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航空視界

    蘇聯載機巡洋艦中最成功的就是庫茲涅佐夫號載機巡洋艦了,這個載機巡洋艦不是西方國家笑話蘇聯的航空母艦,而是蘇聯自己為發展航空母艦發明的名字。

    在蘇聯時代由於蘇聯部分高層積極反對發展航空母艦,作為蘇聯海軍又想擁有航空母艦,於是就有了一個折中的方案,這就是載機巡洋艦,蘇聯高層竟然同意發展這類的艦船。

    蘇聯當時發展了一些列載機巡洋艦的,包括莫斯科級和基輔級,最成功的就是庫茲涅佐夫號航空母艦了。實際上庫茲涅佐夫還有一個姊妹瓦良格號,也就是今天中國海軍遼寧號的前身。

    載機巡洋艦就是航空母艦的另一種說法,包括直升機航空母艦到最後的固定翼艦載機海軍母艦,所以說除了沒有彈射器,效能上是不差的。可以搭載24架固定翼艦載機,另外還可以攜帶12架各種型別的直升機。

  • 2 # 王司徒軍武百科

    其實這個東西沒啥優點,屬於科技樹點錯的產物。硬要吹的話,只能說:結合了導彈巡洋艦的強大火力和航空母艦的載機攻擊能力,所以這種艦型獨立作戰能力較強。只是這玩意兒在蘇聯越發展越不像話,慢慢傾向於“直升機航母”,最後乾脆變成了貨真價實的航母。

    海軍歷史上,有時候一些難以定義的中間型艦船通常就會成為兩不像的結合體,比如“戰列巡洋艦”、“防空驅逐艦”等等。所以“載機巡洋艦”也不算太特殊,況且蘇聯人更看重的是它們的導彈打擊能力和反潛效能,而不是艦載機的制空權爭奪問題。

    在蘇聯海軍發展的時期,他們對潛艇作戰特別看重,連帶著對反潛也非常上心。美蘇兩國的海洋交鋒常常都是潛艇的互相滲透為主。所以蘇聯發展出“載機巡洋艦”主要還是為了圍繞潛艇進行作戰,它們被定義為“掩護潛艇衝進大洋,並反制潛艇”的東西。

    所以,在對付潛艇方面,如果不考慮世界海軍潮流的整體發展,載機巡洋艦算得上是個非常兇猛的反潛平臺,其攜帶的大批次直升機和固定翼飛機對潛艇是個巨大的威脅,一艘船能頂上幾艘驅逐艦的反潛能力。

    然並卵,按照蘇軍的“消耗概念”,載機巡洋艦並非戰術的核心,它只是掩護潛艇出港的工具罷了,拼死用自己的載機和防空導彈、反艦導彈驅逐開那些不懷好意的敵船,依靠堅韌的體量來硬扛住那些攻擊就行了,消耗掉了也無所謂,沉入大洋的核潛艇可以將一籮筐的核彈打到對方國土去。這種思維使得一艘明明擁有航母能力的大船,變成了掛邊的小菜。

    其實世界上與“載機巡洋艦”最相似的是“直升機巡洋艦”,這類東西曾經也是海軍的一時潮流。法國、義大利,還有蘇聯自己的“莫斯科號”都是這種型別的東西。它們與“載機巡洋艦”高度相似。例如法國的“聖女貞德號”,這艘船曾經是法國海軍的明星,直到近年才退役,成為最後的直升機巡洋艦。

    這些直升機驅逐艦與載機巡洋艦的職能、功能高度重合,無非蘇聯發展的東西與航母的交融更大罷了,後來的“庫茲涅佐夫級”乾脆就是真正的航母。

    日本也是個例子,他們搞的是“直升機驅逐艦”,這東西比直升機巡洋艦更小,但是在榛名級和白根級後,它們搞出的“出雲”、“日向”可直接奔向了直升機航母的體量,卻依然被喊做“直升機驅逐艦”。

    正因為蘇聯發展的“載機巡洋艦”與航母只有一層窗戶紙而已,或者說它們其實就是航母,所以它們可以很簡單的透過削減蘇聯時代裝備的那些導彈位,調整下戰術位置就能變成純種的航母。

    印度人之前接受了俄羅斯人“無償贈送”的基輔級航母“戈爾什科夫”,經過一番血整後終於改裝完成並命名為“維克拉馬蒂亞號”,這艘航母外表最大的變化就是拆除了艦艏的SS-N-12導彈發射陣並增加了上翹的滑躍式跑道,就這麼一點,翻天覆地。

  • 3 # 海事先鋒

    蘇聯載機巡洋艦絕非是科技樹點錯的代表,說載機巡洋艦是科技樹點錯了的,可謂是對冷戰局勢和蘇聯海軍發展狀態及思路一無所知。蘇聯的載機巡洋艦,最大的優點就是他可以搭載大量的超視距攻擊導彈武器。

    圖為巴庫號,他是基輔級的第四艘,他的前甲板堆積著大量的超音速重型反艦導彈,一次可以齊射8枚。

    這種軍艦誕生的時候,美國海軍除了魚叉反艦導彈,就沒有其他反艦導彈可用,而且當時美國海軍航母的艦載機還沒有裝備空射反艦導彈,只能採用發射魚雷和凌空投彈的方式進行反艦作戰,在這種情況下,蘇俄載機巡洋艦使用導彈進行反艦攻擊,使用垂直起降戰鬥機和蘇33殲擊機進行艦隊防空,對敵人攻擊機進行驅趕,並且利用遠端防空導彈進行最終的防空殺傷,這一套體系非常先進。

    蘇33艦載機的使用,使得蘇聯海軍可以有效應對美國海軍新的F14艦載機。

    當時,蘇聯海軍率先在光榮級巡洋艦和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上裝備了射程80--100公里的防空導彈,也就是S300F系統直接上艦,使用48N6和5V55防空導彈,美國當時的驅逐艦和巡洋艦還在裝備傾斜發射臂發射方式的標準2防空導彈,當時美國還沒有裝備伯克級驅逐艦。不論是射程、發射速度、火力通道都不如蘇聯左輪系統。

    蘇聯海軍的載機巡洋艦是其搜尋打擊群的核心,該艦群還包括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和光榮級巡洋艦級奧斯卡級核潛艇,整體打擊力和攻防能力強於美國海軍當時的航母編隊。

    另外,冷戰一開始,蘇聯作為一個幾乎沒有海軍,而且海區分散,北方艦隊、太平洋艦隊、黑海艦隊和波羅的海艦隊互相無法支援的國家,根本沒有發展海軍的好的條件,當時的西方北約集團卻擁有30多艘航母和大量的巡洋艦、戰列艦,這樣的情況下,如果蘇聯海軍也走制海型艦隊思路,發展大艦隊,無異於本來落後,還用別人的辦法去超越別人,這是沒有勝算的。

    伯克級驅逐艦雖然是冷戰時期最先進的驅逐艦,但是在蘇聯大力發展載機巡洋艦的時候,宙斯盾還沒有出現呢,世界上最早的垂直髮射區域防空導彈軍艦是光榮級和基洛夫級,同期美國海軍還在用標準2導彈。

    相反,蘇聯海軍發展出以超視距超音速重型導彈打擊為主,配合核潛艇進行艦隊導彈密集攻擊的速錄,還有一線勝機。而在蘇聯國力發展到一定地步,可以和西方分庭抗禮之時,再發展類似於1143.5和1143.7這樣的航母,才有條件和機會,所以蘇聯選擇發展大型導彈艦和核潛艇的思路是非常合適蘇聯國情的。

    在蘇聯海軍使用基洛夫和光榮級的時候,美國海軍最先進的驅逐艦不過是斯普魯恩斯級。

    我們不能脫離當時的世界局勢,以現在的眼光去看待當時的武備發展,當蘇聯人開著能夠發射600公里射程花崗岩超音速導彈的基輔級時,美華人的航母上還用的是F4艦載機,蘇聯的雅克38加蚜蟲導彈就足夠驅離他們,而且雅克38艦載機還在艦隊防空導彈範圍內活動,可以獲得防空火力支援,而在美華人用魚叉反艦導彈和艦載機凌空轟炸的時候,蘇聯人用的是射程600公里的花崗岩,強弱自現。

    說任何武器的優缺點都要結合當時的歷史條件來看,否則,我還說DDG1000比斯普魯恩斯先進,所以美國海軍冷戰時只會“笨又粗”呢。

    而當美國的艦載機升級為F14的時候,蘇聯的艦載機也升級為蘇33了,所以蘇聯的海軍發展一直有其針對性,現在對於載機巡洋艦的批評也只是說他不適合中國而已,而不是說他就是錯誤的。

  • 4 # 坤叔道

    載機巡洋艦出現於蘇聯時代的冷戰時期,七十年代,因美國與北約的強大,蘇聯面對強大海洋壓力,為了保障水面艦艇生存能力,和核戰略潛艇縱深打擊能力,蘇聯急切需要一種如美國航母一樣的大型且能承載多型戰鬥機的艦隻,執行海面的長途奔襲及在遠海能防防禦對方水面大型艦隊打擊能力,當時的蘇聯,已具備工業強大實力有了物質及經濟基礎,由此,蘇聯決定設計一種此類大型水面艦艇,參照二戰及美日英德的航母,蘇聯軍方也考慮到載機艦的嚴求,以用來提供空中防護,實施編隊作戰並能同時在打擊敵人同時,阻礙敵人反潛。蘇聯經過二戰的洗禮,各級階層均膜拜強大火力和潛艇縱深打擊,但當時對戰機的載量並不太為關注,在這種情況下,設計出了按他們希望的重型載機巡洋艦。與北約美國航空母艦迥然不同是。該艦雖然型載機巡洋艦具有類似西方航母的艦島和斜角飛行甲板,但該艦依然注重強大的武器系統,包括反艦導彈、防空導彈、反潛導彈、艦炮、魚雷等。即使不搭載艦載機,該艦也能獨立完成反艦、防空、反潛作戰任務。綜合了航母和導彈巡洋艦的技術結合,從當年的設計理念來說,的確以較低的噸位實現了多用途作戰的強大能力,滿足了蘇聯海軍組建遠海強大火力打擊群的重要艦種需求。當年的艦身設計,艦島外板內傾斜安裝,傾角為10度,居然考慮降低軍艦被雷達探測時的訊號特徵。具備了現代軍艦隱身設計,有超前的設計理念,堪稱軍艦隱身外觀設計的先驅之作。同時,載機巡洋艦滿足了重要的防空作戰的任務,艦上防空體系有著典型的區域性防空體系,對於艦隊防空,能實施多層區域防空結合,並實行由點到面防空,載機殲擊機負責最外層防空;中(遠)程防空導彈等地(水)面防空武器實施第二層防禦;能在敵空中目標進入投彈圈(向防空體系所保衛的地(水)面目標投放空襲武器的最大距離為半徑的圓)之前實施第三次打擊,由艦上強大火力的近程防空導彈和高炮承擔。也能守防針對敵人航母艦隊來襲的飛機,蘇聯載機巡洋艦上起飛的殲擊機主要負責衝散來襲的打擊機群,並不如同歐美航苛求載機數量及戰機的遠端截擊,艦載的區域防空導彈對來襲的飛機以及可能的導彈威脅進行攔截摧毀。在相當長時間內,其在蘇聯艦隊防空體系具有足輕重的作用。擁有這樣一種戰鬥力冠絕全球的巡洋艦,蘇聯解體前,的確為強大的蘇聯全球爭霸創造了極大的威懾作用,不能單以現代美式航母,來同當年蘇聯重型載機巡洋艦比對,在當年的確是無愧於重型巡洋艦稱呼

  • 5 # 在十字路口等等你

    蘇聯載機巡洋艦隻不過是蘇聯點歪的科技樹,特別是明斯克級載機巡洋艦。它的設計理念是攜帶大量的反艦導彈擁有強大的反艦火力,而且還能搭載固定翼和直身機,擁有航空反潛的能力。這樣的想法是不是很好?聽起來很厲害,其實非常雞肋。而這樣的想法並不是蘇聯人第一個想出來的,第一個有這樣的想法並付出實踐的是二戰時期的日本海軍。

    也就是伊勢級航空戰列艦。由於中途島海戰的失利,日本人想將戰列艦改造成航母,但是發現改造成本太大,所以只將後甲板的兩門炮拆除改成飛行甲板,這樣它即擁有航空力量又有8門主炮的強大反艦力量。但是由於由於飛行甲板太短,不能正常起降飛機,只能進行水上飛機起降,而這樣能發揮主炮力量又不能發揮航空力量。所以其戰績只是充當了運輸船而已。注意艦尾的飛行甲板

    而蘇聯明斯克級載機巡洋艦也有這樣的問題,飛行甲板太短,不能正常起降固定翼艦載機,固定翼艦載機只能進行垂直起降,雖然也擁有強大的反艦能力,但是排水量卻高達4萬多噸,但是戰鬥力卻沒有2萬噸級的“武庫艦”基洛夫級巡洋艦強。所以它看上去什麼都能幹,但是它乾的肯定不如專業的軍艦。所以明斯克級載機巡洋艦就將它的職能一分為二,喜歡反艦導彈的就搞出了基洛夫級巡洋艦,喜歡航空母艦就搞出庫茲涅佐夫級航母,也算迴歸正軌了。由於使用垂直起降飛機,所以航程短,而且維護難度大,載彈量也小

  • 6 # 殘夢殤流年

    蘇聯的載機巡洋艦以現在的眼光看確實是點歪科技樹了,樣樣都能幹樣樣都不行的標杆。不過要說它有什麼優點,那就是獨立作戰性比較強。

    蘇聯海軍沒有像美國那樣的眾多盟國及海外軍事基地,想與美國在大洋上爭霸就要建造符合國情的武器裝備。站在冷戰門檻上的蘇聯認為未來戰爭的基本形式就是第三次世界核大戰,整個蘇聯國防政策,都是圍繞這個觀念展開。蘇聯認為水面艦艇在未來的核大戰中生存率太低,所以走了潛艇轟炸機的路線,有核彈用核彈,沒核彈靠短時間內飽和攻擊把美國航母戰鬥群送進海底。其水面艦艇主要任務就一個,掩護核潛艇進入發射陣位,其他時候兼顧封鎖破交、防空反潛、反艦支援等任務。

    蘇聯的載機巡洋艦就是這個戰略的產物,因為它要對付的目標包括反潛巡邏機、反潛艦艇、潛艇、轟炸機等各類目標,所以自身裝備的武器也就五花八門,不需要大量的艦艇編隊就可以執行任務。

    可以說,載機巡洋艦是特殊時期的特殊產物,它不是主流,但也是不容人忽視的存在。

  • 7 # 李曉偉

    優點?唯一的優點就是可以毆打航母戰鬥群以外的任何水面艦只。

    蘇聯不光基輔級是載機巡洋艦,其實包括庫艦和遼寧艦還是有載機巡洋艦的影子,載機巡洋艦是以重型超遠端反艦導彈作為主要武器,以艦載機作為掩護手段的一種裝備。

    以遼寧艦為例它有12具花崗岩反艦導彈發射裝置(拆除了),這種導彈射程遠戰鬥部大當然體積也大,一般的艦帶不了。

    蘇聯的設計思路是依靠重型超遠端反艦導彈,跟美國海軍航母在大洋上決戰,但是對於航母來說你導彈射程遠也遠不過艦載機+導彈射程+空中加油,垂直起降戰機又很難提供有效掩護所以這種思路本身就是廢柴。

    而且水面上任何軍艦面對航母艦載機只能被動挨打,而且跑也跑不過艦載機。所以能對付航母的艦艇只有航母和核潛艇(載機巡洋艦飛機效能不行),當然中國055驅逐艦如果裝備射程超過1000公里的反艦彈道導彈也能夠威脅航母。

    所以在我看來除了反艦導彈的指標不錯之外,沒有什麼太大優點,當然如果載機巡洋艦欺負航母戰鬥群以外的艦還是穩贏的,想對標航母戰鬥群還是太嫩了。

  • 8 # 林哥講武堂

    說實話,沒有優點,就是個怪胎。

    當初受導彈萬能論影響,赫魯曉夫一直是核潛艇的推崇者,將航母稱作浮動的棺材。蘇聯軍中甚至不敢提發展航母的事,害怕觸了赫魯曉夫的逆鱗。

    得虧機智過人的戈爾什科夫,走了一條迂迴路線。他告訴赫魯曉夫,蘇聯核潛艇需要反潛機護航,我們應該發展一艘能夠攜帶大量反潛直升機的艦艇。並且,為了稽核得到透過,把這種艦艇稱作載機巡洋艦。於是,有了蘇聯海軍第一代的載機巡洋艦——莫斯科級。

    這種前半部分是分佈各種武器、後半部分是甲板的的艦艇其實就是一艘放大版的巡洋艦,只能搭載直升機,還稱不上航母。但是好歹,蘇聯也藉此機會開始了自己的航母之路。在這之後蘇聯發展了第二代載機巡洋艦——基輔級。

    基輔級這個時候開始有點像真正的航母了:有直通式甲板,能攜帶固定翼艦載戰鬥機。為了表現的像巡洋艦,前甲板仍舊堆滿了各種反潛、反艦和防空武器。

    然而,這種不倫不類的設計,讓基輔級無論作為巡洋艦還是航母,都發揮不出應有的作用。作為巡洋艦,它的體量太大,靈活程度低,而且需要其他艦艇護航;作為航母,只能搭載垂直起降的雅克-38戰鬥機,作戰半徑只有百來公里,完全沒法用來奪取制空權。

    而後來庫茲涅佐夫級,才算的上是真正意義上航母,還叫載機巡洋艦隻不過是一種傳統的延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溥儀的洋教師莊士敦,為何會遭遇婚姻不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