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ruixuezhaofeng

    1907年,英俄劃分在波斯的南、北勢力範圍,並一再出兵干涉其內政,擁有悠久歷史的波斯淪為半殖民地國家。

    1925年,巴列維王朝建立,波斯開啟現代化改革,包括政教分離、置產興業、發展教育、文官制度等,對外堅定地維護民族權利和國家利益。1935年,波斯正式更名伊朗,繼續實施世俗化改革。二戰爆發後,伊朗以“中立”地位暗賭德國獲勝,以便借力驅逐英、蘇。1941年8月,兩國又一次從南北出兵,逼走老國王,21歲巴列維繼位。二戰後,美國助推英、蘇勢力退場,自己填補“真空”。1953年,CIA策動政變推翻代表民族主義的摩薩臺政府,伊朗成為美國推行中東政策的中堅。此後,美默許伊朗研發核技術,出售當時最先進的F-14戰機。巴列維在國內實施“白色革命”,大力推進國家現代化,實行土改,賦予婦女選舉權等,20世紀70年代,伊朗成功舉辦德黑蘭亞運會,GDP達到與西班牙相仿水平,波斯繁榮昔日重來?

    福兮禍所伏,急進的現代化、社會世俗化嚴重觸犯宗教勢力和地主階層的利益,對美“一邊倒”傷及民族感情,伊朗人素以濃郁的宗教感情、強烈的民族熱情著稱,20世紀70年代後期,國家經濟停滯,社會矛盾激化,異族離心顯現,流亡國外的宗教領袖霍梅尼振臂一呼,國內應者如雲,軍隊變“中立”,美國露曖昧。1979年2月,霍梅尼與巴列維地位互換,世俗伊朗一朝而成宗教國家。美國也為西方干涉史付出代價,住德黑蘭大使館52名外交官被扣444 天,國家顏面喪盡,在伊利益歸零,40年過去兩國關係勢如水火。

    伊斯蘭革命的歷史性成果,就是寫入憲法第一條的“人民主權”,它要求必須以選舉贏得政權的合法性,它成為霍梅尼之後宗教領袖無法擺脫的“政治枷鎖”;另一方面,選舉制度使得伊朗體制具有相當的“包容性”,內外政策受到民意驅使和制約,這也成為觀測該國外交政策的一個切入點。

    “不要西方,不要東方,只要伊斯蘭”的伊朗具有獨特的權力結構:宗教領袖—總統—革命衛隊和巴斯基民兵,伊斯蘭化深入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和百姓日常生活,反美、反猶太復國主義與爭取核權利(現為民用)緊密結合在一起,形成伊朗和西方關係走不出的怪圈。

  • 2 # 歷史照妖鏡one

    我是歷史照妖鏡沈 sir,我來回答:

    關於伊朗的巴列維王朝和“神棍”霍梅尼的事情我已經寫過兩次了,這篇是第三篇,想看前兩篇的可以去我公眾找。

      眾所周知中東是一直是伊斯蘭教沃土,而伊朗的巴列維王朝走的確是世俗化路線,當時的伊朗簡直就是中東的一道風景線,那裡的人民追求時尚,崇尚自由,女的可以穿裙子、上大學、開車,男人可以喝酒打牌,不懺悔,那為什麼伊朗老百姓放著好好的生活不過,去支援霍梅尼?

      

      巴列維時期伊朗人的幸福生活:

      巴列維王朝時期,在美國的大力支援下,開啟了爆發性的經濟增長,當時伊朗石油資源豐富,利用石油財富,積累了大量的錢財。而且得到了美國大量的援助,在美國幫助下,伊朗社會徹底世俗化發展,破除宗教的愚昧思想。

      當時伊朗徹底思想解放,婦女可以上學,工作,可以不帶頭巾面紗,可以穿比基尼。而且社會發展非常迅速,到70年代,伊朗經歷20年的快速發展,就已經成為了當時中東最發達的國家了,只需要再堅持10到20年,伊朗成為發達國家那是非常輕鬆的。

      當時的伊朗人充滿現代感,到世界休假,生活條件也非常好,每個伊朗人都喜歡休息天帶著家人一起找個草地,一起燒烤、一起遊戲,那生活是多麼的和諧啊。

      可惜的是,在農村裡,有一群“神棍”確氣的咬牙切齒,他們內心都在想一個問題,現在的社會,人人都沒有信仰,人人都不尊重我們的安拉,我需要拯救他們!於是伊斯蘭革命爆發了。

      

      就因為改革沒給“神棍”特權,因而生恨!

      當年,老巴列維為了全國經濟的發展,開始制定了一些改革,首先制定了國家的世俗化程序,但是老巴列維不夠狠心,你既然要改革了,就應該取消掉教士階層的利益,可是這個老巴列維心腸太好,依然給了這些神棍很多的特權,還是允許他們到處傳教。

      因為巴列維的改革,使得這群教士們對巴列維咬牙切齒,雖然他們依然享有特權和傳教權力,但是生活在農村的他們並沒有因為改革得到多少好處。

      其實巴列維真的很無辜,不是他不發展農村,而是沒法發展,為什麼呢?因為農村被這群教士佔領了,他們天天抵制政府的世俗化政策,還到處宣揚:“女人不裹頭巾是要遭到天譴的!巴列維是美國的走狗!只有跟著我們才有明天!如果你們不信,就去找安蘭問個明白!”說完,揮了揮手中的槍。

      所以改革只是在城市裡得到了一定發展,廣大的農村並未受益,紅眼病犯了的農村人民就覺得不公平了,憑什麼城裡人有錢,我們沒錢,肯定是他們剝削我們,起來吧兄弟們!這時候,棍神出現了,霍梅尼來啦!

      

      (70年的伊朗,和發達國家一樣)

      想分一杯石油的羹,從而造反:

      巴列維王朝是美國盟友,是阻止蘇聯南下的橋頭堡,所以親密到美國各種先進武器都可以先賣給伊朗,但也是因為美國介入中東所帶來的民主讓教士階層感到恐懼,弄的霍梅尼真是茶不思飯不香。

      在中東開啟的石油國有化和油價上漲,中東一大批國家富的流油,伊朗更是如此,看著國王每天大把大把的黃金、大把大把的美鈔,教士們也心動了。

      於是鼓動人們上街控訴巴列維國王的腐敗(腐敗這個問題肯定是有的,但是沒薩達姆他們那麼誇張),每天製造遊行、燒車、打雜事件。

      諷刺的是懦弱的巴列維國王居然決定出點錢給教士們來應對危機,結果這些人不但不願感謝國王,反而變本加厲,拿出巴列維想收買教士的證據,24小時不斷街頭迴圈播放。並且承諾講國王和貴族的田地分給大家,所以老百姓非常歡迎,紛紛支援霍梅尼。(有時候人就是這麼奇怪,看到眼前的利益就忘乎所以,不考慮後果的嚴重性,稍微一忽悠,就被煽動起來了。)

      

      因為以前農村老百姓來到城市的北漂經濟條件非常差,他們依然是伊斯蘭打扮,導致工作上受大排斥,大量新建的住宅空著買不起,只能住貧民窟,有錢人開賓士,他們卻連公交都擠不上,巨大的貧富差距導致怨恨越來越大。

      更重要的是,農民都是嚴格信伊斯蘭教的,但城市裡賭場、妓院到處都是,女性穿著暴露,嚴重衝擊著進城老百姓的價值觀。

      巴列維國王卻不在乎這些農民,因為他想把伊朗建設成工業化國家,不在乎農業,可是他卻忘了,伊朗農民佔多數。

      巴列維為了城市發展,沒收的土地有很多是教會的,世俗化改革也加劇了國王與伊斯蘭教的緊張關係,巴列維還把伊斯蘭教曆法給取消了,於是各種矛盾越來越大,終於導致伊斯蘭革命。

      

      奪取政權,言而無信:

      霍梅尼等教士們上臺後,卻建立了封建般的政教合一的國家,整個國家開始退化,實行伊斯蘭教法。社會從開放變成極端的封閉,我們看到現在的伊朗街頭,那是清一色的黑袍,黑沙,整個成了中東最為封閉的國家。從當時伊斯蘭革命的實際來看,百姓的支援勢為了獲得更好的生活,但是,結果革命後,完全不是這樣。後來霍梅尼因為看到伊拉克女人穿裙子,非常生氣的挑起了8年兩伊戰爭,將巴列維時期積攢的財富和國力,打了個精光,作為底層百姓來說,他們希望看到的更好的生活條件沒看到,卻帶來的是無盡的貧困。

      因為制裁下,伊朗成為中東最窮的國家之一,而且食品短缺,石油賣不出去,百姓生活困苦,跟巴列維時代可謂是天壤之別。因此,在這差別下,越來越多的百姓,開始懷念巴列維時代的富足和開放自由,但是已經來不及了。

      

      沈 sir最後的結語:

      現在的伊朗社會,被嚴格的監視,和管控。而幾十萬革命衛隊更是保護伊斯蘭教政權的基礎,所以即使百姓後悔,也不敢反抗。只有等到整個社會出現更大的貧困,如當年的利比亞和伊拉克時,才會出現改變的一天。所以伊朗越來越多的人懷念巴列維時代,那是再正常不過了,而且往後還會越來越多,不知道這些現在已經老了,當年支援霍梅尼的人們,會不會晚上偷偷的哭泣?

  • 3 # 成都地產逍遙君

    網上貌似有一種對巴列維王朝一邊倒的同情輿論,而這實際上這是個很複雜的問題,而巴列維王朝覆滅的原因主要就是沒能處理好新興階層和傳統勢力間的矛盾,傳統勢力包括教界和手工業巴扎商人。反對巴列維的總結起來是三個勢力——民族主義分子,宗教主義分子,以及中下層平民,他們的目標分別對應反對巴列維王朝的集權獨裁化,世俗化,以及貧富差距擴大化,身份和目標都是可能重疊的。

    用形象的話來說,伊朗隨著發展更富裕了,但國家內部各階層間的利益分配越來越不平衡了,首都德黑蘭和其他地區發展差距更大了。

    首先就是民族主義者對巴列維親附西方勢力的不滿。在1949年,穆罕默德·摩薩臺建立民族陣線,基本宗旨是爭取國家資源的民族化,實現議會政治的民主化和伊朗經濟社會的發展。他們代表新興中產階級利益,主張憲政和限制國王權力,他們主張石油國有化,用石油資源為伊朗全體人民造福。

    1953年8月,巴列維在伊朗軍隊將領,什葉派保守勢力和美華人的支援下,發動政變,石油國有化運動隨之流產,自60年代起,美國資本大量流入伊朗油田,巴列維和美國的利益趨於一致。

    巴列維最初的目標是想要在施行高壓獨裁政策的同時,維護在外地主,什葉派歐萊瑪以及巴扎商人的利益,建立與傳統勢力的政治聯盟,保持與國內保守勢力的密切合作是變革派政治家必須學會的一課,希特勒就深諳此道,但傳統勢力的確極大地阻礙了伊朗社會的工業化發展,同時也妨礙了國王的集權統治,此時據後來的白色革命只差最後一把火。

    先看個數據,在1956年的官方統計中,伊朗全部耕地的10%屬於國有,4%屬於王室,10%屬於宗教地產,76%屬於私人地產,僅僅佔人口1%的在外地主卻擁有超過55%的耕地,控制超過65%的鄉村人口。這樣的狀態使得農業發展還停留在自給自足和封閉的狀態,在外地主的鄉村統治威信也對國王權威造成了威脅。

    這最後一把火是什麼呢?1960——1963年,伊朗由於嚴重的經濟危機而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美國尋求緊急援助。肯尼迪政府答應8500萬美元援助的條件是伊朗必須吸收自由派人士進入內閣和實行土地改革,他們擔心伊朗發生許多國家已經發生的紅色革命,在這種背景下,巴列維逐漸放棄拉攏傳統勢力和控制現代社會群體的二元政策,掀開白色革命。

    白色革命給伊朗帶來了農業機械化的推廣,以及工業化的發展,以及城市化規模的擴大,醫療和教育領域的社會福利,這些都是非常有積極意義的,但巴列維的目的沒有多麼高尚,而且在發展的過程中損害了保守勢力和大量平民的利益,同時貧富差距急劇擴大了。

    作為白色革命的核心內容,土地改革僅僅涉及享有租佃權的無地農民,而沒有租佃權的無地農民則被排除在外,可這部分人口卻是佔了鄉村人口的三分之一!地產規模的差異化也帶來了鄉村人口不平等的經濟地位。巴列維最主要的目的並不是改善鄉村人口的生活境況,而是透過土地改革在鄉村樹立國王的權威,加強集權統治。

    值得稱讚的是,伊朗的工業分佈地域化漸趨合理。在1973年以前,主要工業企業大都位於德黑蘭,而在1973至1977年間,很多新的工業基地迅速崛起,比如亞塞拜然的機器製造業,伊斯法罕的冶金工業,法爾斯的化學工業,胡齊斯坦的石油工業,吉蘭的電力工業。

    但同樣也有不平衡,這就是教育和衛生領域。1973年時,首都德黑蘭擁有整個國家一半的醫生……在德黑蘭所在的中央省是平均4萬人擁有一所醫院,而貧窮地方省份卻是20多萬才擁有一所醫院。

    在1960至1975年,伊朗的人均gnp增長了近一倍,但是在1963至1976年間,伊朗的基尼係數從0.34上升為0.47,到了伊斯蘭革命前夕,戰人口0.005%的富人支配4%的國民收入,占人口17%的下層貧困人口支配不足1%的國民收入,占人口1%的富人支配52%的財富,占人口91%的窮人支配18%的財富。

    就像伊斯蘭革命的口號所宣傳的那樣——成千上萬的人飢寒交加,得不到起碼的醫療和教育,卻有許多人腰纏萬貫,揮金如土。

    同時現代工商業的發展也排斥著巴扎商人和手工工匠的物質利益,集權政治也逐漸否定了他們傳統的自治地位。他們逐漸和教界聯合起來,最終向巴列維宣戰。

    世俗化的程序損害了宗教人士的地位和世俗利益。雙方也伴隨著利益的變化從同盟變成了敵對。

    1959年時,首相伊格巴爾在國民議會上提出了土地改革法案,這觸及到了教士在傳統鄉村社會環境中的地位以及利益,也導致了教界和政府關係的微妙變化。

    1963年初,巴列維國王避開議會採取全民公投的方式通過了白色革命的六點綱領,同時宣佈授予婦女在地方議會的選舉權,引起了教界的強烈不滿。

    在國王授意下的復興黨改革下,他們採用傳統的伊朗曆法取代伊斯蘭曆,進而於1976年將伊朗紀年由伊斯蘭曆1355年改為伊朗歷2535年,這是強調伊朗君主制和文化的悠久歷史,同國民議會無視沙里亞的規定,將男女青年的法定結婚年齡從15,18改為18,20,賦予世俗法庭審理家庭糾紛的權力。

    最終伊斯蘭革命爆發,在伊朗建立了法基赫制度。

    事實上我們可以看到,矛盾的本質不是制度而是權力,儘管抨擊君主獨裁,但我們悄悄說一句,法基赫的權力實際上比1906年憲法賦予國王的還要大,而同時,儘管曾經反對婦女擴大政治權利和社會權利,在真正掌權後,更多的下層婦女的經濟和社會地位卻得到了提高,比如城市的棚戶區和鄉村女孩,她們受教育的可能是提高了。

    在霍梅尼統治時期後段經濟恢復之後,中下層社會民眾地位的改善城鄉差距的縮水的確是不爭的事實。這還是在美帝搞破壞的劣勢下完成的。

    可能男人們喜歡抨擊的原因不外乎傳統宗教服飾下看不到伊朗美女了,哈哈。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芋頭銅錢花病怎樣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