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有一個仟樹

    首先,這是快速的資訊時代。

    有科學研究表示,人們每天可接觸到的資訊至少有5000條。閱讀,也算其中一個。如果把時代換回從前,在那個車馬郵件都很慢的年代裡,沒有手機沒有電腦沒有過多的娛樂生活,人們應該還是會比較喜歡閱讀的。

    就拿我中學的讀書時代來說,高中封閉式的管理,你不能帶任何電子通訊裝置進校,切斷了你與外界的快捷聯絡。你每天只能上課,吃飯,刷題,上廁所……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如果這個時候如果給你一本課外書,你會如視珍寶。

    就像我高中當年,只有一本雜誌《讀x》、《格x》、《青年x摘》陪我度過那些悶悶時光。再長的小說,我都會覺得這是我的寶藏故事,堅持把它全部讀完。

    所以,讀小說只讀前面的一半,是小說沒意思,還是時代太繁忙?

  • 2 # 嗜幻ZD

    這是因為耐性的緣故,同時也是心理,主要是半途而廢的心裡所導致。

    具體可以看這個紫格尼克效應

    不妨試一下:一筆畫個圓圈在交接處有意留出一小段空白。回頭再瞧一下這個圓吧,此刻你腦子裡必定會閃現出要填補這段空白弧形的意念。因為你總有一種出於未完成感的心態,竭力尋求終結途徑,以獲得心理上的滿足。 有一位叫布魯瑪·紫格尼克的心理學家,她給128個孩子佈置了一系列作業,她讓孩子們完成一部份作業,另一部份則令其中途停頓。一小時後測試結果。

    這是為啥嗎???▽

    110個孩子對中途停頓的作業記憶猶新。紫格尼克的結論是:人們對已完成的工作較為健忘,因為“完成欲”已經得到滿足,而對未完成的工作則在腦海裡縈繞不已。

    現代社會心理學之父的德國心理學家勒溫認為,人類有一種自然傾向去完成一個行為單位,如去解答一個謎語,學習一本書等,這就叫“心理張力”。研究還指出,任何人都企圖在勒溫看來,個人能動性的源泉是多元的,形形色色的。被喚起但未得到滿足的心理需要產生一個張力系統,決定著個人行為的傾向、心理的基調和特點。如果中斷了滿足需要的過程或解決某項任務的程序而產生了張力系統,就可以使一個人採取達到目標的行動。勒溫認為,沒有完成的任務使得沒有解決的張力系統永遠存在,當任務完成之後,與之並存的張力系統也將隨之消失。

    我認為這可能是人體對保持自身技能的負反饋機制

    負反饋調節:使生態系統達到或保持平衡或穩態,結果是抑制和減弱最初發生變化的那種成分的變化。

    就像在高中時學到這個。

    而且與激素的水平也有關係。

    激素,希臘文原意為“奮起活動”,它對機體的代謝、生長、發育、繁殖、性別、性慾和性活動等起重要的調節作用。

    心煩是梅拉多寧過多美國心理學家基·摩利博士指出:

    人們心情煩躁是由人體內一種稱為“梅拉多寧”的激素積累過多的結果。研究發現,在每個人的體內都積聚有不同數量的“梅拉多寧”激素,如果它在人體內積聚過多時,就會導致人的情緒發生變化。如煩躁、沮喪等。

    甚至精神憂鬱,亂髮脾氣。研究人員告誡人們,如果情緒不好,最好清晨早一點起床,可使不良情緒逐漸消失。因為“梅拉多寧”激素在夜間產生較多,而清晨時則會減少,因為晨光有助消除“梅拉多寧”物質,使人變得輕鬆、愉快。

    衝動是五羥色胺缺乏,反過來不衝動,就是說不缺,甚至可能是過度。

    單一氧化酶較多,人類在生理上有尋求刺激的傾向,喜歡探險,尋求非凡經歷,表現為縱慾主義和標新立異。

    那麼就是說沒有衝動讀完此書。

    那麼從單一的文化領域講一下子。

    你沒有特別喜歡看的,如果是尤里西斯,芬尼根守靈夜。《戰爭與和平》,而你認為沒有符合你的價值觀的

    名著的話,那也會很厚,很難讀。嗯,尤其是不太有名,起碼在你的領域之內。

    半途而廢,也與當今現代人的時間有關,如果沒有一口氣讀完,會感覺很沒意思的。影象是2012到2018年實體書規模變化趨勢。

    第十六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16日在京釋出調查結果。資料顯示,2018年中國成年人人均紙質圖書閱讀量為4.67本,成年人人均電子書閱讀量為3.32本。

    2018年0—8週歲兒童圖書閱讀率為68.0%,低於2017年的75.8%;9—13週歲少年兒童圖書閱讀率為96.3%,較2017年的93.2%提高了3.1個百分點;14—17週歲青少年圖書閱讀率為86.4%,低於2017年的90.4%。2018年中國0—17週歲未成年人圖書閱讀率為80.4%,低於2017年的84.8%。

    要重現碎片化閱讀的趨勢。

    手機和網際網路成為中國成年人每天接觸媒介的主體,

    紙質書報刊的閱讀時長均有所減少。

    從人們對不同媒介接觸時長來看,成年人人均每天手機接觸時間最長。中國成年人人均每天手機接觸時長為84.87分鐘,比2017年增加了4.44分鐘;人均每天網際網路接觸時長為65.12分鐘,比2017年增加了4.42分鐘;人均每天電子閱讀器閱讀時長為10.70分鐘,比2017年增加了2.58分鐘;2018年人均每天接觸平板電腦的時長為11.10分鐘,較2017年減少了1.51分鐘。

    在傳統紙質媒介中,中國成年人人均每天讀書時間最長,為19.81分鐘,比2017年的20.38分鐘減少了0.57分鐘,12.3%的人平均每天閱讀1小時以上圖書,比2017年略有增加;人均每天讀報時長為9.58分鐘,人均每天閱讀期刊時長為5.56分鐘。

    書成為讀者新寵,成為閱讀新的增長點。

    移動有聲APP平臺已經成為聽書的主流選擇。2018年,中國有近三成的人有聽書習慣。對中國成年人聽書介質的考察發現,

    選擇“移動有聲APP平臺”聽書的人比例較高,為11.7%;

    有6.4%的人選擇透過“廣播”聽書。

    國際閱讀率比較研究顯示,當下南韓國民人均閱讀量約為每年11本,法國約為8.4本,日本在8.4-8.5本之間。最後其實是每個人因人而異。

    相對而已。根據霍金的《時間簡史》。我們知道

    相對於另一個觀察者,也就是說觀察,空間是不絕對

    。愛因斯坦16歲時就想到了這個問題:如果我以光速去追光,那麼我會看到什麼?按照牛頓經典力學,我們會看到一個禁止不前的電磁場(光是電磁波嘛),而這是麥克斯韋理論不允許的。愛因斯坦一直被這個問題所困惑,十年後他找到了答案:時間是相對的。

    根據斯蒂芬·威廉·霍金(Stephen William Hawking)所解出廣義相對論中的愛因斯坦方程式,顯示宇宙的時間是有一個起始點,由大爆炸開始的,奇點沒有“之前”一說,討論在此之前的時間是毫無意義的。而物質與時空並存,只要物質存在,時間便有意義。

    時間表達物體的生滅排列。“時間”簡稱“時”。 時間就是物質的運動和能量的傳遞。

    而且有很多人問諾貝爾獎獲得者時間是什麼,他們都回答不上。

    這大概就是半途而廢,而且你讀完的原因,因為每個人因人而異。

    天生和外界環境。

    遺傳和變異,外部的環境,共同構造的生物

    具有多樣性。

    也許生命正因你而精彩。

    所以暫且不要只想讀書只讀一半這件事本身。這有可能是多種原因構成的。

  • 3 # 純鈞LHGR

    前幾天,提到古龍先生創作《天涯·明月·刀》的故事。

    古龍曾引福樓拜之語,十九世紀以後就沒有小說了,因為十九世紀出了太多偉大的作家,寫盡了悲歡離合的七情六慾。

    雖然古龍又說,福樓拜忽略了人的感情是會變的,人類的感情是寫不盡的題材。但是也得承認,這世上沒那麼多高杆的作家。

    忘了是誰說的,網路時代最不值錢的,就是所謂的好創意。這世上每一秒鐘,都會有成千上萬個好主意被聰明的頭腦想出來。

    但是,一個受自己文字拘束的作家的腦子,怎麼也比不了讀了諸多作品的讀者的腦子。以套路取勝,玩情節,不客氣地說,就連推理小說都不太玩得下去了,因此普通作家能拿得出來的作品,其情節套路的新鮮度多半好不到哪去。

    這就是很多作家很多作品面臨的問題,他們只會玩套路玩情節,而不懂怎樣描述感情。甚至,你讓他用文字形容一下某道佳餚如何美味,都能看出他的形容詞到底有多匱乏。

    就是這樣。很多小說不懂怎麼去寫人的感情,無法用文字來帶動讀者的喜怒憂思悲恐驚,讀者在感情上覺得枯澀乏味,又對套路有所預料,於是這小說就漸漸讀不下去了。

    換句話說,純粹是作者的文筆問題。

    就像……再好的劇本,遇到稀爛的演員,什麼服裝道具也都不搭調,好劇也會變成爛片,觀眾也會看不下去的。

    比如老版《亮劍》與新版《亮劍》。

    順便,鄙人不善於奔跑,也不善於觀看《新亮劍》。

  • 4 # 清涼一夏155283792

    小說看前半部分就擱置,這種情況常發生。從我作為一位讀者的角度出發看,有這樣幾種情況:一、小說太經典,本人欣賞水平達不到;二、小說內容,千遍一律,比如都市劇,白富美喜歡窮的冷冷的酷酷的帥哥,歷經各種虐找到真愛或高大帥富喜歡灰姑娘,捨命的追,灰姑娘還愛理不理的清高。有一本這種小說,看看還好,再看類似這樣小說,出現審美疲勞。書也就放下了。三、現在讀者的耐心巳經很低,當讀者在看到好書時,這本書如果以電視或電影的方式出現,我想很多讀者會丟下書,去看電視或電腦來滿足自己更好的感觀享受。當然,如果書是真的好,我會一口氣看完,精疲力盡,捨身忘我,誇張了。食若甘飴還是實情。

  • 5 # 草軒客

    我這人沒那麼聰明,判斷不到後邊發生的事情,所以一旦看一本書就會看完的!

    其實閱讀一部小說的閱讀體驗是很好的,小說會給讀者呈現一個完整的世界,讀者可以隨著主人公去體驗他們的人生!

  • 6 # 季末推書

    為什麼很多小說前半部分很精彩,後面卻越看越沒意思呢?

    按我個人淺顯的理解,最主要的原因是前期作者一般是有存稿的,這些內容都是精修過的,在存稿存的差不多的時候才釋出作品。

    後面小說達到網站要求,簽約上架銷售後,作者依靠釋出大量存稿贏得開門紅,之後每天都要保持一定的更新量,雖有故事框架在心,但才思難免會有枯竭的時候,疲於更新的時候,更新的原因就只是為了更新,內容質量自然相比前期差了很多,同時為了多賺點錢,一場打鬥正常幾章寫完的,非得寫個幾十章。

    記得2010年以前,一般小說封頂最多就是寫個兩三百萬字就完結了,但你再看看現在,500~1000萬字的小說已經不少,不排除少量是經典小說,比如凡人修仙傳、遮天等等,但大多數上了五百萬字的小說都很水,水分多了,內容同質化又嚴重,自然覺得沒意思了……

    個人淺顯回答,如有不當之處,還請見諒。

  • 7 # 鄭光赫

    這種情況並不少見:有不少小說,開始看的興致勃勃,然後,越來越乏味,以致只能匆匆大略翻完餘下部分,或者放棄掉。拋開一部小說本身爛尾的情況不說,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幾點。

    從小說本身來說:

    一是有些小說的敘述模式的單一,注重單一理念的傳達,或者說是固化。這包括:視角、語言、觀點及分析方法等一層不變,很容易讓我們產生審美疲勞,甚至生厭。比較突出的如:改革開放前我們的大部分文學作品,由於圖解政治、政策的模式佔據主導(或唯一),不允許其他表現方式的存在,從敘述語言到細節營構都被嚴格限制,造成文字表達的極度單調,令人無法卒讀。反之,比如說,意識流小說普遍難讀,但福克納的《喧譁與騷動》由於敘述視角、敘述語言的多次變化,至少在我看來就是意識流小說中最好讀的;

    二是正好相反,敘述方式的有意陌生化,對傳統文學的情節、人物、主題的消解,或多重、開放式的理念表達,開始讀,或讓人新奇,但後來經常因不知所云而讀不下去。主要包括,國外的現代派、後現代派的意識流、法國新小說、荒誕派,國內的先鋒派等,經常將文體實驗走到極致,搞得像迷宮一樣,常常會造成我們另一種疲勞。

    從我們受眾來說:

    一是對生活及藝術的理解不同。小說後半部分的走向,超出或有悖於一些人對生活和文學藝術的理解,造成不願或不能接受小說的走向,就不想讀下去了。比方,一部小說中的閃光人物突然被寫死了,或者一個罪大惡極的人物,未受到懲罰,反而步步登天,等等。

    二是有些小說的理念越走越遠離我們的接受程度。比如,有些國外的小說,從新奇入手,很是吸引我們,但它慢慢的走向了神秘(如神學、玄學等),或者,其越來越展開、深入傳達的三觀讓我們無法接受等等。

    當然,還有一類小說,我們開始很難讀下去,但越讀越有意思,反正,讀文學作品的情況,是不一而足的。

  • 8 # 在下千城

    我讀很多小說的時候,都有過你這種感覺。前半部分覺得很有意思,很有代入感。

    但越往後讀越感覺,沒有什麼吸引力,讀不下去。其實歸根到底,有2個原因。

    01這本書,就是虎頭蛇尾型的因為書也是人寫的,作者本身的精力就有一定的限制。剛寫的時候,他可能投入了很大的精力,足夠充沛去支撐整個故事。所以,在前半部分,他能夠做好地把控和計劃。但是在後半部分候,很難免地就會倉促收尾,或者構思尚不完善,或者前半部分留下的包袱、口子,都沒有封好。

    造成很多人物的結局,到最後也沒寫清楚。這是一個很正常的現象。你寫,你也這樣。

    02作為讀者,我們自己也有虎頭蛇尾的時候我們也是人,讀書又這麼消耗精力和腦細胞。讀前半部分的時候,我們興高采烈、興致盎然。但做什麼事情,越往後做,都會越來越難,你很難堅持下去。

    讀一本書也是一樣的,如果這本書不是那種超經典書籍的話,你往後讀的過程中,也會覺得很吃力,或者自己覺得很累,很不舒服,沒有興趣往下讀,這是很正常的現象。

    03那,我們應該如何去讀書呢?我反問一個問題“難道對於一本書,如果後面沒意思,你就不讀了嗎?”。建議,該讀的部分還是要讀的,但是不要一字一句地去讀了,而是要有針對性的、帶著目的去讀。

    學會一些高效讀書方法,對於小說,我推薦的是“閒讀法”。因為,一本小說前半部分基本都是在“鋪墊情節、設定包袱”,後面的時候,才會揭開謎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兒童何時配戴助聽器進行語訓較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