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6743185343586

    譯文: 每天早上,學生向老師行過禮後,教師按次序講課之前,要向全體學生提問:“你們在家的時候,自己那尊敬熱愛父母的心,有沒有懈怠的時候?能不能情真意切?每天早晚侍奉父母的禮節,有沒有虧欠和疏漏?能不能按照禮儀的要求一一做到?在路上過往的時候,步履姿態有沒有不檢點的地方?能不能謹慎小心?言語行動和內心活動,有沒有欺騙狂妄和非禮之處,能不能做到忠實守信堅定誠敬?”學生一定要如實回答這些問題,如果存在問題和缺點就要努力改正,沒有問題也要提醒自己不去犯這些錯誤。教師講課的時候,再隨時根據具體情況,循循誘導啟發教育。之後,學生各自回到自己的座位上開始學習。 唱詩的時候,一定要保持面容莊重、氣息沉穩,要讓學生吐字清晰、聲音響亮,要控制節拍和聲調。不要浮躁急切,不要隨意喧譁,也不要膽怯害怕,時間久了,就會感到精神舒暢,心平氣和。每所學校按照學生數量的多少,分成四個班,每天輪流由其中一班唱詩,其他三班學生都坐在座位上,認真嚴肅地傾聽。第五天,將四個班的學生合在一起在學校輪番演唱。每月初一、十五兩日,各校都集中到書院一起演唱。 學習禮儀的時候,一定要靜心專注,要反覆推究學生的禮儀,考察他們的儀容舉止。不要鬆鬆垮垮,不要無精打采,也不要粗野無禮,要舉止優雅而不過於遲緩,恪守禮法而不過分拘謹,時間久了,動作和神情就會熟練自然,品德和習性也就能夠逐漸養成。學生的分班,也和唱詩的班次一樣,每隔一天,就輪流由一班表演習禮,其他三班學生都坐在座位上,認真嚴肅地觀看。習禮這一天,應免除他們的課業練習。第十天,將四個班的學生合在一起在學校輪流表演。每月初一、十五兩目,各校都集中到書院一起演出習禮。 講授課文的時候,不要一味趕進度多講,最重要的是要學生熟練掌握。根據每個學生的天資個性,能學會二百字的,只教給他一百字,讓他總是感到精力充沛,這樣就不會產生厭學情緒,反會體驗到學習成功的樂趣。朗讀課文的時候,一定要讓學生專心致志,邊朗誦邊思考,一字一句都要反覆體會理出頭緒,聲音要抑揚頓挫,心情要放鬆自如,時間久了,課文中的思想感情就會沁潤到學生心底,他們的記憶力和理解力也會隨之提高。 每天的課程,首先要對學生的品德進行考察,之後是背誦和朗讀課文,然後是禮儀學習,有些學生在這段時間完成課業練習,再之後是學生反覆朗讀課文和教師講授課文,最後是唱詩。習禮和唱詩這類課程,目的是儲存學生兒童的天性,讓他們快快樂樂、不知疲倦地熱愛學習,這樣他們也就沒有時間去做那些不好的事了。教師瞭解學生的心理,就知道如何去進行教育了。但這也只是說個大概,真要使教育成為一種藝術,還要看教師個人的修煉了。

    王陽明《教約》讀後感

    在中國數千年的歷史上,陽明先生是屈指可數的幾位既有“立德”、“立言”,又有“立功”的人,因此,有一種說法:中國有兩個半聖人,一個、是孔子,一個、是王陽明,半個、是曾國藩。

    王陽明《教約》讀後感【篇一】

    最初看王陽明的時候,先是欣賞這個人,立德立功立言,真正的三不朽也,盛名之下,再去追逐他的功績,才發現他用兵如神,軍功顯赫,再慢慢領悟他的心學思想的過程中,我喜歡上了博大精深的陽明心學。

    陽明心學的核心思想是“心外無物,心外無事,心外無理”,所謂“心”,當是哲學上一種本源的概念,跟我們所熟知的黃老思想中的“道”有異曲同工之妙,道在一切事物中,一切事物中皆蘊含著道,“心”也是如此,所謂“吾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同歸於寂;吾來看此花時,此花之顏色則一時明亮起來。”心與物同在,心即是物,物即是心。這樣的說法像是禪理,卻是“心學”這種唯心主義思想的極致。心學是讓我們去掌控自己的心靈,能夠被心看見,把握的,才是一個真實的世界。

    良知,一個起初看起來晦澀的詞,慢慢琢磨之後,才明白,王陽明的“良知”,其實就是一個人的價值觀,就是“聖人之道”,而他在龍場悟道之後,忽然頓悟,“聖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一切都已經存在,我們只是需要去發現而已。而這個發現的過程,就是修行,就是“致良知”,這是個很精妙的說法。手段無非有二,一是向內求索,就是內省,孔子說“吾日三省吾身”,見賢思齊,冥想自問,曾國藩日日靜坐深思,修為已臻化境,終於也成了“三不朽”的完人;二是向外求索,要多做“事上磨練”,從行事中去打磨自己,踐行自己的“良知”,使自己的行事和自己的認識協調和諧,在世俗生活中不斷修行,讓自己成為一個內心強大的人,有能力去掌控命運,掌控這個世界,從而成就夢想,絢爛人生。

    陽明心學是很多人的心靈導師,如今也是我的人生指引,我希望它的力量也可以讓我面對這個浮躁的社會,強大自己,讓我有勇氣和能力面對,去獲得去改變去創造去擁有去珍惜……

    王陽明《教約》讀後感【篇二】

    王陽明,名守仁,字伯安,浙江餘姚人。因晚年愛越城東南二十里之會稽山陽明洞,築室以居,自號陽明子,學者乃稱陽明先生。

    陽明的一生,約可分為三個階段:

    二、二十八歲舉進士以後到四十四歲,期中經過貶謫至龍場,這是第二階段,這一階段陽明極端困厄,思想上抑塞沉鬱,這則是印證的時期,也是他事業和學說成功的開始。

    三、四十五歲到五十七歲病逝軍中,是他建立事功和學術成熟時期,也是他講學立教的極盛時期。這是第三階段。

    十二歲時,陽明正式就學塾師;十三歲,母親鄭氏卒,幼年失母,這對他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挫折。十五歲便與祖父出遊居庸關,那時已有經略四方之志。二十一歲 參加鄉試,中了之後赴京師,他遍求朱熹遺書以讀之,讀著讀著,便興起一個念頭:何不實驗一下?於是他便真的“格”起竹子來,格了七天,道理沒領悟出來,反 而生了一場病。於是他從此轉為研究辭章之學。他的思想起了一次變遷。

    二十二歲時參加會試失敗,這是他第一次嚐到失敗的滋味,到了第二次會試依然落榜,這對自信的他來說,無疑是一種挫敗,但他坦然面對,從此他的個性和向上之促成他偉大的成就和事功。

    二十六歲的他開始學習兵法。他對於政府只得射騎摶擊之士,而不能收韜略統馭之才感到可惜,所以他開始留意武事,盡讀兵家的秘書。這對於日後他往綏靖南贛,平定宸濠,以及敉平匪亂,有相當深遠的影響。陽明二十八歲在京師舉進士,觀政工部,這是他進入仕宦之途的開始。

    但自從他擔任官職開始,他的職務便都是低瑣的、小而繁瑣的工作。在這樣抑鬱不得志的狀況下,他寄情於山水之中。

    三十五歲時,武宗新登基,大家都對新皇帝新政績懷抱著新希望,但是劉瑾等宦官亂政,以狗馬鷹犬歌舞角觝以娛武宗,武宗便鎮日沉迷於酒色,廢棄萬機,害得 眾忠臣被奸臣所害,當然包括王陽明。王陽明因上疏替戴銑求情,又痛陳劉瑾等罪行,這讓劉瑾非常生氣,於是想辦法將陽明貶至貴州龍場,作龍場驛的驛臣。那是 個蠻荒偏遠的地方,他憑著自己的意志力在那種蛇虺蚊蚋,充滿瘴癘之氣的地方生存下來,並且他教育那兒的蠻人,開導他們,教他們架木開棘以居。在這種環境 下,陽明反而悟出了「心即理」之說,後來的致良知也是由此發出。從種種蔽障陷溺中超脫以後,他的心境慢慢轉坦。

    三十八歲則在貴陽主講貴陽書院,從這一年他才開始論知行合一之學。由是貴州學風大盛,至今若到貴州仍隨處可見「陽明洞」、「陽明祠」。這三年的謫居,使他超脫了一切障礙,格物致知、知行合一之論都是此時確立的。

    到了四十五歲,也就是正德十一年,王陽明便開始一路升遷,替國家立下不少功勞。

    第一,他巡撫南贛〈江西〉汀、漳〈今福建之長汀、龍溪〉等地〈四十五到四十七歲〉,剿平了四省邊境多年擾民的頑寇。

    第二,他平定了叛藩宸壕之變〈四十八歲〉,使東南半壁免於塗炭。

    第三,他征服思田〈廣西〉土酋〈五十六到五十七歲〉、開拓南疆,綏靖了邊陲。

    他在這期間仍不停地上疏諫皇帝,以及請求返家,經過多次終於得到世宗的首肯,在陽明五十歲到五十五歲這個六年家居的生活,他在家講學,這段時間是他思想的成熟期,多方求學問的人也愈來愈多。

    五十六歲又再度奉政府之命到兩廣以及江西、湖廣地區征討,而這次的征討,是因為政府在無計可施的狀況下又再度想起立下許多汗馬功勞的王陽明。但這對他來說當然是一個艱鉅的擔子和任務,它卻成功地征服了。

    嘉靖十一月二十九日〈西曆一五二八〉卒於回程的舟上。家人問遺言,曰:“此心光明,亦復何言?”這個偉大的思想家,軍事家,從此長眠。

    王陽明從自己思想的確立過程,深刻地體驗到“立志”的重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子宮腺肌症懷孕後怎麼避免流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