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涉影新視界

    攝影中沒有說怎樣的主題一定要用固定的焦段,但合適的焦段能夠讓照片顯得恰到好處。

    焦段大體可分為超廣角鏡頭、廣角鏡頭、中焦鏡頭、長焦鏡頭。

    1,超廣角鏡頭 10mm-17mm 超廣角鏡頭比起普通鏡頭有更大的視野,拍攝出的照片更有衝擊力,一般在拍攝星空、山川、大海等壯闊風景中多為用到。

    2.廣角鏡頭 17mm-35mm 廣角鏡頭視野上要小於超廣角鏡頭,畸變也會輕微些,這類鏡頭兼顧風景和人文,在旅行拍攝中小有用處,35mm既是公認的人文焦段,進可拍人文,退可拍風景。

    3.中焦鏡頭 35mm-135mm 中焦鏡頭視野慢慢縮小,這個範圍內涵蓋著50mm(標準焦段)該焦段最接近人眼看到的景物,多在人文人像中使用。其中的60微,100微焦段則適合拍攝微距照片,包含的85mm以及135mm這些適合人像拍攝的焦段,這樣的中焦更容易獲得虛化的背景。

    4.長焦鏡頭 135mm以上 135之後都能算長焦,長焦鏡頭視野較窄鏡頭較大,但用處較多,使用長焦鏡頭可以拍攝舞臺、風光等,不同於廣角超廣角拍攝風景,長焦拍攝風景某個突出主體,有時顯得更有表現力。

    而更長的焦段300mm、400mm、600mm等則可用來拍攝野生動物,鳥類,這些鏡頭看上去像大炮,但拍出的照片也極具表現力。

  • 2 # 卷太郎攝影坊

    拍照的鏡頭焦段選擇並沒有非常標準的法則,需要根據所拍攝的題材和攝影者的創作思路而定。也就是說任何焦段都能拍攝任何題材的照片。不過按照作品題材的適應性也是有一定焦段匹配習慣的,通常按題材不同,鏡頭焦段選擇基本是這樣的搭配習慣:

    1、風光題材常使用廣角焦段。

    經常拍攝風光的攝影師通常都具有廣角鏡頭。例如11-24mm、16-35mm、14-24mm都是常見的超廣風光鏡頭,這類鏡頭可以透過誇張的超廣透視感拍攝出視覺衝擊力非常強烈的風光照片。但是絕對不是說拍攝風光就只能用超廣鏡頭,比如拍攝遠山、草原等題材的時候也經常會用到長焦鏡頭。

    2、拍攝人文紀實題材通常使用35mm、50mm焦段。

    人文紀實題材需要使用和人眼比較接近的視角去觀察這個世界,將真實的人文場景記錄下來。拍攝這種題材通常使用35mm定焦、50mm定焦,因為這兩個焦段都接近人眼視角,35mm稍微廣一些可以將人、景融為一體,交代清晰內容,50mm景深稍微淺一些,可以突出紀實的主體。這兩個焦段的定焦鏡頭光圈通常比較大,基本都有f1.4的版本,可以很好地在弱光環境下工作。但也不是說所有人文紀實題材都要使用這兩種定焦鏡頭,常見的24-70mm f2.8也是進行紀實拍攝的一把好手。

    3、人像題材通常使用中長焦段。

    比較常見的人像鏡頭有85mm定焦、135mm定焦、200mm定焦、70-200mm變焦。人像攝影需要突出人物主體,虛化背景、前景,這樣就需要焦段稍微長一些,光圈稍微大一些,可以達到這樣的淺景深效果。而且同時需要畸變小一些,最真實地記錄人像,而中長焦段基本都沒有什麼畸變了。然而,如果說50mm能不能拍人像?35mm能不能拍人像?甚至說16mm可以不可以拍人像?都可以。只不過看需求而定,比如需要拍攝交代環境的人像,就用35mm,拍攝大長腿美女人像,用16mm豎拍就能做到。

    4、生態攝影慣用超長焦。

    拍攝野生動物無法靠近拍攝,最好的辦法就是使用超長焦鏡頭,600mm在生態攝影領域都不算長,800mm甚至更長的焦段都經常被用到,大長炮是拍攝動物、月亮、鳥類等題材的日常搭配。

    5、拍攝花草、昆蟲常用微距鏡頭。

    微距鏡頭可以達到1:1及以上的放大倍率,可以將比較微小的物體拍攝出原本面貌,也可以近距離拍攝微小特寫,比如花蕊等。常拍花草和昆蟲的攝友基本都會有一直微距鏡頭,常見的佳能百微、尼康105微、騰龍90微都是很成熟的微距鏡頭。另外,微距鏡頭對細節表現比較突出,還經常用在產品攝影、美食攝影等領域。

    還是那句話,無論什麼焦段的鏡頭,都可以拍攝任何題材,更多需要的是拍攝創意、創作構思,當然遵循通常的題材與焦段匹配習慣是完全沒有問題的,但也可以打破常規進行大膽嘗試,只要作品能夠表達主題,就是可行的。

  • 3 # 紅塵映像

    拍照時焦段應該怎麼選?

    謝邀,焦段是鏡頭的主要引數之一,比如下面這枚鏡頭,佳能EF50/1.8stm從鏡頭引數可以看出來這枚鏡頭焦距是50mm,全畫幅EF卡口鏡頭,最大光圈1.8。如果用在半畫幅機身上,等效焦距則變成85mm了。所以在選焦段前,還要考慮機身的感光元件尺寸。上圖是不同焦段鏡頭視角差別,對應50mm為47度範圍,也就是說,如果相機位置不動,只有在47度範圍內景物才可以記錄下來。清楚這個問題就比較容易理解不同焦段鏡頭的用途了。比如7.5mm就是魚眼鏡頭了,視角180度拍出照片範圍廣,但畸變也大這與人眼的視覺效果不同,人眼所看到的都是不變形的,可是鏡頭做不到。這也就是用廣角鏡頭拍人像就比較困難。

    從7.5-35mm焦段都可以算作廣角了,拍照片大場景,風光大片比較合適,人像的話可以考慮28mm以上焦段,尤其是35mm室內人像非常出色。那麼35-135mm就可以算中長焦段了,這個焦段比較全能,因為視角上比較舒服,50焦段適合拍合影,婚紗,畸變最小。85~135焦段可以拍人像特寫,90-105則是微距經典焦段,好的微距鏡頭都是這個焦段。135以上則為長焦鏡頭了,可以拍攝遠景,細節,微距,特寫等只要你想得到。超過300mm以上就可以拍到鳥了,野生動物,體育比賽等更遠的景物。不過鏡頭重量和價位也是相當的高,對於大多數人來講16-200mm焦段基本夠用,也就是各家大三元的焦段16-35/24-70/70-200。配齊焦段是攝影愛好者的目標之一,但也不必太強求,變焦+定焦更實用對不?!

  • 4 # 光學法則

    拍攝風光時,用廣角焦段能夠把畫面拍的全,拍的視野廣闊,12-16mm也是最常用的風光焦段那麼,拍攝風光只能用廣角鏡頭嗎?當然不是了,在展現建築物的特殊區域性或者自然風光的宏大,長焦鏡頭往往更好用。例如遠遠的拍攝雪山,一個長焦鏡頭可以讓雪山的山峰充滿畫面,讓畫面更有衝擊感和壓迫感。

    而在拍攝人像的時候,50mm以上的焦段是最常用的,長焦有利於壓縮背景凸顯主體,可以去除畫面背景中的干擾元素。常用的人像焦段是50 85以及100和135mm焦段

    當然,如果是拍攝婚紗照這種需要突出服飾的大氣或者要介紹環境,那麼16-35mm以內的焦段比較合適

  • 5 # 半字叟

    應是根據所拍題材而選用合適鏡頭。

    人文,小品。。30或50定焦,

    人像,50或80定焦十720。

    微距有90或100微距頭。

    風光側8一28段廣角定,或廣角變

    截幅,特寫用中焦70至300定或變。

    動物鳥類則用長焦或超長焦了。。400以上。

    希望這簡答合你問之所需。。

  • 6 # 光線攝影學院

    對於攝影初學者來說,與其問這個問題,不如用行動來解答這個問題。

    具體如何用行動來解答這個問題呢?這個,就是立即配齊焦段,配齊常用的所有焦段。

    你可能會問我,這需要很多錢吧?其實,有錢人有辦法,我們窮人也有辦法,具體辦法如下:

    一、購買一個佳能單反相機

    因為佳能的窮人鏡頭最完整,最豐富,價效比最高。

    佳能10-18,佳能18-135或者18-55,佳能55-250,佳能50mmF1.8STM定焦,這些鏡頭,配齊了也花不了多少錢。

    並且,佳能的這些窮人鏡頭,畫質也都是很不錯的了,其實就算你有了高檔鏡頭,你可能還是會經常使用這些窮人鏡頭,因為輕便啊!

    窮人鏡頭,不是貶義詞,千萬不要以為我是看不起窮人,其實我就經常使用窮人鏡頭的啦!

    相對來說,索尼微單,富士微單,想要配齊焦段就比較麻煩,他們的窮人鏡頭很少,而且就算是有,功能和效能以及價效比也還是不如佳能的了。

    我經常說,窮人還是老老實實玩佳能啊!

    二、購買一個長焦一體機,1000多塊錢就可以呢

    比如說,佳能720或者730卡片機,長焦一體機,價格便宜,功能強大。

    再比如說,松下FZ系列的低端型號。當然,索尼,佳能,尼康,都有很多廉價長焦一體機了。

    總結:無論我用多少文字來告訴你如何在拍照的時候選擇焦段,都不如你立即行動購買配齊焦段來得快了。

    空口說白話,紙上談兵,毫無疑義,我們需要的是立即行動起來啊!

  • 7 # 暮雨秋茗

    合適的場景合適的主題選擇合適的焦段,這部分更多的是需要自己經驗的累積。

    當你有經驗了之後,在什麼情況下選擇什麼樣的焦段自己會有一個想法。而且,有時候可能你用另外的焦段,還會收到特別的效果。

  • 8 # 攝影中級班

    這是一個具體情況具體分析的事。沒有人能給出一個比較準確的答案。最多能透過你拍攝的題材,給出一個大致的焦段推薦。

    比如說,拍風景,廣角,超廣角。選擇大三元中的16-35mm;拍人文35mm;拍人像50mm,85mm;也就是日常拍攝選擇的大三元中的24-70mm;拍遠處小景,人像也可以選擇70-200mm等等。其實常拍的題材都有相應的焦段推薦。

    即使不同題材有相應的焦段推薦,也是一個大致的推薦。再細分,就看你拍的是什麼了。攝影時一個高度需要創意,個性化的藝術。沒有生硬的規範。

    所以瞭解不同題材大致的對應推薦的焦段就可以了。

  • 9 # 光影的光陰社

    想怎麼選就怎麼選,除非是商業拍攝有要求,自己玩哪有那麼多規矩?廣角鏡頭就一定只能拍景、長焦鏡頭就一定只能打鳥嗎?鏡頭是為人服務,當然我們自己也得心裡有數、自己心裡面想要什麼樣的畫面、就用什麼鏡頭去實現它。

    既然不能確定拍什麼題材 就一定要什麼鏡頭,,那我們談談常規的拍攝吧。

    風景拍攝、一般來說是用光角鏡頭拍攝,常見的廣角焦段定義在24以上,當然你要說28 35都是廣角、我也無話可說....不過我覺得廣角就得廣!這樣才能有足夠的視覺衝擊感,廣角的優勢就是視覺衝擊,要做就要做到極致嘛。

    人像拍攝呢一般用50或者85比較多,50和85的視角比較好控制、拍人基本上就是以人為主要焦點了,不會像廣角那樣雜七雜八的啥都會框進去,不想要的東西就用大光圈給它虛化掉、好看又省心。

    然後還有微距頭、這當然就是拍微觀世界用啦,什麼花啊 蟲啊什麼的、微距頭拍出來都能讓你感受到另一個小小世界的奇妙之處。微距頭也能拍人哦、很多人用百微來拍攝人像、可以得到細節細膩的高銳度圖片。

    長焦就是200以上的焦段了,一般用來拍攝人像特寫還有運動體育之類的東西。常見的打鳥頭都是300以上的定焦頭比較多!不過這些也是一般常規的用法,我還見過用24拍鳥的呢 當然是那種很容易接近的飼養鳥類啦。

  • 10 # 大海lzd

    什麼叫焦段,怎麼規定的,誰規定的,對著空氣說話,給誰聽,矛盾的普遍性寓於矛盾的特殊性之中,一個景物,可以透過無數個角度拍照,獲得無數張照片,焦段拍照是解決構圖,還是用光,還是背景虛化,再說,不同的變焦頭,有不同的拍攝效果 ,我認為,特殊性就是個性,每個個性都有別於其它,這種段的說法只有具體的每張片上,才能具體的體現,這不是機械零件,可以規定統一尺寸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中醫的腎虛概念在外國卻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