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既有溫酒丶
-
2 # 陝安漢大同鎮陳長東
以前過春節習俗,敬灶王爺,大年三十,家家貼對聯,掛紅燈,放鞭炮接神,全家歡聯一堂,同飲新年酒,共賀新春樂!下午拜先祖,放鞭炮給祖先送錢送亮。大大小小,老老少少,高高興興,三十夜千家萬戶都一樣,燈以通明,打麻將打撲克,小孩子玩燈籠,放各種彩花炮,彩光四射,上年紀的人,整夜不入眠,喝酒吃煙,相互陪著聊天……總而言之沉浸在無比幸福歡樂之中。到零點時,整個鄉村的空中成了一片五彩花的世界,隆隆炮聲震天響,一直到天亮,大小人穿著新衣裳。表示新年新氣象,一年好兆頭,家家吃餃子,表示一年圓滿美好。大人給小孩壓歲錢,長不年年有餘。緊接提禮包晚輩給長輩拜年,一直延長到正月十五,走親拜友,熱火朝天,家家桌上菜罷滿,好灑個個喝的紅光滿面!五千年,春節習俗熱鬧致極,互敬互愛,依依不捨!
-
3 # 華姐wy
因為改革開放以後,很多東北人都背井離鄉去外地安家落戶,多數年輕人都去北上廣深工作,即便大學畢業幾乎都去其他城市,很少在家鄉工作,所以很多人已經忘記了東北過年的習俗了。
兒時的記憶,過年之前要置辦年貨,添置新衣服,還有掃塵,民諺說: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年三十晚上吃年夜飯,餃子,貼對聯,放鞭炮煙花,凍鴨梨等等。
我過年之前必須回家打掃衛生。特別是到了臘月二十三這一整天家裡就是大掃除,從裡到外的洗洗涮涮,收拾完後用乾淨亮堂來迎接新的一年,寓意是驅除病疫,祈求新年安康,也有除塵(陳)布新的意思。
-
4 # 壹庸方室
過年的風俗,也是隨地方的不同而不同,一起來看看我們大西北人過年都有哪些風俗習慣吧!
1.祭灶神:快要過年了,灶神也是辛苦一年了,為了開年一切順利,我們要祭灶神。
2.大掃除:除舊迎新,圖個好兆頭。把家裡東西都擦洗一遍。
3.拜大年:正月初一,晚輩要大清早起床給長輩拜大年,長輩也會給晚輩發點紅包,都是希望新年新氣象。
4.出大行:初一早上,所有人,畜生都要被趕到一個地方,燒香,點蠟,磕頭,放炮。
5.敬大神:我們那地方每個村落都有自己敬奉的神仙,我們在大年初一都要去敬奉,圖個好兆頭。
6.奉祖先:都會把祖先請到家裡來,祭上各種祭品,有的地方是一天,有的地方是三天,然後就磕頭燒紙打發了。
7.唱秧歌:一般情況,我們都會扭秧歌,一般都是半個月左右,各個村落都要去唱,這也是一道不錯的風景。
-
5 # 瑜曉六
過年,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比較重要的節日,某種意義上,講屬於傳統,文化之一。
第一,大年三十貼春聯,至少我們這邊是這樣。春聯有手寫的,也有買的,現在為了省事,買的居多 。
第二,過年孩子們多會,回到家中團圓,這是多年的風俗習慣,早已深入人心,孩子們無論多忙,過年總會回來,一家人圍在一起,聊聊天,談談心,基本上一年也就這麼一次機會。
第三,過年放鞭炮這也是一種習俗,每到那時,鞭炮聲,總是不斷,一般即將開飯時,鞭炮會響起,這也意味者,一桌的美味佳餚,可以開吃了,因此孩子特別喜歡過年,尤其農村的孩子,農村條件,不是很好,只有過年才有,好的吃,當然現在不一樣了。
第四,年前一般多數家庭,會祭祖,緬懷先人,會買炮,紙錢, 元寶等,燒給已逝長輩,墳前磕頭等…
第五,走親訪友,都會買些東西,也會給孩子壓歲錢,一般孩子,會給長輩磕頭,表示拜年,有的地方流行,初一扁,初二圓,初三初四送了年這一說法,總之各地,各有特色。
-
6 # 冷極冬日飛雪
年俗老一輩講究這些,現在的年青人都不記得了,像我這年紀的還有些印像,估計在過幾十年恐怕要失傳了。
我記得過年的習俗主要有:
1,小年臘月23祭灶神。供奉糖果等。
2,臘月24掃塵。意思是把晦氣掃地出門。
3,臘月25做豆腐。記得以前一到臘月25我奶奶就自己做點豆腐,剩下的豆腐渣給我們炒了吃,挺好吃。
4,臘月26割年肉。那時侯家家都養豬,臘月26請人殺豬,灌血腸。吃飯時小孩不能上桌。
5,臘月27洗浴。27--28這2天洗澡,洗衣等,去一年的晦氣。
6,臘月28把面發。這天發好面該蒸饅頭,花捲,豆包了。
7,臘月29祭祖上供。
8,臘月30除夕守歲,包餃子吃年夜飯,貼春聯,貼門神。
9,正月初一拜年,給壓歲錢。記得小時侯就盼初一拜年,可以得點壓歲錢,壓歲錢也沒有太多的,有5毛,有1元,2元的,給5元的都少,那時候大人的工資也就一個月不到20元。拜年也不容易,得給所有的長輩磕頭。
10,初二祭財神。回孃家。
11,初五也叫破五。放爆竹,吃水餃,迎財神,商店,市場開始營業。
12,初七人日子吃春餅。老人說的人日子,到現在我也沒懂是啥意思。
13,初九天日。傳說是玉皇大帝生日。
14,初十石頭生日。在我老家農村石制的工具不能動。也就是不能動磨盤,碾子。
15,正月十五元宵節。吃元宵,逛燈,猜燈謎。
也就這些吧,其它的也沒記住。
-
7 # 樂天隨緣6919
司命主,祈求上天言好事,下到凡間降吉祥。然後家庭大掃除,裡外上下打掃清,趕在臘月好天氣,折洗縫被格外忙,制新衣來買新帽,鞭炮對聯請六神,香蠟紙表齊予備,還到祖墳去祭祀。家家戶戶貼窗花,年貨年畫樣樣備,每到臘月二十過,各村鑼鼓齊喧天,擁軍秧歌拜年到,小孩歡呼又雀躍,老漢翹著鬍子笑,鞦韆栽的丈多高,上下人都笑開顏,歡天喜地過大年,兒時回憶說不完,講的太多怕友煩,到此停筆不再談,願友快樂每一年!
-
8 # 池中游
談論過年,風俗各異。團聚歡盛,祭祖歸鄉。年年過年年年愁,今年該輪哪家愁。年年相聚年年憂 ,家人團圓傷缺位。
南北方過年都有所差異,我是南方人,我們南方講究的是過年了,親屬一家相聚一堂,每家商量做年夜飯,今輪你,明輪他,依次不同一天吃,但家家都要開一頓年飯圖個開心熱鬧。
當我們在做年夜飯時先將煮熟食用盆將雞、豬頭、尾與香腸盛著端向四處,燒香、蠟、紙錢、酒撒來祭祀預祝一年更比一年好,年夜飯過後,為逝者上墳。正月初一,有所不同,有小孩的話,就讓大人早上不許打或弄的小孩哭,話不多說悄悄地把湯圓煮熟食後,各自想去哪兒耍各自玩去,湯圓預示團團圓圓和和美美。初二吃麵條,預示著全家一家順順利利無災無痛。初三隨便吃啥均可。
-
9 # 賞雪品梅
出新。
這個習俗在我們農村老家依然存在。明年大年初一早,根據所選的吉時和吉地(就是東西南北方位,每年不同),整個村子男女老少穿上新衣裳,拿上紙張香蠟等祭品,聚在一起,圍個大火堆,村子裡有威望的長者代表大家叩拜,嘴裡唸唸有詞,大意就是祈禱上蒼保佑大家平安健康,五穀豐登等。祭拜之後繞火堆三圈後返回。過去家裡牛羊也要趕到場子上的,現在牛羊不帶了。
-
10 # 正午時光31
感謝邀請。70後的小夥伴們是最憧憬過年的,因為過年才可以穿新衣服、有壓歲錢、吃好面饅頭,還能點炮仗,走親戚。每年天寒地凍時候一進入臘月,生產隊長便打鈴召集社員分麥子準備過年。一聽到沉寂了半個冷天的鈴聲,我激靈一下子,這次的鈴聲聽起來親切悅耳,比農忙時節急促的鈴聲好聽了許多,“當——當——當——”。吃完早飯,我趕緊跟著娘拿著棉布袋子去生產隊的倉庫領小麥。隊長三麻子掌稱,三麻子一臉的大麻子,鼻子眼兒細得象麥秸稈兒。俺大大是會計,念各家小夥伴們大大的名字,大大濃眉大眼國字臉,不喜辯駁,愛憨厚的一笑。記工分的李廣為報斤數,李廣為戴玻璃杯一樣的眼鏡,黑白的八字須,寫一手極秀氣的小楷。三麻子對誰家好稱杆子能撅上天,對誰家不好稱杆子耷拉著稱錘能掉地下,社員們看在眼裡憋在心裡,不敢說。我家分了半袋子的小麥,我蹦著跳著跟著娘回家,這是大大和娘在生產隊辛苦了一年的口糧。小夥伴們也都高高興興的跟在他們的大大身後各自回家了。分了麥子心裡有譜了,各家都張羅過年的事兒。瞅一個晴天的日子,娘把大鍋揭下來,把和麵的斗升盆搬出來,借來扁擔,大木桶,然後去村中央的水井打水,挑了兩趟水,開始淘麥子。麥子先倒進大鍋裡,用瓢加水,雙手攪動,麥餘的麥糠都漂一層,用兆濾撇出來。兆濾是大大夏天捋柳條編的,白白的又幹淨又輕巧,親戚鄰居都送給他們。再把麥子舀到大盆裡淘二遍。然後娘在院子的南邊掃出一塊淨地來,鋪上高梁杆織的簸,再抻上乾淨的棉布單子,把淘掉土氣的麥子攤開曬太陽。我負責攆雞攆麻雀兒,麥子曬到不粘手的時候,用手翻一翻,我夠不著中間,就翹起來腳跪上面伸出手去。兩三天才能曬乾,之後去村東大院子裡生產隊的打面機房打面。白白的濃郁麥香的好面盛滿了一面甕子,看著我心裡湧起陣陣的喜悅。然後大大劈柴火,拾來的大樹枝的用二鋸拉斷,挖來的樹疙瘩用錛斧劈開,我知道這是過年的節奏,用來蒸饃煮肉炸丸子的,幫忙往灶火裡拿。然後大大與二叔擱夥擀炮仗,裡面裝黃色的炸藥,一點響震耳欲聾,大快人心的。娘在地窖裡挖出大白菜,白蘿蔔紅蘿蔔,紅薯,洗乾淨,可以蒸菜饅頭炸丸子。這時候我就圍著娘問過年下還有幾天,然後與小夥伴們分享過年的天數。年味越來越濃了。
臘月二十三祭灶,娘在老灶爺的擱板上供上祭灶糖,點上紅蠟燭,燒香,在地上燒元寶,跪下磕頭,囗中唸唸有詞“求您老人家上天言好事,保佑一家平安”。然後將紙質的老灶爺請下牆來燒掉送上天了。二十四日生產隊殺豬分肉。鈴聲一響,我飛跑著去村東大院子,那裡面是豬圈,馬牛驢騾子的棚,生產工具的庫房。我們家分到了一塊肋條兒,我興沖沖地回家。那時候人們都喜歡要肥肉,不喜歡瘦肉,更不喜歡豬頭下貨豬腳。肥肉可以煮肉檔子紅燒擺供,瘦一點的花肉做酥肉。一回家大大就往大盆裡舀清水泡起來。二十五日娘準備著兜酵子,開始挨家挨戶給嬸嬸家幫忙蒸饃。大大在家剝蔥薑蒜垛餃子餡兒,五花肉切小塊兒,然後一刀一刀地在案板上垛成肉泥,再和白菜葉垛進去。那幾天裡,家家都在垛肉餡兒,刀落案板的當當聲遠近相聞,聽起來親切誘人。二十七日我們家蒸饃,只能蒸一鍋又白又大的好面饅頭,兩個花糕,幾個棗花子,幾個糖角兒,剩下的菜糰子豆餡饃都是紅薯乾粉打的雜麵饃。二十八日煮肉,炸丸子,酥肉,殺了一隻雞,去供銷社要了一條魚。那一天我眼巴眼望地等著啃骨頭。二十九日大掃除,廚房堂屋院子的旮旯都清掃一遍,就連土牆根兒也一葉不留。三十日除夕,一大早兒俺莊西頭的人都湧到龐老師家去寫對聯,我拿著大大折裁齊整的紅紙去排隊。龐老師是我們大隊文化最高的語文老師,知青下鄉那會兒倒插門兒留在了俺們莊,他的毛筆字有款有形,清新秀麗,楷書、隸書、草書、行書、篆書,信手拈來一揮而就。他們家輩分高,莊上的人極敬重他。寫好的對聯墨跡未乾,我飛跑的拎著送回家,娘早已經打好了漿子。大大個子高,一抬手就貼上了門楣,院子裡的榆樹上貼福,大門的土牆垛子也有一幅,沒有橫批。下午,娘包餃子。除夕夜,娘在大門口擋一根風水棍子,又在院子裡撒滿芝麻桿,防姜子牙造訪。堂屋當門八仙桌上擺供品,正面牆上貼新的老天爺,書對聯一年豐衣足食四季五穀豐登,風調雨順。左邊擺一個花糕,前排擺五碗紅肉,香菜蓋頂,中間擺一隻燒雞,一隻炸魚,後排擺五碗酥肉,菠菜搭頂,再後邊擺香爐香燭。廚房灶臺擱板上擺供品,花糕一個,一碗紅一碗酥,點香爐香燭,牆面貼新的老灶爺,書對聯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一家之主。做好這些娘便拾掇年夜飯,我們窮家富院沒有好飯菜,娘做的涼拌白菜旁兒記憶猶新。睡覺的時候,娘給我們兄弟姐妹四人每個人一元壓歲錢,叮囑壓在枕頭下面。新衣服搭在棉被上明天再穿,新襪子掖在被窩裡暖著,新鞋齊整地擺放在床下邊。
大年初一天黑黑的娘就起床燒香下餃子了,外面爆豆般的炮仗聲早已把我驚醒了,一陣緊似一陣,霹靂啪啦不絕於耳,狗叫雞鳴偶聽其音。我激動萬分,忍著寒冷打著哆嗦穿上新衣服,把壓歲錢揣起來。娘在給老天爺老灶爺燃燭焚香燒元寶,大門口也燒香,叩頭畢,燒開鍋下上了餃子,命令我去點炮。娘先盛兩碗餃子分別敬老天爺老灶爺,然後家裡人才能吃。吃白餃子,娘去爺爺奶奶長輩們那裡磕頭,然後與嬸子們一起去莊東頭廟上燒香。我跟著大大上六爺家給家譜上香燒元寶,然後給爺爺奶奶磕頭,再然後一個家族的男丁聚齊走村挨著有家譜的家去磕頭。圍著莊子轉一圈子天也明瞭,身上都跑得熱乎乎的。大人們打麻將去了,賭一把。小孩子們自由自在地點炮仗,炮仗的聲音一直爆響到午後,才慢慢地消停。只有點炮仗才有年的味道,點炮仗是對去年辛勤勞動的肯定,是對今年豐收在望的盼想,是農民靈魂深處對幸福嚮往的共鳴。我家南邊的大土路上集滿了紅男綠女,有向西去公社集溜達溜達,有向東奔城市裡逛街。
中午十二點的時候都陸續散夥回家吃年飯了。先是燒一通香火,然後可以撤供品做飯了。這是一年最大快朵頤的時候,吃雞、魚、肉,花糕,好面饅頭。
大年初二走親戚。吃過早飯,穿戴整齊,娘把地排車打掃乾淨,擱前頭一個大竹籃子,裡面有十幾個大白饅頭,兩檔紅燒肉,兩封點心,上面蓋一個嶄新的毛巾。我們四個坐滿了車子,娘拉著我們去姥姥家,大大走著去。
老爺老孃,舅舅妗子非常熱情地款待我們,滿滿一桌子我沒有吃過的新鮮菜。舅舅是軍功轉業,公社磚瓦廠領導骨幹,思想先進談吐不凡。每次席間聽舅舅說話,都有勝讀十年書的感覺。舅舅反對磕頭,所以老爺老孃沒有請過我們的頭。酒足飯飽之後,該回家了,妗子給我們回禮,大竹籃兒裡回去四個饅頭,兩個肉夾饃,一封點心,一檔紅燒肉。兩個肉夾饃是孝敬我奶奶的。
正月初三到初七每天都包餃子,稱為捏住老鼠的嘴,不讓它偷吃糧食。一直到正月十五都沉浸在年的氛圍裡,享受品味著年的味道。正月十五早晨要吃素餡的韭菜雞蛋水餃,晚上點菸花,觀花燈。在村東大院子裡搭建一個高大的鞦韆,村裡人聚在一起湊熱鬧,盪鞦韆。正月十六早晨太陽出來之前,收起大門口擋風水的木棍子,出門去地裡面踩麥根兒,稱之為揉冰冰,意為甩去病痛迎來一個健康的開端。回來集結在村頭巷尾,點起火堆,圍成一圈兒烤火,有花柴,玉米秸稈,麥秸,麻秸稈的。意為紅紅火火又一年。到此算是年過完了。
回覆列表
我是北方人,過年的習俗
1.包餃子,餃子裡放硬幣,吃到代表好運,很久以前就不知道放什麼了
2.放鞭炮,煙花,喜慶,好看,傳說以前是用爆竹去嚇跑年獸
3.守夜,不睡覺,而且每個屋子都要點燈
4.要貼對聯
5.給親戚拜年,要給小孩壓歲錢
6.一般會在灶臺上,水缸裡等地方放硬幣
7.吃年夜飯,大團圓,然後會打撲克打麻將等
8.看春晚,不過近些年沒怎麼仔細看了,但是都開著電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