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卡薩布蘭卡卡
-
2 # 歷史段子集
我查閱了許多北宋的歷史資料,簡單談一下自己的看法。
首先,我認為北宋無法吃掉遼軍,而遼軍也無法吃掉北宋北宋的問題,,即北宋吃不掉遼國的原因,在於軍隊戰鬥活力的不足。
而軍隊戰鬥活力的不足,源於宋朝的統兵調兵權分離和以文抑武的國策。
1. 從唐中後期開始,中國再也沒能做到秦漢時期那種全民可為兵的軍國形態。因為舊的世家莊園制經濟的崩潰,新的中小地主和自耕農階層成為了新的地方生態組成核心。由於科舉制的成熟以及造紙術印刷術的普及,他們可以透過讀書科舉的方式進行階層躍遷,而不需要從軍立功。作為代償,朝廷不得不大量招募失地的流民進入軍隊。
2.對於朝廷而言,首要的任務是保證軍隊不會習慣性的兵變,因此北宋朝廷從指揮結構上安插釘子,以犧牲軍隊運動戰能力的代價,換來了藩鎮化、軍隊兵痞化的解決。
3.北宋的軍隊只能靠體量,能和對手僵持拉鋸,自己缺乏野戰能力又無法追擊,於是哪怕面對西夏這種小體量的敵人都只能徒呼奈何,又如何能吞併遼國這種東北亞的巨無霸呢?
其次,遼國軍隊的問題然後,兩個國家軍隊的短板北宋無法吞併遼國,在於其軍隊缺乏運動戰能力;
而遼國無法吞併北宋,在於其缺乏持久戰能力。
北宋很大一部分抵禦契丹的策略,便是塘濼工程。
1. “保寧中,以南京郊內多隙地,請疏畦種稻,帝欲從之。林邪耶律昆宣言於朝曰:“高勳此奏,必有異志。果令種稻,引水為畦,設以京叛,官軍何自而入?”帝疑之,不納。”——遼史·高勳傳
2. 自雄州東際於海,多積水,契丹患之,未嘗敢由此路入——宋史·卷九十五·河渠志
3. 邊境千里,塘水居其八,得以專力而控其要害——張方平集
4. 晉祖割地之後,朝廷自定州西山東至滄海,千里之地,皆須應敵。——續資志通鑑.
5.若乃決大河、築長城,又徒自示弱,為後世笑。朕今立法,令沿邊作方田,分頒條制,量地裡之遠近,列置寨柵,此可以限其戎馬而大利我之步兵也。——皇帝
總結:以步制騎,塘濼工程塘濼工程其實是整個邊防體系的一部分,整個邊防體系是以城池寨堡為支撐節點,以塘濼、方田、榆塞進行交通封閉,以大批禁軍為主力作戰部隊、小股民兵為機動力量的一個大型防禦體系。在這個體系裡,塘濼起到的作用主要是遲滯、阻塞遼軍大部隊行進。
-
3 # 史海探趣
北宋與遼國前後一百多年的共存階段中,前期由於幽雲十六州的爭端,雙方始終處於戰爭狀態,這個階段從979年宋太宗第一次北伐到1005年雙方締結“澶淵之盟”為止,共25年。
公元1005年後直到1123年燕京城破,118年時間內雙方基本處於相持階段,邊境上相安無事,經常相互派遣使節來往,儘管偶爾有小的衝突,但大的爭端始終沒有出現。當然,有人說這是因為宋朝“納貢”給了遼朝,實際上每年30萬錢帛遠遠抵不上遼國輸入宋朝的財富。能夠相安無事,是因為遼國經過20多年的衝突後,也知道了宋朝的國力遠遠不是自己憑藉武力可以壓倒的,所以選擇了妥協,接受兄弟之邦的現狀。
那麼涉及到一個問題,就是在後人評價裡一貫以“文弱”著稱的北宋為什麼能讓遼國選擇了妥協,而不敢繼續在戰場上見真章呢?
原因有以下幾個:
一、宋朝的武力並沒有那麼弱。
這點上有幾個戰爭例子很能夠說明問題,979年,就是宋太宗第一次北伐失敗,倉皇騎驢逃回的那一年。滿城戰役中將領趙延進和李繼隆率領宋軍斬首萬級、俘虜三萬人。
980年,遼國為報滿城之仇,又以10萬大軍殺奔雁門關。宋軍主將潘美以主力嚴守雁門關,北宋著名將領楊業率數千輕騎兵,迂迴至遼軍身後,發動奇襲,潘美則從正面出擊,遼軍10萬之眾大亂,在狹窄崎嶇空間內“狼奔豕突、自相踐踏,傷亡慘重”。
1001年的威虜軍會戰,宋軍4萬騎兵大戰包括鐵林軍在內的6萬遼國騎兵,結果遼軍被斬首兩萬。
1004年的瀛洲保衛戰,殺死殺傷遼軍6萬人。
特別是989年那一年,遼國準備拔下宋軍的邊境重鎮威虜軍,號稱當世第一名將的耶律休哥率軍三萬犯邊,李繼隆派遣的滲透小分隊直接摸進了遼軍主帥的中軍大帳,實施斬首行動,差點讓耶律休哥當場斃命,一舉把遼軍擊潰。可謂是現代“斬首行動”的鼻祖。
可見宋朝的軍隊其實並不是那麼羸弱,在優秀將領的帶領下還是很強勢的。以牙還牙,讓遼國對宋朝的實力產生了深深地忌憚。
二、經濟上的滲透策略
遼朝全盛時,疆域東北至今庫頁島,北至蒙古國中部的色楞格河、石勒喀河一帶,西到阿爾泰山,南部至今天津、河北省、山西省雁門關一線。幅員遼闊,內部部落林立、反抗此起彼伏,並不是十分穩定,在宋朝身上吃了幾次癟後,遼國也意識到自己需要一個相對穩定的外部環境,才能騰出手來安撫內部勢力,防止出現禍亂。
所以宋朝利用這一點,一邊軍事上防禦;另一邊積極的開放邊境榷場,把深受遼國上層貴族追捧的絲綢製品、茶葉、瓷器大量的進行傾銷,既換取回了源源不斷的錢物,又滿足了遼國權貴們的需要。要知道能夠和宋朝進行交易的渠道,都是壟斷在遼國頂層的勢力手中,大家能和氣生財,傻瓜才會打仗,所以這一定上宋朝手段確實比較高明。
一、文化上的“和平演變”
作為契丹民族,本身屬於馬背上的遊牧民族。然而在佔據了燕雲16州後,當地大量的漢族人所從事的農耕文明逐漸影響了契丹統治階層,先進的漢族文化深深吸引了這群剛從茹毛飲血階段進化而來的野蠻人。
詩詞歌賦、科舉制度等無一不成為了遼國上下模仿的物件,在朝廷上也專門為管理設漢族人立了“兩院制”,《契丹國志》以及《遼史》等記載,契丹“公卿百官皆效中國,參用華人”,遼太宗“詔晉文武眾僚,一切如故,朝廷制度,並用漢禮”,“兼制中國,官分南北,以國制治契丹,以漢制待漢人。國制簡樸,漢制則沿名之風固存也”。
對於中原文化的認同和崇拜使得民族間能夠消除隔閡,減少敵視,客觀上幫助宋朝和遼國搭建起了相互溝通和信任的基礎。
回覆列表
北宋是如何應對遼國威脅的?我看了一篇文感覺非常到位,拿來和大家分享!
自太平興國四年(979)開始,宋遼雙方開始了歷經太宗、真宗兩朝,長達二十餘年的戰爭。北宋的對遼軍事策略在這期間經歷了三次轉變。
第一次可以以太宗發動幽雲之役為標誌,北宋自此由戰略防禦的和平態勢轉向了主動對遼進攻,其間的主要戰役包括平滅北漢之役、高粱河之戰、滿城之戰、代州之戰、雍熙北伐等。
第二次轉變發生在雍熙三年(989)五月北伐失利之後,北宋由主動進攻轉向積極防禦。直至君子館之戰失利之後,迫於內外的多重壓力,宋太宗才不得不放棄積極防禦的策略,最終轉向消極防禦。
(一)由和平的守禦態勢轉向主動進攻
開寶六年(976)底,宋太祖碎然離世,繼位的宋太宗出於政治考量,在迫使漳、泉陳洪進與吳越錢椒納土歸降後,於太平興國四年(979)年初將消滅北漢提上口程。由於太祖時期已經將北漢實力大幅削弱,故而太宗對於消滅北漢信心十足,“太原我必取之”。消除來自西北方向的威脅。
滅亡北漢的戰爭進行的非常順利,僅僅五個多月之後,北漢就徹底被宋朝消滅。在滅亡北漢之後,太宗幾乎是立刻決定進攻幽州。決定一出,當時即遭到反對,在經過近五個月的艱苦戰鬥之後,宋軍已經相當疲憊,“饋銅且盡,軍士罷乏”,諸將大有不願者,但無人敢於提出反對意見。
在支援意見中,殿前都虞候崔翰認為“此一事不容再舉,乘此破竹之勢,取之甚易,時不可失也。”對收復幽雲地區做出了相當樂觀的估計,迎合了太宗本人的心理,就此決定進攻幽雲。
六月庚申,北伐正式開始。在宋軍展開攻勢後,形勢確實如太宗、崔翰所估計一般順利。丁卯,遼岐溝關守將、東易州刺史劉禹舉城降,戊辰,琢州判官劉原德舉城降,庚午,太宗即抵達幽州城下,兩天之後,在清除了周邊的少量遼軍後宋軍隨即展開攻城,“命節度使定國宋握、河陽崔彥進、彰信劉遇、定武孟玄晶四面分兵攻城。”
同時任命潘美知幽州府事,開始著手進行政權組織建設。就當時的情況而言,對於宋軍相當有利。由於達成了軍事進攻的突然性,遼方一開始並未能組織起有效的抵抗。
從史料中可以看出,宋太宗本人及隨行部隊進入遼境的第二天,先鋒部隊傅潛與孔守正部才在琢州附近遭遇契丹軍隊抵抗。
這已經接近太宗所設定的戰役目標一一幽州了。突然發生的戰鬥使遼軍碎不及防,而前線失地也給幽雲附近駐守的遼軍以士氣上的打擊,不斷髮生當地軍民向宋方投誠的事件,眼看已經是勝券在握。
此時遼萬一度形勢十分危急,幽州周邊州縣相繼落人採車之手,來援的遼車除於耶
律學古所部趁亂入城之外,耶律奚底、蕭討古、乙室王撒合等部甚至都未能成功接近幽州城,而幽州當時也面臨“(宋)勢益張,圍城三週,穴地而進,城中民懷二心”的局面。
守將韓德讓苦苦支撐。七月癸未口夜間,遼方大批援軍在耶律斜輪、耶律體哥率領下趕到,原本派去支援北漢的耶律沙率部首先與宋軍交戰,在不利情況下暫時退卻,耶律體哥、耶律斜輪趁勢從南北兩翼夾擊宋軍,宋軍碎不及防,陷入苦戰,此時幽州城中守軍開啟城門,出城列陣,受到內外夾擊的宋軍就此全線崩潰。
向南潰敗,被“追殺三十餘里,斬首萬餘級”,宋軍至此大敗。宋太宗一夜之間倉皇撤回到琢州,宋人筆記中記載太宗在敗逃時,大腿上甚至中了兩箭,此後箭瘡始終未愈並最終因此離世。
這一戰後,宋太宗決定暫時休養生息,等待時機再度北伐,果然,雍熙三年(986)正月,北伐再度開始。
在戰事開始之後,宋方在三條戰線上一度取得較大程度進展。在西線,潘美出雁門西隆與遼軍交戰,經過激烈交戰,先後進抵寰州、朔州城下,迫使守將投降。東線的曹彬所部取道岐溝、新城、固安,在琢州城東與遼軍展開激烈戰鬥。
乘勝佔領琢州,與遼將耶律體哥形成對峙;中路田重進部出飛狐口,經歷惡戰,俘獲遼曉將大鵬翼以下千餘人,蔚州開城投降。在三線作戰開始之初,遼方倉促應戰。
再次處於被動挨打的不利局面,但很快遼廷就做出應對,進行大規模部隊徵召和擴檢馬匹的行動,同時從東北的高麗前線抽調主力部隊西下支援,並專門安排部隊戍守平州海岸以防宋朝水師登陸,至三月末四月初,各方面的援軍配備到位,開始投入到與宋軍的交戰中。
此時在琢州東北方向體整的遼方援軍在蕭太后和遼聖宗的親自率領下已經到來。曹彬所部士卒乏困,糧草殆盡,慌亂之中再次棄城南撤,至岐溝關被耶律體哥追上併發生激烈戰鬥,宋軍大敗,被逐至拒馬河邊再次受到遼軍衝擊,亂軍之中人畜自相踐踏,溺斃甚眾。
主帥曹彬見大勢已去,與副帥米信拋下大軍率親兵夜渡拒馬河,駐紮於易水南岸。另一部分敗兵奔高陽關,為遼軍追擊,“死者數萬,棄戈甲若丘陵”。
六天之後,宋太宗獲悉兵敗,下令召回曹彬、米信,並下令潘美與田重進退兵還守代州與定州。至此遼方完全解除了宋方的軍事威脅,宋太宗籌謀許久的雍熙北伐至此以失敗告終。
(二)由主動進攻轉向積極防禦再到消極防禦
在雍熙北伐失敗之後,宋遼軍事角色隨之倒置,遼方轉入進攻並就此掌握了戰爭主動權。宋方轉入防守態勢的初期尚表現的較為主動,但在君子館戰役失敗之後,就放棄了積極防禦策略轉而以消極防禦策略應對遼方攻擊。
前文已經講到,在雍熙北伐失敗之後,宋遼邊境東部戰線上,宋軍大量集結,陳家谷之戰後,西部戰線受到了一定損失,“西空東重”的態勢更加明顯,同時宋軍也表現出了更多的進攻意圖。其中最為明顯的就是知雄州賀令圖意圖招降遼南京留守耶律體哥,以及“時宋將劉廷讓以數萬騎並海而出,約與李敬源合兵,聲言取燕”。的記載。
在君子館之戰前,宋太宗很可能並未意識到遼軍是大舉進攻,只以為是小規模的襲擾作戰,所以既沒有進行兵力集結,也沒有調動更多的後備部隊向前線支援,只是命令定州都部署田重進率兵進入遼境進行牽制。
當決戰於君子館爆發時,宋軍不僅數量處於下風,惡劣的天氣也造成了直接影響,由於在嚴寒之中無法拉開弓弩,無法形成對遼軍騎兵的有效殺傷,事先與劉廷讓“約為後部”的李繼隆在戰鬥開始階段便已經率部退往樂壽,種種因素導致這場戰鬥一開始宋軍便處於絕對劣勢。
加上先鋒將賀令圖已經被耶律體哥誘擒,更是對宋軍士氣造成了打擊。劉廷讓的部下、御前忠佐神勇指揮使桑贊苦戰不支,首先潰敗,戰局隨之表現出一邊倒的態勢,武州團練使、高陽關部署楊重進戰殘,劉廷讓“三易馬而免”,最終隻身突圍。
田重進在攻入遼境之後及時回撤,避開了遼軍的搜尋部隊,安然退回定州,總算是為中線邊防儲存下了較為完整的實力。
宋軍此戰損失之大,約與岐溝關之敗相當,而且此戰敗後,河北邊防大開,遼軍先後攻掠邢州、深州、祁州,甚至還超出河北路範圍攻破了京東東路境內的德州。
筆者認為:連續的戰爭失利勢必對宋太宗個人自信造成打擊,這從他自此再未做出過主動出擊的軍事決策可見一斑,作為專制體制的決策者,宋太宗的消極情緒表現到軍事策略上來,就只能表現為消極防禦,處處被動挨打。
可以說,君子館之役的結果直接推動了北宋對遼的軍事策略在此後不長的一段時間內由積極防禦轉向了消極防禦。
結論
宋太宗在即位之初,尚能保持對遼的和平態勢。但是隨著他個人想要建功立業的慾望越來越強,再加上他性格中的衝動和不理智成分,導致了北宋與遼兵禍連線,生靈催難。
但我們應當認識到,宋太宗時期在對遼軍事策略方面“積極進攻一積極防禦一消極防禦”的轉變,是基於多方面因素的綜合結果。在這一點上,宋太宗仍然不失為一位合格的、成熟的政治家。
宋初,尤其是太宗朝與遼基於“領土糾紛”導致的軍事衝突對東北亞地區的政治格局重塑有著重要意義,並且對中國十世紀以後的歷史產生了深刻影響;就此看來,研究宋遼戰爭的發展過程、戰役戰術、相關影響等內容,有著比較積極的現實意義。
能夠為解決當今領土糾紛過程中的軍事謀劃提供一定的參考價值;同時也能夠起到“以史為鑑”的反思性作用,為如何在解決領土爭端中避免軍事災難的形成,提供新的角度和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