,天寶末年安史之亂期間,李龜年流落江南,在一次採訪使筵席上,曾演唱此詩,硬是把一些流落他鄉的文人政客們唱哭了。可見此詩的魅力和李龜年的歌唱技藝都是相當高水準的。
實際來說,王維確實對李龜年是有感情的,這透過詩句就能體會得到。同時也是在安史之亂的動盪年代,表達作者對故國,對流散的至親好友的懷念之情。
-
8 # 四郎推文
此物最相思,相思也解作想念。
好朋友分別長久,想念在情理之中。
紅豆相思意,也沒侷限在愛情、友情。
古人交通、通訊不方便,一別就是此去經年,
所以格外珍惜友情和同好,感情真摯赤誠。
別被現在流行的耽美文風帶歪了。
-
9 # 1975游泳的魚
王維詩《相思》又名作《江上贈李龜年》,可見為懷念友人之作。據載,天寶末年安史之亂時,李龜年流落江南時曾演唱此詩,由此可以證明此詩為天寶年間所作。相思之情未必僅限於戀人之間,也有朋友之間的思念!古代沒有今天的通訊聯絡技術,交通又不便,今天不遠的距離在當時可能就是天涯。相見一別可能就是永遠!
-
10 # 踏歌走馬
其實吧,我們還是不要曲解這首詩的意思好,就權當是王維把李龜年當做非常好的朋友來思念吧。
李龜年唱歌非常好,而詩歌詩歌嘛,詩與歌是不分家的,李龜年認識一些詩人也很正常,再說雖然李龜年是唱歌的,但是唱出了境界啊。
唐玄宗可以說是李龜年的頭號鐵粉了,對李龜年的歌也是讚不絕口,常常聽他唱歌, 而且大加賞賜。
後來因為安史之亂,李龜年流落到了南方,所以就有了紅豆生南國,而這首詩也確實是王維寫給李龜年的,李龜年也唱成了歌。
不僅是王維,杜甫也寫了一首《江南逢李龜年》,也是非常有名的,其中兩句,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更是流傳千古。
現在我們通常把《相思》這首詩作為愛情詩,因此有些人就以為王維寫的是思念愛人的詩了,然後知道思念的是李龜年之後,又認為這兩人之間有點什麼男男之風。
我覺得還是不要這樣解讀為好,在唐朝,我們可以理解為思念好朋友的詩,現在我們也可以理解為思念愛人,不過還是不要古今混為一談的好。
要知道,喜歡李龜年的人很多,就像現在一些很有名氣的歌手,也有很多男女老少喜歡,喜歡和喜歡的意思也是不一樣的。
回覆列表
此詩的另一個題目就是《江上贈李龜年》,是王維送給友人、著名音樂家李龜年的一首詩,表達對對方的深切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