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棍哥觀史

    公孫瓚之覆滅是其個人原因所致,俗話說,不作死就不會死,無論是做人,還是做事,公孫瓚總表現出一種作死的感覺,即使擁兵自重,也難成大事。

    要說公孫瓚也是有本事之人,曾領數十騎就能殺的鮮卑數百騎落荒而逃,也是公孫瓚先後的輝煌戰績,使得北方遊牧民族不敢南下犯鏡。

    但少數民族頭領丘力居是公孫瓚一直搞不定的刺頭,朝廷就派劉虞任幽州牧,安撫和威懾這些少數民族,收效頗豐,但公孫瓚就起了嫉妒之心,便想著法的陰害劉虞,後袁術欲勸進劉虞之事,公孫瓚又從中作梗,導致二人關係極度惡化。

    後來袁紹和袁術因討伐董卓分贓不均起了刀兵,而此戰中公孫瓚之弟公孫越戰死,至此公孫瓚便與袁紹結下樑子,此時的公孫瓚勢力強大,袁紹是很忌憚的,於是將渤海郡推授給公孫瓚之弟公孫範以結友好,隨後公孫瓚利用此有利形勢破了青州、徐州的黃巾軍,繼而將矛頭指向袁紹,後邊就發生了界橋之戰,然而此戰袁紹大將麴義立功,擊敗公孫瓚部嚴剛,青州兵敗後,青州田楷、兗州單經亦全線潰敗,瓚軍敗走勃海,與公孫範一起逃往薊城,後“於大城東南筑小城,與虞相近,稍相恨望。”

    此時劉虞就該出場了,因為之前受到了公孫瓚連續不斷的陷害,趁公孫瓚大敗之際,便發兵攻伐公孫瓚,但公孫瓚獲勝了,並在居庸關活捉了劉虞,並隨後殺害了這個皇室宗親。公孫瓚此行遭到了劉虞舊部以及所安撫的少數民族的痛恨,隨即由閻柔為統帥,鮮于輔、齊周、鮮于銀為先鋒的烏丸、鮮卑、得胡與漢族的數萬聯軍共同討伐公孫瓚,斬了漁陽太守鄒丹;此時,袁紹也派麴義和劉虞之子劉和率軍與鮮于輔合兵一處,共同討伐公孫瓚,至此,“瓚軍數敗,乃走還易京固守。”

    為圍塹十重,於塹裡築京,皆高五六丈,為樓其上;中塹為京,特高十丈,自居焉,積穀三百萬斛。

    公孫瓚大敗之後便修建了防禦工事,算是世界上最早的“炮樓”了吧,大大小小的高樓分佈於戰壕之間,並由小樓作為防禦,公孫瓚自己將大樓建於中間,準備長期避戰休養。瓚曰:“昔謂天下事可指麾而定,今日視之,非我所決,不如休兵,力田畜谷。兵法,百樓不攻。今吾樓櫓千重,食盡此谷,足知天下之事矣。”而此效果確實明顯,《三國志》記載“紹遣將攻之,連年不能拔。”即便是小樓危急,因其大樓固若金湯,公孫瓚也任其自生自滅,坐視不管。

    而後,袁紹令人挖地道通至大樓樓基,焚火燒掉大樓立柱,大樓傾覆,公孫瓚自知必敗,於大樓內殺妻兒後自殺,一代梟雄至此隕落。

    可見公孫瓚之敗確實為其自身的原因,首先做人詭計心眼太多,害人之心常有,以致樹敵愈甚,又不自量力與袁紹為敵,後尚可一戰,卻不顧將士安危,自己躲於“安全”之所,可謂人心盡失。

    英雄記曰:先是有童謠曰:“燕南垂,趙北際,中央不合大如礪,惟有此中可避世。”瓚以易當之,乃築京固守。瓚別將有為敵所圍,義不救也。其言曰:“救一人,使後將恃救不力戰;今不救此,後將當念在自勉。”是以袁紹始北擊之時,瓚南界上別營自度守則不能自固,又知必不見救,是以或自殺其將帥,或為紹兵所破,遂令紹軍徑至其門。

    正如裴松之評價一樣,童謠之言,無不皆驗;至如此記,似若無徵。謠言之作,蓋令瓚終始保易,無事遠略。而瓚因破黃巾之威,意志張遠,遂置三州刺史,圖滅袁氏,所以致敗也。

  • 2 # Ace心晴

    說公孫瓚之前,先說說曹操和袁紹。

    初,紹與公共起兵,紹問公曰:“若事不輯,則方面何所可據?”公曰:“足下意以為何如?”紹曰:“吾南據河,北阻燕、代,兼戎狄之眾,南向以爭天下,庶可以濟乎?”公曰:“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無所不可。”

    以上這番話,是曹操和袁紹還沒鬧翻的時候的對話。

    袁紹問:“如果哪一天事情不順利,你有什麼打算?”

    曹操答:“你覺得呢?”

    袁紹說:“我們在南面佔據黃河流域,在北方佔領燕、代之地,與少數民族合作,向南爭奪天下,就可以了吧?”

    曹操說:“我網羅天下的英雄和人才,用正確的方法來駕馭他們,可以無往而不勝。”

    曹袁二人因為這段對話而高下立判,袁紹依然脫離不了地盤思維,覺得搶到地盤最重要。而曹操認識到人才和“道”才是最重要的因素,所以才會出現後來曹操迎接漢獻帝,屯田,重視法令,廣納賢才等措施,與此同時袁紹只是在黃河以北搶地盤,眼光和格局立馬分出高下。

    再說公孫瓚,他在戰事不利的情況下,“為圍塹十重,於塹裡築京,皆高五六丈,為樓其上;中塹為京,特高十丈,自居焉,積穀三百萬斛。”挖了十條一環套一環的壕溝,在裡面蓋高樓,最中心蓋十丈高樓,自己躲在裡面,並囤積大量糧食。說:“兵法,百樓不攻。今吾樓櫓千重,食盡此谷,足知天下之事矣。”

    認為自己憑藉這些壕溝和高樓,就可以安安全全地等到戰爭結束。誰知袁紹僅僅挖了條地道,就破了他的堅固工事,公孫瓚被迫自殺身亡。可想而知,他的格局不僅比不上曹操,甚至還差袁紹一大截,這是他最後失敗的根本原因。

    回看曹、袁、公孫三人所說的話,你會覺得公孫瓚被袁紹打敗,而袁紹被曹操打敗,是非常合理的結果。

  • 3 # 薩沙

    暴力狂加自大狂:三國大草包之白馬義從公孫瓚

    公孫瓚是三國早期的北方諸侯,據史料記載他相貌俊美、聲音洪亮、機智善概且勇武過人。他從“郡中小吏”的卑微官職逐漸爬升為“中郎將”的職位,並逐漸掌握了幽州地方實權,成為稱霸一方的諸侯。公孫瓚不僅驍勇善戰而且擅長聚兵練兵,旗下組建的“白馬義從”更是三國早期有記載的最精銳騎兵部隊。

    靠騎術起家的北方遊牧民族烏丸都被公孫瓚打得節節頹敗,強如袁紹這樣的諸侯一開始在和公孫瓚的“冀州之爭”中也處於下風。然而,公孫瓚的滅亡也來得非常迅速,在龍湊之戰被袁紹反敗為勝過後,他便銳氣頓減採取自保策略,逐漸失去了對部隊的控制,最終在袁紹軍的進攻下自困於高樓,引火自焚……

    常言道:性格決定成敗,今天我們就試著從“現代心理學”的角度入手,去分析一下公孫瓚這個人物的性格,看是否能找出他迅速崛起和迅速敗亡的原因。

    首先,通讀《三國演義》和其他一些史料,似乎每個諸侯身邊都會有幾個文官或謀士,動不動就獻策或出主意。而有關公孫瓚的記載,你會發現這塊內容完全為零,他麾下能打仗的將軍也沒有幾個能上得了史書的……就此我們基本可以得出第一個結論,公孫瓚應該並不習慣像同時期的其他霸主一樣,在身邊養一個“幕僚團體”來為自己出謀劃策。他崇尚的更多是任何事情都自己拿主意,而很少去聽取別人的意見,“剛愎自用”這個標籤,可以就此打在公孫瓚身上。

    其二,再看看公孫瓚統治幽州地界時施行的政策,他似乎很痛恨少數民族,一味使用武力將其壓服。當幽州牧劉虞對少數民族進行安撫,丘力居等烏丸首領都派人表示歸順的時候,他竟然派人殺了丘力居派出的使者。再到後來,在幽州治績極佳,而且在百姓心中享有極高聲望的劉虞也被公孫瓚打敗殺害,自己獨攬幽州大權……就此我們也可以得出第二個結論,公孫瓚是個尚武之人,喜歡用武力來解決一切問題,也過於迷信暴力的手段。

    其三,公孫瓚一方面仇視當時的上流豪族,將他們的子弟都安排到窮苦之地,名為封官實為流放。一方面又與卜數師,商人之輩稱兄道弟、拉結親家,並利用他們的富有家資來充實軍費開支。雖說拉攏商賈並非全無道理,但公孫瓚只重一邊,打破平衡,對上流豪族打擊太大,很容易就將自己和全幽州的上流社會都對立了起來……看來,我們在公孫瓚身上打一個名為“極端偏激”的標籤也並不為過,他行事太過於按照自己的法則,過度剛猛而缺乏圓滑,也不懂得維持政治均衡的重要性,更不懂得去“團結一切可團結的力量”來為自己服務。

    其四,幽州地界絕非無才可用,而公孫瓚手下有記載的人物,除了一個白馬義從副統領嚴綱之外,其餘都是他的親戚如公孫越、公孫範、公孫續等。哪怕是趙雲、劉備這等曾經在他麾下效力過,後來被證明為英才的人物,也入不了他的法眼,更得不到重用……看來,“任人唯親”這個標籤打在公孫瓚身上並沒有太大問題。

    綜合以上四點,我們基本可以較為完整地勾勒出公孫瓚這個人物的性格輪廓來,他是一個過於自信而且做事過於陽剛,陰柔圓滑不足的人。他固然有勇猛剛烈,能征善戰等優點,但是他也過於依賴於自己這些優點,一味用“剛性”去處理一切事務,卻不明白“剛柔並重”的道理。就現代心理學的概念來說,這類剛性過猛的人往往個人能力非常出色,而且崛起的速度較之別人快許多。但是,他們的內心韌性也往往不足,只能打“順風局”不能遇“逆風戰”,運勢好的時候還行,運勢一旦低落他們就會收不住場子,甚至於急劇下落,徹底崩潰。

    我們再來看看公孫瓚和他最大的敵人——袁紹之間的戰爭,從過程上看大多數時候還是公孫瓚佔了上風。哪怕是在界橋大戰失敗,麾下精兵“白馬義從”損失慘重的情況下,公孫瓚依然是攻多守少,一度迫使袁紹不斷退卻。然而,明顯要聰明一些的袁紹完全看透了公孫瓚過於剛猛的性格,採取了“誘敵升入,耗其銳氣”的正確戰術來應對。袁紹軍每次都是主動撤退,主力未受大損,而公孫軍隨著戰略縱深越來越擴大,看似節節勝利卻暗藏危機,後勤和兵力上的問題越來越嚴重……最終,強弩之末的公孫瓚攻不動了,自己的大後方幽州又起火,被劉和(劉虞的兒子,公孫瓚是其殺父仇人)和鮮于輔(烏丸頭目,之前被公孫瓚狂虐的)聯軍攻破……這一切,其實都是公孫瓚自己之前所買下的隱患,現在到了集中爆發的時候。

    再看公孫瓚兵敗以後的所作所為,我們更能明白一個“至剛”的人一旦“折”了以後會是怎樣的崩潰表現。他一下子從“絕對攻勢”的極端,跳到了“絕對守勢”的另一個極端,將易京作為自己的龜縮地,藏起來閉門不出了。據說他將易京城牆造得有六七丈高,城牆之外有土塹,土塹之外還有土塹,再儲備上極多的糧食……即便如此他還是覺得不安全,甚至開始懷疑身邊每一個男性之人,深居簡出並不讓男人近其身。他又在城中造了一座高達十丈,不設樓梯的高樓,只和妻妾姐妹們住在裡面,公文和一切物資都用繩子吊上去,至於傳令,則用專門經過訓練的大嗓門女人(通訊靠吼)……不用說,一位霸主混到這地步估計也離眾叛親離不遠了,歷史規律也早就證明,消極死守終究是不可能守得住的。最終,易京城還沒等到糧食耗盡便被攻破,自焚未遂的公孫瓚也成為了袁紹軍大將鞠義的刀下鬼。

    公孫瓚這個人物的性格,差不多就是這樣。中國道家哲學早都闡述過“剛柔並濟”的道理,為人是如此,治國也是如此,歷史上任何一個有所作為的君主都是深諳此道。而公孫瓚恰恰不明白這一點,一味迷信自己個人的能力和法則,只重剛強而輕視柔和,不懂得進退有度的道理,最終免不了迅速滅亡的結局……

    PS:在《三國演義》中,羅貫中將公孫瓚寫成劉備的同窗之友,其實二人的年齡和地位相差都不小,作為同一屆學生拜讀在盧植門下的可能性幾乎沒有,只是兩人都號稱自己聽過盧植講學而已(具體是不是都還要打個問號)。劉備投靠公孫瓚是純粹的投靠,公孫瓚委派他守平原縣也只是純粹的委派,而且二人都未參加討董卓的戰役。羅貫中不僅在書中將公孫瓚列為十八路諸侯之一,還特地安排他在虎牢關親自上陣與呂布一戰,雖然未能取勝但也能成功退走。試想能從在三國第一猛將呂布手底下走上數十招,還能保命身退,已經是個了不起的單挑戰績了。這也算是老羅對公孫瓚個人能力的一種肯定,也是對他“剛猛善戰”事實的一種尊重吧……

  • 4 # 公孫楓翔

    首先公孫瓚實力雖然強勁,但也沒有十幾萬軍隊。要知道官渡之戰時袁紹曹操的勢力都是跨州連郡,遠超公孫瓚,也沒有拿出如此多的軍隊。

    當然,公孫瓚作為漢末早期最強勢諸侯之一,影響力也曾遍及冀、幽、並、青河北四州,甚至遠達黃河以南的兗、徐二州,北部邊境的烏桓少數民族也對其又敬又怕,手下精銳騎兵“白馬義從”名震天下,可謂風頭一時無兩。與四世三公的袁紹爭奪河北,能夠打得有來有回長時間不落下風,可見其確實有一定才能。然而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佔據先期強勢地位的公孫瓚後來在於袁紹的戰爭中逐步衰落,最終兵敗自殺。

    公孫瓚勢力最鼎盛時期在公元191年,公孫瓚率步騎兩萬人在東光南大破青州黃巾,斬首三萬餘,俘虜七萬餘人,車甲財物無數。正是此戰後公孫瓚上表自己親信田楷做了青州刺史,劉備跟隨田楷做了青州的平原相。

    關於公孫瓚與袁紹的戰爭經過,大家都耳熟能詳,今天我為大家從其他角度分析一下他的敗亡原因。公孫瓚作為一路諸侯,他的勢力名義是有著先天不足的。袁紹趕走韓馥做了冀州牧,曹操做了兗州牧,劉表荊州牧,劉繇揚州牧,劉焉益州牧,陶謙徐州牧。袁術沒撈到州牧的位置,但是官方認證的後將軍,南陽太守,南陽可是天下第一大郡,一郡之地比涼州、幽州這種邊遠地區人口綜合都要多。這些人都有漢室認證的地方一把手頭銜,所以在諸侯中有著名正言順的地位。公孫瓚先天不足之處在於並沒有封疆大吏的職務,他是純粹以戰功,走軍職起家的。這本身就顯得比較另類。更何況幽州此時可是有州牧的,幽州牧劉虞軍事上也許不是公孫瓚對手,但治理一方卻是個好官,在他的治理下幽州人民安居樂業,與烏桓人實現了和平共處,民心都擁護他,甚至董卓作亂時袁紹都打算擁立民王甚高的劉虞為帝。

    公孫瓚再厲害,名義上還是劉虞的下屬,這就很尷尬了,在他南下與袁紹爭奪冀州連年征戰時,需要仰仗劉虞在後方供給糧草。劉虞是愛民如子之人,對爭霸天下沒有野心,不希望百姓塗炭,於是對供應軍糧並不積極,這就與公孫瓚產生了矛盾。一來二去,兩人矛盾越來越深,最終公孫瓚殺了劉虞,自己做了幽州老大。

    前面說過,劉虞可是相當得民心,公孫瓚這麼幹可就捅了馬蜂窩,儘管拿到了幽州的實際統治權,但他也失去了民心,劉虞堂堂皇室宗親就被你這麼殺了,幽州以及冀州等地計程車人也都不再支援公孫瓚。要知道東漢時期世家大族才是統治一方的根本,劉表依仗荊州蔡家、蒯家,劉焉依靠東州集團打壓益州本土派,孫策依靠張昭、周瑜,魯肅,袁紹也只是把原冀州牧韓馥“禮讓”走,還給表了個奮武將軍,表面功夫也要做足。袁紹四世三公都不敢對韓馥如何,公孫瓚這麼暴力對待劉虞,誰還肯跟隨他呢?但凡聰明人都看透了公孫瓚,劉備與趙雲也先後找機會脫離了公孫瓚集團。

    公孫瓚不乏軍事才能,單論領兵打仗,他絕對是一員猛將。但為諸侯者,戰略眼光幾乎等於沒有,將地方豪族,士大夫集團都推向自己的敵人袁紹那邊,從戰略上就已經根本性輸掉了,後來困守易京時,他所指望的外援居然是黑山賊軍。他所能獲取的資源與援助來自於出身社會下層的商人與賊軍,沒有軍糧就肆無忌憚掠奪百姓。

    本身就先天不足的政權,後來又喪失了正義性,怎能長久呢。至於敗給袁紹從軍事上怎樣失敗,不過是早一天晚一天的事,已成定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吊帶背心和褲裝怎麼搭配才能清爽一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