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漢史趣聞
-
2 # 文史頻道
筆者認為,是四渡赤水和抗美援朝。
四渡赤水1934年冬天,紅軍從江西瑞金出發後,在經過湘西戰役後,損失非常嚴重,由出發時的8萬多人銳減到了3萬餘人,軍隊補給短缺,士兵疲憊不堪。
在生死存亡的時刻,當時的黨中央決定採取毛主席的戰略思想,四渡赤水戰役正式拉開了帷幕。
1935年1月28日,四川軍閥劉湘部參與“圍剿”作戰,紅軍壓力倍增,面對這個局勢毛主席建議攻打貴州的遵義,殺一個回馬槍,打亂蔣介石的軍事部署計劃。
1935年3月16日,毛主席命令紅軍三渡赤水,又一次進入四川南部地區,國民黨軍隊果然聞訊而來,想要在四川南部和紅軍決戰,於此同時,毛主席卻帶領紅軍往東行軍,讓對方再次撲了空。
1935年3月21日,毛主席命令紅軍四渡赤水,南下進攻烏江,目標直指蔣介石的指揮部貴陽市。
這個時候的國民黨主力部隊,還在遙遠的烏江北岸部署包圍計劃,蔣介石知道紅軍朝他而來非常吃驚,緊急下令雲南和貴州所有部隊支援貴陽,蔣介石想用自己為誘餌,吸引紅軍上鉤,上演一出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計謀。
可這一切都在毛主席的掌握之中,雲南地區部隊傾巢而出,那麼原本防守嚴密的金沙江就成了真空地區,想要北上已經沒有了任何的阻攔。
抗美援朝1950年10月1日,遠在西北的彭德懷,出席了當地舉行的國慶節活動,他可能沒有想到,遠在萬里之外的北韓半島局勢,會因為他的到來而發生扭轉。
這個時候的彭德懷,正在西北領導剿匪工作,他雖然不在北京,卻也對北韓戰爭專門做過研究。
據他的警衛員楊鳳安老人回憶,彭老總聽說美軍出兵北韓後,找他要了一張北韓半島的地圖,對美軍的推進進行了持續的關注。
有一天彭德懷正在開會,北京突然派人通知彭德懷,毛主席在北京要見他。彭德懷雖然有些意外,但他還是不敢耽誤,匆匆吃了個飯,就隨接他的人趕往北京。
到了北京以後,彭德懷才知道毛主席讓他來的目的。出兵北韓最初的人選是林彪和粟裕,但是林彪身體有病,粟裕當時得了重疾,他們兩個都上不了戰場,其他將領沒有大兵團指揮的經驗,想來想去,毛主席還是覺得彭德懷最合適。
而毛主席和周恩來,朱德等人並不這麼認為,美軍出兵北韓已經威脅到新中國,他們佔領北韓的目的非常明確,為了保家衛國,毛主席決定出兵北韓。
10月23日,彭德懷帶著司機,祕書和嚮導共4個人,進入北韓境內,20萬先頭部隊緊隨其後。
為了打個出其不意,進入北韓的志願軍關掉了無線電,彭德懷一度和部隊失去聯絡,敵人離他最近的時候緊緊是隔了幾個山坡。
到了北韓半島後,彭德懷才知道局勢惡化成什麼樣子,當時的美軍已經把北韓人民軍主力分割在38線以南。
後來的戰役,打的非常地慘烈,志願軍在裝備落後的情況下,用堅強的革命意志戰勝了敵人。
四渡赤水挽救了紅軍,挽救了黨,抗美援朝以弱勝強,鞏固了新中國。
—End—
-
3 # 史學達人
可以說歷史上能夠稱得上逆天的軍事行為的有很多,至少彭德懷將軍打的百團大戰和抗美援朝戰爭,就是最為傑出的代表。
我們都知道彭德懷是十大元帥之一,他為新中國的成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同時,他也是中國人民心目中,最為偉大的民族英雄。
大家都知道,日本侵略中國的是時候。日軍在華北平原上叫囂最為瘋狂的時候,彭德懷組織了百團大戰,給予了日軍,在全面開戰以來最大的重創。
百團大戰,我軍共投入了一百零五個團的兵力。殲滅日偽軍三萬餘人。這一戰是真真正正的打出了我軍的軍威,中國的國威。
之所以說這個軍事行為是逆天的行為,是因為彭德懷是帶領著小米加步槍的軍隊,打敗了擁有飛機和大炮的日本鬼子。
在這種勢力對比十分懸殊的情況下,就可以取得勝利。這種行為當然是屬於逆天的軍事行為了。也正是因為這樣的戰役,能夠取得勝利真的是太難了,所以彭德懷將軍才能夠名留青史的。
最終中國人民經過八年的艱苦抗戰,迎來了全體中國人民抗日的勝利。
新中國成立之後,美國發動了北韓戰爭,對中國更是虎視眈眈。
毛澤東高瞻遠矚,深知脣亡齒寒的道理。他開始派中國志願軍奔赴前線,幫助北韓人民一起對抗美帝國主義。
抗美援朝的勝利,為中國迎取了一個和平的國際環境,促進了中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所以像彭德懷,這種在外國侵略者入侵的是時候,帶領人民英勇反抗的人。就是歷史上逢國家處於動盪或者危難時,力挽狂瀾的人物。
要知道彭德懷將軍帶領著中國人民志願軍,打敗的是當時最為強大的美帝國主義,能夠打敗如此強大帝國的人,他的軍事行為,以及膽識當然也是逆天的了。
當然了中國歷史上像彭德懷這樣取得戰爭勝利的人還有很多,他們都是在十分弱小的情況下,打敗了自己的對手。
也只有這種實力懸殊的戰役,在自己弱的情況下,卻打了勝仗,這種戰役才是可以稱得上逆天行為的軍事戰役。
-
4 # 不才講史
說到戰爭史上比較逆天的軍事行為,還是有很多的。可以說那些以出奇兵而制勝,打了敵人一個措手不及的行為或者戰爭,在世人的眼中都是逆天的軍事行為。
我想解放戰爭時期,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就屬於這樣一次偉大的戰役。
為什麼說這一次戰役,屬於是比較逆天的軍事行為呢?
因為大別山是在長江沿岸,當時國民黨的軍隊主要是和人民解放軍,戰鬥在黃河以北的廣大領域。
也就是說黃河以南,基本上都是國民黨的軍隊。劉伯承和鄧小平帶領的劉鄧大軍,是唯一一個進入到黃河以南的人民解放軍的隊伍。
他們之所以要孤軍深入,是要把國民黨的軍隊,吸引到黃河以南來。畢竟國民黨的大部隊都到了黃河以北,這對人民解放軍來說是不利的。
因為人民解放軍在當時主要是打運動戰,若是敵人太密集的話,不利於打運動戰。
正是在這種情況下,劉鄧大軍肩起了這一歷史重任,他們奔赴到前線,深入到國民黨密集的大別山,和他們決一死戰,想要找出一條光明大陸的。
我們都知道,這樣的戰役,也是最危險的,因為此次出征,劉鄧大軍不容許出現任何的失誤。
他們沒有任何後備軍,生死只能靠自己,不能指望任何人。
這樣的戰役,一旦打響當然是九死一生的了。在加上他們是深入到了敵人重兵把守的地帶。
所以,要想取得這樣戰爭的勝利,當然了十分的艱難的了。恐怕也只有這樣的戰役,才稱得上逆天的軍事行為吧。
不過,劉鄧大軍所有的成員,都知道此次任務的艱鉅,所以,他們每一個人都把這一次作戰當做是人生中最後的一戰了。
這一戰必定是九死一生的。
正是因為每一個人,都把生死置之度外了。所以,在狹小的路上,劉鄧大軍遇到國民黨軍隊的時候,就出現了“狹路相逢勇者勝”這一盛況。
劉鄧大軍正是靠著他們的勇氣,把敵人給嚇破了膽,然後敵人在戰無可勝的情況下,選擇落荒而逃的。
也是就是說,劉鄧大軍在國民黨軍隊的心臟地區,殺出來了一條血路。他們取得了這次戰役的偉大勝利。
毛澤東把這一次勝利,當做是人民解放軍由被動防守,到積極發動戰爭的偉大轉折點。正是大別山一戰的勝利,迫使國民黨軍隊不得不南撤,給了我軍更廣大地域發揮作戰的優勢。
所以,大別山一戰之後我軍在打起仗來就更加的遊刃有餘了。也正是從大別山一戰後,人民解放軍,開始全面出擊殲滅敵人了。
所以,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絕對算是中國歷史上逆天的軍事行為,它是在不利於自己的情況下取得的勝利,而且這一戰對整個解放時期的戰爭起了扭轉性的作用。
-
5 # wuking
《後漢書.光武本紀》
夜有流星墜營中,晝有云如壞山,當營而隕,不及地尺而散,吏士皆厭伏。
省略若干字
會大雷風,屋瓦皆飛,雨下如注,滍川盛溢,虎豹皆股戰,士卒爭赴,溺死者以萬數,水為不流。
沒錯,說的就是漢光武帝三千破十萬,前有流星墜營、白雲塌天,後有狂風炸雷阻敵退路。
回覆列表
說到戰爭史上比較逆天的軍事行為,就不得不說劉伯承帶領的中原野戰軍,因為他們曾經在淮海戰場上,打敗了國民黨嫡系黃維的第十二兵團。
大家都知道解放戰爭時期,國民黨高階將領黃維帶領的十二兵團,絕對是最有軍事實力的一支軍隊。這支軍隊,一直被蔣介石視為自己的嫡系軍。而且他們擁有最為精良的武器。
本來蔣介石對這一支軍隊,也是寄予厚望的。
十二兵團組建的時候,淮海戰役已經打響了,而且蔣介石給黃維的命令,就是讓他帶領著十二兵團,去解救黃百韜帶領的第七兵團。
那時候黃百韜的第七兵團,正被粟裕的華野軍,圍在黃河以北的碾莊一代,進行圍殲呢。
就是在這個時候,蔣介石想讓黃維帶領著十二兵團,給粟裕軍以沉重的打擊。說白了蔣介石就是想讓十二兵團,去戰場上力挽狂瀾的。
這一支軍隊,剛走上戰場,也是很狂傲的。當然了他們也有狂傲的資本,因為他們武器精良,士兵作戰經驗豐富,還有他們人數眾多,足足有十二萬人。
就是這麼一直軍隊,被派到了淮海戰場上。
不過,就在黃維帶領的十二兵團出發的時候,劉伯承帶領的中原野戰軍已經盯住了這一支軍隊。
劉伯承也知道這一支軍隊,肯定是不能小覷的。決不能讓他接近黃百韜的第七兵團,否則,到時候粟裕的華野軍,肯定就會陷入被動地位的。
那如何牽制住黃維的十二兵團呢?
劉伯承想佈置一個口袋陣,然後引誘黃維帶領他的十二兵團,到這個口袋陣裡,可以說,只要劉伯承能夠拖著黃維兵團一些時間,待粟裕的華野軍殲滅黃百韜兵團,然後合華東野戰軍與中原野戰軍,兩支軍隊的力量,就可以一舉殲滅黃維的十二兵團了。
目前擺在劉伯承面前的是要如何引誘黃維帶領的十二兵團到自己的伏擊圈。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劉伯承是分了兩步走的。
第一步,就是在黃維進軍的時候,派小股兵力去牽制他們,讓他們的進軍速度,儘可能的慢下來,給劉伯承佈置口袋陣爭取時間。
第二步,口袋陣步好之後,劉伯承就派了陳賡帶領這他的縱隊,前去誘敵深入了。陳賡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且戰且退。最終退到劉伯承早已準備好的伏擊圈。
黃維的兵團一和陳賡的軍隊相接觸,陳賡的軍隊就後撤了。
這時候黃維的兵團就開始覺得,中原野戰軍真的是太好打了,不出幾日之內,他們就能解救出黃百韜出來了。
可是,當黃維的部隊,被陳賡引到伏擊圈,也就是雙堆集這個地方的時候,黃維兵團才意識到自己是不是中計了。
可是,這時候他們知道,為時已晚了。
見到黃維兵團進入到了伏擊圈,劉伯承命令中原野戰軍,迅速把黃維的十二兵團給圍了一個水洩不通。
黃維開始準備作戰,然後就是準備拉鋸戰。
戰爭持續了一些時日,這時候黃維意識到大事不好了,因為中原野戰軍,似乎如同打不完一樣,一層又一層的包圍過來。
時日已久,黃維兵團因為沒有任何進展,軍心也開始動搖了。、
蔣介石派來救援黃維兵團的軍隊,根本也救不了黃維。因為此刻粟裕已經吃掉了黃百韜的第七兵團,前來支援劉伯承,開始打國民黨派來的援軍了。
最終,蔣介石放棄黃維,救不了就不救了。
黃維覺得大事不好,他就開始突圍了。但是,突圍也沒有成功,最終黃維選擇坐到坦克裡逃命。
此次黃維不但沒有逃掉,反倒是被捉了,黃維也就成為了俘虜。
所以說,在最短的時間內,吃掉了黃維兵團的劉伯承帶領的中原野戰軍,進行的這一次戰役,絕對是稱得上是逆天的。畢竟黃維的十二兵團的覆滅,也就標誌著淮海戰役的勝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