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漩渦鳴人yy

    伊闕之戰是發生在孟嘗君田文率領著諸國的部隊一起攻破了秦國的函谷關,再然後的魏冉協助之下,秦國終於擊退了孟嘗君的部隊。

    雖然說在這之前,秦武烈王率兵拿下了南韓重鎮宜陽,但是對於秦國來講,兵出函谷關這個可行性還是很低,為什麼擋在函谷關面前的兩個國家南韓和魏國仍然還是有實力在的。

    比如說魏國名將公孫喜和南韓名將暴鳶,這兩個人可以說是一對老搭檔了當時為國爭吧失敗以後,魏國重新收拾起了三晉協同作戰的理念,在四戰之地為自己謀得了一絲生存之境,所以說魏國和南韓兩個國家聯起手來一起對付了很多敵人,南方的楚國,東方的齊國,還有西方的秦國。

    這一對老搭檔當時在函谷關前打的秦國的不對,不敢還手,秦華人早就對這兩個人恨之入骨。

    同時,根據之前孟嘗君率領著多國聯合部隊一起進攻函谷關這個事情來看,先要打掉幾個刺頭的,至少把眼前的這兩個先解決掉,以後讓他們失去進攻能力,完全成為秦國的附屬國,這樣的話,這兩個國家才不會鼓動其他國家一起來組結情果,反而能夠心甘情願的留下來阻擋其他的國家。經由他們進攻函谷關。

    況且在這之前,秦國被多國部隊一起暴打的這件事情,怎麼著也得找回一點兒顏面,所以秦國上下一致的情況之下,決定派兵進攻南韓,讓韓魏聯軍聯手一起讓秦軍包餃子。

    帶領這支秦國軍隊的人就是武安君白起。當然,這個時候他只是一名小小的將軍,在魏冉的強烈建議之下,白起擔任了這一支秦軍的統帥,率領13萬秦軍對症二十多萬韓魏聯軍。

    對於這場戰爭的結果大家都知道了,武安君白起透過這一場戰爭證明了自己的軍事能力,也為自己接下的殺神之路鋪平的道路,他首先寫信給兩個國家的統帥,但是在寫給這些人的信裡面,白起不斷的多加塗改,而且修改語氣詞,讓兩個國家之間的統帥發生分歧。

    等到兩個國家分開軍營的時候,白起率軍直接突襲了比較孱弱的南韓部隊,讓南韓部隊潰敗下來。不對沖垮了魏國的部隊這樣的話,白起率領13萬秦軍屠殺了20多萬韓魏聯軍。

    但是讓人意想不到的是,當初勸說多國聯軍一起撤兵的,韓魏兩國的國君首當其衝!

    弊在賂秦……

  • 2 # 當狗容易做人難

    伊闕之戰可以說是戰國時期一場標誌性戰役。首先秦國一舉消滅宿敵魏國、南韓主力,佔據了函谷關東面的所有交通要道,打通了秦國東進的道路,為秦國一統天下打下了基礎;其次秦國將領白起一戰成名,戰國殺神登上歷史舞臺,開啟了大小70餘戰全勝,殲敵百萬的無敵神話。那麼具有重大意義的伊闕之戰是怎麼開始的呢?

    秦國和魏韓兩國屬於世仇,作為諸侯國中的後起之秀,魏韓兩國的強盛史就是秦國的血淚史。魏韓聯軍多次進攻秦國,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魏國名將吳起攻破函谷關,歷經六十四戰奪取了秦國西河之地五百多里,在公元前389年的陰晉之戰中5萬魏軍大敗50萬秦軍,秦國一直以此為恥。

    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開始秦國的變法圖強之路,在商鞅的主持下秦國打破舊有陋習,鼓勵耕種、鼓勵戰功,秦國國力日盛,成為戰國後期最強大的國家。歷經秦孝公、秦惠文王、秦武王三代人的努力,秦國連敗魏韓兩國,奪回西河之地,這種情況下秦國君主有了更大的野心那就是一統天下。

    秦國想要東進中原,從交通、後勤等角度考慮,出函谷關都是最優的選擇,擋在函谷關前的魏韓兩國就成了最大的絆腳石。秦國經過商鞅變法雖然國力強大,但是魏韓兩國聯手的實力也不弱;另外東方強國齊國、三晉的領頭羊趙國對於秦國的擴張都抱有警惕心,秦國只能暫時蟄伏,靜待時機。

    公元前294年,秦國等待已久的機會終於來了。在秦國按兵不動的情況下,東方六國內部錯綜複雜的矛盾就爆發了,魏國接納孟嘗君田文為相國與齊國交戰,魏齊兩國敵對;另外前295年,趙國發生沙丘宮變,一代雄主趙武靈王被活活餓死,趙國忙於內部鬥爭,可以說秦國進攻魏韓兩國的外部阻力消失了。而最妙的是前296年魏襄王和韓襄王在同一年去世,伊闕之戰爆發的時候魏韓兩國都屬於新君繼位不久,國內局勢動盪、矛盾叢生。

    前294年秦國出兵進攻南韓,出於唇亡齒寒的考慮,魏國和東周出兵援助南韓。公元前293年,秦軍和魏韓聯軍對峙於伊闕,當時南韓的主將是暴鳶,魏國的主將是公孫喜,這兩個人都是當世名將、戰功赫赫,誰都不服誰;再加上魏韓兩國明面上結盟,私下還都有自己的小算盤。秦將白起把握住了韓魏兩軍貌合神離、各自為戰的弱點,採用避實就虛、機動作戰的戰術將敵軍各個擊破,全殲韓魏聯軍24萬人,奪得了戰略地位重要的伊闕附近五座城池。從此魏韓兩國再也無力對抗秦國,門戶洞開任秦軍肆虐,幾乎是年年割地賠款,苟延殘喘。

    其實伊闕之戰中還有一個有趣的地方就是秦國啟用白起。伊闕之戰是雙方數十萬人的大會戰,韓、魏聯軍主帥是名將,兵力比秦國多出一倍,還佔據地利優勢;反觀白起當時只能說是嶄露頭角,平民出身,在秦國軍功爵位體系中處在第十級,怎麼就在伊闕之戰這一重要時刻被破格任用了呢?

    白起的貴人就是秦國宣太后的弟弟、秦昭襄王的舅舅魏冉。魏冉是幫助秦昭襄王上位的大功臣,還是皇親國戚,在秦國勢力龐大、權傾朝野,四次出任秦國相國,是一位出將入相的傑出人物。魏冉和白起相識于軍中,兩人關係極好,白起在伊闕之戰時出任秦國主將就是魏冉力薦的,在此後白起征戰四方的時候都離不開兩人的密切配合。

    當然白起和魏冉的緊密關係也為他冤屈而死埋下了隱患。公元前271年范雎來到秦國出仕,取得了秦昭襄王的信任,後來更是協助秦昭襄王一舉剷除了威脅王權的宣太后、魏冉勢力,而白起身上雖然有著濃重的魏冉印記,但是因為白起的赫赫戰功已經使其成為了秦軍的標誌,秦昭襄王不敢隨便動他、也離不開他,可心裡這根刺也埋下了,這才有了長平之戰後范雎進讒言輕易逼死白起的情況發生。

  • 3 # 品點歷史

    伊闕之戰是秦國打通通向中原大門的重要一戰,也是白起嶄露頭角、建功立業的關鍵一戰,可以說,伊闕之戰同時成全了秦國白起,從此,秦國不可抗禦之勢向中原擴充套件,而白起,也所向披靡,軍功卓著,走上戰神之路。那麼,伊闕之戰是怎麼引起的呢?

    伊闕之戰發生在周赧王二十二年(前293年),三年前,魏襄王和韓襄王在同一年去世,兩國的繼任者分別是魏昭王和韓釐王。而此時在秦國,正是秦昭襄王十二年,也就是說,秦昭襄王嬴稷已經當了十二年國君。

    魏國的新王一繼任,秦國就發兵攻佔了魏國的襄城,這不就是赤裸裸的對魏昭王打臉嗎。這時候,魏昭王想起魏國多年以來從秦國那裡受到的屈辱,加上剛剛繼位,年輕氣盛,不甘平庸,於是,魏昭王決意發起反擊。當然,結果不出意料,魏國又敗了。

    第一仗就失敗了,這給魏昭王澆了一盆冷水,他意識到,單單靠魏國是不行的,只能去送人頭,必須找一個幫手。於是,他找到了跟他同一年繼位的韓釐王。

    這邊韓釐王也是剛剛坐上王位,老覺得這日子過的太安逸了,拼命想整點動靜出來。偏巧這時候秦昭王派兵攻打南韓,秦國將領向壽奪取了武始(今河北省武安市南),左庶長白起奪取了新城(今河南省伊川縣西南)。韓釐王一肚子憋屈沒敵方灑,魏昭王結盟的想法剛一提出來,韓釐王立刻拍手同意,那真叫一個乾柴遇烈火。

    魏、韓兩國這次是下了血本,幾乎動員了兩國全部兵馬,但是他們覺得還是不保險,還把東周叫上了。雖然此時周天子基本上已經淪落成了一個吉祥物,東周能拉出來的兵馬也十分有限,但總歸是聊勝於無,況且,有周天子的加入,氣勢也要強不少。

    韓、魏、東周聯軍加起來有24萬,而秦國這邊,連聯軍的一半都不到。這時候,秦國祭出了大殺器---白起。你們兵再多有什麼用,我們有白起。於是,在魏冉的建議下,秦昭襄王用白起替換主將向壽,成為秦軍主帥。雙方在伊闕(今河南省洛陽市龍門鎮)對峙。

    伊闕地勢險要,位於洛陽以南,是秦國東出中原的必經之道。伊水(南洛水支流)向北流入伊闕,從前大禹疏導此山以通水。兩座山相對,遠望好像門闕,伊水從中間流過,向北流,所以稱為伊闕。

    南韓和魏國的聯軍之中,南韓軍隊勢單力薄,韓軍主將暴鳶希望魏國盟軍軍隊打先鋒。魏軍主將是公孫喜,他雖然覺得韓軍雖然戰力不甚強,但是韓軍不但弩強,其堅甲、美盾、青銅頭盔、鐵幕,也都精良,所以他希望韓軍為前鋒打頭陣。

    白起站在伊闕的緩山坡上,眺望韓魏兩軍。韓軍居前,其友軍魏軍的位置比韓軍略錯後,處於韓軍側面略後。情報兵帶來訊息,韓魏兩軍主帥貌合神離,軍互相推諉、各自儲存實力,誰都不願先與秦軍交戰。

    結果又是毫無疑問,白起先令人佯攻韓軍,牽制韓軍後,突然重兵殺向魏軍,韓、魏兩軍一時間自顧不暇,誰也救不了誰。就這樣,韓魏聯軍大敗,秦軍斬首二十四萬,俘虜主將公孫喜,拔五城。其後數年裡,秦國絲毫沒有減弱攻擊範圍,乘勝追擊,韓魏無力招架,終以割地求和而結束。

  • 4 # 君山話史

    伊闕之戰是秦國與魏、韓兩國之間的一次大決戰,是戰國時代最重要的戰役之一,也是白起的成名之戰。伊闕之戰的起因什麼呢?結果又是如何呢?

    第一,伊闕之戰,起因是秦國進攻東周

    這場戰役的起因是秦軍進攻東周。

    在戰國時代,周王室分裂為二,一為東周國,一為西周國,統稱為兩週。奪取兩週一直是歷代秦王的夢想,公元前308年,秦武王發動宜陽戰役,奪取南韓三川之地,也打通了通往兩週的道路,只是由於秦武王意外扛鼎而死,沒能進一步發動奪取兩週的戰爭。

    公元前293年,秦國以向壽為大將,率領軍隊攻打東周。自從周王室分裂後,兩週實際上受到魏、韓兩國的控制,故而韓僖王與魏昭王決定聯手干預秦軍攻打東周。

    魏、韓兩國集結了二十四萬的軍隊,魏軍由犀武指揮,韓軍由公孫喜指揮。秦軍已嗅出大戰的氣味,遂從東周撤軍,退至伊闕,與魏、韓兩國聯軍對峙。伊闕位於現今河南的龍門,後來舉世聞名的龍門石窟就座落於此。當然在戰國這裡還是荒山野嶺,宏偉壯觀的佛像群還未有影子呢。在伊闕南部約二十公里處,是秦國新佔領的新城,這座城池是上一年,被秦軍新秀白起所攻佔。

    第二,秦相魏冉以白起代替向壽

    面對魏韓24萬人的龐大軍隊,秦軍人數不足10萬。為此,秦國高層憂心忡忡,鐵血宰相魏冉做出一個大膽的決定,起用白起為大將,取代向壽。後來的事實證明,這是一個極為英明的決定。

    對魏冉來說,這是一個風險非常大的決定。向壽是秦昭王由小玩到大的親密朋友,魏冉卻力排眾議,推薦白起為將,取代向壽。倘若白起不能力挽狂瀾,在兵力不足對方一半的情況下創造奇蹟,那麼魏冉將聲譽掃地。

    儘管白起早年的軍事生涯不可考,但我們可以從他的軍武爵看出一二。白起的軍功爵為“左更”,二十等爵中位列十二等,屬於中上爵位。此時的白起很年輕,能獲得這樣的爵位,可見他在戰場上立功頗多。白起第一次出現在史書,是上一年指揮伐韓之役,攻克新城。他的軍事才華給魏冉留下深刻的印象,這位知人善任的伯樂在軍情緊急之下,大膽起用他擔任伊闕之戰的秦軍總司令,這也給了他盡情施展軍事才華的舞臺。

    第三,伊闕之戰,白起以少勝多

    白起臨危受命,當他抵達伊闕前線時,發現形勢很嚴峻,與魏、韓相比,他的兵力顯得很單薄。據《戰國策》所記:“韓魏相率,興兵甚眾,君所將之,不能半之。”可見秦軍力不到魏、韓聯軍的一半,推算起來,大約在十萬人左右。

    從兵力對比上,敵強我弱。但白起發現魏韓聯軍的一個巨大弱點:大戰臨頭,這兩個國家卻不能精誠團結,反而互相扯皮,誰也不願意主動出擊。南韓想讓魏軍打頭陣,魏國想讓韓軍為先鋒。

    洞悉敵軍的弱點後,白起便制定了一個作戰計劃,核心是:先打弱敵,後打強敵,各個擊破。

    他把軍隊分成兩部分,一小部分作為疑兵,假裝磨刀霍霍,欲與南韓精銳部隊交鋒;大部隊則悄悄集結到魏軍駐地附近,欲以雷霆萬鈞之勢擊破魏師。魏軍主將犀武果然上當,誤判秦軍主力與韓軍對峙,不料白起出其不意,攻其無備,果斷出擊。在備戰不充分情況下,魏師大敗,統帥犀武被殺。

    擊破魏師後,白起轉而攻擊韓師。南韓大將公孫喜得知友軍被擊破的訊息後,心中大為驚慌,率軍倉惶撤退。秦軍全線追擊,追上公孫喜,這位韓軍總司令成為階下之囚。至此,魏、韓兩軍的統帥非死即俘,群龍無首。秦軍如入無人之境,連拔五城。

    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伊闕之戰的經過。

  • 5 # 魏青衣

    伊闕之戰,說到底也是秦國為了進軍中原,而不得不發動的一場戰爭。

    戰國時期,各個國家間互有往來,不是結盟就是戰爭,或許,在戰爭的同時也會結盟,而在結盟的同時也會有戰爭。

    秦國,其實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都算不得一個強大的國家,因為在西周之處就被劃分到了西方的一塊狹小土地,所以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秦國一直都保持著一種發育不良的狀態。

    戰國時期,魏國與齊國先後成為了當時最為強大的國家,秦國想要進軍中原,不得不發動一場戰爭,開啟自己面向中原的門戶。

    伊闕真正爆發在秦昭襄王在位時期,而也是在這次戰爭中,軍神白起一戰成名。

    秦昭襄王時期,為了進軍中原,秦國不得不使用合縱計謀將諸侯國們一一擊破,首先他選中的目標就是楚國。

    楚國因為同時受到了秦,齊,韓,魏四個國家的進攻,導致大敗。

    這次戰爭以後,秦國具備了向中原進軍的實力,而唯一的麻煩,就是齊國可能會派兵阻攔秦國大計。

    不過這種麻煩,都在秦國交好齊國之後被輕易化解了。

    伊闕之戰,秦國兵力不過是南韓,魏國,東周三方勢力的一半,但卻可以轉攻為守,打敗三國聯軍,白起在這場戰爭中發揮的作用是無窮的。

    伊闕戰爭之初,秦國呈守勢,靠著地利,秦國可以勉強抵擋韓魏兩國的進攻,但是隨著軍神白起執掌大權,秦國的機會便來了。

    透過觀察敵軍形勢,白起發現韓魏聯軍不過是外強中乾,內生嫌隙,南韓不願意第一個上,而魏國也是這般打算,於是白起派出少量疑兵牽制南韓軍隊,而襲擊魏國軍隊,魏軍大敗潰散,韓軍打算撤退,卻是被秦軍一路追趕,最終也是潰散。

    秦國自從打贏了伊闕戰爭,秦國一統中原的態勢便像流水般一往無前,無法抵擋。

    伊闕之戰,本就是秦國為了開啟門戶,不得不打的一場硬仗,秦國已經交好了齊國,只需要面對韓魏聯軍即可。

    筆者認為,之所以伊闕之戰,秦國可以一戰定乾坤,白起在其中發揮的作用自然是不可替代的,軍神白起,靠著自己卓越的軍事能力,為秦國打下了第一桶金,開了進軍中原的門戶,也正是因此,秦王才能以掃六合而名震天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能讓女生倒追?