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大理院推事
-
2 # 不沉的經遠
謝爾曼被稱為朗森打火機這一說法目前究竟出現於什麼時候還有爭議。
網上有種說法,說謝爾曼坦克在北非戰役中被德國坦克擊中容易起火,所以有人用朗森打火機的廣告詞“朗森打火機,一打就著,每打必著”來形容謝爾曼,說謝爾曼很容易著火。
早期謝爾曼被擊中以後確實容易起火,一是因為它使用的是汽油機,更主要是早期謝爾曼的彈藥容易起火,後來謝爾曼加裝了溼式彈藥架,也就是把彈藥架改成用水箱來支撐,這樣依賴被擊穿起火的機率由60%-80%降低到15%左右。
不過現在也有人考證,說朗森打火機“一打就著,每打必著”這一廣告詞最早出現在1950年,並非在二戰時期,因此謝爾曼雖然容易起火,但是不大可能被稱為朗森打火機。
不管怎麼說,改進後的謝爾曼可靠性其實已經很好了,著火機率也並不比其他同噸位的坦克更高,所以朗森打火機最多是用來形容早期的謝爾曼坦克。
50年代的朗森廣告:First Time,Every Time!
至於謝饅頭,只是中國網民根據謝爾曼外形和諧音取的外號。
蘇聯對於謝爾曼的態度在英美援助的坦克裡算比較歡迎了。在二戰裡,美國共援助了蘇聯4102輛謝爾曼坦克,是美英援助蘇聯坦克裡數量最多的一個型號。蘇聯評價謝爾曼坦克的有點是可靠性好,通訊裝置齊全,比蘇聯坦克的通訊裝置可靠先進,另外蘇聯拿到的謝爾曼很多是長炮管型,因此對於謝爾曼的穿甲能力也比較滿意。
但是由於蘇軍裝備的大部分是蘇系坦克,援助的謝爾曼坦克數量相比下太少,配置給部隊的話對於維護、後勤都是麻煩,而且謝爾曼和蘇軍自己的T34相比,綜合性能上並無優勢,所以蘇軍對於謝爾曼接受程度一般。
-
3 # DDG的老船塢
謝饅頭是WOT玩家叫起來的,主要是因為謝爾曼和謝饅頭諧音,而且謝爾曼圓滾滾的確實像個饅頭,而且在同房HT面前,作為MT的謝饅頭防護確實不夠看。
謝爾曼的炮塔圓滾滾的,而鑄造車體的型號連車體都是圓滾滾的
朗森打火機是美國坦克兵給早期謝爾曼的差評,原因是早期謝爾曼易起火,易殉爆,所以美國坦克兵給謝饅頭起了個朗森打火機的外號,意在朗森牌打火機的廣告“一打就著,每打必著”。很多美國坦克兵將謝爾曼易燃易爆歸咎於汽油機,但實際上英德坦克普遍使用汽油機,也並沒有謝爾曼這樣的差評,最終美軍發現謝爾曼易燃實際上是液壓系統的鍋,謝爾曼炮塔液壓系統的液壓油非常易燃,幾乎一碰就著,而坦克一旦被擊中,液壓系統破裂,燃燒的液壓油四處飛濺,迅速點燃了包括彈藥油料在內的其他易燃物,造成火災和殉爆,所以美軍一方面改進了中後期生產型謝爾曼的液壓系統,改善了易燃性,另一方面給彈藥架增加了水套保護,防止彈藥殉爆,這兩個舉措大大降低了中後期謝爾曼起火殉爆的機率,但是對於已大量生產配發部隊的大批早期型謝爾曼,動大手術已經不可能了,頂多是給彈藥架做一些水套之類的防火改裝,這樣的謝爾曼雖然依然一打就著,但是至少避免了會死人的殉爆,實際上由於數量巨大,所以大批易燃的早期型謝爾曼直到戰爭結束仍在一線部隊服役。
謝爾曼朗森打火機的惡名主要來自其極端易燃的液壓油和無保護的彈藥架
中後期生產的謝爾曼針對性的改進了液壓系統,增加了彈藥架水套,但是作為坦克兵你不可能保證自己不被分配到一輛早期生產的謝饅頭
至於蘇聯不想用謝爾曼的說法我就不明白是怎麼來的了,美軍租借援蘇的謝爾曼總數達4100輛,幾乎全部是柴油機型的M4A2,75炮和76炮型號各半,而且幾乎都是彈藥架帶水套的型號,而從蘇軍將謝爾曼主要裝備給近衛機械化軍(蘇軍中的謝爾曼主要集中於近衛第1,第3,第9機械化軍)可以看出蘇軍是把謝饅頭當做檔次較高的坦克運用的,至於蘇聯坦克兵的評價,作為在衛國戰爭期間曾經擔任過近衛軍坦克排長,連長,營長,指揮過T-34和謝爾曼的蘇聯歷史學家德米特里.洛扎對謝爾曼的評價相當高,尤其認為在對乘員的保護方面(主要是防殉爆措施)謝爾曼遠好於T-34。蘇軍並未裝備過汽油機謝爾曼,原因也很簡單,蘇聯中型和重型坦克幾乎全部是柴油機型號(輕型坦克有汽油機),而謝爾曼到貨時已經是戰爭中後期,蘇軍已經不是戰爭初期夾到碗裡就是菜的狀態了,出於簡化後勤的原因,1943年蘇軍自己都已經停產汽油機的T-60/70輕型坦克,並且將這些輕型坦克逐步清理出坦克/機械化軍,這種情況下蘇軍自然不願意引進汽油機謝爾曼給自己找麻煩。
援蘇的謝爾曼絕大部分是中後期生產的柴油機M4A2(w),蘇軍統帥部將謝爾曼主要配發給近衛機械化軍,而蘇軍坦克兵對於謝爾曼的人機功效和防殉爆保護評價也相當高,只不過柴油機謝爾曼產量有限,而出於簡化後勤的原因(蘇軍坦克全部是柴油機)蘇聯並未接收汽油機謝爾曼,所以在蘇軍中裝備的謝爾曼數量一直比較有限而已。
-
4 # 前沿陣地
其實流傳已久的朗森打火機“一打就著,每打必著”這句話當時並不存在,到時候來朗森打火機才推出了這句廣告詞,而這在後來在國內這句話就被用到了謝爾曼坦克身上。謝爾曼坦克主要使用的是汽油機,因此一般被擊中很容易引發火災。不過謝爾曼坦克戰鬥中起火更多的是因為彈藥被擊中,所以後期的謝爾曼坦克都裝上了水套,以避免彈藥被擊中後起火。
至於謝饅頭,主要就是謝爾曼坦克的造型特徵了,顯得非常圓滾,尤其是採用鑄造車體的早期版本,車體、炮塔渾圓,很想中國常見的饅頭這種食物,因此也就被稱之為謝饅頭,並很快流傳開來。
而二戰中,蘇軍使用的基本都是M4A2型,專門採用了柴油發動機,因為蘇軍的坦克等兵器不像德軍美軍使用汽油,而是柴油。二戰中蘇軍獲得了為數眾多的謝爾曼坦克,不過蘇軍對其最大的抱怨就是車體太高目標過大,然後就是履帶過窄不適合東線戰場的路況,在其他方面蘇軍還是很滿意的,並不是不想用這種坦克。
-
5 # 鐵匠工坊
其實這不是什麼想用不想用的問題,二戰蘇聯早期缺坦克的時候啥都用,什麼造的快用什麼,不用謝爾曼只是因為謝爾曼的數量少而已。
一架配有假主炮的M4A4謝爾曼一方面蘇軍當中謝爾曼坦克的數量少。在整個二戰中,美國基於租借法案,援助了各盟國緊缺的軍需物資,其中就包括各種美製坦克。而謝爾曼坦克作為所有美製坦克當中效能相對中庸的主流設計(至少比M3和M5那種要好),也被大量支援給了盟國。但是在所有援助外國的謝爾曼坦克當中,主要獲得的國家是英國和流亡的自由法國,其中在二戰中美國總共援助了英國17181輛各種型號的謝爾曼,主要以M4A2s和M4A4s為主。與之相比,蘇聯M4坦克的數量就少得多,只有4065輛,而這些坦克在缺少配件的情況下戰損和維修的情況要遠比蘇制坦克惡劣。而與之相比在1941和1945年之間,蘇聯T-34和T-34-85坦克生產量則高達35119和29430輛。總計是美國援助M4的10倍以上。
蘇聯的強勢是在二戰中國家工業優勢被充分調動,主力坦克完全可以自給自足而謝爾曼打火機這個稱號,則是因為早期謝爾曼M4/M4A1型採用了R975系列汽油發動機,因此打中之後起火的機率相對較高一些。當然儘管有人說是彈藥架設計不良的問題,其實並不是,而是謝爾曼引擎室設計不良才是主因,這一點在謝爾曼設計圖與蘇聯老兵回憶錄更坐實了設計不良的推論。而在英國第二作戰研究處的報告當中也顯示,諾曼底戰役後82%的被擊毀謝爾曼會燒燬,而使用汽油的德國四號、豹式和虎式的數字是82%、63%和80%,著火率上並不比謝爾曼強到哪兒去。與其說是擊中著火,倒不如說是因為謝爾曼裝甲與德軍坦克相比稍顯薄弱,擊毀率比較高而已。
-
6 # 達拉姆大主教阿塔尼斯
蘇聯人對謝爾曼的評價還是比較中肯的,由於蘇聯人自己的特34存在人機功效差,駕駛不舒服的問題,所以二戰歐洲戰場上就出現了這麼一個奇怪的現象——別人的最好。
蘇聯人評價特34:駕駛費勁,乘坐不舒服,被打穿了產生的碎片還有二次傷害,除了跑得快沒啥屁用,簡直就是垃圾。
蘇聯人評價動物園:我艹,居然有這麼強大的坦克,單車無雙簡直不要太爽。
蘇聯人評價謝爾曼:除了車子本身有點高其他都挺好的,尤其是坐著特別舒服,車內空間大簡直比擠死人的特34好到不知道哪裡去了。
德華人評價動物園(後勤):不可靠的玩意,第三帝國的工程師做的什麼雞巴東西,看看特34,看看謝饅頭,五個人就能修,再看看我們的動物園,換個輪子就要七八個人一塊上。
德華人評價特34:我的天,什麼鬼神車?跑得快,危機防護都不錯,關鍵是零部件便宜通用,還不容易起火(虎豹系列都有一定的機率因為發動機過熱自燃起火)。上帝啊!蘇聯人是基了什麼德才有這麼完美的東西的?
德華人評價謝饅頭:參考上面。
美華人評價謝饅頭:謝棺材,打火機。
美華人評價動物園:國會老爺子們肯定不同意造這麼牛逼還花錢的東西。
美華人評價特34:差不多的重量,為什麼我們的坦克防護這麼差勁。
所以二戰歐洲戰場上就出現了這麼有趣的一幕,由於士兵對對方的坦克評價極高,所以繳獲的敵方坦克(前提是能開的話)經常被拿過來改改塗裝自己用。
-
7 # 薩沙
主要是設計理念的不同。
M4謝爾曼坦克設計的初衷,不是和敵人坦克對轟的。
和所有美軍中型坦克一樣,M4謝爾曼坦克M3式75mm火炮主要是殺傷敵人有生目標,摧毀敵人工事,擊毀敵人輕型裝甲目標。
同時,M4謝爾曼坦克要求簡單容易製造,可以大量運輸到海外。
至於對付敵人的坦克,美軍有專門的坦克殲擊車。這些坦克殲擊車機動性很好,裝備強大的反坦克炮,是坦克殺手。
還有,美軍具有強大的制空權。美國陸軍認為制空權已經掌握,敵人的坦克也就難以有效作戰,M4謝爾曼坦克主要掃尾作用
事實證明,M4謝爾曼坦克的效能還是不錯的。
它的綜合性能和德軍主力4型坦克旗鼓相當,還略勝一籌。
至於德軍的黑豹和虎式坦克,嚴格意義上是重型坦克,不是M4謝爾曼這種中型坦克可以對付的,當然不是對手。
不過,如果拿到蘇德戰場,用M4謝爾曼去相比蘇軍的T34,效能就差少了。
T34的防禦力和火力都強於M4謝爾曼,更厲害的是最大行程高出好幾倍。
比如前期型謝爾曼正面裝甲僅有是50毫米,根本就無法和T34對抗,也抵抗不了德軍的反坦克炮。
T34是用柴油機的,被敵人炮彈擊中,柴油也不容易著火。
但M4謝爾曼使用汽油,一旦中彈就很容易著火。
坦克著火是很致命的,不但會燒傷坦克兵,還容易引爆彈藥,導致車毀人亡。
其實,英美軍隊早就發現這個問題。
英軍曾經大量使用M4謝爾曼,德軍譏笑坦克為“湯米烤肉爐”,當時德華人把英華人成為湯米。
美國坦克兵也把謝爾曼怒稱為:朗森打火機。
朗森打火機在當年的美國很流行,它有一句著名廣告詞:朗森打火機,一打就著,每打必著!
雖然比T34差不少,但M4謝爾曼坦克仍然是絕對實用的武器。
蘇軍認為,M4謝爾曼坦克有著無與倫比的可靠性。只要使用美製汽油,M4謝爾曼坦克幾乎不會出現故障,很長時間才需要大修一次。
相反,T34的故障則很多,德制坦克更多。
同時,因美軍掌握制空權,德軍坦克確實難以有效作戰。
比如著名鋼鐵死神魏特曼的重坦克營,行軍一二百公里到達前線,這一路就有一半坦克被飛機擊毀或者擊傷了。
當時戰場有無數美軍攻擊機四處遊獵,尋找德軍坦克擊毀。
可以說,M4謝爾曼坦克遇到的威脅不大,戰場上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威脅它都能從容對付,這就足夠了。
同時,M4謝爾曼坦克結構簡單,價格低廉,可以用驚人的速度批次製造,符合世界大戰的需要。
退一步說,M4謝爾曼坦克如果同T34單挑,也未必會輸,大家大體是一個水平線的對手。
-
8 # 麥田軍事觀察
這個謝爾曼坦克的“朗森打火機”這個綽號實際上是在這款坦克與德國虎式以及豹式坦克交鋒之後,在戰鬥當中曝光出容易起火燃燒的缺點之後,被人取的一個貶低性的綽號。
這個屬於一個意外,應該說屬於m4坦克設計上的問題,它是美國在戰時條件下應急生產的一款型號,沒有經過長期的測試,幾乎就是直接投入生產,在當時的技術條件來說,更新換代太快,它的效能不是引領世界潮流,而是緊跟潮流而已,它有可靠性高等特點,但是效能有在戰場上的表現,再加上是汽油機,而不是柴油機,容易起火。
在實戰當中確實存在這些問題,但是後來多少得到解決,至於蘇軍也不是不喜歡他,蘇軍在二戰時期也裝備了不少這款坦克,只不過相對數量較少,蘇軍對他的評價也挺不錯,但是它畢竟是一款美式坦克,無法與T34坦克等俄式坦克在維護等方面達到一致辭,蘇軍對它也有一些抱怨,可以這麼說,把利弊都有,戰後就很快淘汰了。畢竟在戰後,蘇軍連自己的坦克都大量裁剪,這款與自己不同系的坦克自然優先裁減。
回覆列表
一個個的回答,先說朗森打火機的稱號,謝爾曼榮冠此稱呼是因為其早期型號燃爆率奇高,主要原因倒不是段子滿天飛的汽油機原因,而是因為早期的謝爾曼彈藥架設計不合理導致中彈後容易殉爆,後期採用彈藥溼法儲存後就不怎麼打火機了,至於廣為流傳的汽油機燃爆理論不可否認有這方面因素,但是謝爾曼的設計構造是發動機後置,實戰中發動機中彈的機率還真不大。
再說謝饅頭,純粹因為它長得又圓又結實,像個饅頭,而且發音類似 謝爾曼(饅)坦克(頭),如圖,這麼敦實的一個大饅頭
蘇聯不想用是因為對於蘇聯人來說謝爾曼真的比不上T34系列,西線美軍不怎麼打大規模的坦克大決戰,因此對謝爾曼用處的定義是支援步兵,搞步坦協同的,偶爾跟對面三號四號打幾回就行了,萬一遇上虎式要麼靠殲擊車要麼靠空襲,這種環境下謝爾曼可以說是很優秀的一款坦克。但是東線那種地獄模式謝爾曼就少湊熱鬧吧,對面一水兒的虎式豹式,蘇聯人還是靠自己的T34更靠譜,一對一的話先不論機會多少,起碼T34有機會搞死豹式,IS有機會搞死虎式。謝爾曼去了只有送死的份。
綜上,謝爾曼好不好用要看具體環境,對西線來說,沒有明顯缺點,火力,防護,機動性都說得過去,而且還能量產,可靠性高這就已經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